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洪敏麟教授
台灣文史研究專家莊永明
李乾朗教授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林茂賢
定價:NT$ 1830 特價:NT$ 1199
優惠價: 88 折, NT$ 1055
本商品已絕版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透視台灣歷史脈動,觀看歷代望族風華
宅第代表家族和土地之間的變遷與發展,
更是台灣開發史的鮮活見證與記錄!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全書展現出台灣先民開拓史,藉由觀賞認識這些老宅第,瞭解先民們開墾的艱辛以及一部部的家族興衰史。介紹台灣古厝的書籍何其多,然多以建築為著眼點。但房子不是死的,它是和人有強烈互動而出現的產物,代表的是家族和土地之間的變遷、發展歷史。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介紹台灣重要園林:板橋林本源宅邸(林家花園)、霧峰林家和夢蝶園,宅第部分則介紹全台各地至今尚可得見的優美建築,包括摘星山莊、筱雲山莊、夢蝶園、德聚棠、佳冬蕭宅、忠實第、鹿港八郊、益源大厝、餘三館、團員堂、萬選居、神岡大夫第、清水楊宅、開台進士第、問禮堂、黎照堂與潘宅、信好第、金廣福天水堂、李騰芳古厝、范姜五宅、義方居、林安泰古厝、大龍峒老師府、蘆洲李宅、深坑黃宅、吳沙大厝、開蘭進士第等著名園林與宅第共二十九處,就其建築之美、歷史背景與創建者之家族發展背景一一細說。跳脫傳統對建築的描繪方式,切進人文的感動,深具內涵。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由南往北所列宅第園林,加以述說其歷史背景,列大環境年表及記家族大事,使該建物產生的時代背景浮現,置家族史於其中,使與歷史同步,詳述創建者生平,建築格局、建材、所藏歷史文物及意涵,逐項條理列述,宅第風華躍然紙上。
本書所列宅第園林,皆為地方開發史之地標建物之碩存者,鑑於其創建者皆為望族,其建物與主人身份相關,自然其格局、用材俱相應的。且宅主之素養,亦深切的影響建物的意象與內涵;又當時的社會治安與建築的防禦功能相應;族籍別亦影響其造型。本書中都逐一詳述解釋,堪稱難能可貴。
冀望本書能為各界愛讀,攜此巡禮各重點名宅園林,作為深度回溯台灣史引道之用。---洪敏麟
精采內容,精心製作
●圖文並茂:豐富、珍貴的園林及宅第地圖、老照片,在文字之外傳達出更多園林與宅第的歷史背景及宅地興建資訊。
●深入淺出:作者累積多年的台灣園林及宅第研究,用淺顯的筆觸及文字,敘述台灣各地重要的名門家族及宅第的背後故事。
●特別附錄:全書引介之園林與宅第列表。
台灣老街歷史漫步:台灣的記憶,台灣的歷史
老街,是台灣的記憶,也是台灣的歷史
老街,是保留先人開墾歷史的最佳見證。漫步在古老優美得街道上,除了可以眼觀典雅的建築,心靈更得以和雋永的歷史交會,享受當今台灣難得的古意盎然。
雖然台灣的老街道在迅速改變的環境中逐漸消失,但只要把握還來得及欣賞的每一刻、跨出第一步,就能與老街相遇。
《台灣老街歷史漫步》讓您可以輕鬆臥遊於書卷當中的老街道,也讓您可以帶著它走出去,深切體驗這塊美麗的土地。
本書深入介紹台灣50條經典老街,諸如基隆崁仔頂;台北—迪化街、大稻埕、汐止、三峽、鶯歌、坪林、深坑、石碇、淡水、新莊……;桃園大溪;新竹湖口;台中梧棲;彰化鹿港;嘉義奮起湖;台南—安平、新化;高雄—旗山、橋頭;屏東東港;宜蘭頭城;澎湖馬公;金門—模範街……帶領讀者用去觀照一條老街的形成,走訪老街的身世,飽覽老街的風貌,品嚐在地的特產美食,體驗當地的生活習俗,更引領讀者採取親近老街、尊重老街的態度,重新體會老街的千萬風情。
台灣老火車站巡禮:當初送你離鄉的火車站,如今還在嗎?
