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口乾淨的茶,比喝一口好喝的茶來得重要!
本書作者將自己推廣茶文化多年經驗,將「喝茶」分為四大品類,有「以口品茶」,「以韻品茶」,「以身品茶」,「以心品茶」等;並將這四大類品茶從人體生理學、物理學、植物學等面向切入分析,如茶進入人的身體之後其感覺會有何變化做分層說明,及大自然改變與植物互動所產生的結果與差異,同時,作者更從氣功、禪修、內觀呼吸等角度,導引茶與人之身、心、靈之間的關連與作用。
另外,在農藥氾濫使用與食品安全普遍成為消費者關切議題的現下,作者更以科學理論與實證做為依據,與讀者分享農藥殘留的茶葉該如何分辨,讓每個人都可成為對農藥、化學添加物「有所感」的個體。
作者以簡明易懂的文字道出自己長年經驗,不管是入門或是高階程度的愛茶人,都可循序漸進體驗微妙的品茶世界,共同探索茶的奧妙。
1.第一本引導讀者如何以舌頭的味覺、韻的覺知、身體的體感、到心靈層次等,依循序漸進方式品茶的書籍。
2.第一本以人體生理學的分析角度,將科學依據引入品茶觀念的書籍。
3.第一本將氣功的科學原理與品茶方式,結合並探討的書籍。
4.第一本介紹植物生物學(植物生長的過程與環境),與品茶息息相關的書籍。
5.第一本探討農藥殘留,在身體有何訊號產生,要如何避免喝到有農殘超標茶的書籍。
6.第一本將禪學中「內觀呼吸」與品茶結合的書籍。
7.第一本研究古代詩詞中,對於品茶方面理解之深度的書籍。
作者簡介:
李啟彰
中國大陸茶文化,茶具連鎖店,「岩陶」總經理
上海復旦大學EMBA,美國聖母大學MBA,淡江大學物理系
理科背景出身,因緣際會踏入茶道的世界。自2009年在大陸推廣茶文化以來,已舉辦超過百場的茶會與講座。近來更以「無毒飲茶」為職志,從科學角度解密品茶,以實際行動宣導與追求一個有機的生態環境。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在書中,由味覺與嗅覺的生理學,一直談到禪的文化。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把現代商業化,對原始中華茶文化之戕害,做了許多精闢的分析。
—王唯工 台大生醫電資所暨中研院物理所教授
內容是我到目前為止尚未在其他茶書上看過的新論。
⋯⋯處處表達了這三十多年來茶文化在台灣重新開始恢復發展後,眾多茶工作者與愛茶人的經驗與心得,可引起很好的傳佈與交流作用。
—周渝 紫藤廬主人
一般寫「茶」的書,多半談的是精緻茶席、茶產區分佈或產業。少有人願意密集嘗試、研究演繹,試著為大眾理出一套,在每個人身、心上都有跡可循的方法系統。
—林榮國 陶作坊創辦人
他在短短的兩年內,從門外漢成為可以出書的茶人,而且是能博徵旁引,有自己深刻的體驗,並能建立一套飲茶美學的茶人。
—陳武雄 前農委會主委
名人推薦:在書中,由味覺與嗅覺的生理學,一直談到禪的文化。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把現代商業化,對原始中華茶文化之戕害,做了許多精闢的分析。
—王唯工 台大生醫電資所暨中研院物理所教授
內容是我到目前為止尚未在其他茶書上看過的新論。
⋯⋯處處表達了這三十多年來茶文化在台灣重新開始恢復發展後,眾多茶工作者與愛茶人的經驗與心得,可引起很好的傳佈與交流作用。
—周渝 紫藤廬主人
一般寫「茶」的書,多半談的是精緻茶席、茶產區分佈或產業。少有人願意密集嘗試、研究演繹,試著為大眾理出一套,在每個人身、心上...
作者序
喝一口乾淨的茶
在我進入茶道的初期,有一次去一位前輩那裡喝茶。突然一位神神祕祕的人開了門,拎著一個大袋子走進來。到了前輩的身邊,打開了袋子問說「大師,您看這個茶怎麼樣?」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普洱茶。看著前輩靠近茶葉聞了一下,抬頭回覆「這個茶還可以,自己喝的嗎?」來者點點頭,帶著如釋重負的表情離開。隨後前輩說,這個茶其實有點狀況,但是我們不知道他是哪裡買來的,如果告訴他真話,說不定會得罪賣家。當時給了我兩件印象深刻的感慨。一是如果懂的人都不方便說真話,那不懂的人,又該如何適從呢。二是光聞了一下就能分辨茶的好壞,這樣的功力要培養多久啊。
逐漸我進入到茶的世界,發現茶的內質,茶的保存,茶的香氣,所有的訊息在進到我們身體的前後,都有跡可循,也都有科學立論可以加以分析。
近年來社會上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毒澱粉、摻假混油、銅綠葉素到毒泡麵。大家發現入口的東西,不再全都那麼令人安心,而且不知道還沒曝光的還會有多少。由於常年練習氣功與瑜伽,我對於茶有著基本的敏感度,後來大量接觸了野生茶與有機茶,開啓了我對茶細膩覺知的大門。純天然的茶,進入體內的感知與美好,與施用化學農藥與肥料的茶,有著根本的差異。這些年下來不斷交叉比對施用農藥的茶葉,與純野生茶葉之間的差異。在台灣各大醫院的農藥中毒症狀與治療的報告中,逐漸整理出什麼樣的茶是農藥超標,什麼樣的茶在安全範圍內,與什麼樣茶是純野生的參考心得。直到認識的一位友人,因為天天喝了大量的茶喝到身體不適。結果現在只要一喝到茶,就會有全身過敏發癢的現象。
我開始思考,茶這個看似簡單,卻水深似海的領域,應該怎麼讓大家能進一步認識。不僅僅是從茶葉安全的角度,我在習茶過程一步一腳印的品茶心得,與自己內心對於茶道世界的嚮往與追求,都可以藉著這本書與所有對茶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分享。
我想先從一口茶開始,因為了解到:喝一口乾淨的茶,比喝一口好喝的茶來得重要。
喝一口乾淨的茶
在我進入茶道的初期,有一次去一位前輩那裡喝茶。突然一位神神祕祕的人開了門,拎著一個大袋子走進來。到了前輩的身邊,打開了袋子問說「大師,您看這個茶怎麼樣?」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普洱茶。看著前輩靠近茶葉聞了一下,抬頭回覆「這個茶還可以,自己喝的嗎?」來者點點頭,帶著如釋重負的表情離開。隨後前輩說,這個茶其實有點狀況,但是我們不知道他是哪裡買來的,如果告訴他真話,說不定會得罪賣家。當時給了我兩件印象深刻的感慨。一是如果懂的人都不方便說真話,那不懂的人,又該如何適從呢。二是光聞了一下就能分...
