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種感受,一種敏感度,更是一種感情。
談攝影,不如先談美感,美感瞭解了、認知了、培養了,
那麼,攝影也不過只剩下技術層面。
知名攝影師 紅刺蝟--首部攝影鉅作
本書是由擁有濃厚美術繪畫背景的知名攝影師紅刺蝟,以自身的拍攝經驗與美感認知撰寫而成,藉由西洋與中國繪畫的構圖與色調來探索攝影的本質,並透過攝影作品解析如何選景、構圖、光線、引導、配色等五大項基本攝影要素。在觀看每幅作品時,彷彿進入了拍攝當時的敘事空間。此外,提供攝影技巧的建議與練習,讓攝影愛好者能夠更加瞭解自己的拍攝目的,以及傳遞攝影創作的意念,並協助發掘每個人潛在的獨特審美能力,藉由拍出、塑造出有深度與品味的作品,找到自我風格與方向。
● 首度公開攝影美學之精華集結,賦予作品敘事、感情、生命力。
● 著重攝影思維與美感,是你突破創新的最佳訓練。
● 開啟攝影者的想像力、觀察力、鑑賞力,從作品風格中探索氣質與深度。
─本書特色─
我們生活中太多平凡物
都藏著不平凡
重點是你能不能去看到那些不平凡
發現那些不平凡。
本書雖以人像攝影做為主軸,但更深層次是在敘述美學,如何從生活中發現與鑑賞美的事物,如何將身旁的元素運用到攝影作品中,作者提供了一些捷徑與啟發,讓讀者在創作上能有新的詮釋,重新認識人像攝影!
-精彩主題-
『選景』 Scene
善用生活中最普通的景,達到具張力的畫面,用心去觀察,樣樣皆是構成,俯拾皆是元素,處處皆是景。
『構圖』 Composition
平衡,是成就一個畫成敗最主要的元素,而比重過於平衡,則突顯呆板,在不平衡當中維持平衡,去強化影像構成的力量與變化。
『光線』 Light
如果說構圖是構成畫面平衡的最重要的基礎,那麼,光就是製造氣氛的最佳要素。光線、陰影、倒影、反光、折射都可應用於畫面,甚至成為主角,必要時,被攝主體淪為次要都可以。
『色調』 Hue
協調的色調可以透過景深、時間性、耀光、燈光、天氣、環境、濾鏡,以及電腦修色等多種方式來達成。
『引導』 Guide
拍攝人像,被攝者的任何肢體動作都是構成畫面張力的元素,而眼神與表情則會帶出感情深度。引導是要去營造律動感,捕捉有感覺的剎那,都需仰賴攝影者的美感與直覺。
『服裝造型』 Gashion Modeling
服裝與造型對於外拍創作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本篇分享不同場景下的服裝搭配與拍攝風格。
『敘事性』 Narrative
凡是影像,皆可敘事,深或淺的差別而已。一個具有故事性的畫面並不是什麼都要說的一目瞭然,也不需要參雜任何八股的形式與象徵,試著讓照片帶有「想像空間」,留下延伸的伏筆,光看一個影像,就像在夢境中的一個片段,可以讓人幻想這個片段的前一分鐘,或是下一分鐘發生過什麼,或是即將要發生什麼。
『空氣感』 Static
一種時間、空間凝結的氛圍,而這被凝結的空間是具有立體感的,不僅僅成像於平面,它可以是靜止的、亦或是律動著,是種相當富有情感的畫面。簡單的說,是指畫面中主角看似在做「自然的動作」,卻又是「靜止的停留」。
『繪畫性』 Painted
繪畫和攝影的差別在於,繪畫是「創造」畫面,而攝影是「擷取」影像。繪畫可以隨心所欲改變輕重與濃淡,強化重點或是放鬆局部,以筆觸突顯線條、肌理、層次,進而表現意象和情感。攝影能否有所謂的繪畫性呢?在不利用後製塗繪修改的情況下,藉著一些方法,只用一個快門,營造出具有類似繪畫性的影像。
『風格的鍛練與創作思考』 idea & thought
風格就是人格,人格則是個人種種特質的總和。沒有人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既然人格特質決定作品風格,在建造個人風格之前,請先了解自己,發現自己。
作者簡介:
孫國治(紅刺蝟)