消失的、懷舊的台灣老火車站身影,
是許多人烙印心底的童年記憶,
車站與旅人,隱藏了多少的溫馨故事……
多在十九世紀,鐵路車站是一個國家文明發達與社會進步的象徵,也是城市的重要地標與門戶。例如日本東京的火車站在皇宮的正前方,中國北京的火車站在正陽門邊。當時歐洲的印象派畫家們常以火車站為創作題材,他們特別喜愛表現蒸氣機火車頭冒出來的黑煙與水氣。火車不但是旅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紳士淑女交際應酬的地方。台灣早年中南部的年輕人到台北讀書或闖天下,多利用火車北上;入伍當兵的少年也在火車站揮別親友到營區報到;更有許多通學族與通勤族每天與火車為伍。
台灣火車站類型多,且歷史悠久,
極具史料價值及欣賞趣味
十九世紀後期在中國發生了洋務運動,主張「師夷之技以制夷」,台灣在劉銘傳倡導之下,完成了中國最早的三條鐵路之一。從基隆經台北到新竹,穿越隧道,渡過大橋,是台灣文明進展的里程碑。
從劉銘傳時期到日據時期,甚至到近年,台灣鐵路車站形式多樣,結構與造型各異其趣,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機能需求與審美觀,具有建築演變史的欣賞與研究價值。劉銘傳所建的火車站屬於草創階段,簡單平房即足應用。日本人所建的車站取法西方古典風格,最重要的車站如基隆、台北、新竹及台中等,皆採西洋文藝復興式建築,屋頂高聳,凸出塔樓,成為城市裡最明顯的標誌。
至一九三○年代以後,多為鋼筋水泥主體,構造普通,火車站建築風格為之一變,如嘉義、台南,都採現代主義的形式。而一九四○年之後,又演變為東方復古的帝國冠帽式建築,如高雄火車站。回顧起來,日據時期的火車站形貌較為多樣,設計者花費較多的功夫在細部裝飾上。
深入淺出的建築美學報導,
生動、紮實的鐵道旅行指引
《台灣老火車站巡禮》內容紮實,每座火車站都經過田野調查,描述極為生動。每條鐵道線路的沿革與變遷,以及車站的歷史背景,皆有清楚的交待。尤其是對於建築物細部裝飾與設計風格,配合許多圖片作詳盡說明,我認為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報導書。透過這本書,可以全面地了解台灣老火車站的發展過程,不同時代建築式樣不同,構造不同,外觀表情亦不同。搭乘火車旅遊台灣各地,有如逛歷史建築博物館,這本書將是最好的旅行指南。---李乾朗
精采內容,精心製作
• 為數可觀的珍貴老照片,引領您進入縱貫全台老火車站的歷史世界。
• 由北到南,由鐵道主幹到深入內地的支線,為您地毯式環島介紹。
• 文化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乾朗推薦,全書製作嚴謹卻通俗易讀。
台灣民俗藝陣大觀:熱鬧滾滾的台灣行動劇場
熱鬧滾滾的台灣行動劇場,
民間豐富生命力的象徵!
