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方孝儒、張居正、嚴嵩……
這十五個人或忠貞、或奸巧,都罕有好下場。
真正學問高深者只有少數,愈平庸愈能夠善終,
他們擁有顯赫的職業,卻也是高危險人群
他們是明朝皇帝的老師。
帝王師,是明朝非常特殊的政治群體。帝王師一般都是先當太子的老師,等太子登基後,便啟用老師進入內閣擔當輔臣乃至首輔。換句話說,從教育太子學習,乃至內閣大學士,明朝帝王師實際影響了明朝歷任皇帝做人處世之道,乃至治國方略。
他們擁有顯赫的職業,卻也是高危險人群
這群學生與老師之間,還存在君臣關係。而伴君如伴虎,並非所有的老師都能享有老師的禮遇。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老師的學問或許高深,卻不見得具備做人做官的智慧。被砍頭的、被流放邊疆的、被誅十族的比比皆是。明朝第一位善始善終的帝王師輔佐了四任皇帝,他的名字卻並非那麼熟悉。
來看看這些帝王師們的命運:
促成朱元璋皇帝夢的劉伯溫,最後被胡惟庸構陷害死。
才氣縱橫且被朱元璋稱為賢人的宋濂,最後被朱元璋送入死牢。
更別說明朝兩位命運最悲慘的帝王師,方孝儒因為不願意為燕王起草登極召書而被判處極刑,並被株十族。張居正一生鞠躬盡瘁,對萬曆皇帝呵護扶植,卻「工於謀國,拙於謀身」,一去世,他的子孫馬上被皇帝清算折磨至死。
奇怪的是,學問平實的楊士奇卻是明朝第一位善始善終的帝王師。他先後服務了四位皇帝,不管這四位皇帝個性如何,能力如何,楊士奇都能平安相處,並始終獲得信任。他的過人之處在哪裡?
熊召政以十五位明朝帝王師的命運帶出這些老師與歷任皇帝的關係,他寫他們的生平經歷,如何被拔擢重用,與皇帝學生的互動,政治生涯的浮沈,呈現出一幅明朝帝王師的眾生相。他們有的忠誠不二,有的剛正不阿,有的大壞大惡,卻都罕有好下場。他們具備教皇帝的學問,卻不見得有明哲保身的智慧。最後熊召政忍不住感慨:在專制的王朝,知識永遠只能是權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師們,雖然沒有以知識取禍,但在成為內閣輔臣之後,往往與當皇帝的學生政見不合,而導致悲劇。帝王師可說是「一個顯赫的職業,亦是一個高危的人群」。
作者簡介:
熊召政,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學者。1953年12月出生於湖北省英山縣。從事文學創作三十餘年,國學及中國歷史研究二十餘年。已出版的小說、散文、詩集、舊體詩詞集、歷史劄記等著作二十多種,並獲得多種創作獎項。其中花十年心血寫成的四卷本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一經問世,便獲得讀書界的一致好評,認為是中國歷史小說的里程碑。該書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名。
章節試閱
十三 恩怨盡時方論定
——記改革家張居正
志在匡時救國
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他的七世遠祖張鳳保,是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後來隨著大將軍徐達的部隊進駐湖北。論軍功,安排在湖北秭歸當了一個可以世襲的百戶長。在當時授職的軍人中,這應該是最低的賞賜。張居正近祖的這一支,顯然不是長子,所以屢屢遷徙出外謀生。到了他的祖父張誠這一代,才定居江陵。張誠在遼王府中謀得一個守門的職位,這相當於今天的保安。因此,儘管張居正的遠祖曾是創建大明王朝的一個小小的功臣,但他仍屬於平民出身。
傳說張居正出生時也產生過靈異。他的祖父夢見一隻大白龜從廚房的大水缸中浮出來,暗夜的家中光明如晝。第二天張居正誕生,祖父於是給他取名“白龜”。他的父親張文明是一個秀才,嫌白龜過於俗白,於是將龜字改為圭,音相似,但寓意更美好。13歲,張居正考中秀才,荊州知府覺得白圭這個名字仍然不雅,於是改為居正。從此,這個名字便成為中國歷史中不可替代的符號。
