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再現!
「迄今為止記述戰爭的頂級巨作。」──《明星論壇報》
一部融合了軍事、傳記、歷史、政治和外交的鉅作,氣勢磅礴,恢弘跌宕。
這是一場改寫美中和台灣命運的戰爭。然而,無論美國還是台灣都將之遺忘。
從某種程度上說,韓戰似乎已經成了歷史的棄兒。
1950-1953年,最寒冷的冬天,最冷酷的戰爭,最恢弘的筆觸,最溫情的故事。
韓戰已經過去一個甲子,那場奠定了冷戰格局、並改寫台灣命運的戰爭,隨著當事人的凋零,已經退居歷史幕後,成為一個空洞的名詞或媒體津津樂道的野史傳奇。
然而我們並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更無知於幕後機關重疊。美國人一直以為韓戰源自史達林邪惡的驅動,多年後隨著蘇聯的檔案解密,赫然發現戰爭竟來自金日成的不自量力!當中國屯兵三十萬於鴨綠江畔,桀驁不馴的麥克阿瑟一再認定中共不會出兵,一而再、再而三地誤判局勢並導致中美戰車轟然相撞。而撤退到孤島的蔣介石聽聞韓戰爆發,驚喜若狂,計劃出兵南韓,並反攻大陸,麥克阿瑟和杜魯門又持何種態度?才使得今日台灣地位之確定(或不確定)?凡此種種,本書均精彩真實地呈現!
然而,這本鉅作不單純是一部戰爭史,它更融合了軍事、傳記、歷史、政治和外交,因此氣勢磅礴、恢弘跌宕。軍事從來不只是軍事本身,本書處理和承載了更為豐厚複雜的議題和意涵。從歷史和地緣政治的角力(南北韓夾在中美俄等大國之間)到意識形態的抗爭(麥克阿瑟自詡為剷除共產主義巨龍的劍客);從外部的大國博弈(毛澤東和史達林在韓戰上的各自利益;以及美國人一直想知道誰弄丟了中國)到內部的政治較量(杜魯門和麥克阿瑟都把彼此看作異類,水火不容;蔣介石院外援華集團的外交攻防);從軍事戰略及其各種後果(仁川登陸後,美軍是否穿越三八線北上?中國何時決定渡過鴨綠江?),到戰術的騰挪變化(共軍採夜間側翼攻擊,或待君入甕之法,而美軍則在分散還是集中兵力上扣分),作者不斷轉換角度、多條線索交織並重,剪裁巧妙,穿插自如,把這些資訊、場景、心理整合在巨著裡,夾敘夾議,顯示了他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對錯綜複雜的政經歷史的處理能力。
這本書對人物的刻畫、對戰爭中人性的冷酷和溫暖也著墨甚多,以致於本書堪比文學巨著。作者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麥克阿瑟將軍的驕傲狂妄,也借助於不同的美軍士兵的戰爭記憶和追述,以及大量文獻史料,再現了殘酷的戰爭場景。本書敘述豐滿、不斷把讀者引入歷史、現場以及心理的縱深。作者似乎一會兒從空中俯瞰,一會兒身臨槍林彈雨,又鑽入當事人內心,一會兒又在時隔多年後超然訪談當事人,不斷切換、多重角度交織,彰顯出其特有的恣肆汪洋的寫作風格。
和越戰相比,美國人一直對韓戰很少言說。一個甲子過去了,這場戰爭仍停留在美國的政治和文化視野之外,從某種程度來說,韓戰似乎已經成了歷史的棄兒。因此本書是六十年來美國知識界對韓戰最有力的思考,也幾乎是最終的思考。因此本書幾乎是韓戰的經典代表作,難有其他作者可以超越。
台灣顯然是韓戰的受益者,一種說法是韓戰救台灣。自然,也是因為韓戰以及後來的越戰,台灣的政治和社會逐漸朝著和中國大陸不同的方向發展。然而,台灣讀者對這場戰爭的了解相當有限,更缺乏研究和反思。歷史總是以弔詭的方式重現、以另外的形態複製出自身。在當下北韓第三代交班(和金日成在蘇聯扶植下上台如出一轍)、中國經濟崛起、美國重返亞洲等局勢不斷演變的背景下,中日美俄、南北韓、台灣在政治經濟上的紛爭合作、合縱連橫,究竟又有多少和六十年前的韓戰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呢?史可鑑今,本書定會幫助讀者諸君對今天台灣的格局有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簡介:
哈伯斯坦(1934-2007)
猶太裔美國人。哈伯斯坦是美國新聞界的傳奇,也是最受美國人尊敬的老牌資深記者,「水門事件」揭發人伍德沃德尊稱其為「記者之父」。哈伯斯坦於1934年出生在紐約市,1955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60年加入《紐約時報》,後來轉投《哈潑斯》雜誌(Harper's),從此開始極為成功的、影響深遠的撰述生涯,為他的時代留下豐厚記錄,其作品無一不是長篇巨制,極具閱讀和收藏價值。
作為第一批採訪越戰的記者,哈伯斯坦是最早質疑美國越戰政策的媒體人。1964年,30歲的哈伯斯坦因從西貢發回的新聞報導而榮膺當年的普立茲獎,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因此稱其為「國家的叛徒」。他的報導也同樣引起若干外國政府的不滿,最典型的故事是,哈伯斯坦在華沙的報導遭到波蘭當局抗議,宣稱他為「不受歡迎人物」,並將之驅逐出境。但在他離境時,波蘭最紅的影視紅星伊莎貝塔.塞茲斯卡卻隨他赴美。這是何氏在華沙的最大收穫之一。
