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開悟實修法門──觀呼吸
本書是佛使比丘數百本著作中的翹楚,介紹觀呼吸的十六個步驟,並詳細說明禪和子可能碰到的每一個難題和修禪的利益。只要修完觀呼吸的十六個步驟或階段,四念處自然成就。四念處一旦成就,七覺支就圓滿,智見和解脫也跟著水到渠成。
《觀呼吸》講解「岀入息念」,說明專注呼吸、觀察呼吸就可明瞭生命的真相,解脫一切煩惱痛苦。 觀呼吸,建立在吸氣和呼氣之上的正念。它的意思是:在每一個吸氣和呼氣的當下,建立在每一個所緣相之上的正念。開始時,把正念建立在呼吸之上,然後建立在各種覺受、各種心境之上,接著建立在無常、苦、無我的法印之上,最後建立在捨離之上,這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作者簡介:
佛使比丘(Ajahn Buddhadasa,1906年-1993年),近代上座部佛教長老,泰國著名佛教僧侶。法號「因陀般若」(Indapanno),意思是「大智慧」(Great Wisdom)。因為發願成為佛陀的侍者,而更名為佛使(Buddhadasa)。創建「解脫自在園」(Suan Mokkh)禪坐中心。1928年至1932年在曼谷求學,後來發願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探討佛法。於是他離開曼谷回到家鄉猜耶縣,在弟弟及其他法友的支持下,於森林中成立禪坐中心,即今「解脫自在園」的前身。
譯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臺灣臺南縣人,1945 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乗佛教研究所所長等職。畢生以弘法利生為志業。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並長年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
已出版書籍《佛使比丘:南傳佛教第一人》、《心之旅承──中陰教授》、《當修行者遇上大師》、《直指法身》、《藏密度亡經》、《修心與慈觀》、《心靜煩惱心熄》、《聖道修習》、《武藝中的禪》、《何來宗教》、《法味》、《佛教在中國》、《慧眼初開》、《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學佛釋疑》、《心如熾火》、《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西藏生死書》、《心靈神醫》、《意識的歧路》、《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古銅佛像》、《心地觀經》(末三品,英譯本)、《行願──玄奘的故事》(英譯本)、《孔子聖蹟圖》(英譯本)、《水月禪心》(英譯本)、《肢體語言》等三十二部譯著;小冊子有《禪修與心靈淨化》、《空性與心靈療癒》、《開心之鑰──轉念》、《菩薩道的修行》、《居士佛教》、《在家學佛》、《一心三觀》、《死後的真相》、《阿彌陀經的治療法門》、《從死亡談生命》、《西藏佛教簡介》、《西藏佛教的修行道》等十二種;另有中英專文千餘篇發表於海內外報刊雜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譯序
這本書的翻譯過程,歷時四年之久,也是我繼《菩提樹的心木》、《法味》、《人生錦囊》等書之後,所翻譯的佛使尊者的巨著。對於這一位二十世紀的世界思想家,我衷心仰慕,下一個工程便是撰寫他的傳記,讓中文讀者對他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近年來,臺灣掀起修持原始佛教的熱潮,而南傳佛教保持了原始佛教的風貌,因此從南傳佛教諸大師的現代著作中,最容易掌握原始佛教的精神。毫無疑問的,佛使尊者是當代南傳佛教的泰斗,他深入巴利三藏,又涉獵北傳佛教的禪宗典籍,故能抉擇佛陀正義,傳正法眼藏,被公認為當今佛教界最具代表性的阿羅漢。
