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到20世紀,我們將看見這些來自德、美、英、荷、法、義、挪、俄、瑞典、瑞士、印度,
共一百多本暢銷兒童文學與三十本教養手冊,如何傳遞情感的意義,引導兒童學習情緒。情感是天生自有的,還是社會形塑的?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感覺認知」中,原來:
羞恥能產生力量,恐懼極具價值,無聊,居然是學習而來的,
至於,勇敢,更是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原來,感覺是需要學習的
1870到1970年,是對兒童情感的討論,最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在這之前,大家並未意識到兒童其實是獨立於成人的個體,我們今日覺得兒童看起來天真無邪,需要教養才能健全成長,其實是近150年來才發生的。但也因為如此,父母承擔了形塑孩子人格的責任,他們的焦慮也由此而生。1970年代後,電視、電腦、手機等媒體對兒童發揮了極大影響,不過,在這之前,則是透過「閱讀」來形塑一個人。在18、19世紀,當知識普及後,書本教育開始受重視。於是百年裡,無數童書與教育指南手冊,引導兒童學習情感、掌控情緒。眾人相信,透過這些引導,孩子可以學習到「正確」的情感與情緒,並由此發展出「健全」的人格。
☺什麼是「合宜」的情緒表現?
在這段學習如何感覺的歷史裡,情緒的定義與作用是不斷變化的。從18、19世紀的道德教化到20世紀鼓勵兒童的主動性,我們看見,早年被「利用」來逼人勇敢的「恐懼心」,後來一度被認為有害於兒童的心靈成長。而用來形塑「合宜行為」的羞恥感,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在西方社會正逐漸喪失,反倒是「無恥社會」的概念一度被視為西方文明墮落的象徵。而過去曾被歌頌的「勇敢」,在二戰見識過無數暴力與恐懼之後,那些百年前無所畏懼的主角就不再那麼使人信服。相應於情緒的不同定義,兒童文學裡塑造的人物形象與傳遞的合宜行為標準也就跟著轉變。
☺閱讀兒童文學是極重要的學習方式
兒童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會與書中主角一起體驗、一同成長,透過模仿與調適,從書中學習到各種情緒,並且將這些情緒轉化為一種可以實踐的知識,再用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本書裡,我們看見百年來的兒童,如何在《彼得潘》裡看見親子之情,在《蒼蠅王》中學到「羞恥」、「痛苦」與「同理心」,在《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中懂得何謂「分離焦慮」,在《怪醫杜立德》則感受去殖民的價值觀與跨越種族的「同情心」。至於,曾經被鄙視的「膽小」,則在《綠野仙蹤》裡有了新的詮釋,獅子成為第一個膽小男孩的榜樣。這些作品鼓勵兒童擁抱恐懼、擺脫羞恥、接受思鄉病為一種合情合理的感覺,並賦予兒童權力,也因此,兒童有不同的選擇與空間。
當兒童文學不再只有說教,多了可以運用的情緒知識,透過這些書本,兒童和青少年可以體會跨階層、跨文化、跨種族、跨時空的知識與理解。但同時,兒童卻也開始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例如在現代社會中,面對都市生活的無聊與充滿挫折,兒童必須為這些情緒空虛做好準備。如此,培養個人的情緒控管能力,也成了個人與社會的期望。
作者簡介:
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
本書主編。
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所長以及馬普學會的科學委員。她曾於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七年任職過耶魯大學德國歷史教授,在此之前曾任教於康斯坦茨大學、比勒費爾德大學以及柏林自由大學歷史系。她的研究領域包括現代社會與文化史、情緒史、性別史與政治史。最著名的一些作品考察了現代德國婦女與兩性關係史(如:《德國婦女運動史》,五南出版)、十九世紀的社會醫療政治史,以及徵兵制從一八一四年起到今日所造成的影響。佛瑞維特不僅是柏林自由大學名譽教授,同時也是數個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一九九八年曾獲得極具聲望的萊布尼茲獎。
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情緒史中心
本書由情緒史中心研究人員協作之作品。本研究中心假設人類的情緒與感覺是由文化形塑,並且需要在各自的社會脈絡中學習和獲取。其關注範圍涵蓋十八~二十世紀的歐美亞社會,觀察在這些社會中人如何發展建構他們的情緒規則、語彙、範本。研究群由歷史學家與心理學家、教育專家組成,並於過程中加入人類學、社會學等各領域中研究文學藝術的學者一同進行。
譯者簡介:
黃懷慶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生,研究領域為童年體罰史與兒童文學審查制度,著有《兒童、文學與暴力》(預計2018年由福建少兒出版社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玫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杜明城╱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張子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
楊茂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家
