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它既不是「純文學」,也不是「雅文學」;它不是純歷史,又沒有虛造歷史……一部好的歷史實錄,何嘗不可當作一部小說和文學作品看?——二月河(著名歷史小說家)
其規模之宏偉,卷帙之浩繁,內容之豐富,不僅在我國歷史演義中絕無僅有,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國通史都無法代替的。——裴效維(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副會長)
蔡東藩的通俗史學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義史書當中出版發行歷時最長、數量最大的一種。——李志庭(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康熙帝智除鰲拜
康熙帝即位後,四位輔政大臣盡心輔佐。首先肅清宮禁,將由太監監管的十三衙門全部除去,以防止太監干預朝政。元年三月,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將軍愛星阿上疏報捷:「永曆帝朱由榔已被正法,雲南也已平定。」康熙封吳三桂為親王,令他依舊鎮守雲南,令愛星阿班師回朝。
原來,桂王寄居緬甸,萬分困窘。李定國屢次想將桂王迎回國內,但都以失敗告終。適逢緬酋巴哇喇達姆摩殺兄自立,想借清朝的勢力壓服緬人,便將桂王獻給清軍。桂王當時精神恍惚,由著緬人將他帶到緬甸都城外。等了好一會兒,才見一位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將帶著幾名護衛,踱步而來,對著桂王長揖。桂王見他頭戴寶石頂,身穿黃馬褂,早料到他是平西大將軍,卻故意問他是誰。那人答稱:「大清朝平西王吳,……」說到「吳」字便停住了。桂王又問:「你就是大明平西伯吳三桂嗎?」吳三桂聽到「大明」二字,好像遭到天打雷劈一樣,頓時毛骨俱悚,不由得雙膝跪下,顫聲回答:「是。」桂王說道:「好一個平西伯,果然能幹!可惜負義忘本。但事到如今,也不必多說什麼,朕正想去拜一拜祖宗十二陵寢,你能替朕辦到,朕死也瞑目了。」吳三桂仍顫聲回道:「是。」桂王讓他起來。吳三桂立即辭歸營內,對眾將說:「我從軍以來,經過幾百次大小戰陣,從來沒有恐懼過,不料今天見到這末代皇帝,竟惶恐難安,真是不明白,不明白!」於是令部將護著桂王及桂王家眷回國,自己和愛星阿隨後拔營歸滇。
沒幾天,就到了雲南省城。吳三桂將桂王拘禁起來,與愛星阿商議怎麼處置桂王。愛星阿想將俘虜獻到北京,由朝廷發落。吳三桂說:「如果中途被劫,怎麼辦?依我看,不如奏請就地處決!」愛星阿不便反對,便依計而行。四月十四日,傳來了清聖祖的諭旨:「前明桂王朱由榔,就地賜死。」吳三桂立即升帳,傳齊各軍將桂王及眷屬二十多人擁到篦子坡法場,下令絞決。桂王並不多說,桂王十二歲的兒子卻大罵吳三桂道:「吳三桂,你這逆賊!我大明朝有沒有負你?我父子和你有什麼仇?竟置我於死地。天若有知,一定不會讓你善終!」這天,天昏地暗,風霾交作,滇人無不悲悼,改稱篦子坡為迫死坡。
李定國因來不及救回桂王,望北大哭,嘔血數升,最後三呼永曆帝,悠然而逝。李定國死後,西部邊陲沒有遺患,只東南還有張煌言、鄭成功。張煌言隱居南田島,只有幾名隨從,明知大勢已去,無能為力,只是忠心未泯,還與臺灣常通音訊,多次催促鄭成功進軍。不料鄭成功一病身亡,張煌言聞訊後大哭道:「鄭成功一死,還有什麼希望?」從此深居島內,謝絕與外界的一切交往,閒暇時看書遣悶,借酒消愁。後來,張煌言被清巡撫趙廷臣騙到杭州。趙廷臣百般勸他投降,張煌言堅決不從。趙廷臣見無法說服,便依了張煌言的心願,將他送出清波門,令他就義,隨後把他的遺骸葬入鳳凰山中。鳳凰山的張蒼水先生墓,就是張煌言的遺塚。
