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每一篇故事的主角,都因為一場社會運動而改變了人生。
二十五年後,他們這樣活著。
***
對於智利傳奇文學人物博拉紐而言,時空永遠停留在一九七三年智利的春天。
那年,一群年輕人因為拉美「九一一」事件、因為參與那場希望國家能夠更好的社會運動,就此展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而博拉紐筆下最鮮明的人物,正是這群永遠二十歲上下的中南美洲青年。他寫的故事,也永遠是關於堅持信念、關於自由、關於年輕人。
全書共收錄十四篇短篇小說,每一篇都瀰漫著「憂傷流亡的民間傳說」氛圍,很多讀起來都不像虛構的小說,而是真實事件的紀錄、個人的回憶。博拉紐深刻刻畫了他摯愛的「智利失落的一代」,描繪了一整代年輕人群像。事實上,書中人不僅是博拉紐深愛的同胞,更是作家自身的真實寫照。
其中一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不曉得怎麼回事:外號叫做「目睭」的席爾瓦總想逃避暴力,顧不得被人嘲笑沒種。可是暴力,真正的暴力不可能逃避,至少我們這些出生在五○年代、阿言德總統遇難時二十來歲的拉丁美洲人無法逃避暴力。
「目睭」的遭遇有示範作用,值得效法,重新回憶一下也許並非無益,尤其是經過了那麼多年之後。
那是一九七四年一月,政變發生後四個月,「目睭」席爾瓦離開智利。先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緊跟著,這個鄰國的形勢也急轉直下。「目睭」不得不來到墨西哥。他在這裡住了兩年。我也在這裡認識了他。
身為第一個突破馬奎斯陰影的拉美作家,博拉紐的短篇小說尤見寫作功力,書中展現出來的純熟技巧,被譽為足堪媲美卡夫卡和波赫士。他那僅僅勾勒事物輪廓,卻筆筆傳神到位的文風是如此地平淡,但文字裡那種直達骨髓的孤獨與荒涼,卻驚人地體現出文學裡的流亡與理想的絕望。引頸企盼博拉紐六十七萬字磅礡遺作《2666》的讀者,絕對不容錯過!
作者簡介:
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no)
文壇祭酒蘇珊‧桑塔格大力推崇為「那一代西班牙語世界中最值得欽佩的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薩對其作讚譽有加、「後馬奎斯時代的文學巨人之一」、「當代西班牙語文學中最大膽的作家」……文學成就直追馬奎斯、波赫士的博拉紐,可謂第一個真正突破馬奎斯陰影的拉美作家。
博拉紐出生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父親是卡車司機兼業餘拳擊手,母親是數學和統計學老師,全家於1968年移居墨西哥後,博拉紐於1973年再次回到祖國智利以響應左派社會主義阿言德政權,卻因皮諾契政變被捕,僥倖逃出後轉往薩爾瓦多、墨西哥,並於1977年前往歐洲,浪跡法國等地,四處打零工為生,包括洗碗、清潔、收垃圾等,最後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落腳。
博拉紐生前以詩人自居,也以詩人為傲。直到四十歲才開始寫小說的他,第一部長篇小說《狂野追尋》就引起拉美文壇轟動,出版盛況不亞於《百年孤寂》當年,更榮獲1998年羅慕洛‧加列哥斯國際小說大獎(Premio internacional de novella R?mulo Gallegos)、賀雅德獎(Herralde Prize)、智利國家圖書協會大獎(Chilean National Council of Books Prize)等多項大獎。
2003年,博拉紐不幸因肝病去世,享年五十歲,其寫作年月雖然僅僅短短十年,身後留下的作品數量卻相當驚人,共計十部小說、四部短篇小說集以及五部詩集,包括《護身符》(Amuleto)、《遙遠的星辰》(Estrella distante)、《打電話》(Llamadas telef nicas)、《智利夜曲》(Nocturno de Chile)等等,並陸續被歐美出版社發掘出版,其中由以六十七萬字的長篇小說遺稿《2666》獲得歐美文壇壓倒性好評。
