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時代來臨
性別差距日益縮小,全球7千萬專業女性精英階級崛起!
本書作者艾莉森.沃爾夫為知名英國學者暨新聞媒體工作者,她以大量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研究資料證實,近代自精英教育門戶敞開、工作機會出現轉變,再加上避孕藥的問世,女性的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今日,史上第一次成千上萬女性花在董事會桌邊的時間,多過廚房流理臺。這些專業女性事業心強、學歷高,和男性精英一樣享受著天之驕子的生活。她們工作時間長又晚婚(如果會結的話),領導著《財星》500大企業(Fortune 500),出現在《富比士》(Forbes)、《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等重要財經雜誌封面上。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是女性勞動力最頂層20%的人,她們已和男性相距甚微,遠離的是金字塔中底層其他女性的世界。
這個在全球約有7千萬人、人數每天都在成長的新興階級,包含了下列特點:
.學歷都在大學畢業以上,過去選擇捧鐵飯碗當老師,現在絕大多數從事專業工作,如經理人、銀行家、律師、醫師、顧問、科學家、分析師、工程師等。
.較可能長期從事全職工作,如果結婚生子,大都在產後立刻衝回職場,在孩子還小時也多會繼續全職工作。30到35歲生第一胎很正常,而且「有錢人愈有錢,窮人生愈多孩子」。
.會選擇和自己條件相近的配偶,負擔得起正規托兒服務與精英教育支出。不僅注重生活風格,也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由於較少從事無酬家務,因此合力促成「佣人階級」再現。如果是單身,大多懂得寵愛自己,不但能夠負擔時尚奢侈品,未婚女性的購屋趨勢也增多。
.女性以往成為超級富豪的主因為財富繼承,今日白手起家的女性人數增多,如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等都是,而且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女億萬富翁是中國人。
.女性參政程度提高,開發中國家(通常是非洲)和西方國家一樣多。全球至今已出現五十位以上的女性首相/總理,亞洲甚至出現爆炸性的「女性王朝」力量。
作者簡介:
艾莉森‧沃爾夫 Alison Wolf
榮獲英國司令勳章,現任英國上議院中立議員、倫敦國王學院公部門管理洛伊‧葛林芬爵士教授(Sir Roy Griffiths Professor of King’s College London),以及該校大學政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曾替眾多國際知名媒體撰寫文章,現為BBC第四電台《分析》(Analysis)節目主持人。
沃爾夫在英美兩國擔任政策分析師與學者,為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政府提供建言,2011年為英國政府完成重要的職業教育檢討〈沃爾夫報告〉(“The Wolf Review”)。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台大外文系學士、愛丁堡大學文化研究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是你讓工作不一樣》、《海盜共和國》、《蘋果橘子思考術》、《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合譯)、《無敵》(合譯)、《征服者》、《蘋果內幕》等書,以及《BBC知識》與《孤獨星球》雜誌文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本書探討多元面向,並且引用深入研究,告訴我們女性融入職場的重大進展。除了已經獲得的好處之外,沃爾夫還探討如果勞動市場要出現真正的平等,女性依舊得面對的種種挑戰。全書讀來不僅引人入勝、時而令人驚奇,也時而令人沮喪。沃爾夫替這項重要議題,提供才思敏捷、才華洋溢與博學的引導。
──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女性在職場上有長足進步,但沃爾夫在本書力促我們不要只看已有的進展,也要關注利益是如何獲得分配,以及被留在後頭的眾多女性。《女力時代》讓我們看到社會如何進步,但更重要的是,它也讓我們看到還有多長的路得走。
──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創辦人
沃爾夫替女性與現代經濟的相關論述,提出清楚、卓越、具有原創性的傑出貢獻。如果你關心今日世界的女性、工作與家庭,一定得讀這本熱情洋溢、道出許多事實的著作。
──克里斯蒂雅‧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財閥》(Plutocrats)作者
強而有力、論點精闢、發人深省、具原創性──這是令人信服的思想家的傑出著作。
──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Dear Undercover Economist)作者
沃爾夫替「兼顧一切」(having it all)的老議題,提供大量具有價值且時常令人吃驚的資料。她提出令人信服的說法,告訴我們專業精英女性的進展已經帶來社會變革,但她們和沒那麼得天獨厚的姐妹則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
──安妮瑪麗‧斯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總裁
媒體推薦:
這本書讀起來很像女性角色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沃爾夫的功力深厚,書寫不僅有廣度、更有深度。關於女性這個熱門議題,不論你自認有多少了解、是否認同沃爾夫的觀點,都能從這本書獲得一些新的見解。有些只是純粹讀來有趣,有些則會撼動你原本的觀點。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本書不僅研究詳盡、具有全球化觀點,而且資料扎實又豐富,把女性議題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沃爾夫完成一本內容詳盡、觀點聰穎,時而啟發、時具特色的分析性著作,為我們定義何謂現代「精英女性」。書中列出女性面對的所有選擇,並且分析不同行為的結果,引領我們不再盲目往前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對所有想了解現代女性的人,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代表性著作。
──《衛報》(The Guardian)
名人推薦:本書探討多元面向,並且引用深入研究,告訴我們女性融入職場的重大進展。除了已經獲得的好處之外,沃爾夫還探討如果勞動市場要出現真正的平等,女性依舊得面對的種種挑戰。全書讀來不僅引人入勝、時而令人驚奇,也時而令人沮喪。沃爾夫替這項重要議題,提供才思敏捷、才華洋溢與博學的引導。
──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女性在職場上有長足進步,但沃爾夫在本書力促我們不要只看已有的進展,也要關注利益是如何獲得分配,以及被留在後頭的眾多女性。《女力時代》讓我們看到社會如何進...
