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樁看似平凡的意外,隱藏了歐洲科學家聯手掩埋的大陰謀:故事結構宛若一座冰山,男孩死亡只是露出海平面的角。
◎ 女主角史蜜拉勇敢、強悍、性急、行事粗野,卻又溫柔、敏感、脆弱。身手矯捷、具有科學家的頭腦、鋼鐵般的意志、哲學家的思考。她是聖女貞德、復仇天使。她為犯罪小說女主角創立最傑出的典範,你會深深為她著迷。
◎ 犯罪小說與純文學的瘋狂結合體:具有文學藝術的驚悚小說,滿足推理懸疑的美感,讓犯罪小說榮登藝術殿堂的傑作。
◎ 史蜜拉有超乎常人的冰雪辨識能力,整個人像科學雷達一樣,能在茫茫冰雪中判別正確方位。能讀到冰與雪之美,與史蜜拉一同探索雪的細膩感受。
◎ 全書由史蜜拉的視角主述,描述她獨立調查的過程與想法,並描述她的童年——一個在格陵蘭出生,成長環境受丹麥人壓迫的因努特與丹麥混血兒——在她身上根深柢固卻又異化疏離的少數民族文化。
◎ 在茫茫白雪中能看見史蜜拉絕不妥協的毅力,以及女人不可思議的力量。
暢銷20年,北歐犯罪小說的經典
售出35國版權,全球銷量超過五百萬冊
滿足推理懸疑的美感,讓犯罪小說榮登藝術殿堂的傑作
她聽見冰的聲音,雪的心跳
她踩著冰雪的死亡陷阱,縱身往前一躍……
事發在哥本哈根的雪地上,與史蜜拉同樣來自格陵蘭的小男孩以賽亞從樓頂墜樓死亡。男孩屍骨未寒,警方即刻宣布該起事件為意外,但史蜜拉知道以賽亞絕非從樓頂失足摔死。她開始追蹤一系列如雪地足跡清晰可見的線索。這場痛苦旅程不僅要揭發事實真相,還充滿了暴力與謊言,史蜜拉確信自己揭露的罪行足以粉碎一切。她必須回到出身的冰雪世界,而那衝擊的秘密就藏在冰層下。
這部叱吒國際文壇的犯罪小說令人無法抗拒,女主角尤其了不起——這位行事粗野、特立獨行,卻又擁有溫柔脆弱特質的史蜜拉。她是犯罪小說女主角最傑出的典範,你會深深為她著迷。
作者簡介:
彼得‧霍格(Peter Høeg)
1957年出生於哥本哈根,大學修讀文學,在投入寫作之前曾經是舞蹈家、演員、劍術家、水手、登山家。1988年出版第一部小說一鳴驚人,被譽為「他那一代最重要的丹麥作家」。隨後出版的犯罪小說《雪中第六感》長踞世界各國暢銷書榜,為他在世界文壇取得一席之地。另著有《情困伊甸園》、《危險的靜默》等書。
譯者簡介:
柯乃瑜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碩士,自由口筆譯者。天性愛流浪,嗜好嗑文字,永遠長不大。譯作:《向生命說Yes!》(第三部)、《異教徒的女兒》、《愛無忌憚》、《標本師的魔幻劇本》、《死前的最後一堂課》等。部落格:http://goingsoho.wordpress.com/
陳錦慧
加拿大SFU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現為自由譯者。近期譯作:《蘿莉塔》、《焦土試煉》、《悍衛雅各》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 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銀匕首獎
◎ 北歐犯罪小說協會最佳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
◎ 美國獨立推理小說書商協會黛利絲獎
◎ 德國國際犯罪小說獎
◎ 義大利書商獎
◎ 美國愛倫坡獎提名
◎ 名列世界50大小說
◎ 德國年度最暢銷小說第一名
◎ 榮登紐約時報、時代雜誌暢銷書榜
◎ 時代雜誌、娛樂週刊、時人雜誌遴選年度好書
◎ 衛報此生必讀小說1000選
◎《月讀俱樂部》選書
◎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泰晤士報、紐約客、新聞周刊、洛杉磯日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西雅圖日報、時人雜誌、環球郵報 書評強力推薦
