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育賽事也跟國家英語能力有關?
台灣各地如何打造成為國際觀光景點?
什麼是國家軟實力?英語力?
台灣整體英語能力退步是重大隱憂?
台灣的英語教育與人才培養應該如何佈局?
英語力是否是國力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科技、經濟力或真正的軟硬實力才是評斷國力的重要依據,英文只不過是個溝通工具而已。然而,近年來,很多的國際場合,台灣經常抱怨國際的打壓,在體育賽事中,不斷強調韓國的無禮;在外交或經貿中,也凸顯某些外籍人士的不友善。這種種的競爭糾紛,難道只是國外人士的不友善而已嗎?還是溝通的障礙?或是我們自己無法表現出自己的強項?抵制韓國貨只是消極的作法,了解韓國或其他國家的競爭力作法,才是真正讓自己壯大的唯一途徑。越來越多的國際化人士一直認為:強有力的國際溝通力絕對是外交、體育、貿易中最佳的利器。很多亞洲國家的政府及大型企業已漸將國際溝通力(英語力)當成重要的國力!
第一節 國際競爭與國家競爭力
美國雷根政府從八零年代開始談國際競爭力(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的概念,這是以全球生產為觀點,強調生產效率高、產出成本低的競爭優勢。為什麼雷根會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當時日本的模仿技術很好,他們把所有的工廠遷移至巴西、越南,以日本的生產效率結合低成本的資源,用比較利益觀的經營態度,將產能構築在地理性差異及各種經濟體系間的不同天然條件上,因而產生了全球分工的概念,這是所謂「材料製造」的全球分工。
當時,美國哈佛大學企管學教授Michael Porter曾指出,「在國家層面上,競爭力的唯一意義就是國家生產力」。這是早期對競爭力的定義。跟我們現在所談到的全球分工有些不同,全球分工是種合作與整合的概念。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將經濟體的競爭力的定義為「在永續的基礎上,能夠持續性的達成高經濟成長的能力」。所以,國際競爭力是從生產力跟經濟體的層面來著手,也就是一個好的生產體系可以利用其優勢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然而,現在我們已經不談國際競爭力,而是談國家競爭力。國際競爭力只談經濟從面,以效率為主要考量,而國家競爭力則涵蓋整體國家的社會、經濟層面,甚至涵蓋教育的基礎結構,畢竟現在是個人才流動與資本流動的國際化環境,從國家競爭力的概念出發,才能處理現今全球化的發展。
何謂國家競爭力?(National Competitiveness)依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鑑」(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將國家競爭力定義為:「一國在其經濟與社會結構中,透過操控原有秉賦與附加價值的程序、對內吸引力與對外開拓力,以及國際化形塑國內型經濟,來增加附加價值,進而增加國家財富的能力」。那麼,台灣是如何強化我們的國家競爭力,又是如何形塑國內型經濟呢?
台灣的競爭力何在?
我們就以台灣這幾年來所強調的觀光服務產業來例,來看看國內經濟的國際發展。這一點,可以很簡單地,從來台觀光的旅客中是否有多少外國人得知。外國人最喜歡到台灣哪裡玩呢?前幾年的第一名是六福村,去年是南投的九族文化村;六福村的外國旅客分布,最多的是日本觀光客,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覺得六福村的廁所很乾淨以及園區內的動線管理是符合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再談到宜蘭的傳統藝術中心,它的唯一行銷策略就是「懷舊」,正因如此,外國觀光客就無法融入其中,或許你會問文化懷舊的概念沒有吸引力嗎?當然有!我曾到美國的印第安那保護區,那裡的觀光客就非常多,原因在於他們加入了國際化,去形塑國內的觀光經濟。
台灣的觀光區,國內旅客去玩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第二次;相較之下,美國的LA、San Diego、或Disney採取國際規模的概念,就可以不斷吸引人潮。台灣的觀光區大都為台灣人所設,在規模上就無法吸引外國觀光客來此旅遊。如果,台灣的觀光區,都能像台北市永康街的鼎泰豐或其他具台灣特色又有國際觀點的景點,走國際的形象來形塑國內經濟,相信台灣也能成為一個外國人最愛的觀光國家。所以,競爭力應可總結為一國或經濟體擁有足以吸引、維持與擴張其經濟發展的能力。從這個觀光的一個小點來看,國家競爭力不只是一種產業外移的基本運作,而是如何將自己的優勢國際化,並配合自己本身的資源來做最有利的競爭。
