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導是枝裕和的第一本隨筆
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日常風景
觀察、思索,是下一部創作的芽與根
擅長以樸實平淡的影像,敘說日常情感的是枝裕和,首次透過文字,深入而多樣地暢談對創作、對日常、對影像,甚至是對現代日本社會的敏銳觀察與批評。以有如走路的速度,細膩呈現他深層的思索與追問,某個童年的氣味、某個平凡的場景,都是創作的哲思與靈感。
從拍攝紀錄片到執導劇情片,他對議題的關注思考,構成他說故事時的獨特視角。不管主題是震驚社會的事件,或是對親人的追憶,他並不追求滿溢的張力,戲劇化的衝突,而是從日常片段裡擷取細膩情感;他也不喜好英雄式的情節,而是希望捕捉這個有點髒汙的世界突然展現美麗的瞬間,讓觀眾帶著未完的故事離場,並接續對這個世界探問。
是枝裕和總是以影像溫和地直視殘酷社會,用悠緩深遠的風格展示世間人情。閱讀他的創作隨筆,跟著他的步伐,成為理解電影作品的線索,也會明白,這些都是他對生命的深刻關懷,同時也是對這個世界,極其銳利又溫柔的提醒。
談創作
─我想創作的,就是有效利用類似文章裡的留白,讓觀眾自己以想像力補足的電影。
談日常
─我冰品生命史上的最佳戀人,或許還是記憶中兒童時代那種味道和顏色都很廉價的水果冰棒。
談演員
─那時幾乎每天變更台詞,接過劇本的夏川結衣小姐緩慢轉身過來,帶著微笑及令人著迷的酒窩說:「下次再這樣就絕交囉。」
談媒體
─我認為,媒體都應該立志成為遊牧民族,當即任務則是從外部持續批判內部,讓定居民的社會更加成熟。我相信,那才是報導媒體該有的立場。
談311
─三月十一日前後,展現在我眼前──也包括過去──的世界的意義,便起了很大的轉變。對這種變化深感困惑,和以作品形式描述這種變化的躊躇,就好像投入水裡的石頭太大,波紋因而一時難以靜止的情況。
談核電
─水庫或道路的建設並不是為了改善該地區人們的生活,而是相信即使浪費龐大的預算,只要有建設就可以活絡經濟。核能發電也不例外,都是在同樣的信念下不斷複製那種價值觀而已。
談遺忘
─不記取教訓而急著忘記,就等於要人類變成動物,是政客及媒體所擁有的、最強大且最低級的暴力。
本書特色
是枝裕和第一本創作隨筆,
透過本書,導演的思想脈絡和關照核心一覽無遺。
作者簡介:
是枝裕和
電影導演,電視編導。一九六二年出生於東京,一九八七年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學科畢業後,便進入TVMAN UNION工作,主要負責製作報導節目。重要電視作品有:追述負責水俣病的環境廳高官自殺的《但是……》(一九九一年,富士電視╱銀河獎優秀作品獎),觀察一頭小牛和孩子們三年成長過程的《另一種教育〜伊那小學春班記錄〜》(一九九一年,富士電視╱APT優秀獎),無法累積新記憶的前向性健忘症男性患者與其家族的記錄片《記憶喪失時……》(一九九六年,NHK╱放送文化基金獎)等。
一九九五年首次執導的電影《幻之光》(原著宮本輝,主演:江角真紀子、淺野忠信、內藤剛志),獲得第五十二屆威尼斯國際影展金奧薩拉獎,第二部作品《下一站,天國》(一九九八)獲得世界各國很高的評價,在全世界三十個國家、全美兩百家戲院上演,以日本獨立製作的電影來說,賣座情況實屬異數。
二○○四年執導的第四部作品《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因為在坎城影展獲得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獎(柳樂優彌),深受關注。二○○六年首度拍攝時代劇(古裝劇)《花之武者》,挑戰「復仇」議題。二○○八年發表反映自身經驗的家庭倫理劇《橫山家之味》(阿部寬主演),除獲得東京影展最佳導演藍帶獎外,也在海外獲得很高的評價。同年十二月推出首部記錄電影《祝你平安:Cocco的無盡之旅》。
