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謂的美好生活,都是企圖掌控自己想要的經驗、
追求自己所安適的狀態,而把當下這一刻給謀殺了。
然而,真正的美好生活,只來自於對不安能泰然處之,對變動能自在順應。
在不安中重新找回幸福!
當代最受愛戴的靈性女導師 傑尊瑪‧丹津‧葩默,
說出每個人充滿迷惑、困擾的心,引導我們擁抱真實、深切、持久的安樂。
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只要擁有我們渴望的事物,我們就會心滿意足。這使我們深信,擁有自己的財物,擁有所愛的人,擁有事業及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將會為自己帶來安全感,甚至擁有喜悅。然而,試圖緊抓不放,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嗎?在恆常和穩定中,就能尋求安全和保障嗎?
兩千五百年前,擁有大量的財富、僕役、妾婦、絲綢、黃金和珠寶,以及一個王子可能想要擁有的一切事物的佛陀。從表面上來看,他擁有一切,那麼,他為何要離開家園,去尋找令他感到不滿足的原因?因為他體驗到,生命不總是它所顯現的樣子,而我們的心卻以為,滿足自己的欲望即是通往快樂之道;但事實上,超越欲望和執著的心、全然開放接受自己的處境,才能真正地通往快樂之道。
轉化自己的心不是指前往佛法中心、坐禪或舉行儀軌等這類的事情,而是去培養真正開放的心。當代最受愛戴的靈性女導師——傑尊瑪‧丹津‧葩默,將她四十多年來如何在生活中實際運用看似平常而普通的佛法觀念,如無常、因果業報、出離、菩提心和虔敬心等主題,以及透過她自己深刻的個人洞見及其所體驗的精彩故事,撫慰現代人內在徬徨、騷動不安的心,激勵我們深入骨子裡地去了解修持佛法的必要性,引導我們趨入心靈深處,貼近生命原來的面貌。
作者簡介:
傑尊瑪.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
一位在喜馬拉雅山洞穴中閉關苦修十二年的現代瑜伽女,她是西方世界中最資深且聞名全球的藏傳佛教比丘尼。在女性被隔絕於寺院組織之外的年代,她傳奇般的洞穴閉關、清修生活,啟發了出家眾和在家眾,成為世界各地靈修女性的模範。
一九四三年出生、成長於倫敦的傑尊瑪.丹津.葩默,在青少年時期即成為佛教徒。二十歲那年,她旅行至印度,成為第一位受戒為佛教比丘尼的西方人士。國際暢銷書《雪洞──丹津.葩默悟道歷程》(Cave in the Snow)記錄她隱居在偏遠洞穴的十二年歲月。她極為關心佛教尼眾身處的困境,在印度創建道久迦措尼寺(Dongyu Gatsal Ling Nunnery),為來自西藏和喜瑪拉雅邊境地區的年輕女性提供一個環境,讓她們可以按照藏傳佛教竹巴噶舉傳承的方式,一起研習和修行。
二〇〇八年,竹巴噶舉(Drukpa Kagyu)傳承的持有者、第十二世竹巴法王賜予她「傑尊瑪」(Jetsunma)這個尊貴的頭銜,意思是「在戒律和瑜伽密行有成就的女性導師」。
相關網頁:www.tenzinpalmo.com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譯有《你可以更慈悲》、《如是》、《白蓮花》、《穿越六道輪迴之旅》、《空性》、《死亡的藝術》等書。目前定居西雅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具有成就的修行者和導師,她能夠透過教法和個人的風采來觸動人心……。我肯定本書將利益眾人,它適合每個需要和想要了知通往真正安樂之道的人。
——第十二世嘉旺.竹巴(The Gyalwang Drukpa)法王
傑尊瑪.丹津.葩默把佛陀的核心教法,跟自己深刻的個人洞見、身為一個優秀傳統的成員身分,以及不凡的背景來歷所體驗過的精彩故事交織在一起。令人驚奇的是,不論你聽聞過多少次這些根本教法,它們仍然持續地深入你的心中。本書為任何想要把教法帶入生活中的人,提供了實際可行的智慧。
