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法國人的小說
適合一杯冷澀咖啡、一根短到燙手的紙菸、
一次漫無目的散步,加上一點點沉思的法式小說。
伊塔羅.卡爾維諾鍾愛的小說家
同為法國文學潛能工坊「OULIPO」核心成員
當代法蘭西最具影響力的傳奇作家喬治.培瑞克
首部在台問世經典作品《W或童年回憶》
南方朔、李喬 推薦
李煒 推薦文
故事由一位署名「MD」的神祕信箋開展,對冒名為「賈斯帕.溫克萊」的主角,敲開身世之謎,充滿濃濃的灰色懸疑性。接著跳至兒時回憶,當時還未開始逃亡生涯的家族寫真歷史,但隨著童年記憶流轉,過去的時間漸漸變幻為追求運動榮譽的運動會等各種詭異怪誕陳述,但又夾雜看似真實各類文史知識,使人分不清真偽,不知所措。當所有讀者已陷於現實的莫名所以、兒時回憶的殘酷恐懼時,作者的冷靜反而更讓人不寒而慄。
《W或童年回憶》既是自傳,又是冒險傳奇,是歷史小說,也是社會學或人類學研究報告,是運動寓言、是政治神話,同時也是驚悚故事、懸疑小說。──許綺玲(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吸引培瑞課的是謎題、文字把戲、詞彙和結構創新。他只為遊戲癡狂。儘管如此,在他最好的作品中,仍然成功插入了文字以外的維度,讓這些作品不僅只是機敏的文字發明。──李煒(作家)
這本書中有兩篇文本輪流交替;表面上兩者幾乎沒有共通之處,但卻兩相糾纏,不可抽離,彷彿少了其一,另一者也將無以自存,也唯有在這微弱的交集當中才能顯現出來。──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喬治.培瑞克是法國著名的電影導演、文學大師,在他短暫而燦爛的四十六年生涯中,做到許多法國藝術界即便窮盡一生也無法獲的光榮,一九六五年獲賀諾多文壇新人獎(Prix Renaudot)獎、一九七四年獲其電影導演工作獲Prix Jean Vigo獎、一九七八年獲頒梅迪奇文學獎(Prix Médicis),在他過世後,有顆小行星命以其名「Perec」,法國巴黎有條街以其名命名為「Georges-Perec街」,其後法國郵局為了紀念他發行紀念郵票,也有文化藝術界以其小說作品發起藝術展。
他迷戀於文字與猜謎遊戲,甚且曾在報刊雜誌中設計各類文字小遊戲,這類的嗜好也在自己的作品中極致發揮,最有名的是全本不使用字母「E」的漏字文懸疑小說《消逝》。他關心藝術,認為所謂的寫實主義,不是忠誠的展現現實,而該另起架構,現實能重新被創造出來,《W或童年回憶》即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所創造出來。
卡爾維諾稱喬治.培瑞克其天馬行空的遊戲方法,不但沒有限制想像力,反而使之更加活潑多變化,其點恰與卡爾維諾本人的作品有異曲同功之妙。
這本書中有兩篇文本輪流交替;表面上兩者幾乎沒有共通之處,但卻兩相糾纏,不可抽離,彷彿少了其一,另一者也將無以自存,也彷彿唯有靠兩者的相遇,從彼此遠遠相互投射的光線中,才能顯露出無法盡述於此、也無法盡述於彼的事,也唯有在這微弱的交集當中才能顯現出來的東西。
其中一篇文本純粹是出自想像:這是一則歷險故事,以孩童時的幻想為本,再仔細、隨意地重建起來的故事,述說一座奠基於奧林匹克理想的城邦。另一篇文本為一部自傳:是戰時童年生活的殘斷敘事,也是一篇在經歷與回憶方面皆十分貧乏的敘事,由散漫的隻字片言、空缺、淡忘、疑問、假設、薄弱的軼聞所組成。相比之下,歷險故事顯得有點壯麗,但也或許只是有些可疑。這是因為它以述說一段故事為始,卻忽然之間,跳入了另一個故事裡:就在那折損、斷裂處,懸浮著敘事,關於不為人所知的期待;也正是以那兒為起點,蘊生了這本書。在那省略符號或懸置點上勾住的,就是童年和書寫網絡那已斷裂的線。──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作者簡介:
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法國籍波蘭猶太裔作家,在巴黎出生,也在巴黎過世,大半作品脫離不了巴黎城市空間的探索。
他從中學時代便以「作家」自居。他喜愛且對他有所啟發的作家,除了這本自傳所提到的之外,還應加上日本古典文學《枕草子》的作者清少訥言。