【國外銷售概況】
◎ 版權售出35國,全球銷量超過五百萬冊。德國賣出一百五十萬冊,美國賣出一百萬冊。
◎ 改編電影《雪地疑雲之石破天驚》(1997),漢斯‧季默配樂,導演曾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
名人推薦:
作家既晴導讀
作家伊格言
作家伍臻祥
推理作家冷言
推理作家秀霖
推理作家林斯諺
媒體人許可達
科普作家張東君
推理作家藍霄
推理作家寵物先生
從小,我們就學到水有固液氣的三態。雖然台灣的高山會下雪、四面環海被水包圍,但是我們對於水的認識,除了日常生活接觸到的液態水之外,通常只認識冰箱跟冰店的固態冰、燒開水煮湯蒸飯時的水蒸氣而已,對於其他,是視而不見。
犯罪也是一樣。犯罪有各種型態,通常只是我們視若無睹,不去預防不做追究,只有在從新聞媒體知道它的發生時,拿來當茶餘飯後的話題,完全不檢討存在於它們背後的前因後果。
水可載舟也可覆舟。這本書的主角有格陵蘭血統,是冰雪專家,讀冰懂冰研究冰。她對冰的瞭解與認識、讓我們以為被風吹過後就不會留下痕跡的冰雪,成為無法動搖的證據;她對追求真相的執著,引領著讀者們確實體會到什麼叫「如履薄冰」,然後跟著她一步步的試冰的厚度是否能夠承載自己的體重,再想著該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存活、解謎、復仇、回家。
這真的是本讓讀者心情如水的三態般變動不停的小說,緊張刺激,還多學了許多「冷」知識啊。——科普作家張東君
媒體推薦:
《雪中第六感》讓彼得‧霍格在小說國度中獨樹一格……探索內心的懸疑小說。霍格或許……會在文學殿堂中獲得偉大懸疑小說家的地位。——《紐約時報書評》
冰天雪地、緊張迷人的丹麥懸疑小說……令人滿足的好書。——《芝加哥論壇報》
一流的……認真且引人入勝的小說。——珍‧史邁莉《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不可思議的探險,充滿危險、暴力與心理恐懼……彼得‧霍格證明自己是真材實料的作家。——《泰晤士報》
充滿無窮智慧的書……與梅維爾、康拉德並駕齊驅。霍格的散文辛辣如詩、變化莫測。……(此書)要人大聲讀出並仔細品味。——《紐約客》
非常精采……無比滿足……前所未見的驚悚小說。——《新聞週刊》
披著引人入勝的驚悚小說外皮……卻也是書寫著愛、失去與疏離的動人故事。讓人想一直讀下去。——《奧蘭多守望報》
懸疑小說,卻是 馬丁‧克魯茲‧史密斯及史考特‧杜羅會寫的那種,充滿迷人細節,生命力豐富,其中角色讓讀者信服不已……歐陸好一陣子不曾出現這麼棒的小說了。——《洛杉磯日報》
無疑是我讀過最棒的驚悚小說……彼得‧霍格震驚、誘惑並讓我們驚嚇不已。——《新女性》
多年來我所讀過最棒的(驚悚小說)。——《新共和雜誌》
《雪中第六感》的成就可觀,很吸引人的懸疑故事。——《華爾街日報》
黑暗、緊張、引人入勝的故事……是寶……史蜜拉的自相矛盾、尖酸刻薄、富同情心、深思熟慮、衝動行事、斷然堅決及最重要的桀驁不馴都讓人深深信服。——《出版人週刊》
十分傑出的小說。創新……結局讓人屏息。——《月讀俱樂部》
好到不可思議,簡潔卻直接,暴力卻夢幻,放不下亦無法不去想的書。史蜜拉‧賈斯伯森絕對是這些年來所見過最強悍、聰明、奇特又迷人的女主角。——偵探小說作者艾爾金
類型少見加上題材不可思議——絕非一般常見的懸疑驚悚小說……充滿洞悉心理與更深一層的目標,驚悚也只是碰巧發生……寫得很美,翻譯得也很美。——《西雅圖時報》
絕佳娛樂……探索內心的懸疑小說。——《紐約時報書評》
不可思議的小說……霍格是極致的說書人。——《環球郵報》
高超的驚悚架構……結合了懸疑故事、海明威式的散文風格、異國情境及迷人的女主角。——《時人雜誌》
丹麥作家彼得‧霍格是歐洲數一數二的作家——《法蘭克福匯報》
這本書的女主角將永遠令人難以忘懷……史蜜拉不僅所向無敵,也是個偉大的女性——今年度小說中最了不起的女性。——《週日報》