——伊莉莎白‧麥緹絲南賈(Elizabeth Mattis-Namgyel)
《The Power of an Open Question》一書的作者
對東方人士和西方人士而言,這是一個溫暖、充滿智慧,以及豐富的佛法召喚。她的寫作風格光芒四射卻平易近人,我們可以在一字一句中,品嘗到佛法的了證。
——上師瓊安‧哈利伐克斯(Roshi Joan Halifax)
烏帕亞禪中心(Upaya Zen Center)創始住持、《與臨終共在》(Being with Dying)一書的作者
《活在微笑中》一書散放傑尊瑪對生命的熱忱,使佛陀的教法變得容易親近,可以不著痕跡地把它們融入我們的生命之中,並且從內到外地轉化我們自己。讀者們將覺得傑尊瑪就坐在我們身邊品茶暢談。
——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
《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一書的作者
名人推薦: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具有成就的修行者和導師,她能夠透過教法和個人的風采來觸動人心……。我肯定本書將利益眾人,它適合每個需要和想要了知通往真正安樂之道的人。
——第十二世嘉旺.竹巴(The Gyalwang Drukpa)法王
傑尊瑪.丹津.葩默把佛陀的核心教法,跟自己深刻的個人洞見、身為一個優秀傳統的成員身分,以及不凡的背景來歷所體驗過的精彩故事交織在一起。令人驚奇的是,不論你聽聞過多少次這些根本教法,它們仍然持續地深入你的心中。本書為任何想要把教法帶入生活中的人,提供了實際可行的智慧。
——伊莉莎...
章節試閱
第三章 我要如何才能快樂?(摘錄)
我們過生活的方式,會令人感到不滿足,
有某種內在的欠缺和空虛,某種無法用人和事物來填補的內在無意義感。
是什麼造成這種內在的不安……
我們在逃避什麼?
如果我們把佛教之路想成一座寺院,那麼我們必須經過前門,才能進入寺院,這前門即是「皈依」的誓戒。「皈依」是指我們逃離某件事物,那麼,我們在逃避什麼呢?
在這個年代,世界充滿了難民。難民都在尋找庇護,他們逃離在自己國家發生的戰爭、敵人和天災,逃到希望能給予安全與保護的地方。因此,在佛教之中,我們可以說全都是難民,如果我們有任何見識的話,也會發現自己正在企圖逃避問題、衝突和生死輪迴的困境。尤其,我們正在逃離未被調伏、訓練的心和痴、貪、瞋、驕慢、嫉妒等五毒所創造出來的衝突,這些衝突為自己和他人引來許多困擾;我們在逃離求而不得和不求而得(老、病、死)等問題。這個世界存在著那麼多的問題。
我們能在哪裡找到皈依?我們只能在勝義諦裡找到皈依。那是唯一真正穩固的基礎,沒有任何相對的(世俗的)事物是真正的皈依。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消費者社會總是把快樂置於外在之上,置於所擁有的事物和所達成的事物之上。這意味著我們的快樂和滿足取決於自己擁有什麼,取決於人們對我們形象的看法。這使我們相信,如果自己的房子比鄰居的大,或如果擁有更多的車子、更大的電視或最新型的電腦,將使我們擁有一種真正的內在滿足感,甚至擁有喜悅。不論你相信與否,我們事實上幾乎都受到這種心態的支配,即使連小孩都不得自由,當你觀看兒童電視節目時,可以看見商業廣告的目標都是在製造那種充滿希冀和欲望的心。當然,因為如果我們不持續地希冀和渴望,就不會繼續購買,企業的利潤也將會受損,「購買」才是它的目的。
