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歷屆得主中,近兩百位是猶太人,已經發出的獎項中,有23%頒給了猶太人。2013年有6名猶太人得到諾貝爾獎,佔了得獎總人數的50%。猶太人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入學率高達30%。
為什麼賈伯斯、馬克祖克柏、比爾蓋茲、愛因斯坦、愛迪生,全為猶太裔?能有這麼驚人的成就?
流傳千年的猶太人讀書法並不是選拔百分之一天才的紅海讀書法,而是讓百分之百全民都成為天才的藍海讀書法。
本書告訴讀者,猶太人培養出全民天才的教育訣竅:
★擁有不單純的好奇心
偉大的發明家通常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會從很小的事情裡面產生好奇心。小孩與大人不同的地方也在於好奇心。不斷疑問和好奇心是孩子的本能,要把這些當成自然的事,不要覺得奇怪、嘲笑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孩子要有聰明的頭腦,就要持續運用好奇心和提問題。
★從問號開始的讀書
所有的學習從疑問的發生開始,這是讀書的第一步。猶太人以不斷的疑問來學習,他們不接受知識的現況,以繼續產生疑問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促進孩子的思考能力,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天才。猶太人相信問題比答案更重要;重點不是找答案,而是找答案的能力。
★問答式讀書法
在猶太人的學校中,競相舉手提問是普遍的現象。透過提問可以掌握學習的本質和重點。猶太父母在家也透過與子女對話來誘發好奇心,刺激孩子更高的讀書欲望,並且培養出自主學習的能力。
★「虎子帕」精神
不怕失敗繼續挑戰的「虎子帕」,是猶太人的力量來源。當孩子把失敗當成學習,就不會中途放棄,而能坦然接受在過程中的失敗。不怕失敗繼續挑戰的人,能成為學習力強的人。重視之前曾經犯過的錯誤,透過整理出來的錯誤,親子將會共同發現失敗也是很寶貴的經驗。
★良好的心理素質為讀書之本
被父母責罵再讀書,是讀不了書的。心情鬱悶或是憤恨時,有損記憶力,難以產生有組織的想法。只有在心裡平靜且快樂的時候,才有辦法專注於讀書;身心狀態良好,就容易產生學習的欲望。
★自主學習
猶太人很會讀書的秘訣在於自主學習,一旦孩子找到強烈的學習動機,讀書就會有了加速度,進而培養出自我導向的力量,即使畢業後進入社會,仍可以終身讀書。
★專注聆聽的力量
聽力是理解想法的手段,如果沒有培養專心聽的力量,讀書時就會產生誤解,變得很辛苦。無法讀書的孩子的共同現象之一,就是學習態度不佳。耳朵在聽,心卻是閉鎖的。先學會聽,才能聽到別人講述的是什麼。
★大聲朗讀
只用眼閱讀可以達到的記憶效果,遠不及再加上以口朗讀反覆兩三次。大聲朗讀有向自己講話的效果,也有講與聽的雙重效果,讓人不會想打瞌睡,更可以提供腦部氧氣,讓腦部活化起來。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嘴與嘴唇有運動的學習比起純粹默讀,更能刺激大腦的兩側,對於記憶力和專注力有更大的幫助。
★坐定的臀部力量
如果連十分鐘都坐不住,跑來跑去的孩子,是沒辦法讀書的。當孩子為了某個目標,可以有耐心且堅持地坐在一個位置上,全力以赴,則做任何事都可以成功。若缺乏臀部的力量,就難以學習,反應了心理素質與意志力不夠堅韌。如果想把書讀好,先要以正確的姿勢,把坐在書桌前的習慣建立起來。
★無所不疑,建立新的世界觀
所謂懷疑的態度並非不信任,而是對知識不滿足,知道自己不足的虛心學習態度,有助於建立新的世界觀。當孩子自覺有所不知,才會有好奇心去觀察,不會輕易跳過細節,並且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穫。
★互學比獨學更有效
猶太人是以團體來讀書,透過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問答互動法來學習,這比獨自讀書更有效果。在學習過程中,一有不了解之處,就提出問題;主張自己的想法,反問對方的主張;他們從夥伴身上學習,同時也教導夥伴。兩人成對或一群人在一起來討論,享受找出問題根源的樂趣。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何璽夢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陳安儀 親子專欄作家
盧蘇偉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真摯推薦(按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作者:李大熙
作者為研究猶太人,深入猶太社區,參與猶太人的各種聚會,精研摩西五經與塔木德,親身經歷猶太文化的洗禮。在韓國創立聖經學院、擔任教會全職牧師,現正籌備韓國式的塔木德教育機構。
學經歷:
- 長老神學院牧會學碩士
- 延世大學神學碩士
- 以斯拉聖經學院聖經博士課程
- 首爾長老神學院教授
譯者簡介:
譯者:李政恩
韓國人,濟州島出生,十二歲遷居首爾,畢業於國立首爾大學。大學畢業來台,獲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碩士。後旅居法國巴黎七年。現定居台北,從事韓語教學、翻譯與口譯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何璽夢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陳安儀 親子專欄作家