驚悚小說與純文學的瘋狂結合體。——《明鏡周刊》
彼得‧霍格的文學天分驚為天人。——《薩克森報》
史蜜拉將冰川學家、厭世者、復仇天使、艾瑪‧皮雅(Emma Peel)、聖女貞德、藍波與綠色和平組織先鋒結合於一身,她愛挖苦人,有時候卻又多愁善感,並且機智過人。她重視冰雪,更甚於愛情。——《時代周刊》
每個場景、每句對話都是傑作。——《王子雜誌》
宛如電影史詩。——《法蘭克福環視報》
只要史蜜拉說出她心中的願望,我們會聆聽。——《明星周刊》
得獎紀錄:◎ 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銀匕首獎
◎ 北歐犯罪小說協會最佳犯罪小說玻璃鑰匙獎
◎ 美國獨立推理小說書商協會黛利絲獎
◎ 德國國際犯罪小說獎
◎ 義大利書商獎
◎ 美國愛倫坡獎提名
◎ 名列世界50大小說
◎ 德國年度最暢銷小說第一名
◎ 榮登紐約時報、時代雜誌暢銷書榜
◎ 時代雜誌、娛樂週刊、時人雜誌遴選年度好書
◎ 衛報此生必讀小說1000選
◎《月讀俱樂部》選書
◎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泰晤士報、紐約客、新聞周刊、洛杉磯日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西雅圖日報、時人雜誌、環球郵報 書...
章節試閱
天氣很冷,不可思議的攝氏零下十八度,還下著雪;套用那不再屬於我的語言,雪花叫做qanik,幾無重量的大結晶體落成堆,為地面覆蓋一層白色冰霜粉末。
十二月的陰暗天色自墓碑升起,宛如頂空浩瀚無涯。黑暗中,我們的臉龐不過是蒼白閃亮的圓薄片,即便如此,我仍能感覺到牧師及司事對我們不滿,不滿我的黑色網襪及茱莉安抽抽搭搭的啜泣,更糟的是她早上服用了戒酒藥,此刻清醒地面對悲慟。他們認為我和她對天氣或該起悲劇均毫無敬意。但事實上,網襪及藥物便是我們對寒天及以賽亞致敬的方式。
牧師現在說的話讓我感覺他想必認識以賽亞,然而就我所知,茱莉安從沒去過教會。接著他的聲音不見了,因為其他女性也開始跟著茱莉安一起啜泣。
來了很多人,大約二十位,此刻他們任由悲傷如黑潮淹沒自己,以外人無法理解的方式沉浸其中,不是格陵蘭長大的人都無法理解。即便如此或許也還不夠,因為我也不懂他們的悲傷。
我第一次仔細看著棺木。六角形。冰晶體到了某個階段也會結成相同形狀。
現在他們將棺木降入土裡。深色木材的棺木看起來好小,上面已積了一層雪。雪花大如羽絨,雪就是這樣,不一定會冷。天堂此刻也在為以賽亞落淚,淚水化為霜絨覆蓋在他身上。宇宙為他蓋上薄毯,他永遠不會再受寒了。
牧師將土灑在棺木上的那一刻,我們應該要轉身離開,但沉默突然降臨,好似持續了許久。女性都很安靜,沒有人動,這股沉默彷彿在等待事情爆發。從我的角度來看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茱莉安跪在地上,臉貼著地面,其他女性任由她去。
第二件事是內在的,發生在我心裡,一股自覺迸發出來。
我必定始終與以賽亞有著相互理解的約定:絕不會棄他於困境中,即便是現在。
十一月開始結霜。我對丹麥的冬天懷有敬意。寒意,不是溫度計上可測量的程度,而是實際感受的寒意,取決於風力強度與相對濕度而非實際溫度。我在丹麥感受到的寒意勝過格陵蘭的杜里。
接著氣溫開始下降。到了一定程度,海水表面降至攝氏零下二度,最初的冰晶體開始成形,一層暫時的薄膜,在風力與海浪拍打下碎成針狀冰,進而揉混成一團滑溜溜的脂狀冰,再逐漸形成一片片漂浮的餅狀冰,最後在某個寒冷的星期天下午,結成一整片冰層。
然後會更冷。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這下冰霜已經有了動量,這下冰不會溶解,晶體已結成橋梁,將海水包覆在有如樹脈結構的空間內,液體會慢慢滲出。遠眺霍門群島區的人多數不會想到,但這一點卻是足以相信冰與生命在多方面息息相關的原因。