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都已獲得滿足,我們都擁有棲身的處所、蔽體的衣物、足夠的食物。事實上,我們的需求非常少;然而,我們超越自己的需求而陷入貪婪,陷入社會持續刺激的人造欲望之中。大部分的人都上了當,他們真的相信,如果擁有一間更寬敞、更舒適的房子,或一輛更寬大、更優良的汽車,或一個更有趣、更迷人的伴侶,就會達到「涅槃」!我們確實有這種感受,尤其對於伴侶就是有這麼一點感覺,認為如果能找到那個完美的伴侶,完全聽令於我們,在各方面都令人感到心滿意足,那麼我們便是找到了一段理想的人際關係,就會因而感到十足的快樂。這種想法充分說明了我們的問題。
我們有如在轉輪上的倉鼠,持續不斷地在這台跑步機上面奔跑,努力工作,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竭,卻一無所獲,因為不論我們擁有什麼,總是還有更多其他的東西。大部分的世界都相信這一套──我們相信,只要擁有自己渴望的事物,我們終於會心滿意足。
在佛教傳統之中,我們把佛、佛陀的教法和已了證佛法的僧伽視為皈依處。為什麼?佛陀曾經是一個王子,擁有他所想要的一切。他擁有三座按照一年三個季節所建造的宮殿,他擁有寵愛他的雙親和一個美麗動人的妻子,甚至擁有一個兒子。佛陀非常英俊瀟灑、體格健壯,具有聰明才智。他擁有大量的財富、僕役、妾婦、絲綢、黃金和珠寶,以及一個王子可能想要擁有的一切事物。從表面上來看,他擁有一切,那麼,他為何要離開家園,去尋找令他感到不滿足的原因?
在他離開宮殿出遊期間,他看見這樣的景象──一個非常年邁的老人、一個病人和一具屍體。對他而言,這是一個極大的啟示,因為在他放縱於寵溺的生活時,這些事物一直都被隱藏起來。或許它們並非真的被隱藏起來不讓他看見,而是他從未真正地想過這些事情。
當我們年輕時,通常不會想到老邁、疾病和死亡,因為我們認為這些事情會發生在其他地方的那些年老的守舊者身上,而不會想到它們也將無可避免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佛陀之所以離開家園,便是因為他體驗到,生命不總是它所顯現的樣子。佛陀從我們現在身處的情境開始。
我們認為生活是相當穩定、安全的某種事物,總是努力地去保有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保持原本的人際關係,以及讓自己保持與壯年時期差不多的外貌。我們否認「改變」和「無常」存在的事實,否認包括身體裡的細胞、心中的想法等一切事物都無時不在改變,在每個地方的每個剎那都處於變遷的狀態,但是我們卻試圖執取不放。我們持續不斷地否認這樣的事實──一切事物正在改變,一切事物正在流動,所有事物聚合之後終會離散。
「不滿足」的生命本質
兩千五百年前,當佛陀在北印度證悟時,他了證整個人類的潛能(佛性)。我們全都擁有這種潛能,但它通常被封閉起來,佛陀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人。在他證悟之後,他徒步前往貝拿勒斯(Benares,即今瓦拉納西[Varanasi))。在瓦拉納西郊外,有個小小的庭園鹿野苑(Deer Park),佛陀在那裡遇見他往昔的五個友伴。之前,這五個友伴因為佛陀放棄極端的苦行而開始進食後,他們便離開了佛陀。在鹿野苑,佛陀教導所謂的「第一次開示」,或以佛教用語所說的「初轉法輪」。他傳授了什麼教法,是他所了證之證悟的精要?他並未談到喜悅、愛和光芒,他所談論的是「苦」。他談到我們「不滿足」的生命本質,而我們通常過著不滿足的生活。佛陀從我們現在的處境開始說法,他說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都處於一種不自在的狀態,不知何故,它從來都不太正確。它有時是非常錯誤的,有時幾乎是正確的,但是它從未剛好正確。