哈伯斯坦也是享譽國際的傳播學者及歷史學家,他於七十年代初出版揭示美國如何捲入越戰的巨著《出類拔萃之輩》,被認為是二十世紀非小說類出版物的經典鉅作。這部融合政治、傳記、軍事、歷史與外交的傳奇著作,影響深遠而廣泛,近40年來沒有一部越戰史的著作可超越它。
哈伯斯坦先後創作了二十多本暢銷書,內容包括了戰爭史、媒體史、美國汽車工業衰落史、民權運動史、棒球史、五十年代史等等,他有志於創作出美國戰後影響巨大的三次最重要的局部戰爭,即韓戰、越戰和伊拉克戰爭。前兩本分別為《最寒冷的冬天》和《出類拔萃之輩》。2007年4月23日,哈伯斯塔姆在為其下一本書進行採訪的途中因車禍罹難,非常遺憾地,伊戰成為其未竟之作。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本書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遠東經濟評論》2007年度最佳圖書。
作者大衛.哈伯斯坦被讚譽為美國記者之父、兩度普立茲獎得主。
名人推薦:
林博文專文力薦
朱立熙專文力薦
王建壯、朱立熙、林博文、哈金、傅月庵、溫恰溢 聯袂強推
本書為人類書寫史和出版史的傳奇巨制,值得典藏。
「迄今為止記述戰爭的頂級巨作。」──《明星論壇報》
大衛.哈伯斯坦傾其心血創作的鴻篇巨著。——《華爾街日報》
大衛.哈伯斯坦以無盡的憤慨和驚人的智慧,帶領我們重溫那場似乎遙不可及、讓人無法理解的衝突。——《時代週刊》
再度重現了那段被遺忘的歷史,讓戰爭的炮火在耳邊迴響。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巨作,它和《出類拔萃之輩》一樣,都是當代歷史的一部恢弘之作。——《克利夫蘭平原報》
得獎紀錄:本書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遠東經濟評論》2007年度最佳圖書。
作者大衛.哈伯斯坦被讚譽為美國記者之父、兩度普立茲獎得主。
名人推薦:林博文專文力薦
朱立熙專文力薦
王建壯、朱立熙、林博文、哈金、傅月庵、溫恰溢 聯袂強推
本書為人類書寫史和出版史的傳奇巨制,值得典藏。
「迄今為止記述戰爭的頂級巨作。」──《明星論壇報》
大衛.哈伯斯坦傾其心血創作的鴻篇巨著。——《華爾街日報》
大衛.哈伯斯坦以無盡的憤慨和驚人的智慧,帶領我們重溫那場似乎遙不可及、讓人無法理解...
章節試閱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摘文
作者/大衛哈伯斯坦
(編輯說明:下面文字為本書第二章“愁雲慘霧:北韓軍南侵”的第4節:金日成的成長歷程。這段文字敘述了日本戰敗後,韓國被蘇聯和美國以北緯三八線分割為南北韓後,蘇聯人扶植的金日成上台的過程。讀者諸君閱讀這一過程,勢必會想起金正恩繼承大位的那一幕,令人感慨萬千。)
4、金日成的成長歷程
在北方,蘇聯選擇扶植金日成,這個做法顯然更有遠見。二戰結束後,金日成憑藉史達林的力量與紅軍的強勢大權在握。正因為如此,從一開始他就借用了蘇聯模式,他的身邊圍滿了蘇聯顧問。到一九五○年春,金日成已執政五年之久。在其中至少兩年的時間裡,他反覆向史達林施壓,要求攻打南方,並且一次比一次更積極。他信誓旦旦地向史達林保證,南方人民一定會揭竿而起,自發地支持他的進攻。到時候,南方二十萬共產黨員與愛國人士一定會拿起手中的武器,痛打李承晚這隻美國帝國主義的走狗(那個時代共產黨的流行語)。但是,能對這次進攻行動大開綠燈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史達林。
史達林從一開始就不斷獲得越來越多的個人權力,並且在一次大戰後的近二十五年中左右著蘇聯的發展。他因蘇聯紅軍大敗希特勒德國而贏得了崇高的威望,雖然他曾經嚴重誤判了希特勒的意圖,而更為糟糕的是,在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的幾個月前,他還在軍中搞大清洗。不管史達林犯過多大的錯誤,蘇聯人仍然把他當作衛國戰爭的偉大領袖。至於那些幾乎讓德國人擊敗蘇聯的錯誤,反倒讓他在蘇聯人的眼中更具英雄色彩,進一步鞏固了他對蘇聯的控制,同時還為他的領導神話平添了幾分神祕色彩。史達林體現的不是蘇軍早期的慘敗,而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的浴血奮戰與紅軍在柏林的大獲全勝。這場勝利讓他在蘇聯百姓心目中變得格外偉大,使他成為現代的傳奇沙皇,成為二十世紀蘇聯的主要人物。
