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作出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事、愛上不斷傷害自己的人卻難以自拔……種種失去控制的舉動,都只是內心正在發出求救訊號。否認與忽略它的呼喊,並不會讓它消失無蹤,唯有試著了解自己,才能找到方法讓自己成為完整的人。
本書以心理學的概念來引領我們慢慢探索覺察內心的陰影,讓我們發現面對自己的陰影其實一點都不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讓自我更完整。
本書特色
比起成為更好的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才是生命中當務之急的課題。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躲在陰暗角落的小孩,
如果你只看自己的光明面,
那麼,你一輩子也無法認清真正的自己。
【特色1】花個幾分鐘,就能來場微療癒
本書介紹的38個微療癒祕方都可單獨使用,可以一次只花3分鐘的時間輕鬆閱讀單篇,讓忙碌生活的你也能抽出時間,來場微療癒。
【特色2】你也可當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依照本書的38個祕方,你也能引領自己與內在的小孩和平共處,現在就開始動手對自己進行一場微療癒吧!
【特色3】療癒一點也不難,在家就能做
利用筆記本與日記,都能慢慢記錄下自己內在的小孩,重新整理與過去的記憶,你就能更加認清真正的自己。
作者簡介:
陳默安
高雄人,畢業於國立大學中文研究所,喜歡小說與歌詞以及各式各樣的書,現任自由作家。
在經過數年的質疑、徬徨與困惑後,還是深信文字的力量,它能告訴你我這世界上所有最痛苦的事情,卻給我們最大的空間去面對。
楊心宥
台北人,畢業於國立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研究主題包含親子關係發展、情緒與壓力調適。
理性大於感性,希望世上所有的傷痛都能獲得療癒,目前為心理系相關書籍自由作家。
章節試閱
01. 完整的人,不能只有一張面具
一個職場上的女強人,很可能是一個失敗的母親;一個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男人,也很可能是個失敗的丈夫。
有一個以小丑為業的男人,每天逗觀眾發笑,可是他的孩子竟然認不得「素顏」的他,男人只好默默地往臉頰抹上厚重的油彩。
他是一個成功的小丑,卻是一個失敗的父親。
沒有人能夠用同一種樣子面對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
我有個中小企業第二代的朋友,父親提供家裡很優渥的生活環境。我朋友談起父親,總是充滿崇拜景仰,說他事業有成、眼界開闊,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就在某一天早晨,我朋友打開房門,看見父親在房間裡上吊。
原來公司早已周轉不靈,父親沒有告訴任何人,卻在破產的當夜走上絕路。
原本的一家之主,卻硬生生地壓垮了全家人。
我朋友後來談及父親,才發現自己從未見過父親脆弱的一面,他以為父親就是如同印象般的意氣風發、充滿鬥志。可是那樣的積極樂觀,卻無助於他面對現實。
或許,就是那樣的正向積極,才使得他走上絕路。
我們都希望得到好的評價,為此做很多努力。一旦擁有了別人的認同,為了能一直被他人接納喜愛,我們就會想維持下去。
我們在別人面前呈現出來的樣子,就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所說的「人格面具」(Persona)。
簡單一點說,「人格面具是我們經由文化薰陶、教育以及對物理與社會環境適應的產物。」
「意氣風發又充滿鬥志的企業家」,就是朋友父親的人格面具。
但是我們常常為了維持自己的「人格面具」,忘了它的另一面:「陰影」(shadow)。
陰影與人格面具恰好具有互補的特質,正如朋友父親具有那麼正面樂觀的人格面具,但是在那背後,或許藏著脆弱無助的陰影。
人格面具和陰影就像一對長相殊異的雙胞胎兄弟,一個心態健全的媽媽,不會因為弟弟長得比較醜,就不承認那是她的小孩。相對地,我們也不應該全然排斥自己的陰影。
可是人格面具會告訴我們,藏在陰影裡的負面情感是羞恥的、不道德的,一旦我們也真的這樣認為,就會試圖隱藏自己的陰影,然後會發現,當陰影藏得愈深,人格面具發展得愈完美,就更被他人接納喜愛,於是我們就會愈來愈依賴人格面具。
可是仔細想想,脆弱、憤怒、不滿、自私……不都是一般人都會有的感受嗎?為什麼要選擇全盤否認呢?
