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如同生命的由來,至今依舊是個謎。圍繞白色現象學的爭論。顛覆時代的「白色創世紀」就此展開。
茂木健一郎(日本腦學研究專家)
當熱門的話題事物遷就於美學顧慮,彼此來到了分庭抗禮的臨界點時,有效抑制一切的文章才能油然而生。本書卻打破慣例的達到這樣的指標。
內田樹(日本評論作家)
蛋是白的。一個顏色就可以將我們從混沌中拯救出來!
文/Anderson
每次只要看到整白,不管是空間或物件,我們經常會反射性地說,「哇,好設計喔!」,彷彿「白」與「設計」已然不可切割。但仔細想想,怎麼會這樣呢?「白」難道不應該是最普遍的嗎?怎麼我們反而將它跟人為介入很深的「設計」給連在一起呢?
這時才發現,我們沒有真正想過「白」的問題,更沒有從設計的角度,重新挖掘那如何深入人們的深層意識。原研哉的《白》,就是要談這件事。「白」不再是、不只是色彩,這位設計師要追究每個人在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薰陶後,從延伸的感官認知探究尋找而出的具體的白。
設計師執筆寫書,我們可能讀過不少,基於「每個人只會擅長一件事」這樣的成見,通常我們不會對這些書裡的文字期待太高,比較將它們看成是一個幫助理解設計的輔助介面。
但假如你曾讀過原研哉的書,你就知道,原研哉不但是例外,而且是走得太遠的那種例外。原研哉說,「設計是我的工作,溝通是我的專職。所以我做的是事,而非物。重視事所留下的痕跡,即是使印象深刻,即是達成溝通。」原研哉根本是一位在物件裡摸索事物、生活與文明本質的哲學家。他藉著設計業務摸索地前往一個系統化的思考,具體地以文字表述出來,然後再引為依據,開啟他接著的設計工作。然後再反饋、再精鍊。原研哉無論是設計作品或從設計出發的文字,都具有高度啟發性。
在《白》中,原研哉除了以設計者敏銳的觀察眼光提出各種不同白,一方面是在物質性上去分辨其區別,如,鏡子般光滑、魚鱗般粗糙、石膏般平滑無光澤、觸感像蛋殼、光澤像鑲入雲母石、像雪、像陰天般模糊,或未加工模樣的、柔軟的、堅韌的,也有像木板堅硬、像地毯厚實、像宇宙懸浮物輕薄的….。另一方面則是抽象性地去舉空白的意義,無論是充滿可能性的白、空與白的辯證、茶道的「白」的意味、想法如何居於空白之中、推與敲、清掃、未知化、白砂與月光…..。
但光「白」可以做出這麼一字排開的精彩區隔,在《白》不過是前菜而已。原研哉最關心的是,當和讀者逐步建立起對「白」有那麼大的思考與討論幅度,他就可以進入對「空」、「無」、「未知」等概念來做進一步的激盪。而這是他認為「設計」的深層源頭。
例如書中會說,「多數的卵是白的,不僅白鳥的卵是白的,青鳥、黑鳥甚至鱷魚和蛇的卵都是微白的,現實的生命寄宿在白之中,當蛋殼這層區分兩個世界的薄膜裂開時,就不再是白,而是被動物的顏色取代。當動物以生命的形態在這世界誕生,或許就開始朝著混沌邁開步伐。」。
其實原研哉會選擇從「白」下重手,我們是很容易理解的。這位設計師總是耳提面命地提醒著反思性,認為最好的設計應該具有思考的層次,以一次一次修正既知且惰性化的知識,重返根源並重新體認剛開始的新鮮感。原研哉強調與珍惜自我未知化的行為,並看為實現「理解」的關鍵元素。對這樣的他來說,未知化正是要體會「白」。「白就像是一股和混沌相對的力道,會帶來突出的印象。那是從既知的混濁中過濾出最具鮮度的情報,並將其凝固,鮮明地樹立在我們腦海裡。」他說。
相較於過去常一邊襯著設計作品來帶到設計理念,總是令人意猶未盡,原研哉的《白》,正式打造了一個完整的、完全關於特定題目的論述宇宙。大家都喜歡漂亮、chic、高話題度的東西,但假如你知道,且在意「設計」不只是如此,這會是你非常喜愛的一本書。
本書要談論的不是顏色,而是嘗試藉由「白」的概念,找尋一種營造簡單和微妙的日本美學的源頭。原研哉試著掌握溝通本質,認為成功溝通的基礎在於傾聽,因而發現了「空」的概念,並進而發現與空相互抗衡又彼此呼應、隱藏在日本生活裡的「白」。根據與白的關係去探索空的涵義,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看見原研哉的設計思想。
