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們,還有更多人也在行動!
補足華人新聞傳播史上被嚴重忽略的一頁──
獨立媒體如何協助人民改變國家體制☆ 橫跨台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澳門五地,最具系統的華人獨立媒體名單總紀錄。
☆ 藉觀察華人獨立媒體不斷成長與進化,看見人民如何挑戰國家僵化體制與固有權力。
若媒體報導實質左右著我們對待世界的方式,
我們該如何深究事情的真相?
《光影游擊最前線:華人獨立媒體觀察》蒐集台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澳門等,華人五地的獨立媒體發展簡史;記錄、分享不同華人地區此類媒體的運作、發展、困境、突圍,以及反思。
由「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管中祥主編,邀請華人地區各個另類/獨立媒體發展的經營者、學者親自主筆、完成。
獨立媒體是「報導者」,也是行動者。
世界各地與華語地區都發生了不少新媒體、社交媒體和獨立/另類媒體在其中扮演要角的重大事件,包括北非和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運動」,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開始鬆動威權統治的政治反對運動。
在主流媒體日益資本化、去政治化的今日,獨立/另類媒體的健全與成熟,將是協助我們平衡認知國家機制、抗爭運動、革命事件的關鍵資源;繼而成為人民追求國家改革的重要契機。
作者簡介:
王曉晞
澳門大學文學士(英國語言文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碩士(社會學)。曾任澳門利氏學社學術助理並任《神州交流》責任編輯,現為澳門《訊報》專欄作者,並曾為《澳門觀察報》(2008-2014)及《META》雜誌(2010-2011)撰寫評論。編輯作品有《Humankind and Nature: An Endangered System of Interdependence in Today’s Globalising World》(與萬德化合編)。
莊迪澎
在馬來西亞長期觀察支配媒體業的政經因素、主張推廣媒體教育是新聞自由運動的重要工作。先後擔任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媒體研究系創系主任、已停刊的「獨立新聞在線」創刊總編輯。目前是台灣世新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候選人。
管中祥
台灣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關心媒體與人權議題,並參與或發起多項社會運動,目前為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曾入圍兩屆「卓越新聞獎」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獎,2008年獲頒「中華傳播學會」優秀論文。
方可成
賓夕法尼亞大學Annenberg傳播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威權國家的政治傳播。從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010-2013年在《南方週末》報社擔任記者,出版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一書。「政見CNPolitics」團隊發起人。個人博客(http://www.fangkc.cn)曾獲德國之聲博客大賽最佳中文博客提名。
梁家權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研究興趣為另類媒體、媒改運動和政治傳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作序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葉蔭聰 「獨立媒體」(香港)創辦人
──支援推薦
何榮幸 台灣「報導者」創辦人
馮建三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
艾曉明 中國婦女研究者、獨立紀錄片導演
胡泳 中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杜耀明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邱林川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名人推薦:──專文作序
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葉蔭聰 「獨立媒體」(香港)創辦人
──支援推薦
何榮幸 台灣「報導者」創辦人
馮建三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
艾曉明 中國婦女研究者、獨立紀錄片導演
胡泳 中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杜耀明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邱林川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章節試閱
●台灣:百花齊放,暗藏危機
作者:管中祥
●媒體改革走到末路?