張居正兩歲就能識字,在故鄉有神童之稱。他19歲參加全省鄉試考中舉人,23歲參加全國會試考中進士,並被選為庶起士,在翰林院中讀“博士後”。兩年後畢業,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在這兩年內,世宗寵信嚴嵩,先後殺三邊總督曾銑、首輔夏言,接著東南倭寇猖獗,抗倭功臣朱紈被罷官。至此,終世宗一朝國無寧日。剛剛當“公務員”的張居正,覺得自己獲得了國事的建議權,於是立即給世宗皇帝寫了一份洋洋數千言的《論時政疏》,開頭就講大道理:
臣聞明主不惡危切之言以立名,志士不避犯顏之誅以直諫,是以事無遺策,功流萬世。故嫠婦不恤其緯,而抱宗國之憂。臣雖卑陋,亦廁下廷之列。竊感當時之事,目擊心懷。夙夜念之熟矣,敢披肝膽為陛下陳之。伏惟聖明少留意焉。
臣聞天下之勢,譬於一身。人之所恃以生者,血氣而已。血氣流通而不息,則薰蒸澆灌乎百肢,耳目聰明,手足便利而無害。一或壅淤,則血氣不能升降,而臃腫瘺痹之患生矣。臣竊惟今之事勢,血氣壅淤之病一,而臃腫瘺痹之病五,失今不治,後雖療之,恐不易為力矣。臣敢昧死以聞。
寫完這一段務虛的引言大道理後,張居正開始從約束宗室、愛惜人才、慎選守令、鞏固邊防、節省開支等5個方面提出改革的意見。在疏文的最後,他寫道:
五者之敝,非一日也。然臣以為此特臃腫瘺痹之病耳,非大患也。如使一身之中,血氣升降而流通,則此數也,可以一治而愈……
臣聞扁鵲見桓公曰:“君有疾,不治將深。”桓公不悅也。再見又言之,三見望而走矣。人病未深,固宜早治,不然臣恐扁鵲望之而走也。狂瞽愚臣,輒觸忌諱,惶竦無已。雖然,狂夫之言,而聖人擇焉。伏望聖明少留意於此,天下幸甚。
寫這封《論時政疏》時,張居正才25歲。在今天,這個年齡的人被世人稱為“80後”,還在爭論他們是否甘於當“啃老族”,有沒有社會責任感,會不會走正路。須知460年前張居正這個“80後”,卻已經以新銳政治家的面目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他不但承擔社會責任,還以極大的勇氣指斥時弊,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從這一點上看得出來,張居正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
細細研讀這封信,感覺得到張居正的政治敏感度很高。如此年輕,就有宏闊的政治視野和嚴謹的治國理念,這實屬難得。但是,這封奏疏並沒有引起世宗的注意,我們看不到皇帝對此有任何意見或批復。不過,這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倒是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那就是時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徐階。這位精明的小個子政治家,立刻將張居正收至麾下並加以培養和保護。
張居正在翰林院編修的位子上度過了平淡的5年。眼看嚴嵩當權積弊日深,張居正深感失望。其時,雖然他的政治導師徐階已經入閣成為嚴嵩的副手,但他也無從展布,除了暗中積蓄力量別無他法。於是,30歲的張居正決定離開官場,他向吏部請假回老家養病獲得批准。回到江陵老家,一住就是3年。人雖然回到江湖,但心還留在廟堂。他不是真正的歸隱,而是懷才不遇的表白方式。回家第三年的春節,他寫了一首《元日望闕》的詩:
北闕朝元憶往年,趨承長在日華邊。
青陽禦蹕乘春轉,黃道諸星傍鬥旋。
鎬宴並沾歌湛露,虞庭率舞聽鈞天。
江湖此日空愁病,獨望宸居思渺然。
由此可見,張居正的志向並非要當閑雲野鶴,而是要匡時救國。終於,在閒居了3年之後,他重新回到了京城。
十年間成為兩代帝師
張居正少年老成不苟言笑,這一點既贏得尊重也讓人忌憚。他回到京城仍在翰林院供職。36歲時,由於徐階的推薦,張居正由翰林院升右春坊右中允,並兼管國子監司業事。
應該說,張居正的仕宦生涯,到此才有一個明顯的轉折。右春坊是專門負責太子學習的教育機構,當了這裡的右中允,名義上就是太子的老師了。而國子監則是國家唯一的大學,又稱太學,司業是主管教育的二把手。張居正同時兼任這兩個職務,便為日後的晉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世宗皇帝生過3個兒子,但到張居正擔任右中允的嘉靖三十九年,他只剩下了一個兒子,餘下兩個皆病死。這個兒子即是後來成為隆慶皇帝的朱載垕。因為世宗不肯立太子,朱載垕當時的身份是裕王。張居正這個右中允,就是充當裕王的老師。