一九五○年,毛澤東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領袖。他在經歷多年的鎮壓、鬥爭與內戰後才掌握了中國的政權,理應成為更加顯赫的歷史人物。毛澤東是中國革命的總設計師,引領中國革命度過了漫長而艱辛的歲月。他經常以寡敵眾,從蔣介石與軍閥的聯合攻擊中拯救革命。在中國內戰期間,他既是一名政治戰略家,也是一名軍事戰略家。他創造了一種新的戰爭形態,把政治與戰爭緊密聯繫與結合起來,使軍事因素永遠是實現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毛澤東使馬克思主義適用於中國社會,他的革命理論、將馬克斯主義應用於農村社會,遠比史達林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作為引起更廣泛的共鳴。到了一九六○年代,史達林對俄國及東歐人民的暴行被揭露,讓西方與落後國家中那些聰明而理想的左翼份子感到相當難堪,這是一位他們欲避而不談的領袖,代表著一股微小卻殘忍的力量。毛澤東卻正好相反,長久以來,他都是一位比較浪漫的人物(直到他性格的黑暗面與中國人民面臨的恐懼為人所知以前),更像是#革命$的化身。在那些年裡,是他被視為窮人世界對抗富人世界的領袖,而非史達林。
金日成正好相反,他是蘇聯帝國一手打造出來的狂熱民族主義者。他深受日本殖民引發的民族主義熱潮所感召,耳濡目染之下,成為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精力充沛的游擊隊戰士,從一開始就幾乎是蘇聯政策盡忠職守的工具。別人在金日成身後只看見蘇聯在幕後操縱的黑手,他卻在自己身上看見韓國民族主義純粹的體現。當然,他的出生地形塑了他的性格。對金日成來說,身為韓國愛國主義者及忠誠的共產黨員,與身兼蘇俄的工具並不相衝突。
韓國全國都有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豐富土壤。隨著日本人占領的時間越來越長,一種宿命論開始在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之間傳播開來。許多特權階層也極不情願地與日本人達成妥協,並最終淪為他們的幫凶。韓戰結束後,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在韓國經濟界和軍界中成為呼風喚雨的人物。相反的,那些出身農民,對日本統治者恨之入骨,並且不會為了錢而與之勾結的人,最後變成一群與社會疏離的左派份子。誠然,他們的確感到孤立無援,因為日本對韓國的殖民統治異常殘暴。在日本人看來,韓國人是低等人,並由於輕易被征服而更加下賤。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生於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日本開始在韓國殖民統治兩年之後。可以想像,如果一個歐洲兒童從出生到三十三歲都生長在納粹當權時期的荷蘭或法國,那麼金日成身上的憤怒與強硬就不難理解了。他的祖父母生活在萬景台村,日後這裡因為是金日成的出生地而聞名於世。有一次,金日成宣稱,他的曾祖父在一八八六年率領當地人民襲擊了一艘美國武裝商船「謝爾曼將軍號」,當時這艘船偏離大同江航線太遠,後來又不慎擱淺,當地居民蜂擁而至,把那些外國佬打得七零八落。金日成的曾祖父真的參與過此事嗎?不得而知。因為他在神化自己的傳記方面一向具有超乎尋常的想像力。
他的父親金亭稷出身農家,中學沒上完就輟學了。十五歲時,金亭稷與當地一名小學校長的女兒結婚,並先後當過小學教師、漢方醫生,偶爾還充當守墓人。當時,金亭稷的妻子康磐石十七歲,比他年長兩歲。康磐石的家人大都受過一定的教育,在她的親戚中既有教師,也有牧師。康磐石的家人對他們的婚姻並不怎麼熱心,因為金亭稷門第較低,名下只有兩英畝的土地。金日成出生時,他的父親只有十七歲,仍然在自己父母的家中生活。金日成的父母家都與教會有淵源,雖然之後他在經過淨化的自介中宣稱:他的家人並不信仰基督,他的父親之所以去教堂,全是因為長老教會讓他讀教會學校的緣故。他還引述了他父親的話:「要信神,就信韓國神!」以上是否屬實,亦未可知,然而在許多落後地區,進教會的部分誘因,正是因為教會能提供較佳的教育機會與及時的經濟援助。不過,金日成的家人與政治有不解之緣的確是事實。他的父親及兩個叔叔都曾因從事獨立運動而屢次入獄。一九一九年,金日成只有七歲的時候,他們家也像其他成千上萬的韓國民族主義者一樣,舉家越過北部邊境來到滿洲,以逃避日本統治。他們在間島一帶定居下來。該地有一個大的韓國社區,金日成在那裡的中國學校讀書,並學習漢語。
