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融危機時代人人緊盯的看板指標:
人民幣跌了嗎?日圓還在漲?美金大震盪!
外匯,可能讓你一夕致富,也可能讓你隔夜破產,非懂不可。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旅行的人……
每回出國換匯時,你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受到最小的匯差損失嗎?
*如果你的公司生意做到國外去了……
你知道公司賺錢不代表真的獲利,因為匯率變化可能吃掉你的年終獎金嗎?
*如果你有投資股票或海外基金……
匯率波動會影響國際貿易,間接牽連到股債市的表現,你有注意到嗎?
*如果你是個愛買舶來品的人……
歐元跌跌不休時,入手一台BMW可能是相對划算的選擇耶!
*如果你不是以上任何一種人……
還是該懂外匯!它可是一個貿易開放國的重要經濟指標,非懂不可。
在全球化之下,尤其是後金融危機的時代裡,這是你無法退出的一場金錢遊戲。
且讓曾在JP摩根負責外匯交易的知名策略分析師凱西‧連恩教你看懂這個全球成長最快的金融市場——外匯市場;了解之,你將能規避工作和生活上潛在的風險,甚至可以進一步從中尋求獲利關鍵!
*金融危機後的貨幣世界
貨幣是一個國家最敏感的信心指標。因此,當希臘爆發債信風波,歐元立刻就受到牽連,應聲滑落;美國的經濟何時復甦,也是影響美元地位的重要因素。
自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大洗牌,幾個強勢貨幣的地位也顯得曖昧不明。究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外匯市場呢?是否真的應該放棄歐元、英磅等,轉而投向看起來較有前景的新興國家貨幣呢?我們未來的投資行為該如何因應如今震盪不斷的匯率來進行調整呢?一個全新的貨幣世界,需要我們投予更多的關注,才是維持自我經濟安全不可或缺的自保之道。
除此之外,凱西‧連恩更要告訴你,在其他的金融商品市場顯得危機四伏之際,其實外匯市場才是你接下來最值得嘗試投資的標的。你可以將之視為避險工具,長期投資;也可以積極地炒短線,從中賺取可觀的匯差。只要你夠了解外匯,危機後的外匯市場可以是你獲利的大好機會。
*外匯新手免驚!我們從零教起
要進入一個不熟悉的領域,當然要從基本的知識開始學起。
本書搜羅了26個與外匯市場有關的關鍵詞彙,如:Alpha、避險、J曲線、隔夜利息、鋸齒走勢……等;此外,書中也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促使貨幣波動與震盪的因素。
你絕對想不到,日本一名大藏省大臣在七大工業國(G7)會議中,酒醉醜態畢露,事後並因此被革職;這樣一個事件,竟然就導致了日圓(相對美元)連續幾天承受極大的賣壓。由此可見,外匯市場可是極為敏感的,要精準掌握之,當然需要經驗老道的好手來傳授指導才行。
除了外匯相關的基本常識,如果你想要一腳踏進外匯市場,卻還是個霧裡看花的門外漢,凱西‧連恩也說明了每一項外匯工具的特色,諸如選擇權、期貨、遠期外匯和指數股票型基金等,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工具來入市,可不能馬虎隨便。
你還在茫茫然地不知自己該怎麼做才好嗎?何不快來看看凱西‧連恩為你分門別類做好的分析呢!
*長期投資?短線交易?選對了就成功一半!
本書適合所有想要了解外匯知識,甚至想要嘗試外匯投資或交易的人閱讀。然而,凱西‧連恩憑著十多年的實戰經驗告訴我們,可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同一種策略或技巧喔!
先問問自己底下的問題吧:
當中華電信宣布全新的iPhone 4S即將開賣時,你的選擇是:
A. 在網路上拚了老命搶預購。
B. 等到門市開始供貨後,再去試機和購買。
你選了A還是B呢?不同的答案代表著你在外匯市場上適合不同的作法喔!