藍劍虹╱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學習》是部值得推薦與高度重視的用書,不僅對兒童文學研究者而言是部彌足珍貴的文獻,但凡關切兒童情緒表現以及兒童文學閱讀的教師、父母或一般大眾,本書皆能提供裨益良多的情緒知識和藉由文學閱讀培養情緒感受力的參考價值。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史為近年來歷史學最受注目的研究課題,台灣至今尚未有任何相關成果的引進,很高興貓頭鷹翻譯了2014年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主編的《情感學習》。本書為牛津大學出版社「情感史叢書」中的一冊,透過柏林馬普人類發展所情感史中心研究成果結集的十二篇文章,以1700-2000這三百年,特別是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晚期西方的兒童文學與教養手冊兩種主要文類為研究對象,探討兒童情感的變化。閱讀此書,我們不只是看到了近代兒童的社會生活史,也瞭解了近代社會的情感史、閱讀史及教育史。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國際好評
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將小說融進各種脈絡當中,以豐富的歷史研究來討論這些情緒⋯⋯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義大利、挪威、俄國、瑞典與瑞士的文本均有所討論⋯⋯本書在跨時間與空間的比較分析上堪稱典範。——伊莉莎白.布倫,迪肯大學高級講師、澳大利亞兒童文學研究協會副會長
作者群謹慎地強調「學習」是複雜的過程,兒童與青少年在學習與調適情緒技能上扮演著積極主動的角色。這也意味著所有的虛構性作品都有許多潛在的情感詮釋方式⋯⋯這部作品結構嚴謹、論證充分,對兒童文學或情緒學習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毫無疑問是部珍寶,對研究情緒歷史與童年的學生與學者來說更是如此。——卡倫.瓦爾加達,哥本哈根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本書結構十分嚴謹:由十二篇章節支撐其論點,每章標題以小說人物為起頭,探討單一具體的情緒,例如〈狄肯的信任〉與〈海蒂的思鄉病〉⋯⋯其研究方法囊括了童年史、人類學、閱讀與學習理論、教養書籍、行為主義與接收理論。——瓦萊麗.山德斯,赫爾大學藝文教育學系主任
這是一本嚴謹的協同研究著作之典範⋯⋯要在這有限的篇幅裡對每篇文章進行它們各自應得的評論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本書為情緒史新興的子領域奠定迷人的研究方向。——托馬斯.多德曼,波士頓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
令人相當欽佩的共同書寫歷史方式⋯⋯這本書為今後的研究提出一些很重要的問題,透過童年時期的情感體驗,作者、出版商與讀者影響的不只是情緒的變化,也影響著各世代特定的社會與政治變遷。——希安.普利,任教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歷史系
名人推薦:☺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吳玫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杜明城╱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張子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
楊茂秀╱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容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賴嘉綾╱作家、繪本評論家
藍劍虹╱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情感學習》是部值得推薦與高度重視的用書,不僅對兒童文學研究者而言是部彌足珍貴的文...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蓋斯凱爾夫人的焦慮
一八三五年三月十號傍晚,即將成名的維多莉亞時代小說家伊莉莎白.蓋斯凱爾開始動筆寫起育兒日記。她想記錄長女瑪麗安的成長過程,也記錄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她一絲不苟地寫下瑪麗安的身心發展。在她看來,瑪麗安「脾氣非常好;雖然偶爾會忍不住情緒小激動」。蓋斯凱爾會認真反思孩子惱怒時的所有跡象,她想知道瑪麗安每次哭鬧的原因,她也對自己回應孩子情緒爆發的方式表示擔憂。幾個月過後,她仍然不確定「管理這些敏感情緒的最佳方式」為何。蓋斯凱爾很早就注意到她們母女倆在情感上相互依存:「想不到我自己日記裡的脾氣和感覺,竟然會和我的寶貝這麼密切相關。」她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大量思考,因為她想「現在就採取日後可貫穿她整體教育的原理」。於是她開始查閱這方面的最新文獻,其中包括瑞士教育學家阿爾貝蒂娜.奈克.索緒爾的《進步教育;或生命歷程研究》(一八二八;一八三五英譯版)以及蘇格蘭醫生安德魯.庫姆的《健康與教育之應用生理學原理》(一八三四)。但這些書籍所提供的建議經常讓她深感絕望。在試著尋找如何處理孩子情緒危機的一些指引時,她煩躁地寫道:「每本書說的都不一樣。」因此,蓋斯凱爾持續寫日記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自我的情緒管理。她將日記獻給孩子,「作為她的母愛以及對寶貝女兒性格形成感到極度焦慮的紀念物」,希望未來瑪麗安能夠親自閱讀,或許到時也是以母親的身分閱讀。
