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蘋果日報 網路中心總監 李月華,資深媒體人 李豔秋,資深媒體人 胡忠信,政大廣電系 副教授 郭力昕,資深新聞人/博理基金會執行長 陳浩,資深媒體人 陳月卿
桂越是電視人,是跑國際新聞的記者,但她拍的新聞片子,我從沒在台灣的電視新聞中看過,看的都是她燒成光碟片送給朋友的「一刀不剪」版。但我更喜歡她寫人、寫物的故事,那些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她筆下都立體呈現,變成有血有肉有觸感的人,就算是死物,也被她寫得栩栩如生。---蘋果日報 網路中心總監 李月華
桂越小姐是典型的「全球公民記者」,她以「無疆界媒體」的勇氣與執著,深入非洲「黑暗大陸」內部,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觀察與報導。她帶領我們進入人性衝突的火山口,思考人類的存在與價值,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尊嚴。---資深媒體人 胡忠信
張桂越給台灣新世代新聞工作者最大的啟發是,有新聞工作理想的人,不見得只能從那些光鮮亮麗的主流媒體人造型,去想像新聞專業的實踐方式。獨行者的路徑和視野,會讓生命的肌理更豐富、更燦爛。---政大廣電系 副教授 郭力昕
那年夏天,我把張桂越的「查德系列」放給聯合報文藝營的同學看,滿座動容,我說:「這是一個世界級的作品,我們台灣人在自甘矮小的世界裡玩太久了,收視率容不下這樣素樸真誠的筆觸,真是浪費新聞人的生命啊!」這又是一本張桂越浪擲生命的汗血紀錄!她寫得快意恩仇,也不怕得罪好人,誰攔得住犀牛呢?---資深新聞人/博理基金會執行長 陳浩
【推薦序】
犀牛找到了她的非洲
李月華
蘋果日報 網路中心總監
「喂~~(早上11點半)」
「我是張桂越,怎麼聲音怪怪的?」
「大姐,我清晨四點半才下班耶!」
「親愛的,我要出一本書,寫非洲的,找妳寫個序。」
「吓!(被嚇醒了) 我很久很久沒寫文章,更不懂怎麼樣寫序!妳應該找個有名氣的人寫,好賣書。」
「我不要有名氣的,妳是看書的人,找妳寫。不管妳,我請出版社把書稿送過去給妳,一個星期後交稿。」
「大姐,我怎麼來得及交稿?」
「妳給同事的deadline不是更趕嗎?(對耶,這下可真是報應。) 」
這就是張桂越,單刀直入、長話短說,沒有客套的說話,沒有累贅的語言。
我是來台灣工作了幾年之後,才認識張桂越這頭犀牛,是美國自由亞洲電台的梁冬,介紹我們認識的。他說,有一個女記者中的豪傑,妳一定要認識。就這樣,一頓飯下來,我和桂越交了朋友。桂越是電視人,是跑國際新聞的記者,但她拍的新聞片子,我從沒在台灣的電視新聞中看過,看的都是她燒成光碟片送給朋友的「一刀不剪」版。這頭犀牛失去了她的非洲。
她寫的書我倒一本都沒有錯過,從2007年的《追獵藍色巴爾幹》,到2009年的《阿娜答的神祕世界》。我看了,也買來送給同事和朋友。朋友說得坦白,不認識這個作者,在書店裡看到她的書上架,也不見得會購買,但看完書,每個人都受到感動。
桂越喜歡罵人,台灣的高官大概沒幾個沒被她痛扁過,尤其是外交部的官員;台灣新聞機構的主管也是她大姐修理的對象,如果沒被編輯刪掉的話,《失去非洲的犀牛》就有好幾個章節,她點名算舊帳。
但我更喜歡她寫人、寫物的故事,那些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她筆下都立體呈現,變成有血有肉有觸感的人,就算是死物,也被她寫得栩栩如生。
●The Lady in Red
女孩穿著一件紅色的衣裙,在荒地裡,光著腳丫,風沙搖曳著裙擺,景象是童年,景象是空曠,景象也是凄涼……幾年後重看查德影片,是本能的停格,抓下兩個小傢伙的照片,每次看,每次都有點傷感,正看的時候,瞄見客廳電視正在訪問Chris de Burgh的那首《Lady in Red》……電腦和電視,同時播著女生與紅衣服:一個是探戈與玫瑰,一個消失在沙塵裡……
●我的白球鞋
每次出國採訪無論如何都要買雙新鞋,這種習慣已經成了我採訪生涯的嗜好……鞋穿久了會有感情的,這雙新鞋陪我去非洲,白天、晚上的奔波,裝了一袋子的黑色故事,最後還破了洞,為了它寫篇文章也是應該的。