1965年,他的小說《東西》(Les Choses)出版,獲得賀諾多文壇新人獎(Prix Renaudot),他的作家地位始得到社會肯定。《東西》是「第一部描述戰後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小說」,而培瑞克一生的寫作持續對當代社會進行觀察與批判,並且發展出處理平凡日常生活的素樸書寫風格。
1967年,他加入「文學潛能工坊」(Oulipo),此後他的文字遊戲功力發揮得更為淋漓盡致。
1978年,他再以《生活使用指南》(La vie mode d’emploi)獲頒梅迪奇文學獎(Prix Médicis),這部複數的小說以繁複的方式將他對社會學、自傳、說故事和文字遊戲的四大「探詢方向」交織其中。
培瑞克所撰文類包括小說、詩、戲劇、散文和評論隨筆,每部作品在題材和寫法上都各自不同。除了文學創作以外,他也參與電影劇本寫作、旁白、製片與導演等工作。
培瑞克於1982年因肺癌過世,時年僅46歲。
譯者簡介:
許綺玲,臺大外文系畢業,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博士。曾任雄獅美術文字編輯、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現任中央大學法文系所專任副教授。目前專注於三大方向的研究:培瑞克的作品、羅蘭巴特的文本,文學與攝影以及攝影文學。著有攝影與文學隨筆《糖衣與木乃伊》,譯有《明室──攝影札記》(羅蘭.巴特著)、《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華特.班雅明著)、《神話學》(羅蘭.巴特著,合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哀郁的文字玩家 李煒(陳青/譯)
a
就在本文開篇時,一場派對也隨即上演。看看來賓們的穿著,還有那滑稽可笑的髮型,你一眼就能判斷出這是在一九六○年代中期。
你滿耳聽到的都是法文。聯繫其中的含義,以及說話者的表達方式,就可以確定這裡的大多數人士都是知識分子,而你則位於巴黎市中心。在法語世界裡,再沒別的什麼地方能欣賞到對文化事項如此激烈而精妙的辯爭。
可還沒等你聽出爭論的主題,注意力就已轉移到其他地方。你發現自己正注視著一位身穿長袍、表情孤傲的老人。他就座於人群正中心,卻又超然游離,只揮揮手指便將所有對話的開場白拒之門外。
你正要打聽這位穿著不合時宜的老人是誰時,注意力又再次分散了,這次是轉移到那蓬鬆——應該說爆炸式的髮型上。它讓你想起了愛因斯坦的標誌性髮式:桀驁不遜、逆勢而上,只不過更加濃密,簡直像個熱帶雨林。
當你的目光轉移到狂野森林下的那張臉時,立刻會被一雙大眼睛迷住。它們炯炯有神,卻又溫柔祥和,讓自己的主人看上去異常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也正因為如此,在來賓如雲的派對中,你不知不覺地走向了他。
接著你做了自我介紹。可別被他謙遜卑微的態度所迷惑,那背後隱藏著無比犀利的睿智。犀利到就在他隨著你的漫談微笑點頭之際,便能道出你使用某一個詞,甚至某一個字母的頻率。
他的名字,不用說,就是:培瑞克(Georges Perec)。除了培瑞克,還有誰如此精通文字?
e
夜已深,一雙手正緩緩翻動著書頁。那不是隨便找來的什麼書,而是關於卡巴拉教的一本厚冊。
是誰在翻閱關於猶太神祕主義最隱祕的一個分支的資料?是你之前在派對上遇到的那位嗎?有可能。他無疑精通這門學問,還在自己的《漏字文歷史》中對它的寫作方法進行了精深闡述。
不錯,漏字文。這是培瑞克畢生的嗜好之一。這種文字遊戲要追溯至古希臘。基本說來,就是在寫作中刻意省略某一個,或某幾個字母。而這種寫法最大的用處可能只是為作家提供更多方式來炫耀自己的機敏。
這也解釋了為何本文也應該寫成一篇漏字文,每個章節都省略掉標題部分的元音字母。但這種寫法太費精力,在中文裡也看不出效果。但既然我們寫的是培瑞克,就讓我們假設這也是一篇漏字文吧,因為再也沒有別的方式更適合向這位酷愛文字遊戲的法國作家致敬了。
恰巧也出於這個原因,令他更像是中世紀的卡巴拉學者。卡巴拉學者沉迷於希伯來語言,試圖破解猶太教聖典的祕密含義。他們把每個詞都分解為組成它們的希伯來語字母,計算這些字母的數值(例如,把希伯來語第一個字母的值定為1,第二個的值定為2,依此類推),然後重新組合出一個新詞,或者用相同值的其他詞替換。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迂迴之術,能更加貼近雅赫維的思想,並揭示他的祕密信息。
