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活在當下,拍出瞬間。 攝影並不只是你看到什麼,而是你感受到了什麼。 本書教你如何善用相機述說動人故事, 拍出令人難忘的照片! ◆亞馬遜書店藝術&攝影類暢銷榜第1名!上百位讀者4~5顆星好評強推!
◆不論用智慧型手機、傻瓜相機、高級相機,不管是攝影新手或達人專家都適用的拍照技巧!
◆228個拍出最棒生活照的最佳創意和訣竅!從如何保持真實到移動視線,從如何看見光線到感覺律動,如何拍小朋友到運用道具布景,攝影名家喬治‧藍吉不藏私大公開多年攝影心法和獨門訣竅!
◆340張精選照片,附上光圈、鏡頭焦距、快門速度、ISO感光度等參考數據,完整呈現作者從生活取材、感受當下、與拍攝對象互動、發揮創意捕捉感動瞬間的令人難忘攝影術!
◆詳細解說數位相機如何運作,並教你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相機,該考慮和注意的7件事,讓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可以感受到每個瞬間的流動,就像是感覺音樂的流動一樣。這種感受是拍出好照片必備的,就像有一雙好眼睛一樣重要。問問你自己:『到底是什麼讓此刻和這些人如此特別?』問這個問題,而不要問:『這是什麼姿勢?我該如何裁切?』」
——本書作者 喬治.藍吉
一張照片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它讓你的拍攝對象、拍攝的當下,以及讓你當場想要拍攝那張照片的那種感受三者間產生最深的連結。令人難忘的照片並不需要花俏的設備或太過技術性的細節。這類照片並不取決於拍攝對象長得如何,而是關乎於你的感受如何,以及你如何動作,又如何與你的拍攝對象互動。
透過本書介紹的228個創意、訣竅、建議和祕密,人物攝影和商業攝影名家喬治.藍吉展示如何使用任何一台相機——包括你隨身攜帶或手機裡的那台相機,帶著活力、創意、驚奇和置身當下的美妙感受來記錄你的生活和你愛的人。
知名攝影師喬治.藍吉的攝影作品全靠一個簡單事實指引:一張令人難忘的照片重要的並非拍攝對象看起來如何,而是整體感覺如何。這是一本概念和形式都很新穎的攝影指南,由藍吉和雜誌編輯暨資深業餘攝影師史考特.莫伯瑞撰寫;透過這本書,我們會學到如何拍攝不僅記錄生活,更歡慶生命的照片。
本書不見花俏的設備,有的只是228個簡單、具啟發性的點子和訣竅,而每個點子都配有動人照片和背景故事。教你根據6個中心原則,如:拍攝當下而非物體、保持真實、擁抱親密等,學習像攝影師一樣觀看周遭事物和感受生活片刻。
本書講解為何要以自然光拍照,還有將嬰兒放在出人意料位置的樂趣,以及如何與食物更親近,利用戲劇化的天空當布景,學習了解家中每個房間光線的重要性,如何拍攝手部或腳部,而非臉部,如何避免「到此一遊」的明信片效果,如何捕捉事件之間的瞬間……畢竟,一切都與活在當下,拍攝當下,並且永遠留住那一刻有關。
作者簡介:
喬治‧藍吉(George Lange) 一輩子都在拍照。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曾為攝影名家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和杜恩.麥可斯(Duane Michals)工作,是他職業生涯的起步。後來為許多重要的雜誌、全國性報紙、娛樂公司和企業拍照。目前最有名的是商業靜態和動態攝影。 史考特‧莫伯瑞(Scott Mowbray) 《Cooking Light》的編輯,也是認真的業餘攝影師,長期擔任Time Inc.編輯,曾以此獲獎。
譯者簡介:
謝雯伃 台大外文系,師大英語研究所文學組畢業。譯有:《就愛家設計:居家設計.裝潢.DIY.改造.花藝.買物.省錢絕技大公開,輕鬆打造舒適風格窩》、《小家大格局!樂活空間魔法術:243個設計、裝潢、收納、改造愛窩的完美提案》,以及多本兒童、青少年讀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余靜萍導演、三人制創 好攝推薦!