盧蘇偉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真摯推薦(按筆畫排列)
●推薦文一
★瀕臨極限的教育,解決方案就是猶太人讀書法!★
世界上少有像韓國人這樣對教育瘋狂的民族。韓國經濟能發展到領先的地位,應歸功於教育,而這全是父母對教育的熱情所致。
我們的讀書是「聽、背、考試、忘記」無止境的循環。這種讀書法在二十世紀是最有效的。但是對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而言,已經不需要再去背誦,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環境中,單靠背誦已經不足以讓人成為偉大的人物。我們的教育已經到了極限,是該有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我們想要的答案可以從猶太人那裡找到。韓國人的平均智商是一O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但以色列人的平均智商卻只有九十四,在世界排名第四十五名。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結果,韓國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數學排名第一,閱讀排名第二,科學排名第四。但是以色列的排名只有到三十名附近。猶太人對教育也充滿熱情,但怎麼也比不上韓國父母居然願意為了供應孩子的教育所需,可以離開家庭獨自一個人辛苦工作賺錢。再加上韓國老師的程度也是居於世界前茅。
但韓國人的學習結果並不讓人滿意。有史以來韓國人獲得的諾貝爾獎,只有和平獎一位。但是自稱為猶太人而得到諾貝爾獎的,就有將近兩百人。已經頒發的諾貝爾獎中,有百分之二十二是給了猶太人。光是二O一三年,就有六名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獎,佔了得獎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十。美國哈佛大學的入學率,韓國人不到百分之一,而猶太人有百分之三十。猶太人不只強在少數的領域,而是所有的領域都有卓越的表現。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讀書法:猶太人的讀書法是提問、思考、討論、實踐的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方式就是兩個人一起提問、對話、討論、辯論的哈佛如塔。
這本書的作者指出猶太人的讀書是心讀、五感讀、身讀、知識讀和智慧讀,並且也提出針對國人身體的讀書法。希望這本書讓被考試扭曲、淹沒在教科書和參考書中的本國教育可以因此改變。
田聖銖
韓國富川大學教授
哈佛如塔教育協會會長
●推薦文二
★會讀書的人的「讀書方法」,有系統讀書的指南★
很高興長期以來研究並實踐猶太人教育的作者,為我們出版了這本書。
會讀書的學生知道「讀書的方法」,培養人才的學校有「好的讀書系統」。本書是研究猶太人的讀書法,而且針對我們實際上的情況找出具體方案,對在教育洪水中掙扎的學生與家長而言,這本書可以作為讀書法和有系統讀書的指南。
即使本人留學以色列十一年,也經歷猶太人的教育,但讀了本書之後,也會產生共鳴並且刺激想法。本書運用了塔木德和猶太格言作為理論的基礎,也介紹猶太人的教育哲學與方法,相當具有說服力。這本書值得向所有為「讀書」而苦惱的人推薦。
姜厚九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博士
韓國首爾長老神學大學聖經考古學教授
●推薦文三
★教育、文化、歷史成就不凡猶太人★
時至今日,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人民的識字率達百分之九十五至九十九。台灣識字率名列前茅,超過百分之九十八。然而,幾世紀前,讀寫能力是少數被選中或是幸運菁英的特權,只有一個民族例外,那就是猶太民族。每一個猶太孩子,不論是農夫或商人、教師或藍領階級之子,都享有讀書及識字的機會。他們從三、四歲起,就在「Heder」(意為「房間」)由教師帶領,品嚐學習的甜蜜滋味──舔拭沾在字母表上的字母蜂蜜。
優異教育與開創性的成就並非只是正統教育系統的成效,學習並不侷限於正式課堂或講台上的教導。這是提問文化與以色列的「虎子帕」(Chutzpah)齊力發揮的成果。虎子帕反映了果敢:拒絕接受「不」這個答案;當門看似在你面前關起時,就破窗而入。
以色列人力求頂尖表現,十分強調家庭價值觀、團結一致、愛國精神與教育。辯論、衝突觀點、挑戰權威階級、視長幼有序如無物等令人頭疼的文化特質,形塑了「完美的混亂」,進而造就了以色列奇蹟。
在歷史上飽受歧視、迫害與考驗的高適應力猶太人,別無選擇,只能變得更革新、具創意及科技化,實現了以色列首任總理戴維‧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所說的:「跟領土相比,以色列更是一個依賴人建起來的國家──猶太人自各地而來:法國、俄國、美國、葉門......信念是他們的護照。」
