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金剛經
讀懂佛教最偉大的經典
通往無上智慧的修行寶典
突破一切障礙,並超越自我的利生寶典
˙「經中之王,萬佛之母」,佛家修行所奉持的無上經典
˙最言簡意賅、最堅不可摧,被喻為「能破解一切煩惱」的佛門至寶
˙圖表與文字相輔相成,以清晰的視覺觀感使讀經化繁為簡
˙以輕鬆簡潔的文字解讀佛經奧義,拉近你與佛法的距離
《金剛經》的深奧不在於繁複,而在於簡潔。而就是因為簡潔,才使得有難以計數的注釋和研究,同時也帶來了曲解和爭議。但多數經過歷史檢驗的注疏,在向人們重新詮釋時,無一不與各時代的社會生活緊密關聯。本書也不例外,在忠於佛法的同時,汲取歷代經注之長,去除不合時宜的觀念,以現實的人生經驗解析佛經奧義。同時,也借鑒最具時代特色的觀念,讓您感受全新的閱讀體驗。
《金剛經》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一部經典,囊括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經典。《金剛經》是流傳到中國的佛教經典中,最早被翻譯的一部典籍。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百姓之家,無不推崇、奉持,可見其流傳甚廣,也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
《金剛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所涵蓋的道理,小至個人心性,大至宇宙真理,也因此才有難以計數的注釋與研究,但因為時代的變遷,機緣變了,受眾也變了,隨緣而產生的「文字般若」也隨之變成深奧的經典。
但也因為時代變遷,才能有讀經的新方式-圖解。本書以簡單的文字敘述,並加入圖片、表格及樹狀圖等方式,將難以瞭解的經文清楚明白地呈現,讓讀者一眼就能明瞭佛經義理。
本書特點:
*第一本結合現代生活經驗,讓市井小民也能簡單了解佛法概念的經典專著
*完全圖解!以圖畫模擬虛無情境,讓人更輕易明白經文意境
*左文右圖,文圖相輔相成,用語生活,讓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將複雜的經文轉換為圖表、文字及符號,交叉輔助詮釋金剛經,
讓人一看就懂流傳近兩千年的佛理精髓
章節試閱
經名的分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切佛經,取名的原則不外乎七種,以人(佛、菩薩)名為名、以佛法為名、以經義比喻的喻體為名,然後人名、法名、喻名兩兩相疊出三種,最後人、佛法和比喻三者結合為一種。本經以佛法和它的比喻相加而得名。
本經是典型的佛法與比喻疊加的複名,金剛是一種比喻,而般若波羅蜜是佛法。
● 金剛-最堅、最明、最利的法寶
金剛,佛法裡指罕有的寶物,如金剛力士手中所拿的金剛杵,是比世間的金剛石還要厲害的寶貝,它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
世間的金剛石,有三種顯著的特點:
第一,結構穩定。不容易被硬性破壞,也不會輕易發生化學反應,有堅固恆常的屬性。第二,明淨璀璨。通體透明,因為折射光線而熠熠放光;表面潔淨,很難被外物所汙染。第三,堅硬銳利。硬度極強,能破壞金屬、石材等一切固體物,而鐵、石等卻不能摧壞它。本經中的「金剛」,就是以最堅固、最明淨和最銳利的屬性來比喻這部佛經所說的道理。
首先,以金剛比喻這部佛法特別堅固,不易被破壞。
其次,以金剛比喻佛法的智慧光芒和悟道真心純明不染。
最後,以金剛比喻佛法的作用銳利無比,能破種種煩惱。
● 般若-精深微妙的大智慧
般若,在梵語中是「妙智慧」的意思。
但佛經中的所謂般若智慧並不同於普通聰明,它是指能夠認識道、證悟道、了脫生死煩惱、得道成佛的這個智慧,是屬於道體上的根本智慧。所謂根本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智慧,而了解到生命的根源、本性。這個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兩個字,並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含義。
大乘佛法把般若分為三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
凡是用語言文字來說明的般若道理,稱為文字般若。本質上講,般若是離文字相的,即沒有文字。但若不用語言文字表達,根器差一點的普通修行者,就很難明白佛講的道理了。所以,文字般若是聯繫佛與凡夫的媒介。
依照文字般若得來的智慧在禪定中去感知和觀察,稱為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就是觀察真理的智慧,在禪定中持續這種觀察,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最後終究會有成就的。
因為長期修行觀照般若,忽然間證悟佛法實相,稱為實相般若。得到實相般若,就有了一定的成就。
