「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
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居住在島上的各個不同族群,也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漢人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而一九四九年另一批橫越台灣海峽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則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因此,從海洋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發現各族群間的共同點,進而型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新的主體文化與共同價值。
本書特色
1.從海洋誕生的台灣島、駕獨木舟漂流的南島語族、艱險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清代時期的沿岸航運與東西對渡、日治時期的日台航線與南進基地、現代海運的發展與貨櫃船王國的建立,以及全球化下的跨海新住民與縱橫四海的台商,完全從海洋的觀點,闡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在在顯示台灣與海洋的密切關係。
2.金鼎奬優良圖書推薦《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一書的作者戴寶村教授,再次從海洋出發闡述台灣的歷史,但文字更簡潔,脈絡更清晰,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北海岸一個偏遠的散鄉(窮鄉)——三芝鄉,早年初到台北讀書,還被人戲謔地稱作「三枝香」,尤其是當地址寫到「新庄村番社後」時,跟那些住在仁愛路、中正路等的同學相比,總覺得頗為自卑。
後來三芝出了李登輝總統,更有江文也、杜聰明、盧修一等名人,尤其在「脫漢入番」的趨勢下,加上林媽利醫師在他的DNA檢驗報告中註上「父系有非漢人的東南亞血緣」後,從此尋回自信,還以老家「番社後」的地名感到「自慢」。
濱海生長的背景,使得在潮間帶撿拾蚌貝、石滬摸蝦抓魚、牽罟分魚,以及採石花菜換學用品等,都是他年少時代的回憶,而在家中就可約略聽到的浪濤聲,則已成為深層的身心脈動共鳴。從三芝到台北唸書的必經之地淡水,其山河海交會與豐富的歷史元素,更是讓他印象深刻,也成為走上學術道路的感性動機與理性動力。
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且出版成書的《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奠定他的海洋史研究走向,而博士論文〈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則代表更大空間的開展,至於跨世紀之年的《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玉山社出版)著作,則象徵學海壯航,並獲得金鼎奬優良圖書推薦。至此,海洋史的研究成為他的學術主航道。
他不確定海洋的壯闊深沉與自由多變,是否影響了他的性格,但可以確定的是,他除了將海洋史作為學術重點之外,並不願意只拘泥於比較單一鑽研的領域,所以也有其他的學術關懷與投入,包括通史類書籍、區域史、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文化等。
然而,台灣海洋歷史文化始終是他最關注的課題,台灣的海島條件、海洋子民、海洋經貿、海洋文化等是台灣立國的要件,脫陸入海是台灣開闊的生路,他堅信海洋台灣到海洋國家是歷史必然的航向,希望藉由這本《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的出版,讓國人能知海、親海、入海、護海,進而「快樂出航」。
章節試閱
導 言 島之國.海之民