每回我走上克尼布斯橋,最先尋找的便是冰。但是這個十二月天,我卻看見別的。我看見一道光。
黃色,如同冬天城市裡多數的燈光,而且當時下過雪,即便光線昏黃也會明亮反射。光線在某間倉庫一樓閃耀。建造我們的公寓時,房屋委員會一念之仁下放過了倉庫不拆除。建物尾端靠近史坦街與克里斯欽港,巡邏車的藍色車燈旋轉著。我看見一名警察,有一區暫時拉起紅白色膠帶封鎖。我依稀看得出來緊靠建物旁遭封鎖的是什麼:雪地裡一抹小小黑影。
因為我用跑的,而且當時才傍晚五點,交通仍舊擁擠,我比救護車早了幾分鐘到現場。
以賽亞雙腿緊緊併攏倒臥於地,頭埋在雪地,雙手環抱頭部,彷彿要阻擋照在他身上的那抹小小聚光燈,彷彿雪地是扇窗戶,他因此看見深入地底的東西。
警察理當該問我是誰,記錄我的姓名與地址,為那些稍後要開始挨家挨戶按門鈴的同仁準備資料。但他是個一臉想吐的年輕人,努力避免直接看著以賽亞。在他確認我不會越過封鎖線後,便讓我站在旁邊。
他大可以擴大封鎖區,但那也不會有什麼差別。有些倉庫正在裝修,往來的人潮與機器已將雪地壓到硬如磨石子地板。
即便死去,以賽亞依舊別過臉,彷彿不要任何人的同情。
聚光燈之外的頂端高處是難以辨識的屋頂。倉庫很高,搞不好跟七、八層樓的公寓差不多高。緊鄰的建物正在整修,朝向史坦街的那一面搭了鷹架。在救護車設法過橋、穿梭建物之際,我朝那裡走去。
鷹架沿著整面牆直達屋頂,最底層階梯已降下。爬得越高,越感覺結構不穩。
他們正在搭建新屋頂。壟罩我上方的是用防水布遮蓋的三角椽,長度約建物平面的一半。面對港區的另外半邊屋頂一片平坦,覆滿了雪。以賽亞的腳印便在此。
到了雪的盡頭有個男人雙手環膝,前後搖擺。
即便縮成一團,技工仍讓人覺得他體型龐大。即便是如此徹底投降的姿態,他似乎還是有所隱瞞。
好亮。有人幾年前曾測量格陵蘭肖拉帕魯克的亮度。從十二月到二月,太陽消失的三個月間。大家以為會是永夜,但還是有星星與月亮,不時則有北極光。還有雪。他們記錄下的流明與丹麥中型鄉村小鎮的外圍相同。我的童年記憶也是如此,我們總在戶外玩,戶外總是很亮。那個時候我們認為明亮是理所當然。小孩子把許多事都視為理所當然。長大後,我們才開始質疑。
無論如何,我突然發現眼前的屋頂何等明亮。彷彿始終都是那層約莫十公分厚的雪,持續漫射閃爍地光彩奪目的細小灰珠。
儘管冰霜堅硬,地面上的雪仍因城市的熱度稍微融化。但在這上面,雪仍以原本落下的姿態散布。只有以賽亞走過。
即便缺乏熱度、新雪或是風,即便如此,雪還是會變。彷彿在呼吸,彷彿在濃縮、昇華、沉澱與分解。
即便是冬天,以賽亞仍穿了布鞋,地上確實是他的鞋印,球鞋底部已磨平,球員做為旋轉軸心的前半部足弓上幾乎看不清楚同心圓的輪廓。
他從我們所站之處向外走入雪裡。足跡斜著朝向邊緣而去,沿著屋簷約莫走了九公尺。足跡至此停步,接著朝建物盡頭角落走去。足跡始終與邊緣維持七十六公分的距離,直達面向另一間倉庫的角落。從那裡他轉向朝中間走了二點七公尺,準備起跑。至此足跡便直接奔向邊緣往下跳。
另一邊的屋頂鋪了黑色上釉磁磚,與屋頂導水槽呈現的斜角讓雪直接滑落。根本沒有東西可以抓。這樣跟憑空往下跳沒兩樣。
除了以賽亞,沒有別人的足跡。除了他,沒有人橫越這片積雪。
「是我發現他的。」技工說。
我總覺得看著男人哭很難,或許是因為我知道哭泣有多傷害他們的自尊,或許是因為哭泣對他們來說不尋常,總將他們帶回孩提時代。技工已經哭到懶得再擦眼淚了,整張臉都是眼淚鼻涕。
「擦乾你的鼻子,有人過來了。」我說。
沿著屋頂接近的兩位男士看到我們很不高興。
其中一位拖著拍照器材,氣喘吁吁。另一位有點讓我聯想到凍甲。扁平、堅硬,充滿惹人厭的不耐。
「你們是誰?」
「我住在那個男孩樓上,」我說,「這位男士跟男孩住在同一層樓。」
「麻煩請你們離開。」
接著他注意到足跡,忘了我們在場。
攝影師用閃光燈與大台拍立得拍下第一張照片。
「只有死者的足跡。」腳趾甲說,他說話的方式好似在腦海裡填寫報告。「母親是個酒鬼,所以他上來這裡玩。」
他又注意到我們。
「該下樓了。」
此刻我什麼都不清楚,只有困惑,而且我的困惑多到有剩,還可以分給別人。所以我哪裡也不會去。
