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年,其教義尚處於沉默之中;但揭開佛陀教義真髓的關鍵,就在修行論中。沉默的佛陀之無聲之聲,就存於其中。
《沉默的佛陀》可視為《覺悟的挑戰》的續篇。如果說《覺悟的挑戰》是探究佛陀的真實教義,那麼《沉默的佛陀》的特徵,就是以修行論為中心而展開的佛陀教義之論述。不僅在內容上把握了基本的佛教問題,而且言盡了深奧之處。透過將書中內容慢慢地變為自己的智慧,必會對佛教精神滲透於自己全身的神秘感而打動。
《釋迦的本心》鳥瞰了釋迦的思想全貌,闡明了釋迦教義的核心架構,鮮明地再現了佛陀超凡入聖後對生命與宇宙的宏偉思維,即使是對八正道、六波羅蜜多、空的思想和緣起之法等佛教義感到陌生的人,也能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開啟探知佛法的第一扇門。
作者簡介:
大川隆法
「幸福科學」國際集團組織創始人,現任總裁。
1956年7月7日出生於日本四國德島,東京大學畢。
日本著名宗教家、思想家、心靈導師,心靈勵志暢銷書作家,至2010年12月止,著書已突破1000本,曾創造連續20年,每年榮登日本單本暢銷書排行榜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除此之外,其著作亦被翻拍為電影,《永遠之法》(2006年)、《佛陀再誕》(2009年)、《最後的審判》(2012年)、《神秘之法》等八部作品,均創下了票房紀錄。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沉默的佛陀
一、佛教中的修行論
本書將以與佛教相關的修行論為中心,逐步展開論述。關於佛教的基本思考方式及其思想發展,已在《覺悟的挑戰》(台灣九韵文化)中論及,並且明確了我的見解與解釋。在本章「沉默的佛陀」,我將針對佛教當中的修行論,闡述我的想法,並且論述流傳至今的佛教應該採取何種修行論。
佛陀入滅已二千五百年,經過如此漫長的歲月,一切都會隨之衰老、風化,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不僅僅是對宗教而言,建築物、繪畫等等均是如此。即便是曾經繁榮一時的大街,今日也許已變成荒蕪的原野,昔日的高山峻嶺,或許已成為茫茫大海,而大海也許已成了高山。
一切都將成為過去,在永恆的時間長河中,無一物能夠停留。在此種意義上講,佛教的教義及其修行的姿態,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許也不可避免地變成了遙遠的過去。
二、佛教的基本教義──三法印
1、諸行無常
佛教的基本教義,常用「三法印」這個詞來表現。首先第一個法印是「諸行無常」。
一切都在變異轉換之中。
萬物皆是在變化、轉變,要以如此心境看待一切現象。
這一切現象之中,不僅限於物質和肉體,
還包含發自於你內心來來去去的思緒。
一切都將逝去。
一切都如流水一般,
故不可執著。
無論何事,都不能想「是自己的」。
不可認為「這就是我」;
不可認為「那是歸我的」,
不能貪圖身外之物,
一切都將成為過去。
雙親會變成非雙親,孩子會變成非孩子,
即便是夫妻、朋友,也是如此。
一切都在變化轉變之中。
要想在這樣的變化裡,
真正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
若不從執著中解脫出來,
就無法認清自己的真相。
人都想在固定化、固形化、
安定化、不會變化的事物中,
尋求自己。
但如此嘗試,
反倒會迷失原本的自己。
不要這樣,
當你認為「一切都在變化中,變化轉變才是真理」時,
就必須這麼想,
「若是這樣,
自己就要像是順流而下的舟筏,
度過人生。
既然無法阻止河水的流動,
那就要妥善地操縱船竿渡河」;
這就是人生的真實。
2、諸法無我
以上談到了第一個法印的「諸行無常」,接下來論述第二個法印──「諸法無我」;這個詞與「諸行無常」有著密切的關聯。如果說「諸行無常」的中心思想是說一切事物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轉變,那麼,第二個法印的「諸法無我」則是從空間的觀點出發,「一切都不是實在的;從本來的世界來看,一切均是夢幻的世界」。
各位認為是「真實的」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
恰如夢中所見的世界,
當你醒來之後,什麼也不是真的。
可是,在做夢的當中,
各位在夢中所見到的人,
有著實際相會的感覺吧!
建築物也很有真實感吧!
食物也有真實感吧!
對方的笑容和表情也很明顯吧!
握一握手,也有著握到手的實際感受吧!