金日成十一歲時,父親將他送回韓國,想讓他對自己的祖國及母語有更深入的了解,雖然日本人禁止公開使用韓語。他在那裡與外祖父母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到滿洲,進入一個由韓國民族主義者舉辦的軍事院校就讀。後來,金日成聲稱,因為自己過於激進,入學六個月後就退學了。不管怎樣,他很快移居吉林,那裡有大批韓國流亡人士,以及許多日本特務。在吉林,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從事革命活動。後來他說,自己經常和好友爭論,他們究竟應該先進行一場結束日本經濟掠奪的鬥爭,還是先進行一場結束日本殖民統治的革命。他們還探討了這場革命究竟應當是由韓國率先發動,還是要等到共產黨在日本掌權後再伺機行事。就像他那一代的許多韓國人一樣,隨著時間推移,以及日本殖民統治所帶來的難以抹滅的痛苦,金日成變得越來越激進。金亭稷去世之後,金日成的母親開始做一些縫縫補補的針線活。他在中國讀初中時,遇到了一位名叫尚鉞的老師。尚鉞是一名共產黨員,出於對自己學生的賞識,他把自己的藏書全借給金日成(隨後由於觀點激進,尚鉞很快就被該校開除,後來成為共產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
此後,金日成的思想日漸左傾,並成為一個共產主義青年團體的創辦人之一。一九二九年秋天,金日成在十七歲時被滿洲當局拘捕入獄。幸運的是,當局沒有把他轉交給日本人,金日成的傳記作家布雷得利.馬丁寫道。六個月後,金日成獲釋,並在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據說大約是從那時起,他開始使用「金日成」這個名字。他的批評者說金日成其實偷了另一位以勇猛的游擊隊員著稱的朝鮮愛國名人的名字,並享有現成的「朝鮮羅賓漢」美名。因著這虛偽的化名,有些誹謗者認為金日成在滿洲的游擊隊生涯全都是揑造的。當然事實上並非如此:金日成掌權後,的確將他身為游擊隊長的事蹟加以誇大了,然而大約從一九三一年開始,他就已經是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度過了一段艱苦危險的歲月,經常與搜捕他的日軍部隊正面交鋒。
也就是說,金日成在不到二十歲時就拿起武器與日本殖民者抗爭了。到了一九三二年春天,他已經擁有自己的一支游擊隊。回國後,金日成與其他像他那樣的民族主義者因為經常在滿洲的甲山一帶活動,而被稱為「甲山派」。這時,由於在東亞地區連連得手,日本人的野心膨脹起來。他們意圖將殖民統治範圍擴大到滿洲,還為它取了一個日本名字「滿洲國」。打擊日本殖民者的游擊隊中既有韓國人,也有中國人,而金日成的隊伍就是其中之一。游擊戰持續了將近十年,但幾乎屢戰屢敗。日本軍隊人數眾多,武器精良,彈藥充足。日本人還讓當地農民不得不經常做出痛苦的抉擇:提供這些可能是他們朋友或同鄉的游擊隊員的情報,並因此獲得不菲的酬勞;或者如果不與日本人合作,那就等於死路一條。
大約從一九三四到一九四○年,日本人派遣大批軍隊進入這個地區,用極其殘忍的手段迫使當地居民招供。他們最後打敗了游擊隊,並將他們驅逐到蘇聯的遠東地區。當時金日成的隊伍加入了由中國將軍楊靖宇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游擊隊的目的與其說是殲滅日軍,不如說是騷擾日軍,使他們難以順利進入中國。儘管金日成的部下大都是韓國人,但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展開活動的。
毋庸置疑,當時他對游擊隊的領導舉足輕重,他的級別也越來越高——從營長到後來的師長,不過據說他的手下只有三百多人。對共產黨來說,他是一位歷經考驗、忠誠可靠、價值很高、受人尊敬的游擊隊領袖。但是對日本人來說,他是重要的通緝犯之一。從一九三五年起,日本人就不惜重金懸賞金日成的人頭,但他總能順利脫險。雖然金日成與中國人和蘇聯人之間有著牢固的意識形態紐帶,彼此之間仍有巨大的民族差異,從而不可避免地互相猜忌。
一九四○年,當楊靖宇將軍最終落入敵手,並被日本人殺害時,金日成暫時成為該地區被通緝的頭號游擊隊員,被懸賞二十萬日元捉拿。但是,隨著這一帶的日軍變得越來越強大,游擊隊被迫暫時撤退。在這個階段,大約在一九四○年,金日成終於來到蘇聯。一九四二年,他已經轉入蘇聯軍隊,並被派往蘇聯遠東地區伏羅希洛夫村附近的訓練營。在那裡,金日成迅速成為蘇軍一支祕密部隊第八十八獨立狙擊兵旅的成員之一。該旅的任務是偵察進入蘇聯境內的日軍動向(當時蘇聯與日本並未正式進入交戰狀態)。他不僅成為蘇聯士兵,還從開始的上尉升為後來的營長。在這支高度集權的隊伍當中,他成為徹底的蘇聯軍官,以及貨真價實的蘇聯公民。他的營大約有兩百名士兵,全部是韓國人,其中有一些是在蘇聯境內土生土長的。他們個個都極為堅定,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在蘇聯軍中是一門最重要的課程:對政治信仰的要求甚至超過對軍事能力的要求。二戰期間,金日成曾前往莫斯科。不過在蘇聯人看來,隨著二戰接近尾聲,以及蘇軍的不斷東進,他的營不再適用於對日軍迎頭痛擊,倒是可以另作他用。