台灣民間每當神明遶境出巡、進香割火或喪葬典禮,都會聘請各種民俗藝陣參與遊行,藝陣不僅增添祭典儀式的熱鬧氣氛,也使民俗技藝得以保存,雖然遶境進香的主角是神明,但吸引民眾「看鬧熱」的焦點卻是藝陣的表演,廟會活動提供民俗藝陣表演的機會,而藝陣表演也提升了廟會的藝術性,因此遶境、進香不僅是宗教祭典同時也是民間藝術活動。台灣的文化中心其實不在縣政府,而在民間廟宇;寺廟建築、雕刻、彩繪、書畫是常態的藝術展覽,而廟埕就是演藝廳;弦歌不綴的野台戲演出是社區的藝術節,而沿街機動式表演的民俗藝陣就是台灣式的「行動劇場」。
民俗藝陣包含「藝閣」 與「陣頭」兩大類,藝閣原稱「詩意閣」,是根據詩詞、神話、民間故事情節,將故事中人物、場景裝置於平閣或車上,藉由人扛或車輛移動作展示,至今大都演變成為電動燈車。陣頭則是以「落地掃」型式沿街作定點演出,其情節單純、表演時間短暫,且妝扮、樂器、音樂曲調也較簡易。
台灣藝陣大都屬於業餘組織,成員多由社區民眾組成,平時各有工作,在廟會或應邀出陣前夕才集中訓練。早期的藝陣都附屬於角頭廟宇,為神明駕前樂隊或技藝團;藝陣的組成既是為了當地的廟會遊行表演需要,而廟宇也負責藝陣的訓練及運作。藝陣成員是社區子弟也是信徒,社區青年參與社區陣頭,不但有宗教信仰作基礎,加入陣頭可以作休閒娛樂或習藝練武,而且更是參與地方公務、服務鄉里的具體表現,因此出陣時並沒有酬勞,頂多由廟方或頭家、爐主贈送一條毛巾一包香煙致謝,出陣後宴請成員聚餐而已。台灣的藝陣雖然大都是非專業團隊,但卻是真正的民間藝術,它的表演形態簡單卻是民眾自創的藝術型式,藝陣種類繁多則象徵民間豐富的生命力。
遠足文化《台灣民俗藝陣大觀》(原書名《台灣的藝陣》),內容報導這些被人忽視的民間藝術團隊,紀錄這些藝陣的表演形式。在台灣現今社會中,我們的教育總是以西方藝術、現代藝術為主體,而本土藝術、傳統藝術向來被視為落伍、不入流,在文化中心戲劇節目中常見話劇、兒童劇、現代劇,卻鮮有歌仔戲、布袋戲的演出;音樂會則充斥鋼琴、小提琴、管樂、聲樂、交響樂,卻沒有南北管、八音、唸歌的演出;舞蹈表演則有芭蕾舞、民族舞蹈、現代舞,就是沒有陣頭表演;我們的大專院校成立樂儀隊、啦啦隊,卻沒有跳鼓陣、宋江陣,台灣人看不起台灣文化,正是台灣文化最大的危機。《台灣的藝陣》讓我們瞭解藝陣表演的精華,對於喜歡觀賞廟會活動的民眾而言,這本書不但能讓讀者「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今後在廟會中我們不再只是「看鬧熱」,更能瞭解民俗藝陣的內涵與特色。
圖說‧台灣古城史:烽火三百年的台灣築城歷史與砲台滄桑
歷史上屢遭列強征戰、爭奪的台灣,
全台各地可見的城門與砲台遺蹟
其實隱藏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想要認識台灣近代史,就從了解城門與砲台開始
本書首先回顧台灣的戰爭歷史,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修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及三十座千斤巨砲起算,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台灣的南北對峙、明鄭(鄭成功父子)與清軍的殊死戰役、清軍與英法兩國的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以及「台灣民主國」與日本皇軍的乙未戰爭……,記錄著台灣多元歷史的開端、戰火不歇的三百年,列強你爭我奪,一防一攻,僅存的遺蹟及證據就是: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書中從基隆紅毛城一路細數,直抵恆春古城,再跨海探訪澎湖媽宮城,為您娓娓道來這遺留在每一座古城與砲台上,血跡斑斑的台灣近代史。
走訪古城門、舊砲台,體會先人的傳奇與智慧
本書由李乾朗教授審訂,從地理空間之學看城門、砲台史蹟,內容從雞籠紅毛城一路南下,直抵恆春古城,再跨海到澎湖媽宮城,介紹二十餘座古城及近三十座古砲台。
每座城池及砲台均以古地圖呈現相關地理位置,對照現代街道圖;同時根據文獻史料,重繪城牆與砲台復原圖,並搭配老照片與現代照片做實景比對。
閱讀本書,讓你更深入台灣近代發展的核心關鍵,同時領略前人興築城門與砲台的智慧與藝術。