與昔日的神祕主義者一樣,培瑞克也沉迷於字詞和字母,並也對直觀含義之外的東西癡迷不已。但跟卡巴拉學者不同的是,他完全沒有宗教信仰,儘管他是波蘭猶太移民的後裔。正因如此,他才一心一意地玩起了文字遊戲。拆字遊戲、回文遊戲——只要你說得出的,培瑞克都曾玩過。他還專門幫一本雜誌創造縱橫字謎多年。
對他這樣一個癡迷於文字的人來說,加入「文學潛能工坊」(Oulipo)是再自然不過的。在走進這個「工場」之前,我們必須繞個彎子,先去一下古希臘,因為那裡不僅是歐洲文化的老生產地,也是潛在文學工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提供了像「語言危機」這樣的話題。
對這話題最敏感的古希臘哲學家也許要算是克拉底魯(Cratylus)。他確信宇宙間所有可感知的事物都處於一種不斷變化的狀態,隨時在變動。雖然從赫拉客賴脫(Heraclitus)開始,大家都瞭解無法兩次邁進同一條河流的道理,但在克拉底魯看來,甚至連一次邁進同一條河流都是不可能的。就在你踩進去那期間,河裡已經流淌著另外的河水。
既然萬事萬物都在不斷改變,就不可能掌握任何可靠的知識,也不可能進行任何有意義的談話。所以克拉底魯才認為自覺自願的保持沉默是唯一負責任的行為,也因為如此,他簡化到把手指擺動作為唯一的交流方式。可惜的是,講述這段軼事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沒有說明克拉底魯用的到底是哪根手指。是大拇指嗎?用來表示「好」和「壞」。還是食指,用來指向這裡或那裡?抑或是中指,用來……唔,據說古希臘人已經在用這個手勢來表達類似當代的意思了。
不管怎樣,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到現代法國的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一連串西方哲學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都會為這個關於語言局限性和實用性的問題——語言是否有能力指向自身以外的東西——感到不勝其煩。
i
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語言危機無非就是:當一切事物——不論有無價值——都已經一次又一次地寫過、評過、爭論過後,該怎樣去落筆?正如培瑞克曾經問過:「在兩千名作家用盡各種方法向你描繪了『夜晚的美妙』之後,你要怎樣再說一遍?」
但這顯而易見的事實並沒得到多少知識分子的認可。他們大多懼怕被冠以「頭腦簡單」之名,堅決不願說些平實而基本的東西。波蘭哲學家柯拉柯夫斯基 (Leszek Kolakowski)在做出下列這番俏皮的評論時,無疑有所指:
那些不喜歡園藝的人需要理論支撐。缺乏理論、單純的不喜歡園藝是一種空洞、毫無價值的生活方式……相對於沒有理論基礎的不喜歡園藝,另一個選擇就是種植園藝。但掌握一種理論,比真的去種植園藝要容易得多。
這些反覆引用的有關理論的說法又把我們帶回了二十世紀的法國。畢竟,法國人是出了名的善於理論化和過於理性化。正是一位法國人為了自己的存在與否而焦慮得緊握雙手,然後以典型的法式伎倆,通過思考自己存在而「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也許就因為這樣,在過去一百五十年裡,許多法國著名的知識分子都曾與這種假定的語言危機較過勁。但到了二十世紀中期,這個陳陳相因的主題卻又呈現出新的緊迫性,因為當時法國的尊嚴正岌岌可危。
二戰之後的法國,仍傾覆在戰敗德國的餘震之中顛蕩。糟糕的是,法國本土文化也同時處於戰勝國美國的包圍之中,英語外來詞彙四處充斥,吞噬著法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僅從一個簡單的事實就能看出法國人對這一轉變的厭惡:早在十七世紀時,法國人就已經設立了法蘭西學院這樣的機構,它那時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持法語的「純度」。顯然,二戰後法國人最迫切關注的事態之一就是打造一個能再次令他們引以為榮的「園林」。為此,必須有人來種植園藝。
既然是在法國,一個滿是知識分子的國度,他們立刻爭辯的問題並不是「哪些人」有資格擔任園丁,而是這些園丁應該「怎樣」著手開展自己的工作。換句話說,要仰仗於哪一套園藝理論?