蓋斯凱爾當年無疑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母親。她有女傭和僕人幫忙打理家務事並照顧小孩。她也精通一些最新的科學討論,比如說顱相學,一種鼓勵母親仔細觀察子女身上是否有出現可能為精神失常病徵的外觀缺陷之科學。她還能以法語閱讀奈克.索緒爾的育兒教養書。這部對兒童生活頭三年進行深入研究的作品,結合了對兒童發展機制的深刻見解,以及父母的權威是帶有用同理心對待兒童的重要性。如此善解人意的父母身分與維多莉亞時代新興的中產階級家庭模式似乎十分合拍。維多莉亞時代開始後,在家中寫育兒日記變成了一種流行。觀察技巧、寫日記與教養書籍形成吸引人的聯盟,為維多莉亞時代中產階級家長帶來新的育兒方式。此聯盟的一致概念是兒童發展理念:兒童的成長可以觀察並記錄下來,接著就可用這些觀察研究為基礎提供育兒建議,因為兒童發展的進步就建立在某些特定機轉與原理上。蓋斯凱爾追求將教育的努力建立在「原理」上反映了此事。
蓋斯凱爾的日記裡最無所不在的情緒是「愛」與「焦慮」,而這兩者在許多方面本質上是緊密交織的:一方面,蓋斯凱爾形容是「穿透每個世俗之愛的愛」這股情緒持續推動她觀察並記錄孩子成長的決心。另外,「愛」對於培養兒童發展來說也很重要。一種或可稱之為「愛的制度」的新制度在這時變得明顯可見。用愛和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是為了在教育過程中取得孩子的順從。比起暴力,愛的關懷或許能更有效產生服從效果;另一方面,蓋斯凱爾的日記透露出了大量焦慮。部分原因來自專家文獻所給的建議往往相互矛盾所致。除此之外,密切觀察兒童與其發展的新習慣創造出許多教為人父母者焦慮的機會。似乎沒有一件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每件事好像都會有什麼後果等著要人去承擔。事實上,正是這種認為兒童心智與體能是發展出來的、而非預先決定的想法加重了父母的職責。也因此,在蓋斯凱爾將內心想法寫給未來的瑪麗安時,她感到相當憂慮:「而你亦是我最親愛的小女孩,當你在閱讀這段文字時,若想起童年時曾由於我的管教不當而感到任何一絲厭惡或不快樂,原諒我,吾愛!」擔心自己以及所有給孩子的愛也許會害孩子往錯誤的方向發展,這成了蓋斯凱爾持續焦慮的來源。
這種讓人焦慮的愛是以現代方法對待兒童發展的一面,而反對這種方法的持續批評聲浪不久即出現。批評者認為過度的愛對孩子有害。在德國教養手冊裡,這種問題被稱為「猴子的愛」或作「溺愛之情」,此說法與當時動物學在猿類身上獲得的知識密切相關。溺愛孩子的父母總是會愛孩子愛過頭,他們永遠無法讓孩子適時變堅強。從此觀點來看,父母(尤其母親)的情感不但不可信任,還要削弱他們的教育職權。於是乎,現代的育兒建議在這兩種模式中搖擺不定。十九世紀中葉起,一種鐵石心腸的態度與另一種將感情以及情緒性當作親子關係基礎的態度開始並存。父母現在得捫心自問,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對孩子是否有益?還是說,其實他們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問題?無論如何,這兩種模式都依靠指南文學作為絕對可靠的權威。指南文學不僅會提供有用的知識,還會指導父母是否該信任自己的意向與情緒。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養模式,會在父母養育孩子遇到各種疑難雜症時提出不同建議:他們應該體罰孩子嗎?他們應不應該安慰難過的孩子?母親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為孩子哺乳嗎?這兩種模式的共同之處不僅在於對教養建議的依賴,它們也以各自的方式共同製造出焦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剛好足夠還是太多?身為過度情緒化的父母,他們能否信任自己,還是得依賴別人才行?不過,問題的關鍵之處並不在於每本教養手冊的差異令人心生不安,問題的關鍵處在於:這些書籍首先是仰賴需要建議的父母才得以存在的。
關於兒童情緒的知識生產
從許多方面來看,蓋斯凱爾書寫育兒日記時,正值早期維多莉亞時代剛開啟一種新的育兒知識文化。本章所側重的指南文學,便是在此時形成一門愈來愈繁榮的文類以及書籍市場。十九世紀初,指南文學的消費者主要是中產階級讀者,而到了二十世紀末,讀者群大概多少也擴展到下層中產階級,甚至有可能擴展到底層階級裡―至少,教養手冊不斷攀升的銷售數據是這樣顯示的。蓋斯凱爾的觀察往往集中在瑪麗安的情緒性上,此舉與知識和科學歷史的發展概況相符。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兒童情緒已成為學術討論的熱門主題,主要出現在心理學、精神病學和教育學的文獻裡。從這時起,各種科學學科、小說家、指南文學作家與深受吸引的群眾(尤其家長們),這群人共同形成了複雜的互動框架,且在此框架中生產並傳播關於兒童與其情緒的知識。像達爾文與威廉.普萊爾這樣的科學家也研究過自己的孩子,並將觀察資料使用在學術論著以及寫給家長的指南文學裡。和蓋斯凱爾一樣,平凡的父母也會收集他們對孩子的觀察資料,收集方式通常是日記簿和問卷調查表,這種做法經常得到學者們的支持和鼓勵,比如後來收集這些材料並為兒童發展建立更多數據的霍爾。而小說家如狄更斯和夏綠蒂.勃朗特在書寫兒童的故事時不僅受益於這些知識,他們的小說也為兒童發展的討論貢獻更多題材。自從德國啟蒙教育家約翰.海因里希.坎珀在丹尼爾.狄福的《魯賓遜漂流記》(一七一九)裡植入個人說教,將小說變成他自己的《青年魯賓遜》(一七七九、一七八○;一七八一、一七八二英譯版)以後,兒童文學作家便經常仰賴童年與育兒的教育學或心理學知識。報章雜誌、小說和指南文學愈來愈常向民眾介紹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而也為日後對於兒童的心智探索設定好了方向。
