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批判論析台灣攝影史的專著首度問世!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攝影史的專論,以十六個篇章,橫跨一百五十年來的在地視覺場景。
透過這本書,我們將認識影像如何構築我們的視野,同時反身地進行歷史辯證。
本書集結影像史研究者張世倫近十年來的攝影史研究書寫,重返檔案文獻與歷史事件,以批判性的目光,帶領讀者細細觀察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蜿蜒流動,反思「攝影史」的形構歷程。
所謂的「攝影史」究竟如何建構?如何變化?如何可能?攝影在台灣的實踐與想像,形成了什麼樣的「攝影史」?
作為攝影史論著,本書獨到之處,正是敏銳地提出「台灣攝影史」構造本身的問題意識,以文化研究的觀點,藉由踏查攝影在台灣歷史中的開展,細膩地審視歷史形構的細節,呈現出攝影史敘事多樣而複雜的潛在空間——「複數」的攝影史。
本書論及的影像文獻與歷史場景十分廣博多元,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攝影檔案、圖像繪葉書、寫真帖,乃至風景攝影、俗民攝影、證件照與政治宣傳,探究影像與現實的關聯;同時重訪沙龍攝影、現代主義思潮、紀實攝影與當代攝影裝置在台灣的發展,以及《劇場》、《ECHO》和《人間》等文化刊物時代的關鍵影響,重現台灣影像實踐開拓的各式路徑,並在此歷史書寫中,將它們轉化為與當下的我們息息相關的視覺文化思索。
本書將是關切台灣攝影與視覺文化發展、不停追問攝影與歷史的我們,重新思考「台灣攝影史」的一次重要契機。
作者簡介:
張世倫,影像史研究者、藝評人,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與論述散見《攝影之聲》與《藝術觀點ACT》等刊物與專書,譯有《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等書,「未完成・黃華成」(2020,北美館)策展人,曾獲國科會論文獎與世安美學論文獎。研究專長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美學現代性與冷戰史等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作者序
這是我們用肉眼所看不到的一個世界,
我們要將它現實化。
──松本俊夫
出自實驗電影《致我毀壞的右眼》(1968)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史的專書,彙集了近十年來陸續在各種不同脈絡的委託邀稿下,撰寫而成的相關文章,它們原本隸屬於不盡相同的刊載用途,在此經過大幅修改與觀點重整,並增添若干章節論述,嘗試賦予一較具連貫性的邏輯結構與議論觀點,希冀聚焦並探問的核心議題,是影像與現實間複雜的歷史性關聯。
雖然內容涵蓋年代甚廣,運用的史料檔案不在少數,全書也狀似有一線性邏輯,但這並不是一本提綱挈領、蓋棺定論的「台灣攝影史」專書─這樣的書寫志業或許對本地至關重要,但既非一人能力所及,更非我真正興趣所在。相反地,這本書的問題意識,在於如何將「台灣攝影史」一詞予以問題意識化(problematisation),視其為不斷流動生成的論述場域,而非固態凝結的歷史客體,欲藉由策略性地重返、重述並重估與其相關的各種歷史形構(historical formation)細節,期能重新賦予並開啟它多元複雜的潛在空間。
這是我們用肉眼所看不到的一個世界,
我們要將它現實化。
──松本俊夫
出自實驗電影《致我毀壞的右眼》(1968)
這是一本關於攝影史的專書,彙集了近十年來陸續在各種不同脈絡的委託邀稿下,撰寫而成的相關文章,它們原本隸屬於不盡相同的刊載用途,在此經過大幅修改與觀點重整,並增添若干章節論述,嘗試賦予一較具連貫性的邏輯結構與議論觀點,希冀聚焦並探問的核心議題,是影像與現實間複雜的歷史性關聯。
雖然內容涵蓋年代甚廣,運用的史料檔案不在少數,全書也狀似有一線性邏輯,但這並不是一本提綱挈領、蓋棺定論的「台灣...
目錄
前言 | 為了影像與現實的扣連
1 攝影史的陰影:檔案、帝國、國族、卡夫卡
2 「擴張」驅力下的十九世紀台灣攝影
3 殖民建制視覺政體的斷片思考
4 在「寫真帖」的時代:殖民統治與攝影載體
5 台灣「風景」的寫真建構
6 作為問題意識的「民俗」攝影:一個跨時性的概略考察
7 政治宣傳與國策攝影
8 何謂「戰後」? 攝影場景與影像體制的初步成形
9 攝影、冷戰與「美國」因素
10 以「現代」之名的六〇年代
11 目光的回視與挪移:以英文版漢聲《ECHO》雜誌為討論路徑
12 「人間熱」與解嚴前後攝影「主體」的擾動:一個初探
13 紀實攝影的「發明」與多元實踐
14 邁向一種散文攝影的可能想像
15 作為動詞的「攝影裝置」:一個繞道而來的生成倡議
16 「太陽花」運動的視覺政治
結語 | 反思「當代」
致謝
前言 | 為了影像與現實的扣連
1 攝影史的陰影:檔案、帝國、國族、卡夫卡
2 「擴張」驅力下的十九世紀台灣攝影
3 殖民建制視覺政體的斷片思考
4 在「寫真帖」的時代:殖民統治與攝影載體
5 台灣「風景」的寫真建構
6 作為問題意識的「民俗」攝影:一個跨時性的概略考察
7 政治宣傳與國策攝影
8 何謂「戰後」? 攝影場景與影像體制的初步成形
9 攝影、冷戰與「美國」因素
10 以「現代」之名的六〇年代
11 目光的回視與挪移:以英文版漢聲《ECHO》雜誌為討論路徑
12 「人間熱」與解嚴前後攝影「主體」的擾...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