可在醒來之時,
會明白那一切不過是一場夢。
然而,那並非單純的夢,
現實才是夢,而夢才是現實,
這是最令人驚訝的悖論,是人生最大的悖論。
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所認為的現實,
其實是夢境。
雖然自己生於這個世間,靈魂宿於肉體而生活著。
但從那名為實在界的世界來看,
這實際上這意味是靈界的死。
靈界的靈魂死後,
正疑惑要往哪裡去的時候,
就像夢境一樣,
靈魂宿於這世間的肉體當中,
重複著生、老、病、死。
之後,又返回那個世界。
如此看來,在世間當中,
我們實際所看到的一切,均是暫時的存在。
這就是「諸法無我」,一切存在均無我。
總之,自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萬物沒有自然生成的性質。
換言之,在這個世間,
不存在著恆常、永恆的事物。
並且,這個「法」,
並非僅意味著「存在」,
從更為深遠的意義來說,
它能讓人感覺到大宇宙的神佛的經綸。
讓所有的物質、物體和存在都以無我的形式存在,
流動於其中的,到底是什麼?
你會發現神的意念存於其中,
神的意念讓所有的現象都僅是暫時出現的。
所謂無我,
即意味著萬物本來是不存在的,
但與此同時,因為某個意念而得以使其暫時存在,
進而提供了各位靈魂修行之地。
雖然本不存在,
卻能藉由偉大的力量而使其暫時存在,
並成為了靈魂修行之地;
這就是「諸法無我」的教義。
因此,讓世間得以出現的力量當中,
不存在著「我」。
在一切得以生息、孕育的大和諧世界中,
背後存在著從不停滯、從不停歇、
偉大的、看不見的力量在運作著。
那本源的力量,亦是無我的力量。
在無我的力量之上,漂浮著無我的諸存在。
這就是大宇宙的實相。
3、涅槃寂靜
而做為佛教中心教義的第三個法印,即是「涅槃寂靜」的教義。
在早期的佛教教團中,涅槃境地是極為令人憧憬和探求的境地。據說當時所有的修行者,都是以能夠達到涅槃的境地為修行的目的。
最早品味並做為自己的東西而享受到涅槃境地之人,正是釋迦牟尼佛。他為了將那眼所不見、言語難以表達的涅槃境地教授給人們,進而講述了眾多修行論。
那麼,涅槃的境地究竟是何種境地呢?
「諸行無常」是以時間為軸心,看待無限轉變中的各種存在的姿態;而在「諸法無我」中,可以感到與一切皆空之思想相聯結的空間場所的存在。這兩者是覺悟到時間和空間中的一切,均無任何固定、永恆不變之物。然而,此時存在於此處,進行修行的自己,究竟又是何種存在呢?對此意義進行探索,即是「涅槃寂靜」的悟境。
從時間的觀點來觀看一切時,
一切事物都將流逝。
而從空間的觀點來觀看時,
一切事物原本無我。
無一物有著自體形成的性質。
亦無一物能憑藉自身之力,
永恆的存續。
現有的萬物,
均無法僅憑自己即能成立。
皆是因為某種力量而被創造,
並且也必定逐漸滅亡;
這就是世間的存在。
時間無常,
而空間則是空。
存於如此思想中的「我」到底為何呢?
的確有著「我思故我在」的思想。
然而,
在如此時間和空間的觀點上,
在這虛幻無一物,
如此縱橫交錯一樣的交叉點,
立於這十字架上的我,到底為何呢?
對此必須進行深思。
如此看來,
你本來的自己,
寄宿於這個肉體中,
擁有特定的姓名和雙親的你,
並非是你自己。
無論時間和空間,
一切無法捉摸。
存在於當中的我,
就真的是可以掌握住嗎?