這時候,鎮守閩地的耿繼茂與水軍提督施琅攻克金、廈二島。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率鄭軍退守臺灣。清廷將鄭芝龍正法,並將其子鄭成恩、鄭世恩、鄭世蔭等人一律斬首。鄭芝龍臨刑時,長歎道:「早知如此,何必投降。」鄭經聽到鄭芝龍受刑的消息,痛祖父之被殺,悲父之無成,搶地呼天,無奈孤苦一人,只得韜光養晦再作打算。
那時,八歲的天子坐享承平,歸馬放牛,修文偃武,舉國求賢。光陰荏苒,已過四年。天子大婚,冊內大臣噶布喇女赫舍里氏為皇后,龍鳳雙輝,滿廷慶賀。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各上徽號,雖是照例應有的事情,免不了錦上添花,熱鬧一番。只是范文程、洪承疇等一群勳臣先後逝世,朝綱國計都歸四位輔政大臣處理。這四大臣中,索尼是四朝元老,資格最老,人品也頗公正;遏必隆、蘇克薩哈勳望較低,凡事都聽索尼主裁;只有這鰲拜隨征四方,自恃功高,橫行無忌,連索尼都不放在眼裡。他想把索尼等人一一除掉,趁著皇帝年幼,獨攬大權,因此暗中先向蘇克薩哈下手。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鰲拜是鑲黃旗人。順治初年,睿親王多爾袞曾把鑲黃旗應得的地盤給了正白旗,另給鑲黃旗右翼地,旗民安居樂業已二十多年。不料鰲拜提議將原地各歸原旗,宗人府商議後批准鰲拜的提議,令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國史館大學士蘇納海三人處理易地事宜。
俗語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緣無故要這安居樂業的旗民遷徙,不免要多費財力;況且原地易還,屯莊也須互換,彼此各有損失,各有為難之外,自然互相怨恨起來。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等人據實上奏,請皇上中止易地。康熙帝召見四大臣,將原奏交給他們看。鰲拜怒斥道:「蘇納海撥地遲誤,朱昌祚阻撓國事,都是目無君上,照例應一律處斬。」康熙帝問索尼等人說:「你們覺得呢?」遏必隆連忙回答:「輔臣鰲拜說得不錯。」索尼也隨即接口說:「臣也是這麼想的。」只有蘇克薩哈俯首無言。鰲拜怒目而視,恨不得將蘇克薩哈吞入肚中,轉而對康熙帝說:「臣等所見皆同,請皇上發落!」康熙帝仍是遲疑,鰲拜立即走到御座前,拿出紙,提起御用的朱筆,寫道:「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不遵上命,立即處斬!」十七個大字,徑直而出。索尼等人也跟著出去。鰲拜將矯旨交給刑部,刑部哪裡敢怠慢,立即將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三人處斬。
康熙帝見鰲拜這麼放肆,便想親政,暗中令給事中張維赤等人聯名奏請。貝勒大臣們同聲贊成,只有鰲拜不發一詞。康熙帝又拖延了些時間,直到康熙六年秋天,才親臨乾清門聽政。隔了幾天,索尼病逝,鰲拜愈發恣意妄為,蘇克薩哈擔心自己不能倖免,便呈上奏摺,請求康熙帝調他去守護皇陵。
康熙帝看完蘇克薩哈的奏請後,寫下諭旨,令議政王大臣商討蘇克薩哈請命守護皇陵一事,然後據實覆奏。鰲拜一得到消息,馬上到議政王處走動。這些議政王中要算康親王傑書威望最高,然而見了鰲拜,也是十分畏懼。鰲拜便授意傑書,教他如此如此,傑書只能唯唯聽命,按鰲拜的意思覆奏。康熙帝見了奏章,不覺驚異起來。傑書在覆奏中竟然說:「蘇克薩哈是輔政大臣,不知竭盡忠誠,反而欺君罔上,心存不軌,本朝從來沒有人犯此等罪狀,應將蘇克哈薩革職,凌遲處死,所有子孫也應被正法。」查清朝律例,凌遲處死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才有的處分,蘇克哈薩請命守護陵墓,不過言辭激烈一點,怎麼可以將他凌遲,並且滅族呢?