國家競爭力的幾個評量指標,是動態的比較利益觀念,有人性創造力(human creative power)、前瞻(foresight)、高等教育水準勞動力(well-educated labor forces)、組織才能(organizational talent)、抉擇能力(capability to choose)、適應能力(ability to adapt),加上自然天賦的條件(如天然資源+市場+人口)。
競爭力要有前瞻研究與退場機制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國家競爭力的一些策略和做法,大致可分為兩個概念:總體與個體。總體概念可從公司部門的儲蓄、投資、研究開發、成本降低、品質管控、競爭水準之維持、勞資關係之改善。個體概念,可從科技前瞻(對於未來20至50年的科技發展)、衰退產業的退場機制做起。
日本在40、50年前,開始做前瞻研究。其中一個方法,則是上網查所有的ISI(期刊論文),看哪些技術在研究中,用統計的方式來看現在大學教授所研究的題目,哪些可以成為未來產業的發展契機。然後進行規劃評估這些技術是在未來能產生哪些運作的能力。
台灣六大新興產業中的一項,其中的生化科技非常熱門。不過台灣是否有研究生化科技的能力呢?如果沒有,台灣就沒有發展生化科技產業的基礎。事實上,台灣在科技研究能力最強的是農業科技,像是基因的改造,可是農業發展較不被重視,所以就沒被規劃在新興產業內。在做前瞻研究時,對於衰退的產業也應該有安排,讓它退場,這是在做個體概念需要思考的問題。臺灣的六大新興產業是模仿國際的做法,不過台灣到底有沒有科技能力來支撐這些新興產業,值得研究。
從學術上定義來看,國家競爭力是經濟學領域的一個研究範疇,分析國家現況及政策,以觀察各國家是否建構適宜的環境,並持續維持這個環境,使它能處於最佳狀態,以促使企業更佳的產能,讓人民獲致成功。重點是國家與制度面的改革,且改革是否能永續經營,它是可讓企業獲利並使人民擁有財富的基本概念。它的表現是從近況經濟、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基礎建設等四個面向來看國家競爭力的指標。
21世紀的全球化建立在人才流動
國家競爭力的基本意義是全球化與知識化的衝擊,當全球企業的發展建立在人才與資本的流動,強調知識才是競爭的重要工作,如何面對這兩個趨勢,可說是在建立國家競爭力中最重要的課題。
全球化的概念一般人認為是經濟活動。第一次的全球化活動是在馬可波羅時代,第二次是19世紀的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第三次的全球化與網路(Internet)有關,現在的全球化概念不只是資本流動,還有人才流動及知識的整合,這在以前是不曾出現的。在19世紀,當時英國把印度的天然資源帶回到英國,用殖民者的角色去掠奪當地的資源,如同早期日本對待台灣的方式,他們直接把台灣的資源帶回日本,沒有在地生根的概念。
現在的全球化不僅是資源的全球利用,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流動,它不是透過實體的流動而是透過網路的流動。例如:現在美國報稅的稅務公司不在美國,而是在印度,中國大陸也想極力爭取這份工作。為什麼印度能成為美國最大的服務中心(Call Center)呢?重點就在於語言能力──英文幾乎是印度白領階級的母語。
如果我們認為外語是競爭力的基礎,它建立在四個條件上:第一是透過外來文化來觀察本國文化的優缺點,第二是可以從本國文化了解外國文化的優缺點,第三是可以認識外國文化的生活型態及其運作方式,最後是具備多國文化的觀點。也就是如果你會英文、日文或是其他語言,你會有這四個利基,你可以審視自己再觀察他國的觀點。那麼,這四個英語力所產生的效能,就能透過教育與人才、政府效能與企業效能等各個面向的提升,增強國家競爭力。當你有多元的觀點,思維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第二節 國家軟實力與英語力
如果未來的競爭力在於人才,人才素質的提升,甚至於人才在國際競爭力的培養,可能是我們重視國家軟實力的開始!英語力或是國際溝通力應該是很重要的一環。
什麼是英語力?