一名以長期穩健的獲利為目標的投資客和一名以短線快速進出市場為目標的交易人,兩者之間應採用的策略和技巧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本書貼心地針對這兩種人分別做指導說明。此外,凱西‧連恩也向讀者分享自己十多年的經驗談,羅列出十大錯誤清單,還細心叮嚀如何避免外匯交易的詐騙事件和擬定完整周詳的投資計畫。
在過去,了解外匯知識可以讓你看懂每日新聞;直至今日,搞懂外匯市場更可以讓你進一步把新聞頭條轉化為賺錢良機。
作者簡介:
凱西‧連恩
現任全球外匯交易公司(Global Forex Trading,GFT)的貨幣研究部門(Currency Research)董事,並且和伯瑞斯‧史洛斯伯格(Boris Scholossberg)共同經營BK外匯顧問公司(BK Forex Advisor)。加入GFT以前,連恩曾擔任DailyFX.com網站的的首席策略分析師,也在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擔任過經理人職務,主要負責交叉市場與外匯交易,為國際知名的外匯策略分析師,其專長為結合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擁有十年以上的外匯交易經驗。
連恩經常現身於彭博(Bloomberg)、福克斯商業新聞台(Fox Business)及路透社(Reuters)等媒體,也常為《活躍投資者》(Active Trader)、《期貨》(Futures)與《股票、期貨與選擇權》(SFO)雜誌撰稿,世界各地的財經刊物更是經常引用她的說法。其著作還有《外匯市場當日沖銷與波段交易》(Day Trading and Swing Trading in the Currency Market)與《億萬富豪交易者》(Millionare Traders)。
譯者簡介:
陳昌儀
目前為投顧公司的投資部主管,投入金融理財領域長達十年以上,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及專業投顧研究主管,實務經驗豐富。譯有《管理會計與決策績效》、《透析財務數字》、《財務管理立即上手》、《聰明理財的第一本書》、《識破財務騙局的第一本書》、《標準普爾教你做好選股策略》等。
章節試閱
1
雷擊的那一刻
金融危機與外匯交易的興起
你認識曾被雷打到的人嗎?你知道有誰被雷擊過兩次嗎?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的統計,一個人在特定年度遭雷擊的機率是七十五萬分之一。所以,一般人被雷打到一次的可能性已經是極其低的了,遑論被擊中兩次。不過,由於閃電總是會瞄準特定地區裡最高的物體,所以,雷不止一次擊中相同位置的現象倒是不罕見。基於那個理由,人們會在城市的摩天大樓樓頂安裝避雷針來吸引閃電,吸收雷擊的傷害。
避雷針吸引閃電,就好像金融市場吸引貪婪,而貪婪不可避免終將釀成災難。如果給予適當的條件,金融市場的災難就有可能會像閃電一樣,不止一次打中目標,所以,投資人一定要隨時做好準備。
二○○七年時,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寫了一本名著《黑天鵝效應:如何及早發現最不可能但總是發生的事》(The Black Swan: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塔雷伯將黑天鵝描述為一種極端罕見、出乎一般人意料的事件,這種事件會帶來嚴重衝擊,而一旦這種事件發生,世人又會找盡各種理由來合理化各種現象,好像早就預期到它會發生似的。遺憾的是,誠如我們所見,近幾年來,黑天鵝事件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因此,當經濟泡沫漸漸抵達它的爆破點時,投資人一定要設法轉移風險,並盡可能找出利用那些事件來賺錢的方法,因為此刻你的財富正岌岌可危。事實上,全球最知名的某兩位投資人,都成功地在所有人都爭先恐後急著退場之際,以不同方式賺到了非常高額的利潤。
一九九二年,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已屆六十二歲高齡,打賭英國將沒有條件維持高利率水準,得以讓英鎊停留在歐洲匯率機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所頒定的狹窄貨幣區間內。索羅斯認定,疲弱的經濟情勢和高失業率將迫使英國放棄匯率機制,進而降低利率。他將他的猜測轉化為具體行動,極盡所能地利用各種可能取得的工具,放空高達100億美元的英鎊。當然,那時並不是只有索羅斯賣出或看空英鎊;隨著愈來愈多人推斷英國勢將放棄歐洲匯率機制,所有人都不願意持有英鎊。不過,索羅斯和其他投資人的差異在於,當多數人採取守勢,瘋狂賣出英鎊,設法結清他們的曝險之際,索羅斯卻採取猛烈的攻勢,強力攻擊英國央行,直到它認輸求饒才罷休。一個月後,索羅斯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收回現金,一共賺了大約20億美元的利潤。
