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真的很久沒遇到美好的事或人,但不是這個原因讓我們感動,
真正的原因是,我們面對的是世間難得一遇的才情和生命!
——席慕蓉
心靈的饗宴—葉嘉瑩先生的詩教
◎席慕蓉
二○○九年二月二十一日晚間,葉嘉瑩先生應洪建全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在臺北的敏隆講堂演講,講題是「王國維《人間詞話》問世百年的詞學反思」。
從七點整準時開始到九點過後還欲罷不能,那天晚上,葉老師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以《人間詞話》為主軸,談詞的由來、特質、境界,以及雅鄭之間的微妙差異等等;上下縱橫,中西並用,再加上興會淋漓之處葉老師不時地讓思路跑一下野馬,把我們帶到一片陌生曠野,那種遼闊無邊,那種全然不受約束的自由,好像極為混沌無端難以言說,卻在同時又井然有序地一一心領神會……
何以致此?何能致此?
當時的我,只覺得葉老師在台上像個發光體,她所散發的美感,令我如醉如癡,在無限欣喜的同時還一直有著一種莫名的悵惘,一直到演講結束,離開了會場、離開了葉老師之後,卻還離不開這整整兩個多鐘頭的演講所給我的氛圍和影響。
之後的幾天,我不斷回想,究竟是什麼感動了我?
對葉老師的愛慕是當然的,對葉老師的敬佩也是當然的,可是,除此之外,好像還有一些什麼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必須去尋找去捕捉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天晚上,葉老師在對我們講解關於詞的審美層次之時,她用了《九歌》裡的「要眇宜修」這四個字。
她說:「要眇」二字,是在呈現一種深隱而又精微的美,而這種深微,又必須是從內心深處自然散發出來的才可能成其為美。
至於「宜修」則是指裝飾的必要。但是,葉老師說:這種裝飾並非只是表面的修飾,卻也是深含於心的一種精微與美好的講究。一如《離騷》中所言的「制芰荷以為衣兮,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是所謂的一種品格上的「高潔好修」。
那天晚上的葉老師,身著一襲灰藍色的連身長衣裙,裙邊微微散開。肩上披著薄而長的絲巾,半透明的絲巾上還暗嵌著一些淺藍和淺灰色的隱約光影,和她略顯灰白但依然茂密的短髮在燈光下互相輝映。
當時的我,只覺得台上的葉老師是一個發光體,好像她的人和她的話語都已經合而為一。不過,我也知道,葉老師在台上的光輝,並不是講堂裡的燈光可以營造出來的,而是她顧盼之間那種自在與從容,彷彿整個生命都在詩詞之中涵泳。
之後,在不斷的回想中,我忽然開始明白了。
原來,葉老師當晚在講壇上的「人和話語合而為一」,其實是因為,她就是她正在講解中的那個「美」的本身。
葉老師在講壇上逐字講解中的「要眇宜修」,就是她本身的氣質才情所自然展現的那深隱而又精微、高潔而又高貴的絕美。
是的,她就是「美要眇兮宜修」的那位湘水上的女神。
然而,或是因為「世溷濁而不分兮」,或是因為一種必然的孤獨,使得所有這世間的絕美,在欣然呈現的同時,卻又都不得不帶著一些莫名的悵惘甚至憂傷……
那晚之後,我在日記裡記下自己的觸動,我何其有幸,參與了一次極為豐足的心靈饗宴。
想不到,十個月之後,我又有幸參與了一次。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午,葉老師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在中壢的中央大學做了一場演講,講題是「百煉鋼中繞指柔—辛棄疾詞的欣賞」。
禮堂很大,聽眾很多,儀式很隆重。可惜的是,演講的時間反而受了限制。葉老師這次只講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她所準備的十首辛棄疾的詞,也只能講了兩首而已。
這兩首的詞牌都是《水龍吟》,一首是《登建康賞心亭》,一首是《過南劍雙溪樓》。葉老師說,辛棄疾一向是她所極為賞愛的一位詞人。
他正是能以全部的心力來投注於自己的作品,更是能以全部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作品。他的生命與生活都以極為真誠而又深摯的態度進入文學創作。
因此,在講解這兩首《水龍吟》之時,葉老師就要我們特別注意創作時間的差異對作品的影響。她說,基本上,生命的本體(感情與志意)是不變的,可是,辛棄疾一生傳世的詞,內容與風格卻是千變萬化,並且數量也有六百多首。
她為我們選出的這第一首《水龍吟》,辛棄疾三十四歲,正在南京,在孝宗的朝廷。寫《登建康賞心亭》的時候,離他當年率領義兵投奔南朝,那熱血沸騰壯志昂揚的英雄時刻,已經過了十個年頭了。
後面的一首《過南劍雙溪樓》,辛棄疾已經有五十多歲了,而在這之前,被朝廷放廢了十年之久。
辛棄疾的一生,六十八載歲月(一一四○—一二○七年),有四十多年羈留在南宋,中間又還有二十年的時光是一次次被放廢在家中。
這樣的蹉跎,置放於文學之中,會產生出什麼樣的作品?