一般語言的四大能力整合是聽、說、讀、寫。但我認為這些只是一種 skills 的概念,英語力不是只有這些概念而已。英語力還包括翻譯能力(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一般性英語溝通力(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專業性英語溝通力(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高階的外語談判能力 (negotiating),還有思考及批判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我所謂的翻譯能力是把國外的知識做整合與包裝。英文是我們的第一外國語,所以不可能把它當作母語來看,它勢必會和我們的母語中文糾葛,要如何調和兩種語言,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至於高階的外語談判能力,也就是台灣人才非常缺乏的談判與溝通協商能力。每次都說台灣談判都輸、被打壓,其實這有時只是一個藉口。在每次談判或國際溝通場合中,國外派出來的人才其實都很強,他們會用語言做一個陷阱讓你跳,所以當日本人與歐洲人在談判時,日本會用翻譯而不是自己上談判桌,用翻譯作一個緩衝。但是老是使用翻譯,已經很難在國際溝通或談判中,取得優勢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包括日本),其外交談判與經貿人才,已經不再透過翻譯,而是自己利用優越的英語能力,進行直接的對話了!
過去這幾年,我到國外談過很多學術交流,通常學術交流立場都要非常堅定,比如我去捷克談合約,他們的條件是要政大提供免費宿舍,他們也會提供宿舍,可是捷克大學的宿舍設備沒那麼好,他們會提供台灣過去的學生獎學金一年兩千捷克幣,當談判基礎不平等要如何去談判呢?所以要先找出common ground,才有辦法談下去。
前一陣子,我們的跆拳道,在國際賽事被打壓,國人群情激憤。然而實情是否如此?我們真的懂了國際體壇的一些規定?教練與選手可否在第一線據理力爭?這都牽涉到一些英語溝通的問題。如何以共同的語言(英語+體育)來爭取我們的權益,來與國際人士談判或協調,才是更積極的作法!
綜上所述,我認為英語力不該只有聽說讀寫,而是要包含以上的高階英語力,如翻譯能力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專業性英語溝通力(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高階的外語談判能力 (negotiating),還有思考及批判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當然,培養這些能力有些難度,不過若不強調的話,對台灣國家競爭力就要失掉一大半。
提升英語力,要有政策思考的高度!
人資界非常著名的Howard Gardner提出未來五種的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面對未來的衝擊應該具備專業能力(disciplinary mind),整合能力(synthesizing mind),創造力(creating mind),尊重的能力(respectful mind),以及倫理的能力(ethical mind)。Howard Gardner認為一個好的企業或是政府部門,皆需要擁有這五項基本的能力。美國學者研究也指出,2015年的大學生都要具備跨文化與跨領域的能力。
美國在911之後,認為跨文化與跨語言能力是美國最弱的一環。現在,美國很多的中小學開始上中文課程,這些經費是由國防部與國土安全局所提供,因此美國把語言訓練當成戰略之一。而日本及歐洲也認為外語能力的政策規劃是國家及區域競爭力的一環。
至於台灣,似乎還沒有政策思維的規畫。教育部在會議上談論大考要不要加考英聽,其實這個問題給考試中心以事務性問題解決即可。由此可以看出,臺灣政府用事務性的概念來取代檢視戰略或政策層次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落差。
美國將跨文化、跨語言與跨領域看得非常重要。過去幾年,哈佛大學的通識課程做了重大的改革,其中增加的就是跨文化與跨語言的課程,另一個就是古典與經典的課程,主要就是要強調整合能力與創造力,經典是強調道德的能力,學習經典可以培養學生對古典文明的思維。
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
那麼,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關係為何?如果國家要有競爭力,就需要人才,需要培育人才的跨文化能力以及整合性能力,因此,就得從英語政策的前瞻思維著手。語言政策是一項代表國家競爭力的指標,而人才培育所需的時間很長,可能需要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去落實。
我參與過一個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的論壇,曾經問經建會官員,台灣的人才規劃是怎麼做?這位官員回答,台灣的人才規劃是以行業別為主,比如說律師、IT人才,依照行業,透過招生的總額管制,比如說二十年後台灣需要多少位醫生,再來規劃醫學院要招生幾位學生。可是,未來的全球化競爭可能需要多元文化與跨領域、跨語言的人才,經建會告訴我這不是他們的職責。可是,這些人才如此重要,台灣卻沒有做相關的培育與規劃。
制訂國家外語政策與調整是不需要花錢的,只需要有資源統整的觀念,台灣的英文能力就可以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八年前,我與中國時報記者做過調查,台灣一年花在英文學習上的經費約上百億,成果卻是在原地踏步。前一陣子托福報告出爐,台灣退步兩名,在50個國家內排二、三十名,托福成績退步,象徵兩個意義:語言能力喪失與人才流失,這是台灣最大的隱憂。最近,教育部在推動人才移外計畫,把人才送出國,讓他們在出國唸碩士、博士然後在國外當學者;因為以前出國唸書的人都會留在當地,若有國際會議的話,這些學者就可以替台灣說話。然而,現在台灣出國的人減少,在國際會議上反而經常看到中國大陸或韓國人士在國際場合說話,台灣失去在國際場合發言的優勢。
將國家外語政策視為前瞻目標
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前瞻規劃。而國家外語政策則是前瞻規劃的重要一環。那到底什麼是國家外語政策呢?