第二個金融傳奇人物是約翰‧坦伯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他用的方法和索羅斯非常不同。坦伯頓是世界最大股票基金――坦伯頓成長基金(Templeton Growth Fund)的創辦人,他雖篤信宗教,但內心其實是一個喜歡唱反調的逆勢操作者。他喜歡在崩盤時買進,也就是在他所謂的「最悲觀」時刻進場。舉個例子,一九七八年時,福特汽車(Ford)看起來岌岌可危,隨時可能破產,但那時坦伯頓卻突然大量買進它的股票;另外,在一九八○年代,秘魯還充斥著共產主義分子的那段時間,他投入了大量資金到這個國家。然而,坦伯頓並不是每次都扮演買方。二○○○年時,所有人都搶著買進科技股,他卻放空了幾十檔科技業公司的股票。坦伯頓喜歡在一般人對現實的認知嚴重偏離潛在基本面情勢時進場。那些機會並不是天天有,不過,一旦出現卻可能是極其龐大的機會。
史上最糟的十年
《時代雜誌》(Times)將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評為史上最糟糕的十年。在這十年當中,除了戰爭和環境大災難之外,還發生了兩次市場崩盤,一次是這十年剛展開時的網路泡沫化,另一次是這十年近尾聲時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了世界各地許多家庭的積蓄化為烏有,數百萬人甚至上千萬人因此失業。它還終結了華爾街幾家歷史最悠久的機構,包括雷曼兄弟(Leman Brothers)、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多數人根本想像不到,像雷曼兄弟這樣一家早在一八五○年就成立,順利度過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企業,竟會在我們這一代被迫走向破產。無數散戶投資人在這次災難中失去了50%~90%的退休基金。這一場災難或多或少影響了每一個美國人的生活。然而,信不信由你,儘管很多人在這段期間輸光了財富,還是有很多精明的投資人賺到豐厚的利潤。
二○○七年開始的次級房貸危機(以下稱次貸危機)最後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事實上,這場危機源自於科技泡沫的幻滅。當年,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以下稱聯準會)主席亞倫‧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為了提振經濟而以激進的手法調降利率。遺憾的是,他將利率控制在過低的水準,這段低利率時期又持續過久,結果造成了房地產與信用泡沫。那幾年,世界各地的資金像自來水般,源源不絕地流入美國經濟體系,促使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從二○○三年的八千點水準,上漲到二○○七年的一萬四千點。超低借款成本變相鼓勵美國人拿他們現有的住宅去進行轉融資,換購更高價的房子,或添置投資用房地產等,有些人甚至同時從事上述三種活動。
想必很多人都曾親身參與或近距離目睹過這個幾近歇斯底里的泡沫情境――即使只是觀賞類似A&E電視網(A&E)的《房地產投資秀》(Flip This House)或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炒樓》(Flip That House)等熱門電視節目,都能感受到這股熱度。當時每個人都涉足房地產,包括住在你隔壁的理髮師和計程車司機,而且每個人都真心相信,長期而言,房地產投資永遠不會讓他們虧本。我的天啊,這個想法當然是錯的。到二○○五年時,房地產增值金額占美國家庭淨財富增加金額的比重竟高達七○%,在那一年的上半年,房地產增值占美國經濟整體成長的比重,更是高達五○%,這著實令人吃驚。在二○○一年到二○○五年間,民間部門新增的工作機會有一半是住房相關部門所創造的。當鳳凰城(Phoenix)、亞利桑那(Arizona)等地區的房價在一季之內上漲45%,你如何能苛責那些為房地產瘋狂的一般美國人?不過,當事情開始出現問題,整個勢態旋即急轉直下。房地產泡沫一破滅,某些州的房價迅速從二○○六年的高峰下跌近50%。從二○○七年年中到二○○九年年初,美國股票也下跌了超過50%。到了二○○九年三月時,美國人的總財產淨值減少超過15兆美元。而當時的房地產市場泡沫正是坦伯頓爵士眼中「最樂觀」的情境。