章節試閱
序言 新興階級的崛起
1802年某日清晨,珍‧奧斯汀(Jane Austen)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退婚。
前一天晚上,她剛接受年輕、富有的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求婚。當時她已經27歲,錯過了這次機會,不大可能再有人求婚,而且她也沒有獨立收入。然而,在那個12月天,珍‧奧斯汀在清楚自身處境的情況下,剝奪自己當時身為女人的唯一地位保障,也就是婚姻與孩子。
單身又是女性,意味著一輩子寄人籬下,依靠他人的善心過活。珍‧奧斯汀老了之後,不會有孩子奉養她,她將獨自一人活在沒有國家養老金、沒有健康保險的社會,也領不到社會保險金。珍‧奧斯汀選擇了當時最令人害怕的命運:當個無子的老處女。
由於這種處境並不罕見,珍‧奧斯汀相當清楚什麼樣的命運正在等著自己。在她之前的無數個世紀,自從有人類以來,女性的命運已經注定。
在今日,也就是自珍‧奧斯汀的時代不過又八個世代,精英職業女性已經很難想像這樣的處境有多令人擔憂,這樣的選擇又有多驚天動地。本書要談的就是這樣的現代女性,這是一個在全球約有7千萬人,人數每天都在成長的群體。本書要談她們在整個成人階段將面臨的人生各種選擇,她們的年代和珍‧奧斯汀的不同,她們所擁有的選擇與人生遠遠更為寬廣遼闊,不過仍是困難重重。此外,本書也要談這數千萬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女性,對人類社會各面向愈來愈大的影響力。
本書要談傳承自珍‧奧斯汀及其小說女主角的女性,她們就像她的小說人物一樣,聰明、受過教育,過著小康的成功生活,但不是超級富豪。她們就像《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的女主角伊麗莎白‧班內特(Elizabeth Bennet),家庭的交際圈包括銀行人士、商人與牧師。此外,她們也和珍‧奧斯汀本人的家庭一樣,生活在充滿忙碌專業人士的世界,包括律師、海軍軍官、企業主與地主等。
珍‧奧斯汀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最明顯的差異,也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女性現在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從前只有丈夫、兄弟、兒子與父親可以從事的工作,但現代女性亦能擔任律師與神職人員等職務,也同樣能成為銀行家與企業主。在已開發世界中,女性和男性同樣可能從事專業及商業工作,而且年輕世代的男女同工同酬。
勞動市場的緩慢轉變,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突然加速。隨著精英教育敞開門戶,工作機會出現轉變,家庭結構開始改變,加上避孕藥的問世,這一切改變了女性的生涯展望與行為。只有當我們回頭看,才能發現今日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與祖母輩受過大學教育的近代女性相比,兩群人的生活存有哪些重大差異。
我們也還在緩慢了解職業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如何餘波盪漾到工作以外的領域。女性全面滲透這個世界的精英圈子這一點,正在改變男女的日常活動與個人生活,這種影響與日俱增且不可逆。我們有時能意識到改變發生於何處,但在其他許多時候,如同本書將闡述的一樣,人們「以為」正在發生的事,其實不同於有證據佐證的事實。此外,我們也並未體認到,值此時刻把女性視為「整體」來談是否恰當──雖然人類史上大部分的時期都這麼做,但今日的情況非常難以一概而論。
一直到現在,所有女性無論貧富,每個人的人生一直被相同的經歷與壓力主宰。在今日,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女性已經自成一個階級。這些職業女性,這些女性企業家,這些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人,這些屬於已開發國家女性勞動力最頂層15%或20%的人,已和男性相距甚微。如今,她們比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像「一家之主」,她們遠離的其實是其他女性的世界。
幸運世代
一直要到三、四十年前,此一「新興階級」的女性才開始生根萌芽,人數增長。在那之前的數千年間,幾乎鮮少有女性有機會擁有完整的終身事業。以我自己的家族而言,我是第一代有機會這麼做的人。然而,一直要到我開始撰寫本書,我才了解我們屬於史上多麼獨特的一群人,也才發現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活的是「眾人」的故事。
我成長於繁榮、和平的南英格蘭,念的是高度升學導向的女子中學,那裡每個人都覺得上大學這件事天經地義。我的同學有少數人成為護理人員,也有一小部分直接接受師資培訓,剩下的則做了「該做」的事──升學拿大學文憑。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知道這是「新」的現象。我的祖父母在十幾歲的時候,年紀輕輕就不再讀書,跑去工作。我的父母念完中學,但沒有機會上大學。我的姐妹和我都有大學文憑,我們和其他數百萬20世紀的戰後女性一樣,是家中第一個念大學的世代。因為這對我的學校和我的朋友來說很正常,一直要到多年以後,我才了解女性其實很少升學,即使是以我這個戰後嬰兒潮世代來說也一樣,更別提念研究所,從前很少人這麼做。
我的姐妺和我是第一代的大學畢業者,身為人母的我們,自然而然就覺得我們的小孩會念大學,一定得念。時代已經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今天家裡只要負擔得起的,無論男女,上大學是理所當然之事,這似乎成了一項準則。學生人數上升在許多方面對女性來說都是好事,同等重要的是,女性現在也有機會進入最好的教育機構。事實上,如同本書即將探討的一樣,這正是創造出今日真正男女平等精英的最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年輕世代。