目錄
推薦序
對急功近利文化的當頭棒喝 台大生醫電資所暨中研院物理所教授-王唯工
品賞一泡好茶,需要身心俱到 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
開創茶世界的另一道獨解 紫藤廬主人-周渝
看得見的「一口入喉」滋味 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
自序
喝一口乾淨的茶-李啟彰
引 言:開門見茶
知茶境—從身而起
識茶趣—言茶五談
………………………………………………………
第一談:以口品茶
味覺分析—舌頭的生理構造
苦,甜,酸味
生津
膠質
澀味
如何以口品茶
口品第一式—讓茶湯在口腔內打轉
口品第二式—吞嚥是否滑順
以口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口品茶」:
唐,劉言史「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
第二談:以韻品茶
嗅覺分析—韻的感知層次
嗅覺的氣味接收
嗅覺空間
*「不要問」的品茶迷思
呼吸與韻的關係
記憶的訓練
嗅覺記憶區
辨識高山韻
香氣與岩韻的平衡
層次感vs.拼配茶
如何以韻品茶
韻品第一式—聞香與湯香
韻品第二式—呼吸與層次感
韻品第三式—回甘與餘韻
以韻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韻品茶:
唐,溫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唐,齊己「詠茶十二韻」
……………………………………………………
第三談:以身品茶
氣與品茶的關係
「共振」是什麼
王唯工—「氣的共振」理論
為何感受不到茶氣
茶氣的等級
農藥施用與品茶之間
農藥的檢測
人體的神經系統
*交感與副交感神經
*中樞神經
農藥中毒
農藥殘留症狀分析
農藥餘毒與殘留去除
*洗茶無法去農殘
*農藥茶的二三事
農藥超標下的體悟
鎖喉
驚恐的鎖喉經驗
植物生長狀態與品茶的關係
植物地上與地下部分的競合
植物的呼吸
乾旱對植物的影響
酸雨對植物的影響
如何以身品茶
身品第一式—涼意與甜度
身品第二式—高山韻
身品第三式—採摘過度的生息
*品出茶葉脈動
身品第四式—感受茶葉乾旱或酸雨氣候
*透過品茶感知自然訊息
身品第五式—焙火下的去水提香
*品出不同焙火的滋味
身品第六式—溼倉茶vs.脾濕
*會鎖喉的受潮茶
以身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身品茶」
唐,盧仝「七碗茶歌」
清,周亮工「閩茶曲」
由「閩茶曲」看武夷岩茶
……………………………………………………………………
第四談:以心品茶
人心與茶對坐
透過茶,重建人與自然的關係
十字路口的抉擇
因利誘導大自然反撲
無國界的工業污染
商人的良心
內觀呼吸法與品茶的關係
從內觀中找出問題根本
內觀前的禪定練習
*觀察呼吸
*數息與回拉
*馴服野象
覺知力與平等心
*練習覺知力
內觀在品茶的應用
觀出茶人脾濕之症
如何以心品茶
心品第一式-看,不是看到
心品第二式-孩子
心品第三式-破除完美
心品第四式-隨心所欲不逾矩
心品第五式-活在當下
心品第六式-未知
心品第七式-茶如其人
心品第八式-化學添加與茶氣正邪
心品第九式-老茶範例分享
*可打出太極的優質老茶
*灌入能量的極品百年茶
*能返璞歸真的坐禪茶
心品第十式-以心入茶
*心高氣傲的茶
*與大自然共舞的茶
以心品茶的樂與苦
古詩詞與「以心品茶」:
唐,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
第五談:侘寂(WabiSabi)
日本茶道精髓
枝末細微處發現美
靜謐低調中體驗美
日本茶道的濫觴
日本茶聖千利休的改革
利休七則
一期一會一感動
精闢嚴苛的日本茶道
以侘寂為名的三項追求
自然
*大同山茶園
*名間有機茶園
殘缺美
養身先養心
*身體十二官
*身體、情緒、心的三位一體
*覺知力與平等心
茶 境:一杯茶的大同世界
推薦序
對急功近利文化的當頭棒喝 台大生醫電資所暨中研院物理所教授-王唯工
品賞一泡好茶,需要身心俱到 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
開創茶世界的另一道獨解 紫藤廬主人-周渝
看得見的「一口入喉」滋味 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
自序
喝一口乾淨的茶-李啟彰
引 言:開門見茶
知茶境—從身而起
識茶趣—言茶五談
………………………………………………………
第一談:以口品茶
味覺分析—舌頭的生理構造
苦,甜,酸味
生津
膠質
澀味
如何以口品茶
口品第一式—讓茶湯在口腔內打轉
口品第二式—吞嚥是否...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