o
培瑞克在一九六○年代開始發表作品時,受到的正是這種局勢的影響。當時有三大理論可供在法文這片土壤上耕耘。
首先是薩特(Jean-Paul Sartre)學派。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版的《什麼是文學》中,這位知名哲學家提出,所有文字作品都必須包含某種觀點,因此作者不可能避開自己作品中暗含的政治和倫理看法,即便他想要這樣。既然不能推脫,就應該「負起責任」,為正義事業而戰,為人性昇華而努力。
而另一邊,則組成了所謂的「輕騎兵」(les Hussards),一群如今已遭遺忘的作家。他們都是根深蒂固的右翼分子,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對左翼分子薩特的一切表述深惡而痛絕。既然勁敵呼籲「承擔責任」,輕騎兵就別無選擇,只能倡導一種「毫不承擔責任」的文學。換句話說,一種「為了藝術而藝術」的文學。
第三方是格裡耶(Alain Robbe-Grillet)和那些「新小說」(le nouveau roman)的追隨者。這些作家在一九五○年代中期聲名雀起,幾乎顛覆了有關小說定義和小說功能的一切傳統理念。他們尋求一種新的文學,可以通過貶低——甚至統統破除——故事裡的人為因素來更加忠實地反映現實,從而去關注以前遭到忽略的事物,例如那些構成傳統小說背景的靜物。
對生於一九三六年的培瑞克來說,上述三個選擇似乎都不理想。他不可能拜薩特為師,因為他對政治的興趣轉瞬即逝。他也不能忍受輕騎兵,因為一直以來他都偏向左翼。他對新小說作家的體驗派作品也沒什麼好感。像他這樣的年輕作家該走向何方?幸運的是,在培瑞克面前已經鋪好了一條小路。鋪路的是一個當時仍寂寂無名的團體,成員主要是法國作家,他們稱自己為Oulipo。
這個聽起來奇怪的名字是幾個法語單詞的首字母縮寫:「Ouvroir de littérature potentielle」,直譯為「文學潛能工坊」。這個走在前沿的團體成立於一九六○年,成員的目標是通過借鑒數學方法並向正在撰寫的作品強加限制來擴大書面表達的可能性。
從表面上看,第二個說法尤其違背常理。按照嚴苛、怪異的新準則寫出來的書怎麼可能「解放」作家的想像力,並促進文學的創造性?但進一步細看,這個想法無疑令人震撼。其實,所有的文學作品都遵循這樣或那樣的寫作慣例,而這些慣例面世之初,想必都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就說詩歌吧。如果不是嚴格按照繁瑣而貌似無理的規則寫作散文,如今會有那麼多家喻戶曉的詩人嗎?
誠然,潛在文學工場所提供的這種解決語言危機的方法,仍不能讓克拉底魯這樣對語言已經絕望的人再次開口。但對於那些立志寫作的人來說,它卻能輕易幫他們解決「夜晚的美妙」這個問題。作為潛在文學工場的創始人之一,奎諾(Raymond Queneau)不就做了最好的榜樣?在他那本無比巧妙的《文體練習》(Exercises de style)一書中,就向世人展示了如何以九十九種不同的方式講述同一件事。
對培瑞克而言,潛在文學工場對文字遊戲的熱情以及對形式創新的重視尤其令他心動。這很容易理解——由於沒有相應的學術資格獲得晉陞,在他短暫的成年生涯中,大多時候都只能在一間實驗室擔任圖書管理員。因此,如果文學潛能工坊派真的是「一群喜歡與自己修建的迷宮挑戰的老鼠」(他們的早期自我表徵),那成了這個工場派的培瑞克本人,最終也能逃離那夢魘般的工作,在閒暇之時走進自己精心打造的文字曲徑。
u
培瑞克四十五歲時接受了一次英語採訪,他在採訪中宣稱自己「想要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講述任何事物」並「進入所有文學領域」,甚至包括連環漫畫和兒童書籍。這樣,當他走完一生時,就能「用盡字典裡的所有詞彙」。
在接受採了訪半年後,培瑞克就死於癌症,再也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他還是留下了大量的文字。
他最知名的作品仍是玄學偵探小說《消失》(La Disparition),在這本書裡他沒用到一個最常見的法語字母——e。儘管這一重大障礙導致他僅能選用不到20%的法語詞彙,培瑞克仍寫出了一本琅琅上口的小說。在該書首次出版時,唯一費時審閱它的批評家都沒有發現自己讀的居然是一本漏字文小說。(後來培瑞克為這部小說寫了一個簡短的姊妹篇,除了e,其他所有元音字母都沒用。雖然寫作難度更大,但由於句法複雜、對話做作,還有對慣用拼寫法的不時嘲弄,這部作品並不如前一篇成功。)
在培瑞克的作品中,野心最大的一部就是巨幅小說《生活使用說明》(La Vie mode d'emploi)。故事在巴黎的一座公寓內展開,一間間、一層層地講述住客的經歷。小說遵循一種複雜的敘事體系,映射出國際象棋中「馬」的棋路。這本書真正的成就在於,儘管繁雜異常,充滿各種各樣的想法和遊戲、瑣事和題外話,卻極易閱讀。
而自我流露最多的要屬培瑞克的《W或童年的記憶》(W ou le souvenir d'enfance)。這部非典型自傳體小說有部分寫於作者接受精神治療期間,其中兩則看似無關的故事,最終匯集到一個納粹毒氣室上。(培瑞克在二戰期間失去雙親:他的父親為保衛法國戰死沙場,母親則死於集中營。)
但他也寫了不少百無聊賴的作品,其中包括充滿了自製詞的廣播劇;記錄他在一年時間裡吃喝過的所有東西;81種「簡易菜譜」的排列遊戲;還有480個句子全都以「我記得」開始的回憶之書。他自誇從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兩次使用相同的「公式」或「體系」,而事實上與此相反,培瑞克喜歡編目錄和列舉。這也許和他擔任全職圖書管理員有關。可以確定的是,每當他沉浸於此的時候,他的作品就遭殃了。他想做到詳盡無遺,卻只落得精疲力竭。
面對如此不平穩的表現,培瑞克在文學史上究竟該如何定位?