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畢業,現任自由攝影師。
因為一幅油畫作品《紅刺蝟》,而開始在網路Blog使用這個稱號,有著濃厚的美術背景,以獨特的美感與構思,廣受網友的喜愛與推崇。
[ 經歷 ]
DCView數位視野評議委員
北京城市花園婚紗寫真樣本特約攝影、講師
法國R&F服裝型錄形象拍攝特約攝影
彰化文興社區大學西洋繪畫指導老師
紅刺蝟兒童繪畫教室
拍攝過數百場婚禮紀實、婚紗攝影、活動紀實、空間形象、劇照等作品。2009年開始舉辦攝影講座,曾應邀: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攝影網站IMage01、Cam Club、台積電、工研院、資策會、正文科技、東海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亞洲大學等攝影社。
Blog | www.wretch.cc/blog/PUSHART
章節試閱
[ 攝影的內涵 ]
不同的內涵造就不同高度的人格、不同深度的作品。內涵,不一定指要有很高深的學問,而是面對事物的所作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涵養,包括一個人的品德、眼界,以及心中隨時隨地在想的事,能影響一個藝術創作者(也是攝影者)作品呈現的氣質與深度。攝影是一種「選擇」,你決定選擇什麼影像呈現,那個影像就是代表你個人。
一開始我想強調「攝影的內涵」,並不是要表示紅刺蝟是個很有內涵的人,對於這方面,我也還在努力當中。我常稱所謂「見圖如見人」,意思就是我不用認識你,只要看到你拍攝的照片,大概就可以知道你的個性、偏好、喜愛什麼東西、平時在想些什麼、甚至是什麼樣的人,我認為這是很準的。眼前的世界這麼大,可以拍的東西這麼多,為什麼你偏偏選擇這樣的題材、環境、拍攝對象,以及這樣的表現方式?人人所見的世界都一樣,但攝影是一種「框」,每個攝影者就是把自己所喜愛的、有興趣的框起來,呈現在別人面前,告訴大家這個框裡的東西就是自己所喜歡的,就是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就是腦海裡隨時隨地在想的東西,甚至就是代表你自己。那麼,在這個前提之下,一個人的眼界到哪裡,深度到哪裡,大家從你的作品中便可略知一二。
例如,時下拍攝女孩子性感題材的攝影作品不勝枚舉,對於「性感」當然有很多種角度和表達方式,通常對於這類題材拍攝者絕大多數為男性。但他們是以一種男性沙文主義思想的物化角度去詮釋女人的性感,亦或是用頌讚女性優美體態與身段來呈現性感之美?(相信各位現在腦海中都已經有些畫面,應該不難理解)這些在形式上同為性感,但感覺上則是差別很大的。又例如為學習繪畫創作之人,如果鮮少走訪美術館,不鑑賞中外藝術史學書籍,也漠視當代藝術的走向,更不去瞭解其他藝術家創作的意念和想法,只喜歡一般像是路邊廉價販賣的畫匠作品,只對一些媚俗的風景畫有興趣,自認那些比較有深度的藝術作品看不太懂所以也不想瞭解,自認畫畫就是看起來鮮豔漂亮就好;如果是這樣,那麼當別人在看你作品的同時,一眼就知道你的深度大概到哪裡了。其實,這也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內涵和品味的問題,你希望別人用怎樣的眼光看你?你希望在一個專業領域中做到怎樣的層次?所以我才說眼界要廣,體會要深。就像是如果你只願意去欣賞梵谷(Van Gogh , 1853-1890)的畫,那麼永遠不會知道馬諦斯(HenriMatisse , 1869-1954)的畫好在哪哩,因為梵谷的作品比馬諦斯的要好懂太多了。