精采內容,精心製作
●圖文並茂:豐富、珍貴的古地圖、老照片以及精細的城門砲台復原圖,在文字之外傳達出更多古城與砲台的歷史資訊。
●深入淺出:作者累積多年的台灣戰爭史及古城研究,用淺顯的筆觸及文字,敘述台灣每個古城的背後故事。
●特別附錄:台灣戰事與築城大事年表(西元1387年至1998年)。
名人推薦: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洪敏麟教授
台灣文史研究專家莊永明
李乾朗教授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林茂賢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運宗、黃沼元 、戴震宇、李易蓉、陳仕賢、陳彥仲、陳柔森、張志遠、謝宗榮
特價:NT$ 1199
優惠價: 88 折, NT$ 1055 NT$ 1830
本商品已絕版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透視台灣歷史脈動,觀看歷代望族風華
宅第代表家族和土地之間的變遷與發展,
更是台灣開發史的鮮活見證與記錄!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全書展現出台灣先民開拓史,藉由觀賞認識這些老宅第,瞭解先民們開墾的艱辛以及一部部的家族興衰史。介紹台灣古厝的書籍何其多,然多以建築為著眼點。但房子不是死的,它是和人有強烈互動而出現的產物,代表的是家族和土地之間的變遷、發展歷史。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介紹台灣重要園林:板橋林本源宅邸(林家花園)、霧峰林家和夢蝶園,宅第部分則介紹全台各地至今尚可得見的優美建築,包括摘星山莊、筱雲山莊、夢蝶園、德聚棠、佳冬蕭宅、忠實第、鹿港八郊、益源大厝、餘三館、團員堂、萬選居、神岡大夫第、清水楊宅、開台進士第、問禮堂、黎照堂與潘宅、信好第、金廣福天水堂、李騰芳古厝、范姜五宅、義方居、林安泰古厝、大龍峒老師府、蘆洲李宅、深坑黃宅、吳沙大厝、開蘭進士第等著名園林與宅第共二十九處,就其建築之美、歷史背景與創建者之家族發展背景一一細說。跳脫傳統對建築的描繪方式,切進人文的感動,深具內涵。
《台灣園林宅第巡禮》由南往北所列宅第園林,加以述說其歷史背景,列大環境年表及記家族大事,使該建物產生的時代背景浮現,置家族史於其中,使與歷史同步,詳述創建者生平,建築格局、建材、所藏歷史文物及意涵,逐項條理列述,宅第風華躍然紙上。
本書所列宅第園林,皆為地方開發史之地標建物之碩存者,鑑於其創建者皆為望族,其建物與主人身份相關,自然其格局、用材俱相應的。且宅主之素養,亦深切的影響建物的意象與內涵;又當時的社會治安與建築的防禦功能相應;族籍別亦影響其造型。本書中都逐一詳述解釋,堪稱難能可貴。
冀望本書能為各界愛讀,攜此巡禮各重點名宅園林,作為深度回溯台灣史引道之用。---洪敏麟
精采內容,精心製作
●圖文並茂:豐富、珍貴的園林及宅第地圖、老照片,在文字之外傳達出更多園林與宅第的歷史背景及宅地興建資訊。
●深入淺出:作者累積多年的台灣園林及宅第研究,用淺顯的筆觸及文字,敘述台灣各地重要的名門家族及宅第的背後故事。
●特別附錄:全書引介之園林與宅第列表。
台灣老街歷史漫步:台灣的記憶,台灣的歷史
老街,是台灣的記憶,也是台灣的歷史
老街,是保留先人開墾歷史的最佳見證。漫步在古老優美得街道上,除了可以眼觀典雅的建築,心靈更得以和雋永的歷史交會,享受當今台灣難得的古意盎然。
雖然台灣的老街道在迅速改變的環境中逐漸消失,但只要把握還來得及欣賞的每一刻、跨出第一步,就能與老街相遇。
《台灣老街歷史漫步》讓您可以輕鬆臥遊於書卷當中的老街道,也讓您可以帶著它走出去,深切體驗這塊美麗的土地。
本書深入介紹台灣50條經典老街,諸如基隆崁仔頂;台北—迪化街、大稻埕、汐止、三峽、鶯歌、坪林、深坑、石碇、淡水、新莊……;桃園大溪;新竹湖口;台中梧棲;彰化鹿港;嘉義奮起湖;台南—安平、新化;高雄—旗山、橋頭;屏東東港;宜蘭頭城;澎湖馬公;金門—模範街……帶領讀者用去觀照一條老街的形成,走訪老街的身世,飽覽老街的風貌,品嚐在地的特產美食,體驗當地的生活習俗,更引領讀者採取親近老街、尊重老街的態度,重新體會老街的千萬風情。
台灣老火車站巡禮:當初送你離鄉的火車站,如今還在嗎?