譯者簡介:
趙德明
資深翻譯名家、前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現任青島大學外語學院特聘專家、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
著有《20世紀拉丁美洲小說》、《尤薩傳》。譯有博拉紐與巴爾加斯.尤薩的主要作品如《2666》、《美洲納粹文學》、《護身符》、《回歸》、《城市與狗》、《情愛筆記》、《公羊的盛宴》、《天堂在另一個街角》,以及其他十數種包括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聶魯達、奧塔維奧.帕茲、胡安‧卡洛斯‧奧內蒂、波赫士、賽凡提斯等人作品。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國際媒體讚譽〕
「讀了博拉紐之後,會讓你覺得自己變了。他會改變你看待世界的角度。」
--《衛報》
「蘇珊‧桑塔格、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都推崇博拉紐為他那一輩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他的小說力道立見,激動人心。」
--《展望雜誌》
「閱讀博拉紐就像是在聽祕密故事,個別事件的脈絡展現,得見藝術和人生的軌跡在地平線共一色……當我們醒來之後一定會更仔細端詳這個世界。」
--《紐約時報》書評
「稱博拉紐為天才絕非過譽。」
--《華盛頓郵報》
「博拉紐有說故事的天分,與湯瑪斯‧品瓊(Thomas Pynchon)、唐‧德里羅(Don DeLillo)等人同級。」
--《加泰隆尼亞報》
「博拉紐被譽為後馬奎斯時代的文學巨人之一,毫不費力就將彼此不相關的幽默與輕柔的悲劇感交融在一起。」
--《周日電訊報》
「……一位驚人的作家,他提醒了我們,在閱讀的熱情之中有多少深刻的樂趣,而他卻是在無人察覺到的深淵邊緣度日。」
--《文學雜誌》
「博拉紐是第一個真正突破拉美文學大爆炸的作家。許多跟他同一輩的作家,還有更年輕的作家,都試過,也還在試著找到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但沒有人可以真正擺脫馬奎斯、尤薩和在一九六○年代讓全世界驚豔的拉丁美洲文學所投下長長的影子。博拉紐卻似乎是毫不費力就與之切割開來。大爆炸的那批作家讓拉美文學在世界文學的版圖占有一席之地。而博拉紐透過無根、不舍、不妥協的文學態度,則創造了一個心智的拉丁美洲,一個後國家主義的拉丁美洲。」
--Natasha Wimmer(《狂野追尋》《2666》英文版譯者)
「博拉紐盤據在許多拉丁美洲作家的心頭,就如當年馬奎斯盤據著同輩與後輩作家一般。」
--《紐約時報》
「一位罕見而多產的才子。」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媒體推薦:〔國際媒體讚譽〕
「讀了博拉紐之後,會讓你覺得自己變了。他會改變你看待世界的角度。」
--《衛報》
「蘇珊‧桑塔格、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都推崇博拉紐為他那一輩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他的小說力道立見,激動人心。」
--《展望雜誌》
「閱讀博拉紐就像是在聽祕密故事,個別事件的脈絡展現,得見藝術和人生的軌跡在地平線共一色……當我們醒來之後一定會更仔細端詳這個世界。」
--《紐約時報》書評
「稱博拉紐為天才絕非過譽。」
--《華盛頓郵報》
「博拉紐有說故事的天分...
章節試閱
申西尼
