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從日治時期開始迅速發展,到戰後投入大量建設,躍身成為台灣第二大城市來自各地的大量移民,其中以澎湖移民的勢力影響最大、最深遠。來自澎湖湖西鄉的蕭佛助,對高雄城市的建設營造,有相當大的影響,迄戰後初期仍十分活躍,許多高雄的大戲院、販厝群,概由他興建或承建,對促進城市的繁榮,居功至偉,是建構一九四○至一九六○年代高雄城市風貌的重要人物。
本書藉由舊照片、史料蒐集,以及口述訪談,爬梳蕭佛助的故事。名為「建築物語」一書,不只談蕭佛助建築作品的故事,也談他所建築自己的豐富一生,和他建築起一個澎湖移民典範,更重要是他所建築出的城市榮景,都是關於他如何「建築」自己的故事。透過本書勾勒出戰後初期,高雄的移民史、娛樂發展史及城市發展史的風貌。
本書特色:
1.透過蕭佛助的一生事蹟及建築事業經營,側寫戰後高雄的城市發展,也為台灣當代建築史留下記錄。
2.詳述一九四○至一九六○年代,高雄幾個重要建築的興築過程與建築特色,如大舞台戲院、華僑戲院、西北戲院、亞洲戲院、中都戲院,及販厝群等。
3.透過豐富的圖片與手繪圖,呈現戰後初期台灣戲院建築與住宅建築的特色。
主要內容:
壹、湖西來的建築師
建築巧手的誕生
古道熱腸的佛助伯
「澎湖幫」在高雄
貳、理想城市藍圖的打造
高雄第一甲級
合作無間的助手
參、與時代同進的建築美學
承襲日治末期風格
邁向現代主義樣式
肆、高雄城市發展的建樹
城市移民的力量
城市發展與建設
城市建築美學的建立
作者簡介:
陳坤毅
一九九○年生,高雄內惟人,先祖自澎湖渡海而來。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畢業,目前研究所就讀中。被形容是年輕的軀殼裡住著一個老靈魂。愛塗鴉按快門,也愛揮毫爬格子;愛聽流行嘻哈,也愛寶島歌后。
從小就開始關注家鄉的一景一物,持續努力記錄這塊土地上面臨消逝的記憶,並捍衛著在地的歷史文化。曾創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歷來年紀最輕的策展人記錄。
合著有《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一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