媒體推薦:
◆《出版周刊》 這本迷人的書提供新鮮的角度,更給那些攝影新手一些建議和指導。這本書也能吸引到尋找嶄新方式的攝影老手,讓他們以更具意義、更有個人特色的新方法來捕捉生活的每個時刻。 ◆《芝加哥論壇報》 這本書的主軸是要幫助相機背後的人,透過每一次按下快門,完成終極目標:用更豐富的方式描繪這個世界。 ◆Parade Magazine 獻給所有曾夢想過要拍出完美照片的人……超過200個簡單建議和得獎技巧。 ◆Real Simple雜誌 翻到這本色彩繽紛書籍的任何一頁,保證你一定會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或是有效的妙方,為你的隨拍帶來更多靈魂、活力和生命力(無論你使用的是iPhone或是專業設備)。 ◆書評網站BookPage 數百個高超的攝影驚喜、啟發和魅力……本書中的技巧並沒有那麼技術性,也不會太哲學,而是敦促攝影師透過他們所拍攝的照片去歡慶生命,而非僅是記錄生活。除了攝影應用之外,這本書也提供了簡述,讓人(攝影師)學習用愛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方式。 ◆Southern Living雜誌 本書以各種技巧層級都適用的實用智慧,利用作者驚人的照片來示範關於光線、構圖,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訓練你自己拍攝當下那一刻,而非拍攝對象的各種方法。 【讀者好評】 ◆瑪姬.里德(Margie Read) 美麗的照片,還有許多教你如何拍出美麗照片的好點子。 ◆約翰.吉拉德(John Girard) 藍吉鼓勵讀者一直拍不要停,還有尋找事件之間的瞬間,這些都是讓照片確實令人難忘的原因。 ◆H. 赫佐格(H. Herzog) 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改進拍照技巧的人。 ◆葛羅莉亞.柯寧(Gloria Kohnen) 這本書是關於使用你的相機來好好說故事的這門藝術。 ◆丹尼斯.福克賽夫(Denis Vukosev) 這本書不只是寫給攝影新手,也是寫給那些已有許多拍照經驗的人,因為讓平凡照片以及那些多年後仍會被你以及欣賞到的人讚嘆的傑出照片,差異是那些微小細節。
名人推薦:余靜萍導演、三人制創 好攝推薦! 媒體推薦:◆《出版周刊》 這本迷人的書提供新鮮的角度,更給那些攝影新手一些建議和指導。這本書也能吸引到尋找嶄新方式的攝影老手,讓他們以更具意義、更有個人特色的新方法來捕捉生活的每個時刻。 ◆《芝加哥論壇報》 這本書的主軸是要幫助相機背後的人,透過每一次按下快門,完成終極目標:用更豐富的方式描繪這個世界。 ◆Parade Magazine 獻給所有曾夢想過要拍出完美照片的人……超過200個簡單建議和得獎技巧。 ◆Real Simple雜誌 翻到這本色彩繽紛書籍的任何一頁,保證...
章節試閱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的章節可分成基本概念、捕捉當下時刻和真實傳達經驗的方式,以及在你和拍攝主題之間建立關係,雙方可以一起玩耍探索的方式。這些真的是人人都能拍出的照片,與技巧的關聯較少,而是更著重於堅持和感受,更專注在光線和空間上。無論你是從書末、中間還是開頭的訣竅開始嘗試都沒有關係,淺嘗或深耕都可以。書裡有數百個概念,以及構圖和光線的教學,外加一章稍稍深入討論簡單技巧的使用方式。有些照片顯示簡單概念確實值得一試,無需更多解釋文字。有些照片則組合起來,展示某個方法或練習真的可以帶來傑出的照片。許多照片則配上背景故事,幫助你了解一張照片是如何從創意中誕生。 許多照片組合在一起,示範了我對於直接傳遞情感和必須貼近主題的信仰。其他唯一「必做之事」,就是決不停止尋找新的角度、新的光線、新的方式來進入到真實的體驗。雖然從核心精神來看,我的方式並不是技巧性的,可能在情感上有點挑戰。你會在那些你過去可能從沒注意過的情形下拿起相機,要從過去那些可預測的姿勢中移開,轉而關注更輕鬆、親密,更受你拍攝主題啟發的時刻;最重要的是,你會成為一直移動的攝影師,一直在日常生活中拍照,有時消失於背景中,有時則指揮大家,你要隨時隨地投入。