只允許陽光出現的生命,沒機會看見雨過天晴的彩虹。
我們並非完人,不能只戴著完美的人格面具。
其實,人格面具並無好壞之分,在社會上生存,人格面具是必要的,否則我們很難跟他人維持良好的互動。就像去宴會要穿正式服裝,跑步時要穿運動服,為了適應各種環境,每個人會有好幾個人格面具:在職場上是個好主管、在家庭裡是個好媽媽、在交友圈裡是個開心果……
如果只有一種人格面具,人際關係將變得僵化,對自我的認同也會日漸麻木,到最後,面具已然緊緊地依附在身上,難以掙脫。
嚴肅的人格面具在職場上,是一個負責認真的員工,在家庭裡卻可能成為難以親近的父親;及時行樂的人格面具在朋友圈裡是一個好玩伴,卻可能沒辦法擔負起婚姻的責任。
各種人格面具應該要像衣服一樣可以穿脫自如,那可以幫助我們在各種環境保持彈性,不致於感到疲乏。
朋友父親因為「意氣風發的企業家」的形象受人敬重崇拜,但他或許忘了,自己也可以是個「需要家人扶持的父親」。
被社會喜愛的人格面具雖然可以控制陰影,可是唯有承認陰影的存在,人格面具才不致於變得愈來愈厚重。因為一旦我們接受自己也有不完美的一面,才不會拚命地欺瞞自己,無時無刻都戴著人格面具,反而忘記自己真實的樣子。
願意承認自身的不完美,生命才有更多的可能。
07. 真正的愛情是一場四角戀愛
從小到大,我們一定會認識幾個較為陰柔的男性,通常會被認為是「娘娘腔」;而比較男孩子氣的女性,則會被稱為是「男人婆」。這兩個詞聽起來頗有嘲笑的意味,可是也說中了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與生理性別相反的人格。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每個女生的內在會有一個男性人格,這個男性人格稱為阿尼姆斯(Animus);而男生內在的女性人格,稱為阿尼瑪(Anima)。
一個人的外顯個性,會影響阿尼姆斯/阿尼瑪的性格。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為了遷就主流文化,而將自己的某些特質排拒到心靈深處,不去正視它,而這些特質就會型塑成我們心中的阿尼姆斯/阿尼瑪。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男孩從小被要求勇敢、陽剛、支配欲強,他只能將溫柔、敏感、接納等等的陰性特質壓抑到無意識之內,而這些平時不會被意識到的特質,就型塑成他的阿尼瑪。
阿尼姆斯/阿尼瑪的特質,其實是與我們的人格面具互補的。
所以,一個侵略性強且粗魯的暴君,會擁有敏感纖細的阿尼瑪;柔弱溫順的小女人,她的阿尼姆斯很可能有著強烈的控制欲與佔有欲。
我們平時不會意識到阿尼姆斯/阿尼瑪的存在,可是他/她往往會促成愛情的開端。
當我們常常被某一種特定類型的異性吸引時,很可能是因為他與我們的阿尼姆斯/阿尼瑪性格相仿。有時即使認識不深,卻會有一種很熟悉對方的感覺,其實那是因為我們內在就有一個相似類型的人,而我們往往會誤以為那瞬間的心動,就是愛情。
我們內在的阿尼姆斯/阿尼瑪投射出一個幻夢,讓我們以為眼前的人就是理想對象。一旦相處之後,或許幻夢會破滅,然而真正的愛情、真正的了解,就從幻滅中開始。不只是了解對方,也是了解自己。
我的朋友小桔換過幾任男友,每個類型都天差地遠,可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狠狠地甩了小桔,要不就是避不見面,要不就是傳了封分手簡訊後人間蒸發。
總是受到這種對待,小桔覺得困惑又傷心,她不懂,為了不重蹈覆轍,她都盡可能不跟同一種類型的男生交往,可是為什麼他們卻都用同樣的方式拋棄自己?
