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Believe in Zero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應該被世界所遺忘
一連串關於希望、韌性、決心和家庭的生命前線故事。
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基金會(the U.S. Fund for UNICEF)主席兼CEO的凱羅‧M‧史登發出、一個視世界兒童如己出的溫情呼籲!
藉由凱羅視察世界兒童的經歷,提供世人充滿力量、真實得令人無法漠視的生命現況。
從孟加拉共和國、莫三比克、地震蹂躪過後的海地,到巴西的亞馬遜盆地,凱羅不僅直指當地急迫的人道危機、描述她所遇見的人們,也穿插了迷人且特別的當地事物和歷史在書中。故事裡有許多因艱困環境被激發出的人性光輝:試圖做出改變的堅強母性、當地落後社區裡人們不平凡的願景,還有一群即使身在最悲慘處境中,仍懷抱夢想和希望的孩子。藉由她的國際意識,這些故事也將對我們自己的孩子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透過閱讀這本不可思議的書,凱羅希望讀者可以開闊的心胸和思緒,並且帶給各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孩子應該失去基本的生命支持」足以啟發每一位孩子與母親的理念。
本書特色
作者凱羅‧M‧史登以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基金會主席暨CEO的身分,分享親自關懷落後國家兒童的珍貴經歷,當地因為戰爭、天災、資源缺乏,而產生普遍性的貧窮、疾病、和飢荒,她多次將該處困乏的生活環境與美國紐約家鄉所擁有的醫療制度、兒童福利、繁榮的經濟、交通和資訊做比較,提醒我們是因為「幸運」而生長在此,但世上還是有些「不幸運」的人一出生就得面對不公平且艱困的日常生活:還在母腹時即染病、不到成人的年紀就需要工作…。凱羅也以同為母親的身分,深刻感受那些生病或挨餓孩子母親的心情,這些孩子與他們的家人都不應該被世界所遺忘、被放棄;透過這些令人動容的真實故事,她呼籲各界不要停止任何方式的支援,終能使零飢餓、零貧窮、零疾病成真的那一天到來。
作者簡介:
凱羅‧M‧史登 Caryl M. Stern
在非營利組織從事兒童和公民權利提倡超過三十年。自2007年五月開始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基金會(the U.S. Fund for UNICEF)的主席及CEO,領導該會的國家辦公室,以及其他五個地區性辦公室的每日工作。她之前服務於反毀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擔任營運長兼資深總監。現與家人定居紐約。
譯者簡介:
顏瑞
出版社、雜誌社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親善大使們的真情推薦
對任何想要以服務來奉獻給世界的人,凱羅.史登足以成為他們的模範。透過她的旅行,無論是在戰爭、人道危機或天災的地區,亦或UNICEF從事艱辛且漫長活動的偏遠地帶,她都還是願意花時間與當地的孩子、家庭、社區人員談上幾句,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所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的希望和夢想。這本書對有興趣從事保障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成長、茁壯,並且發展出改變世界潛能的人來說是必讀經典!