二○○九年以《空氣人形》於第六十二屆坎城影展獲得「一種注視」單元最佳影片,因描述官能性愛情與奇想新境界廣受讚揚。二○一○年於NHK播出的《妖怪文豪怪談系列》中發表由室生犀星短篇小說改拍的《後日》。二○一一年執導電影《奇蹟》獲得五十九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二○一二年自編自導與剪接首部連續劇《返鄉》(關西電視・富士電視)。
二○一三年秋推出福山雅治主演的《我的意外爸爸》,獲得第六十六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著作有電影原著小說《下一站,天國!》、《花之武者》、《橫山家之味》等,本書為首次出版的散文集。
譯者簡介:
李文祺
澎湖人,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廣島大學總合科學部日本研究科國際關係碩士。出國前任職日商馬淵馬達(MABUCHI MOTOR),編輯並翻譯中文版小學生雜誌《學園》。1984年返國後進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服公職,2010年提前退休,退休前十數年主要辦理對日本經貿業務。
返國初期仍兼翻譯工作,譯有《松下幸之助全集》(日本PHP研究所,名人出版社),《城市獵人》(時報文化出版),《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臺原出版社),《企劃高手》《新日本人》(遠流出版),《發揮堅強的自我》(洪健全教育文化)等,並定期為汽車、健康及科技武器雜誌翻譯不下百萬字。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陳明章(音樂人)、韓良露(作家)、戴立忍(導演)、藍祖蔚(影評人)(以姓氏筆劃為序)
推薦序1.
昔我往矣,楊柳青青 藍祖蔚(影評人)
看見書名,看見作者之名,卻沒有會心一笑,想當是枝裕和的粉絲,你還要多看他的電影。
是的,是枝裕和是最會拍走路戲的導演,也最能從走路中拍出人生韻味的導演。
以真理教殺人事件為背景的《這麼…遠,那麼近》中,攝影師就扛起攝影機,一路隨著當事人家屬翻山越林,深入水源湖泊,探索至親心境,不是道路那麼漫長艱難,觀眾就感受不到宗教狂熱的驅策!
《我的意外爸爸》中,福山雅治只因為抱錯孩子,只因為血緣亂了,親情與價值觀也翻天覆地起了變化,最難過的不只是親生孩子不認他,而是一手撫養長大的慶多也用無助眼神問著他:何以「昨是今非」?父子倆最後走在一上一下的平行山路上,路的圓成相逢,也完成了和解與寬恕的人生告解。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中,子兼母職的柳樂優彌唯一能送給小雪妹妹的生日禮物,就是把她裝扮得漂漂亮亮,穿上小熊維尼的拖鞋,走上街道,走向紅塵,仰頭看著單軌電車駛過時,他真的不知道,小雪的人生最後旅程竟然與電車有關。
更別說《橫山家之味》的英文片名乾脆直譯成《Still Walking》。橫山家的主人翁恭平醫生是退休多年的小鎮醫生了,每天時辰一到,他就會外出散步,走過小路,就這樣悠悠走看了人生風景。
是枝裕和用書名《宛如走路的速度》標舉他的創作手痕,影迷循線看片,應該就能窺見他的創作精髓,這是他送給影迷的小禮物。導演的書寫一如電影書,總是讓人見窺見其心思,繼而得見其心法,本書中,當然亦有這種功能。
例如,聲音其實是是枝裕和揮灑自如的另一根魔法棒。
書中,是枝住進了前輩大導演小津安二郎寫劇本時待過的「茅崎館」,白天人聲雜沓,海潮不入耳;真正帶給他感動的是夜間傳來的海潮聲,入夜後,曾經陪伴過小津的潮汐聲同樣召喚著他,人與海的空間對話,不正是藝術名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中所歌詠的「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也戀愛著月光」的癡慕情懷?
