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兩千年來主要在西方傳播的基督教信仰與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拉丁文化、歐美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等交融互動中形成的思想演變史,分成上下兩冊。上冊涵蓋初代教會時期與中世紀教會時期,而下冊涵蓋宗教改革時期、啟蒙運動時期與近代教會時期。本書可與西方歷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領域相互參照,適合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程的學習者參考。回首這兩千年的基督宗教思想史,起承轉合,高潮迭起,江山代有人才出,有如觀賞一齣精彩絕倫的大戲──「聽教會二千年思潮澎湃,觀天下神學家精彩演出」。
作者簡介:
林鴻信,臺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台灣神學院、美國富勒神學院與耶魯大學碩士;1990年取得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1998年取得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與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著有《加爾文神學》、《覺醒中的自由:路德神學精要》、《莫特曼神學》、《忘我之域之一:誰啟蒙誰?─論啟蒙》、《忘我之域之二:點與線─論人》、《忘我之域之三:落葉隨風─論忘我》、《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納尼亞神學:路易斯的心靈與悸動》,並主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兼論對華人文化的意義》等書。
作者序
序(節錄)
本人在台灣神學院教授「教理史」課程時,曾將授課資料編寫成《教理史》兩冊,於1995年出版,並於2001年校正合訂成精裝版。「教理史」的全名為「基督宗教教理史」,亦即「基督宗教教義史」或「基督宗教思想史」,為歷世歷代基督徒對於基督教信仰的體驗與認識之演變史。本書參照《教理史》,按大專教科書體例寫成,行文盡量與整體西方思想史互動,希望具體呈現出西方文化思想精髓之基督宗教思想,以彌補臺灣長期以來缺乏介紹基督宗教思想史教科書之不足,同時對於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探討西方文化思想的領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適合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程,以及主修歷史、宗教、哲學、神學的大學程度學習者參考。
任何一種思想的形成,既孕育於其社會條件與時代背景,亦有其思想本身的傳承發展與內在理路。相應於此,從歷史研究角度而言需要兩種方向,一種是思想史研究,另一種是社會史研究。當代歷史研究偏向社會史的探究,然而比較周全的研究方向應當是社會史與思想史互相參照。思想史研究參照社會史研究所見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與條件,有助於理解在真實生活處境裡的思想源頭,然而社會史研究亦應參照思想史研究,在千絲萬縷的社會因素中,抽絲剝繭找出其條理性。
基督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傳播了近兩千年,這兩千年的基督宗教思想史便是了解基督教信仰內涵最直接的一條道路。本書把主要焦點放在這兩千年西方的基督宗教思想史,由於受限於篇幅,有關中國神學家的貢獻只能寄望其他專著。不過,來到21世紀,基督教信仰傳播的重心正由西而東、由北而南,基督宗教已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西方「洋教」,不但其起源於東方,其詮釋也正逐漸地轉向非西方世界,此時此刻更是需要對於現有基督宗教思想史做一基礎性理解,並期盼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會遇的璀璨果實。另外,生活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的我們,正面對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全部攪和在一起的複雜現象,其中基督宗教思潮的轉換值得關注,但同樣限於篇幅,有關後現代思潮的部分只能點到為止。
本書介紹二千年來基督宗教在與豐富的文化互動中形成基督宗教思想的歷史,上冊主要描述基督宗教起源於希伯來文化、成形於希臘文化而發展於拉丁文化,其中第一部分初代教會時期(30-590)介紹在基督宗教的形成過程中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與拉丁文化的會遇互動,第二部分中世紀教會時期(590-1517)則介紹基督宗教在拉丁文化盛世中與文化充分結合發展。下冊主要描述基督宗教如何與歐洲多元文化融合,而清教徒的出走把基督宗教帶到新大陸,宣教師們則把基督教信仰帶到全世界各地而有更加開闊的發展。其中第三部分探討宗教改革至啟蒙運動時期(1517-18世紀),基督宗教如何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世代,緊接著第四部分近代教 會時期(19-21世紀)則介紹基督宗教如何因應啟蒙運動的挑戰而邁向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並存。
本書期望為初學者鋪路,著重建立基本概念以及宏觀角度的整體性認識,盼有助於學習者了解西方文化思想的重要源頭。書中採用兩個角度:其一是縱的角度,從時間先後順序的觀點觀察思想演變的經過,注重在歷史脈絡下各種思想流派與思想家如何交互影響。其二是橫的角度,採用專題歸類的方法把一段思想史或者個別思想家的觀點加以分類整理,力求條理分明。整體而言,前者重視歷史,後者則強調思想,然而探討思想史二者缺一不可。若是缺了前者,無法認識思想發展的來龍去脈;缺了後者,則無法把握思想本身的繁複面貌。回首二千年的基督宗教思想史,有如「聽教會二千年思潮澎湃,觀天下神學家精彩演出」,令人感慨萬千。
序(節錄)
本人在台灣神學院教授「教理史」課程時,曾將授課資料編寫成《教理史》兩冊,於1995年出版,並於2001年校正合訂成精裝版。「教理史」的全名為「基督宗教教理史」,亦即「基督宗教教義史」或「基督宗教思想史」,為歷世歷代基督徒對於基督教信仰的體驗與認識之演變史。本書參照《教理史》,按大專教科書體例寫成,行文盡量與整體西方思想史互動,希望具體呈現出西方文化思想精髓之基督宗教思想,以彌補臺灣長期以來缺乏介紹基督宗教思想史教科書之不足,同時對於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探討西方文化思想的領域具有重要參考價...
目錄
【上冊】
序
導論
第一部分 初代教會時期(30-590):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以及拉丁文化的會遇
導 言
第一章 羅馬帝國裡的基督宗教
第二章 正典形成
第三章 初期論戰
第四章 初期神學家
第五章 基督教信仰的印記:《尼西亞信經》
第六章 基督宗教的神觀分辨:三一論的形成
第七章 基督宗教的身分認同:基督論的形成
第八章 基督宗教的延伸開展:聖靈論的形成
第九章 集大成者奧古斯丁:拉丁文化的興起
總 結
第二部分 中世紀教會時期(590-1517): 拉丁文化的盛世
導 言
第一章 中世紀神學思想先驅:波伊丟斯
第二章 經院哲學之父:安瑟倫
第三章 經院哲學大師:多瑪斯
第四章 靈修神學思想
第五章 經院哲學的轉折與沒落
第六章 東方教會神學思想
總 結
【上冊】
序
導論
第一部分 初代教會時期(30-590):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以及拉丁文化的會遇
導 言
第一章 羅馬帝國裡的基督宗教
第二章 正典形成
第三章 初期論戰
第四章 初期神學家
第五章 基督教信仰的印記:《尼西亞信經》
第六章 基督宗教的神觀分辨:三一論的形成
第七章 基督宗教的身分認同:基督論的形成
第八章 基督宗教的延伸開展:聖靈論的形成
第九章 集大成者奧古斯丁:拉丁文化的興起
總 結
第二部分 中世紀教會時期(590-1517): 拉丁文化的盛世
導 言
第一章 中世紀神學思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