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書附送:大師級瞑想音樂CD
贈送日本瞑想音樂大師水澤有一(Yuichi Mizusawa)作品選輯,CD選取參照本書內容,進行瞑想時最適合的三首瞑想曲 Meditation Music。
2.購書並可免費攜伴參加瞑想體驗講座
特別的《四禪定》瞑想體驗講座,讓您感受心定念淨的舒暢自在。
須事前報名,全台報名電話:02-2719-9377
■全省北中南共五場次:
‧幸福科學高雄支部 高雄市三民區明仁路12-1號
2011/12/3(六) 10:30~12:00
‧幸福科學台中據點 台中市西區民權路229巷7號
2011/12/17(六) 10:30~12:00
‧幸福科學台北精舍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5巷89號
2011/12/11(日) 14:00~15:30
2012/01/08(日) 14:00~15:30
2012/01/15(日) 14:00~15:30
你感到忙、盲、茫嗎?
絕大多數的我們,整天腦海裡不斷出現各種念頭與想法,並受其牽制,導致思緒混亂、身心不安。尤其身處現代,很容易就接觸到繁雜資訊與各種聲色刺激,生活也因此處於忙、盲、茫的狀態。
瞑想給你正面的生活能量
為了尋求身心靈和諧,靜坐、瞑想、禪修成了熱門的話題,許多成功人士都有此習慣,而且從中獲益匪淺,包括: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博士。
中外不少研究皆顯示,瞑想提升免疫力和大腦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記憶力與創造力,同時能夠排除各種煩憂、擔心及不安等情緒或感覺,為我們帶來幸福感。
簡單易學!本書提供契合忙碌現代人需求的瞑想法
本書是作者為了現代都市人所開立的心靈處方,簡單易學,初學者和有經驗者都適合閱讀。
從最初的準備訓練,指導我們練習集中意念,到如何進階,以及如何在各種環境中進行瞑想,獨處閉關該注意什麼?如何應用克服煩惱的二分法?甚至提到一些容易有感應、具有靈感體質者,以及癡呆症患者等特殊身心狀況下的瞑想法。
全方位、有次第地認識瞑想、實踐瞑想,你也能獲得奇蹟的神秘體驗!
通觀全書,作者從最基本的「何謂瞑想」開始說起,逐步說明瞑想的本質、種類、方法、效果,以及本書的最終目的──瞑想的終極意境。一步一步地教導讀者認識瞑想,並實踐瞑想,以清除心靈的迷障,引導心靈通往靜寂的世界,體驗心靈飛翔於無垠之境界。
作者簡介:
大川隆法「幸福科學」國際集團組織創始人,現任總裁。1956年7月7日出生於日本四國德島,東京大學畢。日本著名思想家、心靈導師,心靈勵志類暢銷書作家,至2010年6月為止,已出版超過600本書籍,曾創造連續八年、每年榮登日本單本暢銷書排行榜冠軍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除此之外,其著作亦被翻拍為電影,《永遠之法》(2006年)、《佛陀再誕》(2009年)等六部作品,均創下了票房紀錄。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瞑想的極致
1. 瞑想的本質
眾所周知,在釋迦創立的佛教中,修行離不開瞑想。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為何需要進行瞑想呢?釋迦出家最初六年在山中修行,在洞窟中禪定。當時,釋迦是如何理解和實踐瞑想的呢?這些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單從字面而言,「瞑想」即閉目觀想。所謂「瞑想」,即指遮斷與三次元世間性的波動,並開始與心靈世界交流的方法。