作者簡介:
原研哉
1958年生於日本岡山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本職雖為平面設計師,但近年來其活躍領域已然跨越單純的平面設計,舉凡展場規劃設計、商品包裝設計、企業形象塑造等,皆能見其活躍的身影。在長野冬季奧運的開、閉幕式手冊和2005年愛知萬國博覽會的宣傳案之中,他展現了起源自日本傳統文化的設計理念。在商品包裝設計方面,原研哉也接受來自日本各地的請邀,為富含當地特色的各式產品,生成相應的設計。而在銀座松屋百貨的全面翻修計畫之中,原研哉縱橫於空間與平面設計,創造了一個「複合性」設計的典範。在梅田醫院指示標誌設計案中,表現出觸覺在視覺傳達中的可能性。另外,於「建築家們的MACARONI展」、「RE-DESIGN(21世紀日用品再設計)展」及「HAPTIC(使觸覺愉悅)展」之中擔任總策劃,從「日常」的視點切入,為設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從2001年開始,原研哉也開始擔任無印良品的顧問委員會委員,其所製作的廣告行銷案獲得了2003年度東京ADC大賞。而在書籍裝幀設計方面,亦曾獲得講談社出版文化賞、原弘賞、龜倉雄策賞等的肯定。
譯者簡介:
LeeTea
在日本學的是數位內容設計碩士,思想卻是類比般的傳統,來往日本台灣之間從事印刷設計的事業,進而認識了許多日本品牌負責人。與日本設計師松江Macchu以及旅日攝影師TAMAGO…多人共組LDope Studio。並協助中國企業引進品牌和規劃展覽,對於日本藝術設計以及流行文化產業有深入研究。
http://LDope.com/LeeTea
得獎紀錄:
如同生命的由來,至今依舊是個謎。圍繞白色現象學的爭論。顛覆時代的「白色創世紀」就此展開。
茂木健一郎(日本腦學研究專家)
當熱門的話題事物遷就於美學顧慮,彼此來到了分庭抗禮的臨界點時,有效抑制一切的文章才能油然而生。本書卻打破慣例的達到這樣的指標。
內田樹(日本評論作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原研哉
優惠價: 88 折, NT$ 352 NT$ 400
本商品已絕版
蛋是白的。一個顏色就可以將我們從混沌中拯救出來!
文/Anderson
每次只要看到整白,不管是空間或物件,我們經常會反射性地說,「哇,好設計喔!」,彷彿「白」與「設計」已然不可切割。但仔細想想,怎麼會這樣呢?「白」難道不應該是最普遍的嗎?怎麼我們反而將它跟人為介入很深的「設計」給連在一起呢?
這時才發現,我們沒有真正想過「白」的問題,更沒有從設計的角度,重新挖掘那如何深入人們的深層意識。原研哉的《白》,就是要談這件事。「白」不再是、不只是色彩,這位設計師要追究每個人在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薰陶後,從延伸的感官認知探究尋找而出的具體的白。
設計師執筆寫書,我們可能讀過不少,基於「每個人只會擅長一件事」這樣的成見,通常我們不會對這些書裡的文字期待太高,比較將它們看成是一個幫助理解設計的輔助介面。
但假如你曾讀過原研哉的書,你就知道,原研哉不但是例外,而且是走得太遠的那種例外。原研哉說,「設計是我的工作,溝通是我的專職。所以我做的是事,而非物。重視事所留下的痕跡,即是使印象深刻,即是達成溝通。」原研哉根本是一位在物件裡摸索事物、生活與文明本質的哲學家。他藉著設計業務摸索地前往一個系統化的思考,具體地以文字表述出來,然後再引為依據,開啟他接著的設計工作。然後再反饋、再精鍊。原研哉無論是設計作品或從設計出發的文字,都具有高度啟發性。
在《白》中,原研哉除了以設計者敏銳的觀察眼光提出各種不同白,一方面是在物質性上去分辨其區別,如,鏡子般光滑、魚鱗般粗糙、石膏般平滑無光澤、觸感像蛋殼、光澤像鑲入雲母石、像雪、像陰天般模糊,或未加工模樣的、柔軟的、堅韌的,也有像木板堅硬、像地毯厚實、像宇宙懸浮物輕薄的….。另一方面則是抽象性地去舉空白的意義,無論是充滿可能性的白、空與白的辯證、茶道的「白」的意味、想法如何居於空白之中、推與敲、清掃、未知化、白砂與月光…..。