有這種詩人情懷,才能從「擠牛奶」的聲音療癒「服喪」的悲傷;有這種人生流連才能精準寫下對颱風的回憶,不是風,亦非雨,而是父親急著拿起鐵鎚敲向鐵皮的鎚釘聲響,那是一家之主唯恐強風吹垮住屋的心思與努力。
看見了是枝對於聲音的多元描寫,你就能夠明白《橫山家之味》中,樹木希林在廚房裡的刀切聲和蒸籠水氣如何勾引起我們對美食的嚮往,她又如何能以一首演歌,悄悄完成女性的復仇;你就能明白《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中,小雪那雙吱吱叫的拖鞋是多麼童稚又純情的思親心聲?你就能明白《這麼…遠,那麼近》的山林安靜與城市喧囂,是多麼精準地呼應著角色的波瀾心思!
是枝裕和以紀錄片起家,本書也附帶了一位電影工作者在頂尖影展的見聞錄,那是微形的紙上紀錄。不過,動人的並不是他個人對「參展」或「參賽」的豁達心情,而是他敢於對主流風潮提出異議,Michael Moore的《華氏911》究竟是經典,還是時事創造出來的情緒之作?他的冷筆剖析,其實就是最動人的一篇紀錄片宣言,他的立論,就像那位在觀景窗後冷眼旁觀,不為掌聲迷惑,敢於挑戰,亦敢於質疑的創作靈魂。
是枝裕和這本書,有如導演陪著我們走一趟人生歲月。他在紙上走,我們走在時間裡,昔我往矣,楊柳青青,一個章節接一個章節的速度讀下去,就是歲月靜好的呼吸了。
推薦序2.
一路走來的初心 韓良露(作家)
是枝裕和是我近幾年相當喜愛的導演,我成為他的影迷歷史並不久,從看到二OO八年的《橫山家之味》後,我立即找出了他的舊作,如《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下一站,天國!》、之後只要是他的影片我都會看,像《空氣人形》、《奇蹟》、《我的意外爸爸》。
綜觀所有我所看過的是枝裕和作品,不管形式上是記録片或奇幻片風格,他的影片都有紮實的人性肌理,讓人可以相信片中的人是真實活著的,即使觀眾出了戲院,都還會覺得影片中的角色仍然存在。
雖然看過不少是枝裕和的電影,但我對他的認識只能透過影片所呈現的詩意舆哲理,去了解他是什麼様的導演,但這次看了他的第一本隨筆散文《宛如走路的速度》,我才看到活靈活現的是枝裕和本人躍然紙上。
對於是枝裕和的影迷來説,《宛如走路的速度》太珍貴了。像我本來雖然知道《橫山家之味》是記念他的母親之作,但看了書才知道影片中那個日式平房其實是他母親回不去的夢幻老家。真實人生中,他的父母一直住在國民住宅的公寓中。是枝裕和在書中寫道,因為是拍電影,他可以把想像的母親放在她喜歡的家中,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可以替補我們完成人生難以達到的夢想。
這本書中也充滿了是枝裕和的人生回憶,從是枝家從來沒買過車卻愛在別人車前留影,或他年輕時去鹿兒島探望心儀的女生,雖然戀情無結果,但多年後他拍攝《奇蹟》時,把埸景安排在鹿兒島,也是想拍出當年對櫻島火山的感受。
其中也有不少是枝裕和的私人告白,小如他回憶童年的自行車,提到他和同夥騎車到林間,其他小孩會抓昆蟲互鬥廝殺,但他不喜歡這樣的時刻,即使別的男生會駡他膽小鬼,但他還是要向大家告別。看到這裡,我也明白了是枝裕和所有影片中所表露的溫柔來自何處了。
是枝裕和在當代日本導演中,有其特別的養成背景,他並非電影科班,而是電視編導出身,通常影視界有一不成文的偏見,以為做電影高於做電視,但是枝裕和從電視跨足電影,卻成為過去十多年間繼北野武之後,在國際影壇大放異彩的導演,《我的意外爸爸》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實至名歸。有意思的是,北野武和是枝裕和代表日本文化的兩面,北野武探討的是人生隱藏的殘酷,是枝裕和則是生命共通的善意。
是枝裕和以電視記録片編導入行,特別關心日常性舆普通人的生活,他的電影講究細節,包括演員彎腰的方式像不像母親的樣子,這本隨筆取名《宛如走路的速度》亦是同理,走路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了,但宛如走路又可不只是走路,一邊走路一邊思索亦是人生。
在這本隨筆中,洋溢著是枝裕和思想的靈光,像他說早期的電視美學是源自電影,但現在的電影卻受電視媒介的影響,又如他説有人問他電影電視是什麼,他會回答是對話,是以世界為中心,把自己放在世界之中來思考。
是枝裕和一路走來,一直是在工作上把持初心的人,看了他悼念他的影視精神導師如村木良彥和安田匤裕,讓我們看到思想傳承的意義;同樣的,《宛如走路的速度》這本書,是枝裕和做了不只是導演的工作,也是導師的使命,尤其在書末,他一再提及的福島核災之事,他說自己在這件事之後,不可能是同樣的人了。導演可以藉著電影創造虛擬的世界,但導演仍是世界的一部分。
推薦序3.