事後回想,很多人不免納悶,怎麼可能沒有人注意到那一切警訊?光是看到銀行願意借錢給幾乎每一位上門申貸的人,還有美國人平均負債過重等情況,就應該質疑那樣的情況
可能永遠維持下去。當時,科技泡沫的破滅記憶猶新,應該足以提醒我們要小心過分放縱的後果。儘管次貸危機創造了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但其實在近代,房地產泡沫絕非新鮮事。
光是過去四十年間,美國就發生過兩次房地產泡沫,其一是在一九七九年達到高峰,另一次則是在一九八九年。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一年間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最後也走向崩潰,將國家推入長期零成長的深淵,也就是日本人所謂的「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香港中央銀行為捍衛港幣,將利率從8%提高到23%,結果也導致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崩盤。這些泡沫也許是發生在美國境外,但卻衍生出全球性的影響,成為世界各地的熱門新聞話題。遺憾的是,大多數美國屋主和投資人都忽略了這些顯而易見的警訊。
平心而論,有一小群專家――包括過世前的坦伯頓――曾警告過,泡沫終究有破滅的一天,但一般人對他們的逆勢操作觀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場危機徹底摧毀了很多散戶投資人、共同基金、避險基金和投資銀行,然而,那些預見崩潰將到來的人、體認到泡沫終將破滅的人,以及敢於冒險建立投機部位的人,倒是都發了一筆大財。人們所知的最大贏家是包爾森公司(Paulson & Company)的約翰‧包爾森(John Paulson)。這個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避險基金經理人擁有哈佛大學企管碩士學位,他堅信次級房屋抵押貸款終將動搖,所以自二○○六年起,他就開始警告他的投資人,房地產泡沫終將破滅。基於對市場崩潰的預期,他的避險基金也因此大膽押注。到了二○○七年九月時,他手中的幾檔基金平均上漲約340%。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虧本,但包爾森和他的投資人卻大賺了數十億美元。在二○○六年九月到二○○七年九月間,包爾森旗下的九檔基金,光是透過績效費一個項目,就賺了超過25億美元。這段時間的其他贏家還包括哈賓格資本合夥公司(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的菲利普‧法科尼(Philip Falcone)和文藝復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的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他們兩人都賺到了超過10億美元的績效費,其中,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Medallion,管理規模達60億美元)獲得了超過50%的報酬率。除了這三檔基金成功賭對了房地產市場的崩潰,也有其他市場參與者從次貸危機中找到其他賺錢的途徑。
世界最大避險基金之一的堡壘投資集團(Citadel Investment Group)因買了沒有人願意碰的不良債權而獲利超過8億美元;其中幾個例子包括接手永恆顧問公司(Amaranth Advisors)的能源交易帳戶,另外,它還收購了網路券商E*Trade等公司的股權。
最後,第三種在次貸危機中賺錢的基金,是平日就聚焦在極短線交易機會的高頻(high frequency)交易基金。由於他們聚焦在極短線的交易,所以,暴露在市場大規模走勢的風險相對較低。總之,和一般人的認知相反的是,次貸危機並非只製造一堆輸家,尤其那些早就預見危機,選擇逢低承接或聚焦在極短線機會的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利潤。
歐元區感受到擠壓