在我念牛津大學時,就讀的是當時只招收女性的薩默維爾學院(Somerville College)。我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牛津提供給女性的入學機會,明顯遠遠少於男性。即使我曾經想過這件事,但我完全沒有意識到,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美國頂尖常春藤名校也是如此──以前我只知道這三間名校。不過,就算是真的知道了,我可能也不會驚訝,因為在那個年頭,事情就是如此。
然而,社會結構已經改變,當時已經沒有理由可以不讓我,或是同輩大學畢業女性擔任重要工作,儘管才在不久前,大學畢業女性依舊被拒於門外。牛津是關鍵改變的縮影,原本全部招收男性的學院,開始逐步招收女性,而且男女招生人數逐漸達到平衡。在此同時,原本全部招收女性的學院,也開始招收男性。
我的母校薩默維爾學院,在1994年招收第一批男學生,原因有兩點:全女子學院開始招收不到最優秀的女性,因為她們跑去念男女混合的學院;此外,教職的聘雇會有問題,因為大學如今全都要求性別中立。換句話說,改變是為了因應已立法的社會新價值觀,也是為了回應擁有抱負的年輕女性的理性行為。這兩項因素同等重要,而且如同我們將在本書看到的一樣,若要解釋今日的社會,這兩項因素都是關鍵。
雖然當年20歲的我,並未意識到高等教育即將發生轉變,職場的轉變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我成長的世界,母親們都會待在家裡。十幾歲時,我記得自己相當確定將來要是生了小孩,在孩子還小時,我會暫時退出職場,因為當時的人──女人──都是這麼做的。事實上,那個年代那樣做才正確,但十年後的我,則做出相反的選擇。
後來,我生產完就回去工作,這在當時是新鮮事,但很快就變成所有大學畢業者的慣例。在其他方面,我個人的經歷則是滿傳統的:我在大學最後一年結婚,一畢業就結,這件事在當時變得極不尋常,但後來我很幸福。當時,只有一個大學同學跟我一樣,也是這麼早就結婚。此外,我很快就生孩子,所以我的孩子比同輩的孩子大上許多。其實,不論從生物或歷史的角度來看,我都算不上年紀輕輕就當媽的,我和我母親在同樣的年紀生孩子,這件事對都市的大學畢業者來說很不尋常,但對像我母親那樣在小鎮上做事的人來說就很平常,這是我在無意間反潮流的少數一點。
今天的大學畢業者之所以這麼晚婚(如果會結婚的話),之所以這麼晚生小孩(如果會生小孩的話),一個原因就是這是1960年代出現的重大革命──所謂「革命」,並非是學生揭竿起義,而是避孕藥的問世。我們這些在避孕藥問世後才成年的人,著實是站在海岸的另一頭,和先前的世代相隔一整片大海。性可以是安全的,可以相當輕鬆、自在,女性如今可以靠自己以安全的方式,完全避開不想要的懷孕。所以,毫不令人意外,性行為也出現轉變,結果之一便是人們愈來愈晚婚。
我這個世代的確知道事情不同了。有的人參加公社(commune),支持自由戀愛與多重伴侶。許多人前後和好幾任認真交往的男友上床,而這是我們的母親不會,也永遠不能做的事。我認識幾個公社的人,還認識很多自由戀愛的人。我在學報上撰寫關於性與墮胎的議題,清楚意識到這個世界深受相關主題吸引。性、學生,再加上牛津,絕對是大熱門。
我們比較沒意識到的是,婚姻與家庭狀況的改變。我們大多數預期自己會結婚;事實上,相較於在中學教我們的年長且通常是單身的女老師,以及在大學教我們的同樣年長也通常單身的女教授,對我們來說,擁有事業與家庭,兩者遠遠沒有那麼大的衝突。
然而,相當出人意料的是,在我們畢業後的世界,每個人的育兒與婚姻模式都產生變化──儘管就收入高低階的人士來說,情況相當不同。我們一再看到現代男女不婚,或是結了婚不生小孩,而從前他們兩件事都會做。
後續章節將介紹,事情並非簡單到像是男性就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having it all),而女性則不行。對擁有高學歷的女性而言,就業的好處的確增加,但放棄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今日不論男女,所做的選擇都不同於父母或祖父母,因為人生的選項,無論是受教育、就業或社會角色等方面,都已經改變。結果就是,許多人到了四十歲出頭時,發現自己的人生過得與青少年時期以為的──會結婚、生兩個小孩──非常不同。
我的世代並未料到這件事的發生,但話說回來,當時身為學生或年輕專業人士的我們,並沒有、也無法研究社會的整體動向。當時所謂的「正常」,是我們這群身為天之驕子的少數族群所做的事,其他人可能或可能不是這樣,而事實證明的確不是。
姐妹情誼的終結
自1970年後的半個世紀,人類社會以史無前例的方式研究與量化自己,統計資料、高速運算與學院刊物造成一股實證研究風潮。在撰寫本書時,我得以引用各式已經出版的資料,以及公部門被廣泛使用的數據集,唯一的例外是講性的第8章,許多分析是首度出現。
我利用相關資料,檢視今日的女性是否全都出現類似行為,或者她們之間有著系統性的差異。如同資料一再顯示,女性彼此十分不同,不只職業、家庭模式、每天做的事不同,就連在臥室裡也很不一樣,而這些差異顯然與她們是否身為現代高學歷專業精英女性有關。
我很訝異人們很少比較女性,而是常將她們視為單一同質團體。今天,當大家在談論「女性」時,就連女性主義者與專業的「女性」媒體評論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女性說的好像擁有共同利益。我們會聽到有關女性薪資水準的討論(「如何不公平」)、女性的投票意向(「自由派」),以及各種關於女性認為這樣那樣的討論,卻極少比較不同的女性族群。
就歷史上大部分的時期而言,這樣的論述方式算是合理。在珍‧奧斯汀的時代後近一個世紀時,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在詩集《營房謠》(Barrack-room Ballads)中寫道:
上校夫人與朱蒂‧歐格雷帝(Judy O’Grady)
骨子裡她們是姐妹!