也許他沒有格諾那樣的幽默感令作品生輝,沒有馬修斯(Harry Mathews)的抒情天賦,沒有魯博(Jacques Roubaud)的文思敏捷,也沒有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哲學深度。他可能也不如胡塞爾(Raymond Roussel)或雅里(Alfred Jarry)——他的個人偶像,也是文學潛能工坊的前人:既沒有前者獨特的創造性,也沒有後者奔放的想像力。但他的確同時具備上述六位的基本特質。事實上,他是連接這六顆耀眼群星的唯一線條。光憑這一點就能讓培瑞克躋身文學巨匠。可時至今日,他仍遭到某些文學派別的冷遇、輕視、忽略。原因何在?
y
嚴格說來,y不是元音字母,儘管必要時也可以充當。這樣的靈活性對熱愛文字遊戲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天賜之物。這篇假裝是漏字文的小品文也剛好缺少一個「尾聲」,而且在引出本文的那場虛構的派對上,還有另一位嘉賓在場。他遠離人群,像個人類學家一樣,全神貫注地在一旁觀察。
他就是凱洛依斯(Roger Caillois),曾寫過一本名為《遊戲與人》(Les Jeux et les hommes)的書。凱洛依斯以荷蘭歷史學家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的早期成果為基礎,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六個所有遊戲的共同特徵。首先,遊戲絕不能是強制性的。其次,遊戲必須與其他活動區分開來,例如工作。第三,遊戲的結果不能確定,要留待遊戲者即興發揮。第四,遊戲必須受自身規則控制。第五,遊戲必須在某個層面上涉及一個與現實不同的虛假世界。
到這裡一切都好,但還有第六個特徵,難免會引發培瑞克這類作家的疑問。據凱洛依斯所說,遊戲還必須沒有產出,「既不製成貨物,也不創造財富,或者任何類型的新要素……結束時要回到遊戲開始之初的情形。」
如果是這樣,那培瑞克創作的那些文學潛能工坊派作品——也就是說,他大部分的作品——又被置於何地?僅僅是微不足道的瑣事嗎?而培瑞克的心血也毫無價值?
就在培瑞克去世前不久接受的那次採訪中,他將文學潛能工坊派定義為把文學「當作玩樂、當作遊戲」的人。當然他緊接著補充到,對於文學潛能工坊派來說,玩樂和遊戲本身就是「正事」。
無論這種說法多麼實在,核心問題依然突出。就算培瑞克對自己的遊戲很認真,那些遊戲除了自身的規則以外,是否又認真地看待其他事物呢?而文學——最起碼名副其實的文學——又該以什麼方式,從哪裡切入「遊戲與人」之間的這種二元關係呢?
這並非老生常談,強調文學必須包含一些道德教義、真知灼見和事實真相。只是要指出,沒有語言以外的維度——沒有超越字面的潛力——任何作品無非就是一個展示創作者獨創性的櫥窗。對那些次要的潛在文學工場派作品而言,也許連這種獨創性都值得懷疑。因為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艱難克服的障礙——強加的限制——都由作者自己所創建。這就像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還沒提問就已經知道答案。
再說,卡巴拉學者之所以沉迷於文字遊戲,是為了尋找雅赫維。而對薩特、新小說派,甚至輕騎兵而言,當一天結束時,甚至在他們所寫的一切都消失之後,他們仍有可仰仗的理想和信念。
相比之下,培瑞克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吸引他的是謎題、文字把戲、詞彙和結構創新。他只為遊戲癡狂。儘管如此,在他最好的作品中,仍然成功插入了文字以外的維度,讓這些作品不僅只是機敏的文字發明,不僅「只是寫作,在白紙上書寫字母」——借用他在一部非小說作品中的說法。
若非如此,這一切又有何意義?除了它的漏字文花招,如果《消失》不具備一個更深的層面:寓指二戰期間數百萬猶太人寂寂無聲的「消失」,與那些普通的驚險讀物相比,這本小說究竟又有何差別?
也許正因為這樣,培瑞克常常看起來並不怎麼快活,即便他總是深陷於這樣那樣的遊戲。原因可能不僅在於他把玩法看得太過認真,還在於在他心中,總是懷疑玩樂和遊戲並沒有真的為語言危機提供一條出路。
難怪照片裡的他看起來總是那麼憂鬱,即使是在微笑的時候。因為他那雙充滿感情的眼睛,雖然看似柔和,卻也充滿了哀傷。而這種哀傷一再顯現,甚至在他最為逗樂的作品之中。讀完他的文字之後,你難免會感到遺憾。遊戲結束了,面對的又是生活,而在這生活裡,誰又能給你一本真正的《使用說明》,協助你走出自己的迷宮呢?