答案是否定的。
這個「我」,
實際上是在神佛的永恆的時間和空間中,暫時的存在,
是能夠從其掌中看見遙遠未來的存在。
若以河流作比方,
「我」不過就是河流中漂流的泡沫。
自己就是不知何時於河流中誕生,
且必定會消失的泡沫。
那個似泡沫一樣的自己,
現正在思索「自己到底是什麼?」。
思索、思索,再思索,
便能漸漸地掌握到永恆的實相,
屆時即能進入涅槃寂靜的境地。
換言之,
要透過自己,
看透神佛本來的姿態、意圖,
看透那光明的存在。
為此,
必須保持無限地謙虛。
……
七、「沉默的佛陀」的教義
為了能理解如此偉大的覺悟、空的覺悟,在此所開展即是修行論,這亦是本書諄諄闡述的「戒、定、慧」的世界。
守戒、禪定,進而得智慧。
藉由得到智慧,
便可獲得斬斷世俗束縛、執著的力量。
之後,體會到解脫的滋味。
當體會到解脫的滋味時,
即能覺悟到世間亦是佛的偉大慈悲所創造,
進而繼續於現界當中努力。
此時,為了讓眾人能從此岸渡往彼岸,
便出現了照料渡河的菩薩之工作。
試著引導、引渡更多的人到達覺悟的彼岸,
如此肉身菩薩的工作,就此展開。
當脫離一切我執,
知曉真實的自己,
以真實的自己為中心,
再次以完全不同的眼光觀察這個世間的存在方式,
此時會感覺到感激與喜悅,
並興起亦要將他人渡向覺悟彼岸的心境,
要拯救一切眾生於苦難之中;
胸中會湧現如此宏偉的大悲之心。
這就是我向各位推薦的人生修行之道。
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於印度拘尸那迦離世。然而,佛陀遺留的「三法印」和「戒、定、慧之三學的修行指針」,尚存於至今。藉由熟讀本書,可將三法印和三學之佛教的基本,轉換為各位自身的思想。
戒、定、慧的修行,就是「沉默的佛陀」之教義。在沉默之中,遵循這修行方法的過程之中,你一定能聽到這沉默的佛陀的聲音。
跟隨我來,
只需緊跟。
看著我的背影,跟隨我來。
看著我打坐的身形,你們也進行打坐。
看著我覺悟的樣子,你們也覺悟吧!
佛陀至今未死,佛陀仍活於其思想、教義及修行論中。這永恆佛陀的沉默之聲,將於此書中靜靜迴響。
第七章 何謂魔
一、釋迦降魔成道
截至上一章為止,我對「三學」和「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覺悟的本道,進行了論述。如果依照這些理論繼續深入修行,就能夠進入通往覺悟之道,並且成就覺悟。但此時,還存在著一個問題。
那就是本章的主題,即「何謂魔」。若是在毫無干擾的環境中,極其自然地修習為佛弟子準備好的「戒、定、慧」等三學,並走在通往解脫之道,那似乎是沒有什麼問題。然而,世間之事總是難以如願,修行過程中往往會遭到外界干擾。並且,當此人的修行程度還比較低的時候,還不會遇到太多干擾,然而,一旦處於「即將覺悟」之際,便常常會遭逢前所未有的妨礙;這就是「魔」的問題。
這既可以稱為「魔」,亦可被稱為「惡魔」、「魔王」、「撒旦」等各種不同的名稱。「魔」一詞,是源於梵文「魔羅」(mara),也就是「惡魔」的意思。
歷史上的「降魔成道」,說的就是釋迦在菩提樹下開悟之際,正當要獲得最終的大悟時,惡魔便出現了,並且施以了各種各樣的誘惑和攻擊,竭力阻止釋迦大悟。這一點已做為歷史的事實,一直流傳至今。
然而在現代,雖然人們還將此當作傳奇故事來閱讀,但絕大部分人都不相信靈界的存在,更不相信恐怖片中那般的惡魔會出現,遂行各種各樣的阻礙行動,而只是半信半疑地聽故事而已。在研究佛教的學者當中,也有人只將其當作傳奇故事理解。
此外,還有人認為:「為了阻礙釋迦的成道,即大悟,而突然出現的惡魔,實際上正是釋迦本身的內心糾葛;釋迦將煩惱稱為魔。」
二、魔與「色、受、想、行、識」
當閱讀《阿含經典》等佛教經典時,確實有幾處透露著這樣的意思。譬如說,當釋迦被問到「何謂魔」時,回答道「魔,即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指肉體。雖然肉體所處的物質環境,也可以稱之為「色」,但通常「色」都是指肉體。
「受」,是指感受性、感受力。也可以說是感覺器官,或者是神經作用;這即是「受」。
「想」,是指想法,即表象作用,亦即是鞏固想法的力量。對於憑藉感受性所獲得的感覺,自己會怎樣想,怎樣將其表象化,即對外表露出來。這種作用,即是「想」。
「行」,是指意志,或者說決斷、執行。簡而言之,人有著肉體,以及與之相隨的感覺器官。當感覺器官捕捉到某種感覺時,對於這種感受,形成自己獨特的印象或想法即是「想」,而「行」則是對此產生某種的「意志」。當心中的想法逐漸成熟時,就會產生「該對此採取何種行動」的意志。當心中的意志明確以後,身體也自然會有所表現,進而付諸於行動;這就是「行」。