指南文學在這種知識傳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知識在此文類中逐漸融為一體。事實上,談到童年的教養建議時很難將這兩者分開來談。這兩個領域的知識緊密交纏,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新教育」或稱「進步主義教育」運動與斯坦利.霍爾、蘇珊.艾薩克斯、威廉.斯特恩等人的心理學研究密集交流。不過,這兩個領域的研究興趣多少還是有些不同:心理學家通常關注嬰幼兒時期以及(相較之下關注程度比較不高的)青少年期與青春發育期,而教育學家則對童年中期與(初期)學齡兒童較感興趣。這點也反映在各自的指南文學上。除了來自各個學科的學者以驚人頻率出版教養手冊以外,實際上還有許多不同職業的人士也從事這門文獻的生產,尤其是神學家、教師、公務員與醫生等等。雖然本章主要只討論美國、英國與德國的發展,但也得強調一下童年與育兒的爭論從十九世紀末開始有多麼國際化。美國、德國、法國、英國與其他地區的作者彼此合作、互相引用,並且將他們的著作翻譯成別國語言。有時,這些知識甚至超越「西方」國家的疆界,比如說精神分析在南美洲、印度、日本和北非特別受歡迎。因此,關於童年與育兒的知識也適應了這些文化。
十九世紀的兒童研究開端
十九世紀下半葉,兒童研究在德國、法國、英國與美國成為一門學術領域。此領域出現愈來愈多的科學專業知識,開始與道德哲學和宗教的兒童教育研究傳統相競爭。其中一個首要任務就是收集兒童身心發展的資料。德國英裔生理學家普萊爾頗具影響的研究《兒童心智》(一八八二;一八八八、一八八九英譯版),便是以他對自己兒子直到三歲以前的詳細觀察為基礎。而早在普萊爾之前,達爾文就已於一八三○年代開始鉅細靡遺地記錄自己孩子的日記,但他對於是否要將這些日記用在當時還在構想中的演化論研究上,感到猶豫。直到一八七七年達爾文才發表了︿一個嬰兒的生活速寫﹀,這篇文章成為往後幾十年眾人創立名副其實的「嬰兒科學」的主要動力。直到二十世紀初,心理學家仍普遍採行育兒日記進行科學分析。這種科學日記與教育和家庭對兒童的日記式觀察同時存在,後來二十世紀常見到這類觀察紀錄,並且至今仍在使用。和蓋斯凱爾的情況一樣,「情緒」在這些育兒日記和新興的發展概念中扮演要角,並構成十九世紀中葉起對兒童心智的討論。舉例來說,法國心理學家伯納德.佩雷斯的著作說明了多種
不同的情緒,以及一般情緒特質是如何在兒童身上發展的。在他談論嬰兒的作品裡,他討論了兒童身上的原始感情以及情感感受力之演化,其中包含了對於恐懼、暴怒、嫉妒、同情、性與個人情感的描述。在另一本以年紀較大的兒童為題的作品裡,佩雷斯加上一篇「高階情緒」的章節來討論美感與羞恥感。在這種育兒日記中,情緒主要是觀察對象,並且被理解為是整體發展模式中每個不同階段會出現的特定元素。兒童是以情緒為起點,隨著發育邁向種種認知能力。這種觀點經常反映出中產階級對於童年的觀念,即認為童年(尤其是嬰兒期)處於情緒性階段,而成年則為理性自制的階段。關於這種情緒(以及心智)是發展出來的概念,日益與演化論的觀點融合在一起。再一次,鋪路人還是達爾文:「難道我們不必去懷疑那些獨立於兒童經驗以外,模糊不清卻又十分真實的恐懼,是遠古野蠻時代的真實威脅與可悲迷信所遺傳下來的影響嗎?」素有美國兒童研究運動之父稱譽的心理學家霍爾,同時也是兒童研究中這種復演論的主要擁護者。霍爾在他的育兒實務建議裡提出一種奇特的混合思想,結合了盧梭的旨趣(兒童需要在大自然中度過「野蠻」的階段),以及用紀律、訓練與懲罰(體罰)進行嚴格教育的信念。他主張要到青少年期,野蠻的兒童才轉變成嚴格意義上的人類。霍爾在一九○六年時還用了整整一本(教養)手冊來探討這個主題。許多作者都跟霍爾一樣,將兒童心智比擬為動物、原始人、非正常人的心智結構,或古代人類的心智狀態。在復演論的概念裡,個別兒童的發展(個體發生)總是與物種的發展(種系發生)有所關聯,而前者的發展最終總是能夠用後者來解釋。
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這種想法將兒童研究與對國家、文明以及人性即將退化的討論聯繫在一起。同時間,用演化觀點來看待兒童的行為舉止也提供了家長一些安慰:孩子身上種種費解的行為,現在終於可以用往昔的動物歲月「解釋」得通了。無論如何,兒童教育的總體目標仍然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要成為一名受西方中產階級與文明道德所控制、情感豐富又不失理性的成人。到了十九世紀末時,科學調查的領域變得更加複雜,而對兒童心智與其情緒發展的興趣也進一步增加。過去盛行針對個別兒童進行的質性研究,如今逐漸被愈來愈多大規模調查取代,而這些調查採用的則是統計法與測驗。除此之外,嬰兒與兒童變成了專業實驗室裡的實驗對象,比如說法蘭西斯.高爾頓在一八八四年於倫敦「國際健康博覽會」中開幕的「人體測量實驗室」。整體而言,在兒童研究的科學組織裡的這些變化反映出專業化的趨勢。這必然會導致在獲取關於兒童的知識過程中,父母的參與不再受重視,同時也造成研究者、家長與相關從業人員之間的分工愈來愈嚴格。因為此學科在本質上與家庭生活以及兩性關係如此緊密相關,而專業化也削弱了母親觀察子女的能力。
父母在指南文學裡的新角色