像其他同世代的韓國人一樣,金日成知道,韓國的獨立離不開外援。對身穿蘇聯軍服的金日成來說,蘇聯人的贊助能力遠比中國人要強大的多,因為中國的陰影在歷史上已更為濃重地投落在韓國之上。此外,到一九四四年時,蘇聯人的勝利指日可待,而且必將成為戰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之一,而此時毛澤東的革命運動仍主要局限在中國貧窮落後的西北地區。此外,蘇聯不但完成國內革命,一舉擊潰了敵軍,還成功地讓這個古老的國家進入了現代社會。因此,蘇聯模式對於這位來自不發達世界、即將成為北韓勞動黨領袖的金日成來說,格外有吸引力。那時的金日成是一位全新的現代韓國愛國人士,一個對蘇聯模式頂禮膜拜、身體力行的信徒。有些人也許會認為,民族主義與蘇維埃獨裁主義之間有重大矛盾,但是金日成不這麼認為。對於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或者更準確地說,蘇聯及韓國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金日成始終堅信不疑。從一開始,他就認為這兩者其實毫無二致,因為凡是對蘇聯有利的事也都對他和韓國有利。
這時,二戰戛然而止,讓蘇聯人與美國人大感意外。韓國立刻從北緯三十八度線之處被臨時一分為二。蘇聯紅軍——而不是韓國人,當然更不是金日成所在的第八十八獨立狙擊兵旅——隨即開赴韓國,由此贏得了解放韓國的美名。數週後,蘇聯紅軍中的韓裔部隊才得以進入境內。剛開始,金日成為了統一韓國只能依靠蘇聯人的勢力,而這也正是史達林在共產主義世界裡慣用的伎倆。他深知金日成是那種在擁有實際政權後會變得不可一世,並以為自己真的已經獨立的人。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那個人符合自己的需求,宣稱他是英雄,為他打造一套奠基於假歷史的神話,然後分配權力給他。
蘇聯就是這樣對待金日成的。他並不需要有魅力,而他也確實沒有。在蘇聯衛星國裡的這個黨內並不需要萬人迷。史達林對南斯拉夫共黨領袖狄托與毛澤東始終半信半疑,正是因為他倆重大的成就,最終證實贊助擁有卓越成就的國家強人是相當危險的。金日成沒有意識形態的問題:多年來,蘇聯形塑了他的性格,他亦通過重重祕密考驗,堪稱真正的信徒。蘇聯口中的西方、資本主義與韓國現況,皆吻合他個人的實際經驗。史達林死後數年,共產世界不斷分崩離析,金日成卻不屈不撓堅持作最後一位史達林信徒,他仍堅信那些舊時真理──即便多半已被世界證明為錯誤。這些真理並不全是謊言,至少在北韓不是,因為他能透過他的雙手與力量使之成真。最終,他成功打造了世上控制最為嚴密、歷時最久、嚴苛至極的社會:最#史達林主義的$社會。若史達林生在韓國並在該地掌權,他必然會像金日成一樣統治這個國家,並且活下來,直到生命終結。
北韓不可避免地成為那些為蘇聯模式歌功頌德者的樂土,而金日成的經歷就是一則現代傳奇。為了宣揚他在戰爭中的英勇,為了宣揚他如何單槍匹馬戰勝困難、赤手空拳勇退日寇、游擊戰術無人能及,為了證明他不出手太陽在韓國就升不起來了,任何手段都能派上用場。韓國的革命與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在漫長艱苦的鬥爭中,毛澤東運用革命思想去爭取群眾的廣泛支持,從而出色而嚴厲地打擊了殖民主義或新殖民主義秩序。與此相反,金日成必須依靠莫斯科的決定與紅軍的兵力。說白了,金日成欠蘇聯太多了。然而缺乏政治經歷的過去反倒對他有利,因為他從沒有什麼個人的權利基礎,也就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摧毀。如此一來,他倒能任由蘇聯揑圓搓扁、變成對方想要的任何東西。最後,他搖身成為這世上相當罕見的存在,折射出在日本殖民主義下童年時期的殘酷、以及在他和韓國同輩人身上揮之不去的孤立與偏執:一名嚴肅卻憤怒的愛國者,也是一名異常仇外、心胸狹窄的民族主義者,直到死前都被他國領袖阻絕在外──即使是共產世界的領袖也不例外。
在那些不了解史達林心理的外界人士看來,可能還有許多人能領導戰後的北韓。但是從該國獨立之日起,大部分人就被自動排除在外。有些韓國人曾在毛澤東的軍中長期服役,並立下汗馬功勞。然而正是因為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過於密切,因此在史達林看來不夠純潔。另外還有一些人無論是從觀點上還是理想上,都與克里姆林宮大相逕庭,因此也不在考慮之列。北韓勞動黨的重要成員玄俊赫,旋即被認定過於獨立,而後在一九四五年九月底遭暗殺。當時他坐在卡車上,旁邊是另一名活躍的黨員曹晚植。很顯然,這一招讓一位政客退出舞台,也讓另一位心生警戒。差不多就在玄俊赫被暗殺的同時,金日成穿著蘇俄紅軍少校的制服首度現身平壤。
北韓人翹首企盼一位雄才大略的領袖人物來領導他們,不要任何外國勢力,無論比日本人友善多少都不要。一九四五年十月初,蘇聯人特地選在某飯店的一次小型午宴上推出這位政治人物。一位蘇聯將軍在午宴上致辭說,金日成是一位英勇抗擊日寇的偉大韓國愛國志士。參加這次宴會的,還有一位人稱「韓國甘地」的非暴力民族主義者曹晚植。他出席這次宴會的任務之一是替金日成接風,但是在蘇聯人的眼裡,他有過於沉重的歷史包袱,在意識形態上也不能讓人放心。蘇聯認定他是個中產階級民族主義者,而那可不是令人欽羨的類別。這種人並不知道重要決策都要出自莫斯科那裡。如果曹晚植扮演好這個角色,心悅誠服地卑屈下位,對蘇聯來說或許還有短期利用價值,可以讓他當個小心翼翼,沒有實權的傀儡領袖。然而曹晚植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他是個獨立自主的政治人物。史特科夫將軍——史達林的代表人,也是「韓國的沙皇」——隨後也來到平壤,他認為曹晚植過於反俄、反史達林,並據此回報莫斯科。