裕王是個寬厚的人,但一生嗜好酒色而不喜念書,他比張居正小6歲。張居正給他當老師時,已經30歲了。這個年紀早已不是潛心讀書、一心治學的最佳時候,何況裕王因為沒有太子的身份,名義上還不是儲君,因此老是擔驚受怕鬱鬱不樂。不過,徐階心中明白,大明江山遲早要交到裕王的手上,早早安排張居正當他的老師,怎麼講對張居正來說都絕無半點壞處。果然,6年以後世宗駕崩,裕王繼位,是為穆宗。作為裕邸舊臣的張居正,一下子就進入到權力的中心。雖然,他此時的官階只有五品,但已擔任首輔的徐階對他信任有加,特別援引他參加世宗遺詔的起草工作。穆宗一登基,張居正即被提拔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事。
5個月後,張居正又升任禮部右侍郎;1個月後,又升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予機務;再過兩個月,又升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至此,剛滿42歲的他,成為朝廷裡最為年輕的內閣輔臣。他從六品官升任五品官用去了整整12年,從五品官升任四品用去了5年,從四品官到二品卻只用了9個月。
在隆慶一朝,張居正雖然已經是柄政大臣,但他仍是一名合格的帝師。除了繼續充當穆宗經筵的講官,同時他還擔任了時為太子、後來登基為萬曆皇帝的朱翊鈞的老師。如果說穆宗的首席講臣是高拱的話,那麼,朱翊鈞的首席講臣則無疑是張居正了。
張居正與朱翊鈞的關係,既是君臣,又是師生,在十幾年的時間中,這兩人之間演繹的愛恨情仇,可謂超乎異常,完全具備美國好萊塢大片的幾大要素。但是,有一個基本點是,張居正自始至終,對朱翊鈞一直充滿尊重與愛憐。
輔臣與帝師的雙重角色
隆慶六年六月十六日早朝時,小皇帝朱翊鈞並未出現,而是讓太監王蓁當眾宣讀聖旨,讓首輔高拱回籍閒居,而張居正則順利地接替首輔之位。
關於這次權力鬥爭,本由高拱與大太監馮保之間的仇怨引起,但張居正無疑是最大贏家。史家通常的說法是張居正“附保逐拱”,這被當作張居正人生的污點而讓人詬病。
張居正與高拱,都是徐階看中並著意栽培的人物。兩人同在國子監共事,又同為裕邸舊臣,關係一直很好。但隨著高拱與徐階反目,並欲置徐階于死地時,兩人便產生了分歧。張居正尊重導師,在高拱對徐階的3個兒子施以毒手時,張居正則盡力保護。為此,兩位心心相印的政友產生了矛盾。穆宗皇帝死後,兩人的矛盾公開化。說實話,如果不是張居正與馮保結為政治同盟扳倒了高拱,以高拱的性格,在他收拾了馮保之後,也一定會將張居正逐出內閣。為自身的安全計,張居正此舉雖有可指責之處,卻並沒有太多的過錯。政治鬥爭你死我活,與其成為失敗者讓人同情,倒不如當一個勝利者,哪怕受到非議。更重要的是,張居正與馮保結為盟友,並非沆瀣一氣做盡壞事,而是將朝廷中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團結起來,使其推行的“萬曆新政”得以順利展開,從這點上看,張居正團結馮保,實際上是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張居正當上首輔的第3天,即隆慶六年的六月十九日,小皇帝在乾清宮前面的平臺單獨接見張居正。其時,張居正因去萬壽山視察穆宗陵寢工程而中暑,在家養病。小皇帝見到張居正,便安慰道:“先生為父皇陵寢,辛苦受熱。”接著又追述先皇之言:“先生忠臣。”爾後又道:“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
10歲的小皇帝說出這番話,令張居正大為感動,於是伏地奏道:“臣叨受先帝厚恩,親承顧命,敢不竭力盡忠,以圖報稱。方今國家要務,惟在遵守祖制,不必紛紛更改。至於講學親賢,愛民節用,又君道所當先者,伏望聖明留意。”
這是張居正當首輔後,第一次向小皇帝表述自己的施政綱領。關於這一次談話,歷史學家樊樹志先生在其所著的《萬曆傳》中有如下評價:
這個極力主張對弊政掃除廓清的人,此時隻字不提改革,而強調遵守祖制,不必紛紛更改,用心頗為良苦,非不為過,實不能也。地位尚未穩固,時機還不成熟。他是個深沉有城府,人莫能測的政治家。
樊先生的剖析很有見地。張居正宣導的改革,可以說是從“遵守祖制”開始。所謂祖制,指的是洪武與永樂兩位皇帝,在明朝創立之初而制訂的一系列施政綱領。明朝初年的政治,對官員是苛嚴的,不要說貪墨,就是政務稍有懈怠,也嚴懲不赦。但是對老百姓,採取的卻是休養生息的政策。面對武宗以來吏治腐敗的狀況以及民不聊生的局面,張居正十分嚮往洪武、永樂兩朝國家清明的局勢,因此提出“惟在遵守祖制”。這不是隨口說出的客套話,而是含有正本清源,廓清政治的大謀略。