最後的「識」,是認識的識。即人有著肉體,以及感覺器官,所以會對外界的各種資訊、事件等做出自己的判斷,並採取行動。之後,觀察如此過程的自己,進行價值判斷,對此自己如何評價,如此思考方式、精神作用,即為認識的「識」。
……
總而言之,對於持有肉體、乘坐著肉體之船,在進行今世靈魂修行的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事件,以肉體機能為中心而做出的判斷,這就是「色、受、想、行、識」。
當釋迦被問及「何謂魔」時,曾回答道「魔,即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說,「那是持有肉體的自己,在度過肉體生活的過程中,基於如此生活而產生的迷惑」。
釋迦的本心──內文預覽
第一章 菩提樹下之悟
四、反省
自此,喬達摩便在這個伽耶地區附近的象頭山(即羯闍尸利沙)洞窟中飢餓苦修,日夜端坐求悟,每天僅用少許時間到洞外尋找食糧;如此幾年歲月過去了。
在此期間,喬達摩徹底地思考了如下問題:
「人為何要轉生於世間?為何要轉生到如此戰亂不斷的下界呢?」
「世人所稱的覺者之路,真的能夠通往幸福的彼岸嗎?雖然戰亂的世間如一場夢,人們陸續出家,但是出家又能夠怎麼樣呢?」
「這些出家人,大多數是否開悟了呢?他們在離開了人世間後,是否能逃脫痛苦,進入真正安詳的世界呢?有任何人能證實這一點嗎?是否是在尚未證實的事上著迷,這難道不是一種沉浸於幻想中的行為嗎?」
另外,他還思考了許多關於自身的問題。
「離開迦毗羅衛城己過了數年歲月,父親首圖馱那、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以及宮中的妃子們如今安否?妻子耶輸陀羅一定還在黯然神傷吧?獨子羅候羅是否安然長大?」
「我一心追求覺悟,捨棄了俗世意義上做為人的義務,甚至了斷與家族的羈絆,這樣是否有獲得覺悟的可能呢?自我出家至今,自己距離覺悟的境地是否接近了一些呢?人性上有無提升?是否把握了人生的目的和使命呢?」
到頭來,越是想要斷絕煩惱,執著反而變得越重。越是想要將許多人際關係忘卻,反而愈加掛念。只落得骨瘦如柴的身軀,坐在洞窟中,聽著從上方滴滴答答的滴水聲,「難道這就是真正的修行姿態嗎?」喬達摩對這一切開始深入地反省。
在如此情況下,他反覆思量:「自己一個人究竟能以不退轉的意志堅持多久呢?是否快到了回迦毗羅衛城的日子呢?」如此,他的意識便不知不覺地開始模糊起來……這樣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
五、村姑
不久後,喬達摩從象頭山的洞窟走了出來。他走下山麓,來到了不遠處的尼連河。在他到了有娑羅樹林圍繞的舍那尼村時,心念一轉,開始了新的修行。
這個村子土地肥沃,林木青翠,微風徐徐,溪水清澈,是個修行的好地方。他在河中淨身時,因為身體極度消瘦,有時幾乎站不穩腳跟。
某日,忽然從河的對面傳來了村姑的歌聲,帶來了令人眷戀的人間真情,好似天上世界的美妙歌聲,非常動聽。
這是印度自古流傳下來的一首民謠,伴奏是像琵琶那樣的樂器,歌聲中唱道:
琵琶之弦,過緊弦易斷,過鬆弦走音。
琵琶之弦,唯有張力適中,琴聲才會美妙。
聞琴起舞,在蕩漾的琴聲中,愉悅的跳舞吧!
此時,喬達摩將自己的身軀與村姑對照後感慨萬千。在因修行而憔悴不堪的喬達摩看來,這位村姑宛若天仙。那美麗動人的目光,亞麻色的秀髮,和充滿青春活力的身軀,全身散發著與村姑身份並不相稱的縷縷清香。
相比之下,喬達摩卻骨瘦如柴,眼窩凹陷,肋骨根根明顯,是一副在任何時候倒下去都不奇怪的軀體,活像一具「可能在三十五歲結束人生」的行屍。
這位村姑看見了喬達摩的身影,便過橋走向前來,先道出自己名為修舍佉之後,便奉上一碗乳粥。
喬達摩喝了一口乳粥後,不知何故,一股熱淚湧上心頭,從兩頰滾滾落下。這碗乳粥,在當時絕不算是華美的食物,但對於只以樹木果實或草根為生的喬達摩來說,簡直如天上的美味佳餚。
這淚水,意味著他對捨棄了生命本身的喜悅,和一昧追求苦行的自己,感到羞愧和空虛。
如果修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消瘦的肉體,是為了盡快結束人的世間生命的話,那麼其中到底包含著多少美德呢?其中的價值又何在呢?