禪修是佛教所有傳承的共法,在戒定慧三學中,定學居於樞紐地位,上承戒學,下啟慧學,故佛教凡言修行必以禪定為主。禪定不離止觀,止觀不離四念處,而四念處具足於觀呼吸 (古譯「念出入息」),因此觀呼吸為佛法的核心。觀呼吸成功了,當能直證涅槃寂靜。
佛陀藉觀呼吸的修習而開悟,可惜的是相關著作不多,而且語焉不詳,北傳佛教更因門戶之見,斥為小乘教法而不屑一顧。本書是佛使尊者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禪定功深的結晶,更是觀呼吸法門的極致。涵泳本書而力行之,必得當生開悟。
我盡量以淺近的白話文來翻譯本書,但有時還得援用固有佛教名相才能簡潔。遺憾的是,本書最後突然中止,並未有完整的結論,希望能夠找到續文,加以補足。
我與佛使尊者有一面之緣,他授權也鼓勵我將他的開示譯成中文。本書之所以定價流通,意不在圖利,而是祈願本書常留人間,永為眾生明燈。
謹以本書獻給法界眾生,尤其是慧炬的工作伙伴和護法,沒有他們提供殊勝因緣,就沒有我個人非常微不足道的成績,沐浴三寶之恩,唯有追隨諸大德之後,長擎慧炬耳。
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六日鄭振煌序於慧炬
名人推薦:中譯序
這本書的翻譯過程,歷時四年之久,也是我繼《菩提樹的心木》、《法味》、《人生錦囊》等書之後,所翻譯的佛使尊者的巨著。對於這一位二十世紀的世界思想家,我衷心仰慕,下一個工程便是撰寫他的傳記,讓中文讀者對他有比較完整的認識。
近年來,臺灣掀起修持原始佛教的熱潮,而南傳佛教保持了原始佛教的風貌,因此從南傳佛教諸大師的現代著作中,最容易掌握原始佛教的精神。毫無疑問的,佛使尊者是當代南傳佛教的泰斗,他深入巴利三藏,又涉獵北傳佛教的禪宗典籍,故能抉擇佛陀正義,傳正法眼藏,被公認為當今佛教界...
章節試閱
接受「觀呼吸」訓練的禪和子,必須對它有徹底的瞭解,從隱喻中獲得好處。從前的老師很喜歡使用隱喻,譬如《清淨道論》的作者,就在序中描述「觀呼吸」說:
「屹立在地上的智者,擧起手中的銳利武器,在石頭上磨,然後勤奮地清除了濃密的叢林。」
「智者」就是天生睿智的人,這種睿智是不成熟的,有待發展成真誠的「觀智」。有志修行的人,必須銳利得足以進一步發展天生的睿智。遲鈍的人,無法以此處所討論的方法來修行。依據規矩,他必須先以信仰為基礎或運用各種儀式。
雖然具有天生的睿智,禪和子還必須「屹立在地上」;所謂「地」,就是指「戒」。他必須嚴守戒律,才能去除瑕疵和苦難。戒被比喻為堅實的地,上面可以安全地站人,與泥地或沼澤地相對照。精進修行的人,不管他是出家僧侶或在家居士,都必須戒行清淨,屹立在戒上。
「銳利武器」就是「世俗智」,指經由研究所獲得的各種瞭解,特別是與修行有關的各種知識。藉著「磨」的過程,這種「世俗智」可以轉化成「出世智」,觀照深遠,足以解除枷鎖和天性。「手」就是「運作智」,可以指示在六道中流浪的眾生應該怎麼做。它表示自然智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的層次,知道應該做什麼和怎麼做。「石頭」就是專注。專注的修行,必須「先」於觀;它是智慧和觀的基礎。不論是自然的專注或有意發展出來的專注,都是武器在上面磨的石頭。
「勤奮」指「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勤如意足、心如意足、觀如意足。這「四如意足」是成功的要件。「濃密的叢林」指煩惱。這些煩惱會像「濃密的叢林」裡的荊棘,伸出刺來。清除了濃密的叢林,比喻清除了重重的煩惱。
這些隱喻勾勒出修行的方法,也指明了各種善良品質 ( 如道德等 )間的相互關係。它們可以消除誤解,鼓勵人們修行。
「屹立在地上的智者,擧起手中的銳利武器,在石頭上磨,然後勤奮地清除了濃密的叢林。」禪和子的內眼,必須常常記住這一個公式。立志修行的人,首先必須去除障礙。障礙主要有十種,或大或小,會牽絆禪和子。
一、居處障:禪和子關心他的居處,擔憂要住的地方——也放不下為了要在樹林裡修行而必須放棄的舒適寺院。居處障甚至包括關心修行所在地的小茅屋,如驅蟻、修補漏水的屋頂或其他必須費心的事情。所有這些都是障礙,不利修行。禪和子必須一開始就把這些事情全都解決好,才不會有後顧之憂。因此,初機最好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修行,才不會有所牽掛。若能在樹下修行,當然好過在茅屋中修行——不過,必須尋找完全隱蔽的樹才行,免得受到好奇的旁觀者干擾。如果他找不到這種樹,也要保持心的寧靜,即使有人盯著看,也要無動於衷。在樹下修行,可以完全免除居處的障礙。