我們在台下靜靜地等待著葉老師的指引。
這天,站在講台上,葉老師仍是一襲素淨的衣裙,只在襟前別上了一朵胸花,是中央大學校方特別為貴賓準備的,深綠的葉片間綴著一小朵紅紫色的蝴蝶蘭。
她的衣著,她的笑容,她的聲音,她的一切,本來都一如往常,是一種出塵的秀雅的女性之美。可是,非常奇特的,當她開始逐字逐句為我們講解或吟誦這兩首《水龍吟》之時,卻是隱隱間風雷再起,那種雄渾的氣勢逼人而來,就彷彿八百多年前的場景重現,是詞人辛棄疾親身來到我們眼前,親口向我們一字一句訴說著他的孤危而又蹉跎的一生了。
在「楚天千里清秋」微微帶著涼意的寂寞裡,我們跟著辛棄疾去「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心裡湧起了真正的同情。非常奇妙的轉變,在我的少年時,那些曾經是國文課本裡生澀而又蒼白的典故,為什麼如今卻都化為真實而又貼近的熱血人生?原來,辛棄疾親身前來之時,他的恨,他的愧,他的英雄淚都是有憑有據,清晰無比的啊!
我們跟隨著他掠過了二十年,來到南劍雙溪的危樓之前,但覺「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到底要不要「燃犀下看」呢?那黑夜的肅殺與詞人的忐忑,到此已是一幅結構完整層次分明的畫面了。
等到「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這幾句一出來,我一方面覺得自己幾乎已經站在離辛棄疾很近很近的地方,近得好像可以聽見他的心跳,感覺得到他的時不我予的悲傷。可是,一方面,我又好像只看見這十二個字所延伸出來的人生境界。這就是「文學」嗎?用十二個字把時空的深邃與浩瀚,把國族與個人的命運坎坷,把當下與無窮的對比和反覆都總括於其中,這就是「文學」嗎?
因此,當葉老師念到最後的「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繫斜陽纜」的時候,在台下的我不得不輕聲驚呼起來。
驚呼的原因之一是,這「繫斜陽纜」更是厲害!僅僅四個字而已,卻是多麼溫暖又多麼悲涼的矛盾組合,然而又非如此不可以終篇,僅僅四個字,卻是一個也不能更動的啊!
驚呼的另一個原因是,終篇之後,我才突然發現,剛才,在葉老師的引導之下,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之間進入了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悲笑一生。他的蹉跎他的無奈不僅感同身受,甚至直逼胸懷,使我整個人都沉浸在那種蒼茫和蒼涼的氛圍裡,既感歎又留戀,久久都不捨得離開。
是何等豐足的心靈饗宴!
等我稍稍靜定,抬頭再往講台上望去,葉老師已經把講稿收妥,向台下聽眾微笑致意,然後就轉身往講台後方的貴賓席位走去,準備就座了。亭亭的背影依然是她獨有的端麗和秀雅……
可是,且慢,那剛才的辛棄疾呢?