基本的不滿足充斥在我們所有人的生活之中,佛陀稱此為「苦」。當然,它以許多種形式呈現,從粗重的肉體痛苦至情緒、心理的痛苦,乃至心靈之苦。這種不自在感之所以有那麼多種形式,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在這個星球上數千年。幾乎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不只是人類,包括動物、昆蟲和一切有情眾生,基本上都想要快樂。當大多數人在早晨睜開眼睛時,他們不會醒來想著:「今天我要如何才能盡可能地痛苦悲慘,並且也弄得其他人痛苦悲慘?」某些人可能會這麼想,但是大多數人不會。
我們全都想要快樂,費盡心思地努力讓自己快樂。許多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沉思「要如何獲得快樂和保持快樂」這個難題。為何大多數人會那麼地不快樂?他們不只自己痛苦悲慘,也讓周圍的人痛苦悲慘。許多人在他們的生命中經歷大量的痛苦,並且竭盡所能地試圖舒緩這些痛苦;然而,其他人至少在表面上對自己的命運感到相當滿意。「滿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在佛陀證悟之後,他從我們的處境開始傳法。他說:「我們過生活的方式,會令人感到不滿足,有某種內在的欠缺和空虛,某種無法用人和事物來填補的內在無意義感。是什麼造成這種內在的不安──這種內在的、啃噬著我們的不滿感?」
椰子洞與猴子
佛陀教導,執著、渴望的心是引起我們內在的這種不自在感的根本原因,而這種不自在感則是以自己的根本無明為基礎。那是無知於什麼呢?基本上,那是不了解事物之真實面貌的無明。我們可以從許多層次來加以探討,但是,首先得從我們不但未認識無常,也未認識真實自性的觀點來處理「無明」這個問題。因為無明的緣故,我們總是向外執取,不了解我們內在的相互連結,總是認同於這種自我和他人的感覺。
現在,一旦有這種「自我」和「他人」的想法,我們就產生想要去獲取討喜的事物且排拒想要避免的事物的想法。然後,為了必須填滿這種內在的空虛感,於是我們便屈服於抓取和執著。當然,我們迷妄地認為自己執取的心,以及對人和事物的執著,將會為自己帶來快樂。我們總是這麼做,例如執著於自己的財物,執著於所愛的人,執著於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執著於事業和所獲得的事物,我們認為緊緊地抓著這些人和事物不放,將會為自己帶來安全感,而給予自己快樂。那是我們根本的迷妄,正是因為這種執取,而讓我們感到不安全,這種不安全感讓我們產生不自在──不安定感。
沒有任何人用鏈子把我們束縛在輪迴之上,是我們緊握著它,用盡全力緊緊地抓住它。「放下」即是從輪迴中脫離的方式。你了解嗎?那種執取的心即是我們痛苦的原因,但是我們卻非常地迷妄,因為認為自己的貪婪、渴求和欲望都指向快樂的源頭。不論如何否認,我們真的都相信如果實現了所有的想望,自己將會快樂。但事實在於,我們永遠無法實現自己所有的想望,因為它是永無止境的。佛陀說,它有如飲用鹽水,只會讓我們越喝越口渴。
佛教所說的「無貪」是什麼意思?許多人認為,「無貪」這個想法非常冷酷,這是因為他們把執著與愛混為一談的緣故。執著不是真正的愛,它只是自我的愛。
當我十八歲時,告訴母親要前往印度。我記得是在她下班回家的路上碰見她,我對她說:「喔!媽媽,你猜怎麼著?我要去印度!」
她回答:「喔!親愛的,你何時離開?」
她之所以那麼說,不是因為她不愛我,而是因為她確實愛我。她愛我那麼深,所以希望我快樂。她的快樂在於我的快樂,而不是在於我能夠做什麼去讓她快樂。
「無貪」與我們是否擁有什麼無關,它只是財物擁有我們,還是我們擁有財物之間的差別。有個關於古印度某位國王的故事,他擁有一座宮殿和許多的妻妾、金銀珠寶、絲綢,以及做為國王所擁有的一切美好事物。他也有一位極端苦行的婆羅門上師,這位婆羅門擁有的唯一物品是一只陶碗,他把這只陶碗用來當作乞食用的缽。
某天,國王和上師坐在花園裡的一棵樹下,僕人們跑過來大聲呼喊:「喔,大君!陛下!快點來,整座宮殿已陷入火海之中!請快點來!」