二、家庭障:關心資助他修行的護法,唯恐他們生病,或有一天沒碰面就擔憂會失掉他們。對護法的感情和執著,一定會帶來憂慮。禪和子必須改變他的心態,暫時把護法觀想成死去了。
三、名聞利養障:禪和子害怕一開始修行就會失去過去所享有的好處,希望在修行結束後,還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名聲……。總之,就是害怕會失掉什麼。禪和子必須果敢地捨棄一切名聞利養,因為這些都有礙於證取涅槃的修行。在訓練期間,禪和子必須放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一切東西,接受窮困的生活。如果在修行時有什麼需要產生,也不可以講或想,一切都要放下,等到後來才處理。
四、社會承諾:包括關心在自己權威、照顧或責任下的人們;這些社會承諾必須整個放棄。禪和子必須決心單獨生活。雖然他在訓練完後還要回到社會去,但在這之前,他必須放下一切。
五、工作障:禪和子所負責而還沒有完成,或他特別喜歡的工作,都可以說是障礙。禪和子必須有明智而清晰的認識,除了目前的修行以外,沒有那一樣工作是重要的。修行才是最有價值和最重要的工作,其他都是小事,不得妨礙修行。一些不重要的小事情如果可以解決,如委派適當的人去做,也要在修行之前安排好。
六、旅行障:由旅行所產生的憂慮,會對兩種人構成障礙。最重要的,任何人如果是在旅行時修行,就是一種障礙。在這種情況下,禪和子千萬不可以掛念與旅行有關的任何事情,如第二天要住哪裡……。消除這種障礙的方法,就是要覺得自己好像在做短程旅行而已。其次,有些人喜歡到遠處旅行,卻必須在某一個地方接受訓練,這也會構成障礙。這種人必須克服他對旅行的執著。譬如,他必須把季節和氣候置之度外,不去想哪個地方值得看或值得住。而且,他不可以想過去他所喜愛的旅行。在雨季中,他不可以計畫修行後要到哪裡去旅行。
七、親戚障:對親戚 ( 從父母到遠親 ) 的關心,會形成一種障礙。禪和子不可讓他對親戚福禍的牽掛妨害到修行。如果他至誠修行,就絕對不可以讓自己受到這類事情的影響。如果他是一位僧侶,就必須提醒自己既然出家,就要厭離世間,就要完全捨離親戚。他必須進一步觀想 ( 特別是在訓練期間 ),發展出完全捨離一切人、事、物的感覺。如果他是一位在家居士,就必須觀想,他正在為自己和親戚尋找最好的東西。而且,僧侶和在家居士都必須觀想,任何親戚都不能幫助他從六道輪迴獲得解脫。在這個世間裡,即使是最親近的親戚、父母、兒女,都幫不上什麼忙。每個人都必須幫助自己,因此我們也應該給予每一個人幫助自己的機會。只有解脫輪迴的人,才能夠幫忙那些仍然在六道中輪迴的親戚。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無法解脫,絕對幫不了別人的忙。
八、疾病障:禪和子不應該害怕陌生的修行和生活方式會使他生病;如果他在修行中生病了,而且沒有治好的可能,也必須愉快地忍受這種情況,精進不退,把生命置之度外。最重要的是:不要擔心將來可能會生病。禪和子不可以擔心他的健康會有什麼變化、他能不能獲得治療,或他可以從哪兒拿到藥。他一點也不可以擔憂這些事情。修行就是在吃不死的藥,它可以治療最危險的疾病——煩惱和苦。「法」藥可以保證永遠不生這些疾病,而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體證的。任何人的健康情形如果已經不好,就必須趕緊治療好,免得在修行時還要為治療操心。如果他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嘗試過各種方法,還不能治好病的話,最好是放棄治療,不要再傷腦筋了。禪和子必須以精進修行來對抗死亡。他必須勇敢、意志堅強,不讓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在心中佔有任何地位。他必須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修行。