空窗了好一陣子的小桔,總算慢慢從情傷中走出來。一次的閒聊當中,她突然說:「我發現,我交往的對象雖然感覺差很多,但其實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偏偏我就是喜歡上那個特質。」
據小桔說,那些男人們雖然個性大相逕庭,思想邏輯也不同,但是都同樣擁有「孩子氣」的特質,而小桔總是被他們的孩子氣吸引。
那些男人離去時的不負責任,也是一種孩子氣、不夠成熟的表現。
我們很可能被對方的某種特質吸引,到最後,卻也被那種特質傷得最深。
雖然小桔的個性早熟獨立,凡事都安排得井然有序,總是扮演照顧他人的角色,但她內心深處的阿尼姆斯,卻是個想要偶爾耍賴撒嬌,渴望被寵愛的孩子。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讓她不斷地愛上孩子氣的男人。
而她也用實際的作法強化這份特質:發揮母愛把男人寵得更加孩子氣。
小桔沒察覺到自己內在的需要,只是一味地以母性包容那些男人,同樣地也沒能了解,對方在接受照顧之餘,也應該要學著付出。
如果小桔不再委屈地包容對方所有行為,可能會導致爭執,以及隨之而來的幻滅感;但是唯有在幻夢破碎之後,兩人才有機會真正深入地了解對方。男人才會知道,小桔雖然成熟獨立,可是也需要對方的照顧愛護;而那些孩子氣的男人,或許也需要在小桔面前,展現出負責的成熟態度,以建立雄性的自尊與信心。
沒有幻滅,我們不會試著去了解;正因為幻滅之後,彼此還想繼續牽手,我們才會願意與自己、也與對方磨合。
即使每段愛情都沒能圓滿地結束,但至少小桔在創痛中發現自己最深層的需要,發現不曾被意識到的阿尼姆斯。
愛上一個人,就像是一場召喚,召喚出我們內心的阿尼姆斯/阿尼瑪,他/她平時被我們壓抑在意識的死角,因為愛情方有現身之日。
談一場戀愛,不只是單獨兩個人之間的事,而是得去探索對方的阿尼姆斯/阿尼瑪,同時也是跟自己的阿尼姆斯/阿尼瑪整合。真正的愛情,彷彿是一場四個人之間的對話。
愛情往往始於一場飄渺的幻夢,如果我們的心與眼不曾短暫盲過,也不可能愛上任何人;然而恆久美好的愛情,全賴於幻夢破滅之後,成熟且理性的傾聽與訴說。
30. 互相挖井,才能成為知已
時常有人面對相戀以久,或者結縭半載的另一半說:「你不了解我」。這個分手理由看似推託,卻隱藏著一個事實:「我也不了解你。希望被了解,是每個人內心最大的渴望。」
感情中有許多成分,偏偏「了解」與「被了解」最為困難,它沒有標準、無從衡量;一個親密愛人可以在一夕之間變得陌生,一個陌生人也可能只因一個眼神就讓你感覺彷彿已結識他多年。
一個美麗的女明星,在電視上說著與丈夫離婚的心路歷程:
她與丈夫結婚數十年,偶然發現丈夫有外遇,卻又不甘心就此放手。有一日,丈夫與她在餐廳吃完飯,回程的途中,開著車的丈夫突然笑嘻嘻地對她說:「妳看,我新做的假牙。」
那一刻她才發現,丈夫不只裝上潔白整齊的假牙,還把灰白的頭髮染黑了。丈夫的改變已經不是第一天,然而她卻從未發覺。
女明星說:「我不怨他不了解我了,因為那時突然發現,我也不了解他,並且也無力去了解。」
然後,她簽字離婚,讓兩人自由。
我們常常因為「感覺被了解」而衝動地愛上一個人,卻忘記真正跟一個人相處,是需要持續不斷地碰觸與交流。
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如果問為什麼要結婚做夫婦呢?為了受苦,為了『挖井』……夫婦如果想要理解對方的話,不能光靠理性互相交談,而是得挖掘彼此的『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口深不可測的井,有時候連我們都不曉得自己的井底藏著什麼。只是憑著一己之力挖掘,會遺漏很多看不見的寶藏;如果願意讓他人挖掘心中的井,我們才有機會從對方眼中,看見過去從沒發現的自己。
其實不只是婚姻,各種人際關係的建立,也像是在挖井。當我們真心與一個人交流的時候,也等於把心中的井口打開,允許對方挖自己的井。與他人的關係愈緊密,愈能深入對方心中的井。
有多少夫妻相敬如冰地過完一生,他們的婚姻中沒有激情、沒有爭吵、沒有眼淚,更沒有擁抱。他們從未了解過對方,但或許也是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夠共度一輩子。
愛一個人,必然會想要了解他;但是了解一個人之後,卻未必還能繼續愛他。
這就是挖井的艱辛之處,在挖掘的過程中,你無法預料即將看見的是滿天燦亮星斗或是腐敗糾結的枯木;你無法保證無論看到什麼景象,都能愛對方如昔,相對地,對方也是。
每往下一層的了解,都是一次冒險。
