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精選75折起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呂世浩

評價
43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08 NT$ 350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9 277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史地10年百大
史地歷年累計百大
晉升大師的攻略專題
2018史地百大
2017史地百大
2016史地百大
2015史地百大
2014史地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漢承秦制,故西漢初年傳統史學幾近中絕,後至武帝又不改秦道,儒術淪為緣飾之工具。太史公作《史記》,特徵為書寫當代史以論治,被漢廷視為「微文譏刺,貶損當世」,形成對當代政治的挑戰。《史記》對漢廷統治的負面影響日益浮現後,官方開始採取種種防制措施。

其後嚴禁私人修史,將史權收歸官方。而後再命人撰述一部「頌漢功德」之史書,以求取代《史記》之影響,此即為班固的《漢書》。班固為「尊顯漢室」,割離古今而作《漢書》。不僅扭轉《史記》本旨,更使《春秋》、《史記》以來當代史之傳統中絕,中國史學走上了述古不論今的道路,成為殘缺之史學。後史代代法之,遂使當代史不復重現。《史記》所傳「通古今之變」之大義,至此衰矣。



作者簡介:

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著有《敦煌地區發現的漢代郵傳遺迹和簡牘的考古學研究──以懸泉置遺址爲主》(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從五體末篇看《史記》的特質》(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等著作,並在《燕京學報》、《漢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