他是一個堅持的導演,不論影像故事,以及對人和社會的關懷,常讓人感受震撼。一個讓我欣賞與敬佩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 ——陳明章(音樂人)
名人推薦:陳明章(音樂人)、韓良露(作家)、戴立忍(導演)、藍祖蔚(影評人)(以姓氏筆劃為序)
推薦序1.
昔我往矣,楊柳青青 藍祖蔚(影評人)
看見書名,看見作者之名,卻沒有會心一笑,想當是枝裕和的粉絲,你還要多看他的電影。
是的,是枝裕和是最會拍走路戲的導演,也最能從走路中拍出人生韻味的導演。
以真理教殺人事件為背景的《這麼…遠,那麼近》中,攝影師就扛起攝影機,一路隨著當事人家屬翻山越林,深入水源湖泊,探索至親心境,不是道路那麼漫長艱難,觀眾就感受不到宗教狂熱的...
章節試閱
天使
真要我說「喜歡影展」,多少還是有點說不出口,但我確實很喜歡影展(認了吧)──正確地說,是很喜歡幾個影展。首先是西班牙的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雖然日本影迷較不熟悉,但在歐洲卻是僅次於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及柏林影展,公認具有歷史地位的大型國際影展。但我喜歡的理由與此無關,而是當地的美食(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影展在公認「歐洲最美的海灣之一」的港都舉行,可以隨時到大眾餐廳「巴爾」的櫃台點些小菜,大白天每個人就開始站著喝起美酒。我在那裡時,也常邊喝薑汁汽水邊走進會場,真的是相當愜意。
第二喜歡的,大概是加拿大的多倫多影展了。這是個並非在休閒勝地,而是借用街上電影院舉辦的市民影展,所以觀眾大多不是影評人或片商,而是以一般人為主。影展期間,許多神采奕奕休假前來的電影愛好者,購買聯票,每天只管看電影,也是這個影展最大的特色。「這次比以前好太多了!」在異國聽到一般的觀眾對我這麼說,真是相當愉快的體驗。
能夠碰到非常喜歡的導演或演員,也是影展的大樂趣之一(有夠低俗)。
有回在荷蘭鹿特丹時,還碰上過這樣的事:在旅館吃早餐時,主演《柏林天空下》的布魯諾・岡茨先生(Bruno Ganz)湊巧來到鄰近的座位,放下房間鑰匙後走去取餐(自助餐);沒多久,台灣導演侯孝賢端著盤子走過來,沒注意到桌上的鑰匙,坐下來就開始吃(怎麼辦……要提醒他嗎)。等到布魯諾先生回到座位時,瞬間兩個人都動也不動地互瞧對方;但侯導立刻就明白那是怎麼回事,隨即拿著盤子站起來想換座位,但布魯諾先生制止他,只用眼神打個招呼便另外找了張餐桌坐。那就好像電影的一個畫面,而我當場目睹了故事開始的瞬間。那一天,我因此都倘佯在福星高照的氣氛中。
自家轎車
為了電影的準備工作在街上亂逛時,只要看到很酷的車子,我就會站在前面並請助理拍張照片。話雖如此,我對汽車其實所知有限,就連對汽車的喜好都十足是個門外漢。感興趣的,不過是顏色華麗的敞篷車或進口車,以及連我都叫得出名字的日產汽車窈窕淑女(Fairlady Z),對其他車種視若無睹;所以,最近反而都是助理主動對我說:「拍一張吧!」我們總要長大成人以後才會發覺,理所當然的行為和興趣,其實並非那麼一般。