其時,張居正在小皇帝面前的角色,既是相,又是師。他上面的那段話,前半段是以首輔的身份說話,而後面的“至於講學親賢,愛民節用,又君道所當先者”這席話,又是以老師的身份來教育學生。實際上,在張居正獨秉朝綱的10年,他一直將輔臣與老師兩種身份集於一身。
為朝廷扛起改革大旗
前面講過,張居正在25歲的時候,就有施行改革掃除弊政的雄心。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一直在等待機會。
隆慶二年(1568年)的七月,首輔徐階致仕,李春芳繼任。李春芳是張居正的同科進士。所不同的是,李春芳是該科的狀元。這位首輔是個好好先生,且缺乏政治家的縱橫捭闔的才能。在他上任不幾天,張居正就給穆宗皇帝上了一道《陳六事疏》,在這篇疏文中,張居正全面提出了自己改革政治的主張。疏文的開頭,就有高屋建瓴之勢:
臣聞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務。正心修身,建極以為臣民之表率者,圖治之大本也。審時度勢,更化宜民者,救時之急務也。大本雖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調,不解而更張之,不可鼓也。
恭惟我皇上踐祚以來,正身修德,講學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為心,以節財愛民為務,圖治之大本,既已立矣。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返憂,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態。臣不惴愚陋,日夜思惟,謹就今之所宜者,條為六事,開款上請,用備聖明採擇。
臣又自惟,幸得以經術遭逢聖主,備位輔弼,朝夕與同事諸臣,寅恭諧協,凡有所見,自可隨事納忠,似不必更有建白。但臣之愚昧,竊見皇上有必為之志,而淵衷靜默,臣下莫能仰窺。天下有願治之心,而舊習因仍,趨向未知所適。故敢不避形跡,披瀝上陳,期於先詔主德,而齊一眾志,非為他也。伏乞聖慈垂鑒,俯賜施行。天下幸甚,臣愚幸甚!
接著,張居正從省議論、振紀綱、重詔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6個方面,系統地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張。此時,距張居正給世宗皇帝呈《論時政疏》已過了19年。在這19年,國運沒有任何一點起色。而吏治腐敗、法令不行、國庫枯竭、武備廢弛、豪強權貴大肆兼併土地、農民破產等等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國家再不改革,必將危在旦夕。
此時的張居正,比之19年前,由於歷練甚多,政治上更為成熟,看問題更加透徹。如果在19年前實施改革,張居正充其量只能當一個“革命軍中馬前卒”。而現在,張居正有能力也有勇氣為朝廷扛起改革的大旗了。
而且,張居正呈上《陳六事疏》的時間,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斯時高拱下野,徐階致仕,兩個最有主見的輔臣都不在中樞之地,而擔任首輔的李春芳並無掌控大局的能力。如果穆宗看了奏章同意進行改革,那麼,實施改革的操作必然就會落到他張居正的手上。遺憾的是,穆宗壓根兒就沒有振衰起隳的雄心。他看過疏文後,只批了7個字:“知道了,具見忠忱。”然後就泥牛入海,消息全無。
明代自宣宗皇帝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雄奇豪邁的皇帝。要麼是少年登基,不諳世故;要麼是久居深宮,難辯是非。操持國事的,是由內閣、五府六部等部院大臣組成的文官集團。這個集團的執政能力,決定了帝國的命運。
張居正的一腔熱血,再一次化為塵土。隨後幾年,隨著高拱的二度出山,內閣鬥得驢嘶馬喘。張居正只得繼續隱忍與收斂。
