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革命青年:解嚴前的野狼之旅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劉克襄

評價
7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46 NT$ 2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這些詩的狂野和憤怒曾是烽火,燃燒過,在八○年代觸及不少同世代的友人和年輕學子的心靈。隨著時代變遷,它們也逐漸冷卻。如今遙遠如星,遠離近鄰,也遠離我。有時緬懷,幾乎僅剩一點點餘溫,僅供自己烘手,沒幾行幾句值得取暖了。

但這樣的詩之單純、直樸和勇氣,畢竟是烙印了,那是一輩子的銘記,繼續讓自己對土地的關懷持續不變,迄今仍在踏查旅行,仍然有著二十五歲那樣的熱情。
——劉克襄

在當代新詩已逐步走向隱約晦澀、著重內心世界的挖掘之際,劉克襄這本詩集的整理出版(集結了八○年代上半旬三本小詩集《松鼠班曹》、《漂鳥的故鄉》、《在測天島》當中的詩),將讓我們重新體認詩的價值精髓,以及詩人對國家、對社會最理直氣壯的關懷與期待。


本書特色
1. 作家劉克襄20幾歲時創作的詩,單純、質樸,充滿勇氣,可以窺見他年青時期對土地的關懷與熱情,了解他至今仍在旅行踏查的源頭。
2. 呈顯八○年代台灣社會在體制壓縮下,種種的喧囂與紛擾,記錄台灣社會在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與軌跡。
3. 八○年代的革命青年劉克襄,以詩革命,在當年對大環境發出最直接、最澄澈的吶喊。

作者簡介:

劉克襄

年輕時,不斷想從詩裡找到慰藉,卻又帶著詩,走訪台灣各地。八○年代時,他如是描述環保、政治和社會狀態,試圖見證整個時代的脈動。這些解嚴前夕之詩,是革命的吶喊,青春的烈燒,曾野火般燎原,影響過諸多同輩知識份子和大學生。

時代過了,年歲長了,這樣以詩為天命的信念,並未自他身上退卻,反而硬化為其背脊上之大椎,繼續山川地理之漫遊,清楚地和現有的學院詩風保持距離。

二十一歲出版詩集《河下游》迄今,共有《小鼯鼠的看法》、《最美麗的時候》、《巡山》等七本,另有散文、小說和自然報導等文學創作三十餘部。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