任何家庭都應該有與其他家庭不同、自家約定的事項和習慣,例如入浴方式或西瓜、草莓的吃法。看到隔壁人家做某些事時,我就常常會「咦,怎麼會這樣」地大吃一驚。對我來說,選輛車子再留影就是一種獨特的照片拍攝方式。是枝家的人只要在外面拍照,絕對是站在陌生人的車子前面;當然既從未徵求車主同意過,而且總是拍得像是自家轎車。但也要翻開以前的相簿,才知道竟然有那麼多在車子前面拍攝的家族照片:姊弟倆穿著短披衣,端端正正地坐在停車場的車子引擎蓋上;大概三歲大時,我和父親並肩坐在車子的後保險桿上;另一張照片裡的我大約六歲,穿著外出羊毛背心,站在一九六〇年代左右流行的豐田可樂娜硬頂轎車前面。相簿裡,甚至還有年紀還小的姊姊和父親並排坐在馬達三輪車前的照片;由此可見,我出生前是枝家就有這種習慣了。我猜想不出,一直被母親責怪沒有買車的父親,是在怎樣的心情下拍照的,但孩子們總是無牽無掛地笑得很開心。
時至今日,是枝家還是沒買過車。我也曾經想和女兒一起,在別人的車子前面拍張照片,但畢竟缺少那點勇氣。
浪聲
又住進「茅崎館」 這家古老的旅館了。一八九九年創業的這家旅館,從湘南海岸步行約十分鐘的路程上,也唯有它像時間停止般聳立眼前。以前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和劇作家野田高梧等人,都曾長期待在這裡,一口氣寫下《麥秋》、《晚春》及《東京物語》等劇本,讓這個地方因此成為一些電影愛好者的朝聖之地。
我成為導演時,環境已經不允許奢侈地長期窩在旅館寫劇本了,更別說我自己也不需要那麼多霉臭味(抱歉)的時間;為了企劃《橫山家之味》而突發奇想地在這裡滯留的那一個星期,老實說也受盡折磨。老舊的走廊地板,光是一個人走在上面就吱吱作響,房間的電燈昏暗,空調設備也不行,整體環境完全談不上「舒適」。但是,住了兩、三天後,我卻意外發覺工作起來很能集中心思。早上在天花板很高的浴室泡澡,之後到海邊散步,下午只管窩在房間面對稿紙。由於時序是五月,還沒有到海邊來玩水的旅客,旅館簡直像被我整棟包下來似的。最令人激動的是,每到夜晚,黑暗的中庭就會傳來白天聽不到的海浪聲。一想到小津導演是否也曾聆聽這樣的聲音,不由得感觸良深。事後回想,身處那種反覆的韻律中,意識和神經全都敏銳起來。就在這些體會中完成《橫山家之味》,我總覺得裡頭留存著那段時間的住宿記憶。
算起來這回已是第四次留宿茅崎館,遺憾的是,因為東京還有待辦的事,只能待上兩晚。上次來時,小津先生使用的二號房因為已被訂走而無緣入住,這次則如願以償,多少彌補了無法久留的遺憾。
但是,住進以後的這兩晚,深夜沿岸的國道常有飆車族騎著機車呼嘯而過,引擎聲不時遮斷浪潮聲。現在回想,也算是令人懷念的聲響。如果我的下部作品中出現飆車族,「那是他在茅崎館聽到的聲音……」,您就這麼想吧。
懷念
此時此刻,我來到台灣的台北。一九九三年初次造訪這裡,是為了配合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戲夢人生》在日本上演,幫電視台做一個專訪;後來由於自己的電影上演或台北舉辦影展,恐怕已經來了不下十次,是我最感到親切的海外城市。
除了多次來訪,我會備覺親切還有其他理由。我的父親,是在離台北很遠的南部城市高雄長大的,所以他小時候經常被問道:「你是台灣人嗎?」二戰之前的日本殖民地時代,祖父從老家奄美大島渡海來到台灣,父親就在這裡出生。父親喝醉時經常提到他的「故鄉」、學生時代多常踼足球打網球、香蕉有多好吃。他經常談起那時的事,但我之所以只記得這麼多,是因為包括我在內,家裡沒有任何人認真地聽父親談他的「回憶」(抱歉了)。從台灣的學校畢業後,父親便前往中國大陸的旅順工作,以現在看來說相當「國際化」,可是在當時的日本,這樣的情況並不算特別。後來父親應召前往戰場,戰敗不久就被入侵的蘇聯軍隊帶往西伯利亞強制勞動,度過一段波濤洶湧的人生。對這樣的父親來說,台灣時代(和殖民地沒有關係)或許是他生命當中唯一快樂的「青春」,就像觀賞《童年往事》或《戀戀風塵》等侯孝賢初期的作品,所帶給人的某種追憶之感。我想那是影片中殖民時期的日式房屋,及故事裡所描述的家族關係,引起類似時光倒流的感覺;而我還要加上「啊……這就是父親所說的風景嗎」這種感慨,在雙重的懷念及愧疚之中接觸侯導的作品。