到了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許多育兒書籍愈來愈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科學知識的轉向加劇,逐漸取代以往中產階級模式下的指南文學。因此,以德國為例,愈來愈多心理學專家統治出現,接手了資產階級傳統中鼓勵父母著重孩子潛在的自我形塑與教育。心理學家暨教育家希爾德加德.海澤在維也納兒童心理學派中開始對社會不幸兒童進行研究(與心理學家卡爾.布勒以及夏綠蒂.布勒一起),她的種種著作如《心理衛生!適於生活的孩子!》(一九三○)便是這股趨勢的縮影。不過,這股趨勢也並非都無人挑戰。喬安娜.哈爾於一九三四年出版了她的教養書《德意志母親與她的第一個孩子》,這本書在一九四五年後(這時書名拿掉了「德意志」)至一九八七年間都還在發行,總銷售量多達一百二十萬本。哈爾在書中表示,她懷疑科學與心理學化趨勢阻礙了母親能真正教育孩子。抑制情緒的建議在這本書裡也十分突出:「當心所有太招搖又太強烈的母愛情懷表現。」父母不但得提防孩子的情緒,還得抵抗孩子對愛與親情的自然渴望,否則的話,他們將創造出「家庭暴君」。如果說這種要求父母限制並控制自身情緒的勸告,聽起來和華生的行為主義很相像也不用太感到意外,畢竟,哈爾以及海澤都站在支持育兒理性化的相同傳統立場上。德國與納粹例子的特殊之處,即在其對於親子關係中情緒操控的意識形態基礎上。當時的人認為兒童出生在充滿敵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環境中,因此父母(尤其母親)得堅持住能夠讓後代變得更堅強的嚴格生涯規劃。過多安慰、縱容與情感會毀掉孩子的生存能力。這意味著父母(再次強調,尤其是母親)必須學會不信任自己以及自己為人父母的情緒。
一九三○年代,美國的指南文學出現了一種不同的育兒方法,最終讓上述的育兒方式都黯然失色。雖然在一九二○年代期間,心理學家阿諾德.格塞爾就已經開始強烈反對華生的育兒方式,並支持近距離觀察兒童以及個體發展。不過,與舊概念標示出分水嶺的,主要還是查爾斯.安德森.奧德里奇與瑪莉.奧德里奇夫婦合著的《寶寶是人類》(一九三八)。突然間,父母又被鼓勵好好去享受天倫之樂了。在奧德里奇夫婦看來,舊式作風忽略了不同兒童之間的明顯差異:「如果他們總是同一個樣子……那我們大可……用養雞場的量產模式把他們放在巨大的嬰兒孵化器裡養大就好了。」父母應該停止過度聽從指南文學,並開始回應孩子在自然發展與其他(感情)方面上的需求:「給寶寶所有他似乎需要的溫暖、安撫和擁抱;用滿足且適當的食物來飽足他;根據他個人的節奏來調整我們對他的生活習慣訓練;並確保他有機會練習每一項新成就。」
奧德里奇夫婦的作品啟發了有史以來最暢銷的育兒書,也就是班傑明.史波克的《嬰幼兒保健常識》(一九四六)。這部作品已翻譯超過四十種語言、銷售量破五千萬本,至今仍在市場上販售。身為三○年代紐約一名小兒科醫生,史波克愈來愈懷疑行為主義的方法,並開始對佛洛伊德的思想產生興趣。和奧德里奇夫婦一樣,他也想鼓勵父母信任自己養兒育女的本能、和子女建立起信任與相親相愛的關係。不過,他的育兒模式並非放任主義式的。就許多方面來看,他的書也關注社會工程中「有用且適應良好的公民」這一塊。明顯有別以往的是親子之間的關係,以及父母對自己「自然本能」該有的信任。由於強調此一自然層面,(親生)母親在這種指南文學的新傳統中變得格外重要。也因為兒童需要「一個穩定、充滿愛心的人」,史波克難免宣稱道:「在大多數情況下,母親是給予孩子安全、踏實『歸屬』感的最佳人選。」父親通常淪為輔助者的角色,直到兒童發展後期才會被視為養育孩子的重要參與者,就算是這樣,父親的主要作用也只是提供男孩子性別認同。
❅ ❅ ❅
從十九世紀中葉起,兒童發展的研究重點就經常集中在情緒上。早期的學術嘗試主要將兒童情緒當作需要借助各種技巧來進行研究與檢驗的對象,這些技巧包括育兒日記中的質性觀察、在人工實驗室裡對兒童進行測驗,或是在精神分析晤談中與治療師互動。雖然像伊莉莎白.蓋斯凱爾這樣的家長從十九世紀起愈來愈關注孩子的情緒,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學術辯論則逐漸轉向親子關係的情感面向。隨著行為主義到來,建議父母如何將孩子制約出恰當情緒似乎是可行的,但與此同時又有精神分析出來告訴父母,他們與子女的關係其實既脆弱且充滿矛盾。在這整段時期裡,學術知識的生產往往與大眾以及意識形態對童年與育兒的看法糾結在一塊。在許多層面上,以育兒與發展為主題的指南文學成為了學術界與公眾的橋梁,不論這些指南文學是由學者所撰寫,或是其他人受到這些學者的理論影響而寫成。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指南文學本身也會產出知識,爾後這些知識似乎又會傳回到學術探討裡。
當蓋斯凱爾在一八三五年寫下育兒日記時,她談了許多關於自己愛與焦慮的情緒狀態。以十九世紀初她能夠入手的指南文學來看,當時的父母似乎就已經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了。儘管如此,整個十九、二十世紀下來,由於愈來愈多家長更加重視這種建議文化,這類書籍的市場繼續發展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但無論這龐大的文獻實際上對兒童情緒的重要性以及情緒對兒童的重要性說了些什麼,給予建議的行為本質上就暗示了接受者是需要建議的,並且由於這種暗示發揮了實際作用,於是家長不得不感到不安與焦慮。蓋斯凱爾從小就沒了母親,而她在書信裡透露了終其一生保有的失落感。後來,她得到一些母親的信件,這些信件被她當作紀念品珍惜著。蓋斯凱爾生下第一個孩子後於頭幾天、頭幾周、頭幾個月所寫的私人日記應該也是類似的紀念品,她稱之為愛的信物。她願將來當瑪麗安成為一名母親時也能夠好好珍惜這份禮物,並確實從中發現她的母愛:「我希望(如果有天她真能看到這個)我至少能讓她知道,她身上載滿著愛與希望。」話雖如此,這份信物代表的不僅是愛,同時也是焦慮―這是為人父母情感中的一面,只不過伊莉莎白.蓋斯凱爾似乎想對她的孩子隱藏起這份情感。
第七章 小豬的羞恥