美感是人類天生具有的特性,也就是天性,所有的動物只有人類懂得審美,這是無庸置疑的。與其談攝影,不如先談美感,美感瞭解了,認知了,培養了,那麼攝影也不過就只剩下技術層面了。技術只要學就會,而美感是需要「參透」和「領悟」的,所以我對一些攝影者總是強調器材技術代表一切,或是用一堆艱深理論的學說來探究攝影的意義,卻忽略了美感的重要性,甚至把「美」排在最後,這是我比較不能理解的。
攝影,從來不是建構在任何理論層面之上,似乎每個畫面都要有相當深度的學論才值得存在,只有純粹的美就認為很虛,如此論點我就不苟同。即使畫面上只有一片紅,或是一片藍,都有單純被欣賞的價值,因為視覺情感有能力跟這個影像產生連結。在攝影或是繪畫的影像裡,看到的某道筆觸、或某種造型與色調,或許對你而言可能沒有多大感覺,但是一定有可能對某些人造成心靈上的觸動,而這份觸動就存在於那個人的生活經驗或成長過程中。
瞭解自己的[自我定位]和目標
接下來,我想和各位強調自我定位的問題,在影像數位化的時代,影像藝術的表現方式範圍更廣大了,舉凡商業設計、影像合成、數位媒體、或是錄像藝術,當然還包括平面攝影。每個領域的創作者各位其職,方法當雖能相互應用,但我認為一個攝影者對自己作品本身的定位要區分清楚,是設計,亦或是攝影?是攝影藝術,還是用攝影搞藝術?在意義和目的上,都會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很多攝影者喜歡在畫面內的空曠處,打上非常大又醒目的中英日韓各類的文字來抒發意境,或是加上些許圖案設計;整體來說,我個人認為此舉是讓單純的照片變成一件設計作品,而不是攝影。舉凡我們所看到的各類海報設計,不也是利用攝影照片作底,再加以編排設計而成?我曾看過一些很棒的攝影作品,照片上卻被攝影者本身不甚專業的字體設計或圖案設計干擾視覺並降低了整體的美感,我認為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也許我們身為一位專業的攝影者,但不一定同時兼具是專業的設計者。
而「攝影藝術」,以及「用攝影搞藝術」,的差別在哪?在我認為,在當代藝術的領域內,藝術家常會藉由攝影這個媒介來傳遞創作者本身要傳達的意義,簡言之,就是用「攝影」在「表達藝術」。重點不在於圖像的本身,美感也不是最重要,重要的則是圖像背後藝術家所傳遞的概念和訊息。台灣當代藝術家──袁廣鳴,其作品「城市失格」,便是很好的例子。而「攝影藝術」則趨向單純性的表現,不管你是拍攝何種題材,多半是講求畫面本身視覺的平衡和美感,畫面構成的美也是可以單獨被欣賞的,台灣攝影美學大師──柯錫杰,同樣是很好的例子。而我本人目前也把自己的創作定位在這個領域中,逐步邁進。
本書是根據個人的拍攝經驗和美感認知,透過自己的攝影作品跟讀者分析如選景、構圖、光線、引導、配色等五大項基本攝影要素,以及一些較為抽象性的觀念,逐一分享和說明。但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沒有任何一件要素是特別重要的!例如,拍了一張照片,主要是在表現別緻的構圖,但是其他如光線、引導、人物表情若毫無顧慮,仍舊會是一件失分的作品,也就是說,要成為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必須各項要素都是有能力被拿出來分析的,樣樣俱備且出色,才算一件成熟的作品。也盼各位閱讀此書後可以對人像攝影的方向多些不同的想法與作為參考,能對自己的拍攝目的更加瞭解,也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攝影作品在表達什麼樣的重點和意念。
選景
在戶外拍攝人像和在棚內最大不同處,就是人物是被置放在一個碩大的自然環境當中,而在這空間裡有太多的素材可以被應用,且提供各種不同附加元素的選擇性。