國王回答:「現在不要煩我!我正在跟上師學法,你去處理那場火。」
但是,他的上師卻跳起來大叫:「你這是什麼意思?我把缽留在宮殿裡了!」
我們現在談的是「心」,而非在談「財物」。財產和物品是無辜的,它們不是問題。我們擁有多少或未擁有什麼並不重要,我們對自己擁有的事物所產生的執著,才是問題所在。如果明天我們失去一切,然後說:「喔,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那就沒有問題了,因為我們並未被困住;但是如果我們因而苦惱悲傷,那就會是一個問題。
對於人和事物的執著,正顯露我們害怕失去它們的恐懼,當確實失去它們時,我們就會感到悲傷。與其如此緊緊地抓住事物不放,我們可以更輕柔地握住它們。當擁有這些事物和人際關係時,我們盡情地享受、珍愛它們;但是如果它們消失了(嗯!那是事物的流動),當心中毫無希望或恐懼時,心是自由自在的。我們貪婪、執著的心才是問題所在。
有個關於一種在亞洲用來抓猴子的陷阱的故事。它是一顆挖空的椰子,被釘在樹上或木樁上,椰子上有個小洞,剛好足夠讓猴子把手放進去,然後人們在椰子裡放一些甜食。於是猴子前來,嗅聞誘餌,把手放進洞裡抓取甜食。現在,猴子抓了一拳頭的甜食,但當牠試圖把拳頭從洞口退出來時,牠卻無法掙脫。於是牠被困住了,然後獵人前來領取獵物。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那隻猴子綁在椰子上,牠只要放下手中的甜食,就能全身而退。即使懼怕獵人,但是心中的貪婪卻不讓牠放手;牠想要離開,但是也想要甜食。那就是我們的困境,除了執著、不安全感的心之外,沒有任何事物能把我們束縛在自己的希望和恐懼之上。這是一個非常基本且重要的要點,因為我們的心受到訓練而認為,滿足自己的欲望即是通往快樂之道;但事實上,超越欲望才能真正地通往快樂之道。即使在人際關係之中,如果我們不緊抓著不放,如果不執著,如果多去想想要如何才能給予對方喜悅,而非他們如何為我們帶來喜悅,這便會使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開放和開闊,更加自由自在,所有的嫉妒和恐懼都會消失。
看看自己如何製造痛苦
在東方國家,從未有人問我:「你住在洞穴裡究竟是為了什麼?」只有在西方國家,人們才問這個問題。對於亞洲人而言,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幻想成功與財富(擁有大量財物)的誘惑力,使我們的整個心靈因而變得扭曲。我們持續不斷地創造這個光彩奪目的外在形象,但是這與那個形象裡發生什麼事幾乎無關,它只是「成功」的外在展現。我遇見許多非常富有、成功的名人,但是他們並不特別快樂。他們可能是眾人羨慕的對象,但事實上,他們是來找我談談與他們有關的一切問題。
我們活在自心之中,我們花那麼多時間購置美屋,按照自己的欲望加以裝潢,使一切看起來非常美好。我們保持房屋乾淨清潔、家具精美、裝潢優雅,驕傲地把房屋展示給其他人欣賞。但事實上,我們並不住在自己的房屋中,而是住在自心之中。我們也把大量的時間投注在身體的外表上,總是努力地讓自己看起來年輕、迷人,穿著適當的衣物,給予人們良好的印象。我們心想:「這是我。」
如果我們去其他地方,就會把房屋留在身後,而不會攜帶它,因為我們不是蝸牛。但是,我們卻帶著自己的心到處走;我們活在自心之中。我們所見的一切,都透過五根(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而投射到意識上,然後由心來詮釋。「心」本身被認為是第六根,它持續不斷地產生記憶、念頭、想法、意見、判斷、好惡等。我們就住在自心之中,還會住在其他什麼地方嗎?如果我們去歐洲、非洲或亞洲,我們都是帶著心一起去,不論是置身在雪梨或山頂的洞穴裡,也都帶著自己的心,這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住在自心之中。