現代的以色列,由於環境之故,創建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容納自數十國返鄉的人民,帶來本質不同的文化與想法,陶冶成一個大熔爐。年輕的中學畢業生必須服至少二(女孩)至三(男孩)年的兵役,這可能被認為是浪費可以在學術及專業領域上有所進展的黃金時期,但卻是習得領導力及人格養成經驗的機會。對以色列青年而言,中學高年級時迫在眉睫的問題不是大學入學考試, 而是競爭進入以色列國防軍(Israel's Defense Forces, IDF)的菁英單位。
總理本‧古里安曾說:「在以色列,為了當一個務實的人,你一定要相信奇蹟。」的確,年輕的以色列在立國至今短短六十年期間所達成的各項成就,可說是人為奇蹟。他們將問題變成挑戰:境內嚴重的缺水問題,促使以色列研發先進的用水科技,從海水淡化、滴水灌溉、廢水處理到工程解法,讓以色列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高效使用水資源的國家。因缺乏石油與天然資源,以色列轉而研發太陽能與替代能源科技。醫學器材、生物科技與軟體──所有大型世界級的跨國企業來到以色列,建構研發中心。
我在此恭賀作者,成功地為台灣讀者打開一扇窗──讓讀者瞭解以色列教育的內涵為何,使教育如此獨特、活躍與富含創意。
何璽夢 Simona Halperin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名人推薦: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何璽夢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陳安儀 親子專欄作家
盧蘇偉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真摯推薦(按筆畫排列)
●推薦文一
★瀕臨極限的教育,解決方案就是猶太人讀書法!★
世界上少有像韓國人這樣對教育瘋狂的民族。韓國經濟能發展到領先的地位,應歸功於教育,而這全是父母對教育的熱情所致。
我們的讀書是「聽、背、考試、忘記」無止境的循環。這種讀書法在二十世紀是最有效的。但是對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而言,已經不需要再去背誦,只要有智慧型手機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章節試閱
施瑪讀書法
聆聽的學習
讀書的關鍵在聽。聽不好,事情就做不好。耳朵打開之後,嘴巴才能打開。猶太人自小就有「施瑪」的教育。施瑪(shema)是「聆聽」的希伯來文,代表著猶太人強調聆聽的學習。猶太孩童在一出生就聽律法書的故事。因在人類的感覺裡,聽覺是最早發達起來的,孩童還不會說話,就可以聽了。孩童能夠用哪些話語來表達,取決於他聽過的話語與字彙。在幼兒時期聽到的故事會決定後來的語言表達和思考能力。
猶太父母讓兒女在睡前聽故事,因此有親密的親子關係,也促進孩童的語言能力,無形之中為孩童預備了未來的學習基礎。但只有聽,未必能完全吸收。講再多的故事,如果沒有專心聆聽,也不會有益處。最好的聽法,不僅要用耳,也要用心。這是因為用心聽更勝於用耳聽。專注就能夠促進聽力,專注力是從心而來的。心中有平安和愉悅,就能聽,也有專注力。若非如此,耳是聽了,卻像沒有聽到一樣。
心耳合一的學習
看看子女在學校讀書的樣子。讀書的關鍵在於聽力。如果沒有培養專心聽的力量,讀書就很辛苦。聽是理解想法的方法。聽是為了理解對方的想法,如果沒有理解,會產生誤會。要專心聽,心中就要平靜。如果加上興趣和好奇,可以更專心。總之,最好是能夠心耳合一。
培養聽的能力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必須經過長久的時間。培養聽的能力最好的階段是孩童時期,因為對人格也有幫助。行為不佳的孩子,通常比較散漫,也不容易集中聽講。不關心他人的人就不懂得聽。人若無法讀書,就必須檢查聽力,並提升聽的能力。
無法讀書的人有共同的現象:學習態度不佳。耳朵在聽,心卻是閉鎖的,讀書就像與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為了學習,有一顆學習的心比起廣博浩瀚的知識更為重要,因為這樣耳朵才會打開,才能聽到別人在講述什麼。父母或老師如果能夠掌握這個原則,就知道該如何去教導孩子。先學會聽,才能夠問問題。沒有聽,怎能問?透過聽到的累積下來的,問題才能形成。
失敗為學習之母
年輕人!用虎子帕站起來
猶太祖先語錄有言:「有行動力的人才能夠讓智慧長存。雖有智慧,沒有行動,就不能保有智慧。」這是在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往往只做已經通曉的事。這是因為可以掌握結果,是安全的行動。但是人的所知有限,資訊也不盡然全部正確,只追求眼前所見的人,就會失去更多看不見的世界可以給予的學習機會。人所理解的往往是不完全的。
學習通常是透過書本,但經由失敗的經驗也可以達到學習的效果。書本是把已經確定的事記錄下來,但透過失敗來學習,卻有更多新奇事物學習的可能性。為了發現新事物,就必須經歷多次失敗與錯誤。害怕失敗和錯誤,就什麼也得不到。唯有經歷失敗才能創造出的新事物。失敗經驗愈多的人,就愈有可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和創意。
我們害怕讀書的理由之一是害怕失敗。害怕失敗使得學習產生困難。但透過失敗卻能鍛鍊出學習的肌肉,失敗本身就是很好的讀書法。不怕失敗繼續挑戰的人,能成為一個學習力強的人。