我跟申西尼交上朋友的方式有那麼一點不尋常。那時候我才二十出頭,比教堂老鼠還要窮,住在西班牙赫羅納郊外一棟破房子裡,房子是我姊姊和姊夫搬去墨西哥時留給我的。沒多久前我才剛辭掉在巴塞隆納一處營地守夜人的工作。這份差事導致我夜裡不睡覺的傾向變本加厲。平常沒有什麼朋友往來。成天就是寫作和長長的散步。晚上七點鐘,我才剛起床,感覺上好像時差沒調過來,有點不太對勁兒挺虛弱的,存在感似有若無,與身邊一切不知何故都隔著距離。我靠夏天存下來的積蓄維持生計,雖然花不了什麼錢,可秋季一天天過去這些積蓄也日漸消蝕。也許這就是促使我參加阿爾科伊舉辦的全國文學競賽的誘因吧。這個競賽的參加資格是所有的西班牙文作者,無論哪個國家出身或住在哪裡。獎分三組:詩、短篇小說和散文。起初我打算參加詩組。可是把我最擅長的作品送出去跟獸欄裡的獅群(或者土狼群)較量,我覺得勝之不武。轉而考慮參加散文組,可是收到比賽規則時發現文章必須談到阿爾科伊的周遭環境、歷史沿革、地方名流、未來展望等等,完全超出我的能耐。於是,我決定參加短篇小說組,將我最強的一篇(其實也就從那麼幾篇當中)一式三份投寄出去。然後坐待揭曉。
評審結果出來的時候,我正在一個名為手工產品市集可是根本沒人賣手工產品的地方充當小販。我得了個第四獎和一萬塊錢,阿爾科伊市議會這錢給得還真夠快。不久,我收到了獲獎作品選集,內容包括首獎作品等六篇入圍小說,書中誤植疏漏隨處可見不在話下。當然啦,我的小說比首獎作品寫得好,使我不禁詛咒起評審委員,心裡想,早看透了就這麼回事兒!但真正讓我驚訝的是在同一本選集裡發現了路易士.安東尼奧.申西尼這位阿根廷作家,他得了第三獎,作品情節是?事者去到一處鄉下,因為兒子死在那裡,也可能?事者之所以去鄉下,是因為兒子死在了城裡--很難判斷--可以肯定的是,在鄉間,空曠的平原上,?事者的兒子持續嚥下最後一口氣,總之是個關於幽閉恐懼症的故事,非常典型申西尼的調調,從廣闊的地理空間一下子縮到只有棺材大小的體積;這篇作品的水準超出首獎作品,也超出第二獎、當然也勝過了第四、第五、第六獎的作品。
不知道是一股什麼力量促使我向阿爾科伊市議會要了申西尼的住址。我之前就讀過申西尼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以及發表在拉美雜誌上的幾個短篇。那部長篇小說正是那種讀者之間口耳相傳迭有好評的作品。書名叫《烏加特》,說的是胡安.德.烏加特一生當中某幾個階段的故事,此君是十八世紀末拉普拉塔河谷總督轄區的一名官員。有些評論家,特別是西班牙評論家,把《烏加特》說成是西班牙殖民時代的卡夫卡式人物;時間一久,這部作品逐漸打開知名度。到了我在阿爾科伊選集裡看到申西尼的名字時,《烏加特》已經吸引一群人數不多的死忠讀者;這些人散布在拉丁美洲和西班牙各地,彼此大多是朋友或者原來熟識卻莫名其妙反目成仇。當然了,申西尼在阿根廷或已經消失的西班牙出版社出過其他一些著作;申西尼屬於在科塔薩、卡薩雷斯、薩巴多、萊伊內斯之後,出生在一九二○年代的那一輩作家,他們之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至少在那個時候,對我來說)是貢提,此人在當年阿根廷強人魏地拉將軍和他那些爪牙的獨裁政權所設立的特別集中營裡失蹤了。這一代人(也許用「 一代人」來形容不是很嚴謹)的成就看起來不大,但其中原本不乏秀異之士;他們追隨阿爾特的命運,一整代的記者、教師和譯者,以他們自傷自嘲的方式,有意識地預告了即將到臨的黑暗,將把他們一個一個都拽進無底深淵。
我為這些作者內心抱屈。那些年,我讀過卡斯蒂約的劇作,華爾士(也像貢提一樣被獨裁政權殺害了)的短篇小說集、莫亞諾的短篇小說集,大多是片片斷斷、零零碎碎讀到的,不管是從阿根廷、墨西哥、古巴雜誌上看到的,還是從墨西哥的舊書店裡找到的,或者是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學的盜版讀到的,這些作品都可算得上是二十世紀西班牙世界中最優秀的文學作品,他們是這個文學傳統的一部分,儘管他們不曾達到波赫士或科塔薩那樣的境界,也很快就被後繼的波伊格和索里亞諾給超越了。但是他們那一代人簡潔聰慧的文風,時時帶給讀者一種你知我知心照不宣的樂趣。不用多說,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申西尼,有幸得以跟他一起參加了地區性徵文比賽--這層關係一方面我覺得與有榮焉,同時也深感自慚無法企及--激勵了我去聯繫申西尼,向他表示敬意,同時讓他知道他那些作品對我的意義是何等重大。