那剛剛才充滿在講堂之內的蒼涼與蒼茫,那鬱鬱風雷的迴響,那曾經如此真切又如此親切的英雄和詞人辛棄疾呢?
請問,葉老師,您把他收到什麼地方去了?
何以至此?何能至此?
這不是我一個人在思索的問題,那天會後,許多聽眾也在彼此輕聲討論。
我聽見有人說「是因為聲音,聲調」。有人說「是因為先生學養深厚,又見多識廣」。有人說:「是因為她自幼承受的古典詩文教育,已經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了。」還有人說:「恐怕是因為她自身的坎坷流離,所以才更能將心比心,精準詮釋的吧。」
我在旁邊靜靜聆聽,大家說得都沒有錯,這些也應該都是葉老師所具有的特質。但是,我總覺得,是不是還有別的更為重要的質素,才可能讓葉老師如此的與眾不同呢?
這是我一直想去尋求的解答。不過,我也知道,那極為重要的質素,想必也是極為獨特與罕見的,又如何能讓我就這樣輕易尋得?
直到最近,讀到《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的初稿,發現書中有兩段話語,似乎就是給我的解答,在此恭謹摘抄如下:
……詩詞的研讀並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我之所以有不懈的工作的動力,其實就正是因為我並沒有要成為學者的動機的緣故,因為如果有了明確的動機,一旦達到目的,就會失去動力而懈怠。我對詩詞的愛好與體悟,可以說全是出於自己生命中的一種本能。因此無論是寫作也好,講授也好,我所要傳達的,可以說都是我所體悟到的詩歌中的一種生命,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的力量。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認為詩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當然在傳達的過程中,我也需要憑藉一些知識與學問來作為一種說明的手段和工具。我在講課時,常常對同學們說,真正偉大的詩人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的,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在他們的詩篇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而我們講詩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透過詩人的作品,使這些詩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機會。而且在這個再生的活動中,將會帶著一種強大的感發作用,使我們這些講者與聽者或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在這種以生命相融會相感發的活動中,自有一種極大的樂趣。而這種樂趣與是否成為一個學者,是否獲得什麼學術成就,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係。這其實就是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旨哉斯言,謎題揭曉!
原來,答案就在這裡。
葉老師所給我們的一場又一場的心靈饗宴,原來就是久已失傳的「詩教」。
這是一種以生命相融合相感發的活動,而能帶引我們激發我們去探索這種融合與感發的葉老師,她所具備的能量是何等的強大與飽滿,而她自己的生命的質地,又是何等的強韌與深微啊!
歷經憂患的葉老師,由於擁有這樣充沛的能量,以及這樣美好的生命質地,才終於成就了這罕有的與詩詞共生一世的豐美心魂。
在此,我謹以這篇粗淺的文字,向葉老師獻上我深深的謝意。
附記:
在《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的初稿裡,很驚喜地發現,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之間,葉老師曾經在臺北市第二女子中學教過高中部的國文。而我是在一九五四年秋天從香港來臺北參加插班生考試後,被分發進入臺北二女中初中部二年級,一九五六年夏天畢業。
因此,在那兩年的時間裡,我們或許曾經在校園和教室外的走廊上遠遠地相遇過吧,而無論那距離有多麼遙遠,畢竟也是師生的相遇和牽連。在半個世紀之後,終於可以確認這師生的關係,真是無限欣喜,因以為記。
書籍重點
本書是葉嘉瑩第一本口述自傳。