—劉玉玲 演員
UNICEF比起其他組織都拯救了更多的孩童生命。凱羅.史登和所有UNICEF的夥伴是我們在這場拯救世界弱勢兒童戰爭中最勇敢的戰士。他們不在乎所需要進入的國家有多麼地危險和不穩定,或一個孩子的性別、政治立場或宗教信仰如何;凱羅和UNICEF最在意的就是接近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我相信零可以成真,且任何與凱羅相處過的人也都會相信。
─葉文 華裔美國設計師
與UNICEF的旅行經驗改變了我的生命,跟凱羅.史登一樣,從世界兒童身上所獲得的學習讓我充滿敬畏和驚嘆之情。在她的新書中,凱羅用她身為一名母親的雙眼和一顆人道主義者的心,將那些動人的故事帶回給我們。
─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 演員、歌手
凱羅深知孩童的重要性。透過這本書,展現了她對於保護世界兒童的熱情,使我們明白加入援助的需要,逐步邁向零孩子死於可預防原因那天的到來。
─保羅‧蓋索(Pau Gasol) 西班牙職業籃球運動員
各界感動推薦
「一部為了確保所有孩子都得以懷抱大志,並得到奮鬥機會使夢想成真的有力書寫與心碎報導。」
—《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
史登具備一種能力,能透過簡單的交流跨越不同的文化、語言的藩籬、懸殊的經濟背景:她以同為母親的身分與非洲婦女溝通,以她猶太後裔的身分理解流民的心路歷程。這種能力是她傳授有心幫助危難兒童者諸多課程裡最棒的部分。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凱羅.史登以她保護現今全球最脆弱的兒童的第一手經驗,做出了深刻、濃烈而個人的陳述。透過她的雙眼,我們強烈地呼籲世人重新覺醒那種普遍為人父母者,想要與子女分享希望和願景的心,以及意識到那些阻絕世界上邊緣化家庭擁有希望的不公不義。她以同理心、人性、極度的樂觀,使讀者和她一樣相信聯合國兒童發展基金會(UNICEF)這個公正的平台,完成零飢餓、零貧窮、零疾病的大膽目標。
—提姆西‧P‧施瑞佛爾(Timothy P. Shriver)博士 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主席暨CEO
凱羅.史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之一。當我與凱羅進行UNICEF的一項實地視察時,我親眼看見了她對世界每一位孩童極其美好的愛。她的故事讓我們瞭解到不只我們自己的孩子,每一位孩子都值得活在一個健康和快樂的生活裡。
─泰森‧錢德勒(Tyson Chandler)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身為世界公民,團結起來為全球兒童做出改變是我們的責任。身為四個孩子的母親,我對於凱羅.史登和UNICEF為保障孩子們擁有基本日常必需品,如乾淨用水、可食用的食物、可預防疾病的藥物的每日工作感到驚奇。這本書不僅帶來溫暖,也具有啟發性。我希望你們可以閱讀它,並且加入UNICEF的「我相信零可以成真」活動。我們的孩子需要我們。
─ 海蒂‧克隆(Heidi Klum) 德國名模、節目主持人、時裝設計師
名人推薦: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親善大使們的真情推薦
對任何想要以服務來奉獻給世界的人,凱羅.史登足以成為他們的模範。透過她的旅行,無論是在戰爭、人道危機或天災的地區,亦或UNICEF從事艱辛且漫長活動的偏遠地帶,她都還是願意花時間與當地的孩子、家庭、社區人員談上幾句,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所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的希望和夢想。這本書對有興趣從事保障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成長、茁壯,並且發展出改變世界潛能的人來說是必讀經典!