來到台北後,第一天晚上直到天亮都睡不著。以前經常看到通勤途中的男女上班族,在路邊攤吃早飯的光景,現在少了許多。去找看看吧,很好吃呢。
母親的背影
好像是將近五年前的事了,那天我和母親一起吃飯,地點是在新宿。「肉好小塊呢」、「很貴喔」母親邊吃邊抱怨,不過還是一口氣吃完她最愛的壽喜燒。
臨別時,她很開心似地邊揮著手說「那我走了」,邊向午後的新宿車站走過去。看著她的背影,我突然一股無來由的不安。「這不會是最後一起吃飯吧?」因此我怔怔地站在人行道上看著母親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南口剪票閘的人群之中。遺憾的是,那個預感竟然成真,我也因為「沒有為她做過任何事」而悔恨不已,所以才有《橫山家之味》這部電影。不過,我反而強烈希望它是一部充滿陽光的電影,目的不是描寫母親邁向死亡的過程,而是擷取生命的一瞬,在那一瞬間試著將家族記憶中的陰影收藏起來。這就像目送母親的背影那樣——。
情節當然是虛構的,但我想拍一部一開演就能讓觀眾想像「啊,母親就在那裡」的電影。而且我不想哭泣,盡可能帶著笑聲。
和母親一起笑開懷。
困惑
六月八日再到災區,造訪福島縣的相馬高中。這回是因為,五月在福島舉辦公益上映活動時,觀賞了《奇蹟》的廣播社顧問告訴我,他的學生以核能發電及震災為題製作了專輯,希望我能夠對他們說些鼓勵的話。對於到受災地取材製作節目這件事,既然一直心存疑慮,不妨就把這個建議就當作上天的安排。「那就直接去看看他們的作品吧。」這次的訪問,便是這麼促成的。先搭新幹線到仙台,再乘車沿著海邊高速公路南下,在抵達相馬前的一個小時車程中,沿途所見都是瓦礫堆成的山丘,讓人無法不想通往復興或「復舊」的道路有多艱難。
六個小時的停留轉眼就過去了,除了和學生對談外,一半時間都在閒聊(譬如談AKB48),心情非常愉快。曾經連續獲得全國性大賽獎項的相馬高中廣播社,現在只有兩位會員,不過,這次除了他們,同一縣內因校舍無法使用,而借用相馬高中教室的原町高中廣播社學生,也前來參與對談。
我看到的影片,其實只製作到一半。影片想描述的,是因震災影響而消失的學生笑容,逐漸重回教室的經過;採訪對象包括不得不在公民館過著不便的共同生活的學生,以及照顧他們的老師。當事者的困惑及苦惱,超越了製作技術層面,恰如其分地傳達了出來;但我還是發現,作品中有些地方好像無視於先前的脈絡,硬是導向「牽絆」及「笑容」的結論,這一點,恐怕是受到電視上那些專業大人所製作的節目的不良影響。這也反映出,即使面對空前的震災,照樣用刻板角度和老舊手法,處理各種不同議題的節目何其多。
「儘管自我懷疑也無所謂哦。」我向他們傳達的這句話,或許也是說給自己所屬的專業世界聽。
天使
真要我說「喜歡影展」,多少還是有點說不出口,但我確實很喜歡影展(認了吧)──正確地說,是很喜歡幾個影展。首先是西班牙的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雖然日本影迷較不熟悉,但在歐洲卻是僅次於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及柏林影展,公認具有歷史地位的大型國際影展。但我喜歡的理由與此無關,而是當地的美食(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影展在公認「歐洲最美的海灣之一」的港都舉行,可以隨時到大眾餐廳「巴爾」的櫃台點些小菜,大白天每個人就開始站著喝起美酒。我在那裡時,也常邊喝薑汁汽水邊走進會場,真的是相當愜意。
第二喜歡...
