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歌德存在,德國就不會貧苦孤單。
德國即使再顛沛、虛弱,也因為有歌德,精神依然偉大、富有、堅強。」──謝林(F. Schelling)
「歌德為文藝復興之後最博學的詩人。」──霍珀(V. Hopper)
德語「藝術歌曲」肇始於作曲家譜寫歌德的抒情詩,開創聲樂作曲史上詩(歌詞)與音樂(曲)的對話。而歌德抒情詩被眾多音樂家拿來譜曲,正因他的詩反映18、19世紀德國文藝界共同的社會意識,鼓舞作曲家追求民歌的精神,尤其激發舒伯特的作曲靈感,創造德國聲樂界獨有的藝術歌曲,其所塑造的歌曲形式,影響往後舒曼、布拉姆斯、沃爾夫乃至馬勒之作曲。
鑑於歌德抒情詩與藝術歌曲的創作密不可分,而詩作又是歌詞的主要來源,本書收納歌德詩歌精華約一百首,包括譯注和詮釋,藉此深入觀察德語詩歌形式和意涵,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它如何激發音樂家的靈感,形塑藝術歌曲。書中採用譯文和原詩並陳、中德對照的方式,藉譯注者的精闢解析與編選,彰顯這位「德國人最崇拜的詩人和哲人偶像」歌德的作品精神,及其詩歌特性:歌德所以能傲視世界文壇、能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等人齊名,乃基於他抒情詩、小說和戲劇的創作對德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之貢獻。
鄭芳雄:在建造文化國的過程中,德國音樂家總扮演幕後默默耕耘的大功臣:詩的文字意象一旦譜成樂曲、化為音符,就成為另一種藝術生命。它就像孟德爾松之譜寫海涅的詩歌「乘著歌聲的羽翼」,飄到各個角落。像歌德的〈野玫瑰〉之飄到海角七號,席勒的〈歡樂頌〉之飄降到聆聽者的心田。那是一種超越語言文化藩籬、超越生活形殼而直訴心靈的精神力量。在這種無形而具震撼力的藝術領域,德國人自認為他們的音樂和詩歌處於領導地位(bahnbrechend),在〈德國頌〉(Deutschland über alles)也感念、頌揚他們的歌曲,因為它鼓舞德國人去做高尚的行為。
作者簡介: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是「歐洲自文藝復興以後最博學的詩人」,也是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早年即以抒情詩、小說、戲劇開創德國「狂飆」文學。又以教育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徒時代》、悲劇《浮士德》等諸多作品,與席勒(Schiller)共創德國古典文學。其小說題材與風格影響浪漫主義,是德國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世界文壇的巨星。
歌德十歲時即接觸法國戲劇文學。1765年赴萊比錫研讀法律,開始寫詩及牧歌劇。旋因肺疾而輟學,養病期間接觸虔信教派(Pietismus),涉獵玄秘學及泛神論。1771年在史特拉斯堡完成法學學位,認識文藝評論家赫爾德(Herder),興趣轉向莎士比亞、荷馬及民歌。因寫歷史劇《葛茲》(1773)和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名噪一時,又發表「狂飆」頌詩,打破傳統格律,將德語抒情詩推展至最高峰。
1775年起擔任威瑪樞秘大臣,並執掌威瑪劇院總監。1786年密往義大利旅行,次年完成戲劇《艾格蒙》、《伊菲格尼》。1788年撰寫《羅馬悲歌》,返回威瑪後文風趨於古典。1789年完成戲劇《塔索》,出版《作品集》,次年發表《植物變形論》。1796年後先後完成《威廉‧麥斯特的學徒時代》、《威廉‧麥斯特的遊歷時代》兩部長篇小說,1808年發行《浮士德》第一部。次年發表小說《親和力》,晚年寫自傳《詩與真實》並完成《西東詩集》及《浮士德》第二部全稿。1832年3月22日逝世於威瑪,著歌德全集共143冊,包括兩千五百多首抒情詩。
譯者簡介:
鄭芳雄
台灣高雄人,德語文學學者,1978年於慕尼黑大學獲得德語文學博士學位,專研現代德語文學、德國古典與浪漫文學及其美學理論。返國後任教於台大外文系與東吳德文系,曾任「台灣德語文學學者暨德語教師協會」會長。曾發表有關布雷希特(Brecht)的戲劇理論、德布林(Döblin)的小說與表現主義作家、〈葛拉斯(Grass)《但澤三部曲》的主題架構〉、〈歌德的抒情詩〉、《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注釋、〈浪漫的虛無與現實的超越〉、〈布雷希特的中國詩〉、〈從歌德詩詞的譜曲談文學和音樂的關係〉、〈從佛道的觀點談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美學對王國維境界論的影響〉等多篇論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歌德