但是在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會費勁地去裝潢自己的心?當我們考量電視、電影、雜誌、報紙和生活中無時不在的所有雜音的輸入量,就會發現這些垃圾在我們每個清醒的時刻都傾倒在心中,而我們從未把它們清空,在我們的心裡,它就有如一個巨大的垃圾坑。請想一想,所有的垃圾持續不斷地鏟入心中,我們從未加以清除──垃圾全都在那裡。有時我會想,把一個擴音器接到心上一定會很有趣,如此一來,每個人都可以聽到我們持續不斷地在想些什麼。我們不是全都想要很快地學習禪修嗎?我們全都想要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狂野的心,以及處理心裡的所有垃圾。
現在,如果你的家裡充滿垃圾,從未清除,你是否還會邀請達賴喇嘛前來作客?你不會這樣做。你會先打掃乾淨,把房子整理得舒適宜人,一切都擺置妥當,打開所有的門窗,讓清新的空氣進來,然後你才會邀請法王達賴喇嘛進入你家。
因此,我們怎麼能邀請智慧進入一個只是有如污水坑的心?我是認真的。首先,我們必須稍微打掃清潔,打開門窗,讓清新的空氣進入。在最初,這是禪修的整個問題,以及「學習如何處於當下」等這類修行的意義。它們和如何潔淨自心有關,因為即使僅僅只是稍微清潔窗戶,我們便可以看見外面的景色。現在,我們是透過這個充滿貪、瞋、痴等毒物而迷惑、騷動的心來看待一切事物,難怪會充滿了迷惑。就如我一直強調的,我們想要快樂,但是為何仍然會持續做一些製造不快樂的事情?為什麼?我們想要快樂,也想要讓其他人快樂,且很努力地去做,但我們怎麼都不會容光煥發地充滿喜樂呢?
有一種超越痛苦、解脫之心的狀態。身為凡夫,我們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布施和慈悲等特質融入生活之中。這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其實不然。可是首先,我們要看看自己如何製造痛苦,必須了解接納這些特質是必要的,而且必須了解為何它是必要的。我們的痛苦並不取決於「外界」發生什麼事情,它真正取決於自己的心──自心的狀態,以及我們對外界發生的事情所產生的反應。
心理不安的人會花大量的時間去想自己,他們著迷於自己的快樂和痛苦,並且一如許多人會花很多時間去想:「我要如何才能快樂?」但諷刺的是,如果我們少去想如何能讓自己快樂,多去想如何能讓其他人快樂,最後自己反而會變得快樂。那些真心關懷他人的人,其心境會比那些持續努力去製造自己喜悅和滿足的人更快樂、更平靜。
基本上,我們都是非常自私的人。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這對我會造成什麼影響?」想想這一點。「對我而言,它有什麼意義?」如果它不會對我們造成負面的影響,那就無妨,我們毫不在乎。這種以自我為中心而看待世界的方式,即是引起我們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世界就是如此,它永遠不會迎合我們所有的期待和不切實際的希望。
我們都具有這種人類潛能(我們勝妙的人類潛能—佛性)去超越這一切,觸及更為甚深的事物,進而賦予我們真正的內在寂靜,而不只是膚淺的肉體歡樂,那是真實的、甚深的、深刻的、持久的快樂。這種潛能存在於我們之內,而不是在「外界」。一個比較平靜、專注的心,一個能輕輕地握住事物的心,一個不會總是執取的心,一個不會時時刻刻攪動出希望和恐懼之波浪的心,一個穩定的、能清晰地看待事物、對他人開放的心,即是一個快樂的心。那快樂不取決於外在的環境,那個心能騎乘在我們外在痛苦和歡樂的波浪之上。答案就在於我們之內。
第三章 我要如何才能快樂?(摘錄)
我們過生活的方式,會令人感到不滿足,
有某種內在的欠缺和空虛,某種無法用人和事物來填補的內在無意義感。
是什麼造成這種內在的不安……
我們在逃避什麼?