這位村姑修舍佉並沒有獲得什麼覺悟,既沒有學過法,也沒有做過修行,但卻為何如此閃耀著光輝?猶如天上來客一樣光彩奪目。
可以說,彼此之差異就在於求生者與求死者之間。
喬達摩不知不覺熱淚濕潤了臉頰,他一面對「自己竟然還有眼淚」感到驚訝,同時也醒悟到「捨棄生命走向死亡邊緣的心,多麼淒慘悲哀」。
與這位村姑的相會,給予喬達摩新的認識轉機。此時,喬達摩的年齡是三十五歲多,還不足三十六歲。
六、生命的意欲
喬達摩自從遇到村姑修舍佉之後,強烈地感到必須把自己重建起來。他兩頰的熱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意味著惜別了過去。
當乳粥流入胃中的時候,喬達摩體會到了一種難以表達的強大生命力,也感受到了美味。他由此認知到,對食物的否定,未必是到達真理之道。同時他還體悟到,食物在被人享用後,為人類行使高級活動而昇華,對食物來說,這難道不是一種喜悅嗎?食物只有被人食用才不會被浪費。
歸根究柢,人世間的萬物眾生,最終都是向更偉大的存在奉獻而存在。若把這些材料本身視為無價值的東西而捨棄的話,難道不是在修行者的大名下,犯下了傲慢之罪嗎?雖然材料本身並無所作為,但有了材料後,才能做出飯菜,才能做出美味的佳餚,這些不正是佛神所願望的嗎?
喬達摩有了如此深刻的感受。流過臉頰的淚水、對食物進入體內而湧上的感激、以及對修舍佉閃爍著光輝的生命力,都成了激發他產生重新振作、立志新生之想法的力量。
那時,喬達摩還有一個體悟,即對修舍佉歌聲中的「琵琶之弦,唯有張力適中,琴聲才會美妙」這句歌詞回味無窮。
「當琴弦張力適中時,音色才會美妙,琴弦若太緊的話,彈起來弦易斷。反之,琴弦過鬆音色則疲軟,甚至無聲。如今的自己,就好像是一根強繃著的琴弦,輕輕地碰觸也會斷弦。在這種狀態下無法發生優美的音色。」
儘管自己擺出了一副求悟、修行的樣子,可在實際上,不是連一個自然瀟灑的少女都不如嗎?
假使要問,對於修舍佉和我,天國之門會向誰打開呢?對兩者的選擇,天國之門無疑會向修舍佉敞開;而我則是一副像地獄鬼般的容貌,以這種可憐的狼狽相,恐怕打不開天國之門。
但即使還剩下幾年的時間也好,只要我還有一線生命的氣息,就一定要重新養好身體,不能消極,應該從事物中發現積極的意義。
當對生命追求的意欲湧上之際,也許就是邁向悟道的第一步。「在極端的修行中不能獲得覺悟,如此下去的話,只有死亡在等待著自己。若是為了死而生,今世的生命不就失去了意義了?」喬達摩無法否認這種思想。
喬達摩合掌施禮,向修舍佉道別。
他眺望著眼前的風景,發現四處皆是生機勃勃,因而深深感絕到,花草樹木等一切皆生意盎然,只有自己一人徒稱「修行、修行」,無視各種生命的存在。
假如路邊的一朵花,只是一心希望枯萎、凋零,只想從這個世界消失的話,那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呢?
假如動物也都厭倦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想儘早死去的話,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如果牛和馬一心只想消瘦下去,不吃飼料又將怎樣?若不繁衍後代又會有什麼結果呢?