在吉卜林寫下這句話時,女性的確如此,男性則各有天地。女人不論屬於精英圈子或窮人、愛爾蘭人或印度人,結婚生子是人生的抱負之一,差別在於嫁得好不好而已,或是養兒防老或孤苦無依。如果你身為女性,整個人生已經被這樣的現實給注定。
然而,現代的工業社會已經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尤其是女性的生活,已開發國家絕大多數的女性,現在都可以養活自己。大多數的女性可以賺取薪資、獨立生活,不論單身或離婚人士都一樣,這種事在珍‧奧斯汀的時代完全無法想像。此外,今日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都會援助貧困的單身母親,由國家來替代丈夫的角色。
即便如此,大多數的現代女性就像從前的女性,人生重心依舊是家庭和孩子,不是工作和職業。大多數的人,包括大多數的女性,工作是為了養家活口,不是為了實現抱負,而這種情形造成兩群相當不同的女性。比較大的那群,她們所關注的重點,基本上依舊是傳統事物,從事的工作也依舊是長期以來主要由女性擔任的工作。另一群女性精英,現在則很像男性精英,不論是工作習慣和職業選擇都和男性一樣。後續章節將討論,精英女性和精英男性現在共處一間辦公室,帶來的結果有些一如預期,有些則出人意料。此外,這群精英女性婚配的對象,也是和自己類似的男性。
今天,擁有高學歷的專業女性,也就是那頂尖15%或20%的人,從事的工作不僅不同於其他女性,一生的就業模式也和其他女性不同。她們人生的工作階段與工作量和其他人不同,婚姻與育兒模式也相當不同,而且離婚率非常不一樣,用不同的方式養大孩子與持家。
我將在本書主張前述所有變化都互有關連。從勞動市場的開放,一直到支撐一切轉變的平等價值觀,在這個由直行大道進入的世界,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畢業者選擇不生孩子;在此同時,保姆則成為高度成長的行業。在這個由直行大道進入的世界,「休閒社會」(leisure society)似乎是天方夜譚,只有金字塔頂端階級如此;舊式的女性利他主義則是逝去的記憶。直行大道帶領我們通往一個新世紀:開發中國家改變的速度,遠遠超過英國從前的情形,而且世界上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豪,現在有一半住在中國。
我現在知道,我屬於承先啟後的世代。我這輩子沒有中斷過事業,我那能幹的母親則在婚後便辭掉有薪工作,等孩子念完書才再度就業。我姐妹和我都請了保姆,我父母從來沒想過這件事。我一直在機構中工作,包括大學、公家機關與智庫,在這些地方,女人當主管、男人當部屬相當稀鬆平常,我以為參加會議時男女性都在場是很理所當然的事。
此外,很多人和我一樣,和我的出版經紀人一樣,和我多為女性的編輯與出版商一樣,和我替本書採訪的成功女性一樣。我估算,在21世紀初期,全球有6200萬的「我們」,也就是擔任專業人士、資深經理或大公司董事,從事頂層20%高階工作的女性。收入讓這群女性躋身國家精英隊伍,在本書英文版出版時,她們的人數已上升至7千萬人,而且還在增加,已經變成關鍵多數,來到改變的臨界點。
而這一切,也不過是才剛發生的事。
本書從珍‧奧斯汀說起,她距離我們也不過幾個世代的時間。我朋友某天提到自己嘰嘰喳喳的10歲可愛女兒,表示:「她的名字愛瑪(Emma),取自我最喜歡的珍‧奧斯汀小說人物。」珍‧奧斯汀塑造的女性角色,受到現代愛瑪之母的認可。她們屬於富裕階級,自信十足、學歷高,說話侃侃而談;她們面對困難的抉擇,有時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決定。我們認同小說中的人物,但事實上她們過著我們完全無法想像的不同生活;她們的選擇是「歷史上」女人的選擇,今天的精英女性則有全然不同的選擇。
想了解事情已經變得多麼不一樣,並了解變化發生的速度,我們可以從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以及在美國出生、家財萬貫的第一位英國女國會議員開始談起。
第1章 告別過去 姐妹發展大不同
南茜‧阿斯特(Nancy Astor)在20世紀初成為超級政治明星,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則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20世紀下半葉的指標性人物。在本世紀伊始,歐巴馬(Barack Obama)打敗了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贏得美國民主黨初選,成為黨內總統候選人。
三位女性,三種生涯;她們生活在本書要探討的年代,代表著受過教育的女性生命轉變的世紀。南茜、柴契爾夫人與希拉蕊帶領我們從舊世界,抵達一個目前仍舊非常新的世界。希拉蕊黨內敗選的重要性,如同南茜或柴契爾夫人的勝利。
南茜‧阿斯特是美國人,1879年生於維吉尼亞州,後來嫁給世界首富沃爾道夫‧阿斯特(Waldorf Astor)。南茜‧阿斯特出名的原因,在於她是第一個進入英國國會的女性,還是社交界女主人,以及社會改革的鼓吹者。她在1919年成為英國國會議員,距離芬蘭選出全球第一位女性議員僅12年。此外,她走過經濟大蕭條,力保都市席次長達25年,贏得8次大選,最後死於喧囂的越戰期間,當時「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的摩登流行文化已成過眼雲煙。前述這一切原本不會發生,要不是她的姐姐有著絕世的美貌。