在棚內,什麼都是人工;從燈光、道具到布景的擺設都是人為刻意去「配合模特兒」的設計方式。但在戶外有太多無法預知的可能性在其中,光影隨時都在變動,景物隨機都可更換,所以我們考量的應該更多了,甚至要從棚內「配合人」轉變成「配合景」的概念,並且更應該注意人景的相互配搭與平衡,若是在觀景窗內總是見人不見景,則失去了在戶外拍攝的意義。所以,戶外人像攝影的思考邏輯應該重新調整比重,甚至以「景為主,人為輔」都不為過。當作先是在拍風景,而人物再置放於其中,還需融合當下環境的光線、構圖、配色等各種考量,那麼如何「選景」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了。
據我的觀察,台灣在人像外拍這個範疇觀念上進步頗快,多年前,外拍生態剛興起時,常見的主流作品大多是以長焦段淺景深去拍攝人物的半身、全身,以及大頭近拍,後面的景全部模糊的無懈可擊,常被戲稱為所謂的「糜爛美圖照」,在鏡頭上也追求「錢景深=淺景深」的器材競賽,拍得畫質越柔美細膩代表人像攝影越高段的表現。後來慢慢開始會重視去搭配一些景,一些類似有漂亮花卉的公園、人工建築的觀光景點等,像士林官邸這樣的場景都是所謂專業人像攝影愛好者喜歡前往拍攝人像的場合;漸漸地,外拍的戰場則開始移轉到一些廢墟、市場、田野、海邊等更天然的場景,也更為注意利用場地的光景氛圍來搭配引導,而不是只有單單停留在人物上,這是很好的現象。
以我個人習慣不太會去選擇過於刻意加工的景,像是一些公園、花園,或是商業性濃厚刻意搭建似有非無的「異國風」人工景點,通常這些地方都是台灣常見且著名的觀光區以及外拍聖地,每逢假日人潮聚集,通常是外拍美女們讓攝影師們拍攝所謂「糖水照」的景點。其實真正的好景俯拾即是,用句很俗的俗話說,「自然就是美」,溼地、海邊以及樸實的建築周邊都是適合拍照的好地方,也許就在你家附近,也許就在山邊田間,甚至只是馬路邊。善用生活中最普通的景,去達到有張力有感覺的畫面,重點不是在於你到了哪裡拍照,而是你在哪裡拍到了什麼?拍到了光線?還是拍到了顏色?
不管在哪種場景拍攝,都要充分掌握場景的特色
尋找一個大範圍的拍攝地點很容易,例如一個市場、一棟廢墟,但接下來如何要決定和選擇一個小範圍的拍攝焦點便是重點了,也就是說,要把人物置放在哪裡?但無論在哪裡,選擇了什麼角落,重點是你知不知道為什麼要在你選擇的這個位置拍攝,還是根本不知所以然,反正隨便找一個點就拍了!?
我們要學會檢視自己每張人像作品的選景,都必須可以說得出來「為什麼」要在這個位置拍攝?畫面中這個背景對這件作品的意義是什麼?能不能加強這張照片的力量?或是輔助風格上的美感。我所選的景,常是乍看之下似乎都不是一個適合拍照的地方,也許有點髒亂,又過於平凡,但若你從我的觀景窗看出去時,相信你也可以明白我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角度,而我也永遠都可以說得出來「為什麼」。
人要融入於環境中,達成人景合一
有時會看到一些利用摩登城市做為背景,拍攝一些性感美女配上跑車在旁的照片,或是請Model站在一些大樓前擺出專業Pose,再配上各種閃燈技巧,形成商業性十足的照片。這並不是不好,當然每種照片都有創作之目的,不過,我認為當我們在戶外拍攝人像時,其實可以盡量讓「人」融入「環境」,而不只是個背景,甚至是「佈景」,演變成景歸景,人歸人,甚至人不過就在背景的前面擺Pose而已,和背景毫無關係,再加上人物本身若又加上各式人工光源,那更脫離了與環境的融合感。我們在哪裡拍攝,就要讓拍攝對象「進入」這個場景之中,融入當下的環境,讓看圖者感受到的是人景合一的氛圍。
構圖
影像在具有「範圍」的平面上,構圖似乎永遠扮演著成就一個畫面成敗最關鍵的角色,包括攝影與繪畫。我想,構圖必定是件難事,舉凡坊間各種攝影書籍、網路文章,提到攝影必定深究構圖,到處都可看到「論構圖」等觀念文,有專研各種構圖法的、有咬文嚼字的、有引經據典的、有圖文並貌劃線圖解的…,每個談論起來都是洋洋灑灑,其實講到最後,我認為的構圖,它就是創作的一種直覺動作,繞了再多理論再多道理,作品呈現後優劣則見分曉。
