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獨立思考能力 才可能獲得自由
──美好的結局常從一個小小的善念開始
居住在印度的英國女孩蘿莎琳,見到了兩種不同的文化,開始有了深沉的反省。她發現人應該互相關懷,應該對相對弱勢的人伸出援手。在不盡公平的環境下,她鼓勵她和善又受壓迫的小阿姨堅強獨立,給自己一個追尋自我的機會……
──────────────────────────
蘿莎琳的爸爸是派駐印度的軍官,時常指揮作戰,與土耳其人對抗;媽媽常在俱樂部裡喝下午茶,時時顯露喪子的憂傷。
蘿莎琳的哥哥回英國上學時病死了,因此媽媽極力反對讓蘿莎琳回英國接受教育;爸爸則擔心蘿莎琳在印度待久了,會忘卻祖國的文化、禮節與優雅,希望她能回英國,眼前只礙於太太多愁多病,自己又不離家,只能暫時將就,讓女兒陪伴太太。
一次他回家度假,替蘿莎琳舉辦了純英式的聚會,希望蘿莎琳能多交一些年齡相仿的英國朋友。可是蘿莎琳看不慣英國女孩的做作,寧可和她的印度好友艾莎一起在髒亂的市集閒逛。還好,這次聚會中,她結識了一位年輕士兵麥克思‧納爾森。納爾森的爸爸作黃麻生意,非常有錢,他的媽媽不像一般英國太太只會打扮和聊天,而是把大部分精神放在她所辦的一所專門收留印度孩子的孤兒院裡。這兩個特立獨行的大孩子一見如故,十分投契;會後納爾森還邀請蘿莎琳一起去聽甘地的演講。
蘿莎琳的爸爸基於經濟效益,辭退了一名年邁的清潔工,艾莎告訴蘿莎琳清潔工沒了工作,只能將孫子賣給人口販子。蘿莎琳著急之餘,便用住在英國的露薏絲阿姨給她的一先令,將清潔工的孫子贖回來,託到納爾森太太的孤兒院裡。
爸爸得知她去聽甘地演講,又和印度人有交涉後,非常生氣,嚴禁她與納爾森往來,並堅持送她回英國兩位阿姨家,接受照料與教育。這回媽媽無話可說,只好順從。
布蘿吉特太太與丈夫被英國的一個慈善機構派到印度行善。先生去世後,她沒錢回國,因此以關照蘿莎琳作為交換,得到了回國的旅費。在船上,蘿莎琳看到布蘿吉特太太如何節省自己的飲食以溫飽三等艙的窮人;發生霍亂時,依舊冒著被傳染的危險,義無反顧的投入關懷。布蘿吉特太太的行為,深深影響蘿莎琳,最後連蘿莎琳也陰錯陽差的下到三等艙協助醫療。
這段旅程,讓蘿莎琳受到極大的震撼,也對貧、病與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她從害怕到理解,並和其中一個要到英國求學的印度孩子拉維成了朋友。
回到英國,蘿莎琳發現艾希爾阿姨用霸道又嚴厲的方式主控和善的露薏絲阿姨,讓露薏絲阿姨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照料自己,必須完全聽從姐姐的意見,用姐姐的作息生活,用姐姐的標準看待事物,並將財務完全交由姐姐代管……心中很不以為然,她暗地鼓勵露薏絲阿姨試著表達自己的看法,並活出自己的風格。
蘿莎琳無意間發現,她的哥哥會死於學校,是因艾希爾阿姨擔心醫藥費太高,不願讓醫生及時過去醫治所致,對艾希爾阿姨的質疑也就更大。艾希爾阿姨生性極度保守,最大的原則就是節儉和僵化的規矩,她存下絕大部分蘿莎琳的爸爸寄過來的錢,讓大家都過著拮据的生活。