首先我們來談論何謂國家外語政策。它是國家競爭力與全球化能力的基礎。國家外語政策是整體的教育政策,是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終身教育的思維。同時,它也是多面向的國家政策,從教育、文化、經濟、國家安全的跨部會協調與整合,來釐清我們國家的國民需要何種外語能力以及如何進行。
語言能力既然是需要靠四至十年以上的長期訓練,就更需要前瞻性的規劃。台灣如果擁有雙語能力的話,就像香港、新加坡一樣,可以建立一個不一樣的保護機制。以兩岸關係為例,不論是獨立或統一,讓英文成為台灣的第二語言是國家安全的一項重要思維。極度國際化是保障台灣的安全唯一的方法,而不是武器,如果台灣有三分之一是外國的人口,包括日本、韓國、美國的移民,讓他們取得台灣的身分證,那麼,如果台灣發生戰爭,日本、韓國、美國的政府會放手不管嗎?所以,多元的國際化、多元的移民政策是保障台灣最好的方法。
此外,國家外語政策應包括政府與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如國家考試、公務人員素質提升、企業人才培養與競爭。那其他國家是怎麼做外語政策的呢?我舉三個國家為例,美國的外語政策是以五種戰略外語,視外語學習為一種戰略思考,所以他們曾委託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做一個研究報告,強調從小學開始,強化美國教育重視其中的五個外語。
台灣外語教育效果不彰
歐盟也出版了語言政策白皮書,因為要作語言與族群的整合,以強化歐洲的跨域溝通力與人民的移動力。他們強調二加一的概念,即自己的母語加上英文再加一個外語,所以歐盟的小孩至少會說三種外語。這樣小孩會很辛苦嗎?其實不然。據我所知,台灣的普台中小學現在就開始實施,除了從小一開始上英語課外,更從小二、小三進行第二外語(如日文、法文、西班牙文)等的課程,進入小五、小六,進行第三種外語的教學,強調小學生的外語思維與外國文化的接觸。歐盟在教育方面做了一個活化性整合(Bologna Process)-可攜式的教育體制,比如在捷克上課兩年,把捷克的學分帶到德國去再讀兩年就可以畢業。當然這種規劃除了教育體制的整合(如學分、學期制等規劃外),對於上課的語言也必須整合,因此歐洲的學生,除了自己的母語外,掌握英文及重要的歐洲語言如德文,就非常重要。一個歐洲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掌握三種語言,加強他全球移動的能力,也強化了其競爭力,更有助國家競爭力中人才素質的提升。
台灣不重視外語政策的規劃,僅以課綱或是由各地方自行決定,造成外語教育的效果不彰,如大學英文能力的低落、國小英語的政治考量、國家考試的急就章、公務人員英文能力檢定的短線操作、企業的短視與人力流失、中學英語文課綱的迷思(老師是教完課程不是教會學生)等。語言政策是國家競爭力的目標。那麼,為了國家競爭力就要針對語言政策先做前瞻性思考。前瞻規劃是需要政府推動政策,有系統的偵測全球的社經需求與科技發展動態,並評估自身的能力與資源,擷取國際上的前瞻寶貴經驗,建立前瞻觀測與執行機制。在外語教育上,我們欠缺前瞻規劃!