南茜的父親齊力‧蘭弘(Chillie Langhorne)是美國南方人,靠擔任鐵路工人承包商,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發跡,他美麗的二女兒艾琳‧蘭弘(Irene Langhorne)是舞會之花。因為這個理由,也單單為了這個理由,他的家族先是進入紐約社交圈,後來又打進歐洲社交圈。
白硫磺泉鎮(White Sulphur Springs)是維吉尼亞州藍嶺山脈的溫泉浴場,也是南北戰爭前後的南方婚姻市場重鎮。艾琳的甥孫解釋:「在當時,進入白硫磺泉鎮,引領化妝舞會……豔冠群芳,是南方初入社交圈的女子唯一值得過的生活……妳的人生可能會因為舞會上的一次露臉而改變。」艾琳的美貌不僅讓她成為維吉尼亞州的舞會之花,還成為美國「四大美女」(top four Belles)之一;她被選為紐約族長會舞會(Patriarchs’ Ball)大行列(Grand March)舞的開舞者,那是1870年代至1890年代美國「鍍金年代(Gilded Age)的年度盛事。」在1893年那個年頭,那會讓一名女性立刻成為明星,也就是那完全建立在艾琳美貌的名氣,讓她包括南茜在內的幾個妹妹,得以進入紐約與歐洲最上流的社交圈,那裡遠遠有更多更富裕的丈夫候選人。
然而,到了南茜去世的1964年,僅僅再過11年,另外一位非常不同的國會議員,將成為英國保守黨黨魁。柴契爾夫人擁有大學學歷,原是藥劑師,後來改行當律師,在國會任職5年,即將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以及20世紀英國任期最長的首相。她的父親在普通的鄉下小鎮開了一家小商店,唯一的姐妹則成為害羞農夫的妻子。柴契爾夫人的人生不是因為一場舞會而轉變,而是透過牛津大學的學術途徑。
那麼,為什麼希拉蕊‧柯林頓是第三個關鍵人物?為什麼2008年的民主黨初選這麼重要?答案在於那次女性之所以落敗的原因。
希拉蕊原本以領先者之姿進入初選,獲得女性勞工階級的強力支持,她和歐巴馬在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群中勢均力敵,但關鍵選票來自女性明顯占多數的大學學歷族群。那群人不同於年輕的非大學學歷選民,大量出來投票,如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雜誌的伊麗莎白‧克萊(Elizabeth Cline)所言,「女力動能」顯現出來,但這股力量支持的卻不是希拉蕊,而是歐巴馬。
希拉蕊被歐巴馬打敗,是今日成功女性故事決定性的一刻,原因不是女性原本可以成為美國總統候選人,而是正好相反──最終決定初選結果的選民,是某一特定類型的女性,而她們並不認為候選人的性別重要。
對今日許多年輕女性而言,身為女性不是她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不同於先前人類史上所有女性,包括南茜‧阿斯特及其姐妹等近代女性,身為女人這點,不會決定她們的命運。在2008年的美國初選,大學學歷的投票者,不論男女,都支持歐巴馬帶來改變的承諾。這是以另一種方式顯現,今日的大學畢業女性不認為只因為候選人是女性,就有強烈理由應該投給她。
對今日大學畢業的女性而言,如同柴契爾夫人的例子,教育替她們打開世界的大門。這些女性是成功人士,愈來愈多人除了擁有學士學歷,也擁有研究所學歷。她們在一個女性幾乎可以擔任所有職位的世界,從事著專業與管理工作,而且她們的收入達到不久前還難以想像的水準。
不過,這些女性是少數族群,在成年女性人口中,最多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明顯屬於這個團體。她們擁有高學歷、高收入,職業受人尊敬。話說回來,擁有高學歷、高收入的男性專業人士,也僅占已開發世界男性人口的15%至20%左右,開發中國家更是遠遠低了許多。
女性主義者曾談論「姐妹情誼」(the sisterhood),但今日受過教育的成功女性,與其他女性的利益共通之處,少於史上其他時代。本書將探討她們的約會、婚姻及生育模式,有愈來愈與眾不同的趨勢。最重要的是,女性的職涯彼此漸行漸遠,占人口少數的高學歷專業女性現在擁有的職業,愈來愈像與她們共事的成功男性。在男女共處的工作環境,職業女性事業心強完全正常,而且也會出現男性部屬、女性上司,不是只有與此相反的情形,而這點促成大規模的社會變遷。
序言 新興階級的崛起
1802年某日清晨,珍‧奧斯汀(Jane Austen)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退婚。
前一天晚上,她剛接受年輕、富有的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求婚。當時她已經27歲,錯過了這次機會,不大可能再有人求婚,而且她也沒有獨立收入。然而,在那個12月天,珍‧奧斯汀在清楚自身處境的情況下,剝奪自己當時身為女人的唯一地位保障,也就是婚姻與孩子。
單身又是女性,意味著一輩子寄人籬下,依靠他人的善心過活。珍‧奧斯汀老了之後,不會有孩子奉養她,她將獨自一人活在沒有國家養老金、沒有健康保險的社會,也領不...