撰寫者張候萍學的是歷史,在天津南開大學時期旁聽葉嘉瑩的課,自此跟隨學習,在葉先生的身上見證古典詩詞的魅力和興發感動的力量。雖然不是葉先生的入室弟子,張候萍以其專業提出為先生作紀錄。訪談中,沒有時間、話題的限制,按照先生的思路暢所欲言,並常以詩詞作品作為線索,回溯童年往事、學思歷程、漂泊海外,以及師生故舊之間的往來情誼,書中還談及葉先生鮮少提到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那種人世間的隨流自重與堅毅持守,讓人為之動容。
葉嘉瑩自幼啟蒙、承襲家學,後在顧隨先生的引領下步入中國古典詩詞的殿堂,雖然歷經大時代的憂患和生活上的磨難,卻在古詩詞中汲取養分,孜孜不倦地勤奮耕耘。她更在七、八十年代扮演文化交流的使者,架起了東西方和兩岸之間文化溝通的橋樑;不但擁抱傳統,更借西方的邏輯思辨,將詩詞以簡馭繁的深隱高潔,回歸最古典、最地道的詩教,將詩詞的美學涵詠具體而微地呈現。許多人問她「古典詩詞對於現代人有甚麼意義?」葉嘉瑩體悟到詩歌中自有一種生命,透過講解詩人的作品,詩人的心靈、智慧、品格和修養,浸潤了後人的心田,使講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她更心繫現在的年輕人,希望承先啟後,為他們打開一扇門,也能體會詩詞的美好與價值。
葉嘉瑩對於詩詞的傳承不遺餘力,教學近七十年桃李滿天下,近年客座於海峽兩岸、港澳、北美等地講學,書中收錄知名學者、文人雅士之間的書信往來、詩詞唱和,許多珍貴老照片,讓本書生色不少。
作者簡介:
葉嘉瑩 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詩人。1924年生於北京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詩詞名家顧隨。1948年畢業後曾在北京的幾所中學任教,1948年隨丈夫工作赴臺灣,曾在彰化女中及臺北二女中任教,1954年起任教於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1966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1年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捐獻出自己的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專心致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和研究。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作品集》等多種著作。
張候萍 1954年生於天津。1979年至1983年就讀南開大學歷史系。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教師,現已退休。在南開大學就讀期間,有幸聆聽葉嘉瑩先生授課。1999年末在南開園與先生重逢.再次跟隨先生學習。2001年開始對先生訪談記錄,積十載之久,成《紅蕖留夢》。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葉嘉瑩口述、張候萍撰寫
優惠價: 88 折, NT$ 387 NT$ 440
本商品已絕版
或許是真的很久沒遇到美好的事或人,但不是這個原因讓我們感動,
真正的原因是,我們面對的是世間難得一遇的才情和生命!
——席慕蓉
心靈的饗宴—葉嘉瑩先生的詩教
◎席慕蓉
二○○九年二月二十一日晚間,葉嘉瑩先生應洪建全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在臺北的敏隆講堂演講,講題是「王國維《人間詞話》問世百年的詞學反思」。
從七點整準時開始到九點過後還欲罷不能,那天晚上,葉老師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以《人間詞話》為主軸,談詞的由來、特質、境界,以及雅鄭之間的微妙差異等等;上下縱橫,中西並用,再加上興會淋漓之處葉老師不時地讓思路跑一下野馬,把我們帶到一片陌生曠野,那種遼闊無邊,那種全然不受約束的自由,好像極為混沌無端難以言說,卻在同時又井然有序地一一心領神會……
何以致此?何能致此?
當時的我,只覺得葉老師在台上像個發光體,她所散發的美感,令我如醉如癡,在無限欣喜的同時還一直有著一種莫名的悵惘,一直到演講結束,離開了會場、離開了葉老師之後,卻還離不開這整整兩個多鐘頭的演講所給我的氛圍和影響。
之後的幾天,我不斷回想,究竟是什麼感動了我?