十月初的這場盛宴不算成功,稚嫩與粗魯的金日成並未給其他赴宴的北韓政客留下深刻印象。到了十月中旬,在平壤的一次群眾集會上,蘇聯人再次鄭重其事向人們推出這位政治人物。熱烈企盼出現一位北韓民族主義救星的群眾,當天相當失望。他們顯然希望見到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領袖,他為了解放人民而經年努力不懈,並在正式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對國家散發出巨大的熱情。然而上演的卻是一場俄國秀。金日成用單調平板的語調唸著俄國人寫好的臺詞,群眾聽到的是一位稚嫩的、甚至是口齒不清的政客用「扁平的鴨嗓」發出的聲音。在場的一位民眾認為金日成的西裝太小、髮型太像「中國侍者」,然而真正令群眾不快的是他對史達林與蘇聯的奉承。他大大讚頌了蘇聯紅軍的偉大而不可思議,但是群眾希望聽到的卻是#韓國人$對自由的內心呼喊,金日成的講話代表了他們要屈服於這個新的政體,金日成的講話將韓國人的心聲扭曲為蘇俄的需要,「低調的話音不斷重複,幾乎讓人民筋疲力盡」。這次集會的真相記錄在兩張同中有異的的相片裡:在第一張相片中,年輕而又緊張的金日成身邊,至少侍立著三名蘇聯上將;在第二張竄改過——於金日成稍後創建神話時製造——的相片裡,他站在相同的講臺上,角度略有不同,那三名上將卻不翼而飛。然而,曹晚植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在一九四六年初,他因為韓國民族主義的一些重要事務而與蘇聯發生了分歧,蘇聯方面因而更加認定他是反動份子。史特科夫將軍徵得史達林的同意,要淨化曹晚植。不久,他被關進平壤的一間旅館中,說好聽點是「保護拘留」。沒有人能去看他,事實上,再也沒有人見過他。
金日成終於在韓國的半壁江山裡獨攬大權。但無論是在世界舞臺上還是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他都不是最重要的角色。金日成既不像毛澤東那樣有那麼強的合法性,因為毛澤東是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政權,蘇聯人只提供了少許幫助;也不像當時正對法國殖民者發動軍事攻擊的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是越南本土民族主義的化身。誠如布雷得利.馬丁所言,脫離日本統治十年後,金日成反而是「在他的蘇聯導師面前獻媚,扮演一位完美的職員,並實行他們下達的指令,好像這樣會被賜予更多權力與自治權似的。」金日成很快就領悟箇中要領,充分運用極權主義國家的各種工具,包括警力與製造恐懼。就像史達林一樣,他深明如何搞分裂與征服,以及如何剷除敵人,而他也從史達林那兒學到一個偉大的真理:不論表面上看起來有多忠誠,沒有人是絕對可靠的。
金日成也像史達林那樣搞個人崇拜。在一九四八年出版的一本傳記中,金日成就被說成是最英勇的抗日游擊隊長,是「我國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英雄,我們人民希望的太陽」。這本傳記中還寫道:「在韓國三千萬人民中,日本帝國主義者最痛恨的就是金日成將軍。」在他回到韓國尚不滿一年時,一首《金日成將軍之歌》似乎在向人們暗示今後即將發生的事:「滿洲原野茫茫風雪請你告訴我/密密森林漫漫長夜請你告訴我/不朽的游擊戰士他是誰?卓越的愛國者他是誰?/勞動人民的解放者,我們的恩人/你是民主的新韓國,偉大的太陽。」
一九五○年初,金日成一步一步掌握了所有的大權。現在最讓他耿耿於懷的問題是,他不甘心只執掌半壁江山。他最大的希望莫過於親自率領這支日益強大、蘇聯訓練、蘇聯裝備、紀律嚴明的軍隊去解放南方,而千百萬南方人民正期盼他打過來。他要一統江山。六月二十五日,北韓人終於揮師南下,一開始連戰連捷,似乎印證了金日成的預言。面對輕而易舉的勝利,金日成及其高官開始對中國共產黨的代表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七月五日,史達林建議中國向鴨綠江畔派遣九個師的兵力以防萬一。這與中方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對於美國是否介入戰爭,中國的態度沒有金日成那麼樂觀。其實早在幾天前,周恩來就派自己的得力助手柴軍武(即柴成文)趕赴平壤,以加強中韓關係。七月十日,柴軍武抵達後立即與金日成見面,但是後者卻告訴他:「如果你需要什麼,隨時都可以來找我。」