作者序
序言 新興階級的崛起
1802年某日清晨,珍‧奧斯汀(Jane Austen)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退婚。
前一天晚上,她剛接受年輕、富有的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求婚。當時她已經27歲,錯過了這次機會,不大可能再有人求婚,而且她也沒有獨立收入。然而,在那個12月天,珍‧奧斯汀在清楚自身處境的情況下,剝奪自己當時身為女人的唯一地位保障,也就是婚姻與孩子。
單身又是女性,意味著一輩子寄人籬下,依靠他人的善心過活。珍‧奧斯汀老了之後,不會有孩子奉養她,她將獨自一人活在沒有國家養老金、沒有健康保險的社會,也領不到社會保險金。珍‧奧斯汀選擇了當時最令人害怕的命運:當個無子的老處女。
由於這種處境並不罕見,珍‧奧斯汀相當清楚什麼樣的命運正在等著自己。在她之前的無數個世紀,自從有人類以來,女性的命運已經注定。
在今日,也就是自珍‧奧斯汀的時代不過又八個世代,精英職業女性已經很難想像這樣的處境有多令人擔憂,這樣的選擇又有多驚天動地。本書要談的就是這樣的現代女性,這是一個在全球約有7千萬人,人數每天都在成長的群體。本書要談她們在整個成人階段將面臨的人生各種選擇,她們的年代和珍‧奧斯汀的不同,她們所擁有的選擇與人生遠遠更為寬廣遼闊,不過仍是困難重重。此外,本書也要談這數千萬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女性,對人類社會各面向愈來愈大的影響力。
本書要談傳承自珍‧奧斯汀及其小說女主角的女性,她們就像她的小說人物一樣,聰明、受過教育,過著小康的成功生活,但不是超級富豪。她們就像《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的女主角伊麗莎白‧班內特(Elizabeth Bennet),家庭的交際圈包括銀行人士、商人與牧師。此外,她們也和珍‧奧斯汀本人的家庭一樣,生活在充滿忙碌專業人士的世界,包括律師、海軍軍官、企業主與地主等。
珍‧奧斯汀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最明顯的差異,也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女性現在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從前只有丈夫、兄弟、兒子與父親可以從事的工作,但現代女性亦能擔任律師與神職人員等職務,也同樣能成為銀行家與企業主。在已開發世界中,女性和男性同樣可能從事專業及商業工作,而且年輕世代的男女同工同酬。
勞動市場的緩慢轉變,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突然加速。隨著精英教育敞開門戶,工作機會出現轉變,家庭結構開始改變,加上避孕藥的問世,這一切改變了女性的生涯展望與行為。只有當我們回頭看,才能發現今日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與祖母輩受過大學教育的近代女性相比,兩群人的生活存有哪些重大差異。
我們也還在緩慢了解職業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如何餘波盪漾到工作以外的領域。女性全面滲透這個世界的精英圈子這一點,正在改變男女的日常活動與個人生活,這種影響與日俱增且不可逆。我們有時能意識到改變發生於何處,但在其他許多時候,如同本書將闡述的一樣,人們「以為」正在發生的事,其實不同於有證據佐證的事實。此外,我們也並未體認到,值此時刻把女性視為「整體」來談是否恰當──雖然人類史上大部分的時期都這麼做,但今日的情況非常難以一概而論。
一直到現在,所有女性無論貧富,每個人的人生一直被相同的經歷與壓力主宰。在今日,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女性已經自成一個階級。這些職業女性,這些女性企業家,這些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人,這些屬於已開發國家女性勞動力最頂層15%或20%的人,已和男性相距甚微。如今,她們比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像「一家之主」,她們遠離的其實是其他女性的世界。
幸運世代
一直要到三、四十年前,此一「新興階級」的女性才開始生根萌芽,人數增長。在那之前的數千年間,幾乎鮮少有女性有機會擁有完整的終身事業。以我自己的家族而言,我是第一代有機會這麼做的人。然而,一直要到我開始撰寫本書,我才了解我們屬於史上多麼獨特的一群人,也才發現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活的是「眾人」的故事。
我成長於繁榮、和平的南英格蘭,念的是高度升學導向的女子中學,那裡每個人都覺得上大學這件事天經地義。我的同學有少數人成為護理人員,也有一小部分直接接受師資培訓,剩下的則做了「該做」的事──升學拿大學文憑。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知道這是「新」的現象。我的祖父母在十幾歲的時候,年紀輕輕就不再讀書,跑去工作。我的父母念完中學,但沒有機會上大學。我的姐妹和我都有大學文憑,我們和其他數百萬20世紀的戰後女性一樣,是家中第一個念大學的世代。因為這對我的學校和我的朋友來說很正常,一直要到多年以後,我才了解女性其實很少升學,即使是以我這個戰後嬰兒潮世代來說也一樣,更別提念研究所,從前很少人這麼做。
我的姐妺和我是第一代的大學畢業者,身為人母的我們,自然而然就覺得我們的小孩會念大學,一定得念。時代已經和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今天家裡只要負擔得起的,無論男女,上大學是理所當然之事,這似乎成了一項準則。學生人數上升在許多方面對女性來說都是好事,同等重要的是,女性現在也有機會進入最好的教育機構。事實上,如同本書即將探討的一樣,這正是創造出今日真正男女平等精英的最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年輕世代。