不怕失敗、勇於挑戰的虎子帕精神
猶太人有一種「虎子帕」(Chutzpah)文化,他們稱這種文化是以色列人的力量。在意第緒語中,虎子帕的意思是不知恥、目中無人、詭詐等意思。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傲慢無禮的意思。我們不喜歡這種讓人討厭的負面語詞,但猶太人卻不這麼認為。虎子帕有創立以色列國家的精神,以色列能夠成為新創國家,正是因為他們有不怕失敗繼續挑戰的虎子帕精神。
虎子帕精神也可以用在讀書。塔木德有言:「不要百分之百同意拉比的教導,反而要常常站在反對的立場來辯論」,所以猶太人可以跟所有的人爭論,並且接受在過程中的失敗。
反觀我們的社會,如果學生問了奇怪的問題,甚至反對老師的意見,會被當作是問題學生。贊同老師的意見是在學校的生存法則。但是猶太人並不以為然,他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相反的意見,並且鼓勵這樣的行為。這與地位、性別、年齡、職業無關,對所有人都適用。這種文化讓人覺得想要繼續學習,也能夠鼓勵人們持續挑戰新的事物。把失敗也當成一種讀書的方式,可以繼續研讀下去,可以從中學習新的事物。如果有一百次的失敗,就會有一百次的學習機會。如果這樣想,失敗本身就是一種學習。
猶太人不但紀念光榮的節日,也同樣紀念失敗的節日。透過失敗的經驗,他們得到新的力量。他們認為沒有比失敗更好的教訓。仔細考察猶太人的歷史,確實是有許多反覆的失敗。回顧失敗的歷史,可以讓猶太人下定決心,不再重蹈覆轍。失敗有從痛苦中學習的意義,如果把失敗當成學習,就不再怕失敗,也不會中途放棄。
問號開始的讀書
要擁有不單純的好奇心
偉大的發明家通常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會從很小的事情裡面產生好奇心。小孩與大人不同的地方也在於好奇心。好奇心最豐富的時期是最好的讀書時期。失去好奇心會讓人不想讀書。小孩對讀書感到厭煩,是因為沒有好奇心的緣故。
會讀書=自主學習
很會讀書的秘訣在於自主的學習。自主學習的方法之一就是有好奇心。為了讀書,必須先產生好奇心。一旦有了好奇心,雖然沒有人指導,依舊會有慾望去研究事物。儘管學習過程困難,有了研究的慾望,還是可以自主地學習。
在犯錯中培養思考能力,在疑問中開始學習
好奇心會讓人去思考。讀書會促進思考能力。即便是一樣的問題,不同的想法也會產生不同的答案。重點不在於短期之內提高考試成績,反而在不斷的犯錯過程中,培養出思考能力才更重要。促進思考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斷地懷疑。所有的學習是從疑問的發生開始,而疑問是從好奇心開始。小孩子有好奇心,想去知道所有的事情,他們常常會問為什麼。人一出生對所有事都有好奇心:燈為何會亮?為什麼會有夜晚?風為什麼會吹?人為什麼有兩個眼睛、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像這樣的問題不斷地被提出。所以孩童常常會向父母親提出問題。這時候如果罵孩子,他們就不再問問題,也不再對事物有好奇心。不斷提問和感到好奇是小孩的本能,要把這些當成自然的事,不要覺得很奇怪。
塔木德教導猶太人:「沒有篩選就全盤接受的人,權力和自己都一同敗壞。」猶太人以不斷的疑問來學習,並不追求明確的答案。他們不會因為書上有寫就全然接受。當猶太人使用塔木德來討論的時候,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大多數人在問答的循環之間找到本質。他們不接受知識的現況,而是以繼續產生疑問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猶太人透過提問來學習,同時學會解決人生難題
相對來看我們,當人被問問題,就會斜眼看人,自覺不被信任,並且阻止別人發問。所以,人們不會有好奇心,也不容易產生創意。所有的事物都隱藏著人們不知道的真理,只要找到一個就成功了。但在失去提問能力,直接接受的文化中,人們將不再思考。
疑問就是思考。疑問是透過口語具體呈現。猶太人透過提問來學習,同時學會了解決人生難題的能力。持續透過這種方式來學習,就沒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猶太人教育的焦點在培養子女冒險的精神。父母透過與子女對話來誘發好奇心,並且讓好奇心表現出來。
猶太人不因孩子犯錯而處罰孩子,反而透過所犯的過錯來教育孩子。例如孩子不慎摔破杯子,猶太父母不會責罵孩子,反而問孩子為什麼杯子不是往天上去,而是往地上掉。這是一個解釋萬有引力的好機會。所以周遭發生的一切事物都是教育孩子的材料。好奇心可以讓孩子思考,而透過提問更可以刺激孩子更高的讀書慾望,並且培養出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有聰明的頭腦,就要持續運用好奇心和提問題。一個想法會帶出聯想的效果,思考能力可以用這種方式開發。頭腦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可以用新的程式來開發的起始點。從小養成善用好奇心和提問的能力,用這樣的方式來促進思考的力量,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天才。
塔木德裡有一句話:「不單純的好奇心是神派遣給人的最佳引導者。」