九、研究障:在同一時間修行和研究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一個人已經決定精進修行,且希望獲得修行的最佳結果,就必須暫時放下研究。( 請注意:「研究」此處是指學術上的研究,不包括向善知識或禪師請示修行上的問題。) 耽於鑽研書本的人,一定要放棄這種執著。同樣道理,老師如果也希望獲得修行的最佳結果,就必須放棄對教學生的執著。
十、神通障:有些人念念不忘要獲得神通,他們發現神通很誘人。任何人如果執著於獲得神通,而且也是為了這個目的才來修行,就會很容易走火入魔。禪和子必須完全放棄獲得神通的欲望;如此,他的修行才能直接通往聖道和果,最後證得涅槃。對於那些還沒有開始修行的人而言,這是去除神通障的方法。真誠修行,並且已經獲得某種神通的人,自然會對神通產生極大的興趣。於是,他滿腦子都是以獲得神通作為修行的目標。這是高深修行的極大障礙,使人無法證得無常、苦、空的三法印真理。在證得涅槃之前,必須先了悟三法印;一般人以為證取涅槃的同時也可以獲得神通,這是錯誤的。但是,透過修行而證得最高真理的人,可能也會獲得神通的副產品。這不是一般的現象,只有某些人在某些情況下才會發生。獲得神通的修行方法,和證取涅槃的修行法門截然不同,二者不可混為一談。禪和子必須至誠求取涅槃,不可追求神通。神通的獲得,完全是一種獲得名聞利養的方法,對於消除煩惱是毫無用處的。
上面討論過的十種障礙,會妨害修行。這些障礙如果無法清除,就找不到專注的磨石,可以用來琢磨智慧的刀刃。沒有銳利的刀刃,如何能清除煩惱的叢林呢?因此,消除障礙是非常重要的前行,不可掉以輕心。
禪和子必須知道如何選擇最有利於修行的地點和環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他必須知道自己的性格,也要知道哪種環境最適合他們。雖然,訓練的目標是要獲得解脫,也就是說,既不可以喜歡也不可以不喜歡環境,完全不可以受到環境的影響,但初機還是要小心翼翼地選擇環境。因此,禪和子絕對要清楚地瞭解環境和自己性格之間的互動,其性質和模式是什麼?二者可以配合得很好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必須知道好到什麼程度?是怎樣配合的?
接受「觀呼吸」訓練的禪和子,必須對它有徹底的瞭解,從隱喻中獲得好處。從前的老師很喜歡使用隱喻,譬如《清淨道論》的作者,就在序中描述「觀呼吸」說:
「屹立在地上的智者,擧起手中的銳利武器,在石頭上磨,然後勤奮地清除了濃密的叢林。」
「智者」就是天生睿智的人,這種睿智是不成熟的,有待發展成真誠的「觀智」。有志修行的人,必須銳利得足以進一步發展天生的睿智。遲鈍的人,無法以此處所討論的方法來修行。依據規矩,他必須先以信仰為基礎或運用各種儀式。
雖然具有天生的睿智,禪和子還必須「屹立在地上」;所謂「地」,就...
作者序
法施基金會的護法,發心各依自己的專長,將《觀呼吸》的英文本整理出版。我個人也要代表基金會對他們表達衷心的謝意。
觀呼吸,一詞的真義,並非如一般人所詮釋的:建立在吸氣和呼氣之上的正念。它的意思是:在每一個吸氣和呼氣的當下,建立在每一個所緣相之上的正念。開始時,把正念建立在呼吸之上,然後建立在各種覺受、各種心境之上,接著建立在無常、苦、無我的法印之上,最後建立在捨離之上,這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觀呼吸的方法,在《中部尼柯耶》的《念出入息經》中說明得很完整。比起其他經典所說的方法,這部經講得最為簡單易行。觀呼吸法門如果配合四念處來修,就可以更加精細而深入。只要修完觀呼吸的十六個步驟或階段,四念處自然成就。四念處一旦成就,七覺支就圓滿,智見和解脫也跟著水到渠成。
希望讀者仔細研究觀呼吸法門的每一個細節,徹底而仔細地實修,最後必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佛使比丘( Buddhadasa Indapanno )
佛曆二五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序于泰國喳雅解脫自在園
( Mokkhabalarama,Chaiya )
引言
這本禪修手冊本來是以泰文出版的,是佛使比丘的主要著作,原為一九五九年他對泰國喳「解脫自在園」諸比丘所做的一系列演講。