如果我們把佛教之路想成一座寺院,那麼我們必須經過前門,才能進入寺院,這前門即是「皈依」的誓戒。「皈依」是指我們逃離某件事物,那麼,我們在逃避什麼呢?
在這個年代,世界充滿了難民。難民都在尋找庇護,他們逃離在自己國家發生的戰爭、敵人和天災,逃到希望能給予安全與保護的地方。因此,在佛教之中,我們可以說...
作者序
前言
文/嘉旺.竹巴法王
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具有成就的修行者和導師,她能夠透過教法和個人的風采來觸動人心。雖然《活在微笑中》(Into the Heart of Life)這本書只是她許多年來所傳授教法極小部分的集結,但是它包含了如何實際運用佛法的基本原則。
有時,佛教哲理是錯綜複雜、難以理解的,尤其在沒有清晰理解的情況下,更難以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她解釋「無常」:「無常不只具有哲學上的重要性,它是非常個人的。直到我們接受,並且從骨子裡深刻地了解事物無時不在改變,甚至連一剎那都不會停止,唯有在此時,我們才能放下。」傑尊瑪以簡單的語言,使每個人了解無常和出離。
在所有不同的章節裡,她都運用實際的例子和個人的經驗,說明佛法的實用性,以及以真正的了解去修持佛法的必要性。對於她能夠以簡單的文字來表達複雜的哲學理論,我真的感到驚奇。這種能力是許多人無法匹敵的,包括我自己在內。
對於真正想要獲得安樂的初學者,以及對那些需要被提醒通往安樂之道的進階修行者而言,這是一本結構精良的書。
我想要祝賀傑尊瑪能夠分享她在日常生活中對佛法的了解。我肯定本書將利益眾人,它適合每個需要和想要了知通往真正安樂之道的人。
【序言】
一九九〇年代中期,在我長期停留義大利、即將返回印度之際,我位於札西炯(Tashi Jong)的寺院裡居於高位的喇嘛們,要求我創辦一座尼寺。我詢問法王達賴喇嘛對此有何想法,法王相當樂觀地建議,在我返回閉關之前,給它兩年的時間。因此,我決定接下這項任務。當我在二○一○年撰寫本文時,尼寺的建物雖然尚未竣工,但是尼眾的人數已經超過七十位。
最初,我很難知道要如何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興趣,來為創辦一座尼寺而募款。我並非轉世的仁波切,甚至不是西藏人。此外,在一個父權制的傳統之內,我身為女性。由於我無法給予大眾灌頂或加持,我到底能提供什麼有用的東西呢?於是我開始發表佛法演說,分享修行的經驗,聽眾主要是由有家庭、工作和固定社交生活的人們所構成,這與過往佛法主要傳授的對象是僧眾大相逕庭。
在遊走於世界各地時,我的關注一直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佛法要如何幫助人們?要如何運用佛法來照亮人生,來賦予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我個人而言,世界沒有比現在更需要佛陀的教法,以克服我們從久遠以來的友伴——貪、瞋、痴三毒。
本書是由過去數年來,我在東、西方國家發表的一些演說所構成。這些聚合在一起的聽眾都有共同的挑戰──在他們居住的社會裡,為自己的人生創造充滿意義的事物。這不是一本關於密傳修行或高深禪修法門的書籍,它的內容所處理的是一般修行者所關注的事情,即如何將佛法教導轉化成持續不斷的生活經驗。
佛法的一個重要面向在於,以一個極為積極正面的方式,轉化我們一般的心和態度,這不只會為自己帶來利益,也會為所有曾經與我們接觸的人帶來利益。我們現在面對的基本問題在於,我們如何把一個充滿惡念和貪、瞋、焦慮、嫉妒等煩惱的心,轉變成一個寂靜且令每個人(包括我們在內)樂於共處的友善之心。本書以一種簡明的方式,提出一些指標,幫助一般修行者善用佛法,過著更有意義的生活。