猶太人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自幼就充滿好奇心。對所有人都認為理所當然的自然法則,愛因斯坦卻因好奇心的緣故,從裡面發現了相對論。
「人們可以精準量測世上一切事物嗎?」「重量不會隨地點、時間和溫度改變嗎?」
他最終找到了解答。所有的物體和事件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跟其他事物的存在有關,並且不是絕對的,乃是相對的存在。
「慢慢地、小心地把一公斤的磚塊放在人的頭上,這是可以承受的。但是人卻無法承受同樣重量的磚塊,從一米高的地方掉到頭上。更何況是從十米高的地方落下的磚塊。磚塊的重量跟向下掉落的速度有關。」
愛因斯坦用數學的模型來表現這樣的關係E= MC2,這就是相對論的理論模型。愛因斯坦用超乎尋常的想像力來思考,因而發現震撼世界的相對論。偉大的發現都從好奇心發生。想想看,多少次人們嘲笑子女看似荒唐的好奇心,如果帶著好奇心看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可以學習的內容。有時候在人們的周遭環境中,有著比書本裡更值得學習的啟示與法則。
讀書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
猶太人有格言如此說:「好的問題勝過好的答案。」從理論開始的讀書當然會讓人沒有興趣,也不能在心裡面產生動機。科學家的研究證明,無趣的碎念會讓人腦關閉。單向的講解和理論的介紹無法刺激腦部,但是我們大部分的讀書法都是這樣開始的。然而,如果以提問的方式開始,卻會讓人腦醒過來,因為一旦有人提問,人們就會關注提問的人。沒有比提問更好的方法來讓人有學習的動機。與子女對話時,要盡量回答他們的問題,要展現親切的態度,並且導引他們提出更多的問題。
愚笨的問題是啟發創意的起點
在猶太人的學校中,競相舉手提問是普遍的現象。能夠提出問題就表示這個人專心在學習。透過提問可以掌握學習的本質和重點。以提問來進行課程,會使課程充滿樂趣。如果一個班級有三十人,每人提出一個問題就會有三十種的思考方式。這樣的學習其實就已經足夠了。這種提問的力量長久以來運用在猶太人的教育現場。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提出。鼓勵提問和回答問題的文化應該也要在我們國家推廣。我們常常習慣在尋找一個標準答案,以至於不敢提出問題來,「不是正確的答案怎麼辦?」這樣的想法妨礙了人們提問。英國知名數學家和哲學家懷德海(AlfredNorth Whitehead)曾說:「一個愚笨的問題是另一個新的發展的開始。」愚笨的問題反而是啟發創意的起點。答案只有在持續提問中才找得到,而且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答案。
這種問答方式如同猜謎語遊戲,也是猶太人經常使用的讀書方式。猜謎語也是一種問答的教育法。猶太父母熱愛在教育中使用猜謎的方式。在猜謎語時候的緊張精神狀態,也會有刺激腦部的效果。猶太家庭經常用猜謎的方式對話。
舉一個猶太母親與孩子在猜謎語的例子:
「火災裡失去了所有的財產,還能倖存的是什麼?提示:無形、無色、無味。」
答案是什麼呢?就是「知識」。透過這種有趣的猜謎方式,自然而然就把讀書的重要性讓孩子知道了。
再舉另一個猜謎的例子:
「人的眼睛有白色和黑色的部分,但為什麼透過黑色的部分才能看見事物呢?」
答案是因為人生唯有透過黑暗才能夠看到光明。雖然只是短短的問答,卻蘊含了祖先的深奧智慧與對人生的教誨。
我們的學習幾乎不會使用猜謎的方式,因為我們有一種偏見,認為讀書是安靜嚴肅的活動。按照課本的內容來學習,在時間上都已經來不及了,怎能透過猜謎語來妨礙讀書。然而猜謎語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式。課程開始之前先來個猜謎的遊戲,有助於提升學習的氣氛,也能促進注意力集中。這是在家庭、學校、職場都可以常常使用的問答式讀書法。猜謎語是跨越世代的一種讀書法。
猜謎語要配合孩子的程度,提出合適的問題引發孩子學習興趣。猜謎語結合了問題和遊戲。玩猜謎語有助於提升字彙能力、聯想力以及想像力。猶太小孩一開始懂得大人的語言,就開始猜謎遊戲。例如看見身體的某個部位,就可以指著這部位說:「這是什麼?」、「為什麼長這樣?」、「有什麼用處?」這是經典的問答方式。孩子再大一點,就可以玩猜猜看的遊戲,例如「長的相反是什麼」?有時候會提出抽象的名詞來問問題,從簡單的開始,慢慢發展到抽象的問答。這種方式後來就變成問答式讀書法的起點。透過猜謎語的遊戲,可以讓人快樂地學習言語和事物的正反、比較、猜想和抽象的概念。猜謎語以玩遊戲和問問題的方式來學習多元思考,是大人小孩皆宜的讀書法。
在小孩有了抽象思考能力和比較的概念之後,就可以玩「跨二十座山」和接龍遊戲。全家一起吃飯的時間就可以進行猜謎語遊戲,這是一個對學習很有幫助的起頭。孩子們也可以自己去發想出謎語,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施瑪讀書法
聆聽的學習
讀書的關鍵在聽。聽不好,事情就做不好。耳朵打開之後,嘴巴才能打開。猶太人自小就有「施瑪」的教育。施瑪(shema)是「聆聽」的希伯來文,代表著猶太人強調聆聽的學習。猶太孩童在一出生就聽律法書的故事。因在人類的感覺裡,聽覺是最早發達起來的,孩童還不會說話,就可以聽了。孩童能夠用哪些話語來表達,取決於他聽過的話語與字彙。在幼兒時期聽到的故事會決定後來的語言表達和思考能力。
猶太父母讓兒女在睡前聽故事,因此有親密的親子關係,也促進孩童的語言能力,無形之中為孩童預備了未來的學習基礎。...