看完了《失去非洲的犀牛》書稿,總有點時間「來晚了」的感覺。這本書是2006年桂越「讓風吹,到哪兒是哪兒」,被「吹」到非洲查德和邊境的達福爾難民營採訪的紀錄。出發時查德還是台灣的邦交國,同年就斷交。要是當年或隔年就出書,時間抓得正好,5年後才出書,我不知道是桂越這頭犀牛筆耕不夠勤力,還是現在才遇到欣賞犀牛的伯樂。
不過,寫這篇推薦序文時,正傳出因大屠殺等戰爭罪行遭到國際犯罪法庭通緝的蘇丹總統巴謝(Omar al-Bashir),要到中國訪問,引來國際人權團體的抗議,行程臨時延誤。
這些年來,巴謝在蘇丹西部達福爾(Darfur)地區所犯下的種族屠殺、違反人道和戰爭罪行,只是偶爾才會上報。沒有多少台灣人、香港人、中國人會記住,數以十萬計的達福爾人死於種族衝突、飢荒和疾病;還有20萬名難民在查德的難民營內掙扎求存。
但我會記得,那個穿著紅裙子的小Lady in Red;那個背著個塑膠罐,裡頭裝的是駱駝奶,是他一天的糧食的小男孩;那張在大樹下黃沙中,6個非洲女人把衣服顏色鋪滿一身的照片。
桂越這頭犀牛該是找到了她的非洲。
【推薦序】
黑色的上帝
胡忠信
歷史學者
南非聖公會主教圖圖曾說過一個故事:當白人來非洲以前,黑人擁有土地,白人手拿聖經;等白人征服非洲以後,黑人手拿聖經,白人卻擁有了土地。非洲曾經是歐洲白人掠奪的殺戮戰場,「去殖民化」以後,又成為非洲當地人資源重新分配的「新殖民地」,社會公義成為最主要的政治訴求。
張桂越小姐出身自虔誠的基督教家庭,秉承父親傳教士般熱情、堅毅、真誠、赤子的人道主義情懷,桂越小姐是典型的「全球公民記者」,她以「無疆界媒體」的勇氣與執著,深入非洲「黑暗大陸」內部,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觀察與報導。正如同樣來自非洲的神學家奧古斯丁所形容:「強盜分配戰利品也要講求公平原則。」「如果一個國家不講求公義,與賊窩何異?」從桂越小姐使徒式的走訪,使我們更相信「黑色上帝」的存在,在愈動亂的地區,愈需要真理與公義的存在。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桂越小姐沒有說教,卻有言教;沒有道德勸勉,卻有人道光輝,她帶領我們進入人性衝突的火山口,思考人類的存在與價值,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尊嚴。正如桂越小姐曾深入巴爾幹半島體現「馬其頓異象」,我們再次透過非洲之旅,期許「黑色上帝」的體現,我們受此感召,持續追求「終極關懷」──願公義、和平、信心、希望、愛心早日降臨斯土斯民!
【推薦序】
獨行者的路徑和視野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我於1993年秋冬之際,在倫敦結識了桂越。她「哥兒們」的爽朗痛快性格,讓我們根本不需醞釀即成為好友。她豪俠大氣的性情下,其實是一位極為細緻、溫暖、浪漫、藝術家氣質的人。也因此,你會在張桂越的書裡,同時看到她大剌辣的說話方式,又會發現她對於景物、環境與人的細膩描述,和敏銳的感受力。
張桂越對記者這個職業,有極大的熱情,和做為一生志業的自我承諾。這是源於她對人與社會的極大的熱情,和對正義的素樸的堅持。因為她拒絕世故、拒絕和體制妥協,因此她注定要以一種寂寞的姿勢,辛苦地獨行於國際新聞現場。但張桂越甘之如飴,因為這種拒絕與堅持的能耐,使她保有了自己:自己的方式、觀點、與生命格調。在台灣的主流新聞工作場域裡,沒有多少人能夠很好的維護這些。
從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到非洲的查德,張桂越基於對人類世界的探索熱情,親炙著她走訪的每一個村莊,溫暖地接觸著當地的人民。她報導裡的國際觀,與主流價值肯定是不同的。這位亦狂亦俠亦溫柔的國際新聞記者,給台灣新世代新聞工作者最大的啟發是,有新聞工作理想的人,不見得只能從那些光鮮亮麗的主流媒體人造型,去想像新聞專業的實踐方式。獨行者的路徑和視野,會讓生命的肌理更豐富、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