種種思緒在他的心頭掠過。
七、心之和諧
於是,喬達摩決定接受「佈施」;此後,他決定每天用一定的時間外出托缽。他居住的地區是娑羅樹林地(有樹蔭遮涼的一片小林地),一天中分朝、夕兩次外出托缽,四處走訪,接受他人誠心的佈施。
當喬達摩決定接受布施時,便感受到在心中產生出了和諧的境界。
至今,無論對待什麼事物,都是懷著「自己、自己」的心念,總想自己一個人去解決問題,不接受別人的救援。
但當意識到了自己的心,就如同緊繃著的琴弦時,突然茅塞頓開。
「張力適中方為正途;自己沒有生活能力,就不該虛張聲勢、逞強好面子,就不該以『沒有食慾』做為藉口自欺欺人,應以修行者的身份接受人們的佈施。」
當時的印度社會普度認為,向出家人施捨,等同於在天國存積寶藏,所以對有深厚的信仰心的印度人來說,佈施是習以為常之事,也是在家信眾積蓄功德之修行。在如此背景下,喬達摩毅然決然地決定接受佈施,善用剩餘的時間,專心努力追求覺悟。
一旦放棄獨善其身的固執想法後,喬達摩感覺到自己的臉上出現了一種從容的表情,臉上恢復了笑容,肋骨清晰可見的消瘦身軀也開始增加了血肉,逐漸恢復了活力。
於是,喬達摩認識到,從前的自己是多麼的脆弱和消極,竟然成了否定性思想的俘虜,應該從容不迫的生活,向天下眾生萬物學習。
此時,喬達摩產生了如下想法:
「願自己能夠成為關懷眾生,向眾生宣講善法之人,並且能夠對自身做出正確的判斷。希望認知這世間和人生的意義,實際感受眾人所追求的覺悟是什麼;體會何謂覺者佛陀,何謂佛陀的境涯。」
不久,喬達摩走上了旅程。「訣別舊生活,開闢新道路」,他好似聽到了這從內心傳來的聲音。
「依靠佈施,就不再需要食用樹木的果實或草根,到哪裡都無須為食物發愁了。此時更可以無所顧忌地觀照世界,體察人心,提升悟境。」
他懷著這樣的心情走上了旅程。幾日過後,喬達摩進入了伽耶城。
八、心魔之戰
伽耶城是一座人口僅有幾千人的小城鎮。城鎮的中心有商業街道,來往的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當時有幾千人口的地方,就算是不小規模的城鎮了。
喬達摩在這個城鎮托缽化緣、接受佈施,而他將傍晚至黎明的這一段時間,做為自己提升悟境的時間。
每當夕陽西下時分,他便在離河邊不遠的一棵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下坐禪,當做自己每日的必修課題。這棵畢缽羅樹的樹幹之粗,需要幾個人合抱,在樹下可遮擋露水和雨水。
喬達摩那時主要進行了「反省瞑想」的禪修。如果只是單純將眼睛閉上,意識集中的話,在許多情況下會有惡靈、邪靈等從各方面來干擾。為了使自己的心保持和諧,首先需要回顧自己過去的所思所為,甚至從幼兒時期起一件件地檢視,如果與良心對照後發現有錯誤的地方,就應該誠實地自我檢討。
當喬達摩如此回顧反省到了二十五歲之時,無論如何克制,內心皆會湧上一些未能解決的隔閡,那就是關於妻子耶輸陀羅和兒子羅候羅之事。
兩位親人的面容浮現在腦海:「羅候羅也許已經長大了。耶輸陀羅的近況怎樣?她在思念我時,是否愁腸寸斷?」喬達摩一想到此,心便開始動搖。
那時,喬達摩的心對靈界已打開了少許,能夠聽到來自靈界各種靈人的聲音。某日,當他如常在畢缽羅樹下進行禪定的時候,忽從心中傳來了一個聲音:
「喬達摩啊!我是梵天,你要好好聽我梵天的話。你為求悟,修行已達六年之久,但經過這六年的修行又變得怎樣呢?到頭來,不是只能得到自己是一個凡人的證明嗎?
你忘記了做人的根本;人的根本,便是指結婚後組成家庭,養兒育女,過幸福的生活。而你卻放棄了這樣的幸福生活,丟下了妻小。在菩提樹下坐禪的你,可知人生中有何意義嗎?你完全錯了,快回迦毗羅衛城吧!讓妻小為親人的歸來歡喜吧!你自然能夠從中獲得大悟。人若不以世間的快樂為快樂,來世也將失去快樂。應在今世盡情地享受,世間的快樂程度越大,來世的快樂也就越大。
你還沒有充分地享受這份喜樂,應從家庭生活中享受更多的快樂。在優雅的時光中度過人生吧!這才是你於今世修行的意義。」
自稱梵天的來者,向他傳達了以上的訊息。
這些話語中,當然含有一些道理和有說服力之處,同時也說中到了喬達摩的最大弱點。 喬達摩深深地感覺到,自己對丟棄了妻小的愧疚之心,以及對從小養育自己的父王和姨母等的眷戀之情。自己是個不孝之子,對妻子來說,自己不是一個好丈夫,對兒子來說,自己又不是一個好父親。可是,無論如何反省這些事情,都難以了斷這些連綿的思緒。
他的心開始動搖;自己該回迦毗羅衛城繼承父業的想法,總在他的腦海中來去往返。
可是,喬達摩對這自稱梵天來者的最後一句話,感到有違道理之處。他從「此世的快樂程度越大,來世的快樂也就越大」這句話中,察覺到「話意中有微妙的顛倒」!