作者序
前言
●讓每個人幸福的終身讀書法
★死胡同中的教育★
在我們社會中最受矚目又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教育。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我們一樣,在教育政策方面搖擺不定。教育政策有權力決定國家的命運。教育的問題如果獲得解決,諸如校園暴力、補習費用、低生產力、就業率、單身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我們的教育現況非常糟糕。大部分的老師只重視學科成績優秀的學生,學校也以進入好大學的升學率為評價的標準。跟不上的孩子都歸咎於父母。父母就必須尋求課後的私人教育來補救。私人教育的發達是國內教育的結構性問題。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就可以解決問題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在學校讀不好的孩子,到了補習班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補習班、家教和遠距教學等都自稱可以為孩子的學習負責,但都只是暫時的。
大部分擅長讀書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一套讀書法。他們不會依賴學校或補習班,而是靠自己讀書。除了這類佔了大概百分之一到二的學生以外,其他大部分的孩子都必須依賴補習班、家教或遠距教學提供的講義,而且僅只能勉強跟上進度。
更大的問題是老師與家長都知道這樣的事實,卻沒有更好的對策,只能順著潮流走一步算一步。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昂貴的費用,效果卻非常有限。所以有些人選擇出國留學、自學、或私人辦學等,但卻也都不容易,而且風險很高。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把書讀好,孩子當然也希望能符合父母的期待。但現實中卻是不容易達到。在愈來愈激烈的競爭中,師長與孩子都難以看到光明的前途。
到目前為止,仍然在迷途中徬徨的家長與孩子們不知有多少,他們的處境令人感到心疼。更大的問題是,即使從學校畢業之後,仍然沒有解決問題。讀書是一生的功課,人生的問題是無法迴避的。
從學校畢業、出了社會,成家立業之後就不需要讀書了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前面等著的,是比起求學階段的讀書更具有挑戰性的人生學習。許多有豐富人生經驗的前輩都說「求學階段是最容易的」,這是他們經歷一切之後的結論。讀書並不是個人或特定階段的問題,而是國家大事。讀書不因畢業而結束,而是與一個人的一輩子扣連在一起。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法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尋找好的讀書法★
每個人都會經歷「出生-幼兒-幼年-少年-青年-長年-老年-死亡」的生命歷程。這是生命週期系統,每個人的時間或有些微差別,但階段是一樣的。讀書也是。如果想把書讀好,就必須先瞭解讀書系統。會讀書的人知道如何透過讀書系統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法,但大多數的人沒有系統,是「隨性」的讀書。
如果知道讀書系統,讀書就很輕鬆快樂,有效率、也有趣。讀書系統一旦建立起來,一輩子都可以享受讀書樂趣。
我們到如今都還沒有一套有系統的讀書法。「哪需要什麼系統,只要努力就可以的」,這是大部分人過日子的原則。父母常對孩子說「你要認真讀書」,以致於孩子整天坐在桌前,卻沒有發揮讀書的效果。父母不斷叮嚀孩子要讀書,孩子卻是愈聽愈不想讀書。人們雖然持續地讀書,卻沒有人指導該如何讀書。人們常常不指導讀書的方法,只是一味強調要讀書。從讀書的立場來想,只是讓人覺得無奈。讀了半天的書,總是無法理解。想認真跟上學校的進度,卻不如想像中簡單。人們愈來愈對自己感到不滿,如此反覆,讀書根本快樂不起來。「為何如此乏味的讀書要持續下去呢?」若如此自問,就會更進一步產生自責和煩惱。
現在教育的所有問題都與讀書緊密相關。只要建立起自我學習的能力,大部份的教育問題都可以解決。如此看來,教育問題是讀書的問題,讀書的關鍵在於有沒有建立起自我學習的方法。
「怎麼做才能把書讀好?」
每個人都有關心的事物。許多讀書達人都願意分享自己的讀書秘方。但這一類讀書法,都是個人的獨特經歷,並不適用於不同背景條件的人。想直接模仿這些讀書秘方,卻沒有效果,於是就另尋他方,如此反而進入惡性循環裡。這一類的讀書法多半是為了提高學科成績,或是進入國內或美國知名大學的一些技巧,只是停留在取得知識的方法層次上。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對讀書有些許助益,但真正的讀書並不如此簡單。人們可以使用一輩子,甚至可以傳承給後代的讀書法,才是我們需要,卻是我們還沒有的。
★讓全民都成為天才的藍海讀書法★
作者為了尋找讀書的民族,找到了猶太人的讀書法作為學習的榜樣。猶太人的讀書法並不是選拔百分之一天才的紅海讀書法,而是讓百分之百全民都成為天才的藍海讀書法。
世界上沒有其他像猶太人的讀書法一樣,是有數千年傳統保證的國民讀書法。更重要的是猶太人讀書法超越了一般學科的學習,是讓人一輩子都能受用的全人讀書法,是不論小孩大人都可以使用的全方位讀書法。這本書的目的即在找尋猶太人上千年的讀書原理,期待能在我們的教育中使用。
塔木德裡提到:「給一條魚讓人飽餐一頓,還不如教人捕魚可以受用一生。」這是介紹猶太人教育時最常用的一個例子,也是代表猶太人讀書法特點的一句話。人們不可能把持續不斷產生的一切知識讀完,但只要能夠取得讀書法即足矣。
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讀書法,大都是西式的。本書介紹的猶太人讀書法卻是融合了東方和西方。這個讀書法不同於以知識和理性為中心的希臘式西方讀書法。猶太人讀書法是心、五感、身體、知識和智慧的全人讀書法。一個人即使從學校畢業之後,一輩子都可以使用,而且是父母和孩子、老師和學生一起讀書的系統,可以世代相傳。