可見,學佛的道路,是從聽聞佛法開始,經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後得到實相般若。
● 波羅蜜-脫離苦海到彼岸
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按佛法解釋:凡夫境界是此岸;聖人境界是彼岸;河就是煩惱,包括貪嗔癡、愛恨愁等各式各樣的波浪;船就是佛法;按照佛法修行就是坐船從此岸到彼岸。
到彼岸的方法歸納成六種,稱為六波羅蜜,簡稱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
般若波羅蜜是到彼岸的嚮導。但是,般若波羅蜜並不是孤立的,它一定與前五度波羅蜜緊緊聯繫在一起。若前五度修行沒有般若波羅蜜,就只是普通功德。雖然修行者堅持布施、持戒、在佛前燒香供養,但若沒有般若波羅蜜,就無法得的無上菩提的大功德,也就是到不了彼岸。但沒有前五度的修行積累,只是單獨有般若波羅蜜,那麼,這個修行人的福德就不夠,只是空有很高的智慧,只是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從佛、菩薩的立場來看,他仍然沒有到達彼岸。沒有前五度修行,這個人一定是沒有慈悲心,他只顧自己靜修般若智慧,無形中就執著了個人「小我」的私利,是無法徹底解脫煩惱的。所以,只說般若,不講前五度修行,不能叫金剛般若波羅蜜。
● 經-貫穿眾生與佛法
經,梵語是「修多羅」,直譯就是線,有貫穿、集結的意思。佛法最早是記錄在棕櫚葉上,由於其裝幀需要用細繩一片片的貫穿起來,所以這種書籍就以線為名了。經既有線的意思,又能讓人把它和聖人的著述聯繫起來,所以佛法著述都翻譯為經。
發心修行菩薩道的人,能以如金剛般的妙慧,徹悟世間萬物的本質,並依菩薩修行的六度,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成佛,貫穿起來就稱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的分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切佛經,取名的原則不外乎七種,以人(佛、菩薩)名為名、以佛法為名、以經義比喻的喻體為名,然後人名、法名、喻名兩兩相疊出三種,最後人、佛法和比喻三者結合為一種。本經以佛法和它的比喻相加而得名。
本經是典型的佛法與比喻疊加的複名,金剛是一種比喻,而般若波羅蜜是佛法。
● 金剛-最堅、最明、最利的法寶
金剛,佛法裡指罕有的寶物,如金剛力士手中所拿的金剛杵,是比世間的金剛石還要厲害的寶貝,它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
世間的金剛石,有三種顯著的特點:
第一,結構穩定。...
目錄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剛經》經卷 /4
編者序:通向無上智慧的方便之門 /6
本書閱讀導航 /12
第1章 懸論:叩響《金剛經》之門
1 經名的分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6
2 《金剛經》主要說什麼:勸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0
3 修行成佛的下手處:解決「心」的問題 /22
4 修行與圓滿:《金剛經》中的人生觀 /24
5 佛眼中的紅塵:《金剛經》與世俗世界 /26
6 《金剛經》在中國:佛文化的重要流變 /28
7 譯經第一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32
8 皇權的功德:帝王與《金剛經》 /34
9 民間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國文化 /38
10 《金剛經》與禪宗:從六祖開悟到《壇經》現世 /40
第2章 開場:導入說法的情境
1 從證信開始導入:說法緣起的情境線索 /48
2 《金剛經》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與莊嚴 /50
3 佛佗身邊的僧侶團隊: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體修行 /54
4 尊嚴與乞討:佛家乞食制度 /56
5 無言的般若:解析佛的教育手段 /58
6 佛陀是個好榜樣:從最平凡處入手 /60
7 修行與入世:佛法不離世間 /62
8 禪定的妙用:一念入定般若生 /64
9 頓悟與漸修:修行佛法的兩翼 /66
第3章 成佛的必由之路:正知正見生正信
1 「解空」者點破玄機:須菩提的請法 /76
2 成佛之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78
3 小乘與大乘:度眾生和度自己 /80
4 意會與言傳:問答之間的微妙 /84
5 護住真心的第一步:度生離四相 /86
6 眾生解脫的不同境界: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 /88
7 做菩薩的竅門:不住相布施 /92