對葉老師的愛慕是當然的,對葉老師的敬佩也是當然的,可是,除此之外,好像還有一些什麼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必須去尋找去捕捉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天晚上,葉老師在對我們講解關於詞的審美層次之時,她用了《九歌》裡的「要眇宜修」這四個字。
她說:「要眇」二字,是在呈現一種深隱而又精微的美,而這種深微,又必須是從內心深處自然散發出來的才可能成其為美。
至於「宜修」則是指裝飾的必要。但是,葉老師說:這種裝飾並非只是表面的修飾,卻也是深含於心的一種精微與美好的講究。一如《離騷》中所言的「制芰荷以為衣兮,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是所謂的一種品格上的「高潔好修」。
那天晚上的葉老師,身著一襲灰藍色的連身長衣裙,裙邊微微散開。肩上披著薄而長的絲巾,半透明的絲巾上還暗嵌著一些淺藍和淺灰色的隱約光影,和她略顯灰白但依然茂密的短髮在燈光下互相輝映。
當時的我,只覺得台上的葉老師是一個發光體,好像她的人和她的話語都已經合而為一。不過,我也知道,葉老師在台上的光輝,並不是講堂裡的燈光可以營造出來的,而是她顧盼之間那種自在與從容,彷彿整個生命都在詩詞之中涵泳。
之後,在不斷的回想中,我忽然開始明白了。
原來,葉老師當晚在講壇上的「人和話語合而為一」,其實是因為,她就是她正在講解中的那個「美」的本身。
葉老師在講壇上逐字講解中的「要眇宜修」,就是她本身的氣質才情所自然展現的那深隱而又精微、高潔而又高貴的絕美。
是的,她就是「美要眇兮宜修」的那位湘水上的女神。
然而,或是因為「世溷濁而不分兮」,或是因為一種必然的孤獨,使得所有這世間的絕美,在欣然呈現的同時,卻又都不得不帶著一些莫名的悵惘甚至憂傷……
那晚之後,我在日記裡記下自己的觸動,我何其有幸,參與了一次極為豐足的心靈饗宴。
想不到,十個月之後,我又有幸參與了一次。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午,葉老師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在中壢的中央大學做了一場演講,講題是「百煉鋼中繞指柔—辛棄疾詞的欣賞」。
禮堂很大,聽眾很多,儀式很隆重。可惜的是,演講的時間反而受了限制。葉老師這次只講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她所準備的十首辛棄疾的詞,也只能講了兩首而已。
這兩首的詞牌都是《水龍吟》,一首是《登建康賞心亭》,一首是《過南劍雙溪樓》。葉老師說,辛棄疾一向是她所極為賞愛的一位詞人。
他正是能以全部的心力來投注於自己的作品,更是能以全部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作品。他的生命與生活都以極為真誠而又深摯的態度進入文學創作。
因此,在講解這兩首《水龍吟》之時,葉老師就要我們特別注意創作時間的差異對作品的影響。她說,基本上,生命的本體(感情與志意)是不變的,可是,辛棄疾一生傳世的詞,內容與風格卻是千變萬化,並且數量也有六百多首。
她為我們選出的這第一首《水龍吟》,辛棄疾三十四歲,正在南京,在孝宗的朝廷。寫《登建康賞心亭》的時候,離他當年率領義兵投奔南朝,那熱血沸騰壯志昂揚的英雄時刻,已經過了十個年頭了。
後面的一首《過南劍雙溪樓》,辛棄疾已經有五十多歲了,而在這之前,被朝廷放廢了十年之久。
辛棄疾的一生,六十八載歲月(一一四○—一二○七年),有四十多年羈留在南宋,中間又還有二十年的時光是一次次被放廢在家中。
這樣的蹉跎,置放於文學之中,會產生出什麼樣的作品?
我們在台下靜靜地等待著葉老師的指引。
這天,站在講台上,葉老師仍是一襲素淨的衣裙,只在襟前別上了一朵胸花,是中央大學校方特別為貴賓準備的,深綠的葉片間綴著一小朵紅紫色的蝴蝶蘭。
她的衣著,她的笑容,她的聲音,她的一切,本來都一如往常,是一種出塵的秀雅的女性之美。可是,非常奇特的,當她開始逐字逐句為我們講解或吟誦這兩首《水龍吟》之時,卻是隱隱間風雷再起,那種雄渾的氣勢逼人而來,就彷彿八百多年前的場景重現,是詞人辛棄疾親身來到我們眼前,親口向我們一字一句訴說著他的孤危而又蹉跎的一生了。
在「楚天千里清秋」微微帶著涼意的寂寞裡,我們跟著辛棄疾去「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心裡湧起了真正的同情。非常奇妙的轉變,在我的少年時,那些曾經是國文課本裡生澀而又蒼白的典故,為什麼如今卻都化為真實而又貼近的熱血人生?原來,辛棄疾親身前來之時,他的恨,他的愧,他的英雄淚都是有憑有據,清晰無比的啊!