阿爾科伊市議會很快就把申西尼的住址寄給我--他住在馬德里;有天晚上,隨便吃點東西混過一頓晚餐後,我寫了一封長信給申西尼,信中談到《烏加特》,談到我在雜誌上看到他寫的短篇小說,談到我自己,我在赫羅納郊外的破房子,談到文學獎徵文(嘲笑首獎作品),談到智利和阿根廷的政治形勢(兩國獨裁政權依舊牢不可破),談到了華爾士的幾篇故事(喜歡申西尼的同時,我也喜歡華爾士),談到生活在西班牙的狀況以及這半輩子以來的種種。出乎預料,才過一個星期,我就收到他的回信。一開頭,他感謝我寫信給他,接著說他也收到阿爾科伊市議會寄去的獲獎作品集;但是,與我不同,他還沒時間(後來,情緒比較平靜之後再談到這個話題,他說那時候也不是沒時間而是缺了點「心理強度」)翻閱首獎和入圍的作品。不過,就在這幾天裡他還是讀了我那篇小說,認為寫得很不錯,「是上乘之作」,信裡這麼說(他這封信我保存至今),他力勸我堅持下去(起先我以為是要我堅持寫下去,之後才明白過來是要我堅持繼續參加徵文比賽);他向我保證他也一定會堅持下去。接著,他問我最近有沒有新冒出來的徵文比賽,拜託我要是發現什麼就通知他一下。禮尚往來,他也給我寄來兩個短篇小說比賽的規則辦法,一個在普拉森西亞,一個在埃希哈;一個獎金兩萬五千,另一個是三萬。稍後我發現他是從馬德里的某些報章雜誌上找到這兩項比賽:這種比賽的存在本身到底是罪行還是奇蹟完全取決於你的觀點。要參加這兩項比賽的話,時間上絕對來得及。申西尼的信結尾處異樣地熱情洋溢,好像我和他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面對著不僅艱苦無意義,而且還沒有盡頭的比賽。他寫道:「提筆就寫!可別偷懶!」
我記得當時我心裡想:這封信還真怪!還記得又重讀了幾章《烏加特》。那幾天,赫羅納電影廣場出現一些流動書商,他們把圖書陳列在廣場四周,大部分是滯銷的存貨,不久前倒閉的出版社產品折扣出清,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印的舊書、羅曼史、西部小說、明信片集。我在一個攤位上發現了一本申西尼的短篇小說集,當場買了下來。書像是新的--事實上還真的是新書,是出版社賣不掉了,只好切貨給盤商,因為書店和經銷商都不願意再進了--接下來那一星期,我周遭一切舉目所及都是申西尼。我把他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烏加特》也反覆翻閱,當我想看看新的故事發展,就去讀他的短篇小說。這些短篇雖然主題、情節各異,但通常都發生在鄉間:主角都是彭巴草原上的傳奇騎士,往往身上帶著槍,但不太走運地離群索居或踽踽獨行。《烏加特》是一本冷冷的書,用腦神經外科式的精準寫就;短篇小說集則暖呼呼的,勇敢卻不知要去何方的人物,漂遊於緩慢逐步抽離讀者視線範圍的風景之中(有時把讀者也一塊兒抽離了)。
我沒趕上普拉森西亞的比賽,倒是參加了埃希哈的。我一把稿子(我的筆名是埃羅伊西奧.阿克埃爾)送到郵局,就想明白了,如果從此傻等結果,事情只會越來越糟。於是決定再找更多的徵文比賽,順便完成申西尼交辦的任務。接下來幾天,只要進城去赫羅納,就忙著瀏覽好幾份過期報紙上的啟事:有些報紙登在社交新聞旁邊的版面,另外一些報紙是在刑事報導之後、體育新聞之前的版面,最嚴肅的報紙登在氣象預報與訃聞之間,從來沒有一份報紙會登在文化版面上。我在尋找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本加泰隆尼亞政府發行的雜誌:在獎學金、交換學生、求職、研究所課程的各類廣告當中,也夾雜了徵文比賽的布告,主要是徵求加泰隆尼亞地區使用加泰隆尼亞文的作品,但也有少部分例外。沒多久我就找出三項申西尼和我自己都有資格參加的徵文比賽,而且截止時間都還沒到,趕緊寫了信給他。
跟之前一樣,回信很快就到了。這次申西尼的信很短。他回答了我的幾個問題,主要是與我剛剛買的那本短篇小說集有關;還附帶寄上了另外三個短篇小說徵文的參賽規則影本,其中一個比賽是由國家鐵路部門資助的,頭等獎還會另外多一點錢,但是只要進入最後十名入圍,每顆人頭都有五萬元(他原話就這麼說的):光做夢不爭取是拿不到獎賞的,你得參加才能贏。我回信說,眼下沒有這麼多篇小說可以參賽(同時要進行六項賽事哪);但我信中大部分是在講其他事情(事實上我是不知不覺中越扯越遠了),旅行、失戀、華爾士、貢提、巫隆多等等,還向他打聽蓋爾曼(我想他一定認識),最後把我的人生故事跟他做了大綱簡報,而且不能免俗地扯上探戈和迷宮,智利人只要遇上阿根廷人總是這副德性。