如同我已經提過的,我的大多數照片都是拍攝自日常生活,然而,我也引用了一些職業作品、攝影棚拍作品,甚至拍名人的作品來闡述重要概念。這些照片多為個人照片,或是因為私人理由而拍攝的照片,以職業攝影師的角度。 如同我在第一章中說的,照片與「主題」的關係沒那麼大,而是與你在那個時刻的經驗有較大關係。要找到你的突破點,得從拿起你的相機拍照開始,你也許會受到在本書中看到的照片啟發,使用它做為你的出發點,發想自己的創意實驗。在這個過程中,直接模仿一個概念、角度或是技巧,以此找出自己的方式,這並沒有什麼丟臉的。 我常用傻瓜相機照相,也天天使用iPhone拍照,但這裡的照片多是用我的專業單眼反光相機(SLR,又稱單鏡反光相機或數位單眼相機)拍下的。這是因為相機幾乎都在我手邊,而且對我來說,使用SLR就像是我的第二天性。但是,我相片中的概念和感受大多是用手機內建相機或是傻瓜相機就能拍出的,只有一些例外。最好的照片來自於用有創意的方式記錄的真實經驗,而不是來自機器。 照片的數據資料 書中的大部分照片都列有相機設定的數據資料。盡管忽略這些數字。大可把相機模式設成自動,一樣可以拍攝,但如果你想要玩玩相機設定,或許有助讓你知道我拍攝特定相片時的相機設定,特別是你也用SLR拍照。如果你的確讀了這些數據,很快就會發現我的相片大多是用微廣角或是「正常」(50mm)鏡頭、日常光,或是略微推近放大的設定來拍攝的。我並不常用長鏡頭,拍攝完也不太裁切畫面。我在相機中就完成構圖,離我的拍攝對象夠近,對著他們的臉,然後使用大多數相機都有的快門和光圈調整模式。靠近一點,無論是實體上還是情感上,然後利用可取得的光線,大概就是我拍攝的基礎。而那些收錄在本書中,在攝影棚拍得,或是使用非常精細的專業攝影機拍攝的照片,並不是要用來展示華麗的棚拍技巧,而是要展現一種說故事的方式。這些照片可能不會提供相片數據資料,因為與本書內容並不那麼相關。 了解照片數據資料 光圈 ISO 快門速度 鏡頭焦距 快門速度。相機快門開闔以讓光線進入的速度。快門速度越慢,握相機的手就要越穩定。在慢速快門之下,你必須把相機靠在牆上或桌上,或是利用腳架。提醒一下:快門速度低(如一秒1/30th)實際上比快門速度高(如一秒1/125th)要來得久。 光圈。鏡頭上可調整開口的大小,調節鏡頭接受光線的量。光圈數字越低,開口越大,進入鏡頭的光越多;數字越低,景深(對焦前後相對清晰的範圍)越淺。 ISO。調整相機感光元件敏感度的設定。ISO數字越高,你需要的光線越少,但是照片的顆粒感越強或越「模糊」(如果你的ISO設得太高)。 鏡頭焦距。鏡頭從寬(如35mm)到長(如20mm)的幾個移動長度。部分相機的鏡頭長度固定。焦距數字越低,看到的視角越寬;焦距數字越高,可以拉遠拉近的距離越長,50mm大約是眼睛看到的視角。 構圖的幾個原則 我都在拍攝的當下構圖,透過相機觀景窗,而不是事後再用電腦(你也可以用相機或iPhone的液晶螢幕來構圖)。我不會用正統的方式思考構圖,而是全憑直覺、感受和重複、韻律以及流動,找出令我開心,且當下真實的畫面。當然,還是有一些構圖基本原則,讓你比較能夠避免照出奇怪的照片,得到較討喜的照片(只要上網查詢「三等分法」[the rule of thirds〕,就可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一般來說,你會想要: .小心,如果你把物體放在畫面的正中間,會製造出非常正式感的肖像,一般來說是最沒有動感的構圖。 .注意,利用那些能夠自然幫你框住主題的物件(像是上圖中桌子的線條,有三邊框住了孩子。) .避免線條與物件和要拍攝的主題出現奇怪的交叉(像是,照片中,一個人背後有一棵樹,看來就像是從人的頭上長出的樣子。) .一直調整對焦、姿勢和構圖,找出自己的心頭好。 本書的照片大多以人為主題,在這些相片中,觀者的視線自然會去尋找主體的眼睛:眼睛通常會變成視覺焦點;如同我之前說過的,不應該放在畫面正中央。上圖的小女孩說明了這點,以及框架的概念:她的身體微微偏向畫面左方,但她的眼睛在中心上方;且因為桌子的形狀和呈斜角插入的成人的腿,讓畫面的邊緣有很多細節。 