一個危機又引爆了另一場危機,現在我們得面對歐洲的新麻煩。為回應全球金融危機,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譯注:原著作者在此寫central banks,但似乎不太正確。為提振景氣而提高支出屬於財政政策,那是財政部門的工作;央行主管的是貨幣政策,而非財政政策)為提振經濟景氣,紛紛提高支出,導致國家的財政赤字迅速上升到二位數水準(譯注:占GDP的百分比)。雖然以債務負擔相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比而言,很多國家――包括英國和美國――的情況也不理想,但當希臘預算赤字超出先前估計值――達到GDP的13%――的消息爆發,歐元區迅速遭到痛擊。原來先前希臘公布的數字是捏造的,而消息被披露後,他們也不得不對外坦承實際的財務狀況。
這個新聞引發一連串警告,而隨著投資人
希臘的高借款成本以及該國償還將到期之負債的能力愈來愈憂心,信評機構也接二連三地調降該國的信用評等。然而,歐洲政策制定者卻放任問題惡化,最後才在眾多投資人的批判聲浪中,提出一份金額高達近1兆美元的大型拯救計畫。遺憾的是,這份雄心勃勃的計畫卻未能一如所期地穩住整個局面,即使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打破所有舊有成規,開始購買政府公債,並提供無限額的流動性,情況還是未見改善。目前歐元依舊處於極弱勢的水平(在二○一○年一月到二○一○年六月間,最多貶值達20%),諸如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和希臘等國家的信用價差(credit spreads,亦稱信用利差)更是達到歷史新高。值本書付梓之際,主權債務危機
演變成什麼結果,以及它將造成多大的衝擊,情況依舊不明朗。
未來即使市場穩定下來,個別國家還是必須承諾積極降低預算赤字,,如此意味著政府支出
降低,稅賦將提高,情勢會像一條愈綁愈緊的皮帶,壓縮歐元區的成長。雖然此刻論斷這個事件的贏家和輸家還嫌太早,但早先預見這個趨勢的人
再度勝出。市場上有些基金已經買進西班牙、義大利和愛爾蘭債券的信用違約交換作為保險,以免因這些國家違約不償債而受創。試想一下,自希臘遇上的麻煩在二○○九年年底浮上檯面後,直到二○一○年六月,放空歐元的人已賺了高達20%的利潤。
次貸危機與主權債務危機讓我們體認到,絕對不能只關注自己的小世界裡發生的事,因為誠如我們所見,美國一國的問題有可能摧毀其他國家的經濟。由於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所以不難理解為何每個人都會受到美國的問題影響,不過近年來,其他國家的問題也會對世界其他地區造成漣漪效應。例如,遙遠如澳洲,也在抱怨歐洲債務危機已衝擊到他們的經濟;強大如中國,也因歐洲和希臘的問題而感到不安。這個現象清楚說明了當今世界各國的關聯性有多高。
各種貨幣的興起
最近這兩場危機讓世人聚焦在外匯市場。就很多面向來說,貨幣是一個國家最敏感的信心指標。當外國投資人樂觀看待一國的前景,他們傾向於購買它的貨幣,並利用那些資金來投資該國的股票或債券。然而,當他們對一國的經濟、政治或社會問題感到憂慮,則會賣出他們的持有部位,拋售這個國家的貨幣,將資金匯回本國。一旦這樣的行為大規模展開,很有可能導致貨幣出現極大的波動,迫使政府出面穩定情勢。
如果一國的貨幣過於弱勢,像主權債務危機爆發期間的歐元,一般人就會開始擔憂通貨膨脹的壓力;如果一國的貨幣過於強勢,出口商的產品競爭力將受創,迫使他們出面請求協助。貨幣的極端走勢也可能會影響到跨國企業的盈餘。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擁有高額的外幣應付款,強勢的本國貨幣將促使它的應付帳款金額降低,但若本國貨幣弱勢,應付帳款則會增加。與此同時,出口商通常喜歡本國貨幣保持弱勢,厭惡強勢貨幣。
不同貨幣對每個人的重要性不盡相同,我們將在第二章進一步詳談細節。從美國開始蔓延的次貸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或許讓貨幣從一般商業新聞版面躍上了頭版版面,但貨幣並不是最近才開始受到大眾關注。過去十年來,外匯市場規模已大幅成長。二○○四年時,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報導,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金額大約接近1.9兆美元,而該銀行在二○一○年發布的三年期調查報告中顯示,這個數字已增加至4兆美元。此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例如零售型的外匯經紀商)之間的交易量,也首度超過銀行間的交易量。因此,外匯交易量的成長,有很大一部份可歸功於外匯交易市場中尋覓機會的散戶投資人。
將頭條新聞轉化為交易機會
如果歷史可以為師(根據我們的了解,確實可以),未來十年,世界各地勢必會發生更多大大小小的危機。一旦危機爆發,你可以選擇採取攻勢,也可以採取守勢。就像我的茱蒂姑媽常問的:「要如何化逆境為優勢?
