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中國文化密不可分,
要了解中國文化,
不可不認識佛教。
東初老和尚詳解中國文化的佛教珍寶,
讓我們繼往開來,開創新文化!
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密切,佛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思考、創造活力,豐富了中國文化寶藏,而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裡,也茁壯了發展力量。東初老和尚致力於發揚佛教文化與復興中華文化,為研究佛學與中國文化的文化先鋒,《佛教與中國文化》一書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內容豐富多元,主要研究年代自漢代開展至明清,橫跨兩千年,詳述中國文化與佛教交流、蛻變的發展歷程,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精彩文化史。
本書探究主題包括:一、文學:佛教對中國翻譯文學、小說、聲韻學、變文、寶卷等的影響;二、思想:佛教與儒家、道家、玄學、理學的融合,以及漢代佛學思想、僧肇與道生的佛學思想;三、文化:佛教與中國民俗、衣冠的關係。東初老和尚深入探討佛教與中國文化的交融與影響,並旁徵博引許多珍貴文獻資料,讓人易於理解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文學瑰寶、思想精華,進而思考現代文化如何繼往開來,氣象一新。
作者簡介:
東初老和尚
1907年,出生於江蘇泰縣曲塘鎮。十三歲時,由泰縣姜堰鎮觀音庵的靜禪老和尚披剃出家,誦習教法。自幼勤讀強記,自律甚嚴,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智慧超邁,對於經史百家之學也頗多涉獵,許為弘揚佛法的龍象。
1928年,到鎮江竹林寺的佛學院求學;1929年,到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隨即又到福建廈門,進入太虛大師所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繼續深造,先後期的同學有印順、竺摩、戒德、默如、慈航、雨曇、覺民等法師,都是一時的俊秀。孺慕在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中,對日後的治學和弘化研究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東初老和尚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在擔任鎮江焦山定慧寺監院及方丈期間,創辦了佛學院及佛學期刊。1949年來臺之後,創辦了《人生》雜誌;1955年,倡導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社會各界政要賢達百餘人發起響應,重興佛教文化;1965年,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1967年,中華學術院聘請為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從此少問外務,專事佛教著作。晚年,老和尚深感護教弘法必須以歷史為基礎,盡力精心完成了《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三部鉅著。
他的一生對佛教的文化教育,抱有深切的使命感,以及崇高的宗教情操,於此可見一斑。
目錄
佛教對中國儒道思想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學思想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小說文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聲韻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變體文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寶卷文學的影響
漢代佛教思想之發展
魏晉佛學之玄學化
兩晉佛學思想之玄學化
僧肇佛學思想之玄學化
道生佛學思想之人文精神
宋明理學與禪宗文化
明清兩季佛教思想之主流
從衣冠來看佛教融合中國文化之精神
佛教對中國儒道思想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學思想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小說文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聲韻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變體文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寶卷文學的影響
漢代佛教思想之發展
魏晉佛學之玄學化
兩晉佛學思想之玄學化
僧肇佛學思想之玄學化
道生佛學思想之人文精神
宋明理學與禪宗文化
明清兩季佛教思想之主流
從衣冠來看佛教融合中國文化之精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