「心靈世界」雖儼然存在,但遺憾的是生存在世間的人們,總容易忘記其存在的真實性。
我們如何才能與心靈世界、與人轉生之前曾經生活過的靈界,進行訊息交流呢?如何才能回想起靈界生活的情形呢?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暫時遮斷所有三次元的世俗波動,讓己心與靈界的波動產生共鳴。
活於世間之人,皆背負著很大的障礙。那即是人在為了滿足肉體的各種需求時,很容易忘記心靈世界的存在,忘記自身的靈性本質。為此,佛神以慈悲為懷,賜予了人們透過調和己心的方法,以便與靈界進行交流。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是「瞑想」。因此,對於瞑想來說,最重要的即是如何調和己心、調整心的波動與波長。
為何說必須調整心的波動呢?簡而言之,「心」就是人的「控制塔台」,它能發揮天線的作用,接收或發出電波。這就類似廣播電台上方的控制塔台;這是「心」本來具有的機能。
控制塔台在收發訊息時,最重要的就是調整頻率。同樣的道理,人在三次元世間要尋找到三次元以上靈界的頻率,並與之產生互動,就必須從心中發出相同的波動和波長。
要想做到這一步,其準備工作即是「呼吸法」。反覆、安靜地的呼吸,可調整身體的節奏,透過身體進一步調整心的節拍,引導心的波動通往靜寂的世界,使心靈往無限世界飛翔;瞑想的本質即在於此。
若為「瞑想」一詞定義,即指透過調整心的節拍,讓自己進入能夠與靈界交流的狀態之方法。
2. 瞑想的種類
瞑想,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瞑想,即「保持心靈和諧的瞑想法」。這種瞑想在於調整己心的波長,以便讓我們接受來自高次元世界之光能,從而獲得心靈的安定,或者是說透過調和己心享受祥和的境界。
自古以來有「無念無想」之說,這是指藉由排除世俗雜念來調心,進入一種什麼都不思考的狀態,讓安穩與和諧充滿身心。
進行追求心境安穩、無念無想的瞑想時,排除雜念尤其重要。從某種意義而言,此道與禪修相通。或許也可以說,這尚屬於瞑想的初級階段。在現實中,大多數人整天腦海裡不斷出現各種念頭與想法,並被這些所牽制,導致思緒混亂、身心不安。
此時,若想能夠像遨遊心靈世界那樣擺脫煩惱,就必須靜下心來,為達此需求,就必須進入無念無想的境界。
第二種瞑想,即「持目的性的瞑想」,換言之,這是觀想具體意境之瞑想法。
這些瞑想的方法,即是在內心的螢幕上,投射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影像,透過觀看這種影像,在靈魂上刻劃出一定的方向性。
……
大體而言,在瞑想的第二大類「持目的性的瞑想」之中,可細分出幾十種,甚至幾百種瞑想。
我們必須瞭解,瞑想種類並非只有無念無想之瞑想,此外,持有目的性的瞑想也不是瞑想的全部;這個觀點不可忘記。換言之,排除雜念是瞑想的方法之一,此外還有持有目的性的瞑想。
第三種瞑想,即「直接與靈界進行交流」的瞑想。
第二種「持有目的性的瞑想」,其立足點上在世間,有此立足點才能進行瞑想。而第三種瞑想,則是指瞑想者與靈界逐漸成為一體,這即意味著瞑想者成為靈界的一員。
換言之,第三種瞑想,在某種意義上瞑想者能夠體驗「幽體脫離」(靈魂出竅)。雖然人在世間持有著肉體,卻能體驗靈界的實相,或高級靈降臨己身;在這種瞑想中能夠獲得如此體驗。
第二章 世間與靈界
1. 瞑想的定義
瞑想有其深度和廣度,有關瞑想的教材也有許多,但我認為,大多數都沒有掌握到瞑想的本質與精髓,所以,我撰寫本書,詳細地闡述從未曾有人提及過的──瞑想的本質與結構。各位可曾閱讀過如此簡潔扼要地闡述瞑想的書籍呢?