心是我們常時的友伴,甚至在夢中都無法逃離。我們的心是充滿不息的念頭、記憶、意見、希望和恐懼之流,因此,為我們的旅程培養一個相稱的旅伴是很有意義的。
【譯注】
[1] 札西炯(Tashi Jong)位於東北印度喜馬拉雅山脈山麓。
前言
文/嘉旺.竹巴法王
傑尊瑪.丹津.葩默是一位具有成就的修行者和導師,她能夠透過教法和個人的風采來觸動人心。雖然《活在微笑中》(Into the Heart of Life)這本書只是她許多年來所傳授教法極小部分的集結,但是它包含了如何實際運用佛法的基本原則。
有時,佛教哲理是錯綜複雜、難以理解的,尤其在沒有清晰理解的情況下,更難以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她解釋「無常」:「無常不只具有哲學上的重要性,它是非常個人的。直到我們接受,並且從骨子裡深刻地了解事物無時不在改變,甚至連一剎那都不會停止,唯有...
目錄
前言/嘉旺.竹巴法王(H. H. the Gyalwang Drukpa)
序言
第一章 在無常中安頓你的心
我真正深刻地洞悉這個事實──真正的安全與保障不在於執取它們,而是在那個不安全之內感到安全。
第二章 誰播下「業」的種子?
「業」隨著我們走向新的方向,它時時刻刻都在流動變化,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當下。我們可以往上或往下,那都是我們的選擇。
第三章 我要如何才能快樂?
我們過生活的方式,會令人感到不滿足,有某種內在的欠缺和空虛,某種無法用人和事物來填補的內在無意義感。是什麼造成這種內在的不安……
第四章 世間八法的浪潮
上下起伏是波浪的本質。但是,如果你執著「往上」的想法,你當然也必須接受自己將會「向下」的事實。
第五章 究竟的出離
我們不期待從外在去獲取某件事物,出離真正只是「放下」的問題。我們只是敞開心胸去接受自己已擁有的事物。
第六章 六種修行的特質
「六度」之道是一條完整的道路,因為它包含了平衡的修行生活所需要的特質。這種修行生活不僅透過禪定和智慧而導向於內,也透過布施、無害、增長安忍等而導向於外。
第七章 一條「修心」的道路
珍愛他人勝過自己,這需要極大的自信和無畏。《入菩薩行》和「修心八頌」擊中我們的驕慢和「自我珍愛」的死結,而這個死結似乎位於我們生命的中心。
第八章 信心與虔敬心
我們每走一步,就必須知道自己正把腳放在哪裡。我們必須了解它的意義,必須提出質疑,必須真正地探究,並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
第九章 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心是無限廣大的,它並非由「我」和「我的」所構成,它是把我們和一切眾生彼此連結在一起的事物,它是我們的真實自性。
致謝詞
道久迦措林尼寺計畫
前言/嘉旺.竹巴法王(H. H. the Gyalwang Drukpa)
序言
第一章 在無常中安頓你的心
我真正深刻地洞悉這個事實──真正的安全與保障不在於執取它們,而是在那個不安全之內感到安全。
第二章 誰播下「業」的種子?
「業」隨著我們走向新的方向,它時時刻刻都在流動變化,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當下。我們可以往上或往下,那都是我們的選擇。
第三章 我要如何才能快樂?
我們過生活的方式,會令人感到不滿足,有某種內在的欠缺和空虛,某種無法用人和事物來填補的內在無意義感。是什麼造成這種內在的不安……
第四章 世間八法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