名字代表了什麼?對小豬而言,名字代表一切。小豬之所以被人笑稱為小豬,因為他的外表與舉止就像一頭小豬,而他的本名從未被提及過。在威廉.高汀出版於一九五四年的暢銷作品《蒼蠅王》裡,當小豬加入墜機後倖存下來的兒童所組成的島嶼社群時,身上已帶有些傷痕。在先前十二年歲月中,他早已獲得「小豬」這個帶給他屈辱與痛苦的綽號。現在,他渴望有個新的開始,他將拉爾夫看作忠誠的伙伴,向對方吐露這個祕密。但由於拉爾夫試圖跟強勁的對手傑克交好,因此出賣小豬,讓他公開出洋相。小豬的祕密曝光後,隨之而來的是「暴風雨般的笑聲」,並且「孩子們的同情心連成一氣,卻把小豬摒除在外」。小豬再次被羞辱了:「他滿臉通紅,低下頭來擦拭他的眼鏡。」儘管如此,他對拉爾夫依然忠心耿耿。當拉爾夫第二次背叛小豬時,小豬找他當面對質,眼鏡還「因為屈辱」而蒙上濕氣。拉爾夫這才明白原來小豬「受到了傷害與打擊」並向他道歉:「如果你的感覺那麼難受,我很抱歉。」小豬接受了道歉,「憤怒的紅暈從臉頰上慢慢褪去」。不過,躲在塗料面具後面「掙脫了羞恥與自我意識」而變得無懈可擊的傑克則繼續譏笑小豬。傑克只有在團體領導權的爭奪中敗陣時感到「羞恥」過:「傑克臉上(憤怒)的紅暈慢慢褪去,接著又痛苦的漲紅了臉。他舔舔嘴脣,把頭轉向別處,避開與別人四目相覷的窘境。」片刻後,「屈辱的淚水從眼角滾落下來」。
「羞恥」作為一種社會情緒
在高汀的小說中,「羞恥」(shame)和「羞辱」(shaming)是社會互動以及社會衝突的重點。作者毫不吝惜的用它們來描寫兒童的毀滅之路。兒童愈是遠離文明與其明智的行為規則,他們就會抹上愈厚重的面具讓自己能夠訴諸於純粹、徹底的暴力。對於敘述者來說,羞恥透過遏制邪惡的行為或令人對其惡行感到懊悔而發揮道德目的。但這種情緒也需要有相當程度的自我覺察與誠實的自省才行,而那些被面具所蒙蔽的人是體驗不到羞恥的,試圖讓他們感到羞恥只會助長他們的怒火與暴行,直到有更強大的力量出現迫使他們安守本分為止。一般而言,羞辱他人是擁有或掌握支配他人權力之人在做的事。互相爭奪領導權的拉爾夫與傑克都羞辱了小豬,但有別於傑克的是,拉爾夫有意識到他對小豬所做的事,並因此感覺羞愧與懊悔。這個故事的寓意在於:一位好的領導者應該要避免羞辱他人,如果他這麼做了,就應該要向對方道歉;至於遭受惡意羞辱的受害者也應該為自己挺身而出,而不是默默地忍氣吞聲。
就這樣,高汀向讀者全面介紹了羞恥與羞辱的現象學,也讓讀者了解了它們的正面與負面社會功能。不過這些讀者指的是誰?高汀原先並沒有打算要將他的第一部小說寫成童書。儘管小說所描述的男孩介於六到十二歲之間,但預定的讀者本應為成人,並且以「將社會的缺陷推溯到人性的缺陷」這個主題來抓住他們,高汀在美國出版商的問卷表裡是這麼說的。一反《蒼蠅王》裡男孩們諷刺地提到的過往著名純冒險文類,例如狄福的《魯賓遜漂流記》(一七一九)、巴蘭坦的《珊瑚島》(一八五八)以及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的《金銀島》(一八八三)等作品,《蒼蠅王》的構想是對「個人的倫理本質」做象徵性探究。不過,這個方向未能打動一九五○年代中期的成人讀者。這本書在美國只賣了幾千本,接著很快就絕版了。直到它獲選為校園指定讀物以後,才在美國與英國大賣起來(更勝歐洲大陸)。
高汀的故事絕非唯一帶領讀者認識「羞恥」正反兩面的故事。不論是明示或暗示,「羞恥」在兒童文學裡都有突出的表現。隨著它的語義場擴大涵蓋到難堪、羞怯、屈辱、顏面盡失或感覺可笑等「羞恥家族的變體」,羞恥的存在感與凸顯性就更加被強調了。一般而言,羞恥為一種發生在人際互動之中,並透過社會規範與其期望協商出來的社會情緒。在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中的要求未能獲得滿足時,可能會導致羞辱過程的發生。雖然大部分情況都是由上位者羞辱在下位者,但順序也可能會反轉過來打擊有權勢者。這取決於個人的自覺程度,以及他們對於自己有意或無意間違反之規範的尊重程度有多大。
童書與教養手冊處處提到羞恥,這反映了羞恥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一如二十世紀心理學家研究所證實的,羞恥不僅「直搗人心最深處」,而且還會「打著各種幌子」出現。它可以連結到童年創傷以及病理上的折磨,並可能導致侵略與暴力行為。就連那些認為羞恥是與生俱來的心理學家,也承認羞恥的來源與姿態「是學來的」。羞恥被認為是取決於後來出現在生活中的認知能力。最明顯的是,羞恥需要「清楚認識到自我與他人是不同的……以及一套衡量自我的標準」。當代歐洲兒童通常在兩歲左右進入此個體化階段。
羞恥感在童年期與青春期期間發展。兒童慢慢地了解社會習慣與道德規則,並且意識到這些規則對於他們生活環境的重要性,以及違反規則的下場。通常他們是透過快樂或痛苦、獎勵或懲罰的經驗來學習解讀別人對他們行為的反應,並學著開始在乎這些反應。學習如何感覺以及「表現」羞恥,同時以公開及含蓄的方式進行,並且如同兒童文學與教養手冊所凸顯的那樣,直接或間接的鼓勵羞恥感一直無所不在。諸如「你真丟臉!」這樣的表達用語在成人與兒童的日常交流中不斷出現,這些用語也愈來愈常出現在同儕之間的互動。除此之外,使人感到羞愧的做法十分廣泛,可以從排除犯錯者於社交互動之外,到將他挑出來暴露於大眾面前讓人鄙視之。
「真」、「假」羞恥
整個十九世紀下來,在醫生、教師與神職人員所推薦的兒童文學中,瑪麗亞.埃奇沃思的小說、幼童故事、道德故事與通俗故事占有特別突出的地位。埃奇沃思從一八○○年左右開始發表作品,她的故事出現在學校教科書與雜誌中,除了在英國、美國與德國廣為流傳以外,亦翻譯成法文與義大利文。
在她寫給兒童與青少年的故事裡,她所謂的「羞恥之情」在「實踐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羞恥會「以驚人的力量影響心靈」,因此要「非常謹慎地使用;並且一定要保有恢復自尊的希望與可能性」。道德的規範不在於「人家會怎麼說」,而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應該如何思考。不過,還是有些社會規範得遵守,像小羅莎蒙德被教導要留意她的針線活,因此當她在一個星期內弄丟了四根針以後感到非常「慚愧」。至於她六歲的弟弟法蘭克則被告知一則故事,那故事說的是一個男孩因為膽小害怕而感到「慚愧」。羞恥的感覺幫助他克服恐懼,滿足了所有男生都應該勇敢的眾望。故此,伴隨著「錯誤或愚蠢」行為而來的羞恥,證明了它在改善道德行為方面是有建設性的。相同道理適用於體罰上:體罰會帶來疼痛,但更重要的是會帶給人羞恥。埃奇沃思主張,皮肉之痛很快就會被遺忘,但「羞恥的恐懼」一旦「長存於兒童心中」就會成為讓兒童行為舉止得當的「更強大的動機」。