我以為構圖是沒有法則,更是沒有一定標準的,只要能夠符合美感,引起共鳴的圖像,就是成功的構圖。我們常看到一些可稱為「安全型構圖」的影像,也許是照著一些理論歸納出來的規矩拍攝,或是井字法,或是水平法,都好,乍看之下,安全,也沒有什麼錯誤;說很有感覺,倒也還好。看久了甚至覺得乏善可陳。但我們卻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很棒的攝影作品,構圖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幾乎完全沒有任何一個合理法則可以解釋的構圖模式;大膽、衝突、並深植人心,甚至你幾乎無法理解如何可以想到竟可用如此這般具有創意及張力的構圖方式來表現再簡單不過的人事物。而據我觀察,通常這樣的創作者也很少看到他們用多艱深的文辭來解釋構圖原理,頂多只是說明拍攝動機,跟兩個字,直覺。終究還是歸納出殘酷的結論──美感是天分問題。
在我的視覺經驗裡,圖像思考為主的直覺審美方式,常幫我迅速完成和決定很多事,包括構圖的判斷上,在瞬間對了就是對了,不管是繪畫或是攝影。所以我很能夠了解,如果你不是藝術創作者本身,靈感的瞬間流露和激發,我想是理論者永遠體會不到的感知層面。你可能熟讀藝術史,了解美學、哲學,以及各類創作者或是思想家歸納出來的論點,照本宣科的侃侃而談,但在心靈感受上如果只有到達一個層次,是很難真正參透創作者當下的手感,及內在的騷動和呼之欲出的情緒。而多數的打著理論者的招牌,為了言之有物,東扯西拉各種學說咬文嚼字來解釋圖象作品的同時,殊不知對創作者來說,其實只是有「Feel」就拍了,就畫了。
在這裡我不是要教大家如何構圖,也無須在難以盡數的理論文章之後多添一筆八股的構圖論述。我的目的只是以我的直覺經驗、心得,盡量化做可以理解文字,歸納成一些方法,供讀者參考。
光線
如果說構圖是構成畫面平衡最重要的基礎,
那麼光,就是「製造氣氛」的最佳要素。
在戶外拍攝人像,最不能隨心所欲去控制的我想就是光線的變化了,老天給你什麼樣的天氣似乎全得照單全收,我常看到攝影愛好者在工作了一個星期之後好不容易等到假日的到來,最期盼的就是能有個艷陽高照好天氣,不管要去郊外拍大景,還是報名外拍網站活動拍美眉,都希望能讓自己的照片有了陽光的加持而更顯生動豔麗。而對於拍了很多年婚禮迎娶,外拍婚紗以及寫真的我,最常碰到客戶擔心的問題之一,也就是:「明天會不會出太陽?沒有陽光怎麼辦?真希望明天是個好天氣!」可見陽光還真是普羅大眾們公認最重要的攝影利器阿!
對我來說,「光」可載舟,亦可覆舟。就算有好陽光,有了它當然表現方式多了很多種可能性,沒有它也不見得完全不好;若是陽光控制不好或是不搭照片主題或氛圍,也是枉然。假使今天想拍比較陰鬱的風格,我期望的便會是一個陰天,所以,對於如何掌握光線和應用光線才是重點,至於計畫拍照的時候老天要給你什麼樣的光,只要你任何情況的光線都可運用得宜,那麼心態放自然就可以了。
光線隨時都會用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你我的周邊,以下概略整理出幾項在外拍的過程中,可以試著去尋找的光線型態來做簡單的分類,善用這些技巧並適當的配搭人像相信會有很好的幫助。
[ 攝影的內涵 ] 不同的內涵造就不同高度的人格、不同深度的作品。內涵,不一定指要有很高深的學問,而是面對事物的所作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涵養,包括一個人的品德、眼界,以及心中隨時隨地在想的事,能影響一個藝術創作者(也是攝影者)作品呈現的氣質與深度。攝影是一種「選擇」,你決定選擇什麼影像呈現,那個影像就是代表你個人。一開始我想強調「攝影的內涵」,並不是要表示紅刺蝟是個很有內涵的人,對於這方面,我也還在努力當中。我常稱所謂「見圖如見人」,意思就是我不用認識你,只要看到你拍攝的照片,大概就可以知道你的個性、偏...