「這種玩耍方式很奇怪,你不覺得嗎?」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很高傲,我也不太會去反駁。或許我有我的原因。
無論如何,此刻是我的穿著促使他聽我的話。喀什米爾大衣、毛帽、手套。他確實很想把我趕下樓,但他看得出來我是有格調的淑女。他很少在哥本哈根的屋頂上見到有格調的淑女。
所以他遲疑了一會兒。
「妳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你這麼大的時候,」我說,「父母親還沒從鹽礦工作回來,然後你在簡陋的街友房舍屋頂上玩,你會沿著屋簷一直線跑嗎?」
他思索了一番。
「我在日德蘭長大。」他說,但他說話時視線仍盯著我。
然後他轉向身旁同仁。「弄點光線上來。還有,麻煩你陪同這位小姐與先生下樓。」
孤獨之於我,正如教堂的祝福之於多數人,對我來說那是恩典。每回關上門,我都清楚知道這是對自己的仁慈。德國數學家康托向學生解釋無窮的概念時說了一個故事:有位主人擁有房間數量無限的旅館,旅館房間全客滿。接著又來了一位房客。主人於是將一號房的房客移入二號房,二號房的房客移入三號房,三號房的房客移入四號房,以此類推。如此一來,一號房便空下來,可以讓新房客入住。
我最喜歡這個故事的點在於,故事裡所有的人,包含主人與房客,都願意無限次數地遷移,就為了讓一位房客能在自己的房間裡擁有屬於自己的安靜與舒適。這無疑是對孤獨致上了無比敬意。
同時我也發現,我把自己的公寓裝潢成旅館房間,並且可明顯感覺到居住的人也只是過客。每當我覺得必須向自己解釋理由時,便會想到我母親以及她的家人,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游牧民族。雖然這其實是很薄弱的藉口。
我以為我會傷心。我跟警察談過,大方出借肩膀給茱莉安倚靠,帶她去朋友家,然後回來,這段時間我都用左手推開悲傷。現在輪到我臣服於哀傷。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悲傷是禮物,必須努力才能得到。我為自己泡了杯薄荷茶,站到窗邊。可是什麼也沒發生。或許是因為我還有一件小事得做,未竟之事,卻已足夠阻絕洶湧的情緒。
我在一年半前某個八月天初次見到以賽亞。熱氣潮濕沉重,哥本哈根成了瘋狂的溫床,隨時可能爆發。
那樣的日子讓你思考生命的意義進而發現生命根本毫無意義。樓梯間,就在我公寓下方的平台上,有東西在蠕動。
「死小孩,滾。」我說。
以賽亞抬起頭。
「Peerit。」他說。妳自己滾。
沒多少丹麥人看得出來我是哪裡人。他們以為我或許帶點亞洲血統,特別是如果我在顴骨下方刷點陰影時。階梯上的男孩直盯著我看,識破我倆之間的共同點。那眼神只會在新生兒眼中看見,長大後便會消失,偶爾又會在極度年邁者眼中出現。或許這就是我為何始終沒攬下孩子的重擔,我本來就經常思考為何人會失去直視對方眼睛的勇氣了。
「妳可以唸故事給我聽嗎?」
我手上拿了一本書,他是因為這樣才問我。
或許可以說他看起來像森林裡的小精靈。但是由於他全身髒兮兮,只穿了內褲,全身流著晶瑩剔透的汗水,或許也可說他看起來像小海豹。
「滾開。」我說。
「妳不喜歡小孩子?」
「我會吃小孩子。」
他往旁邊站。
「Salluvutit,妳騙人。」他在我經過他身邊的時候說。
那一瞬間,我從他身上發現兩項特質,我們因而產生交集。我發現他是孤獨的,那種逃亡中的人永遠無法擺脫的孤獨,而且我發現他並不害怕獨處。
有些時候他每天都會出現。再來可能會兩個星期只見過他一次,而且還是從遠處。但只要他出現,往往都是正要天黑之際,一天正要結束,而茱莉安已經醉倒。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替他洗澡。他不喜歡熱水,但是用冷水不可能把他洗乾淨。我會要他坐在浴缸裡,打開蓮蓬頭。他不會抱怨。他很早就學會忍受不如意,但他會從頭到尾不停用眼神責備我。