作者序
代序
再過約一個月,新拍電影《我的意外爸爸》就要上演了。在各地接受採訪時最常聽到的評語是,這部電影說太多私人情事了。
拍攝前作《奇蹟》時整整一個半月沒有回家,終於回到妻子與女兒殷切盼望的家門那一晚,三歲的女兒正在房間的角落看繪本,雖然有意無意地露出關心我的表情,卻不太敢靠過來。
「可能有點緊張……。」看出她的心情的我竟也跟著緊張起來。我們父女倆,就在這種微妙的氛圍中度過了那個夜晚。
隔天早上女兒在玄關目送我返回工作崗位,只說了聲:「歡迎再來喔。」做父親的儘管臉上還能擠出苦笑,內心則相當狼狽與受傷。
原來如此……,或許確實沒有那麼親密吧,畢竟兩個人在歲月上的累積不過三年,每次見面時又都只能歸零重來。
只有「血緣關係」終究是不夠的……,我直覺地這麼認為,最後也想通了(應該是時間的關係吧……)。但其實從一開始我就知道,以我工作的性質很不容易實現那樣的生活。
我請福山雅治扮演《我的意外爸爸》這部電影裡的父親角色,想讓他也徹底嘗試這種我自己經常面對的苦惱,而且更劇烈、深刻地體會。換句話說,究竟是「血緣」還是「時間」,我想讓他陷入這種二選一的境地。想法當然相當邪惡,但《我的意外爸爸》就是發軔於某種惡意。
後來我也想過,將「抱錯嬰兒」這種聳動的事件編入劇情,結論的方向恐怕是,觀眾的視線和意識都會集中在夫婦到底會選擇哪一個孩子。但是,如果一開始解讀「劇情」的方向性就太強的話,理應關心的、事件背後的「日常」(或許他們已經失去)就會顯得平淡無趣。這可不行,必須讓觀眾充分、真實地感受到「日常」的描述。「人」比「劇情」更重要的這種認知,就算是在這樣的電影裡也不想改變,所以,我想多花點時間來慎重處理這兩個家庭的生活點滴。
我再三地思考:母親都怎麼替剛洗完澡的孩子吹頭髮?並肩睡在同一張床上的這三人怎麼排序?以怎樣的方式手牽手?真正的兒子出現在眼前時父親在意什麼?拿誰和誰做比較?如果日常生活的描述看起來不夠充實,這部電影就會是失敗的作品;因此,我想強調生活中偶得的記憶,以及就在演員眼前展開的「生活」觀察。
本來我的工作就是電視劇編導,因此被歸類為是「社會派」,我本人有一段期間也這麼認為。早期的作品裡,有些便曾直接導入奧姆真理教事件,以及東京發生的兒童棄養事件,也曾把與九一一時紐約發生的多起「恐怖事件」,以及其後對瀰漫全世界的「懲兇」心態,因反感而衍生的「復仇」故事拍成電影。
後來這樣的態度之所以有了很大的轉變,是因為對母親之死的悔恨,純粹以私人的感情拍攝了電影《橫山家之味》;就連我自己也認為,這裡面絲毫沒有所謂的「社會性」。這種很私我、很日本式的話題,外國人是否能接受?