在我念牛津大學時,就讀的是當時只招收女性的薩默維爾學院(Somerville College)。我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牛津提供給女性的入學機會,明顯遠遠少於男性。即使我曾經想過這件事,但我完全沒有意識到,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美國頂尖常春藤名校也是如此──以前我只知道這三間名校。不過,就算是真的知道了,我可能也不會驚訝,因為在那個年頭,事情就是如此。
然而,社會結構已經改變,當時已經沒有理由可以不讓我,或是同輩大學畢業女性擔任重要工作,儘管才在不久前,大學畢業女性依舊被拒於門外。牛津是關鍵改變的縮影,原本全部招收男性的學院,開始逐步招收女性,而且男女招生人數逐漸達到平衡。在此同時,原本全部招收女性的學院,也開始招收男性。
我的母校薩默維爾學院,在1994年招收第一批男學生,原因有兩點:全女子學院開始招收不到最優秀的女性,因為她們跑去念男女混合的學院;此外,教職的聘雇會有問題,因為大學如今全都要求性別中立。換句話說,改變是為了因應已立法的社會新價值觀,也是為了回應擁有抱負的年輕女性的理性行為。這兩項因素同等重要,而且如同我們將在本書看到的一樣,若要解釋今日的社會,這兩項因素都是關鍵。
雖然當年20歲的我,並未意識到高等教育即將發生轉變,職場的轉變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我成長的世界,母親們都會待在家裡。十幾歲時,我記得自己相當確定將來要是生了小孩,在孩子還小時,我會暫時退出職場,因為當時的人──女人──都是這麼做的。事實上,那個年代那樣做才正確,但十年後的我,則做出相反的選擇。
後來,我生產完就回去工作,這在當時是新鮮事,但很快就變成所有大學畢業者的慣例。在其他方面,我個人的經歷則是滿傳統的:我在大學最後一年結婚,一畢業就結,這件事在當時變得極不尋常,但後來我很幸福。當時,只有一個大學同學跟我一樣,也是這麼早就結婚。此外,我很快就生孩子,所以我的孩子比同輩的孩子大上許多。其實,不論從生物或歷史的角度來看,我都算不上年紀輕輕就當媽的,我和我母親在同樣的年紀生孩子,這件事對都市的大學畢業者來說很不尋常,但對像我母親那樣在小鎮上做事的人來說就很平常,這是我在無意間反潮流的少數一點。
今天的大學畢業者之所以這麼晚婚(如果會結婚的話),之所以這麼晚生小孩(如果會生小孩的話),一個原因就是這是1960年代出現的重大革命──所謂「革命」,並非是學生揭竿起義,而是避孕藥的問世。我們這些在避孕藥問世後才成年的人,著實是站在海岸的另一頭,和先前的世代相隔一整片大海。性可以是安全的,可以相當輕鬆、自在,女性如今可以靠自己以安全的方式,完全避開不想要的懷孕。所以,毫不令人意外,性行為也出現轉變,結果之一便是人們愈來愈晚婚。
我這個世代的確知道事情不同了。有的人參加公社(commune),支持自由戀愛與多重伴侶。許多人前後和好幾任認真交往的男友上床,而這是我們的母親不會,也永遠不能做的事。我認識幾個公社的人,還認識很多自由戀愛的人。我在學報上撰寫關於性與墮胎的議題,清楚意識到這個世界深受相關主題吸引。性、學生,再加上牛津,絕對是大熱門。
我們比較沒意識到的是,婚姻與家庭狀況的改變。我們大多數預期自己會結婚;事實上,相較於在中學教我們的年長且通常是單身的女老師,以及在大學教我們的同樣年長也通常單身的女教授,對我們來說,擁有事業與家庭,兩者遠遠沒有那麼大的衝突。
然而,相當出人意料的是,在我們畢業後的世界,每個人的育兒與婚姻模式都產生變化──儘管就收入高低階的人士來說,情況相當不同。我們一再看到現代男女不婚,或是結了婚不生小孩,而從前他們兩件事都會做。
後續章節將介紹,事情並非簡單到像是男性就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having it all),而女性則不行。對擁有高學歷的女性而言,就業的好處的確增加,但放棄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今日不論男女,所做的選擇都不同於父母或祖父母,因為人生的選項,無論是受教育、就業或社會角色等方面,都已經改變。結果就是,許多人到了四十歲出頭時,發現自己的人生過得與青少年時期以為的──會結婚、生兩個小孩──非常不同。
我的世代並未料到這件事的發生,但話說回來,當時身為學生或年輕專業人士的我們,並沒有、也無法研究社會的整體動向。當時所謂的「正常」,是我們這群身為天之驕子的少數族群所做的事,其他人可能或可能不是這樣,而事實證明的確不是。
姐妹情誼的終結
自1970年後的半個世紀,人類社會以史無前例的方式研究與量化自己,統計資料、高速運算與學院刊物造成一股實證研究風潮。在撰寫本書時,我得以引用各式已經出版的資料,以及公部門被廣泛使用的數據集,唯一的例外是講性的第8章,許多分析是首度出現。
我利用相關資料,檢視今日的女性是否全都出現類似行為,或者她們之間有著系統性的差異。如同資料一再顯示,女性彼此十分不同,不只職業、家庭模式、每天做的事不同,就連在臥室裡也很不一樣,而這些差異顯然與她們是否身為現代高學歷專業精英女性有關。
我很訝異人們很少比較女性,而是常將她們視為單一同質團體。今天,當大家在談論「女性」時,就連女性主義者與專業的「女性」媒體評論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女性說的好像擁有共同利益。我們會聽到有關女性薪資水準的討論(「如何不公平」)、女性的投票意向(「自由派」),以及各種關於女性認為這樣那樣的討論,卻極少比較不同的女性族群。
就歷史上大部分的時期而言,這樣的論述方式算是合理。在珍‧奧斯汀的時代後近一個世紀時,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在詩集《營房謠》(Barrack-room Ballads)中寫道:
上校夫人與朱蒂‧歐格雷帝(Judy O’Grady)
骨子裡她們是姐妹!