雖然埃奇沃思的故事力求讓小讀者意識到羞恥與美德的密切關係,不過這些故事同時也告誡兒童要提防「假羞恥」。當羞恥感是因為社會虛榮或同儕壓力而忽視道德規範所產生的,那麼此羞恥就是虛假的,而根據埃奇沃思以及許多人的看法,這些道德規範強烈根植於宗教情懷與其教義上。當代社會似乎破壞了這些基礎。一八三四年,美國福音派新教的《主日學期刊》刊登了一名對「假羞恥」表達強烈不滿的人士來信。他明確提到自己曾讀過埃奇沃思的故事,並且「有句格言從此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害怕被嘲笑的人成不了大器」。這句話幾乎道出了那些曾不幸被假羞恥所困擾的教徒們的困境:「一名年輕男子恥於成為主日學校的老師,只因有人注意到的話會嘲笑他!而另一名年輕男子則不敢承認自己的宗教情懷。」至於治療這種「心靈疾病」的方法,作者給「年輕教友」的建議是「要堅定、做個男子漢;要有正確的觀念並牢牢抓緊它們。恐懼無益的嘲笑是最差勁的懦弱……適當參考他人的意見當然是可取之事,但身為一個理性、負責任、永生的人,別讓自己受奴役於他人的思想。」
這封信見證了兒童文學中的「格言」如何在讀者的記憶裡扎根直到成年。這封信也承認了羞恥在塑造人好壞行為方面有多巨大的影響。因此,區分「假羞恥」與「真羞恥」在「實踐教育」裡成為了一個重大課題。一方面,兒童必須得養育得夠「堅定」、堅守「正確的觀念」,並且如信件作者所建議的,要「鄙視無知的嘲笑」,而不是恐懼它;另一方面,讀者們被鼓勵要將「真正的」羞恥視為「美德之愛」的標誌,並且在行為不當時接受羞辱。
正如埃奇沃思筆下的羅莎蒙德與法蘭克所顯示的,合宜的行為舉止標準依性別而有所不同,而這些標準也會隨著時間起變化。埃奇沃思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出版她的作品,這些作品直到一八七○至九○年代仍被醫生推薦為女孩子的優良讀物,而這段期間一度被視為合宜的標準,在二十世紀期間逐漸變成了陳腐的東西。這裡所說的主要是套用在故事女主角身上的禮儀規範與謙遜,其中也包括了兒童應該如何對待彼此、對待監護人、父母、親戚與教師的方式。就整體趨勢而言,這些規範的變化是在一九○○年左右開始加快,在四○年代的時候格外劇烈。
難道羞恥最終也會退流行嗎?這個問題只能由本研究所挑選的文獻資料作粗略地回答。也許可以這麼說:是感到羞恥與施加羞辱的人都改變了。對兒童來說,通常主要讓他們感羞愧的對象是家中大人,尤其是父母。而在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有愈來愈多打著神職人員和教師名號的成人加入。他們不但握有設立規範與規則的權力,還可以透過羞辱來制裁不聽話的孩子,不論是私底下或者是在其他人面前(以便增強效果)進行羞辱。成人能夠施予「真正的」羞恥,這曾經是一般人普遍的理解,至少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直到一九四○年代是如此;成人身為美德與道德習俗的守護者,他們能夠明辨是非,並且將這方面的知識傳給孩子。
還有其他行為者也會施加侮辱,也就是較年長的大孩子,以及同齡層的同儕、兄弟姊妹、同學與玩伴等孩子。他們跟成人一樣扮演著規範與規則(這些規範與規則有時與成人世界不同)的守護者,並且也行使權力羞辱不服從的孩子。團體動力學的一個典型特徵便是這類羞辱行為是公開進行的,這會使人感到更加難受。同時,同儕團體的權力結構不如家庭或師生關係穩定;同儕間的權力關係會遭逢激烈競爭與爭奪。隨時都可能有新聯盟出現,為那些曾經蒙受「錯誤的」羞辱的人提供保護與支持,回過頭來羞辱對方。
二十世紀由於受到社會與人口變化的影響,同儕與同齡團體間的羞辱威勢與日俱增。身處同儕間的兒童,遭受握有權力或追求權力者「錯誤」羞辱的風險愈來愈高。隨著家庭規模愈來愈小,兄弟姊妹失去了身兼同儕與家庭道德體系成員的雙重角色;反過來說,家庭以外的同儕因此變得更重要了。此發展相當清楚地反映在兒童文學裡,兒童文學開始將愈來愈多的焦點放在同年齡的同儕團體以及家庭外的衝突上。童書逐漸討論起一般人察覺到的小家庭缺陷,而這些缺陷有損小家庭設立規範與制裁的權威。這些書把在所謂「殘缺」家庭或疏忽養育任務的父母底下長大的兒童,描繪得比其他兒童更加依賴同儕與其「情感規則」。有時,後者可能更加優越並一腳踢開成人世界裡的「虛假」行為。「真正的」與「虛假的」羞恥不再是由成人權威來界定,而愈來愈傾向由兒童自己決定。
由於許多西方國家在家庭結構、人口模式以及學校教育方面都有相似的發展,因此不意外的,其兒童文學與指南文學討論羞恥與羞辱等行為的方式相當統一。偶爾出現的差異則來自於制度的特殊性。比如說,英國童書是最早論及同儕團體作為羞辱行為者的影響力,原因是英國那被特權化的寄宿學校教育制度(特別是保留給中、上階層的男孩,再來是女孩寄宿學校)。相同道理,在典型的公學小說中,教師的地位比父母親來得顯著。
該文類不僅在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極受歡迎,在歐洲大陸國家也同樣受到愛戴,這說明了兒童文學的跨國魅力。二十世紀下半葉,英國作家伊妮.布萊敦的作品如五小冒險系列等等,在西德有一群熱中的兒童讀者。儘管他們並沒有相同的寄宿學校經驗,仍易受那種似乎給予兒童諸多獨立性的環境魅力所吸引,包括互相羞辱的權力。不過,它同時也引起了對羞辱力量與同理心的自我檢討與反思,並糾正「虛假的」羞恥所造成的傷害。
第一章 蓋斯凱爾夫人的焦慮
一八三五年三月十號傍晚,即將成名的維多莉亞時代小說家伊莉莎白.蓋斯凱爾開始動筆寫起育兒日記。她想記錄長女瑪麗安的成長過程,也記錄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她一絲不苟地寫下瑪麗安的身心發展。在她看來,瑪麗安「脾氣非常好;雖然偶爾會忍不住情緒小激動」。蓋斯凱爾會認真反思孩子惱怒時的所有跡象,她想知道瑪麗安每次哭鬧的原因,她也對自己回應孩子情緒爆發的方式表示擔憂。幾個月過後,她仍然不確定「管理這些敏感情緒的最佳方式」為何。蓋斯凱爾很早就注意到她們母女倆在情感上相互依存:「想不...