不出所料,法國代理商老闆看過《橫山家之味》後大失所望,直說「太家庭化了」、「地方色彩太濃了」,這種電影歐洲人無法理解。我想,無法理解就無法理解吧,坦白說我無所謂。
儘管如此,這部電影一到海外,便完全推翻了當初的預料。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 上,放映結束時,一位下巴留著漂亮鬍子的巴斯克大男人,邊晃著他的啤酒肚邊靠過來對我說:「你怎麼會知道我母親的事?」
同樣的感想,也出現在韓國、加拿大和巴西。
什麼叫做普遍性?思考世界所需而製作的東西,並不等同通用於世界。如果能夠像這樣注意自己內在的體驗和感情,深入挖掘而達到某種普遍性,那就是最好的。我想暫時用這樣的態度來思考自己、電影、世界這三方面的關係。
這部《我的意外爸爸》,也是延續這種想法拍攝的作品。
我的這本散文集《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生活、創作與世界》,則是《奇蹟》公開上映的二〇一一年起,以同樣標題在《西日本新聞》上所寫的連載文章之結集。
事實上,之前我在某家電視公司推出的報導節目中,就曾經使用這個標題了。節目內容所呈現的,是一群年輕人為了成為職業演奏家或專業歌手而參加選秀的過程;但是影片的重點不在於「非日常」的選秀是否獲勝,而是「日常」的「音樂」這種東西有多麼貼近他們的生活。鏡頭總是悄悄地、安靜地,漫步一般靠近他們的日常生活。
這回之所以三度使用這個標題,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散文集就像當時我的日常生活一樣,緩慢地以同樣步調陪我一路走來。
猶如駐足挖掘腳下更混沌、更柔和的事物,如果我的電影作品是安靜沉澱於水底的東西,那麼,這本散文集就是沉靜之前,緩慢漂浮於水中的泥沙之結合。
目前還很細小、尚未成形的泥沙,一定會在幾年之後,成為下一部、再下一部電影的芽與根。
沒錯,我如此確信。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是枝裕和
代序
再過約一個月,新拍電影《我的意外爸爸》就要上演了。在各地接受採訪時最常聽到的評語是,這部電影說太多私人情事了。
拍攝前作《奇蹟》時整整一個半月沒有回家,終於回到妻子與女兒殷切盼望的家門那一晚,三歲的女兒正在房間的角落看繪本,雖然有意無意地露出關心我的表情,卻不太敢靠過來。
「可能有點緊張……。」看出她的心情的我竟也跟著緊張起來。我們父女倆,就在這種微妙的氛圍中度過了那個夜晚。
隔天早上女兒在玄關目送我返回工作崗位,只說了聲:「歡迎再來喔。」做父親的儘管臉上還能擠出苦笑,內心則相當狼狽與受...
目錄
代序
第一章 影像的周邊
行間
訊息
世界
對話
革命
記錄片
責任
回推(RT)
死者
關於喪
複雜
等一下
天使
欠缺
第二章 日常風景
自家轎車
元氣
最佳戀人
大波斯菊連續劇
螃蟹
服喪簡信
浪聲
第三章 似遠而近
初體驗
怪獸
回味
颱風的聲音
原初風景
故鄉
自行車
草莓
懷念
第四章 談演員
喂,那個拿來
背景
自由
絕交
什麽都沒做
傾聽的能力不行耶
渲染
巴士
電車
欺瞞
第五章 在媒體之間
「憤怒更勝格調」的氣勢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東西
從坎城影展回來
安心與後悔
第六章 悼念
關於村木良彥先生
關於原田芳雄先生
關於夏八木勳先生
關於安田匡裕先生
鬍鬚
母親的背影
再會
第七章 三月十一日,其後
笑容
正義
故事化
困惑
躊躇
忘記
代序
第一章 影像的周邊
行間
訊息
世界
對話
革命
記錄片
責任
回推(RT)
死者
關於喪
複雜
等一下
天使
欠缺
第二章 日常風景
自家轎車
元氣
最佳戀人
大波斯菊連續劇
螃蟹
服喪簡信
浪聲
第三章 似遠而近
初體驗
怪獸
回味
颱風的聲音
原初風景
故鄉
自行車
草莓
懷念
第四章 談演員
喂,那個拿來
背景
自由
絕交
什麽都沒做
傾聽的能力不行耶
渲染
巴士
電車
欺瞞
第五章 在媒體之間
「憤怒更勝格調」的氣勢
看不見與看得見的東西
從坎城影展回來
安心與後悔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