喬達摩察覺到這句話不對勁,並識破了一切,「這難道不是潛藏於已心對世間的執著,所翻弄出來的污濁嗎?這個自稱梵天的來者,實際上就不就是魔嗎?」
「你就是魔!你雖喬裝成梵天,但你不是梵天。你是迷惑修行者的惡魔波旬,我已識破了你的真面目!」
聽喬達摩說完後,自稱梵天的來者便放聲大笑,毫不隱諱地說:「喬達摩啊!可真被你識破了,看來你修行的功力不淺。好吧!你就盡情地修行,虛度此生吧!」
喬達摩在此時深感這是「已心之魔」在作怪。
他體悟到「這並非是魔來迷惑自己,而是自身的弱點、執著招引了魔的到來。若不斷棄這種執著心,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安然、平靜的心。譬如,即使是對妻小、父母的關心,若思緒總停留在這一點,而變成一種執著時,它就會形成一種痛苦擴散開來;魔就是在尋找這種縫隙乘虛而入的。」
於是,「斷執著」便成為了修行的第一步。這與「斷食欲」和「粗茶淡飯」不同,這成為喬達摩深入地思考「斷執著心」之契機。
第一章 沉默的佛陀
一、佛教中的修行論
本書將以與佛教相關的修行論為中心,逐步展開論述。關於佛教的基本思考方式及其思想發展,已在《覺悟的挑戰》(台灣九韵文化)中論及,並且明確了我的見解與解釋。在本章「沉默的佛陀」,我將針對佛教當中的修行論,闡述我的想法,並且論述流傳至今的佛教應該採取何種修行論。
佛陀入滅已二千五百年,經過如此漫長的歲月,一切都會隨之衰老、風化,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不僅僅是對宗教而言,建築物、繪畫等等均是如此。即便是曾經繁榮一時的大街,今日也許已變成荒蕪的原野,昔日的高山峻...
作者序
沉默的佛陀 前言
「前來我正傳之法,今世再聆聽」(摘自《自證三昧》「正法眼藏」)是道元禪師所言。大意是「過去世曾經坐禪的這個自己,現在再次轉生並且坐禪。如此,為了再次領悟佛陀之法,不是要用耳朵聽,而是要以全身『聽』」。(作者意譯)
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年,其教義尚處於沉默之中;但揭開佛陀教義真髓的關鍵,就在修行論中。沉默的佛陀之無聲之聲,就存於其中。
沉默的佛陀 後記
《沉默的佛陀》可稱為《覺悟的挑戰》(台灣 九韵文化)的續篇。如果說《覺悟的挑戰》是探究佛陀的真實教義,那麼《沉默的佛陀》的特徵,就是以修行論為中心而展開論述。
我認為,本書不僅在內容上把握了基本的佛教問題,而且言盡了深奧之處。透過將書中內容慢慢地變為自己的智慧,各位必會對佛教精神滲透於自己全身的神秘感而打動。
幸福科學集團創始人兼總裁 大川隆法
釋迦的本心 前言
我對此次《釋迦的本心》的出版發行,甚感欣慰。
本書的第一章,以故事的方式講述了釋迦出家、成道之經過。自第二章以後的各章中,闡明了釋迦教義的核心架構。此後,我還將陸續透過著書,深入探究佛陀智慧,與各位共同探究奧秘的佛法真理。
全書鳥瞰了釋迦的思想全貌,鮮明地再現了佛陀超凡入聖後對生命與宇宙的宏偉思維,即使是對八正道、六波羅蜜多、空的思想和緣起之法等佛教義感到陌生的人,也能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開啟探知佛法的第一扇門。
本書與《太陽之法》、《黃金之法》、《永遠之法》三部代表著作一樣,亦是透過靈言啟示落稿成書。
我真誠地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滋補人們心靈之食糧。
釋迦的本心 後記
各位讀者在閱讀完本書時,或許會為達到覺悟的境界如此之難而嘆息。的確,悟道需要歷盡千辛,並非易行之道。但唯有下定決心,才是悟道之起點,那亦是到達終點的原動力之源。
若本書能夠指引人們朝向無限的靈性進化的話,那即是作者無上的喜悅。
幸福科學集團創始人兼總裁 大川隆法
沉默的佛陀 前言
「前來我正傳之法,今世再聆聽」(摘自《自證三昧》「正法眼藏」)是道元禪師所言。大意是「過去世曾經坐禪的這個自己,現在再次轉生並且坐禪。如此,為了再次領悟佛陀之法,不是要用耳朵聽,而是要以全身『聽』」。(作者意譯)
佛陀入滅二千五百年,其教義尚處於沉默之中;但揭開佛陀教義真髓的關鍵,就在修行論中。沉默的佛陀之無聲之聲,就存於其中。
沉默的佛陀 後記
《沉默的佛陀》可稱為《覺悟的挑戰》(台灣 九韵文化)的續篇。如果說《覺悟的挑戰》是探究佛陀的真實教義,那麼《沉默的佛陀》的特徵,就是以修...