說瞑想難,就在於它單憑「知性」理解還無法掌握其真諦,必須實際體驗才會有所收穫。
因此,要講述「瞑想」的人首先需自問,自己究竟獲得了怎樣程度的實際體驗,並是否透過這種實際體驗,進而掌握到了瞑想的本質?。
……
首先,我想進一步講解瞑想的本質,以加深各位對瞑想的基本認識。我對「瞑想」的定義是:「所謂瞑想,即是遮斷心靈意識與三次元物質世界之間的聯繫,使己心與心靈世界開始訊息交流的方法。為此,必須遮斷三次元世間性的波動影響,使己心與靈界的波動相通。」遵循這「波長同通的法則」非常重要,無法理解這個法則的人,就不能說已經精通瞑想了。只是閉目安靜下來還不算瞑想,單單只是意念集中也不能說是瞑想。請各位首先要了解到,若不以「與脫離了三次元世間的靈界進行交流」為前提,瞑想將無法成立。
不瞭解這個前提的人是沒有資格傳授「瞑想」的。即使如此,還是會有許多人在傳授瞑想,由於不知瞑想的本質是什麼,所以只能取其形,而無真實的內容。
那麼,為何在瞑想時必須遮斷三次元世界的波動,進而與靈界的波動產生共鳴呢?因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都背負著肉體,肉體是與靈界交流的巨大障礙。
簡單地講,這肉體障礙使人失去了原本擁有的心靈感知能力。這好比在潛水時必須穿潛水衣,穿著「肉體」這種「潛水衣」,無法產生直接接觸水的感覺。人之所以需要穿上這樣的「潛水衣」,就是為了保護心靈在無損害的狀態下,能在三次元世間的複雜環境中修行。
……
因此,我們需要探討瞑想的方法,以及「心」的和諧與調整己心波長的具體方法。
「心」究竟具有怎樣的機能?瞭解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人心很有趣,具有猶如「控制塔台」的機能。它具有能夠發出各種意念,同時又是能接收訊息的精巧裝置,它的機能還不僅是一種裝置,同時也是人的核心所在。
……
心就像一台電視機,打開心的開關,即是「調心」。
人有腦電波、心波。在一天當中,人的心不斷地發出各種特殊的波長,每個人都有其固有的波長,有煩惱時波長雜亂無章。當發出雜亂無章的波長時,就會接收到更多製造煩惱的訊息,致使惡性循環。反之,持平靜心者,其心的波長平緩、細膩,因此,心就會接軌到祥和的世界。
我們在觀察己心時,首先必須知道心的波長有各種各樣。所以,當要打開心的「開關」時,首先需要調整好心的波長。
其具體方法之一,即「呼吸法」。這個方法有效亦有趣。
無論是脾氣多麼暴躁的人,只要調整呼吸就可平息怒氣。各種實驗告訴我們,即使情緒混亂或者充滿憤怒與憎恨,只要調整呼吸,心情就可平穩下來。從生理的角度而言,生氣時脈搏加快,會令各種賀爾蒙分泌失調。但在調整呼吸之後,就可以將其平穩下來。因此,調整呼吸和心的節奏,使身體放鬆,便是第一階段的實踐。
放鬆身體,可使充滿了雜念的心逐漸平靜、清淨下來。這猶如杯子中的泥水,動盪時渾濁不已,靜止時泥水沉澱,從上層開始逐漸清澈,泥砂沉積於杯底。
當內心錯綜複雜如渾濁的泥水時,透過調整呼吸可讓心的「水面」平靜,呈現出清澈的部分。這清澈的部分,事實上就是人們擁有的高級精神狀態。
這是進入瞑想的入口;在此不妨再次給瞑想定義,瞑想即指「透過調心,使之進入可與心靈世界做交流的狀態」。
4. 推薦「閱讀瞑想」
多數讀者有自己的工作,或許是上班族,所以,各位平常可能很難找到較完整的瞑想時間與場所。就算想在悠閒處閉關一個星期左右進行反省與觀想,也很難有這樣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是好呢?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的話,我想推薦一個有效的方法,即「閱讀瞑想」。
要想進入瞑想狀態,首先必須讓內心在一定的時間內維持一定的波動。如果沒有這種習慣,就無法進入瞑想狀態。如果總是在意和放心不下各種事情,心裡翻騰著各種思緒的話,便無法進入瞑想狀態。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現代上班族來講,瞑想的第一階段應該是「閱讀瞑想」。