8 無限廣大的布施福德:像「東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94
9 求佛法與拜偶像:小議真佛不住於相 /96
10 成佛的資糧:福慧雙修一舉得 /100
第4章 一念生信心:通往般若的門檻
1 信佛須正信:真實的信心源於正確知見 /108
2 人人都是未來佛:眾生佛性平等 /110
3 五個五百年:佛運消長的史觀 /112
4 持戒與修福:生「實信」的基礎 /114
5 一念生清淨心:信心與頓悟 /116
6 大得無所得:般若性本空 /118
7 渡河不須舟:不要迷信工具 /120
8 聖賢之別:一切無為與因果 /122
9 福德性本空:財施與法施的較量 /124
10 般若與方便: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126
第5章 打破砂鍋問到底:理解才能真信仰
1 小乘四聖果:修行當中的得與捨 /142
2 須菩提的「果」位:第一離欲阿羅漢 /146
3 莊嚴淨土:心淨才是真清淨 /148
4 清淨才是道:心無所住而生清淨 /152
5 身如須彌山王:修果不住果 /154
6 多少是多:福德的再次考量 /156
7 持經即是求佛:《金剛經》的地位 /158
8 「金剛」最如意:經名中的緣由 /160
9 得意而忘名:名相非真相 /162
10 法身與報身:如來的三十二相 /164
11 慧眼識真經:第一稀有 /166
12 清淨是道:信心與功德 /168
13 第一稀有之人:由六祖慧能說起 /170
14 第一波羅蜜:般若最殊勝 /172
15 功德再次較量:身布施與法布施 /174
16 大乘不樂小法:偉大的菩薩事業 /179
17 忍辱波羅蜜:堅定離相則能安忍 /182
18 菩薩的境界:離一切相 /184
19 如來的信誓:一定是真話 /186
20 火種的力量:佛法復興的希望 /188
第6章 通達才能無漏:修行的真諦
1 菩薩的清淨心:發心實無有法 /200
2 最難捨離的「我」:大乘修行的主線 /202
3 佛祖無所得:佛法無實無虛 /204
4 真正的菩薩:一切聖賢通達無我 /206
5 佛的「五眼神通」:佛眼悉知悉見 /208
6 通達要通心:「心」的相對論 /212
7 福報的因緣:無得才是得 /216
8 如來從何而來:求佛不如求己 /218
9 拈花示眾的妙法:不說而說的法 /220
10 佛法和修行的關係:登岸就棄船 /222
第7章 實踐證真知:證悟就是與真理結合
1 聖凡無差別:眾生都有成佛的根基 /230
2 不足為憑的身相:觀佛與見性 /232
3 不偏執一端:佛法不斷不滅 /234
4 不貪才是無量:菩薩修福不為己 /236
5 何謂「如來」:真理無所來 /238
6 超時空的「一合相」:微塵中見大千 /240
7 從對佛法的理解談起:佛的真實意圖 /242
8 六如的比喻:一切有為都無所得 /244
9 大歡喜的結局:金剛法會圓滿 /246
附錄1 北朝菩提流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50
附錄2 南朝真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57
附錄3 隋代笈多《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264
附錄4 唐玄奘《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272
附錄5 唐義淨《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281
附錄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彌勒菩薩偈頌 /288
附錄7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293
附錄8 歷代《金剛經》論、注重要文獻 /306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剛經》經卷 /4
編者序:通向無上智慧的方便之門 /6
本書閱讀導航 /12
第1章 懸論:叩響《金剛經》之門
1 經名的分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6
2 《金剛經》主要說什麼:勸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0
3 修行成佛的下手處:解決「心」的問題 /22
4 修行與圓滿:《金剛經》中的人生觀 /24
5 佛眼中的紅塵:《金剛經》與世俗世界 /26
6 《金剛經》在中國:佛文化的重要流變 /28
7 譯經第一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32
8 皇權的功德:帝王與《金剛經》 /34
9 民間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國文化 /38
10...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