第三節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英語競爭力
英語已成為全球化的國際語言
全球英語時代來臨,開啟亞洲的世紀。亞洲的競爭實力,可以透過全球共同的語言,進入長久以來為歐美國家把持的全球經濟。語言力的掌握也有國家的繁榮有密切的關係。David Crystal在《英語帝國》這本書提到,英語為何成為國際語言是來自國力的問題。除了經濟與國力的因素外,還有歷史與文化的因素。早期16世紀是葡萄牙文、拉丁文、西班牙文;17-18世紀是法文,那時候有很多合約都是用法文簽訂。到了19世紀大英帝國的興起,英文逐漸抬頭,20世紀美國越來越強,英文就成為主宰全世界的語言。
那麼到了21世紀,中文會成為全球化的語言嗎?我覺得不太會,因為要成為一個全球化的語言,文化載體要非常低,不能有太強烈的民族與文化意識。但是,現在中國卻不斷地推孔子學院,中國文化的優良性,世界各國的人卻只是因為經濟因素而學中文,中文對外國人來說只是種工具性的概念。事實上,他們並不會讓中文成為全球化或是亞洲的語言。光是亞洲的語言整合就很困難了。
此外,雖然現在很多外國人在學中文,但是他們都是用中文來跟華人溝通,不是把它當成世界溝通語;即使中文的使用人口超過英文,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在單一國家,如何能全球移動呢?只有當美國人跟韓國人在歐洲開會時使用中文溝通時,那中文才能成為世界語。我想這種場景還要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
我曾經找過七個國家共十三個大學文學院院長來台灣,他們並不是很喜歡用中文來交談。因為韓國怕會喪失文化主體性,所以韓國最近在做兩件事情:第一,強化英文能力;第二,把中國文化變成韓國文化。早在十幾年前,韓國就把漢字從韓文中排除。對中文的文化入侵有強烈的懷疑,包括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所以,中文光是要成為亞洲的共同性語言,就已經有文化因素的困難性存在。
現在全世界學中文的概念,是用菁英學習而不是全民學習的概念,讓有需要目的性使用中文的人去學習中文,不像英文是全民運動。前陣子,Newsweek的封面用的是Globish-Global English「全球化英文」。其主要意義是,英語文的主導權不再屬於Native speakers。什麼是全球語言?有幾項特色:直接表達,不需用委婉用語;以正面表達,無負面語意(如hardly, no less than);用語精確,少用慣用語或片語,不用文化特色的語言溝通方式:直接、沒有比喻說法、沒有文化表達、訊息簡單。為求有效的溝通,全球英語的特色在商務往來信件中尤其明顯,請見以下這段 e-mail 範例:
To: Andrew O’Neill
From: Georges Black
Subject: Europe Trip
Date: Tues, 07 Sept 11:53:05
Just want to leave my phone number in the Netherlands with you: 23-319501. I’ll be in Amsterdam until the 14th but want to keep in touch. I am planning to be in Paris the 16th-19th before returning home.
Please give me a call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收件人:Andrew O’Neill
寄件人:Georges Black
日期:星期二,九月七日11:53:05
只是要給你這支荷蘭的電話:23-319501。我在阿姆斯特丹會待到十四日,還是要保持聯絡。我計畫十六日到十九日先去巴黎一趟再回國。
方便的話請盡快來電。
上文中有些句子省略了主詞,句構和時態用法也不夠精確,但是溝通目的卻十分清楚。全球英語強調不要害怕文法不完美,而是要達到意義上的溝通。
不用怕犯錯的英語學習:確認、再確認
2011年在歐洲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SOL)舉辦研討會,討論英文應該如何說?他們表示,決定英語該怎麼說的不是由美國或是英國人來決定,而是由我們這些非英語系國家人來決定。假設是我與日本人,最重要的溝通習慣是reconfirm(再確認),比如「早上九點十分」,日本人會說nine ten,nine o’clock one zero,這樣重新確認的概念。國際溝通時常遇到各種狀況,在溝通時只要遇到不確定之處,都需要再次確認,例如對方的發音不是你所熟悉的,想要再次確認對方所說的資訊時,就會說“I heard you went to that new restaurant. What’s the name of it again?”,亦或需要再次確認日期“Are we meeting on Wednesday or Thursday?”。重新確認,這是國際溝通最重要的一點。誰掌控英語?第一語言使用者(native speaker)有3億7,500萬人;第二語言使用者(把英語當作日常生活用語)有3億7,500萬人(像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其所使用的英語是相當實用且貼近生活的);外語使用者則有7億5,000萬人,加總起來,全世界約有13億人口使用英文。而語言典範的轉移是讓大多數人來決定一切,也就是說,人數比例佔最高的外語使用者掌控了英語的走向。
語言學者Jack Richards提到語言面貌的改變,英語不再屬於母語人士,英美文化已不再具重要性,學習英語的目的正在改變,且已逐漸變成一種溝通工具。然而,台灣英語學習概念是把全國當作選手在訓練,每個人都要正確無誤,從小學開始要把時態講正確,還是一些細節的文法;國外的人是把學英文當做興趣,好玩就好,學會幾百個單字就夠了。或許把an orange說成a orange也無妨,對方聽得懂,不可能因此而給你一顆蘋果。所以,簡單的錯誤其實無傷大雅,只要不影響溝通!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也提到,學習文法正確英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講求的是溝通能力,只有不怕犯錯,英文才可以學得好。
第四節 企業的競爭力:以日本樂天集團英語化為例
近來企業發展已朝向全球化為考量的重點,這是不得不然的趨勢,無法面對全球市場或全球競爭的企業,已經面臨淘汰!
