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楊照談弦外之音
為什麼莫札特不哀傷?貝多芬如何創造出令人瞬間落淚的音符?
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如何呼喚出體內的上帝與魔鬼?
讓楊照告訴你,50首經典曲目耳熟能詳的音符下,
那些你未曾細究、卻穿透靈魂的聲音……
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五○首經典曲目,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浪漫精采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氣勢澎湃的交響曲。他透過長年累積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樂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享受一方悠揚時光。
「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機會。」
「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呈現給大家。」
——楊 照
作者簡介:
楊 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等職;現為《新新聞》周報副社長兼總主筆、「博里基金會」副執行長。並為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節目主持人。著有:長篇小說─《大愛》、《暗巷迷夜》等書。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獨白》、《紅顏》、《背過身的瞬間》等書。散文集─《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為了詩》等書。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等書。現代經典細讀系列─《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個人部落格:tw.myblog.yahoo.com/mclee632008/、blog.roodo.com/yangzhao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焦元溥(知名古典樂評人) ──熱情推薦
名人推薦: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焦元溥(知名古典樂評人) ──熱情推薦
章節試閱
近乎野蠻的勇氣
普羅高菲夫第六號鋼琴奏鳴曲Op. 82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6, Op. 82
鋼琴演奏上,有一個個性清楚、勢力強大的「俄羅斯樂派」。這一派演奏風格特色包括了運用全身——不只是手指和手臂——的力量,製造出強大的音響效果;包括綿延較長的樂句;也包括濃厚的「歌唱性」。
要鋼琴歌唱,比想像中要費力許多,更是要靠熟練的技巧魔術。今天的聽眾就是因為聽過太多具有高度「歌唱性」的演奏,往往忘記了鋼琴其實是一件大型的打擊樂器。鋼琴發出聲響只有一種方式,就是靠擊捶或輕或重敲打在琴弦上。打擊發聲是不能延長的,不像吹奏或擦弦樂器那樣方便發出長音來。小提琴或雙簧管,都可以像人聲一樣「歌唱」,自在地創造長音,還能在拖長的聲音中作強弱及音色變化。鋼琴不能如此,演奏者只能控制彈下去那一剎那的力道,然後聲音就依照震動的物理原則減弱下去。
所以,要鋼琴「歌唱」是不自然的,必須動用許多手法來製造「歌唱」的假象。從十八世紀開始,鋼琴製造與演奏上,最大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發出精采細膩的歌唱般聲音。而鋼琴能夠從一種後起的新樂器逐步上升其地位,也大部分得歸功其歌唱性上的成就,讓作曲家能寫歌唱性的曲子給鋼琴彈奏,迷倒了許多聽眾。
鋼琴「歌唱性」的發展,從時間上看,在浪漫主義時代到達高峰。尤其是延音踏瓣的發明,打開了新的長音震動可能性。現代鋼琴最右邊的那小小踏瓣,只要輕輕踩下,就能將控制止音的蒙布架,讓琴弦在手指離開琴鍵後還能繼續震動。為了宣傳推廣這種新鋼琴功能,愛爾蘭作曲家費爾德發明了「夜曲」這種形式,蕭邦接著寫了許多精采的「夜曲」,成功地推進了鋼琴如同細語哼唱的效果。
再從空間上看,鋼琴「歌唱性」在「俄羅斯樂派」發展到極致。訓練到隻隻獨立的手指,能夠細膩分辨聲部,利用各聲部不同的強弱樂句變化,和微妙的時間差,「俄羅斯樂派」讓鋼琴音樂好像可以永不中斷,隨心所欲地歌唱下去。然而浪漫主義後期,連續出現了幾位傑出作曲家,他們不願照著主流的鋼琴歌唱性思考走,反其道而行,問自己,也用作品問聽眾:「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否認鋼琴是個打擊樂器的事實? 為什麼我們要努力隱瞞鋼琴真正的本性?」這樣的根本問題刺激出了很不一樣的鋼琴曲,以及革命性的鋼琴美學,乃至透過鋼琴,影響了二十世紀的音樂美學價值。
拉赫曼尼諾夫、史克里亞賓的部分作品,已經在試驗鋼琴的敲擊音響,比他們走得更遠、更大膽的,還有巴爾托克和普羅高菲夫。
在所有強調鋼琴「本性」,要讓鋼琴能敲能打的作品中,最具有象徵意義的,首推普羅高菲夫的第六號鋼琴奏鳴曲。這部作品是一九三九年開始創作的,一九四○年四月九日,普羅高菲夫自己在莫斯科廣播電臺錄音,首度公開。接著,同年十月十四日,普羅高菲夫的好友,鋼琴家李希特第一次在舞台上彈奏這首曲子,而這場首演音樂會的主辦人,是李希特的老師,另一位俄羅斯大鋼琴家紐豪斯。
一九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得正火熱,德軍侵入俄羅斯境內。這首作品,也就是普羅高菲夫有名的「戰爭奏鳴曲」中的第一首。鋼琴嘈切紛亂的敲擊,忠實捕捉了戰爭的氣氛,更重要的,去除了明顯歌唱性的鋼琴聲音,必然會傳遞出焦慮、緊張、慌忙以及困惑的感受,乒乒砰砰的節奏刺激著、甚至主宰著聽眾的心跳。整體來說,音樂描述、呼應並捕捉了二十世紀人類生活的新主軸——我們無法假裝看不到的恐怖與殘暴。
安排這場音樂會的紐豪斯,是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核心支柱,也是對於鋼琴歌唱性原則最為堅持,也最有貢獻的人。然而在新的恐怖、殘暴時代氣氛感染下,就連紐豪斯也不得不肯定普羅高菲夫明白破壞鋼琴歌唱性的做法。存在如此焦惶,誰還能聆聽「夜曲」歌唱,安然入眠嗎?
李希特如此表達自己首演這曲子的感受:「音樂上突出的清晰風格和完美的節奏讓我驚訝。……作曲家以近乎野蠻的勇氣,和浪漫主義的理想分道揚鑣,帶進了屬於二十世紀的破碎一切的脈動。……這是一首儘管有許多急轉彎,卻保留了古典平衡的傑出奏鳴曲。」
聽一下、感受一下,從曲中傳來那種光是活著、活下去就需要「近乎野蠻的勇氣」的特別訊息吧!
近乎野蠻的勇氣
普羅高菲夫第六號鋼琴奏鳴曲Op. 82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6, Op. 82
鋼琴演奏上,有一個個性清楚、勢力強大的「俄羅斯樂派」。這一派演奏風格特色包括了運用全身——不只是手指和手臂——的力量,製造出強大的音響效果;包括綿延較長的樂句;也包括濃厚的「歌唱性」。
要鋼琴歌唱,比想像中要費力許多,更是要靠熟練的技巧魔術。今天的聽眾就是因為聽過太多具有高度「歌唱性」的演奏,往往忘記了鋼琴其實是一件大型的打擊樂器。鋼琴發出聲響只有一種方式,就是靠擊捶或輕或重敲打在琴弦上。打擊發聲是不能延長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