天氣很冷,不可思議的攝氏零下十八度,還下著雪;套用那不再屬於我的語言,雪花叫做qanik,幾無重量的大結晶體落成堆,為地面覆蓋一層白色冰霜粉末。
十二月的陰暗天色自墓碑升起,宛如頂空浩瀚無涯。黑暗中,我們的臉龐不過是蒼白閃亮的圓薄片,即便如此,我仍能感覺到牧師及司事對我們不滿,不滿我的黑色網襪及茱莉安抽抽搭搭的啜泣,更糟的是她早上服用了戒酒藥,此刻清醒地面對悲慟。他們認為我和她對天氣或該起悲劇均毫無敬意。但事實上,網襪及藥物便是我們對寒天及以賽亞致敬的方式。
牧師現在說的話讓我感覺他想必認識以賽亞,...
推薦序
理智之冬──談彼得‧霍格的《雪中第六感》
既晴
Ⅰ
北歐推理,包括丹麥、芬蘭、冰島、挪威與瑞典五國,由於皆位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周邊,又可稱斯堪的那維亞推理。北歐五國的經緯、氣候相近,歷史、語言、文化、社會有共同源流,因此在推理小說的發展上亦是互競互學、共興共榮,承襲了淵源悠久、影響深遠的英語、法語兩大主要文脈的創作精華,進一步加以鍛造、進化,以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之姿回身英譯,席捲歐美書市,橫掃全球,超越德系、日系推理,應可視為當今世界推理文學的第三大勢力。
其中最早嶄露頭角的應是瑞典的派‧法勒(Per Wahlöö)與麥‧荷瓦兒(Maj Sjöwall)夫婦所撰寫的十部警探馬丁‧貝克探案。這個系列屬於警察程序推理(police procedural)類型,但書寫角度則帶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及批判色彩,大受英語系讀者喜愛,其中第四作《大笑的警察》(Den skrattande polisen, 1968)更獲得美國愛倫坡獎,首開非英語系作品得獎先河,這項功績,也確立了北歐推理日後的創作策略——以警察程序為文本,英語翻譯為手段,格局必須超越英美既有範疇的思維。
近十餘年來,北歐五國的推理創作人才輩出,厚植實力,在英美推理創作陷入窠臼、銳氣不再之際,給了北歐推理絕佳的搶攻契機,為全球讀者帶來充滿震撼力的嶄新視野。
瑞典首先有賀寧‧曼凱爾(Henning Mankell)的警探庫特‧韋蘭德(Kurt Wallander)系列,第五作《死亡錯步》(Villospår, 1995)勇奪英國金匕首獎;再來,則是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的「千禧年三部曲」(Millennium Trilogy)掀起全球閱讀狂潮,當是瑞典推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極峰鉅著;女作家方面,也有卡米拉‧拉克伯格(Camilla Läckberg)的帕特里克/埃麗卡(Patrik Hedström and Erica Falck)探案。
再看挪威,則有一統北歐犯罪小說江山、創造警探哈利‧霍勒(Harry Hole)系列的尤‧奈斯博(Jo Nesbø)、歷史冒險推理巨匠湯姆‧艾格蘭(Tom Egeland),以及兩位犯罪小說天后卡琳‧佛森(Karin Fossum)與安妮‧霍特(Anne Holt)。
芬蘭有蕾娜‧萊道拉寧(Leena Lehtolainen)警探瑪麗亞‧卡里歐(Maria Kallio)探案,冰島也有阿諾德‧英卓達森(Arnaldur Indriðason)、伊莎‧西格朵蒂(Yrsa Sigurðardóttir)站上世界舞台。