目錄
─目錄─
前言
● 攝影的內涵與美感
● 瞭解自己的[自我定位]和目標
Part1:選景
● 利用光線和景深,將平凡的景轉化為不平凡
● 在畫面中營造圖騰感
● 充分掌握場景特色
● 維持畫面中各種元素的協調性
● 人要融入於環境中,達成人景合一
● 陳舊是一種記憶的美感
● 選景簡易練習:運用群數、善用豔色
● 過程之美
Part2:構圖
● 不平衡當中的平衡
● 中國繪畫的構圖意念
● 用單純的構圖引導想像空間
● 切頭切腳 犯忌?
● 在相片平面上營造空間深度:透視法、色調
● 離開人的視角:人像外拍、婚紗攝影、婚禮紀實、旅遊紀實、舞臺劇照
Part3:光線
● 凝聚光
● 反射光
● 光影造形
● 穿透光
● 空氣光圍
● 逆光
● 人造光源
● 時間光感
Part4:色調
● 利用景深
● 利用時間性
● 利用耀光
● 利用燈光
● 利用環境
● 利用濾鏡
● 利用天氣
● 利用電腦修色
Part5:引導
● 引導的方法和態度
●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
● 情緒的傳達
Part6:服裝造型
● 熱情活力:馬來西亞檳城街頭
● 青春氣息:台北東區與日本沖繩街頭
● 個性頹廢:台中火車站建國傳統市場
● 時尚嬉皮:台中港貨櫃區
● 隨性走拍:東海大學校區
● 鄉野清新:花蓮王里赤柯山
● 活潑隨性:宜蘭南方澳漁港鄉間
● 沈靜空靈:懇丁龍盤山崖
● 性感小女人:鹿港福寶濕地河道周邊民宅及廠房
● 陰鬱吊詭:彰化濱海產業道路附近工廠
● 初秋意境:阿里山
● 萎靡陰鬱:高雄旗津海岸
Part7:敘事性
● 攝影心態的階段性演化
● 形式與敘事
● 單張照片敘事
● 多張照片敘事-Dream
Part8:空氣感
● 吹泡泡
● 大步的向前跑
● 氧氣
● 1.2.3木頭人
● 時間停留
● 紮實的快樂
● 凝結了空氣
● 我還是那個女孩
Part9:繪畫性
● 繪畫中淡畫局部的手法
● 人物炭筆素描
● 利用景深造成層次複雜卻又相互融合之感
● 綠色的筆觸渲染
● 影像可以是很浪漫的
● 意外失焦:筆觸調性與色塊之美
● 因耀光而消失的局部,就像尚未完工的人物畫
● 運用借色豐富畫面色調
● 彩墨滴在宣紙上而渲染開了
Part10:風格的鍛鍊和創作思考
● 臨摹與獨創
● 瓶頸、靈感、品味
─目錄─
前言
● 攝影的內涵與美感
● 瞭解自己的[自我定位]和目標
Part1:選景
● 利用光線和景深,將平凡的景轉化為不平凡
● 在畫面中營造圖騰感
● 充分掌握場景特色
● 維持畫面中各種元素的協調性
● 人要融入於環境中,達成人景合一
● 陳舊是一種記憶的美感
● 選景簡易練習:運用群數、善用豔色
● 過程之美
Part2:構圖
● 不平衡當中的平衡
● 中國繪畫的構圖意念
● 用單純的構圖引導想像空間
● 切頭切腳 犯忌?
● 在相片平面上營造空間深度:透視法、色調
● 離開人的視角:人像外拍、婚紗攝影、婚禮紀實、旅遊紀實、...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