名人推薦:【推薦序】
哀郁的文字玩家 李煒(陳青/譯)
a
就在本文開篇時,一場派對也隨即上演。看看來賓們的穿著,還有那滑稽可笑的髮型,你一眼就能判斷出這是在一九六○年代中期。
你滿耳聽到的都是法文。聯繫其中的含義,以及說話者的表達方式,就可以確定這裡的大多數人士都是知識分子,而你則位於巴黎市中心。在法語世界裡,再沒別的什麼地方能欣賞到對文化事項如此激烈而精妙的辯爭。
可還沒等你聽出爭論的主題,注意力就已轉移到其他地方。你發現自己正注視著一位身穿長袍、表...
章節試閱
I
我遲疑了很久,終於要述說我的W島之旅。如今,我決心寫下來,是出自迫切的需要,堅信我曾親眼見到的那些事,該被揭露出來,攤在陽光下。我並非故意裝傻,佯裝不知種種似乎想反對出版的顧慮──或「藉口」才是我要說的,但也不知為什麼──。我看見了什麼,長久以來我一直想保守秘密;因為,或許由於人家交託給我的使命並沒有達成──但又有誰能做得到呢?──,何況託付我使命的人也已消失無蹤,也就不該由我來散佈那樁使命的任何內容吧。
我曾猶豫了很久。我已漸漸忘了那趟旅程中不明確的曲折遭遇。然而,我的夢中卻一直充塞著那些幽靈城市,猶在耳邊響起的是陣陣喧囂的血腥競賽,歷歷在目的是飄揚空中、被海風撕裂的小方旗。不解、恐怖、迷惑,交纏在無底的回憶中。
長久以來,我一直在為我的故事尋找蛛絲馬跡,我參閱了無數的地圖與年鑑,也查遍了零碎片段的檔案資料,但卻什麼也沒找到,有時感覺自己只是作了場夢,僅有的,就是一場難以忘卻的惡夢。
……年前,在威尼斯玖蒂卡島1 上的一家小飯館,我看到有個我以為認識的人走進來,我趕忙衝向他,但即刻又三言兩語,支吾著向他道歉。不可能會有殘存者!我的雙眼看到的,曾經確確實實發生過:蔓藤穿裂了嵌板,樹林吞噬了房舍;沙塵侵入了運動場,成千上萬的鸕鶿襲捲而過,接著,四下無聲,突然一片冰冷死寂。不管發生了什麼事,不管我作了什麼,我都是唯一的承受者,唯一的倖存記憶,是那個世界獨留下來的遺跡。就因這點,遠超過任何其他的考量,讓我決定寫出來。
專心的讀者從上文推斷,一定會明白我打算見證的那件事,我只不過是個旁觀者,不是主事者。我不是我的故事的主角。我也不能算是我的故事的吟詠者。即使我見到的事顛覆了我原本微不足道的生命歷程,即使這些事仍整個兒重重地壓著我的一舉一動,左右了我看事情的方式,但為了述說它們,我打算援用種族學者冷靜平和的語調:我探訪了那已沉沒的世界,而這就是我的見聞。縈繞著我的,不是阿夏柏沸騰的怒氣,而是逸胥邁耶的白日虛夢,或是巴托比的沉著2。繼許多人之後,又一次,我請求他們作為引領我的幽魂導師。
話雖如此,為了滿足一個幾乎已成通則,而我也不想再爭論的常規,現在,我盡可能以最簡略的方式,先提示我的幾項生平重點,更確切言之,是交待在什麼情況之下決定了我的那趟旅行。
我於一九……. 六月二十五日,約莫凌晨四點鐘,出生在離A.不遠,沒三戶人家的小村落R……。我父親擁有一小片農地。他因受傷引起的併發症而死去,那時我還不足六歲。除了債物,他什麼也沒留下來,我所得到的遺產就是幾張票據,少許衣物,和三、四個碗盤而已。我父親有兩個鄰居,一位主動收養了我;我就在他家長大,半像兒子,半像個農場的雇工。
我十六歲那年,離開了R.到城裡去;有段時日,工作換來換去,但始終沒有找到合意的事做,最後當兵去了。因我一向習於服從,身體又比別人耐操,本來可以當一名好軍人,可是我很快就明白,我永遠不會真正適應軍隊的生活。我在法國T.的訓練中心待了一年之後,被派往戰地;我又繼續待了十五個月多。一次在V.休假時,我開溜了。經由一個拒服兵役者組織的安排,我得以前往德國,但在那裡好長一段時日,工作一直沒著落。最後,我在非常靠近盧森堡邊界的H.安頓下來,在城裡最大的修車廠找到了一份加油工的差事。我住在一家小小的寄宿家庭,晚上下工後的時間大多耗在一家酒館看看電視,偶而也和我的這位或那位同事玩玩骰子棋戲。
II
我沒有童年回憶。大約到我十二歲為止,我的故事只要兩、三行文字就可總結:我四歲喪父,六歲喪母;我在維拉德隆3 幾個不同的寄宿學校度過了戰爭時期。一九四五年,我父親的姊姊和她先生收養了我。
故事的闕如,長久以來教我安心:因故事客觀而乏味,表面上一切明瞭,一副天真無辜的樣子,再再都保護著我,但是保護我免於什麼傷害呢?莫非就是我的故事,我活過的故事,我真實的故事,屬於我的我的故事,可以想見,那故事既不乏味,也不客觀,表面上也不明瞭,顯然也並非無辜?