優惠價: 88 折, NT$ 484 NT$ 550
已售完,補貨中
「只要歌德存在,德國就不會貧苦孤單。
德國即使再顛沛、虛弱,也因為有歌德,精神依然偉大、富有、堅強。」──謝林(F. Schelling)
「歌德為文藝復興之後最博學的詩人。」──霍珀(V. Hopper)
德語「藝術歌曲」肇始於作曲家譜寫歌德的抒情詩,開創聲樂作曲史上詩(歌詞)與音樂(曲)的對話。而歌德抒情詩被眾多音樂家拿來譜曲,正因他的詩反映18、19世紀德國文藝界共同的社會意識,鼓舞作曲家追求民歌的精神,尤其激發舒伯特的作曲靈感,創造德國聲樂界獨有的藝術歌曲,其所塑造的歌曲形式,影響往後舒曼、布拉姆斯、沃爾夫乃至馬勒之作曲。
鑑於歌德抒情詩與藝術歌曲的創作密不可分,而詩作又是歌詞的主要來源,本書收納歌德詩歌精華約一百首,包括譯注和詮釋,藉此深入觀察德語詩歌形式和意涵,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它如何激發音樂家的靈感,形塑藝術歌曲。書中採用譯文和原詩並陳、中德對照的方式,藉譯注者的精闢解析與編選,彰顯這位「德國人最崇拜的詩人和哲人偶像」歌德的作品精神,及其詩歌特性:歌德所以能傲視世界文壇、能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等人齊名,乃基於他抒情詩、小說和戲劇的創作對德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之貢獻。
鄭芳雄:在建造文化國的過程中,德國音樂家總扮演幕後默默耕耘的大功臣:詩的文字意象一旦譜成樂曲、化為音符,就成為另一種藝術生命。它就像孟德爾松之譜寫海涅的詩歌「乘著歌聲的羽翼」,飄到各個角落。像歌德的〈野玫瑰〉之飄到海角七號,席勒的〈歡樂頌〉之飄降到聆聽者的心田。那是一種超越語言文化藩籬、超越生活形殼而直訴心靈的精神力量。在這種無形而具震撼力的藝術領域,德國人自認為他們的音樂和詩歌處於領導地位(bahnbrechend),在〈德國頌〉(Deutschland über alles)也感念、頌揚他們的歌曲,因為它鼓舞德國人去做高尚的行為。
作者簡介: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是「歐洲自文藝復興以後最博學的詩人」,也是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早年即以抒情詩、小說、戲劇開創德國「狂飆」文學。又以教育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徒時代》、悲劇《浮士德》等諸多作品,與席勒(Schiller)共創德國古典文學。其小說題材與風格影響浪漫主義,是德國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世界文壇的巨星。
歌德十歲時即接觸法國戲劇文學。1765年赴萊比錫研讀法律,開始寫詩及牧歌劇。旋因肺疾而輟學,養病期間接觸虔信教派(Pietismus),涉獵玄秘學及泛神論。1771年在史特拉斯堡完成法學學位,認識文藝評論家赫爾德(Herder),興趣轉向莎士比亞、荷馬及民歌。因寫歷史劇《葛茲》(1773)和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名噪一時,又發表「狂飆」頌詩,打破傳統格律,將德語抒情詩推展至最高峰。
1775年起擔任威瑪樞秘大臣,並執掌威瑪劇院總監。1786年密往義大利旅行,次年完成戲劇《艾格蒙》、《伊菲格尼》。1788年撰寫《羅馬悲歌》,返回威瑪後文風趨於古典。1789年完成戲劇《塔索》,出版《作品集》,次年發表《植物變形論》。1796年後先後完成《威廉‧麥斯特的學徒時代》、《威廉‧麥斯特的遊歷時代》兩部長篇小說,1808年發行《浮士德》第一部。次年發表小說《親和力》,晚年寫自傳《詩與真實》並完成《西東詩集》及《浮士德》第二部全稿。1832年3月22日逝世於威瑪,著歌德全集共143冊,包括兩千五百多首抒情詩。
譯者簡介:
鄭芳雄
台灣高雄人,德語文學學者,1978年於慕尼黑大學獲得德語文學博士學位,專研現代德語文學、德國古典與浪漫文學及其美學理論。返國後任教於台大外文系與東吳德文系,曾任「台灣德語文學學者暨德語教師協會」會長。曾發表有關布雷希特(Brecht)的戲劇理論、德布林(Döblin)的小說與表現主義作家、〈葛拉斯(Grass)《但澤三部曲》的主題架構〉、〈歌德的抒情詩〉、《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注釋、〈浪漫的虛無與現實的超越〉、〈布雷希特的中國詩〉、〈從歌德詩詞的譜曲談文學和音樂的關係〉、〈從佛道的觀點談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美學對王國維境界論的影響〉等多篇論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