後見之明總是清澈如鏡,現在的我們可以如事後諸葛般,大言不慚地說當初那些完全不賺錢甚至虧本的網路公司根本不配擁有天高的估值(valuation),也可以斷言一般人終究會停止花費天價去購屋,尤其是當存貨大量湧入市場,消費者又承擔了超額的負債。但過去的畢竟已經過去,真正的成敗關鍵在於:
要受當下的瘋狂潮流影響,要有能力理性評估一項資產的價格相對於它的風險與估值是否合理。
當然,這件事說來容易做來難,卻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任務,畢竟小投資人其實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從近幾場危機中獲取利益。
先從次貸危機談起。誠如大家所知,這場危機導致很多金融機構垮台。有些是被政府接管,有些是接受援助、賣給競爭者,或被迫聲請破產。儘管某些人可能會認為,透過別人的不幸來賺錢很不道德,但索羅斯、包爾森和坦伯頓卻都是利用這個方式賺到大筆財富。圖1.1是一張日線圖,該圖闡述了美元和日圓――亦即所謂的美元/日圓貨幣對(currency pair)――在幾家大型金融機構跨台後的走勢。第一個箭號指向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被接管的時點;第二個箭號指向雷曼兄弟聲請破產時;第三個箭號指向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崩潰時,而第四個箭號則是指向美國政府被迫介入拯救花旗集團(Citigroup)的時間點。如你所見,上述每一個事件爆發時,這個貨幣對的貶值幅度都持續擴大。即使有關單位介入拯救或收購上述問題機構,都未能提振美元的氣勢,因為一般人擔心後續還會有更多麻煩發生。所以,在次貸危機爆發期間賣出美元、買進日圓的投資人,確實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隨著希臘的各項事件逐漸被公諸於世,人們也發現愈來愈多跡象顯示該國的財務將陷入困境,信用評等機構開始調降希臘的債信評等。所謂信用評等機構是指專門(為其他主體)指定信用評等的公司,從信用評等可看出一個債券發行人違約不償還債務的可能性。這些評等是以不同英文字母的組合來表示,看起來就像是成績單上的評分。當一國的信用評等被調降,代表該國基於某種原因,變得比較可能違約不償還債務。二○○九年十月時,主要信用評等機構之一惠譽信評公司(Fitch Ratings)將希臘的主權債信評等降到A等級,導致歐元應聲貶值,相對美元下跌20%。一如美元/日圓的案例,每次希臘或其他財務狀況羸弱的歐元區國家被降評,歐元/美元匯價就會貶值。一連串的降評行動引爆了投資人的疑慮,因為這代表這個國家已逐漸接近違約不償還貸款的境地。到了二○一○年四月,希臘的債信評等被降到垃圾級。善用這些危機獲取利益的方式之一是,將頭條新聞轉化為交易機會;換言之,在恐慌剛爆發時就進場賣出,因為通常一次降評行動之後,還會有下一次。
即使你不習慣這種將新聞轉化為交易機會的作法,而偏好根據技術線圖來交易,應該還是可以善加利用以上兩個貨幣對的走勢,在匯價跌破關鍵水準時進場放空。例如,105、100和95都是美元/日圓匯價的重要心理關卡,而1.45、1.40、1.35和1.30則是歐元/美元匯價的重要關卡。
事實上,貨幣向來有一種趨勢性,尤其是在恐慌時期;因此,在面對一波貨幣走勢時,加入趨勢可能比選擇逃離更能獲得美好的成果。如果你沒有耐心久抱一筆交易部位,可以考慮較短線的作法,跟著市場氛圍走。舉個例子,經過一次降評後,你可能會假設那個問題將招來更多問題,進而找機會放空歐元/美元,以追求短期的潛在利潤,不過,一定要設定停損點,以限制虧損金額。
1
雷擊的那一刻
金融危機與外匯交易的興起
你認識曾被雷打到的人嗎?你知道有誰被雷擊過兩次嗎?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的統計,一個人在特定年度遭雷擊的機率是七十五萬分之一。所以,一般人被雷打到一次的可能性已經是極其低的了,遑論被擊中兩次。不過,由於閃電總是會瞄準特定地區裡最高的物體,所以,雷不止一次擊中相同位置的現象倒是不罕見。基於那個理由,人們會在城市的摩天大樓樓頂安裝避雷針來吸引閃電,吸收雷擊的傷害。
避雷針吸引閃電,就好像金融市場吸引貪婪,而貪婪不可避免終將釀成...