我們跟隨著他掠過了二十年,來到南劍雙溪的危樓之前,但覺「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到底要不要「燃犀下看」呢?那黑夜的肅殺與詞人的忐忑,到此已是一幅結構完整層次分明的畫面了。
等到「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這幾句一出來,我一方面覺得自己幾乎已經站在離辛棄疾很近很近的地方,近得好像可以聽見他的心跳,感覺得到他的時不我予的悲傷。可是,一方面,我又好像只看見這十二個字所延伸出來的人生境界。這就是「文學」嗎?用十二個字把時空的深邃與浩瀚,把國族與個人的命運坎坷,把當下與無窮的對比和反覆都總括於其中,這就是「文學」嗎?
因此,當葉老師念到最後的「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繫斜陽纜」的時候,在台下的我不得不輕聲驚呼起來。
驚呼的原因之一是,這「繫斜陽纜」更是厲害!僅僅四個字而已,卻是多麼溫暖又多麼悲涼的矛盾組合,然而又非如此不可以終篇,僅僅四個字,卻是一個也不能更動的啊!
驚呼的另一個原因是,終篇之後,我才突然發現,剛才,在葉老師的引導之下,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之間進入了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悲笑一生。他的蹉跎他的無奈不僅感同身受,甚至直逼胸懷,使我整個人都沉浸在那種蒼茫和蒼涼的氛圍裡,既感歎又留戀,久久都不捨得離開。
是何等豐足的心靈饗宴!
等我稍稍靜定,抬頭再往講台上望去,葉老師已經把講稿收妥,向台下聽眾微笑致意,然後就轉身往講台後方的貴賓席位走去,準備就座了。亭亭的背影依然是她獨有的端麗和秀雅……
可是,且慢,那剛才的辛棄疾呢?
那剛剛才充滿在講堂之內的蒼涼與蒼茫,那鬱鬱風雷的迴響,那曾經如此真切又如此親切的英雄和詞人辛棄疾呢?
請問,葉老師,您把他收到什麼地方去了?
何以至此?何能至此?
這不是我一個人在思索的問題,那天會後,許多聽眾也在彼此輕聲討論。
我聽見有人說「是因為聲音,聲調」。有人說「是因為先生學養深厚,又見多識廣」。有人說:「是因為她自幼承受的古典詩文教育,已經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了。」還有人說:「恐怕是因為她自身的坎坷流離,所以才更能將心比心,精準詮釋的吧。」
我在旁邊靜靜聆聽,大家說得都沒有錯,這些也應該都是葉老師所具有的特質。但是,我總覺得,是不是還有別的更為重要的質素,才可能讓葉老師如此的與眾不同呢?
這是我一直想去尋求的解答。不過,我也知道,那極為重要的質素,想必也是極為獨特與罕見的,又如何能讓我就這樣輕易尋得?
直到最近,讀到《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的初稿,發現書中有兩段話語,似乎就是給我的解答,在此恭謹摘抄如下:
……詩詞的研讀並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我之所以有不懈的工作的動力,其實就正是因為我並沒有要成為學者的動機的緣故,因為如果有了明確的動機,一旦達到目的,就會失去動力而懈怠。我對詩詞的愛好與體悟,可以說全是出於自己生命中的一種本能。因此無論是寫作也好,講授也好,我所要傳達的,可以說都是我所體悟到的詩歌中的一種生命,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的力量。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認為詩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當然在傳達的過程中,我也需要憑藉一些知識與學問來作為一種說明的手段和工具。我在講課時,常常對同學們說,真正偉大的詩人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的,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在他們的詩篇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而我們講詩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透過詩人的作品,使這些詩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機會。而且在這個再生的活動中,將會帶著一種強大的感發作用,使我們這些講者與聽者或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在這種以生命相融會相感發的活動中,自有一種極大的樂趣。而這種樂趣與是否成為一個學者,是否獲得什麼學術成就,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係。這其實就是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旨哉斯言,謎題揭曉!