當然,構圖的技巧遠比不要把主體放在中央來得多。在畫面邊緣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在離開或進入畫面嗎?其中一邊的事物是否平衡了畫面另一邊?是否有一條強力的線條以有趣的角度穿越畫面,打破垂直安排?下圖這幅攝於社區游泳池的簡單照片中,一排樹由畫面右上移動至左下;奔跑中的男孩正在離開畫面,他的身體形成了一塊有趣且充滿角度的拼圖;而男孩的頭被切掉了,正好突顯出真正的主題是畫面右下方的男孩,遠離畫面正中央的他正看著鏡頭。最終,觀者的視線會落在那個男孩的臉上。 當我拍攝這類照片時,壓根沒有想到這些事。然而,我確實蹲了下來拍攝,這樣讓我和主體的眼睛齊高,自然讓我帶出這樣的構圖。把相機移到和拍攝對象齊高,或是移到其他有趣的視角,可以讓照片脫離平淡無奇。這是Part 4「移動視線」探討的主題之一。 在本書中,你會發現各種構圖範例,展示照片設定的基本方式。 此外,請注意這兩個符號: 關於光線 我在書中零星提了幾個關於光線的訣竅。我一般不用閃光燈,而是用自然光,但我通常把相機調成手動模式,以覆蓋住自動設定會自然想要減少低光源或逆光情形的設定。現在的傻瓜相機大多都有某種程度的手動設定,或至少有包圍曝光,你可能會想要嘗試這些設定,好達到許多我照片中的效果。 TIP 書中也不時出現一些關於攝影的訣竅,讓你更了解一張照片是如何拍成,也告訴你如何避免常見的錯誤。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的章節可分成基本概念、捕捉當下時刻和真實傳達經驗的方式,以及在你和拍攝主題之間建立關係,雙方可以一起玩耍探索的方式。這些真的是人人都能拍出的照片,與技巧的關聯較少,而是更著重於堅持和感受,更專注在光線和空間上。無論你是從書末、中間還是開頭的訣竅開始嘗試都沒有關係,淺嘗或深耕都可以。書裡有數百個概念,以及構圖和光線的教學,外加一章稍稍深入討論簡單技巧的使用方式。有些照片顯示簡單概念確實值得一試,無需更多解釋文字。有些照片則組合起來,展示某個方法或練習真的可以帶來傑出的照片。許多...
作者序
前言 萬物相連 一切都從這裡開始:我七歲時,站在父母匹茲堡家的車道上,斜倚著他們的白色雪佛蘭車,手中拿著一台小小的箱式照相機。我很幸運擁有充滿愛、友誼和社群的童年;從一開始,我就想在我拍的照片中捕捉那股歡樂。從我用那台箱式照相機所拍的照片,到那些我為高中校刊和紀念冊拍攝的作品,再到我在藝術學院及職業生涯所拍的作品,我所有最好的作品都源自於童年的那種歡樂。有時我想,我只是一直想用相機重現那些讓我快樂成長的事物吧。 我的相機帶我走遍全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它帶我深入自己內心,讓我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攝影是趟偉大的旅程(且尚未停止),對我來說,最後的照片從不只是它所呈現的那樣而已。更重要的是,永遠都是聆聽、觀看、觸碰、握取、移動、靜止、用力推動、緩緩移入的過程。我學到的是,攝影可以是一個理由,讓你能在正常對話中進行脫序演出,做一些原本裹足不前的事。攝影符合我的迫切需求,讓我過著想把每一刻都當成禮物的生活方式。如同我在本書中所探索的,攝影與生命中的片刻密不可分。 我從羅德島設計學院畢業後,把我的作品集給亞倫.西斯康德(Aaron Siskind)看,他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喜愛的傑出攝影師。他一頁頁翻看我的照片,然後說:「這些還沒有和你的潛力一樣好。」這句話為我設下了一個目標,讓我知道拍照要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在紐約,我跟在偶像杜恩.麥可斯(Duane Michals)身邊當學徒。這位來自匹茲堡的偉大藝術攝影家,說過一句名言: 「這張照片就是我的證據……聽著,要為你自己而看。」他教導我,概念比曝光更重要。後來我為德國靜物攝影師麥克.