海島地理與歷史發展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人類文化與海洋發展息息相關,十六世紀進入海權時代之後,臨海國家都具有發展的優勢。台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嶼,海島的地緣關係、地理條件、海岸港口、洋流潮汐、生業經貿、渡海移民等諸多歷史因素,形構出台灣海洋文化的特質。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台灣島上的住民,亦自古源自海洋拓殖,產業成於海洋貿易,言行起居、生活習俗,皆直接、間接與四週的海洋環境和氣候產生關聯,如何保存、彰顯並發揚這種文化特質,實為面對全球化趨勢,在與他國互動的過程中保有自我風格,又具有發展雄心的根本要素。
台灣各個不同的族群,都有海洋活動的歷史經驗,部分史前族群和平埔族人駕駛側翼板的船隻配合洋流、季風遠航,東海岸的卑南族有海祭祭典,蘭嶼島上的達悟人更是典型的海洋民族。清帝國治台期間,福建、廣東人民冒險渡過黑水溝前來台灣,「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正是此時移民期待與惶恐交雜的心情寫照,其冒險、奮鬥、打拚、追求「出頭天」的精神,成為台灣強韌生命力的根源;一九四九年另一批百萬餘移入台灣的新住民,增加了台灣社群構成的多樣性。這兩波移民群有移居時間早晚、原籍地與移民背景的差別,清代移民來台歷二、三百年,早已落地生根在地化,新住民亦已進入第三代,依「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的歷程,往後的在地化將自然加速進展。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然而,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也就是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這種存異求同的認知,是營造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1.史前時代的早期住民與移動體系
台灣史前時代人群,早已於數萬年前居住於台灣。帶有農業文化的新石器時代住民,大約於六千年前,自歐亞大陸東南遷徙來台,逐步發展形成史前時代的各種不同文化體系。這些人群早期居住在沿海、沿河地區,形成以利用水域資源為主要生活方式的文化體系。他們在海岸地帶充分利用海域資源與海洋所具有的交通特色,形成了複雜的海洋生業與交通交換體系。從五千年前的史前時代開始,即沿著海岸地帶進行石材的交換,隨後並逐漸發展出玉器與金屬等物資的不同商業交換體系,並拓展至亞洲大陸東南以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而這數千年來所具有的海洋精神與濃厚的商業性格,都清晰地反映在海岸地帶的考古遺址中,彌足珍貴。
2.南島語系民族的移民
原住於台灣的南島語系民族,除了早期上山發展的部分民族之外,大部分都具有平原與沿海民族的特色,其中花東海岸及縱谷和台東地區的阿美族與卑南族,以及離島蘭嶼的達悟族(雅美族),至今仍具有濃厚的海洋民族特色,依賴海洋資源發展的各類海洋文化,反映在生活物質文化與信仰祭儀之中。
此外,原先居住於台灣西部及宜蘭濱海沖積平原的平埔族群,從早期文獻紀錄中,也可以理解其海洋文化特色。例如噶瑪蘭族在宜蘭地區的居住環境與海域資源利用的特色,至今仍保存在遷居花蓮的噶瑪蘭族當中。不過,大部分的平埔族群,在經過三、四百年的漢埔涵化過程後,已很難分辨彼此,在台灣形成一個新的族群與文化體系。這個文化體系中,無疑擁有埔漢各自所具有的海洋文化特質。
3.早期漢人漁業與短期移民