至於丹麥推理,萌芽時間極早,甚至還先於美國詩人艾德格‧愛倫‧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The Murders of the Rue Morgue, 1841)。丹麥詩人史汀‧史汀森‧布里加(Steen Steensen Blicher)的〈瓦爾比區牧師〉(Præsten i Vejlbye, 1829)是一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短篇小說,描述一名牧師被指控殺人,遭處死刑,多年後,負責調查的法官才得知當時證詞都是偽造的,但為時已晚。這篇小說雖沒有〈莫爾格街兇殺案〉的解謎技法,並未對後來的推理創作產生直接影響,卻是丹麥推理的前驅。
其後,律師作家帕雷‧羅森克蘭茲(Palle Rosenkrantz)發表了長篇小說《維斯特馬林區謀殺案》(Mordet i Vestermarie, 1902),同樣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描述一名磨坊主人在旅途中被殺,疑似遭人奪財害命,後來逮捕到一名嫌犯,在嚴刑拷問後招認,處以死刑,但最終才發現是冤罪,與〈瓦爾比區牧師〉承先啟後。次作《藏於林中之湖》(Hvad skovsøen gemte, 1903)描述哥本哈根的年輕警探調查湖中死嬰案之過程,屬於解謎推理。羅森克蘭茲以這兩部作品,奠定了丹麥推理創作典範,因而被尊為「丹麥推理之父」。後並舉辦以他為名的帕雷‧羅森克蘭茲獎(Palle Rosenkrantz Prisen),是現今丹麥最重要的推理小說獎。
當代躍上國際舞台的丹麥推理作家亦為數不少,如安納斯‧波戴爾森(Anders Bodelsen)、列夫‧戴維森(Leif Davidsen)、猶希‧阿德勒—歐爾森(Jussi Adler-Olsen)等人。其中最負盛名者,則是以本書《雪中第六感》(Frøken Smillas fornemmelse for sne, 1992)轟動文壇的彼得‧霍格(Peter Høeg)。
Ⅱ
彼得‧霍格,一九五七年生於哥本哈根,父為律師,母為語文學者。霍格於哥本哈根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後,曾從事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如水手、芭蕾舞者、戲劇老師、演員、擊劍士、登山家,並且經常旅行,尤其多次前往非洲,一九八八年決定專職寫作,而這些豐富的閱歷,則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要養分。
霍格的第一本書是《丹麥夢史》(Forestilling om det tyvende århundrede, 1988),是他對數百年來的丹麥歷史所做的社會觀察想像,具有強烈的魔幻寫實風格;接著是短篇小說集《夜中故事集》(Fortællinger om natten, 1990),霍格將他對數學、舞蹈、法律、醫學、音樂及天文學等知識應用在故事中。然後,霍格把目光轉向推理小說,將前兩作的主題加以擴張、延伸,完成了這部《雪中第六感》。
《雪中第六感》一推出佳評如潮,立刻獲得當年帕雷‧羅森克蘭茲推理獎,次年再拿下玻璃鑰匙獎。玻璃鑰匙獎之名,來自冷硬派大師達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的作品《玻璃鑰匙》(The Glass Key, 1931),是北歐推理的兵家必爭之地,得獎作品不但等於獲得整個斯堪的那維亞區的肯定,更是英語系推理世界認識北歐推理的關鍵窗口,大部分的得獎作品都在幾年內出版英譯本,進軍全球。果然,數年後英譯本Smilla's Sense of Snow問世,亦不負眾望,獲得歐美讀者高度認同,不但久踞暢銷書排行榜,也成為推理評論家推薦非英語系經典傑作書單的必選之作。