作者序
序言
我一向覺得自己很幸運。十歲時,我母親最喜歡的香港演奏家在亞特蘭大市舉辦一場退休告別音樂會,那個音樂廳應該擠進了有一千多的聽眾。當我們坐定後,那演奏家突然宣布她送出一個意外的神秘禮物,她說這個禮物是記錄她過往表演生涯的一項紀念品。我幸運地被抽中,那禮物是一支豪華古董手錶,使得我忍不住開懷地大聲尖叫。幾年後,我又在一次賭金獨得制(sweepstakes)的競賽中,獲得了免費暢遊夏威夷的機會。此外,我十八歲就大學畢業,有生以來第一次面試就被錄取,得到我的第一份工作,而且,我趕在科技泡沫破滅前就退出股市;還有,我二十三歲就遇見我的夢中情人;最後,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我都沒有面臨失業的風險。
沒錯,幸運女神的確非常眷顧我,但我並沒有因此將好運視為理所當然。我能有今天,靠的絕對不只是運氣。我想,紐約大學史騰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應該不會單純因為我運氣特好,就讓一個只有高中年紀的小女生取得大學文憑。我很聰明,我非常重視職業道德,而且我不僅能在機會出現之際及時把握,更了解要用什麼方式來把握這些機會,這些都和運氣一樣重要。換句話說,有了好運氣,還要有好的技巧來配合。
過去幾年間,我們都被金融危機搞得焦頭爛額。很多人把錢輸光了,也有很多人正掙扎著設法收復失土。沒有虧大錢的倖存者真的很幸運。不過,我們應該因為自己的幸運而感到滿足嗎?畢竟,有些人不僅幸運度過金融危機,還變得比以前更加富足。危機來襲時,你可以嚇到目瞪口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財富蒸發,但你也可以起身抵抗,利用眼前的各種機會為自己爭取利益。關鍵在於如何找出那些能獲利的機會,當然,你也必須知道如何在機會出現時,及時採取行動。
趨勢顯示,有愈來愈多人懂得利用貨幣作為透過金融市場漲跌波動獲取利益的工具。外匯市場的每日交易金額――即成交量――已從二○○四年的1.9兆美元增加一倍以上,達到二○一○年的4兆美元。在科技狂熱爆發前,外匯市場投資和交易幾乎是專屬機構投資人、避險基金和其他口袋較深的玩家的遊戲。然而,隨著外匯交易經紀商將他們的交易平台網路化,情況改觀了,一般散戶交易者也得以參與這個市場。從那時開始,參與外匯交易的人數暴增,預期未來也將有增無減。現在已有很多人懂得外匯交易,也許你也應該開始試著去了解為何這個市場會變得那麼大眾化。
外匯交易波動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早已息息相關,只是影響方式略有不同而已。不管你以前是否曾經從事外匯交易,你一定有過買賣貨幣的經驗。即便是海外旅遊,或透過eBay網站向另一個國家的某個賣家買東西,都算得上是外匯交易!另外,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的老闆,當你向其他國家出口或進口產品,你也是在從事外匯交易。
也許你認為自己從頭到尾只投資本國股票,所以完全不需要懂什麼外匯交易。不過,隨著時代轉變,這樣的觀念已經不正確了。如果你投資的企業也經營海外業務,或者你投資的企業有其他貨幣計價的應付款或應收款,你依舊暴露在貨幣風險裡。所以,任何交易者或投資人都必須隨時掌握外匯匯率,了解不同貨幣的價值。
當然,外匯交易活動的激增不僅是因為一般人開始密切注意貨幣這項商品,更因為很多投資人和交易者在這個市場裡從事投機、避險、投資和其他交易目的的活動。
交易各種貨幣的方式有很多種,當然,最好的起步之一,就是交易你了解的貨幣。金融市場裡會影響股票的大消息或新聞,通常也會影響到貨幣。所以,如果你聽到某個對一國經濟不利,或可能導致外國投資人坐立難安的消息,則投資人恐慌拋售這一項貨幣的機率就很高。當人們陷入恐慌,通常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出場再說。如果新聞本身的重要性很高,它還可能對貨幣造成持續性的衝擊。《一口氣讀懂外匯》一書的目的,就是要教你一些將新聞轉化為交易機會的技巧。
貨幣也可能長期朝某一特定方向波動,本書將闡述如何掌握參與趨勢的機會,同時也將說明什麼時機適合使用我個人研發的一項交易工具來掌握高峰和谷底,這項工具能清楚告訴我們一項貨幣是處於一個趨勢或一段區間。較有經驗的交易者都知道,交易管理的技巧和精準進場點的掌握一樣重要,所以,我們將花一點篇幅來說明如何將你的利潤落袋為安。
外匯市場具備很多獨特的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會使這個市場的風險遠高於其他市場。所以,我將說明如何管理風險,以及如何找出最佳交易機會。完全仰賴運氣可能會非常危險,因此我堅信,所有人在介入一筆交易以前,都應該盡可能找出所有這項交易有利的變數。外匯交易與人生的成功秘訣就是――嚴肅看待所有事情――你應該把交易當成一種事業來經營,不能把它當成消遣用的樂趣。要成為外匯交易高手,一定得先經過一番苦練,而且,強烈的職業道德絕對會對你的成果有幫助。
擁有豐富的市場知識、優質的策略、紮實的資金管理能力,再配上那麼一點運氣,你一定能在外匯市場成長、茁壯。
序言
我一向覺得自己很幸運。十歲時,我母親最喜歡的香港演奏家在亞特蘭大市舉辦一場退休告別音樂會,那個音樂廳應該擠進了有一千多的聽眾。當我們坐定後,那演奏家突然宣布她送出一個意外的神秘禮物,她說這個禮物是記錄她過往表演生涯的一項紀念品。我幸運地被抽中,那禮物是一支豪華古董手錶,使得我忍不住開懷地大聲尖叫。幾年後,我又在一次賭金獨得制(sweepstakes)的競賽中,獲得了免費暢遊夏威夷的機會。此外,我十八歲就大學畢業,有生以來第一次面試就被錄取,得到我的第一份工作,而且,我趕在科技泡沫破滅前就退出股市;還...