等到當上首輔之後,張居正意識到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這是因為小皇帝才10歲,他的生母李貴妃希望張居正挑起治理國家的重擔,而讓小皇帝有足夠的時間學習政體與知識,而文官集團中的強人又相繼離去。這一切,都給張居正的“獨斷專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此情之下,處理好與李太后(李貴妃在小皇帝登基後晉升為慈聖皇太后)以及馮保這兩個人的關係,便顯得極為重要。因為,這兩個人一個是小皇帝的生母,一個是掌印太監、小皇帝的“大伴”,推行改革若不能取得這兩個人的支持,則絕無可能得到小皇帝的信任。
長袖善舞和“與狼共舞”
近年來,有史家認為,萬曆初年的中國政壇,李太后、張居正與馮保3人構成了牢不可破的權力鐵三角,這說法有一定道理。李太后雖然貴為皇母,但出身寒微,懂得民間疾苦,她對兒子管教非常嚴格。小皇帝貪玩,儘管貴為九五之尊,她還是給其罰跪。馮保精通古琴與書法,是太監中難得的儒雅之士。他是小皇帝的大伴,小皇帝對他非常依賴,同時李貴妃對他也非常信任。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貪墨成性,但也能夠識大體。張居正在三人中,是真正的靈魂人物。推行改革,沒有三個人的合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李太后與馮保二人,不可能有什麼創見。相反,他們還各有私欲。張居正總是能做到既滿足他們的私欲,又不至於讓其私欲過份膨脹,並以此換來他們對萬曆新政的支持。
對於一個偉大的政治家來講,既要講操守、氣節,也要講變通、交易,有時候,要有捨棄操守而進行齷齪交易的勇氣。張居正與馮保之間就是這樣,馮保有時收受大批賄銀而希望張居正給某人升官時,張居正不但沒有抵制反而儘量滿足。這一點,日後成了人們攻擊張居正的口實。但放在當時那種特定的情況下,張居正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替代。
中國古代士人,歷來重操守而輕事功。如果操守與事功不產生矛盾,則都能做到慷慨任事。如要為完成事功而有損於操守,則多半會回避或乾脆掛冠而去。注重操守原也無可厚非,但若每個人都潔身自好而不肯為國家建立事功,則國計民生的大事就無人承擔了。這乃是因為,自古至今的官員隊伍中,從來就是善惡忠奸攪和在一起。惡者為求一已之欲,從來不擇手段,不顧道德;若善者一味死守道德底線,則如何與惡者抗爭,如何建立事功?
儒家將立德放在人生的最高層次,其次是立功、立言。因此,中國的讀書人便以立德為最高追求。但無庸諱言,報效國家的人首先應當有立功的思想,事實相反,很多人過不了這一關,不肯“與狼共舞”。
張居正一旦登上首輔之位,不但長袖善舞,而且還打破道德觀“與狼共舞”。竊認為,萬曆新政之所以成功,作為改革領導人的素質來說,這是關鍵中的關鍵。當然,與狼共舞不是同流合污,而是曲盡其巧的權宜之計。
作為改革家來說,與狼共舞固然痛苦,與清流共事亦覺艱難。張居正上任之初,為了穩定政局,啟用了一批元老級的人物充任六部堂官。如將兵部尚書楊博改任吏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王之誥改任北京刑部尚書,主持黃河水利工程的朱衡改任工部尚書,長期賦閑在家的陸樹聲出任禮部尚書。這幾位大老,都有明顯的清流傾向。依靠他們推行改革,顯然不切實際,但張居正初登首輔之位,根基未穩,還得依靠這些清流領袖幫助他穩定局勢。到了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這些人果然想不通、看不慣,于萬曆三年前都相繼離去。
任何一場改革,首先必須從人事開始,萬曆新政也不例外。張居正的用人經驗,概括起來是8個字: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循吏是指那種不計個人得失,毀譽不計,只希望把事情做成做好的官員。這有點像小平同志所講的“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但是,由於當時的官場以清流居多,張居正的用人標準,與整個文官系統的道德標準與利益訴求大相徑庭,因此受到的壓力也最大。
自主政之後,張居正告誡吏部:“良吏不在甲科,甲科未必皆良吏。”這句話用今天的語義解釋,即會考試的不一定會當官,高學歷不等於高水準。
