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至17世紀中期的貿易紀元時期,其高峰期集中在西元1570年至1630年,為全球交易環境誕生的時段,但是經濟軸心不在歐洲全在中國。從16世紀以來,白銀的產生和貿易加速的增加,絕大部分流向到中國這個市場,使得中國成為歐洲與亞洲白銀的聚集地。而提供白銀給中國的日本,則因為台灣位於南中國與日本之間絲綢貿易的海路上,故成為中日商人在中國政府禁止下,違法秘密買賣之地。一旦荷蘭人想要參與中日的白銀貿易,也會為相同的理由看上了台灣。
17世紀對台灣而言,是一個重要轉折的世紀,在這個世紀中國歷經明、清兩個帝國的統治,而台灣則是面臨大明帝國、荷蘭、西班牙、大清帝國、明鄭五個政權的競逐,100年的時間以荷蘭統治38年為最長。以殖民統治結構來說,荷蘭人在台灣設立了行政、司法、貿易體系,進行商業與傳教活動,直到1662年才被鄭成功結束殖民經營。
從全球的意義上來說,16、17世紀歐洲人到亞洲,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波全球化的開始,一則將台灣推入了世界舞台,二則打開了歐洲人與中國人的直接貿易,三則直接衝擊了東亞的政治格局。而這一波的全球化,台灣的貿易地位實踐了荷蘭人殖民的夢想,從南洋到日本的中間站角色吸引了歐洲人和日本人的注目。接續的鄭氏王朝和滿清政權把台灣轉入中國人的社會,使得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痕跡,逐漸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淡化,也暫時阻斷了歐洲人、日本人企圖占據台灣成為他們殖民地的美夢。
作者簡介:
戴月芳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研明史、台灣史、文化創意產學。
投入出版界與學術界已有30年,代表作品有:
《五千年人類大史蹟》、《中國名著選譯叢書》、《中國建築》雜誌企畫、《再現台灣》套書(榮獲金鼎獎)、《20世紀全紀錄》、《中國全紀錄》、《台灣全紀錄》、《20世紀中國全紀錄》、《放眼世界》、《中國名畫之旅》、《空中巴士》、《我如何弄垮霸凌銀行》、《台灣三國志》、《明華園》、《中共軍頭點將錄》、《荷蘭人在台灣》、《西班牙人在台灣》、《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台灣錢淹腳目――台灣的行郊》、《台灣文化協會》、《霧社事件》、《蔣渭水》、《國語彩色辭典》(榮獲課外優良讀物)、《世界古文明之旅》、《小小理財家》、《世界歷史》、《英漢日小辭霸基礎型彩色圖解綜合字典簡體版》、〈明太祖太常寺官員陞遷之研究〉、〈明太祖太常寺官員陞遷之研究〉、〈明代皇家機構天文科技管理之研究〉等。
章節試閱
國際海權角逐下的台灣
遠溯古代,人們已經展開發現之旅,有些人為了人生目標徒步而行,也有些人在大無畏的企圖心慫恿下乘風破浪,探索這個世界,例如西元629年(唐太宗貞觀三年)唐朝高僧玄奘離開了唐朝首都長安,前往天竺(今印度)取經,經歷了17年返回中國,將其一路上所見所聞撰寫成《大唐西域記》;約西元985年(北宋太宗雍熙二年),挪威人紅髮埃里克(Eric the Red,950~c. 1003年)從冰島航抵格陵蘭,並建立殖民地;西元13至15世紀之間,基督教與穆斯林的旅行者都往遠東探險,他們在蒙古的首都喀喇崑崙及後來元朝大都與蒙古人有所交流,讓西方人第一次瞭解東方的風情,以威尼斯人馬可•波羅(Polo