中國的航海技術,自唐宋以來即大幅度開展;東南沿海的閩粵地區,位於海外連續的交通要衝,且其居民的先祖大多為擅於航海的越人;因此,除了與西方阿拉伯世界建立貿易體系之外,由於人口增加,「以海為田」的漁業也極為發達。這些早期的商業交通動線,從澎湖地區經過,漁民的活動也以澎湖和台灣沿海作為主要的區域;尤其是季節性迴游魚類的烏魚,更是引導漢人來台的重要誘因。澎湖因而成為漢人對外商業與漁業的重要中繼點,台灣西海岸更成為漁民短期的居所,且出現從北到南的雞籠山、北港、大員、打鼓山等指涉台灣本島西海岸部分地區的名稱。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抵台南,或是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到北台灣,皆發現已有小規模的零星漢人村落,並與原住民從事不同的商業交易。
4.荷西的殖民經濟
葡萄牙人於一五四三年到達日本後,在東亞大陸的活動更為活躍,當時船隻接近台灣時,望見台灣山明水秀,乃稱為「福爾摩沙島」(亦即美麗之島),並在航海圖中繪有Formosa。此後,西洋即常以福爾摩沙島稱台灣。
荷蘭人在一六○四年及一六二二年兩度進抵澎湖,企圖建立貿易基地,但受明朝驅趕,並未成功。隨後,荷蘭人在一六二四年占領大員(台南安平)並築城堡,至一六六二年殖民統治台灣達三十八年之久。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也占領台灣北部。兩國均以取得台灣作為對中國、日本的貿易基地;這個階段正逢西歐海權國家勢力東來,台灣恰在東亞與歐洲重要的貿易路線的關鍵位置,控有大員(今安平)作為基地的荷蘭人,因此掌握東亞貿易,建立其在歐洲商業大國的根本。鄭成功父子接續荷蘭人的經營,亦儼然形成海上商業霸主,顯示當時台灣所具有的海域貿易的重要地位,而其所形成的海洋文化體系,至今仍深存於台南地區。
5.鄭氏及清治時期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眾由台南鹿耳門登陸台灣,為漢人王朝第一次在台灣出現,雖曾短暫建立海上商業王國,但隨後其孫鄭克塽降清,清帝國正式統治台灣。清帝國的陸權統治思想,使得具有重要海洋地緣形勢的台灣,不再成為東亞與歐洲貿易的重要據點,海洋文化的體系主要保留在「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貿易體系。具有商業特質的泉州人,在保守的政治體系中,很難發揮海洋文化的特色。因此,重商的海洋性格逐步被農業台灣所取代,直到清代末期,才因牡丹社事件等涉外案件,引起清政府對台灣所具有的海洋戰略地位的重視,但為時已晚。整個清治階段,從閩粵沿海地區渡海來台的意象,成為當今大多數台灣人深刻的記憶。
6.日治殖民統治
一八九五年,清帝國依據《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此期,因日本經明治維新、產業革命,重視海洋文化,於是,台灣也導入日本海洋文化,結合了台灣舊有的海洋文化體系,建立當代海洋文化規模。其中,最明顯的建設為港灣、船運、產業、交通體系等,使台灣原有的海洋文化產生巨大變遷。此一時期,海洋文化的研究與改造,在政府主導下有系統地進行,包括台灣原有海洋生態、文化體系的調查研究。
7.中華民國治台時期
二次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依盟軍命令,軍事接收台灣。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失利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撤台,接著受台灣海峽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開始了台灣的海禁時期,海洋從此被視為禁區。但隨著產業發展所帶來的運輸體系,使得台灣的貨櫃運輸系統在全球占居重要位置,港口運輸業長足發展。就海洋相關產業而言,台灣遊艇製造與輸出曾位居世界前矛,於一九七○年代成為全球第一遊艇出貨王國;原本因應本土需求的近海漁業,也因國人向外發展的企圖,讓台灣的遠洋漁業遍及全球,至今仍為我國重要的海洋產業。
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後,海洋逐步開放,但長期禁止海域活動與教育的結果,使得國民的親海文化無法順利進展,海洋長期被視為邊際土地,不但人與海洋的關係仍屬疏離狀態,也讓海洋與海岸土地的利用型態及管理,難以有效地落實與運用。