「我沒有童年回憶」:我這樣肯定的表示,確信如此,幾乎帶有某種挑釁的意味。別人可不准拿這個問題向我質問。這問題不在我的規劃中。我早已躲過了:因為另一個故事,大的故事,帶有巨斧的大寫歷史4,已經代我回答了:那就是戰爭、集中營的歷史。
十三歲時,我編造、描述了一個故事,也畫了出來。之後,我全忘了。七年前,有一晚在威尼斯,我忽然回想起來,這個故事叫作W,而就某方面來講,它若非就是我童年的全部故事,也至少是我童年的故事之一。
除了突然想起了標題,我對W幾乎沒留下任何回憶。我全部的所知僅在於這句話:火地群島有個小島,島上的社會生活完完全全只為了運動著想。
又一次,書寫的陷阱已佈局好了。又一次,我像個孩童在玩躲迷藏,卻不知自己最害怕或最渴望的,到底是哪一樣:躲藏好,還是被人發現?
後來,我找到了幾張十三歲時畫的圖。有了這些畫,我重新編造了W的故事,寫了下來,以連載的形式,從一九六九年九月到一九七○年八月,陸續發表於《文學雙週刊》5 上。
四年過去了,今天我打算對這漫長的解讀過程作個了結──我的意思是要「劃出界線」,同時加以「命名」。W和我的奧林匹克幻想並不那麼相似,同樣的,奧林匹克幻想與我的童年也不更為相似。但是在這兩者交織的網絡中,以及我為了此事讀的書當中,我知道,就在那裡刻印著、描述著我所曾行經的道路,我的故事緩緩前行,我緩緩前行的故事。
III
我待在H. 已三年了,一九xx年七月二十六日早上,房東遞給我一封信。這封信是前一晚從距離H. 約五十公里外一個略具規模的城市K.寄過來的。我打開來看,是用法文寫的。紙質極佳的信紙上印有箋頭名號:
奧圖.阿費施塔爾 MD
上方有個複雜的盾飾圖樣,刻工完美,可是我不諳紋章學,無從辨讀,連簡單的解讀也作不到;事實上,在五個象徵組合當中,我只能清楚認出其中兩個:一個有雉堞形的塔樓在中間,和整個盾紋一般高,而下方右側,一本翻開顯出空白頁的書;其他三個象徵圖形,縱使我費盡心力想要看明白,卻依然隱晦不明;但這可不是什麼抽象的象徵,比方說,不是人字形,也不呈帶狀或菱形,而有點像是具有雙重面向的圖形,是一種既精確又曖昧的圖畫,彷彿可用多種方式來相互詮釋,卻又無法決定一個令人滿意的選項。其中一個,非要講的話,可看成一條扭曲的蛇,身上的鱗片又有如桂樹;另一個可視為一隻手,同時又像是樹根;第三個,既像鳥巢又像火盆,要不就是個荊棘頭冠,要不還可能是一株火棘灌木,或者尚且也像是被刺穿的心。
信紙上面沒有地址,也沒有電話號碼。信文僅僅寫道:
先生:
若蒙首肯,接受我們拜訪,以便談論一件與您有關的情事,我們將感激不盡。
我們將於七月二十七日週五下午六時起,在位於紐姆貝格街十八號的貝格霍夫旅館酒吧間恭候您。
在此先向您致上萬分謝意,並因此刻尚無法提供您更完整的說明而深表歉意。謹向先生您獻上我們最忠誠的致意。
接著是幾乎無法辨識的簽名,只有靠信紙箋頭上印的名字,我才得以認出這簽名應該就是「O. 阿費施塔爾」。
不難想見這封信令我馬上害怕起來。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逃,我一定是被認出來了,很可能這是在勒索。後來,我總算控制了我的恐懼感,這封用法文寫的信並不表示一定是寫給我的,不一定是寫給以前那個成了逃兵的我;我目前的身份是羅曼裔的瑞士人,會說法語沒什麼特別奇怪的。那些幫助我的人並不知道我以前的姓名,況且只有在極不可能、又難以解釋的各種條件配合之下,才可能有我先前生活中認識我的人會找到我、並認出我來。H.不過是個小村,離主要的幹道很遠,觀光客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而我大白天都在修車廠的汽車地溝裡度過,不然就是躺臥在引擎下方。再說,要是有人經由不可想見的偶然才找到我的蹤跡,又能向我要些什麼呢?我又沒錢,也不可能有錢。我曾參與的那場戰爭已經在五年前結束了,極可能我早已被赦免了。
我試圖以最平靜的態度來設想這封信可能暗示的種種假設。這會是一場漫長而耐心的探尋結果,逐漸縮小範圍到我身上嗎?他們以為是在寫信給借我名字的那個人嗎,或說,我與他同名的那個人?某位律師會以為我是一筆巨大財產的繼承人嗎?