Marco,約西元1254~1324年)與摩洛哥人伊本•拔圖(Ibon Battuta,約西元1304~1377年)為代表;西元1405年至1433年(明成祖永樂三年~明宣宗宣德八年)明朝太監鄭和先後七次率領船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途經蘇門答臘、斯里蘭卡、印度、波斯灣、紅海、麥加、非洲東岸等地,為中國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遠航船隊領導;西元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葡萄牙探險家達伽馬(Da Gama,約西元1460~1524年)與170名船員分乘4艘船,從里斯本到加利卡特(Calicut)港口,成為首位全程以海路抵達印度的歐洲人,12年後(明武宗正德五年)佛朗機人阿爾布克爾克(Afonso de Albuquerque,1453~1515年)占領印度臥亞(Goa,今果阿),使之成為葡萄牙重要的貿易港口。
這些來自陸權與海權國家的探險家們,除了個人的企圖心鼓動外,還需要母國或金援國家的大力支持,才能有所作為。有人說,中國沒有海外殖民的野心,如果有的的話,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早就囊括南洋了。而一些海權國家在財富與土地的誘引下,派遣了許多的探險家去發現通往神祕亞洲的海上航路,於是揭開了歐洲航海大發現時代的序幕。事實上,這些受委託航海探險家們並不確定他們可以達成任務,如同克里斯多夫•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西元1451~1506年)以為他發現了印度,其實是「新大陸」。
到了16世紀,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熱中於北美洲的探險,即便從亞洲遷徙而來的早期人類已經在那裡定居了幾千年,而北歐的維京人也比他們早在11世紀初來到那裡,但對這些歐洲人而言發現美洲新大陸是一件空前絕後的探險壯舉。同時,為了追隨這個探險時代的步伐,歐洲的傳教士也積極分赴世界各地展開布教活動,他們確信透過宗教的洗禮,海外殖民地的原住民理應會尊重耶穌基督與服從殖民母國。
進入了17世紀之後,荷蘭、英國、法國的探險家們已經發現了散布在太平洋中的許多島嶼,但同時也驚訝大洋洲最大的海島(即澳洲)上面已居住許多原住民了。而此時的台灣因為靠近中國大陸的地緣位置逐漸受人注目,在風聲鶴唳的東西海權颶風裡,台灣就此捲入了被外來政權殖民的命運了。
(1) 閩南生理人與台灣
從宋代以來,福建泉州的生理人(Sangley或Sanglei)足跡遍及南海諸國,與波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建立了貿易關係,拉近了閩南地區與印度、阿拉伯世界的距離。在這裡提及的「生理人」,一般也稱作「華商」或「海商」,目前已知文獻裡最早提到「Sangley」是西元1575年(明神宗萬曆三年)Fray Martin de Rada的報告中所云:「馬尼拉島上的人們稱呼中國為Sangley。」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Ⅱ,1556~1598年在位)曾經分別在1581年(明神宗萬曆九年)3月5日、1587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6月23日給葡萄牙、馬德里頒布的敕令寫道:「一些定居在我們菲律賓群島馬尼拉市(案:1571年西班牙在菲律賓殖民總部從宿霧移到馬尼拉)的中國商人,被稱為『Sangley』。」而「Sangley」所指的就是「來到這裡作生意的商人」,這個語詞衍生兩個中國字,Xiang lay,代表的意思也是「來到這裡作生意的商人」。