挖掘是辛苦的,欲往下深入,周遭越黑暗愈危險,但是如果不試著去挖掘,永遠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取得更深層的理解與包容,人跟人之間,便不能擁有深刻的認識。
要愛一朵美麗的玫瑰太容易了,然而要一併愛她的刺、愛她底層糾結醜陋的根,談何容易。
要真正地愛人與被愛,必得真正地了解對方與自己,而挖井就是一種方式。
挖井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是唯有如此,才能看見真正愛我們的人。
我們活在世上,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可是總有幾個朋友,在見過我們崩潰、哭喊、失控之後,仍然沒有遠走。通常那樣子的人,可以陪伴我們很久很久。因為真正的了解,可以包容生命的美麗與醜陋。
挖井不是單方面的,必須彼此都願意打開井口,才有可能進入對方的內心深層。人不是堅硬的土地,不能用尖銳的鑿子進行挖掘,最好的方式是打開耳朵,溫柔傾聽彼此內在的聲音。許多絮語其實都隱藏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用心,就可以聽見。願意理解別人,才有機會了解自己。
當你認為一個人不了解自己的時候,代表著你也不了解他,甚至是,從來不想真正地了解他。
01. 完整的人,不能只有一張面具
一個職場上的女強人,很可能是一個失敗的母親;一個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男人,也很可能是個失敗的丈夫。
有一個以小丑為業的男人,每天逗觀眾發笑,可是他的孩子竟然認不得「素顏」的他,男人只好默默地往臉頰抹上厚重的油彩。
他是一個成功的小丑,卻是一個失敗的父親。
沒有人能夠用同一種樣子面對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
我有個中小企業第二代的朋友,父親提供家裡很優渥的生活環境。我朋友談起父親,總是充滿崇拜景仰,說他事業有成、眼界開闊,是個成功的企業家。
就在某一天早晨,我朋友打開房門...
作者序
我一直很喜歡作家黃錦樹說的:「即使我們身處的世界並非亂世,然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獄。」
這個世界太尖銳了,每個人都可能被它磨得傷痕累累。也許捷運上青春正盛的美麗少女,懷抱著不為人知的傷痛;意氣風發的職場強人,隱瞞著一段說不出口的過往。
我們都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再一次墜入自己的地獄。
世界上有許多不公平的事,但因果是公平的。擁有地獄,不是因為我們活該,是因為有太多傷害趁隙而入,而我們未能查覺。有時候,我們會作出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事、愛上不斷傷害自己的人卻難以自拔……種種失去控制的舉動,都只是內心正在發出求救訊號。
地獄是陰暗的、讓人感到痛苦的,可是,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拯救。
真正的勇敢不是否認心中的地獄,而是正視它,並且能夠擁抱著它活下去。
這一本書,或許不能給你很多光明燦爛的遠景,也不會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物;這一本書,只希望能夠讓你不再那麼害怕碰觸心中的痛、不再排斥自己。因為,好好活著,就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就。
或許,這本書不是那麼好讀,因為裡面加入了各種心理學知識,希望借用各路專家的精華思想,引導你了解自己的陰影,看清楚紛亂糾結的內心。
心理學是一門專業的學派,但是其中有許多論述的出現,都是為了解決現代人的問題,它其實沒有想像中的艱澀難懂。這本書汲取了許多生命故事,這些故事的背後,其實藏著很多人的共同情感,它或許也在你身上發生過。我們想透過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去看這些故事,挖掘其中的意義,讓這些故事不只是一幕幕悲傷的演出。
也許這些故事會碰觸到你心中最深的痛,但我們不只是要你感到難過,在書中,提供了一些方法,讓你嘗試撫慰自己的哀傷,學習拔掉扎在心底的針。
因為我們相信,只有你才救得了自己。
