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兩本79折尋訪日本之美拖延情緒蔣勳楊双子民主世代扁平時代性暴力楊定一二手書現折5%人生貓教練吉竹伸介哥吉拉52種走路方式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柏林最後列車

Mr. Norris Changes Trains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評價
11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288 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精確描繪出一個正邁向沉淪的社會。」─喬治‧歐威爾
《時代雜誌》、美國國家圖書館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描繪納粹德國的代表作,以冷靜旁觀之眼,觀察芸芸眾生伴隨納粹崛起前的德國邁向沉淪,一窺柏林紙醉金迷卻黑影暗伏的生活。小說出版於1935年,為伊薛伍德首次嘗試描繪第一次大戰後看似歌舞昇平,卻面臨經濟崩潰與政治動盪的德國柏林。此書與同樣描寫一九三零年代柏林的《再見,柏林》(1939)被合稱為《柏林故事集》,並同時被美國國家圖書館與《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我究竟做了什麼,要落得如此下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柏林,百廢待興,所有規矩與束縛也隨之解放,是充滿各種可能的機會之地,共產、法西斯等各式思想大鳴大放,各國人士齊聚於此,或尋求自由,或鑽營偷生。
  本書主角亞瑟自英國來到柏林,在一片混沌中汲汲營營,苟且度日。亞瑟是個充滿矛盾的人物,品味奢華但負債累累,文質彬彬但神秘兮兮,膽小懦弱但盡做些見不得光的事,為人羞怯但酷嗜性虐待。他看似狡詐尖滑,卻又具有某種不可思議的天真氣質,及敏銳的生存本能,一如柏林這個大城市般如此複雜與迷人。他身邊圍繞著兇惡的秘書、多愁善感的男爵、單純熱情的共黨朋友、以及深有城府的共黨頭子,而他在其中逢迎取巧,心機算盡,設法謀生。敘述者旁觀他遊走在道德的灰色地帶,也遊走在柏林這個城市,但這城市遠比他想像得還要更深沉多詐。
  而且沒有人會想到,燦爛火光伴隨著邪惡陰影,浩劫如此悄無聲息地降臨,一切已無可挽回。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 ~ 1986)
  出生於英國西北的切希爾。曾就讀劍橋大學,但中途輟學。也曾短暫於倫敦國王學院研習醫學,但1929年決定隨詩人好友奧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當地待了四年,正好見證納粹在德國的興起。離開德國後曾旅居歐洲各地,包括葡萄牙、荷蘭、比利時、丹麥。於1939年來到美國加州,二次大戰也隨即爆發,餘生即定居於此。
  伊薛伍德與洛杉磯藝文界多所往來,也曾參與編劇工作,並持續寫下多本小說。在風氣未開的當時,同志身分亦廣為人知,與畫家唐巴卡迪(Don Bachardy)至死不渝的戀情蔚為佳話。
  伊薛伍德的作品以自傳色彩濃厚著稱,甚至不避諱直接以作者本名作為書中敘述者的姓名,但也曾謂書中的伊薛伍德未必就等同於現實中的伊薛伍德。其餘代表作品包括《再見,柏林》、《單身》(新經典文化)、《All the Conspirators》、《Prater Violet》、《Down There on a Visit》、《A Meeting by the River》、《The World in the Evening》。

譯者簡介:

劉霽
  大學念中文系,研究所於英國研讀文學與電影,以讀小說看電影為本分。創立一人出版社,總是把創作、翻譯與出版混為一談。譯有《影迷》、《再見,柏林》、《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伯林最後列車》。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