推薦序
導讀
從《情感學習》到讀者反映的需求
《情感學習》是本難得一見、探究兒童情緒與兒童文學閱讀二者間密不可分之關係的論文集。綜觀相關兒童文學的論文集與專書,若非兒童文學發展史,便是依據文類劃分或是聚焦於特定作家作品的研討。即使是論及兒童文學中重要主題的篇章,也鮮少像《情感學習》能夠全然專注於兒童情緒與兒童文學閱讀的關係,遑論該書跳脫多以英語體系兒童文學為主要探究對象的跨文化維度,以及涵蓋指南文學包括教養手冊之重要性的層面。也因此,再加上現當代對於情緒管理及其行為表現的矚目,《情感學習》是部值得推薦與高度重視的用書,不僅對兒童文學研究者而言是部彌足珍貴的文獻,但凡關切兒童情緒表現以及兒童文學閱讀的教師、父母或一般大眾,本書皆能提供裨益良多的情緒知識和藉由文學閱讀培養情緒感受力的參考價值。
作為教師,我相當重視學生的「讀者反映」,以筆者自身教學經驗看來,學生作為讀者多會以作品的角色刻劃及情節編排來判定作品的「好看與否」。一部作品的好看與否或造就或挫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除情節編排外,學生作為讀者會格外重視作品內角色的情感展現,又或者可以說是角色的「內心戲」,情緒張力強或者能夠提供情感連結與感受認同的作品甚至能為學生讀者帶來療癒的功效,從王爾德童話〈自私的巨人〉、路易斯.薩奇爾的《翻牌人》到美籍阿富汗裔卡勒德.胡賽尼所著《追風箏的孩子》等,皆有學員分享這些作品所帶給他們的感動與撼動。書不用多,我們一生中,真正能打動、帶給我們情感震撼或畢生難忘的作品也就是特定幾部,而這樣的作品泰半與深刻的情感或情緒體驗有關。我曾遇過年幼時初遇《野獸國》卻飽受驚嚇但直到大學期間都持續偏愛這部繪本的學生,也聽聞過自小到大會反覆閱讀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白牙》和吉卜林的《叢林之書》都不感厭煩的年輕讀者。
兒童文學或兒童讀物不見得會供給不容置疑的樂趣或舒適的愉悅/娛樂感,這點可謂有待進一步檢視的迷思。從一方面觀之,兒童文學的發展或許真的轉向了―早自中世紀末英國第一位出版商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十八世紀約翰.紐伯瑞(John Newbery)加上十九世紀至現當代不同作家的嘗試與貢獻,幾世紀流變下來的兒童讀物確實見證了趣味感和想像力的提昇(其中包括兒童角色的立體感與多樣性,以及從愛懼到忿恨等的情緒表現),強烈的宗教意旨及道德訓誡包含早期的禮儀書等在今日被看作八股,甚至是對兒童教育的控制或變相壓迫。然而,從另一方面檢視,即使置於跨文化的脈絡之下,普遍的兒童讀物自古至今從未全然脫離或多或少的教育性以及為求社會化的情感陶塑,此二者是兒童文學或兒童讀物的特殊體質與共性。古希臘羅馬、天主教執掌的中世紀,甚至清教徒的兒童教育與讀物,同本書第三章所介紹印度–波斯改革運動中所強調培養的愛國情操與虔敬之心有著跨世紀跨文化的相似之處。
雖然針對兒童的情感教育及情緒社會化的陶塑並非十九世紀末至現當代特有的新興現象,也固然本書看似一部兒童文學斷代史(一八七○~一九七○),並著眼於此時期間兒童文學中的多種情感展現以及藉由文學閱讀所能促及或更加深入了解的兒童情緒社會化歷程,這部論文集著實提供了攸關兒童情感教育,甚至兒童福利、權利法案和權力關係的重要變革資訊。例如,本書第五章「杜立德醫生的同理心」是篇會讓人印象深刻的論文。作者藉由杜立德醫生與動物間相處的故事開場,隨後提出動物故事的四種模式並論及兒童與動物的關係,友愛動物被視為一種兒童應具備或培養的情感美德。於此同時,作者告知自十九世紀開始歐洲即有抗議虐待動物的聲浪,保護動物協會因而紛紛成立,作者甚至陳述保護動物與保護兒童的社會運動幾乎並行發生,到了二十世紀不少教養手冊鼓勵孩童飼養動物以學習動物感受,藉此增進兒童的同理情操。
上述論文並非《情感學習》中唯一採用、重視指南文學含教養手冊,並將其加入兒童文學閱讀研討範圍的篇章,而這正是我個人最欣賞這本專書之處。在國內外討論兒童文學閱讀的場合與學術發表中,我們鮮少將指南文學納入考量。事實上,指南文學與教養手冊一直存在於東西方人類社會之中,它們不僅反映市場/讀者需求,更直指人類社會於特定時期所流行的話題或注目的焦點。從《焦慮的意義》、《被討厭的勇氣》、《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情緒勒索》,到《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莫名恐慌、容易焦躁、缺乏自信?一本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在看的書!》、《英雄之書:觸動日本成千上萬年輕人,改變自我的人生開創法則》……,這些存在於「純文學」領域之外相關情緒智慧、情緒管理、情緒治療的當代書籍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同時,不免教人怵目驚心!原來我們處在急需照料情緒與感受的時代,成人兒童皆然,讀者更有如此這般關於情緒與感受處理的閱讀索求。
兒童文學隨之已呈現轉向的趨勢,誠如《情感學習》所研討的一般。本文第二段提及,學生讀者亦看向作品所展現的情緒刻劃深度和情感影響力作為「好看與否」的指標。然而,因人類社會(化)需求及文化體驗的變遷,如今或不久的未來,「好看的」兒童文學恐怕不再是諸如《金銀島》、《哈比人》、《波特萊爾大遇險》或《湯姆的午夜花園》,甚至《長襪皮皮》與《波麗安娜》(Pollyanna)也會顯得太過愉悅或刻意造就而成的樂觀,更別提《木偶奇遇記》或《騎鵝歷險記》會因為冗長而顯得累贅被擱置一旁,以刪節版或動畫來取代完整的文本閱讀。我恐怕當今「好看的」兒童文學多是帶著生命的傷口登場,而讀者與觀眾索求的恐是目睹或見證創傷的療癒歷程及成效。「療癒風」從兒少小說席捲至繪本等文類,更別提上述所言之文學領域之外的情緒用書。
倘若當真如此,閱讀兒童文學以學習如何感受將是趟猶如《在我墳上起舞》、《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我是大衛》(I am David)抑或是《畫怪物的男孩》的情感歷程。倘若如此,《情感學習》將是結合兒童情緒與兒童閱讀的重要指南,這本論文集既成就了關鍵性的學術研討,也會是大眾延伸思考文學閱讀所能提供的情感探索與感知教育的起點站。
葛容均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導讀
從《情感學習》到讀者反映的需求
《情感學習》是本難得一見、探究兒童情緒與兒童文學閱讀二者間密不可分之關係的論文集。綜觀相關兒童文學的論文集與專書,若非兒童文學發展史,便是依據文類劃分或是聚焦於特定作家作品的研討。即使是論及兒童文學中重要主題的篇章,也鮮少像《情感學習》能夠全然專注於兒童情緒與兒童文學閱讀的關係,遑論該書跳脫多以英語體系兒童文學為主要探究對象的跨文化維度,以及涵蓋指南文學包括教養手冊之重要性的層面。也因此,再加上現當代對於情緒管理及其行為表現的矚目,《情感學習》是部值得推薦...
目錄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蓋斯凱爾夫人的焦慮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禮的虔誠
第四章 拉爾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醫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溫蒂的愛
第七章 小豬的羞恥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吉姆.波坦的恐懼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鄉病
第十二章 英格麗的無聊
結語 翻譯書籍,翻譯情緒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蓋斯凱爾夫人的焦慮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禮的虔誠
第四章 拉爾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醫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溫蒂的愛
第七章 小豬的羞恥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吉姆.波坦的恐懼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鄉病
第十二章 英格麗的無聊
結語 翻譯書籍,翻譯情緒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