消失的、懷舊的台灣老火車站身影,
是許多人烙印心底的童年記憶,
車站與旅人,隱藏了多少的溫馨故事……
多在十九世紀,鐵路車站是一個國家文明發達與社會進步的象徵,也是城市的重要地標與門戶。例如日本東京的火車站在皇宮的正前方,中國北京的火車站在正陽門邊。當時歐洲的印象派畫家們常以火車站為創作題材,他們特別喜愛表現蒸氣機火車頭冒出來的黑煙與水氣。火車不但是旅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紳士淑女交際應酬的地方。台灣早年中南部的年輕人到台北讀書或闖天下,多利用火車北上;入伍當兵的少年也在火車站揮別親友到營區報到;更有許多通學族與通勤族每天與火車為伍。
台灣火車站類型多,且歷史悠久,
極具史料價值及欣賞趣味
十九世紀後期在中國發生了洋務運動,主張「師夷之技以制夷」,台灣在劉銘傳倡導之下,完成了中國最早的三條鐵路之一。從基隆經台北到新竹,穿越隧道,渡過大橋,是台灣文明進展的里程碑。
從劉銘傳時期到日據時期,甚至到近年,台灣鐵路車站形式多樣,結構與造型各異其趣,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機能需求與審美觀,具有建築演變史的欣賞與研究價值。劉銘傳所建的火車站屬於草創階段,簡單平房即足應用。日本人所建的車站取法西方古典風格,最重要的車站如基隆、台北、新竹及台中等,皆採西洋文藝復興式建築,屋頂高聳,凸出塔樓,成為城市裡最明顯的標誌。
至一九三○年代以後,多為鋼筋水泥主體,構造普通,火車站建築風格為之一變,如嘉義、台南,都採現代主義的形式。而一九四○年之後,又演變為東方復古的帝國冠帽式建築,如高雄火車站。回顧起來,日據時期的火車站形貌較為多樣,設計者花費較多的功夫在細部裝飾上。
深入淺出的建築美學報導,
生動、紮實的鐵道旅行指引
《台灣老火車站巡禮》內容紮實,每座火車站都經過田野調查,描述極為生動。每條鐵道線路的沿革與變遷,以及車站的歷史背景,皆有清楚的交待。尤其是對於建築物細部裝飾與設計風格,配合許多圖片作詳盡說明,我認為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報導書。透過這本書,可以全面地了解台灣老火車站的發展過程,不同時代建築式樣不同,構造不同,外觀表情亦不同。搭乘火車旅遊台灣各地,有如逛歷史建築博物館,這本書將是最好的旅行指南。---李乾朗
精采內容,精心製作
• 為數可觀的珍貴老照片,引領您進入縱貫全台老火車站的歷史世界。
• 由北到南,由鐵道主幹到深入內地的支線,為您地毯式環島介紹。
• 文化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乾朗推薦,全書製作嚴謹卻通俗易讀。
台灣民俗藝陣大觀:熱鬧滾滾的台灣行動劇場
熱鬧滾滾的台灣行動劇場,
民間豐富生命力的象徵!