本作能夠如此成功,究其主因,必然是故事中形象獨一無二、前所未見的女偵探史蜜拉‧賈斯伯森。史蜜拉只是一個偶然遭遇案件的市民,並非專職辦案的警務人員。如前所述,北歐推理為了複製派‧法勒與麥‧荷瓦兒夫婦的成功經驗,多採用警察程序的模式,並加入更深沉的社會針貶,更險惡的心理剖析,更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北歐推理獨有的「極地屬性」——人無法戰勝自然,只能設法與自然共存,打造出北歐推理的正字標記;本書確實也有上述多項特徵,但是霍格並未使用警察程序,甚至反其道而行,讓警察成為阻止破案的障礙,這不僅能突顯出史蜜拉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更讓霍格設計出獨樹一幟的真相追查過程。
推理小說的歷史裡,不乏女性偵探的身影。瑪麗‧蘭哈特(Mary Rinehart)與曼儂‧愛波哈特(Mignon G. Eberhart)的「早知如此」派(Had-I-But-Known)裡就有單身赴險的勇敢女性;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筆下的珍‧瑪波小姐(Miss Jane Marple)或葛蘭蒂絲‧米契爾(Glays Mitchell)筆下的布蘭德里夫人(Mrs. Bradley),則是破解懸案的睿智長者,屬本格派;要堅強獨立的英雌,也能在冷硬派找到蘇‧葛拉芙頓(Sue Grafton)筆下的金絲‧梅芳(Kinsey Millhone)與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筆下的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
然而,史蜜拉卻是上述所有女探的綜合。她勇氣過人,未曾屈服於任何危機;她聰明絕頂,能看穿科學論文、檢驗報告的背後意義;再者,由於她的丹麥人—格陵蘭人混血身分(這種與生俱來的內在衝突,在馳星周的作品中也經常可見),使她無法融入丹麥社會,以冷漠、疏離來與人保持距離,護衛自我。她既多愁易感,又能冷靜論理。史蜜拉這個角色,稱得上是推理小說裡演化到最頂端的「全人女探」了。
此外,本書的故事布局亦是一絕。從〈城市〉哥本哈根市內穿街入巷的抽絲剝繭,到〈大海〉克羅諾司號船上封閉空間的爾虞我詐,再到〈冰洋〉北極冰洋「最後祕境」(限於謎底,請恕我無法透露)深涉死地的危機四伏,場面變化遼闊、豐富,充滿層次感,卻又與伏線、謎團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無怪乎一九九七年由美國福斯公司出資、丹麥導演比雷‧奧古斯特(Bille August)所拍攝的電影版,影評毀譽參半,但天地冰封、萬物寂寥的壯奇絕峻實景,則令人一致嘆為觀止。
《雪中第六感》的成功,使霍格的兩部舊作、新作《界線》(Måske egnede, 1993)、《情困伊甸園》(Kvinden og aben, 1996)皆陸續英譯。其後霍格停筆十年,近年才又復出,新作《危險的靜默》(Stille pige, 2006)及《牧象者之子》(Elefantpassernes børn, 2010)都在發表不久立即英譯,顯示歐美讀者對他的高度期待。
既晴為推理與恐怖小說作家暨評論家,著有《請把門鎖好》、《感應》等書。
理智之冬──談彼得‧霍格的《雪中第六感》
既晴
Ⅰ
北歐推理,包括丹麥、芬蘭、冰島、挪威與瑞典五國,由於皆位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周邊,又可稱斯堪的那維亞推理。北歐五國的經緯、氣候相近,歷史、語言、文化、社會有共同源流,因此在推理小說的發展上亦是互競互學、共興共榮,承襲了淵源悠久、影響深遠的英語、法語兩大主要文脈的創作精華,進一步加以鍛造、進化,以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之姿回身英譯,席捲歐美書市,橫掃全球,超越德系、日系推理,應可視為當今世界推理文學的第三大勢力。
其中最早嶄露頭角的應是瑞典的派‧法勒(Pe...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