目錄
《沉默的佛陀》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沉默的佛陀
一、佛教中的修行論
二、佛教的基本教義──三法印
三、釋迦所講的無我思想
四、發現真正的自己
五、涅槃寂靜的覺悟
六、「真空無相」、「真空妙有」與「空」的覺悟
七、「沉默的佛陀」的教義
第二章 四弘誓願
一、修行者常立的典型四大誓願
二、眾生無邊誓願度
三、煩惱無盡誓願斷
四、法門無量誓願學
五、佛道無上誓願成
六、總願與別願
七、誓願的雙重結構與「利他」之道
八、邁向「上求菩提、下化眾生」
第三章 何謂戒律
一、三學(戒、定、慧)與五分法身
二、戒與律的不同
三、三皈五戒
四、隨犯隨制與波羅提木叉
五、波羅夷法
六、僧殘法與不定法
七、捨墮法、波逸提法、悔過法
八、止持戒與作持戒
九、大乘佛教的十善戒
十、戒的主體──七眾與近住
十一、戒的內容
十二、做為拯救時代的理想僧伽
第四章 五停心觀
一、「禪」「定」與「止」「觀」
二、止心的五種修行
三、「不淨觀」──充滿貪欲之人的必修觀法
四、「慈悲觀」──易怒之人的必修觀法
五、「因緣觀」──愛發牢騷之人的必修觀法
六、「界分別觀」──自我意識強烈、驕傲自滿之人的必修觀法
七、「數息觀」──常常心煩意亂之人的必修觀法
八、五停心觀的核心──平鎮己心
第五章 何謂智慧
一、三學(戒、定、慧)中的「慧」
二、智慧的種類
三、識與般若
四、世間的觀點與靈界的觀點
第六章 解脫的意義
一、解脫與涅槃――自由與和平
二、信解脫――「疑」的克服
三、定解脫――克服物質的波動
四、慧解脫――無明的克服
五、心解脫――欲望的克服
六、俱解脫──煩惱障和解脫障的克服
七、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第七章 何謂魔
一、釋迦降魔成道
二、魔與「色、受、想、行、識」
三、「己心之魔」與「惡魔」的存在
四、惡魔的本質
五、避免惡魔附身的方法──驗證自己的謙虛之心和實際成績
六、戰勝一切惡魔的決定性武器──信仰心與精進
後記
《釋迦的本心》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菩提樹下之悟
一、出家
二、求師
三、苦行
四、反省
五、村姑
六、生命的意欲
七、心之和諧
八、心魔之戰
九、大悟
十、初轉法輪
第二章 八正道的發現
一、何謂八正道
二、反省的奧秘
三、正見
四、正思
五、正語
六、正業
七、正命
八、正精進
九、正念
十、正定
第三章 六波羅蜜多的思想
一、內在睿智
二、心念與行為
三、利自即利他
四、布施波羅蜜多
五、持戒波羅蜜多
六、羼提波羅蜜多
七、精進波羅蜜多
八、禪定波羅蜜多
九、般若波羅蜜多
十、六波羅蜜多的現代解釋
第四章 「空」的思想
一、何謂人?
二、生與死的意義
三、輪迴轉生
四、實在界的發現
五、再考物質界
六、佛教當中「空」的思想
七、「空」為何重要?
八、諸行無常的意義
九、「空」與「無」
十、「空」之理論的新展開
第五章 緣起之法
一、緣的思想
二、因果法則
三、何謂業?
四、關於命運論
五、自由意志的本質
六、地獄思想
七、地獄實態
八、天國思想
九、天國實態
十、建設佛國土的根本意義
第六章 人之完成的哲學
一、何謂覺悟?
二、覺悟的前提
三、覺悟的方法論
四、覺悟的構造
五、覺悟的效果
六、何謂阿羅漢?
七、阿羅漢的修行
八、菩薩的本質
九、如來的本質
十、成佛之道
後記
《沉默的佛陀》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沉默的佛陀
一、佛教中的修行論
二、佛教的基本教義──三法印
三、釋迦所講的無我思想
四、發現真正的自己
五、涅槃寂靜的覺悟
六、「真空無相」、「真空妙有」與「空」的覺悟
七、「沉默的佛陀」的教義
第二章 四弘誓願
一、修行者常立的典型四大誓願
二、眾生無邊誓願度
三、煩惱無盡誓願斷
四、法門無量誓願學
五、佛道無上誓願成
六、總願與別願
七、誓願的雙重結構與「利他」之道
八、邁向「上求菩提、下化眾生」
第三章 何謂戒律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