台灣民間每當神明遶境出巡、進香割火或喪葬典禮,都會聘請各種民俗藝陣參與遊行,藝陣不僅增添祭典儀式的熱鬧氣氛,也使民俗技藝得以保存,雖然遶境進香的主角是神明,但吸引民眾「看鬧熱」的焦點卻是藝陣的表演,廟會活動提供民俗藝陣表演的機會,而藝陣表演也提升了廟會的藝術性,因此遶境、進香不僅是宗教祭典同時也是民間藝術活動。台灣的文化中心其實不在縣政府,而在民間廟宇;寺廟建築、雕刻、彩繪、書畫是常態的藝術展覽,而廟埕就是演藝廳;弦歌不綴的野台戲演出是社區的藝術節,而沿街機動式表演的民俗藝陣就是台灣式的「行動劇場」。
民俗藝陣包含「藝閣」 與「陣頭」兩大類,藝閣原稱「詩意閣」,是根據詩詞、神話、民間故事情節,將故事中人物、場景裝置於平閣或車上,藉由人扛或車輛移動作展示,至今大都演變成為電動燈車。陣頭則是以「落地掃」型式沿街作定點演出,其情節單純、表演時間短暫,且妝扮、樂器、音樂曲調也較簡易。
台灣藝陣大都屬於業餘組織,成員多由社區民眾組成,平時各有工作,在廟會或應邀出陣前夕才集中訓練。早期的藝陣都附屬於角頭廟宇,為神明駕前樂隊或技藝團;藝陣的組成既是為了當地的廟會遊行表演需要,而廟宇也負責藝陣的訓練及運作。藝陣成員是社區子弟也是信徒,社區青年參與社區陣頭,不但有宗教信仰作基礎,加入陣頭可以作休閒娛樂或習藝練武,而且更是參與地方公務、服務鄉里的具體表現,因此出陣時並沒有酬勞,頂多由廟方或頭家、爐主贈送一條毛巾一包香煙致謝,出陣後宴請成員聚餐而已。台灣的藝陣雖然大都是非專業團隊,但卻是真正的民間藝術,它的表演形態簡單卻是民眾自創的藝術型式,藝陣種類繁多則象徵民間豐富的生命力。
遠足文化《台灣民俗藝陣大觀》(原書名《台灣的藝陣》),內容報導這些被人忽視的民間藝術團隊,紀錄這些藝陣的表演形式。在台灣現今社會中,我們的教育總是以西方藝術、現代藝術為主體,而本土藝術、傳統藝術向來被視為落伍、不入流,在文化中心戲劇節目中常見話劇、兒童劇、現代劇,卻鮮有歌仔戲、布袋戲的演出;音樂會則充斥鋼琴、小提琴、管樂、聲樂、交響樂,卻沒有南北管、八音、唸歌的演出;舞蹈表演則有芭蕾舞、民族舞蹈、現代舞,就是沒有陣頭表演;我們的大專院校成立樂儀隊、啦啦隊,卻沒有跳鼓陣、宋江陣,台灣人看不起台灣文化,正是台灣文化最大的危機。《台灣的藝陣》讓我們瞭解藝陣表演的精華,對於喜歡觀賞廟會活動的民眾而言,這本書不但能讓讀者「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今後在廟會中我們不再只是「看鬧熱」,更能瞭解民俗藝陣的內涵與特色。
圖說‧台灣古城史:烽火三百年的台灣築城歷史與砲台滄桑
歷史上屢遭列強征戰、爭奪的台灣,
全台各地可見的城門與砲台遺蹟
其實隱藏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想要認識台灣近代史,就從了解城門與砲台開始
本書首先回顧台灣的戰爭歷史,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修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及三十座千斤巨砲起算,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台灣的南北對峙、明鄭(鄭成功父子)與清軍的殊死戰役、清軍與英法兩國的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以及「台灣民主國」與日本皇軍的乙未戰爭……,記錄著台灣多元歷史的開端、戰火不歇的三百年,列強你爭我奪,一防一攻,僅存的遺蹟及證據就是: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書中從基隆紅毛城一路細數,直抵恆春古城,再跨海探訪澎湖媽宮城,為您娓娓道來這遺留在每一座古城與砲台上,血跡斑斑的台灣近代史。
走訪古城門、舊砲台,體會先人的傳奇與智慧
本書由李乾朗教授審訂,從地理空間之學看城門、砲台史蹟,內容從雞籠紅毛城一路南下,直抵恆春古城,再跨海到澎湖媽宮城,介紹二十餘座古城及近三十座古砲台。
每座城池及砲台均以古地圖呈現相關地理位置,對照現代街道圖;同時根據文獻史料,重繪城牆與砲台復原圖,並搭配老照片與現代照片做實景比對。
閱讀本書,讓你更深入台灣近代發展的核心關鍵,同時領略前人興築城門與砲台的智慧與藝術。
精采內容,精心製作
●圖文並茂:豐富、珍貴的古地圖、老照片以及精細的城門砲台復原圖,在文字之外傳達出更多古城與砲台的歷史資訊。
●深入淺出:作者累積多年的台灣戰爭史及古城研究,用淺顯的筆觸及文字,敘述台灣每個古城的背後故事。
●特別附錄:台灣戰事與築城大事年表(西元1387年至1998年)。
名人推薦: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洪敏麟教授
台灣文史研究專家莊永明
李乾朗教授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林茂賢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