「Sangley」一詞源自廈門方言「Seng li」(生理),英國學者鮑森(Boxer C. R)探究「Sangley」一詞來自達伽洛語(Tagalog),西班牙人原來就以這個語詞來指從中國福建港口來作生意的中國人(即閩南漢人)。從1571年(明穆宗隆慶五年)起,西班牙占領的呂宋島上已湧入福建漳州人為主的閩南生理人,販賣中國商品給歐洲人。這些生理人主要集中在馬尼拉,他們不斷南下,與西班牙人以白銀交易。早在宋元即以「生理」一詞來代表生意或商人兩個意思,例如南宋人汪體仁在其家訓中云:
而能勤於生理,隨分而成,亦粗足以慰吾心。
又如張燮《東西洋考•卷一西洋列國考》載:
……著頭目四人逐日在澗看守,以便唐人生理。
而在西班牙的認知方面,「Sangley」並非專用於華商,據台灣學者方真真參閱西班牙塞爾維亞(Sevilla)印地安檔案館(Archivo Genèral de Indias)保存的兩本手稿:一是《1657年到1684年到菲律賓群島貿易的舢舨和小貨船登錄文件》,一是《1686年8月28日至9月23日從不同王國到馬尼拉貿易的七艘小貨船登錄文件》,發現凡從中國閩、廣沿海一帶、台灣、日本、交趾支那和Jor∕Yor(可能指柔佛)的船主或船長,西班牙人都稱為「Sangley」。
1580年(明神宗萬曆八年)4月至1583年(明神宗萬曆十一年)3月期間,彭納羅扎(Dan Gonzalo Ronquillo de Peńaloza)擔任第四任菲律賓總督,在馬尼拉劃定「澗內」(Paridn)為中國城,將散居各地的華人集中於澗內,成為當時海外最大的唐人街,平常住在澗內的華人約在3000~4000人上下,另外有2000人隨貨船來去,他們住在當作絲綢市場的四排房子裡,這四排房子皆呈長方形,店鋪、食肆、中藥鋪分布其間。1588年(明神宗萬曆十六年),對馬尼拉閩南生理人向有研究的菲律賓主教薩拉扎(Domingo de Salazar)曾寫信回西班牙提及,通常每年的11月至隔年的5月,有20名大商人自中國航行到馬尼拉,每位大商人至少會帶領100人,在馬尼拉住上7個月的時間,他們的貨船載運貨物及麵粉、食糖、餅乾、食油、鳳梨、橘子、核桃、栗子、無花果、李子、石榴、梨子、醃肉、火腿等食物,提供馬尼拉市和郊區居民整年使用,而且還載運牛、馬牲口。 到了1590年(明神宗萬曆十八年),馬尼拉的閩南生理人已增加到4000~5000人左右,這些生理人掌控了馬尼拉的商業發展,而西班牙人也不得不透過這些生理人從中國載運充足的糧食、牲口,以維繫日常的補給。閩南生理人深諳物美價廉的道理,也肯給西班牙士兵賒帳,連華人工匠模仿製造西班牙的玩意兒更是精緻許多,價格包君滿意,薩拉扎主教驚讚道:「便宜到不好意思說出口來。」
國際海權角逐下的台灣
遠溯古代,人們已經展開發現之旅,有些人為了人生目標徒步而行,也有些人在大無畏的企圖心慫恿下乘風破浪,探索這個世界,例如西元629年(唐太宗貞觀三年)唐朝高僧玄奘離開了唐朝首都長安,前往天竺(今印度)取經,經歷了17年返回中國,將其一路上所見所聞撰寫成《大唐西域記》;約西元985年(北宋太宗雍熙二年),挪威人紅髮埃里克(Eric the Red,950~c. 1003年)從冰島航抵格陵蘭,並建立殖民地;西元13至15世紀之間,基督教與穆斯林的旅行者都往遠東探險,他們在蒙古的首都喀喇崑崙及後來元朝大都與蒙古人有...