紀格(Michael Geiger)工作,他則教我,做每件事都要準時:如果我早到或遲到一分鐘,都會被炒魷魚。換句話說,你要努力,永遠在那個當下出現在現場。接著我成了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的助手。在她為《滾石雜誌》和《浮華世界》攝影那幾年間,我陪她周遊列國。真的很美妙。安妮充滿熱情,執著,全然的藝術家。我從安妮那裡學會了編排。她在工作和溝通上有著特別的節奏。我完全投身在她的工作中,終究也找到自己的節奏;而這本書也要告訴你如何找到你的節奏。 我離開安妮那天,知道自己再也不想當助理。我要不是在紐約當攝影師,就是得找別的事來做。我登上康泰納仕(Condé Nast)媒體集團大樓頂樓,然後往下一樓一樓投履歷,直到進入大廳。如果我得不到工作,就決不步出大樓。我因而學到重要一課:只要我把自己放進這個世界,我就會得到工作。我相信這與個人攝影一樣,換句話說,你必須把自己放進這個世界。你必須與外界有所連結。 透過每天攝影(個人和職業都有),我創造了一堆證據,證明我為何從未感到無聊。家人的照片成了我的回憶,也是獻給孩子的禮物,他們將永遠知道,我是如此深愛著他們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氣。 這本書的核心,是關於如何拍攝事物的感受,而非事物的樣子;這本書寫的是珍惜我們日常生活的所有美好、熱情和愛。這本書講的是,就算從最世俗的細節中,也能看出了不起的地方和各種感受。沒錯,那些真實、直接引起你情感共鳴的攝影作品有太過老土的風險,但是它們也可能是歷久不衰的禮物。我把這類照片想成親吻:它們出現在短暫的狂喜瞬間,然後活出自己的生命。 擔任專業攝影師為我打開一扇扇門,讓我接觸到迷人的陌生人,帶我進入這個世界。然而,許多我最珍惜的照片並非工作時所拍攝的作品。就算它們出自於我的專業工作,也多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攝得。有些我最棒的作品是發生在別人已經休息吃午餐,而我仍繼續在拍照。當工作小組在架設光線,我已經在拍照,從中找尋一些新鮮事物。我總是在移動,而移動這個簡單的概念,是本書其中一章的主題。 在家裡,在火車上,在海灘,我總是不斷在拍照,無論是使用相機還是iPhone,都希望能夠捕捉到我正在經歷的事。當然,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我確信,當代所拍下的好幾十億張照片,那些儲存在臉書伺服器的照片,顯示出大家想過更豐富生活的渴望。然而,我也看到很多人只拍攝事物的表面,也就是事物看起來的樣子。這樣做的風險在於,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使用簡單的數位效果讓我們的照片看起來漂亮,就冒了把我們真實體驗生活的方式變得瑣碎的風險。 這可能是個矛盾:攝影能夠讓你更進入生命,而非把你從生命中移走。相機不會介入你和你正在體驗的事物之間嗎?嗯,可能會,但若你真的處在當下,就不會;而你也必須要在當下,才能拍出美麗的照片。攝影師和心理學家使用「在當下」這個詞彙來形容自覺地活在生命此刻的經驗,而非一邊經驗,一邊腦子想著其他東西。在這個數位過載的時代,「不在當下」變得很容易;很容易就可以隱藏,甚至是活在鏡頭或螢幕後面,活在虛擬世界中。與我合作本書的史考特.莫伯瑞描述過,許多年前,他在印度拍攝日全蝕,花了許多時間卻拍到很爛的照片,而這場天文盛事,最終只剩下一格一格的底片,自己卻錯過了景色。下一次在印尼,他乾脆把相機放在一旁,用心好好欣賞。這也是我很少幫這類經歷拍照的原因。除非是在天才,如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的手裡,不然相機並不擅長捕捉這類巨景。我對於構成我們生活這塊布料那數以百萬計的片刻更感興趣。如果我真的去拍日蝕,我會拍攝那些帶著驚嘆觀賞日蝕的人們。 而要我選一個字來描述我所拍攝的對象,那會是「連結」。我對於生命中所有人的連結感興趣,像是:祖父母、老師、孩子、陌生人。