以日本為例,早年是以精密產業與創新科技聞名,強調產品品質與精英人才的掌握。到國際打天下時,靠的是精英人才與翻譯,他們認為只要有翻譯就可以解決跨國溝通的問題。這種做法在早年以硬體產品為主的社會或者只以國內消費為主的情況下,可以行得通,但隨著全球的生產鏈及跨國人才流動的影響,在訊息流通迅速的現代社會中,這套傳統靠翻譯、靠菁英人才的做法,難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社會,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經濟力這幾年大不如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樂天企業是服務業,它不能只著眼於國內的企業發展,但當它要放眼國際時,就不能再採取傳統靠翻譯、靠菁英的傳統做法,它要面臨的是全球第一線的消費者。
以公司的組織結構來說,組織已然扁平化。梯型式組織結構,取代了以往金字塔的架構。中階員工、甚至基層員工,都可能要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人士的諮詢或服務,要用英文溝通不再只是中高階層幹部,而是所有人都要會英文。少數菁英策略已不管用,大眾或普羅菁英主義已是全球化經營中的主要思考。80% 以上的員工,要有面對全球人士的能力!
樂天企業在 2010年 採取以英文為公司官方語言(見《為什麼日本樂天員工都說英語》一書),進行全面的英語化,其原因有:
一、面向國際:企業要面向國際,面對來自各國的客戶,需要有良好的語言準備。
二、內需變小:日本的內需市場變小,要往國際發展,就需要有萬全的配套。
三、管理需要:日本企業因為勞工成本太高,資本流動,人才不動,不少工廠都選擇外移到越南、泰國等地,工廠的管理不再只是日本國內,面對國外勞工必須要有共通的語言溝通。
四、迅速反應:日本企業以往只要靠中高階層幹部會說英文即可與他國人士溝通,或者靠翻譯,但在組織扁平化、接觸到大量國際人士後,靠少數菁英與翻譯已不足以應付,且緩不濟急,而且費用更高。
因企業選擇要有會英文的人士直接溝通,從基層員工即要求會英語,強化每一個階層的國際溝通能力。
這其實是樂天企業在面對國際化快速變遷、激烈競爭情況下不得不然的選擇。為了國際溝通,選擇英文為企業的官方語言,為什麼是英文?我們思考幾點:
一、英文做為國際溝通的語言,在近幾年已有相當大的轉變,做為世界溝通的語言工具,要學習的不再只是英式正統的英文或者所謂的美式英文,而是全世界都可以溝通的全球英文(Global English),這就是樂天採用的英文,是為了溝通訊息、解決問題而學的英文。
以印度為例,英文協助印度人在全世界做生意暢行無阻,甚至可以攻佔很多市場,印度可以做到工廠從印度出發,到美國加州的公司可以在印度報稅或者幫忙做財務管理工作,這都是因為他們有強而有力的後勤支援,有可以溝通的全球英文。
二、運用全球可通的人才管理與評量工具,如TOEIC多益測驗。多益是有全球標準化的測驗工具,有通行的標準,可以做為企業了解公司員工英語能力,同時,多益測驗的設計是以全球溝通能力為主,去除了英式或美式英文的文化或者文法的干擾,讓企業或者個人可以更實際地了解英語能力。過去很多本土測驗,強調語法結構測驗或以母語人士英語為典範,忽略了全球溝通所需要的語言能力指標,不在於漂亮或正確的英文,而訊息的傳遞與溝通的效率!