隨後,金日成專門委派一名高官每天向柴軍武通報戰況,從而將他排除在決策圈外。事實證明,韓國人所謂的通報根本毫無價值可言,因為他們提供的情報完全可以透過當地的外國電臺得知。中國領導人要求在平壤派駐一批高級軍官以便實地考察,金日成拒絕。他確信沒必要請中國增援,因為事態的發展一帆風順。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摘文作者/大衛哈伯斯坦(編輯說明:下面文字為本書第二章“愁雲慘霧:北韓軍南侵”的第4節:金日成的成長歷程。這段文字敘述了日本戰敗後,韓國被蘇聯和美國以北緯三八線分割為南北韓後,蘇聯人扶植的金日成上台的過程。讀者諸君閱讀這一過程,勢必會想起金正恩繼承大位的那一幕,令人感慨萬千。)4、金日成的成長歷程在北方,蘇聯選擇扶植金日成,這個做法顯然更有遠見。二戰結束後,金日成憑藉史達林的力量與紅軍的強勢大權在握。正因為如此,從一開始他就借用了蘇聯模式,他的身邊圍滿了蘇聯顧問。到一九...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軍事術語表
自序
第一章 雲山警兆:美軍遭遇伏擊
這是美國全身而退的最後一次機會,麥克阿瑟卻錯失良機……一九五○年十月二十日,美軍攻克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謂「東方心理學」自詡的麥克阿瑟斷言中國不會參戰。因此,他不顧天氣、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美軍迅速北上。然後對著鴨綠江水撒尿以慶祝勝利。孰料,在雲山一帶,中共軍隊彷彿從天而降,伏擊於此,把美騎一師打得潰不成軍後,又迅即消失地無影無踪。
1雲山伏擊戰
第二章 愁雲慘霧:北韓軍南侵
當北韓軍突然越過三十八度線時,沒有人比麥克阿瑟上將更吃驚了……二戰後,近代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被分割為南北韓而告終。前者依賴蘇聯,後者仰仗美軍保護。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史達林默許金日成發動近十萬大軍越過界線,大舉南侵,並佔領了漢城。美國人反應遲鈍,如夢初醒,一場始料未及的戰爭在朝鮮半島揭開序幕。
2史達林的默許
3李承晚與近代朝鮮
4金日成的成長歷程
5南弱北強
第三章 戰爭升級:華盛頓介入
華盛頓的第一反應就是,史達林才是幕後主使,金日成不過是他在北韓的代理人而已……所以這次入侵只是一個序幕,繼之中共就會奪取台灣。杜魯門因此決定出兵,六月二十七日,美軍在聯合國的旗號下開赴戰場。然而,出於政治考量,他只能依靠一個自己既不喜歡也不信任的麥克阿瑟將軍指揮這場遠在千里之外的戰爭,後者剛愎自用、自我膨脹,嚴重輕敵,用人唯己,與華盛頓分庭抗禮,因此初戰失利,史密斯特遣隊全軍覆沒。
6杜魯門決定出兵
7心比天高
8誓作偉人
9 麥克阿瑟的政治渴望
10初戰失利
11兩將鬥法
第四章 洲際政治:複雜的多邊關係
韓戰並非單一事件,它關係著戰後美國一個最根本的選擇:是繼續以往的孤立主義,還是變得更國際化,以及願意為自己的國際化付出多少代價……共和黨與民主黨藉此展開了激烈的政治辯論和角力。在毛澤東成立新中國後,角力達到了高潮:「是誰丟了中國?」其中,台灣正是中國問題辯論的焦點。韓戰爆發五週後,即七月二十九日,麥克阿瑟不顧反對抵達台灣。潰敗此島的蔣介石就像迎接美國總統一樣歡迎他的大駕親臨。這加劇了中共出兵北韓,中美兵戎相見正變得不可避免。
12兩黨政治
13肯楠與尼采
14杜魯門的總統之路
15臺灣問題的政治學
16國共兩黨之爭
17是誰丟了中國
第五章 孤注一擲:北韓軍進逼釜山
金日成三週之內直搗釜山的神話,與此前所謂南韓會有二十萬人揭竿而起加入戰爭的狂言最終化為泡影……一九五〇年七月末到九月中旬,北韓軍在洛東江發起猛烈攻擊,雙方展開膠著而殘酷的一系列拉鋸戰,此時美軍精兵皆調往即將進行的仁川登陸,沃克將軍僅憑藉少數工兵力量護佑洛東江防線,死守釜山。這時,一隻隊伍命中注定進入歷史的軌道——它死守防線、幾乎全軍覆沒,被稱為「最後的C連」。但美軍最終挺了過來,迎接轉捩點的到來。
18決戰洛東江
第六章 扭轉乾坤:麥克阿瑟仁川登陸
仁川簡直就是魔鬼製造的夢魘。這裡沒有海灘,只有海堤和碼頭。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只有兩天的潮汐處於合適的高度,使登陸舟得以靠近仁川的海堤和碼頭……一九五〇年九月十五日,儘管遭到多方反對,麥克阿瑟仍然一意孤行,堅持仁川登陸。中國情報人員獲知此事,及時通知金日成,對方卻未予採信,仁川登陸因而得以順利進行。美軍隨後快速推進,一舉攻下漢城,北韓軍隊全線潰退。
19登陸前奏
20登陸仁川,攻克漢城
21保護臺灣
第七章 向北挺進:跨越三八線