但光「白」可以做出這麼一字排開的精彩區隔,在《白》不過是前菜而已。原研哉最關心的是,當和讀者逐步建立起對「白」有那麼大的思考與討論幅度,他就可以進入對「空」、「無」、「未知」等概念來做進一步的激盪。而這是他認為「設計」的深層源頭。
例如書中會說,「多數的卵是白的,不僅白鳥的卵是白的,青鳥、黑鳥甚至鱷魚和蛇的卵都是微白的,現實的生命寄宿在白之中,當蛋殼這層區分兩個世界的薄膜裂開時,就不再是白,而是被動物的顏色取代。當動物以生命的形態在這世界誕生,或許就開始朝著混沌邁開步伐。」。
其實原研哉會選擇從「白」下重手,我們是很容易理解的。這位設計師總是耳提面命地提醒著反思性,認為最好的設計應該具有思考的層次,以一次一次修正既知且惰性化的知識,重返根源並重新體認剛開始的新鮮感。原研哉強調與珍惜自我未知化的行為,並看為實現「理解」的關鍵元素。對這樣的他來說,未知化正是要體會「白」。「白就像是一股和混沌相對的力道,會帶來突出的印象。那是從既知的混濁中過濾出最具鮮度的情報,並將其凝固,鮮明地樹立在我們腦海裡。」他說。
相較於過去常一邊襯著設計作品來帶到設計理念,總是令人意猶未盡,原研哉的《白》,正式打造了一個完整的、完全關於特定題目的論述宇宙。大家都喜歡漂亮、chic、高話題度的東西,但假如你知道,且在意「設計」不只是如此,這會是你非常喜愛的一本書。
本書要談論的不是顏色,而是嘗試藉由「白」的概念,找尋一種營造簡單和微妙的日本美學的源頭。原研哉試著掌握溝通本質,認為成功溝通的基礎在於傾聽,因而發現了「空」的概念,並進而發現與空相互抗衡又彼此呼應、隱藏在日本生活裡的「白」。根據與白的關係去探索空的涵義,藉由這本書,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看見原研哉的設計思想。
作者簡介:
原研哉
1958年生於日本岡山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本職雖為平面設計師,但近年來其活躍領域已然跨越單純的平面設計,舉凡展場規劃設計、商品包裝設計、企業形象塑造等,皆能見其活躍的身影。在長野冬季奧運的開、閉幕式手冊和2005年愛知萬國博覽會的宣傳案之中,他展現了起源自日本傳統文化的設計理念。在商品包裝設計方面,原研哉也接受來自日本各地的請邀,為富含當地特色的各式產品,生成相應的設計。而在銀座松屋百貨的全面翻修計畫之中,原研哉縱橫於空間與平面設計,創造了一個「複合性」設計的典範。在梅田醫院指示標誌設計案中,表現出觸覺在視覺傳達中的可能性。另外,於「建築家們的MACARONI展」、「RE-DESIGN(21世紀日用品再設計)展」及「HAPTIC(使觸覺愉悅)展」之中擔任總策劃,從「日常」的視點切入,為設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從2001年開始,原研哉也開始擔任無印良品的顧問委員會委員,其所製作的廣告行銷案獲得了2003年度東京ADC大賞。而在書籍裝幀設計方面,亦曾獲得講談社出版文化賞、原弘賞、龜倉雄策賞等的肯定。
譯者簡介:
LeeTea
在日本學的是數位內容設計碩士,思想卻是類比般的傳統,來往日本台灣之間從事印刷設計的事業,進而認識了許多日本品牌負責人。與日本設計師松江Macchu以及旅日攝影師TAMAGO…多人共組LDope Studio。並協助中國企業引進品牌和規劃展覽,對於日本藝術設計以及流行文化產業有深入研究。
http://LDope.com/LeeTea
得獎紀錄:
如同生命的由來,至今依舊是個謎。圍繞白色現象學的爭論。顛覆時代的「白色創世紀」就此展開。
茂木健一郎(日本腦學研究專家)
當熱門的話題事物遷就於美學顧慮,彼此來到了分庭抗禮的臨界點時,有效抑制一切的文章才能油然而生。本書卻打破慣例的達到這樣的指標。
內田樹(日本評論作家)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