在艾希爾阿姨的控管下,她和露薏絲阿姨常常找理由外出,用最節約的方式尋求生活樂趣:有時用一點麵包餵鴿子,有時談印度的事,有時談朋友和愛情。一次,她們去聽了一位印度詩人的演講,露薏絲阿姨受到很大的激勵,回家後毅然向艾希爾阿姨提出自己管帳的要求。她告訴她姐姐,她對歷史或政府不了解,但她很高興能看到世界上有人關心其他人,有人願意為比較不幸的人做出犧牲。因此她覺得自己也必須做一點事、出一點力。蘿莎琳還邀請了印度孩子拉維來家中作客。這種種超乎常軌的行為,在艾希爾阿姨眼中不啻是離經叛道,罪不可赦,她憤然寫信向遠在印度的妹妹告狀。
沒想到蘿莎琳的父母反而因為得知蘿莎琳在船上遇到霍亂而深感不安,要她趕緊回印度,留在他們身邊。
這次,在回印度的船上,蘿莎琳多了一個伴,那就是露薏絲阿姨。離開封閉的姐姐,她開心得如同一隻待飛的鳥……
作者簡介:
葛羅莉亞‧魏蘭〈Gloria Whelan〉
熱愛自然與自由,是密西根州引以為榮、非常具有特色的作者。西元二○○○年,因一則報導,她動手寫了以印度為背景的《十三歲新娘》〈Homeless Bird〉 ,並獲得極大的迴響。《向光前行》則是她另一本以居住在印度的英國女孩為主角的力作,也同樣好評不斷。魏蘭相信童書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生活中充滿難以釐清的問題,而童書總是在為這些問題尋找解決之道,指引方向。
譯者簡介:
汪 芸
臺灣大學社會學學士,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社會所碩士。曾任空中大學講師、《中國時報》編譯、《中時晚報》編譯、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副主編、遠見雜誌主編。著有《你》(小說)、《世界上第一條眼鏡蛇》(童書);譯有《餘燼》、《我可以不是艾蓮妮》、《天殺的熱帶日子》、《蘿西與蘋果酒》、《鐵器時代》、《鬱林湖失蹤紀事》、《在煙囪農莊上的日子》、《島嶼時光》、《生活在蜜鄉》、《魔術師的大象》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作者巧妙的將個人和國家編織在一起,闡述了自由的價值,描繪出同一個時期兩種不同文化的異同。青少年文學裡很少提及那樣的年代。
──2011年學校圖書館雜誌
魏蘭對歷史的洞察力及說故事能力,讓每個片段都生動可信。開放的結局更讓讀者對接下來的發展期待。
──2011年出版人週刊
蘿莎琳用第一主角的角度,為許多年輕的讀者(特別是對以女性為主角的歷史小說感興趣的人)敘說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2011童書中心告示排期刊
媒體推薦:作者巧妙的將個人和國家編織在一起,闡述了自由的價值,描繪出同一個時期兩種不同文化的異同。青少年文學裡很少提及那樣的年代。
──2011年學校圖書館雜誌
魏蘭對歷史的洞察力及說故事能力,讓每個片段都生動可信。開放的結局更讓讀者對接下來的發展期待。
──2011年出版人週刊
蘿莎琳用第一主角的角度,為許多年輕的讀者(特別是對以女性為主角的歷史小說感興趣的人)敘說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2011童書中心告示排期刊
章節試閱
我們立刻安頓下來,打開行李拿出衣物。媽媽給我買了兩件絲質洋裝,讓我在正式的晚餐場合穿。布蘿吉特太太也從箱子裡取出兩件衣服,這兩件看上去跟她身上穿的素灰裙一模一樣。我們三餐都在一間漂亮的餐廳裡吃,餐桌上鋪著潔白的亞麻桌布,銀質小花瓶裡插著鮮花。侍者們態度友善,每一個動作都很得體;儘管第一天晚上,布蘿吉特太太表示不要喝香檳時,他們顯得有點失望。「哦,老天,不用!」侍者來倒酒時,她說。我感覺得到,威廉在她旁邊猛點頭,表示贊同。