原來,答案就在這裡。
葉老師所給我們的一場又一場的心靈饗宴,原來就是久已失傳的「詩教」。
這是一種以生命相融合相感發的活動,而能帶引我們激發我們去探索這種融合與感發的葉老師,她所具備的能量是何等的強大與飽滿,而她自己的生命的質地,又是何等的強韌與深微啊!
歷經憂患的葉老師,由於擁有這樣充沛的能量,以及這樣美好的生命質地,才終於成就了這罕有的與詩詞共生一世的豐美心魂。
在此,我謹以這篇粗淺的文字,向葉老師獻上我深深的謝意。
附記:
在《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的初稿裡,很驚喜地發現,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之間,葉老師曾經在臺北市第二女子中學教過高中部的國文。而我是在一九五四年秋天從香港來臺北參加插班生考試後,被分發進入臺北二女中初中部二年級,一九五六年夏天畢業。
因此,在那兩年的時間裡,我們或許曾經在校園和教室外的走廊上遠遠地相遇過吧,而無論那距離有多麼遙遠,畢竟也是師生的相遇和牽連。在半個世紀之後,終於可以確認這師生的關係,真是無限欣喜,因以為記。
書籍重點
本書是葉嘉瑩第一本口述自傳。
撰寫者張候萍學的是歷史,在天津南開大學時期旁聽葉嘉瑩的課,自此跟隨學習,在葉先生的身上見證古典詩詞的魅力和興發感動的力量。雖然不是葉先生的入室弟子,張候萍以其專業提出為先生作紀錄。訪談中,沒有時間、話題的限制,按照先生的思路暢所欲言,並常以詩詞作品作為線索,回溯童年往事、學思歷程、漂泊海外,以及師生故舊之間的往來情誼,書中還談及葉先生鮮少提到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那種人世間的隨流自重與堅毅持守,讓人為之動容。
葉嘉瑩自幼啟蒙、承襲家學,後在顧隨先生的引領下步入中國古典詩詞的殿堂,雖然歷經大時代的憂患和生活上的磨難,卻在古詩詞中汲取養分,孜孜不倦地勤奮耕耘。她更在七、八十年代扮演文化交流的使者,架起了東西方和兩岸之間文化溝通的橋樑;不但擁抱傳統,更借西方的邏輯思辨,將詩詞以簡馭繁的深隱高潔,回歸最古典、最地道的詩教,將詩詞的美學涵詠具體而微地呈現。許多人問她「古典詩詞對於現代人有甚麼意義?」葉嘉瑩體悟到詩歌中自有一種生命,透過講解詩人的作品,詩人的心靈、智慧、品格和修養,浸潤了後人的心田,使講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她更心繫現在的年輕人,希望承先啟後,為他們打開一扇門,也能體會詩詞的美好與價值。
葉嘉瑩對於詩詞的傳承不遺餘力,教學近七十年桃李滿天下,近年客座於海峽兩岸、港澳、北美等地講學,書中收錄知名學者、文人雅士之間的書信往來、詩詞唱和,許多珍貴老照片,讓本書生色不少。
作者簡介:
葉嘉瑩 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詩人。1924年生於北京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詩詞名家顧隨。1948年畢業後曾在北京的幾所中學任教,1948年隨丈夫工作赴臺灣,曾在彰化女中及臺北二女中任教,1954年起任教於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1966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1年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捐獻出自己的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專心致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和研究。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作品集》等多種著作。
張候萍 1954年生於天津。1979年至1983年就讀南開大學歷史系。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教師,現已退休。在南開大學就讀期間,有幸聆聽葉嘉瑩先生授課。1999年末在南開園與先生重逢.再次跟隨先生學習。2001年開始對先生訪談記錄,積十載之久,成《紅蕖留夢》。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