於是康熙帝召康親王傑書以及遏必隆、鰲拜二人入內,說他覆奏謬誤。鰲拜立即上前辯駁,康熙帝說:「朕不知你與蘇克哈薩有什麼仇恨,定要將他斬草除根,朕卻是不准。」鰲拜說:「臣與蘇克哈薩並無仇恨,只是秉公處理。」康熙帝說:「恐怕未必。」鰲拜又說:「若不這樣做,只怕將來大臣都會欺君罔上了。」康熙回答道:「欺君罔上的人,眼前未必沒有?朕看蘇克哈薩倒還挺規矩的。」鰲拜仍是力請,康熙帝堅決不允。鰲拜不禁大怒,衝到皇帝面前,欲以老拳相逼。康熙帝終究是少年,嚇得惶恐失色,便支吾道:「就算要辦他,也不應凌遲處死。」鰲拜抗旨嚷道:「即使不被凌遲,也應處斬。」康熙帝戰慄不答,傑書和遏必隆最終議定施以絞刑,鰲拜才揚長而去。可憐蘇克薩哈,竟被奸臣迫害,慘死法場。
康熙帝經此一激,到慈寧宮向太后哭訴鰲拜大不敬的情形。太后終究是個女流,無計可施,只能好言撫慰。究竟是聖明天子,別有心思,康熙帝從各王府中選了一百名親王子弟。這些人年紀基本上與康熙帝相近,一塊兒練習武藝,研究拳術。將門之子,骨種不同,不到一年,個個拳術精通,武藝高強。康熙帝不動聲色,先封鰲拜為一等公。過了幾天,單獨召鰲拜入宮議事。鰲拜欣然前往,到了內廷,見康熙帝端坐上面,兩旁站著一幫少年貴戚。鰲拜昂著頭走到康熙帝面前說:「皇上召臣何事?」康熙帝豎起龍目,怒斥鰲拜道:「你可知罪?」鰲拜毫不畏懼,粗聲說:「臣有何罪?」康熙帝說:「你結黨營私,陷害忠臣,罪不勝舉,還說無罪!」鰲拜聽了這話,頓時火冒三丈,握緊雙拳,又要向皇上發威。康熙帝索性激他一激,便道:「左右給我拿下!」鰲拜厲聲道:「哪個敢來拿我!」話還沒說完,一個少年應聲而出,走近鰲拜。鰲拜馬上劈面一掌,那少年不慌不忙,接住鰲拜的拳頭,呵斥一聲:「去!」鰲拜重心不穩,倒退幾步。眾少年趁這機會,擁住鰲拜,你一拳我一腳打去。鰲拜沒想到這童子軍竟這麼強悍,剛想招架,卻被眾少年掀翻,打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康熙帝隨即召傑書、遏必隆入內,把他們痛駡一頓。二人連忙下跪,磕頭如搗蒜。康熙帝便令兩人將鰲拜拖出去,並令他們據實審訊,不得徇私。這二人早已嚇得魂不附體,自然奉命行事,奏覆了鰲拜的三十條罪狀。
康熙帝智除鰲拜
康熙帝即位後,四位輔政大臣盡心輔佐。首先肅清宮禁,將由太監監管的十三衙門全部除去,以防止太監干預朝政。元年三月,平西王吳三桂、定西將軍愛星阿上疏報捷:「永曆帝朱由榔已被正法,雲南也已平定。」康熙封吳三桂為親王,令他依舊鎮守雲南,令愛星阿班師回朝。
原來,桂王寄居緬甸,萬分困窘。李定國屢次想將桂王迎回國內,但都以失敗告終。適逢緬酋巴哇喇達姆摩殺兄自立,想借清朝的勢力壓服緬人,便將桂王獻給清軍。桂王當時精神恍惚,由著緬人將他帶到緬甸都城外。等了好一會兒,才見一位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將帶...
目錄
序言
鄭成功仗義興師
順治帝出家
康熙帝智除鰲拜
吳三桂叛變
警報頻傳
韓大任進讒
吳三桂稱帝
尼布楚條約
親征噶爾丹
康熙帝的憾事
鴨販子做皇帝
令人懷疑的遺詔
雍正帝慘誅同胞
年羹堯之死
大小策零作亂
宮闈情事
征戰金川
序言
鄭成功仗義興師
順治帝出家
康熙帝智除鰲拜
吳三桂叛變
警報頻傳
韓大任進讒
吳三桂稱帝
尼布楚條約
親征噶爾丹
康熙帝的憾事
鴨販子做皇帝
令人懷疑的遺詔
雍正帝慘誅同胞
年羹堯之死
大小策零作亂
宮闈情事
征戰金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