這種閱讀瞑想屬於哪一種類型呢?當然,閱讀娛樂雜誌不太適合,看寫真集也不合適。閱讀瞑想的讀物必須是精神性較高的書籍。不過,精神性很高但需要高度哲學思考的書籍也不太適合。因此,如果各位對於我寫的書籍感興趣,我推薦各位首先閱讀「幸福科學〕的各種理論書籍來進行閱讀瞑想。
簡而言之,當你在讀書的時候,心靈指標便會朝向固定的方向,與該書籍的波動合而為一。可是,一般人常常在讀了五頁後,就會產生厭煩感沒耐心了,讀一、二十頁後就讀不下去了,心就跑到別處去了,讀了三十頁便打開電視看起來。為了避免如此分心,首先必須進行意識集中的訓練。
由於每個人讀完一本書所費的時間不同,所以,未必需要一氣呵成全部讀完,讀一半或三分之一也可以。首先讀兩小時左右,重點要看自己能否排除雜念持續閱讀。這也是一種訓練,訓練自己的意志與精神集中力。
閱讀時可以在要點上畫線,重點在於除了閱讀之外的事情完全不要想,看看自己能否完全投入一、二個小時。這是讓我們進入瞑想最初的準備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能在一定的時間裡集中意念的人,要進入瞑想會很困難。透過這樣的訓練,就會變得容易進入瞑想的狀態。
如果在人多聲音吵雜的地方,你能持續讀書完全不想其它的事情,就可以說你的意志集中能力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階段,可進一步形成通往更高層次、具精神層面的集中力。
……再來可以進行沉思訓練,譬如,針對一個主題深入思考,看看自己能否針對一個主題持續思考一個小時。……最重要的是在訓練的過程中不讓雜念浮現出來,隨後將意識向某個目的做集中。
第一章 瞑想的極致1. 瞑想的本質眾所周知,在釋迦創立的佛教中,修行離不開瞑想。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為何需要進行瞑想呢?釋迦出家最初六年在山中修行,在洞窟中禪定。當時,釋迦是如何理解和實踐瞑想的呢?這些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單從字面而言,「瞑想」即閉目觀想。所謂「瞑想」,即指遮斷與三次元世間性的波動,並開始與心靈世界交流的方法。「心靈世界」雖儼然存在,但遺憾的是生存在世間的人們,總容易忘記其存在的真實性。我們如何才能與心靈世界、與人轉生之前曾經生活過的靈界,進行訊息交流呢?如何才能回想起靈界生活的情形呢...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瞑想的終極意境
1 瞑想的本質
2 瞑想的種類
3 瞑想的方法
4 瞑想的效果
5 瞑想的終極意境
第二章 世間與靈界
1 瞑想的定義
2 瞑想的架構
3 瞑想與意念集中
4 推薦閱讀瞑想
5 意念集中與擴散
6 與靈界交流的瞑想
7 瞑想的坐姿
8 瞑想的幸福感受
9 探究瞑想的至高境界
第三章 瞑想實踐須知
1 關於瞑想中的祈禱對象
2 如何在各種環境中做瞑想
3 靈感體質與抵抗力
第四章 瞑想實踐法
1 瞑想概觀
2 感受的控制能力
3 獨處閉關的方法
4 克服煩惱的二分法
5 累積小成功經驗
6 從靈性體驗中產生的自信
7 切斷心中的糾葛
8 從「一」中發現「一切」
9 原諒與寬容的原理
10 佛神理想中的自我實現
11 宏觀與微觀
第五章 特殊的身心狀況下的瞑想
1 適合老人癡呆症患者的瞑想法
2 身體狀況不佳時不易做瞑想
3 反省與忘卻
4 內心描繪的力量
後記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瞑想的終極意境
1 瞑想的本質
2 瞑想的種類
3 瞑想的方法
4 瞑想的效果
5 瞑想的終極意境
第二章 世間與靈界
1 瞑想的定義
2 瞑想的架構
3 瞑想與意念集中
4 推薦閱讀瞑想
5 意念集中與擴散
6 與靈界交流的瞑想
7 瞑想的坐姿
8 瞑想的幸福感受
9 探究瞑想的至高境界
第三章 瞑想實踐須知
1 關於瞑想中的祈禱對象
2 如何在各種環境中做瞑想
3 靈感體質與抵抗力
第四章 瞑想實踐法
1 瞑想概觀
2 感受的控制能力
3 獨處閉關的方法
4 克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