作者序
30年前,筆者在大學就讀,台灣史的研究尚待更多的專研者投入經營,尤其在荷西時期的研究方面,只有政治、宗教兩個角度的探討,需要深入性、多面性的瞭解,卻又礙於語言、文字的隔閡,無法參閱荷蘭文、西班牙文撰寫相關史料檔案,自然使得此一時期的研究窒礙難行。今天,欣見村上直次郎翻譯的《巴達維亞城日誌》、郭輝與程大學翻譯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江樹生譯註的《熱蘭遮城日誌》、程紹剛譯註的《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即譯註《東印度事務報告》中有關福爾摩莎史料)、鄭維中撰寫的《製作福爾摩沙》(介紹台灣史相關西洋古書,如《東印度水路誌》、《福爾摩沙簡報》、《荷使初訪中國記》、《荷蘭信使》、《荷使第二及第三次出訪(大清)中國記》等二十本)等書相繼出版,彌補了台灣本身沒有古籍珍本可考的缺憾。這些年來,台灣史籍翻譯促使中外學者積極投入,藉由這些真實的紀錄,豐富了我們對歷史的解釋,更把台灣史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來探討。
以前,我們只從台灣的角度看台灣史;現今,我們應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台灣史。西元1405年(明成祖永樂三年)至1433年(明宣宗宣德八年),鄭和完成七次下西洋,前後歷時29年,比西元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佛朗機人 繞道南非好望角經東非蒙巴薩穿越印度洋至印度加利卡特(Calicut)早65年,其航行遠至波斯灣、紅海及非洲東岸,其後促使閩、粵兩省人口大量移民南洋,造成了今天的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群島、菲律賓群島在西方人東來殖民以前,已經成為中國人的的天下。與此同時,歐洲已步入「貿易紀元時期」,在西元1551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年)有葡萄牙船航抵日本九州東北的豐後(Bungo)進行貿易,途經台灣時,以「福爾摩沙」(Formosa)稱呼,至此台灣日漸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1553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佛朗機人向明朝官員「借住」濠鏡(今澳門)。1565年(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西班牙人占領菲律賓,在宿霧(Cebu)建立了其在亞洲的第一個殖民地。1602年(明神宗萬曆三十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此為荷蘭從日本到南洋到南非廣大商業與殖民王國的統治指揮中心。1604年(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22年(明熹宗天啟二年),荷蘭兩次占據澎湖不成,1624年(明熹宗天啟四年)荷蘭與明朝官方協商,轉至大員(今安平)與中國進行貿易。1626年(明熹宗天啟六年),西班牙勢力進占雞籠(今基隆),正式宣告台灣陷於兩雄相爭之局。
17世紀的台灣,處於世界列強兵家相爭之地。因為明朝實施海禁政策,海洋貿易體系主要透過朝貢與官辦的方式進行,對中國海外貿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雖然時張時弛,但貿易發展需有開放的政策與穩定的環境才有未來,於是無形之中助長海盜走私的生意。到了清朝,出於防漢制夷的政治考量,又為了打擊摧毀反清復明的勢力,配套實施了空前絕後的閉關鎖國政策,甚至實行了沿海遷界,扼殺了中國的海洋貿易、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造成中國在18、19世紀嚴重落後於西方,也促使台灣成為兵家必爭的貿易基地。