★為了自己的幸福讀書★
我們的讀書法是在累積知識和取得技術,但猶太人的讀書法卻是從人自身來學習。這種讀書法不是為了進入好學校或把考試考好的方法,而是為了讓人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方法。猶太人的想法不是為了成就什麼,而是為了讓自己幸福而讀書,以致於其他的好處也都跟著而來。如果我們能善用這種讀書法,就能夠擺脫以入學或學科學習為中心的讀書,而能夠真正讓人享受這種終身學習的讀書法。
★超越猶太人的讀書法★
這本書不單只是介紹猶太人的讀書法,或介紹某種讀書秘方。作者希望國人的讀書法可以超越猶太人讀書法,並且傳承下去。雖然一開始是在介紹猶太人的讀書方法,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讓一個國家社會能夠健康的讀書方法,也就是找出讀書的問題和解答。
當然猶太人的讀書法並非完全沒有問題。如果忽略了自己本國的文化背景差異,直接接受這種方法是更不恰當的做法。作者要特別指出,在這本書中,不適合的部分已經排除了,而所挑選的部分是與本國的條件吻合的。這本書的意義在於把猶太人沒有,卻是本國人特有的優勢勾勒出來。
這本書雖有不足,卻是希望能夠協助受困於讀書方法的人,指引出讀書的方向。所有的人應當是為了幸福開始讀書,卻因讀書而讓更多人變得不幸。希望這本書可以解決教育的難題,並且成為所有人都幸福的讀書出發點。到目前為止,我們把讀書視為競爭、獲得勝利、進入好學校或找到好工作的手段,也就是不把讀書當成享受,而是視之為功成名就的工具。但這本書重點在透過讀書來瞭解人的本質,並且學習生活技巧,讓人幸福。
不要跟書讀書,要跟人讀書。不要與書爭鬥,而是要與人溝通。不要找背景,而要找真理。這是猶太人讀書法與這本書的核心精神。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知道真正的讀書是什麼。並且知道怎樣將讀書用在生活中,有一趟幸福的讀書之旅。尤其是被忽略和瀕臨瓦解的弱勢家庭,可以透過這本書來編織希望的夢想。特別感謝給我更多挑戰與鼓勵的親愛家人(我的妻子、兒子Sam、女兒Joy)。
後言:
●尋找自己的終身全人讀書法
到目前我們已經認識了猶太人讀書法的各種特徵、教育哲學、教育文化等,其中很多部份相信讀者都可以認同,但要實踐起來並不容易。這就好比向很會讀書的人學習,即使對方願意傳授讀書的秘訣,也很難把同樣的方法用在自己的身上。為了找到穩定且適合我們的讀書法,需要許多的觀摩、努力學習、並且變成習慣。
學習所有事物都一樣要有方法,過生活也同樣需要方法。能夠正確學習到「正面思考」的人,不論在怎樣辛苦的情況下,都可以很快樂。沒有建立「正面思考」的人,一點辛苦就會抱怨、生氣或遷怒他人。作者之所以要這麼熱衷推廣讀書法,是因為已經體驗到這種讀書法的快樂。人如果有一直到死都還要讀書的力量,怎麼可能會活得不快樂?
前一陣子SBS電視台和首爾大學學生生活研究所共同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根據調查結果,進入首爾大學的學生能把書讀好的原因很簡單,並不是學校、補習班、老師或家教等外部因素,而是學生自己的學習動機,有自己的讀書法。認為是藉由自己導向的力量,發揮讀書的作用力,這樣子把書讀好的學生比例是最高的。讀書的成敗關鍵就在於自己的力量。只要這個問題可以解決,任何教材都可以讀得很好。無論是誰,若有自我導向的力量,畢業進入社會之後仍可以終身讀書。這比起哪一所學校畢業更加重要。
本書是為了養成自我導向的力量而寫的。猶太人從小就以建立自我導向力量為目標來學習。相反地,我們的學校讓學生去捕撈很多的魚,卻不教學生可以一生受用的捕魚方法。猶太人在這方面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和提示。
為了掌握猶太人可以把一生投入學習的方法,我整理出幾個有助於實踐的基本原則。
一、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
根據OECD的全球PISA評比,韓國學生的排名是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但是在學習興趣、自我評估、動機等部分,韓國學生的表現卻相當的差。數學能力檢定考試原本只是為了確認進入大學學習的能力,只要達到基本的能力水準就夠了。但是一旦將檢定的成績當成是入學的成績,數學能力檢定就成為具有排名性的考試。更糟糕的是我們的學生為了這個考試,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來準備。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只以進入大學為目的,應該還要去培養能夠解決人的一生問題的能力。
二、不要獨自學習,要共同學習
個人學習會形成競爭,但共同學習是共生的學習。獨自學習雖可獲得知識,但不能得到智慧。個人學習或許可以把知識背下來,卻難以培養創意。獨自學習容易疲累,但共同學習可以產生力量,並且也更有樂趣。如同猶太人的讀書法,他們是以小組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問答和討論,是我們可以效法的方向。真正的讀書不是一個人躲起來埋頭苦讀,而是應該透過彼此對話與分享,共同合作來解決問題。
三、不要跟著書學習,而是要跟著人學習
一提到讀書,首先想到的就是書本。讀書的焦點在於讀了幾本書。大量閱讀當然很重要,人能從小就經常接觸書籍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把書僅僅看成只是書,就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書裡面涵蓋了人們的思想與生活,書就是人。由於我們無法見到每一個人,只好透過書來見面。讀書就是為了見到書所代表的那個人。所以,書其實不是書,而是人。如果孩子喜歡書更勝於喜歡人,就把主客順序顛倒了。與人接觸,透過提問、討論和辯論來學習,會比自己閱讀更有意義。總而言之,人是學習的重要對象,沒有比跟著人學習更好的讀書法,與人見面和對話,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如此才能夠過著真正的人的生活,並且為其他的人服務。否則愈讀書就愈驕傲,看不起其他的人,只會引起更多的問題。