這時,美國國內任何想阻止揮師北上的人都會被貼上「姑息者」的標籤,雖然繼續北進是一個悲劇性的失誤,但還有什麼值得猶豫的呢?鮮肉就擺在眼前……仁川大捷後,麥克阿瑟罔顧中國警告,終究跨越了北緯三八線,將戰火延燒至北韓境內。在國內的紛擾聲中,在史達林失信的情況下,毛澤東仍決定出兵,並啟用彭德懷擔任總司令;此時美國國內麥卡錫主義興起,而麥克阿瑟則把自己想像成剷除共產主義巨龍的劍客,決意殺到鴨綠江畔,渾然無視於那裡已經插滿了中國的紅色旗幟。
22止步還是跨越
23中國發出警告
24史達林、毛澤東與彭德懷
25威克島會晤與威洛比的誤判
26麥卡錫主義與衝向鴨綠江
第八章 中國猛攻:長津湖與軍隅里美軍潰退
梅斯一直以為,德國的冬天是最寒冷的冬天,但事實證明北韓的冬天更可怕;在德國,你經常會覺得,只要挺過這一天,寒冷就會過去,但在北韓,寒冷似乎永遠如影隨形,你能感到的只有絕望……此外,北上途中的寧靜,是一種完全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寧靜,讓人毛骨悚然,似乎走入敵人編寫的劇本中。不顧一切地分兵冒進使美軍陷入共軍在長津湖和軍隅里設下的埋伏,浴血苦戰後,只能倉皇突圍撤退。而後,李奇微接替因車禍身亡的沃克,出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力圖重整旗鼓。
28謹慎的弗里曼
29兵潰清川江
30拙劣的指揮
31軍隅里與「長手套」
32向西突圍
33脫險南下
34逃離長津湖
35誰之罪
36李奇微出場
37重整旗鼓
第九章 反制中國:雙聯隧道、原州和砥平里兩軍激戰
中國即將面對一支截然不同的美國軍隊與指揮體系,然而,就在兩軍即將開戰的時刻,毛澤東與彭德懷卻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李奇微迅速調整戰術,雙方在原州和砥平里展開激戰。美軍擊退了中國軍隊的進攻,而後者損失慘烈。這是韓戰的轉捩點,李奇微證明了中國人並非不可戰勝,如果說以前是麥克阿瑟囿於偏見,現在則是毛澤東受制於思維定勢。這場失敗對彭德懷來說是破壞性的,他一向不喜歡坐飛機,但這次破了例:他直飛北京,在清晨闖進了正在熟睡的毛澤東的臥室。
38彭德懷的憂慮
39從原州到砥平里
40雙聯隧道驚魂記(1)
41雙聯隧道驚魂記(2)
42固守砥平里
43原州之戰
44麥吉與弗里曼
45柯羅姆貝茨救援隊
46堅守到底
47轉捩點
第十章 將帥失和:麥克阿瑟的去職風波
華盛頓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戰局的好轉也未能緩和東京與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係:李奇微的勝利就代表麥克阿瑟的失敗,令他顏面無光……驕縱的麥克阿瑟越來越無視總統,不但違抗政府的政令,還與共和黨人勾結,大有從政之勢。杜魯門忍無可忍,於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將其解職。解職後的麥克阿瑟一度風光無限,而杜魯門卻四面楚歌——儘管歷史總會給他公正的評價。不過,待國會聽證會召開後,麥克阿瑟身上的光環逐漸消褪,他人生最輝煌的樂章已經結束。
48麥克阿瑟「逼宮」
49杜魯門痛下決心
50麥克阿瑟聽證會
第十一章 戰爭後果:結局與未來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看似永無希望的戰爭,這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雙方陷入了僵局,一邊和談一邊打,最後在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草草收場。歷史彷彿回到了原點,但中國、美國、南北韓都深受這場戰爭的影響。對於美國人而言,韓戰始終是歷史的黑洞,而正因為此,那個時代的教訓再次於越南重演。而在中國,它成了這個國家在新歷史中寫下的最燦爛樂章,但隨之帶來了毛自我崇拜的膨脹並釀成了整個國家的惡果。戰爭結束了,人類希望可穿越意識形態的隔閡;老兵們向世人祈禱,但願永遠不再有戰爭。
51黯淡與輝煌
52可知的結局與不可知的後果
53反思
54尾聲
後記
致謝
中英對照表
參考書目
註釋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軍事術語表
自序
第一章 雲山警兆:美軍遭遇伏擊
這是美國全身而退的最後一次機會,麥克阿瑟卻錯失良機……一九五○年十月二十日,美軍攻克平壤。一直以精通所謂「東方心理學」自詡的麥克阿瑟斷言中國不會參戰。因此,他不顧天氣、地形等不利因素,要求美軍迅速北上。然後對著鴨綠江水撒尿以慶祝勝利。孰料,在雲山一帶,中共軍隊彷彿從天而降,伏擊於此,把美騎一師打得潰不成軍後,又迅即消失地無影無踪。
1雲山伏擊戰
第二章 愁雲慘霧:北韓軍南侵
當北韓軍突然越過三十八度線時,沒有人比...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