我們被安排在一張六人餐桌用餐。同桌的人有凱莫倫夫婦與德利斯坦夫婦。兩對夫婦都是在印度住了很久,如今休長假,一起回國。凱莫倫先生的工作與印度火車部門有關,德利斯坦則是在印度文官部門工作。幾個月之內,他們就會返回印度,所以他們跟我或布蘿吉特太太不一樣,他們心中沒有絲毫離別的悲傷。相反的,兩位太太一直在談倫敦令人開心的活動,講述她們要去「自由倫敦百貨公司」和「哈洛德百貨公司」大採購。男士們談論板球賽,在男士俱樂部吃午餐。「能夠回到文明世界裡,是多令人振奮的事啊!」凱莫倫太太說。因著這句話,布蘿吉特太太說:「你離開的這個地方才是文明社會。早在英國人還披著獸皮的時候,印度人就建造出許多偉大的城市。」
一桌子的人全沉默下來。之後,凱莫倫夫婦與德利斯坦夫婦就只談他們自己的事,頂多對我們說,請把鹽遞給我,或是很有禮貌的向我們問安。
我們在船上過得很愉快。布蘿吉特太太踏著輕快的步伐,帶我在甲板上散步。我們一起去圖書室,她很注意我在看什麼書。到了禮拜天,她陪我作禮拜。晚間時分,她會先篩選播放的電影,決定哪些比較「適合」我看。然而全世界所有的照顧與陪伴加起來,也無法讓我不想家。我在船邊的欄杆旁,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凝視大海,它飛濺出層層水花,帶著我一點一點的遠離印度。我一次也沒有想過,未來要去的那個地方,我只想著自己離開的地方。我的思緒完全是往回走,而不是向前行。
布蘿吉特太太可沒有甲板凝望、空虛寂寞的時光,威廉一定又在她身邊了,因為我們那舒適船艙帶來的新鮮感已經消退,現在她只要得空,就往三等艙跑。她稱那邊為最低廉的船艙。她經常在通往下層甲板的樓梯上上下下,回來時,把那邊的人生故事說給我聽。他們的食物比我們的差,大多數是印度教徒,不吃我們上頭吃的牛排或帶骨牛肉。米飯倒很多,布蘿吉特太太說:因此她不需要送食物下去。「但是那裡擠得動彈不得。」她說:「人多得不像話。這樣對健康很不好。」
不久她就發現,那裡的環境對健康有多麼不好了。一天下午,她回到我們的房間,我發現她在用力洗手。「哦,蘿莎琳,你想像不到那邊有多麼悲慘。底下開始流行霍亂了。目前大概只有十個人得病,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在擁擠的環境下,這種病擴散得很快。我看過整個村子的人受到感染。威廉告訴我一件我已經知道的事:我該去的地方是三等艙,那邊需要我。我會在照顧病人的空檔,來把三餐和剩下的食物拿下去。你不要靠近我,霍亂的傳染力很強,這是我留在下面的另一個原因。我知道我可以信任你,蘿莎琳,我不在的時候,相信你會按照你父母的期望去做。還有一件事。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提到霍亂這個字眼。要是傳開了,乘客會慌亂。」
說完這些話,布蘿吉特太太就離開了。
我習慣性的走進餐室。下層甲板流行致命傳染病的消息,占滿我的腦袋,讓我幾乎沒辦法坐下來跟冷冰冰的凱莫倫和德利斯坦兩對夫妻一同用餐。看到布蘿吉特太太沒有來用餐,我的同桌人彷彿鬆了口氣。他們對我的態度立刻變得親切。
凱莫倫太太說:「我希望你的家教老師沒有病倒。」