佛使比丘是佛教世界的主要聲音,被公認為佛教禪修的大師。本書以簡潔的語言,介紹觀呼吸的十六個步驟,並詳細說明禪和子可能碰到的每一個難題和修禪的利益。剩下的就是學道人自己用功了。
曼谷摩訶瑪古大學 ( Mahamakut University ) 的已故佛學名教授沙蒂安 . 菩提難陀先生 ( Mr.Sathian Bodhinanda ) 認為:本書是佛使比丘數百本著作中的翹楚。
翻譯的過程中遭遇無數困難,因為泰語以豐富的感情為基礎,很難用英語來傳達。
不過,英譯本歷經數次修改以求清晰,譯者相信若干比較困難的段落還不至於晦澀。
初學禪的人,也許會為開頭的部分而卻步,但他不應該氣餒,必須依佛使比丘的開示次第修習。
泰文的韻律在英譯本中多少有遺失,就好像彩色影片變成黑白片。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譯者再度強調,讀者必須記住本書的原始目的:修行。
最後,我要對「正命佛教會」( Sublimc Life Mission ) 維羅特•希里雅居士 ( Upasaka Virote Siriat ) 深致謝意,他為本書的出版而無私地奉獻。
本書涵蓋觀呼吸的前四個階段,後面的階段很快就可以出版。
那先比丘 ( Bhikkhu Nagasena )
曼谷玉佛寺 ( Wat Benchamabopit )
佛曆二五一四年 (一九一七 )三月一日
前言
那先比丘請我為這本寶典的英譯本寫簡短的前言。
我覺得觀呼吸不只是佛教的禪修法門,也是非常有用而必需的健全身心的方法,讓我們在這個混亂的現代世界裡,足以產生堅定的力量應付各種難題。
我修習這個法門多年,覺得它確實值得大家全力以赴。簡單地說,觀呼吸的修習幫助我工作順利,並贏得一切衝突。它確實是每一個在家人的法門。
本書作者是東方的偉大思想家佛使比丘,我尊他為師。
英譯者是一位著名學人,譯得非常出色。希望本書能廣為世人研讀和受持,對世界和平有所貢獻。
桑雅.達摩沙諦教授
( Prof.Sanya Dharmasakti )
泰國佛教會會長
泰皇陛下樞密院院長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副會長
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於曼谷
法施基金會的護法,發心各依自己的專長,將《觀呼吸》的英文本整理出版。我個人也要代表基金會對他們表達衷心的謝意。
觀呼吸,一詞的真義,並非如一般人所詮釋的:建立在吸氣和呼氣之上的正念。它的意思是:在每一個吸氣和呼氣的當下,建立在每一個所緣相之上的正念。開始時,把正念建立在呼吸之上,然後建立在各種覺受、各種心境之上,接著建立在無常、苦、無我的法印之上,最後建立在捨離之上,這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觀呼吸的方法,在《中部尼柯耶》的《念出入息經》中說明得很完整。比起其他經典所說的方法,這部經講得最為簡單...
目錄
序 (1)
引言 (1)
前言 (1)
中譯序 (1)
第一章 前行
第二章 環境
第三章 理論背景
第四章 觀呼吸:第一到第四階段
第五章 禪定的八個步驟
第六章 禪定的障礙
第七章 障礙與禪定的要素
第八章 邁向禪定
第九章 禪定的證得
第十章 四禪定
第十一章 五自在
第十二章 總結第一到第四階段
第十三章 第二組四法(從觀受到不讓受控制心)
第十四章 第二組四法(從觀受到觀慧)
第十五章 第三組四法(從觀心到解脫)
第十六章 第四組四法(從觀法到捨離)
序 (1)
引言 (1)
前言 (1)
中譯序 (1)
第一章 前行
第二章 環境
第三章 理論背景
第四章 觀呼吸:第一到第四階段
第五章 禪定的八個步驟
第六章 禪定的障礙
第七章 障礙與禪定的要素
第八章 邁向禪定
第九章 禪定的證得
第十章 四禪定
第十一章 五自在
第十二章 總結第一到第四階段
第十三章 第二組四法(從觀受到不讓受控制心)
第十四章 第二組四法(從觀受到觀慧)
第十五章 第三組四法(從觀心到解脫)
第十六章 第四組四法(從觀法到捨離)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