目錄
目次
序言
1. 雷擊的那一刻:金融危機與外匯交易的興起
史上最糟的十年∕歐元區感受到擠壓∕各種貨幣的興起∕將頭條新聞轉化為交易機會
2. 盧布、泰銖與歐元――哦,我的天!:外匯交易不如你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
喚醒「本土」投資人∕涉足海外市場∕小型企業老闆和財務部門主管∕你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3. 外匯市場的26個關鍵詞彙:一定要懂的基本常識
4. 起而行:跨出外匯交易的第一步
選擇適當的產品∕找到適合的經紀商∕決定交易標的
5. 促使貨幣波動與震盪的因素:導致貨幣升值或貶值的因素是什麼?
大題材∕利率的方向∕經濟數據∕市場情緒∕技術面也很重要
6. 投資人與交易者:找出適合你的方法
安德魯與史帝文∕計程車司機的等待遊戲∕你是傑克.薛普哈德或約翰.洛克?
7. 贏家都怎麼做:每一個參與外匯交易的人都必須遵守的法則
順勢而為∕快速獲利回吐∕知道何時應該說「不」
8. 你是一個投資人嗎?:緩慢但穩健地贏得比賽
包寧傑通道的基本概念∕了解趨勢的力量何時衰竭∕在一個趨勢裡尋找獲利的機會∕介入一段新趨勢
9. 你是一個交易者嗎?:玩命般追求「快錢」
搭動能順風車∕詳細察看頭條新聞∕該怎麼進行玩命關頭型交易?
10. 高風險事業:如何在動盪不安的時期保住你的財富
堅持只從事高成功機率的交易∕如果你是一個短期交易者∕關鍵掌握在你手中
11. 外匯交易的十大錯誤:貼心叮嚀,希望你能避免犯這些錯
12. 來自奈及利亞的問候:「請協助我們!」:如何識破與迴避外匯交易詐騙
交易訊號提供者騙局∕交易系統騙局∕管理帳戶或管理基金騙局∕其他詐騙者…野雞經紀商等等∕除了你自己,誰都別信
13.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周全交易計畫的重要性
交易不是你的新嗜好∕每天都是新的開始∕就位、預備、計畫!∕清楚知道自己的虧損上限
14. 跌倒、受傷與學習:成為更精進的交易者
教誨一:只交易買賣價差較小的貨幣∕教誨二:使用正確的停損點∕教誨三:針對新聞建立交易部位時,介入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對於「追求完全」的警語
15. 聰明的開始:以正確的方式展開你的外匯交易冒險
作者免責聲明
目次
序言
1. 雷擊的那一刻:金融危機與外匯交易的興起
史上最糟的十年∕歐元區感受到擠壓∕各種貨幣的興起∕將頭條新聞轉化為交易機會
2. 盧布、泰銖與歐元――哦,我的天!:外匯交易不如你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
喚醒「本土」投資人∕涉足海外市場∕小型企業老闆和財務部門主管∕你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3. 外匯市場的26個關鍵詞彙:一定要懂的基本常識
4. 起而行:跨出外匯交易的第一步
選擇適當的產品∕找到適合的經紀商∕決定交易標的
5. 促使貨幣波動與震盪的因素:導致貨幣升值或貶值的因素是什麼?
大題材∕利率的方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