「她不是我的家教。」我說:「只是一個朋友。的確有些事讓她苦惱。」
「你一定很期待,即將踏上英國的土地。」,德利斯坦先生說。
「不,我不期待。」我對他說。之後,他們就不理我了。我獨自擔心著三等艙裡的情況。
我試著在甲板上來回散步。我試著凝視大海。我知道海裡有各種的魚和其他東西,但我什麼也看不見。海面空無一物,就像我未來的生活。我對同桌的那幾個人一無所知。我要去跟兩個陌生人同住,我對這兩個阿姨知道些什麼?我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它像海浪般席捲而來,我需要知道的每一件事,都隱藏在我摸不到的地方。我從來沒有如此孤獨過。
我非常渴望看到一張友善的臉。我把霍亂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疾病的念頭排開,決定下樓去,到最低廉的船艙看看,去找布蘿吉特太太。也許我也幫得上忙。那座主要樓梯的門關著,但我發現,一排救生船的旁邊,有一座不起眼的螺旋梯,我沿著樓梯往下走,再往下走,直到抵達三等艙。長長的走道邊有一排小房間。我快步穿過走道時,朝著幾扇打開的房門瞥了一眼。裡頭是一家人擠在狹小的空間裡。有些比較大的房間裡,四分之三的人躺在行軍床上呻吟。看到他們的悲慘情況,我覺得自己好像偷窺狂。我趕緊收回目光。
在走道盡頭,我來到一個大房間,之前這裡一定是餐室,但是現在變成了醫院。這裡擠滿生病的人,他們躺在行軍床上,有幾個戴紗布口罩的護士在照顧他們。布蘿吉特太太也戴著口罩。病人發出非常強烈的惡臭,我幾乎無法呼吸。骷髏般的手伸過來,拉住我的裙子,要我給他們水喝。行軍床上躺著男人、女人和小孩,他們的床單皺巴巴的,非常骯髒。
布蘿吉特太太衝向我。她戴著口罩,聲音不很清楚。「蘿莎琳!你來這裡幹什麼!你不能讓自己暴露在感染霍亂的危險中。趁著還沒有人發現你,你必須立刻離開。」她抓住我的手臂,用力拉我,把我帶到護士看不到的地方。「你是怎麼下來的?樓梯已經封死了。」
「我是從救生船旁邊的小樓梯下來的。」
「那麼你必須立刻從那邊回去。」
「可是你怎麼辦?」
「威廉跟我說了,我必須留下來。即使我不希望如此,我已經接觸過這些病患,現在對任何人來說,只要靠近我,都有致命的危險。」彷彿要證實她的觀點,她向後退了兩步:「快走。我必須回去照顧那些可憐的病人。已經有幾個人死了。回到房間後,你一定要把自己用力洗一遍。」她把我朝走道猛的推了一下,再往相反方向走去。我開始跑。當我氣喘吁吁的跑到樓梯口,發現船上一位高階船員站在柵門的另一邊,正在上鎖。
「我必須回特等艙。」我說。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這麼對我說的。」這位船員答道:「你哪裡也去不了。」說完這話,他給門上了掛鎖,快步走上樓梯。
…………
我們立刻安頓下來,打開行李拿出衣物。媽媽給我買了兩件絲質洋裝,讓我在正式的晚餐場合穿。布蘿吉特太太也從箱子裡取出兩件衣服,這兩件看上去跟她身上穿的素灰裙一模一樣。我們三餐都在一間漂亮的餐廳裡吃,餐桌上鋪著潔白的亞麻桌布,銀質小花瓶裡插著鮮花。侍者們態度友善,每一個動作都很得體;儘管第一天晚上,布蘿吉特太太表示不要喝香檳時,他們顯得有點失望。「哦,老天,不用!」侍者來倒酒時,她說。我感覺得到,威廉在她旁邊猛點頭,表示贊同。
我們被安排在一張六人餐桌用餐。同桌的人有凱莫倫夫婦與德利斯坦夫婦。兩...