四、從小在家要養成讀書的習慣
人的生活是由習慣構成的,讀書也是習慣之一。一開始建立起來的讀書習慣,就會造成後來不同的讀書方式與結果。從小建立起好的讀書習慣非常重要。通常這個習慣是在家開始培養,但是問題在於父母親並沒有接受過讀書方法的訓練。因此,大部分的父母會讓孩子很小就接受家教。家教愈多,教育支出就愈沉重,會使得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從小養成在家讀書的習慣雖然會比較辛苦,但孩子卻可以自然自主地學習。這裡所謂的讀書不是去學認字、英文或數學,而是與讀書有關的提出問題、討論、探究、發表與辯論等基礎。沒有比具備這些基礎更好的讀書習慣。
五、制訂家庭日,讓家庭讀書文化扎根
我們的社會中,大部分的家庭是雙薪家庭。孩子到了晚上還得留校唸書或上補習班,沒有時間。考量時間的因素,要訂定家庭日似乎很困難。但是為了建立起比學科讀書更重要的學習態度,這個時間還是必要的。有創意的學習是從休息開始的,而孩子的品格教育卻是從與家人共處的時間開始的。這與父母的決心有關。全家在一起的時間要比父母的事業和孩子的學業更加重要。
六、要找到可以一生受用的讀書法
學校的學習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是全部。真正的學習應該要從學校畢業,找到工作,並且建立家庭之後才開始。韓國有世界最高的教育熱情和成績,卻也有最高離婚率和自殺率,這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也顯示教育的極端性。探究其中的原因,就是學生的讀書法出了問題。
我們的讀書全部是學科,讀書的目標是提高大學入學考試的成績。學科原本是為了了解人生的過程,但是如果只為了進入大學,學科成績愈高,人生成功的機會就愈低。
猶太人讀書是終身的讀書,讀書法也可以一輩子使用。我們需要的讀書法,是從小在家使用的學習方式,並可以用在學校的學科學習,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即使在畢業之後,一生也都可以使用。成家之後可以傳承給後代、退休之後直到死都可以使用的讀書法,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讀書法。
如果有這樣的讀書法,人人可以過幸福的人生。讀書愈多,幸福愈多。學多少,人生的享受就有多少。人如果沒有學習,就會變得頑固、無知和愚笨。為了有智慧的生活,讀書是必要的。為了終身讀書的讀書法,要建立起一套新的讀書系統。要去找尋適合自己的讀書法,要去開發運用。並且為了這樣的讀書法,要彼此學習。
如果有了如何過生活的讀書法,就不會再害怕世上的生活。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多的難題也不怕,反而能夠在苦難中享受,也能夢想去逆轉處境。如此將不需要與他人競爭,相反地,在困難中可以相互幫助。在這樣的過程中,人生就更有意義,人們也會更感到幸福。
在這本書中所提出的,是不論在學校、家庭、社會、乃至於人的一生,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讀書法。如果能運用這個讀書法,像猶太人一般可以世代相傳,那該有多好。期待透過這樣的讀書法,人人都可以自由地享受幸福人生。
前言
●讓每個人幸福的終身讀書法
★死胡同中的教育★
在我們社會中最受矚目又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教育。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我們一樣,在教育政策方面搖擺不定。教育政策有權力決定國家的命運。教育的問題如果獲得解決,諸如校園暴力、補習費用、低生產力、就業率、單身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我們的教育現況非常糟糕。大部分的老師只重視學科成績優秀的學生,學校也以進入好大學的升學率為評價的標準。跟不上的孩子都歸咎於父母。父母就必須尋求課後的私人教育來補救。私人教育的發達是國內教育的結構性問題。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就可...
目錄
推薦文
前言:讓每個人幸福的終身讀書法
第一章 用心讀書:把心打開,給自己一個動機
有理由的讀書
目標導向的讀書
舔蜜一般的讀書
增加想像力的讀書
問號開始的讀書
失敗為學習之母
可以休息的讀書
打開思想的讀書
第二章 以五感讀書:刺激五感培養讀書的力量
五感讀書法:讀書法中有節期
施瑪讀書法:用心和耳聽
大聲讀書法:很吵才讀得好
逆動讀書法:邊動邊走的讀書
融合讀書法:五感同時使用的讀書
第三章 用身體讀書:用健康的身體發動讀書
動動身體讀書
臀部是讀書的力量
潔淨飲食得著力量
先用身體體驗
第四章 用知識讀書:用讀書來刺激想法
輸入:律法書、塔木德、觀察與故事
貯存:提問、背誦、重覆
分享:現場體驗
重組:討論與辯論
輸出:寫作、發表、測驗、考試、互學
第五章 用智慧讀書:發揮創意來行動
侯克瑪:知之為知之,是知也
雅達:活讀書
創意:上天給實踐者的禮物
根:找到根源就可以發揮創意
環節:連結數千年的歷史與傳統
第六章 針對我們的身體訂做的猶太人讀書法
四次元讀書法
三階段讀書法
高次元預習法
使用猶太人讀書法的創意人性學校活動表
結語:尋找自己的終身全人讀書法
推薦文
前言:讓每個人幸福的終身讀書法
第一章 用心讀書:把心打開,給自己一個動機
有理由的讀書
目標導向的讀書
舔蜜一般的讀書
增加想像力的讀書
問號開始的讀書
失敗為學習之母
可以休息的讀書
打開思想的讀書
第二章 以五感讀書:刺激五感培養讀書的力量
五感讀書法:讀書法中有節期
施瑪讀書法:用心和耳聽
大聲讀書法:很吵才讀得好
逆動讀書法:邊動邊走的讀書
融合讀書法:五感同時使用的讀書
第三章 用身體讀書:用健康的身體發動讀書
動動身體讀書
臀部是讀書的力量
潔淨飲食得著力量
先用身體體...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