現在有很多人會教你面向太陽,陰影就在你背後;而我們想告訴你的是,面對陰影,你才知道光的所來之處,方有可能往正確的光源走去。
如果不是真切地看見自己的地獄,你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好好活著是一件那麼值得努力去爭取的事情。
我一直很喜歡作家黃錦樹說的:「即使我們身處的世界並非亂世,然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獄。」
這個世界太尖銳了,每個人都可能被它磨得傷痕累累。也許捷運上青春正盛的美麗少女,懷抱著不為人知的傷痛;意氣風發的職場強人,隱瞞著一段說不出口的過往。
我們都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再一次墜入自己的地獄。
世界上有許多不公平的事,但因果是公平的。擁有地獄,不是因為我們活該,是因為有太多傷害趁隙而入,而我們未能查覺。有時候,我們會作出連自己都不喜歡的事、愛上不斷傷害自己的人卻難以自拔……種種失去控制的舉動,都只是內心正...
目錄
【編輯室報告】其實,療癒也可以沒有壓力和負擔
【作者序】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躲在陰暗角落的小孩
Part 1 嚮往陽光的人,背後必然會有陰影
01. 完整的人,不能只有一張面具
02. 心中的悲苦種子,可以用喜悅來灌溉它
03. 陰影(shadow),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04. 人不會一直墮落,只是暫時失去平衡
05. 情緒跟雜物一樣,需要被收納
06. 有些事不說出口,對大家都好
07. 真正的愛情是一場四角戀愛
Part 2 陰影,是你的導師和親密愛人
08. 幸福,來自內心的完美拼圖
09. 能把碎片挑出來的人,只有你自己
10. 躲起來只能療傷,只有回到人群才能痊癒
11. 鎖得住記憶,鎖不住傷痛
12. 其實,情緒本身是中性的
13. 你的信念,決定你會成為什麼人
14. 真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15. 你相信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
16. 失控的愛,總讓人傷痕累累
17. 你離不開他,不是因為太愛他
18. 你有十分渴望,就代表你有十二分的脆弱
19. 被愛和考駕照一樣,都需要練習
20. 「做自己」和做「受歡迎的人」,可以不衝突
21. 自私,是對自己愛得少
22. 忌妒讓人迷失,也能讓人醒悟
23. 怨恨也有「賞味期限」
24. 暴力真正的源頭不是憤怒,而是無能
25. 穿不合腳的鞋,注定無法走遠
26. 不完美,所以才真的像個人
27. 購物狂不是為了填滿衣櫃,而是為了填滿空虛
28. 如果你是超過負荷的記憶卡
29. 「明天會更好」只是自己的妄想
Part 3 接受自己的陰影,你才能發現光的方向
30. 互相挖井,才能成為知已
31.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獄
32. 當你感到無能和不安,你就成為「孤兒」
33. 有時候,「犧牲」是一種勒索
34. 先離座,不代表不會痛
35. 所有的敵人,都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
36. 我們總是想在別人身上找自己
37. 我們都沒有想像中的善良
38. 先認清自己,才能「看見」對的人
【編輯室報告】其實,療癒也可以沒有壓力和負擔
【作者序】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躲在陰暗角落的小孩
Part 1 嚮往陽光的人,背後必然會有陰影
01. 完整的人,不能只有一張面具
02. 心中的悲苦種子,可以用喜悅來灌溉它
03. 陰影(shadow),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04. 人不會一直墮落,只是暫時失去平衡
05. 情緒跟雜物一樣,需要被收納
06. 有些事不說出口,對大家都好
07. 真正的愛情是一場四角戀愛
Part 2 陰影,是你的導師和親密愛人
08. 幸福,來自內心的完美拼圖
09. 能把碎片挑出來的人,只有你自己
10. 躲起來只能療傷,只有回到人群...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