推薦序
導讀
在不同空間探索的女孩
前臺東大學兒文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歷史小說型式可略分為三類。最普遍的一類是故事中的主角純屬虛構,但幾位次要角色卻是歷史中確實存在的人物。第二類是在書中充分描寫某個時期的社會傳統、風俗、道德觀、價值觀等,但不提及真正的歷史大事,也不把真正的歷史人物作為故事角色,只為讀者重建那個時期的真實空間。第三類是歷史幻想,這類作品出現時間的扭曲與超自然角色,主角回到過去的年代去尋訪、去探險。
按照上述的分類法,《向光前行》介於第一類及第二類之間,因為作者選定了印度爭取獨立的那一段時代,配以當時的印度風俗習慣、服飾、特殊景觀等作背景,以一或數件歷史事件或人物為中心,依大家認同的常識為主線,創設了相配的情節,使事實的面貌和虛構的部份重疊進行,這樣構成的作品便是「歷史小說」。這類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融合歷史、冒險與虛構的作品,也可歸類為「歷史素材的少年小說」。
《向光前行》的主角羅莎琳先後在她熟悉的印度居留地、在密閉的開往英國船上、在全然陌生的倫敦這三個截然不同的空間裡,領略了青少年的「在家→離家→返家」的滋味。這些滋味是她人生起步中非常珍貴的生命體驗。不同空間的轉移在她成長時期給她帶來差異極大的撞擊。就她來說,這些撞擊都是正面的;但對其他人卻可能是負面的,或毫不相干的。
全書觸及了不少重要的主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印度聖雄甘地以非暴力主張來對抗殖民主義的偏頗與虛偽。部分描寫細膩精緻的情節感人萬分。羅莎琳對抗她父親的嚴厲專橫與露薏絲阿姨對抗艾希爾阿姨的霸道與喜發號施令十分相似;這也暗喻印度對抗英國……
導讀
在不同空間探索的女孩
前臺東大學兒文研究所所長 張子樟
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歷史小說型式可略分為三類。最普遍的一類是故事中的主角純屬虛構,但幾位次要角色卻是歷史中確實存在的人物。第二類是在書中充分描寫某個時期的社會傳統、風俗、道德觀、價值觀等,但不提及真正的歷史大事,也不把真正的歷史人物作為故事角色,只為讀者重建那個時期的真實空間。第三類是歷史幻想,這類作品出現時間的扭曲與超自然角色,主角回到過去的年代去尋訪、去探險。
按照上述的分類法,《向光前行》介於第一類及第二類之間,因為作者選定了印度爭...
作者序
本書的故事背景是印度東南部的一個河邊城鎮。時間是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六個月後。在戰爭期間,五十多萬印度男子與英國人並肩作戰。蘿莎琳的父親領導廓爾喀步兵隊的一個營的印度士兵作戰。戰爭結束後,印度的英國人回到原有的傭僕成群,鎮日在俱樂部休閒的舒適生活。
但是印度人民希望脫離大英帝國而獨立。印度各地紛紛舉行國大黨領導的、要求自由的示威遊行。國大黨的領導人是號稱「聖雄」的甘地。甘地學的是法律,原本可以當律師,但他對當時英國通過的法案感到憤怒。這項法案允許當局在未經法庭審訊的情況下,可將被控參與政治行動的印度人關進監牢。
甘地推動反對這項法案的示威遊行,但英國士兵殺死數百名示威者後,甘地選擇終止遊行示威,轉而用非暴力手段對抗英國。他說:「非暴力是勇者的武器。它是人類行動中最偉大的力量。」甘地的堅持與決心成為一種象徵,代表印度人最終將會得到自由。
有兩件事讓我想寫這本書。第一件事是,多年來我參與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這個運動是在馬丁‧路德‧金恩律師的啟發下進行。金恩非常欣賞甘地。
第二件事是一本作家維維安‧布蘭登(Vyvyen Brendon)所寫的一本好書──《薰香之子》(The Children of Raj)。這本書敘述駐紮在印度的英國文官與陸軍軍官子女的生活。許多孩子年紀很小就被送回英國讀書。他們往往寄住在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姨家,有時住在陌生人家裡。我不久前搬離自己深愛的家園。我對他們的遷徙與思鄉的渴望感同身受。
我不知道其他作家的情況。不過對我來說,必須要有兩件事結合,我才能架構出這個故事。就如同,我不能只採信一件事,我必須有第二件事來鞏固它。當我讀《薰香之子》時,彷彿感覺有人站在我背後說:「現在,你相信我了吧?」因此,我知道我必須寫下這本書。
本書的故事背景是印度東南部的一個河邊城鎮。時間是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六個月後。在戰爭期間,五十多萬印度男子與英國人並肩作戰。蘿莎琳的父親領導廓爾喀步兵隊的一個營的印度士兵作戰。戰爭結束後,印度的英國人回到原有的傭僕成群,鎮日在俱樂部休閒的舒適生活。
但是印度人民希望脫離大英帝國而獨立。印度各地紛紛舉行國大黨領導的、要求自由的示威遊行。國大黨的領導人是號稱「聖雄」的甘地。甘地學的是法律,原本可以當律師,但他對當時英國通過的法案感到憤怒。這項法案允許當局在未經法庭審訊的情況下,可將被...
目錄
作者的話
導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作者的話
導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