—劉玉玲 演員
UNICEF比起其他組織都拯救了更多的孩童生命。凱羅.史登和所有U...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羅莎的長路
莫三比克(Mozambique),二○○七年一月。
所有我去過的地方,無論是工業化國家的大城市,或是開發中國家的偏僻小村落,我發現有三件事情放諸四海皆準。
首先,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球。有時是橡膠或塑膠材質,更多的時候只是用碎布和棉線纏出來的。但不管哪一種,我總能看見當一個孩子扔或踢出一顆球時,必有其他的孩子會將球再扔或踢回來。
二來,我的大腿並不歸我所有。只要我一不留神坐到地上且耐心坐定,不用多久一定會有孩子自己就爬了上來。
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天下父母想給孩子的都相同。我們希望他們健康、安全、感到被愛,希望他們受教育、懷抱夢想,並有機會努力爭取使之實現。這些舉世皆然,無論那裡的人們能否溫飽,教育資源足夠與否,有沒有自來水、電力或基本醫療。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或許不同,但只要是父母,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
我第一次見到羅莎,是在莫三比克的一間生育診所。診所只能經由一條泥濘的土路到達,離市中心、商店或市集都很遠,我很訝異我們的吉普車司機居然還找得到。診所只有簡單的兩室隔間,一間是分娩室,一間是產婦病房。這裡確實有牆面、窗戶、電力、自來水(四樣我們一路上鮮少看到的設備),但依然沒有風扇和空調,唯獨待在室內能免於烈日的直接曝曬。然而屋子裡依舊悶熱難當,呼吸困難。
走進分娩室,我發現裡面只有一張附腳凳的分娩台,另一張更小的台子上有幾樣基本的醫療器材。隔壁的產婦病房,則是十張狹小的金屬床緊密並排,蚊帳從天花板垂掛而下。我發現裡面沒地方坐,只找到一張被扔在角落的金屬椅,顯然平常沒什麼訪客。
這裡沒有醫生或合格護士,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助產士。在世界的這個角落,嬰孩的誕生與女人的分娩,只能選擇在自家當中由親人協助,或是來這在教育程度只相當於美國六年級的醫護員的幫助之下生產。
羅莎蓋著一條色彩斑斕的被單躺在床上休息,她一小時前才剛生產完,她美麗的小女兒就躺在旁邊。看著她們,讓我想起許多年前懷著小兒子詹姆士的那個夏天,紐約的溽暑令我我幾乎度日如年,舉步維艱。然而,羅莎和這裡其他八位女士,沒有任何一位看來為悶熱所苦。
在羅莎臉上我看到了筋疲力竭與喜悅交雜的神情,一種我們這些生過孩子的女人都懂的情緒。羅莎骨架寬大,膚色黝黑,一頭短髮辮,剛自然產下了她的女兒,沒有使用任何止痛劑或麻醉劑。
我亟欲知道病房裡這些產婦的想法和感覺,既然羅莎的床是裡頭唯一蚊帳沒罩實的,我靠了過去,點頭示好。我不確定該怎麼開口。面對一個妳完全不認識,且剛經歷了她人生裡最私密(更別提情感強烈波動,身體巨大折磨)分娩過程的女人,該說些什麼?
我想出了一個無害而友善的開頭。我對她微笑,問道:「這是妳第一個孩子嗎?」
她態度平淡、語氣如常到一開始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聽懂了,亦或口譯是否正確。她的回答是:「第一個活下來的。」
我的震撼教育自此開始。
我從未到過任何像莫三比克這樣的地方,不曾如此切身地體認到開發中國家的現實生活。我生於六○年代紐約州的威斯特徹斯特郡北方,在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郊區生活中長大。父親是足科醫生,母親是家庭主婦兼房地產仲介員。我們住的房屋寬敞,街區美麗,在當地的學校求學,可說生活無虞。
我少數堪稱「吃苦」的經驗,也不過是每年夏天參加在賓州波科諾山露營的猶太夏令營,以及二十多歲時交往了一名露營狂,對他而言,最理想的週末是心血來潮地來場野林求生。他會興高采烈地搭起帳棚,然後跳進冰涼的湖水裡洗澡。而我則是拿驅蟲劑噴個不停才能平息焦慮(我過去長期對蚊子和蜘蛛極度恐慌)。他唯一的讓步是讓我使用茅坑。在他朋友和他們女友的餘興消遣裡,我比自己想得還要嬌生慣養。實在很難預見這樣的人最後會跑到開發中國家的偏遠地區工作。