張居正注重從沒有功名,但辦事幹練的下層吏員中選拔幹部。有一個名叫黃清的人,長得矮小醜陋,還瞎了一隻眼,僅僅只是個秀才。他長期在縣衙門裡當一名刑名師爺,即負責獄訟斷案。由於才幹超群,20多年的吏場生涯,終於晉升到浙江嘉興府同知的位置。在官員考察中,張居正發現了這個人,決定破格重用。這時張居正正好碰到一個棘手的問題:漕運出現了障礙。
大明王朝的糧賦重地在江南。每年,要通過杭州到北京的大運河運送400萬石糧食。負責漕糧運輸的是漕運總督衙門,而管理運河的又是河道總督衙門。兩個衙門一歸戶部,一歸工部,經常為許可權問題發生爭執,一旦出事又互相推諉。百年來,這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張居正一直關注此事,執政之後,他徵詢意見作出判斷,認為淮、揚二郡是運河阻塞的關鍵。皆因高郵、寶應一帶地勢低窪,一遇雨季便洪水氾濫,使運河潰堤、漕運受阻,於是決定在高郵、寶應增築內堤。但是,由於地方、漕運與河道三方面扯皮,導致工程開開停停難以為繼。張居正毅然決定,破格提拔黃清為淮安知府直接擔任築堤工程指揮長。當時,不論是吏部還是戶部、工部都反對這一任命。但張居正執意促成。黃清到任不到一年,便運用超常的變通能力和管理才能,就使內堤工程推進過半,不到兩年就全線峻工。不但解決了運河的水患,也將其漕運能力提高到600萬石。捷報到京,張居正大喜,再次超升黃清為兩淮運司同知。
讓一個既無進士出身,又是殘疾人的人驟登高位,官場很難接受。不久,黃清即遭人暗算。一日,上司乘船前來視察,黃清上船拜謁,過跳板時,因板滑墜入運河中淹死。雖是暗害,看起來卻像是一起事故。
張居正聽到噩耗,十分悲憤,他指示淮、揚二府為黃清舉辦隆重的喪事,並再次破額“贈特祭、贈太僕卿、蔭一子入胄監”。這件事,為後來的當政者頗為稱道,認為這種大破常格的用人方法,既要有慧眼,更要有魄力。惟其這樣不拘一格用人才,改革的大業才有人事上的保障。
十三 恩怨盡時方論定
——記改革家張居正
志在匡時救國
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他的七世遠祖張鳳保,是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後來隨著大將軍徐達的部隊進駐湖北。論軍功,安排在湖北秭歸當了一個可以世襲的百戶長。在當時授職的軍人中,這應該是最低的賞賜。張居正近祖的這一支,顯然不是長子,所以屢屢遷徙出外謀生。到了他的祖父張誠這一代,才定居江陵。張誠在遼王府中謀得一個守門的職位,這相當於今天的保安。因此,儘管張居正的遠祖曾是創建大明王朝的一個小小的功臣,但他仍屬於平民出身。
...
作者序
明朝帝王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政治群體。這乃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所決定。開國皇帝朱元璋誅殺宰相胡惟庸之後,由此擔心大權旁落,遂永久廢除了宰相制。由皇帝直接管理國事,領導群臣。由於少了宰相這個環節,皇帝便變得格外繁忙。朱元璋於是找了幾位顧問集中在文淵閣幫他處理事務,這便是內閣的由來。
最初的內閣其實就是一個秘書處,官階最隆者也不過五品。但是,凡入選者都必須是士林公認的飽學之士。演變到後來,凡入閣當輔臣者,首先必須取得大學士的頭銜。
明朝的科舉制度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每次會試中進士者,必會選拔20名左右的青年才俊,到翰林院繼續深造。凡選中者稱為庶起士,深造期限一般兩年,優秀者便留在翰林院充講官、詞臣和史官。這個講官,就是給皇帝授課的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講官都擁有帝師的身份。
所謂帝王師,一般都是先當太子的老師。凡被立為太子的人,便自動獲得儲君的身份。明朝對於儲君的教育相當重視。管理太子的事務機構叫詹事府,與之平行的還有一個左春坊,是專門管理太子教育的衙門。凡講臣、詞臣、史官這三種歸口翰林院管轄的文臣,都有資格獲選為太子師。凡選為太子師者,時人便以“儲相”待之。
每當皇帝駕崩後,太子登基,一般都會啟用自己的老師進入內閣擔當輔臣乃至首輔。明朝內閣,雖然最初的創設只是秘書機構,但自永樂後期,特別是宣宗皇帝之後,基本上成了國家的行政中樞。其權力與地位均在六部之上,內閣首輔實際上變成了沒有宰相頭銜的宰相。因此,明朝帝王師除洪武、永樂兩朝之外,經歷大都清晰可尋,依次是:庶起士——翰林院文臣——太子師——帝師——內閣大學士。
