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餘年來,中國的軍事力量快速增長,從陸軍傳統武器、海軍的新型水面艦與潛艦、空軍各類型飛機和先進機載武器、二砲的戰略性武器、空基各種類型衛星與反衛星技術等,都獲得了全面性的增長,對過去十餘年在世界獨強的美國構成很大的挑戰。《中俄軍事合作》詳細記錄1990年代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並解析中國是如何引進與消化俄羅斯提供的先進武器裝備和技術,使得解放軍戰力大幅增長,是研究中國軍力快速增長的權威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林經緯,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國立勤益大學基礎通識中心兼助理教授
作者序
這本書源自林經緯在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的博士論文。在新書即將出版之際,他囑我寫序言。我覺得義不容辭。
他於2011年6月取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中俄軍事合作,1992-2010—聯盟角度的分析」,主要是討論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的安全關係。選擇這個題目的背景有二。第一,他精通俄語。在台灣社會科學界精通俄語的人力逐漸凋零之後,他的這項專長彌足珍貴,應該充分發揮運用。他可以運用俄文材料補充中文材料的不足。第二,他對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安全關係的發展有興趣。
其實,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安全關係發展的類似題目在全世界許多人都在寫。其原因不難瞭解: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合作對全國際政治及亞太區域政治影響很大。這特別是中國在發展針對美軍可能介入台灣海峽衝突的拒止(denial)和反介入(anti-access)戰略需要武器裝備的配合,而俄羅斯應該是唯一能滿足其需要的國家。
雖然全世界許多人在寫,但是,絕大部分人的重點只放在中、俄間的武器裝備和技術的交易狀況。其結果是淪為整理資料,彼此間的差別是資料整理的好壞和多寡,對於國際關係學門發展的意義則都忽略掉了,這不是一個博士論文該做的內容。
冷戰結束以後,國際關係學門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其中一個特色是許多國家間彼此簽署了「戰略伙伴關係」,這特別是中國和許多國家之間更是如此。然而,「戰略伙伴關係」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名詞,因為,在冷戰時代,這可能具有軍事聯盟的意味。但是,中國又強調,「戰略伙伴關係」是一種新型關係,和冷戰時代的聯盟關係不同。
在此背景下,中、俄間的武器裝備和技術交易的意義何在?從國際關係理論角度而言,我們如何解讀和詮釋中、俄間的這種行為?中、俄間密切的武器裝備和技術交易在國際關係理論的意義為何?
此外,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的安全關係密切地發展,武器裝備和技術交易也非常頻繁。但是,中國1949年建政以後和蘇聯建交,雙方的軍事安全關係在1950年代也一度非常密切,武器裝備和技術交易也非常頻繁。這兩個時期的安全關係都密切,然而,這兩個時期性質不同,雙方卻能有密切關係。這個現象需要探討,他的博士論文有探討這個現象。
林經緯博士論文有兩大意義。第一,如前面陳述的,他充分運用俄文的資料。台灣學界有許學者利用英文資料撰寫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安全關係發展。然而,以區域研究角度而言,他們著作缺乏俄文資料是一個缺失。
第二,他的論文結合國際關係理論分析中國和俄羅斯安全關係發展。台灣學界分析中俄安全關係發展者多以描述彼此關係發展的現象和內容,但是,缺乏國際關係理論的視角分析。他的論文引用「聯盟理論」分析雙方關係的發展,並且檢討了「聯盟理論」做為分析工具在冷戰結束以後大環境的優缺點。
希望他的這本專書能對台灣國際關係學門的發展有所貢獻,也對冷戰結束後中、俄軍事關係發展提供另外一個角度的詮釋。
這本書源自林經緯在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的博士論文。在新書即將出版之際,他囑我寫序言。我覺得義不容辭。
他於2011年6月取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中俄軍事合作,1992-2010—聯盟角度的分析」,主要是討論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的安全關係。選擇這個題目的背景有二。第一,他精通俄語。在台灣社會科學界精通俄語的人力逐漸凋零之後,他的這項專長彌足珍貴,應該充分發揮運用。他可以運用俄文材料補充中文材料的不足。第二,他對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安全關係的發展有興趣。
其實,冷戰結束以後中國和俄羅斯安...
目錄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中俄軍事合作的階段內容;第三章.中俄軍事合作的分析;第四章.鑑定中俄軍事聯盟的虛實;第五章.限制中俄締結正式聯盟的因素;第六章.結論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中俄軍事合作的階段內容;第三章.中俄軍事合作的分析;第四章.鑑定中俄軍事聯盟的虛實;第五章.限制中俄締結正式聯盟的因素;第六章.結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