我把那封信一讀再讀,想要每次發覺多一點的線索,可卻只找到令我更好奇不解的理由。這個寫信給我的「我們」是一種書信慣用語,如幾乎所有的商業書信所延用的慣例,而署名者是以其受雇的工作單位之名在發言呢?還是對應兩個、多個的通訊者?接在箋頭「奧圖.阿費施塔爾」名字後的這個「MD」又是什麼意思?我向車廠的秘書借了辭典查詢。原則上,這個詞只可能指美語中「醫學博士」的字母縮寫,但這個簡稱雖通行於美國,卻沒理由出現在一名德國人的信紙箋頭上,即便他是名醫生;不然,我得假設這位奧圖.阿費施塔爾雖是從K.寫信給我,卻不是德國人,而是美國人;這本身並不奇怪,移民到美國的德國人很多,而許多美國醫師的原籍是德國或奧地利;可是一名美國醫生要找我作什麼?他為什麼跑來K.?如何想見一名管他什麼國籍的醫生會在他的個人信紙上標示他的職業,可是一般人對一名醫學博士會想得知的相關資料,如通訊處、他的診所地址、電話、看診時間、他的醫學專業領域等等,卻被一個如此古舊而晦澀難懂的紋飾所取代?
一整天我都在自問該如何是好。我該不該去赴約?是不是要馬上逃走,到別的地方去,去澳大利亞,或是去阿根廷也好,重新開始一段非法的生活,再捏造一個新的過去,一個新的身份,作為脆弱的掩護?幾個小時下來,我的焦慮逐漸轉成了不耐與好奇;我焦躁不安,想像這次見面將會如何改變我的生活。
晚上我花了些時間待在市立圖書館翻閱辭典、百科全書、年鑑,希望能找到關於奧圖.阿費施塔爾的消息,看看「MD」有沒有其他意義,還有那個紋章的意涵何在。可是我什麼也沒找到。
第二天早上,我被一種揮之不去的預感所困,在旅行袋裡塞了些衣物,還有,說來若不是太寒酸的話,還有我自認為是最珍貴的一些財物:我的收音機、一個據說很可能是從我曾祖父傳下來給我的銀製懷錶,一個在V.買的珠貝小雕像,還有一只稀奇古怪的貝殼,是某一天我在作戰時的教母寄給我的。我要逃亡嗎?我沒這麼想:只是想準備個萬一。我告訴房東太太說我可能要離開幾天,同時付清了該付的房租。我去見了老闆;跟他說我母親過世了,我得回巴伐利亞的D.去為她辦喪事。他准予我一星期的假,又預付給我還差幾天才到的一個月月薪。
我到車站,把袋子存放在自動寄物櫃。然後在二等候車室裡,差不多是坐在一群準備前往漢堡的葡萄牙工人中間,等著晚上六點鐘到來。
I
我遲疑了很久,終於要述說我的W島之旅。如今,我決心寫下來,是出自迫切的需要,堅信我曾親眼見到的那些事,該被揭露出來,攤在陽光下。我並非故意裝傻,佯裝不知種種似乎想反對出版的顧慮──或「藉口」才是我要說的,但也不知為什麼──。我看見了什麼,長久以來我一直想保守秘密;因為,或許由於人家交託給我的使命並沒有達成──但又有誰能做得到呢?──,何況託付我使命的人也已消失無蹤,也就不該由我來散佈那樁使命的任何內容吧。
我曾猶豫了很久。我已漸漸忘了那趟旅程中不明確的曲折遭遇。然而,我的夢中卻一直充塞著那些...
目錄
【推薦序】
哀鬱的文字玩家 李煒(陳青/譯)
【導讀】
xxxxxx 許綺玲
part 1
part 2
【推薦序】
哀鬱的文字玩家 李煒(陳青/譯)
【導讀】
xxxxxx 許綺玲
part 1
part 2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