遇到羅莎之前一年,我恐怕連從地圖裡指出莫三比克都有困難。我當時剛滿五十歲,前面有長達十八年都在反毀謗聯盟工作。為了更上一層樓,我申請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基金會的首席營運長一職。當時身兼基金會主席與CEO的奇普.里昂(Chip Lyons)正在尋覓人選,以便在他致力於國際事務的時候,能有人負責整個組織的日常運作。當我聽著奇普先生闡述他的願景,細數著包羅萬象的海外經驗,我開始想像自己在那裡工作。我腦中滿是自己身處偏遠地區的畫面,體驗奇普先生所描繪那些經歷,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而對於何謂真正的貧窮,以及實際住在開發中國家是怎麼一回事,我當時的認知十分有限,但光是想像那些情景就已令我神往。我榮幸地從奇普先生手上接下這個職位,進入了他的團隊。
就在我到職三星期,尚在適應會內工作之際,奇普把我叫進他的辦公室,關上門說我們得談談。我太擔心是否自己做錯了什麼,差點沒聽見他接下來說的話。奇普得到一個天大的事業良機,受聘至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那對任何致力於改善全球兒童生活的工作者都是美夢成真。他接下了那份工作,幾個月內就會離開這裡。我極度錯愕,不太確定這件事與我的關聯。等好不容易回過神,我明白了奇普是鼓勵我爭取這個他所留下的會內最高職位。
我看著他覺得像是他瘋了。「我不知道,我從沒到過我們基金會幫助的那些國家,沒有第一手的實務經驗,不太確定自己是否真的理解那些問題,更遑論解決。董事會怎麼可能考慮我?」我沒說出口的是,我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想要這個職務。奇普長於外交,有其一套細膩幽微,近乎歐洲人的處事風格,而我則是典型的美國人──直接、高聲、自信。至少給我一點培訓吧!
奇普堅信我能學會接任他職務所需的一切,並願意指導我。在他離開前的幾個星期,我們每天開會。他交給我成山的檔案、書籍、報表,還有各式文件讓我研讀,包括影片,無數個小時的錄影帶。我讀資料、看影片,然後我們再討論。我們的計畫是要在這些研讀之末安排我實地走訪一趟,以親見所學到的一切。我和奇普,以及兩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將一同前往莫三比克──一個國土廣袤的東非國家,也是奇普之前待的地方。他會安排一條路線,讓我直接感受赤貧加諸於當地婦女與孩童的影響,理解本會在面對各種挑戰時所扮演的角色。
我發現自己異常緊張。過往的工作生涯中我也時常出差,但從未去過非洲,也沒有造訪開發中國家的經驗。我需要打哪些預防針?在莫三比克都吃些什麼?疫苗會讓我不舒服嗎?或是蟲子?然而最令我憂心的是我的專業性。面對那些我將目睹與經歷的一切,我的心理狀態夠堅強足以維持專業嗎?面對那些景象、氣味、疾病,我會是什麼反應?我能親眼目睹人們飽受苦難,而後自我消化處理,並能最終以明確的隻字片語來傳述嗎?
第一章 羅莎的長路
莫三比克(Mozambique),二○○七年一月。
所有我去過的地方,無論是工業化國家的大城市,或是開發中國家的偏僻小村落,我發現有三件事情放諸四海皆準。
首先,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球。有時是橡膠或塑膠材質,更多的時候只是用碎布和棉線纏出來的。但不管哪一種,我總能看見當一個孩子扔或踢出一顆球時,必有其他的孩子會將球再扔或踢回來。
二來,我的大腿並不歸我所有。只要我一不留神坐到地上且耐心坐定,不用多久一定會有孩子自己就爬了上來。
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天下父母想給孩子的都相同。我們希望...
目錄
推薦序/蒂雅.李歐妮
第一章 羅莎的長路
第二章 見證達佛
第三章 我相信「零」可以成真
第四章 我們該教孩子什麼
第五章 海地的白襯衫
第六章 尊重傳統,帶來改變
第七章 孟加拉的提袋工
第八章 沙漠裡的女子
致謝
推薦序/蒂雅.李歐妮
第一章 羅莎的長路
第二章 見證達佛
第三章 我相信「零」可以成真
第四章 我們該教孩子什麼
第五章 海地的白襯衫
第六章 尊重傳統,帶來改變
第七章 孟加拉的提袋工
第八章 沙漠裡的女子
致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