台灣以有限的自然資源,卻能創造世界矚目的經濟成就,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是主要動力。全球近二百個國家,依二○○五年的資料呈現,我國國民所得位居第二十五名,貿易總額排第十六名,是世界第七大對外投資國,遠洋漁業第六名、外匯存底第三名,MIT(Made in Taiwan)的產品流通於世界各地,台灣的貨櫃船隊(長榮海運、陽明海運)乘風破浪航行全球大洋。這些經貿與航運的卓越表現,再加上台灣遠洋漁業的蓬勃發展,成為奠定海洋立國的堅實條件。
擺盪於海陸之間的台灣
台灣是個海島,生成過程充滿戲劇性,牽涉到歐亞板塊之間的移動、兩個島弧系統的形成,以及最終島弧與大陸的板塊碰撞。其中,典型的海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菲律賓海板塊由海底火山噴發後的岩漿冷卻硬化形成,岩漿持續噴發,冷卻物質不斷形成,將先前生成的海殼向兩側推擠,造成海洋板塊的移動,撞上歐亞大陸板塊邊緣後,先產生了琉球島弧及琉球海溝,到歐亞板塊張裂生成南海地殼,南海地殼再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後,造成馬尼拉海溝、呂宋島弧以及呂宋海槽。由於菲律賓海板塊持續向西北移動,位於板塊西緣上的呂宋島弧,撞上北方的歐亞大陸板塊,將隱沒於海底的岩體與火山送上台灣島,終於形成這個地形構造複雜、山脈高聳的海島。所以,台灣是一個海島,也是一個高山之島。
在海洋廣大的水體裡面,洋流是讓海洋中各部分物質、能量,以至生物體轉移、交換、循環的最重要因素。洋流能調節氣候,使嚴寒的挪威有不凍港,炎熱的西非有清涼的風。洋流翻動海水,把海底含有豐富礦物質的養料沖上來,供養大量植物在海中生長,成為魚類的主要食物來源,魚類則由漁人捕獲,成為人類的食物。洋流也像巨大的輸送帶,把生物散布到地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地區,原產於馬來半島的椰子,透過洋流而遍布南太平洋各地;百分之八十的魚苗,也是透過洋流傳送到世界各地的。
流經台灣的洋流—黑潮,是北太平洋流的一部分。從美國加州往菲律賓有一條北赤道流,北赤道流流到菲律賓後轉往北流,形成黑潮;黑潮在日本的東邊開始轉往美洲的方向移動,成為北太平洋漂移流;北太平洋漂移流碰到美國和加拿大的陸塊後,往南形成加州流,往北形成阿拉斯加流;阿拉斯加流在北方碰到阿留申群島後,往西轉折成為阿留申流,阿留申流碰到亞洲邊緣,在庫頁島白令海峽一帶與白令海峽下來的水會合,形成往南的海流—親潮。以北半球而言,從北往南流的洋流,把寒冷的海水往南送,是一種寒流,如親潮;從南往北流的洋流,則把南邊溫暖的海水往北邊帶,因此是暖流,如黑潮。
台灣週邊的洋流,分為夏季和冬季兩型。夏季時,黑潮流經台灣東岸,西南季風吹起的洋流,則從南海往北流入台灣海峽;黑潮海水和南海海水的水溫都很高,因此台灣沿海地區的濕度大、水溫高。冬季時,黑潮仍流經台灣東部,其支流經台灣南端進入台灣海峽,但台灣海峽北部海面則有東北季風吹送,洋流向南;高屏地區沿海受黑潮支流影響,濕度大,氣溫高;基隆、台北地區因受來自北方的東北季風及寒冷水流影響,氣溫較低。這些洋流對早期人類的移動與文化傳播,以及水產漁業,都有密切關係。
潮汐是一種規律的海面升降現象。潮汐是由日月天體的引力所引起,上下起落自然隨天體運轉的遠近與相關位置而變動,產生週期性差異。其次,海岸地形與海水深度,也對潮汐有影響。就台灣四週的潮汐現象來說,西海岸水淺,潮差較大,水位變化大;東海岸水深,潮差小,水位變化小。海流也是影響潮汐的因素之一,海水的週期運動中,垂直方向的運動稱為潮汐,水平方向的往返運動稱為潮流,洋流則是依季節性變化,朝著某一個固定方向的流動。洋流對潮流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連帶也會影響潮汐的變化。此外,潮汐也受氣象因素,如颱風、降雨、季節溫度變化等影響。如颱風過境時,除使氣壓大幅下降外,也會因持續的向岸風或離岸風,引起水位較大的變化。
潮汐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如船隻沿海航行、離岸及靠岸時,潮流、風向及潮差等,均是影響船隻行動的重要因素。在海岸工程方面,海堤或港口的設計,必須先蒐集完整的潮汐觀測資料。民眾在海濱的休閒活動,如選擇乾潮時抓螃蟹、撿拾貝類和海藻,釣魚須依所釣的魚種選擇漲潮期或乾潮轉漲潮的時間,連觀測水鳥都要選在滿潮前後的時間。潮起潮落之間,人與海洋也建立了動態的關係。