在吉卜林寫下這句話時,女性的確如此,男性則各有天地。女人不論屬於精英圈子或窮人、愛爾蘭人或印度人,結婚生子是人生的抱負之一,差別在於嫁得好不好而已,或是養兒防老或孤苦無依。如果你身為女性,整個人生已經被這樣的現實給注定。
然而,現代的工業社會已經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尤其是女性的生活,已開發國家絕大多數的女性,現在都可以養活自己。大多數的女性可以賺取薪資、獨立生活,不論單身或離婚人士都一樣,這種事在珍‧奧斯汀的時代完全無法想像。此外,今日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都會援助貧困的單身母親,由國家來替代丈夫的角色。
即便如此,大多數的現代女性就像從前的女性,人生重心依舊是家庭和孩子,不是工作和職業。大多數的人,包括大多數的女性,工作是為了養家活口,不是為了實現抱負,而這種情形造成兩群相當不同的女性。比較大的那群,她們所關注的重點,基本上依舊是傳統事物,從事的工作也依舊是長期以來主要由女性擔任的工作。另一群女性精英,現在則很像男性精英,不論是工作習慣和職業選擇都和男性一樣。後續章節將討論,精英女性和精英男性現在共處一間辦公室,帶來的結果有些一如預期,有些則出人意料。此外,這群精英女性婚配的對象,也是和自己類似的男性。
今天,擁有高學歷的專業女性,也就是那頂尖15%或20%的人,從事的工作不僅不同於其他女性,一生的就業模式也和其他女性不同。她們人生的工作階段與工作量和其他人不同,婚姻與育兒模式也相當不同,而且離婚率非常不一樣,用不同的方式養大孩子與持家。
我將在本書主張前述所有變化都互有關連。從勞動市場的開放,一直到支撐一切轉變的平等價值觀,在這個由直行大道進入的世界,有愈來愈多的大學畢業者選擇不生孩子;在此同時,保姆則成為高度成長的行業。在這個由直行大道進入的世界,「休閒社會」(leisure society)似乎是天方夜譚,只有金字塔頂端階級如此;舊式的女性利他主義則是逝去的記憶。直行大道帶領我們通往一個新世紀:開發中國家改變的速度,遠遠超過英國從前的情形,而且世界上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豪,現在有一半住在中國。
我現在知道,我屬於承先啟後的世代。我這輩子沒有中斷過事業,我那能幹的母親則在婚後便辭掉有薪工作,等孩子念完書才再度就業。我姐妹和我都請了保姆,我父母從來沒想過這件事。我一直在機構中工作,包括大學、公家機關與智庫,在這些地方,女人當主管、男人當部屬相當稀鬆平常,我以為參加會議時男女性都在場是很理所當然的事。
此外,很多人和我一樣,和我的出版經紀人一樣,和我多為女性的編輯與出版商一樣,和我替本書採訪的成功女性一樣。我估算,在21世紀初期,全球有6200萬的「我們」,也就是擔任專業人士、資深經理或大公司董事,從事頂層20%高階工作的女性。收入讓這群女性躋身國家精英隊伍,在本書英文版出版時,她們的人數已上升至7千萬人,而且還在增加,已經變成關鍵多數,來到改變的臨界點。
而這一切,也不過是才剛發生的事。
本書從珍‧奧斯汀說起,她距離我們也不過幾個世代的時間。我朋友某天提到自己嘰嘰喳喳的10歲可愛女兒,表示:「她的名字愛瑪(Emma),取自我最喜歡的珍‧奧斯汀小說人物。」珍‧奧斯汀塑造的女性角色,受到現代愛瑪之母的認可。她們屬於富裕階級,自信十足、學歷高,說話侃侃而談;她們面對困難的抉擇,有時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決定。我們認同小說中的人物,但事實上她們過著我們完全無法想像的不同生活;她們的選擇是「歷史上」女人的選擇,今天的精英女性則有全然不同的選擇。
想了解事情已經變得多麼不一樣,並了解變化發生的速度,我們可以從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以及在美國出生、家財萬貫的第一位英國女國會議員開始談起。
序言 新興階級的崛起
1802年某日清晨,珍‧奧斯汀(Jane Austen)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退婚。
前一天晚上,她剛接受年輕、富有的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求婚。當時她已經27歲,錯過了這次機會,不大可能再有人求婚,而且她也沒有獨立收入。然而,在那個12月天,珍‧奧斯汀在清楚自身處境的情況下,剝奪自己當時身為女人的唯一地位保障,也就是婚姻與孩子。
單身又是女性,意味著一輩子寄人籬下,依靠他人的善心過活。珍‧奧斯汀老了之後,不會有孩子奉養她,她將獨自一人活在沒有國家養老金、沒有健康保險的社會,也領不...
目錄
序言 新興階級的崛起
第 1 部 勞動女性 分裂的房子
第 1 章 告別過去 姐妹發展大不同
第 2 章 有錢人愈有錢,窮人生孩子
第 3 章 佣人階級再現
第 4 章 披薩與伴侶
第 5 章 努力往上爬
第 6 章 頂層女性的生活
第 7 章 歷史中的女性
第 2 部 新家庭場域:女性、男性與家庭
第 8 章 性與單身畢業生
第 9 章 「上班小姐」
第 10 章 外貌優勢與孔雀尾巴
第 11 章 門當戶對
第 12 章 家庭力量的無限延伸
結語 社會的進步
謝辭
注釋
附錄
參考書目
序言 新興階級的崛起
第 1 部 勞動女性 分裂的房子
第 1 章 告別過去 姐妹發展大不同
第 2 章 有錢人愈有錢,窮人生孩子
第 3 章 佣人階級再現
第 4 章 披薩與伴侶
第 5 章 努力往上爬
第 6 章 頂層女性的生活
第 7 章 歷史中的女性
第 2 部 新家庭場域:女性、男性與家庭
第 8 章 性與單身畢業生
第 9 章 「上班小姐」
第 10 章 外貌優勢與孔雀尾巴
第 11 章 門當戶對
第 12 章 家庭力量的無限延伸
結語 社會的進步
謝辭
注釋
附錄
參考書目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