本書將台灣史放在世界史的格局裡,從15世紀以後大航海時代海外擴張的來臨到16世紀以來歐洲強權的變化,外在的刺激逐步把台灣這個蕞爾小島推到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而在西元1581年(明神宗萬曆九年)荷蘭人反抗西班牙宣布獨立,從主權、宗教的束縛裡釋放出來的荷蘭追隨葡萄牙、比利時、西班牙等國的海外擴張政策,為了促進其在好望角以東的亞洲貿易及在亞洲繼續與西班牙作戰,於1602年(明神宗萬曆三十年)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主導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事務;又於1624年(明熹宗天啟四年)登陸了大員(今安平),展開了38年對台灣的統治,其間歷經明、清兩代,因此將本書名定為《明清時期荷蘭人在台灣》,希冀清楚交代其間荷蘭人在台灣進行哪些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等活動?如何與西班牙爭奪地盤?荷蘭在台灣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最後又為何丟掉台灣基地?這些錯綜複雜的過程,與歐洲強權的抗衡、中國內部政局的變化、台灣海峽上活動的商業利益息息相關,其中將會大量運用史料檔案,全面還原明清時期荷蘭人在台灣經營的真相。
2011年是中華民國建國100週年,在台灣研究逐漸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的同時,本書的完成,一則是以出生台灣的歷史工作者對國家百壽的賀禮,二則以本書拋磚引玉,待日後尚未付刊的檔案一一翻譯付梓,更豐富台灣史國際化的研究,強化台灣的生命力。
2006年至2009年,筆者主編了一套100冊的《再現台灣》系列套書,其中也參與撰寫10幾冊,邀請了專研各領域的學者共襄盛舉,也榮獲了2007年金鼎獎的最高榮譽。2008年,感謝五南文化集團楊榮川董事長的邀約,再度策畫了《台灣誌記》書系,在這個書系筆者撰寫了這本書,結合個人的專長領域:明史、台灣史,當作個人投入史學界、出版界30年的紀念。最後,感謝台灣書房蘇美嬌與程于倩小姐、蔡明慧小姐的襄助、美編李文順先生的設計、文史工作者陳志杰先生的襄助,他們的專業背景提升了這本書的價值。如有未逮之處,尚請讀者與各方先進不吝指正,待再版時復以修正。
30年前,筆者在大學就讀,台灣史的研究尚待更多的專研者投入經營,尤其在荷西時期的研究方面,只有政治、宗教兩個角度的探討,需要深入性、多面性的瞭解,卻又礙於語言、文字的隔閡,無法參閱荷蘭文、西班牙文撰寫相關史料檔案,自然使得此一時期的研究窒礙難行。今天,欣見村上直次郎翻譯的《巴達維亞城日誌》、郭輝與程大學翻譯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江樹生譯註的《熱蘭遮城日誌》、程紹剛譯註的《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即譯註《東印度事務報告》中有關福爾摩莎史料)、鄭維中撰寫的《製作福爾摩沙》(介紹台灣史相關西洋古書,如《東印...
目錄
自序
1. 國際海權角逐下的台灣
(1)閩南生理人與台灣
(2)貿易紀元時期的台灣社會
2. 遠涉波濤:歐洲海外擴張
(1)佛朗機人對外拓建市場
(2)西班牙的海外貿易世界
(3)荷蘭爭取獨立與東印度公司
3. 自我封閉:鎖國下的日本
(1)十六世紀的日本
(2)十七世紀的日本
4. 蒙塵明珠:明清統治下的台灣
(1)〈東番記〉的記載
(2)《東印度水路誌》的觀察
(3)甘迪究士牧師的親歷
(4)士兵兼地圖測繪師司馬爾卡頓的描繪
(5)親歷鄭成功攻台士兵赫伯特的敘述
(6)台灣海峽的武裝集團
5. 闢地謀利:荷蘭治台
(1)殖民前夕:從澳門到大員
(2)治台目標
(3)《東印度事務報告》與歷任駐台長官
(4)不平等的荷、漢合作模式
(5)廣闢財源的方式
(6)與原住民的磨合
(7)西、荷共存
6. 前功盡棄:內部衝突與撤台
(1)與麻豆社的衝突
(2)虎尾攻擊漢人
(3)郭懷一事件
(4)何斌遊走荷、鄭兩方
(5)國姓爺以台灣為反清基地
(6)荷、鄭對峙與揆一撤台
7. 台灣角色的轉變
(1)歐洲殖民擴張的技能
(2)荷蘭內部意見不合
(3)鄭成功入台的意義
(4)荷蘭殖民台灣的檢討
參考書目
自序
1. 國際海權角逐下的台灣
(1)閩南生理人與台灣
(2)貿易紀元時期的台灣社會
2. 遠涉波濤:歐洲海外擴張
(1)佛朗機人對外拓建市場
(2)西班牙的海外貿易世界
(3)荷蘭爭取獨立與東印度公司
3. 自我封閉:鎖國下的日本
(1)十六世紀的日本
(2)十七世紀的日本
4. 蒙塵明珠:明清統治下的台灣
(1)〈東番記〉的記載
(2)《東印度水路誌》的觀察
(3)甘迪究士牧師的親歷
(4)士兵兼地圖測繪師司馬爾卡頓的描繪
(5)親歷鄭成功攻台士兵赫伯特的敘述
(6)台灣海峽的武裝集團
5. 闢地謀利:荷蘭治台
(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