對每個曾坐在我家門廊上,或躺在我家吊床上的人感興趣。我感興趣的是狗兒和主人之間的連結、鞋子和舞蹈之間的連結,以及在我父親衣櫥深處的那套燕尾服和他結婚30週年紀念日穿上它的模樣之間的連結。我感興趣的是,我的感覺與醫生剛告知我消息之間的連結,是我的初吻(和初吻對象)以及我最後一個吻之間的連結。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這類連結。我相信,找到全新方式來觀察這些連結,就是找到全新方式來經歷這些時刻。 那麼科技和技巧呢?這些東西有其地位,但是你不需要鑽研光圈值、鏡頭長度、ISO感光度,以及散景,落入那些器材狂熱者的執迷中。只要試試本書中的一些概念,你拍的照片就能有進步:自在地拍攝親密時刻,移動你的眼睛,用新的視角和角度觀看,了解你家中的光線,學習如何與人合作。老實說,大部分時間,我都使用高級攝影配備,要說我設備的品質,和我做為專業攝影師的經驗沒有影響我的照片,那就太鄉愿了。然而,你也有一些優勢。 首先,這本書裡的大多數概念都是關於觀看和感受,而不是光圈值。這裡提到的技術都像是「故意使用慢快門速度」,或是在「非常低光源的情況下拍攝,看看會發生什麼事」這類的建議,而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非難事。再來,記住你活在史上最好的拍照時刻。智慧型手機和傻瓜相機等新型數位相機的功能很神奇。只要花點工夫去了解,就能為你的照片大大加分。 從這個脈絡來看,難忘的照片並不是那些科技最充足的照片,也不是那些最富「藝術性」的照片,而是與那個正在經歷的當下,還有你與正在拍攝的對象產生最深連結的照片。最難忘的照片是那些讓觀賞者能夠了解,感覺到那股親密連結的照片。它永遠會在你拍攝的數百張照片中跳出來,展現在你眼前。 最後,令你最難忘的照片大多出現在你使用這本書的重要概念時出現,那就是:用心攝影。拍攝你所感覺到的,每個連結。多多拍照。拍你的生活。 喬治.藍吉 科羅拉多州,波德市(Boulder)
前言 萬物相連 一切都從這裡開始:我七歲時,站在父母匹茲堡家的車道上,斜倚著他們的白色雪佛蘭車,手中拿著一台小小的箱式照相機。我很幸運擁有充滿愛、友誼和社群的童年;從一開始,我就想在我拍的照片中捕捉那股歡樂。從我用那台箱式照相機所拍的照片,到那些我為高中校刊和紀念冊拍攝的作品,再到我在藝術學院及職業生涯所拍的作品,我所有最好的作品都源自於童年的那種歡樂。有時我想,我只是一直想用相機重現那些讓我快樂成長的事物吧。 我的相機帶我走遍全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它帶我深入自己內心,讓我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攝影...
目錄
Contents 前言 如何使用本書 Part 1│觀看的方式 Chapter 1│拍攝當下,而非物體 Chapter 2│保持真實 Chapter 3│擁抱親密 Chapter 4│移動視線 Chapter 5│看見光線 Chapter 6│感覺律動 Part 2│讓創意成真 Chapter 7│學點技巧 Chapter 8│與人合作 Chapter 9│跟嬰兒和小孩玩 Chapter 10│利用道具和布景 Chapter 11│玩得開心 附錄│一些基本事實:數位相機如何運作,還有該買哪種相機
Contents 前言 如何使用本書 Part 1│觀看的方式 Chapter 1│拍攝當下,而非物體 Chapter 2│保持真實 Chapter 3│擁抱親密 Chapter 4│移動視線 Chapter 5│看見光線 Chapter 6│感覺律動 Part 2│讓創意成真 Chapter 7│學點技巧 Chapter 8│與人合作 Chapter 9│跟嬰兒和小孩玩 Chapter 10│利用道具和布景 Chapter 11│玩得開心 附錄│一些基本事實:數位相機如何運作,還有該買哪種相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