通過以上演繹,我們不難發現,明朝帝王師不可簡單以教師身份看待。他們其實是各個時期重要的政治家與國務活動家。他們的學術思想、政治觀點以及處事方法,不僅影響到皇帝,更影響到明朝的治國方略。
明代儲君的學習內容,以經史為主。習經則上宗孔孟,本于程朱;習史則揭示歷代帝王治國之道,興衰之理。講經者尋章摘句,雖屢見智慧然大都泥古;講史者發揮較多,較之經藉更能讓人體驗治國之得失。因此,明朝的帝師,學問不必有創見,但須雍容深厚。臧否人物可以一針見血,但不可標新立異,更不能“怪力亂神”。
所以,以思想家譽之帝王師,則不允當。儘管少數帝師確有自己的思想體系,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不是以思想取勝,而是精於治術。
我曾經說過,在中國歷史中,始終有“政統”與“道統”之分。皇權代表政統,而士林代表道統。明朝帝王師既是政統的維護與調適者,亦是道統的保養與堅持者,將兩者統一起來,單靠帝師的努力是不可能達到的。帝王與帝師之間的關係,即是君臣、主僕,又是師生與少長。在專制的王朝,知識永遠只能是權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師們,雖然沒有以知識取禍,但在成為內閣輔臣之後,往往與其當皇帝的學生政見不合而導致悲劇,輕者見棄,重者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明朝的帝師中,真正學問高深者只在少數,但越是平庸者越是能夠善終。正因如此,帝王師在明代,既是一個顯赫的職業,亦是一個高危的人群。
本書選取的15位帝王師中,大都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人物。通過他們的升沉際遇,可以看到整個明朝的發展軌跡與政治走向,亦可看到明朝皇帝們的“眾生相”。他們或親民,或禍國;或勤政事,或荒社稷。對待自己的老師們,或始親終棄、或名倚實疏,或用其術而貶其人、或尊其人而疏其術,不一而是。
明朝帝王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政治群體。這乃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所決定。開國皇帝朱元璋誅殺宰相胡惟庸之後,由此擔心大權旁落,遂永久廢除了宰相制。由皇帝直接管理國事,領導群臣。由於少了宰相這個環節,皇帝便變得格外繁忙。朱元璋於是找了幾位顧問集中在文淵閣幫他處理事務,這便是內閣的由來。
最初的內閣其實就是一個秘書處,官階最隆者也不過五品。但是,凡入選者都必須是士林公認的飽學之士。演變到後來,凡入閣當輔臣者,首先必須取得大學士的頭銜。
明朝的科舉制度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每次會試中進士者,必會選拔20名左右的...
目錄
一 劉伯溫——看盡西風木槿花
二 宋濂——燕泥汙我讀殘書
三 方孝孺——深愧淵明與孔明
四 姚廣孝----大悲願力應無盡
五 解縉----文藝情長識器小
六 楊士奇----匡時愧腐儒
七、李東陽----醉時翻作醒時看
八 楊廷和----屢經憂患身心老
九 張璁----丹心原不負綱常
十 嚴嵩----賺得龍顏一笑之
十一 徐階----還威福於皇上
十二 高拱----政壇一把霹靂火
十三 張居正----恩怨盡時方論定
十四 沈一貫----籌國無成疑燕雀
十五 葉向高----孤臣白髮三千丈
一 劉伯溫——看盡西風木槿花
二 宋濂——燕泥汙我讀殘書
三 方孝孺——深愧淵明與孔明
四 姚廣孝----大悲願力應無盡
五 解縉----文藝情長識器小
六 楊士奇----匡時愧腐儒
七、李東陽----醉時翻作醒時看
八 楊廷和----屢經憂患身心老
九 張璁----丹心原不負綱常
十 嚴嵩----賺得龍顏一笑之
十一 徐階----還威福於皇上
十二 高拱----政壇一把霹靂火
十三 張居正----恩怨盡時方論定
十四 沈一貫----籌國無成疑燕雀
十五 葉向高----孤臣白髮三千丈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