海洋文化史的意涵
台灣四面環海,具有高度的開放性,早期大量漢人移民的拓墾,帶來的不只有「人口」,還有商業性格,從南到北,台灣港口林立,顯示社會蓬勃發展的生命力。而台灣作為交通要衝地位,使其在近代歷史上受到來自東、西方不同國家勢力的侵略、殖民與統治。長久以來,中國、日本、南亞與西方國家的文化特質在此交流,並結合台灣本身發展出來的南島文化,進而融合成為特殊的台灣文化。此外,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荷蘭等國先後占領台灣,將台灣推向西方近代化的進程,也帶來商業文明的思維。凡此種種,全賴海島的地緣關係,使得台灣的歷史呈現出高度的開放性與國際性。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活方式的總成,不僅是歷史的結晶,更是未來發展的基礎。海洋文化的意涵在於人類與海洋互動所形成的生活方式;長期的生活方式,建構了族群所具有的海洋文化特質。從十五世紀海權國家發展以來,透過海域交通網絡形塑的文化特質迄今未衰,所具有的冒險犯難與拓展的胸懷,建構了當今世紀文化商業網絡,形成全球化的交通與商業體系。從人群互動的觀點而言,圍繞在土地之外的海域,不是阻隔而是道路,台灣具有豐厚的海洋文化特質,雖因戰後政策阻礙海洋文化特質的持續發展,但根源於自古以來所形成的文化基因,使得台灣掙脫政策的桎梏與外在的政治環境,逐步開拓海外經貿與文化契機。當今自主的政經文化體系,使我們得以重新體認本身所具有的海洋文化特質,思考海洋文化在目前台灣文化體系中的軸心地位,從而深耕本已具有的海洋文化,形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台灣主體文化的新思考與新方向。
導 言 島之國.海之民
海島地理與歷史發展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人類文化與海洋發展息息相關,十六世紀進入海權時代之後,臨海國家都具有發展的優勢。台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嶼,海島的地緣關係、地理條件、海岸港口、洋流潮汐、生業經貿、渡海移民等諸多歷史因素,形構出台灣海洋文化的特質。
身處廣闊海洋中的台灣島,不但形成過程與海洋密切相關,台灣島上的住民,亦自古源自海洋拓殖,產業成於海洋貿易,言行起居、生活習俗,皆直接、間接與四週的海洋環境和氣候產生關聯,如何保存、彰顯並發揚這種文化...
目錄
導 言 島之國.海之民
第一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生業
一、海島台灣——海洋地理
二、海洋生業——水產經濟
第二章 海國之民.大洋之子:渡海移民
一、大洋之子——南島民族
二、橫渡黑水溝——唐山過台灣
三、全球化下的過海移民
第三章 快樂出航.縱橫四海:海運通路
一、海運的歷史發展與背景
二、艋舺初遇Galleon(西洋大帆船)
三、橫洋對渡戎克船(唐山帆船)
四、蒸汽輪船鼓浪來
五、貨櫃輪縱橫四海
第四章 對渡正口.國際港埠:港口風情
一、大航海時代的Formosa
二、台海對渡與沿岸航運
三、開港通商,與世界接軌
四、殖民南進與海洋港埠
五、現代港口風情
第五章 潮起潮落.人海對話:信仰與文學、藝術
一、海洋信仰與海洋神祇
二、海洋文學與海洋文化
三、浪濤音符與海洋藝術
結 語 從海洋文化到海洋國家
大事年表
延伸閱讀書目
導 言 島之國.海之民
第一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生業
一、海島台灣——海洋地理
二、海洋生業——水產經濟
第二章 海國之民.大洋之子:渡海移民
一、大洋之子——南島民族
二、橫渡黑水溝——唐山過台灣
三、全球化下的過海移民
第三章 快樂出航.縱橫四海:海運通路
一、海運的歷史發展與背景
二、艋舺初遇Galleon(西洋大帆船)
三、橫洋對渡戎克船(唐山帆船)
四、蒸汽輪船鼓浪來
五、貨櫃輪縱橫四海
第四章 對渡正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