三、樂天企業採用英文的方式,也在日本的企業界引發影響,也對傳統尊卑觀念強烈的日本企業產生衝擊,因為日語溝通的敬語結構,強調尊卑有序,有時阻礙了溝通效率。但在英文只有 you and I。當日本的公司員工以英文溝通時,部屬與總經理間的溝通也只是 you and I,時,即使有語言的不流暢,但員工間的溝通是否反而更順暢?從基層到中高階層間不再有階級的藩籬,金字塔式的結構解體,以往層層轉達或者不講清楚的情況,隨著語言的轉變而改變。
樂天的英語化政策,不僅是語言的革命,更是企業文化的革命。我們不禁要想想,台灣企業什麼時候開始思考,如何選擇適合企業的國際化人才管理政策?或更直接地思考,企業是否全面接受英文化或全球布局的衝擊?
面對全球化布局 需要多元思維人才
我想引用一位19世紀教育學家 John Henry Newman 的話,說明大學生畢業後應該具備的教養:
“He is at home in any society, he has common ground with every class; he knows when to speak and when to be silent; he is able to converse, he is able to listen; he can ask a question pertinently, and gain a lesson seasonably, when he has nothing to impart himself; he is ever ready, yet never in the way; he is a pleasant companion, and a comrade you can depend upon.” (能與整個社會合諧共處;與所有人都有共同點;知道什麼時候該開口,什麼時候該沉默;懂得溝通也懂得傾聽;可以很適宜地問問題,也勇於接受教訓;是隨時準備好的;知道什麼時候獨處、什麼時候眾處。)
這些大學生必備的素養,即便是傾聽力,也在在強調與他人溝通能力,這正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而這些基本的語言能力與自信、整體思維、邏輯的概念有著密切的關係。
什麼是國際觀?
面對全球化的布局,如知識產業化或多元思維的時候,具備外語能力的多元文化觀能為我們的思考邏輯帶來優勢。要具備國際觀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一是多元思考,二是創意。因此,我們要創造一個語言文化的國際觀:語言決定了思考與文化,而獨立思考與文化能力是要達到現代人修養的基本條件,包括生命價值的選擇與規劃。我一直認為所謂的國際觀是來自於多元的思維、創造力、想像力與生命價值的選擇,而這種國際觀的基礎來自外語的訓練與使用。
國際觀不是只會說英文就夠了。而是用不同的文化與西方思維來審視本國的文化,跳脫既有的框架,去看整體的概念。如果沒有多元的語言,思考就會是單一的,像是我們在用台語說話時,是不是覺得自己比較本土?因為我們把台語定為大眾的語言,而國語是比較菁英的語言,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國台語的分野不在階級,而是在思維模式,運用兩種語言的思維模式,有助於思考的鍛鍊,會靈活使用母語與中文的人,他的想法比較能有創新。使用中文、台語、英文多重語言的人,絕對在思維邏輯上,佔盡優勢!
個人的國際觀影響國家的高度
當你常用一種語言來溝通時,詞彙與句法甚至思維就會被限制住,所以要跳脫這樣的思維,就多用英文或是其他語言來思考。接下來是圖像與創造力,當你有多元化思考時,想像力會有所不同。現在多元文化會強調所謂的非線性思維、跳躍性的思考方式。要熟悉外來文化,可透過看電影電視、瀏覽網頁雜誌,或與外國人接觸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自己更瞭解外國文化。
我想引用大前研一所提過的即戰力概念總結。如果英語是競爭力的一部分,個人能力的管理、產值的提升、效能的提升、多元化的思維、創意的作為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也是個人競爭力與國家競爭力的聯結關係。
當個人能力與國家競爭力相結合,個人要選擇站在與世界接軌還是邊緣位置?要當個領導者還是跟隨者?我確信,個人所擁有的國際視野以及國際觀,將影響一個國家的高度,也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小結:大多數人都忽略了國際溝通能力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舉凡體育賽事、觀光發展、企業經營無不與國際溝通能力相關,台灣應該從根本思考如何培養多元思維的人才,以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從邏輯思考、創造力、想像力、溝通能力出發,以個人的國際文化觀,打造國家的競爭力,就能體現一個國家的高度、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