申西尼見信即回,而且信還寫得很長很詳盡,至少在創作和徵文比賽相關的話題是如此。他在一張信紙上正反面都用、不空行寫得密密麻麻,生動地陳述要如何設法獲得地區性文學獎的大致策略。他寫道,我這樣說可是經驗之談。信的一開始都要先對這些獎項千恩萬謝(他這到底是出於真誠還是自嘲我始終無法判斷),畢竟這些獎金對作家有限的收入而言確實不無小補。談到贊助單位時(地方議會和儲金銀行),他稱之為「對文學抱持信念的好心人士」,或是「公正無私恪盡職責的讀者朋友」。不過,面對那些意料中將會(也可能不會)把他們抱持的感人信念施行在這些隨即過時的獲獎選集上的「好心人士」,其文章學問他可不抱任何幻想。他堅持要我盡可能多參加有獎比賽,但是建議我:如果用一篇作品同時參加三個比賽(評獎日期恰好在差不多同一段時間)的話,為安全起見,要變換參賽作品的標題。他以自己的小說《黎明時分》(這篇小說我沒讀過)為例加以解釋,他曾經把《黎明時分》試著投寄到幾項文學比賽裡,把這些比賽當作試驗新疫苗用的天竺鼠。《黎明時分》在第一項比賽裡(給錢最多),就叫《黎明時分》;在第二項比賽裡,改名為《高喬人》;在第三項比賽裡,篇名換成《在另一個彭巴草原上》;在最後一項比賽裡,叫做《無悔》。在第二項和最後一項比賽裡,都獲獎了。他用這兩筆獎金支付了一個半月的房租(馬德里的房租可是高得不像話)。當然囉,沒人知道《高喬人》和《無悔》其實是同一部作品,只是改了篇名而已,但是被同一批評審委員發現的危險總是存在的。在西班牙,文學獎評審這個獨特的行業幾乎都被一小撮二三流的詩人和小說家給霸占了,再不然就是一些之前的得主。申西尼在信上說,文壇可怕的程度幾乎和荒謬程度不相上下。又說:即使接連遇到同一批評委也算不上什麼危險,因為這些評委通常不看交上來的作品,或者翻翻表面上的幾頁,或者看到一半。更何況,誰敢說《高喬人》和《無悔》不是兩篇不同的故事呢,光是標題不同就各有其獨特性了呀。故事相似,可以說是非常相似,但畢竟有所不同。他在信快要結束的地方寫道,舉例來說,當初如果一切都順利,他本來是安穩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生活和寫作,但如今事已至此,他還是得掙點菜豆勉強餬口吧(不知道在阿根廷是不是叫菜豆,在智利也有人稱之為四季豆),眼前,這些徵文比賽的獎金確實使他日子過得下去。他說,這就好像在修一門西班牙的地理課,地名一個接著一個。信尾,或許是在又及的補述中,他強調說,我都快要六十了,但我覺得好像只有二十五歲。起初,我覺得這番話挺悲涼的,但是等我讀了第二遍還是第三遍的時候,方才明白他似乎是拐著彎在問我:小子,你幾歲啊?我還記得我立刻就答覆了。我告訴他:我二十八歲,比他還大三歲呢。那天早上我好像恢復了(如果不能說幸福感)生命力,如同一股精力灌注體內,重新啟動了我的幽默感和記憶力。
申西尼
我跟申西尼交上朋友的方式有那麼一點不尋常。那時候我才二十出頭,比教堂老鼠還要窮,住在西班牙赫羅納郊外一棟破房子裡,房子是我姊姊和姊夫搬去墨西哥時留給我的。沒多久前我才剛辭掉在巴塞隆納一處營地守夜人的工作。這份差事導致我夜裡不睡覺的傾向變本加厲。平常沒有什麼朋友往來。成天就是寫作和長長的散步。晚上七點鐘,我才剛起床,感覺上好像時差沒調過來,有點不太對勁兒挺虛弱的,存在感似有若無,與身邊一切不知何故都隔著距離。我靠夏天存下來的積蓄維持生計,雖然花不了什麼錢,可秋季一天天過去這些積蓄也日漸消...
目錄
申西尼
亨利.西蒙.肋普林斯
安立奎.馬丁
文壇奇遇
通電話
毛毛蟲
安妮.穆爾的人生
「目睭」席爾瓦
戈麥斯帕拉西奧
在地球的最後幾個晚上
一九七八年那些日子
放浪法國比利時
牙醫師
舞卡
專文導讀 (尉任之)
譯後記 (趙德明)
申西尼
亨利.西蒙.肋普林斯
安立奎.馬丁
文壇奇遇
通電話
毛毛蟲
安妮.穆爾的人生
「目睭」席爾瓦
戈麥斯帕拉西奧
在地球的最後幾個晚上
一九七八年那些日子
放浪法國比利時
牙醫師
舞卡
專文導讀 (尉任之)
譯後記 (趙德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