二○一二年九月一日,近萬人走上街頭反對媒體壟斷,創下台灣媒體改革行動的人數最高紀錄。時序往前十八年的這一天,台灣報禁開放後的六年,五百多位記者及民眾擔心標榜「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的自立晚報轉手到親國民黨的財團「三重幫」後,會失去原有的「本土」、「批判」精神,走上街頭,要求新聞自主。
這是台灣新聞工作者第一次走上街頭,也是第一次為爭取「內部新聞自由」而走。
十八年後的九月一日,台灣解嚴二十五年,不只報禁解除,廣電媒體也早已開放,台灣更是新聞頻道全球比例最高的地方。但這一天,超過九千人上街,但不只要爭取「內部新聞自由」,竟然連本來就已享有的「外部新聞自由」仍要爭取。
長年在中國經商的台灣首富蔡衍明繼二○○九年買下中國時報、中視及中天之後,再度擴張媒體版圖,進軍承載(must carry)無線及衛星頻道的中嘉有線電視系統。以蔡衍明的實力與勢力,很多人擔心,一但併購案通過,台灣媒體將會壟斷在親中商人之手。事實上,併購案爭議期間,大部分的新聞頻道對此議題幾乎「集體噤聲」,而在中國時報內部,不同意見者受到打壓,記者的稿件也屢遭修改,新聞專業受到嚴重扭曲。
不過,最讓大多數人焦慮的是,併購案中的「中國因素」。這幾年,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對中國高度依賴,大眾傳媒因為個人生意或政治理念主動向中國示好,中國政府也以各樣好處利誘台灣媒體,蔡衍明不僅多次在其旗下的媒體置入中國官員來台參訪的「新聞」,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也表示,「天安門大屠殺的報導其實很多都不正確,我知道並不是真的有那麼多人死掉」、「中國大陸很多地方是非常民主……」。這樣的說法惹惱了許多人,但,更讓人驚訝的是,蔡衍明買下中國時報集團後,曾受中國國台辦主任表示:「此次收購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藉助媒體的力量,來推進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這場遊行,不僅反對資本壟斷媒體,也反對親中勢力入主台灣媒體,更再次宣告台灣自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的自由化政策,不但讓財團繼黨國之後接續操控媒體,也無法促成意見自由市場真正來臨。
再把時間往前推三年。二○○九年一月一日,元旦,全台放假,但卻有三千名群眾走上街頭。這樣遊行人數,對當時沉寂許久的台灣社會運動是少見的規模。那時,國民黨立委林益世等人想要透過審查公共電視經費,干預節目製作與董事會人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發起「搶救公視、監督國會大遊行」,以「人體骨牌」包圍立法院,抗議執政黨的作為。
這場遊行雖然免除國民黨對公視節目的直接干預,卻沒能擋住其對公視董事會人事的控制。半年後,國民黨透過修改公視法增加董事名額,安排自己提名的人選入主董事會,引發公視董事會嚴重對立,因而攤瘓將近三年。
這兩起台灣近幾年來重大媒體議題深具意義,反媒體壟斷遊行反應了台灣商業媒體的市場失靈,以及對「中國因素」的憂慮;「搶救公視、監督國會大遊行」及公視董事會爭議,透露了政黨操控公共媒體的心思從未少過,也讓不少人對於公共媒體的存在價值與信任嚴重動搖。
台灣的媒體改革看似走到瓶頸,但另類媒體及網際網路似乎提供了在商業媒體及公共媒體之外,另一種可能的出路,不但挑戰既有的政體與價值,甚至逐漸成為許多人主要的訊息來源。
●網路運動真能改變世界
近年來,台灣的社會運動與網際網路關係密切,包括「反國光石化」、「大埔事件」、「反媒體壟斷」、「聲援洪仲丘」、「反服貿占領立法院」等多個重大的社會運動中,網際網路、社群媒體都扮演著要的連繫、宣傳與社會動員的角色。雖然網際網路科技型式與功能這幾年在社會運動中些許變化,但「樂生保留運動」卻創立台灣社運動網路參與的「原型」。
樂生療養院是台灣早期隔離「麻瘋病(漢生病)」的處所,這群因社會醫療知識不足而遭強制拘禁的長者,原以為可以在這城市邊緣安養天年,沒想到在未告知院民的情況下,捷運新莊機廠選址於此,他們突然面臨了拆屋迫遷的命運。二○○四年開始,來自各地青年學及NGO成立了「樂生青年聯盟」,和由院民組成的「樂生保留自救會」共同對抗來自國家與資本的侵擾,展開台灣社會運動史上重要的抗爭歷程。
二○○七年的「樂生保留運動」即使在主流媒體忽略,甚至扭曲的情況下,遊行仍有五千人參加,網路媒體在理念傳播及社會動員上扮演重要角色。在網路裡,有運動者的親身經歷,公民記者的第一手記實,有轉貼、有轉寄、有串連、有共筆、有捐款,運動團體或部落客透過網站的運作而捲動了更多人對於樂生的支持與參與,例如:樂生青年聯盟的即時資訊、醫界挺樂生連署、萬人照片挺樂生募集行動、全國紀錄片動員影展,部落客進行「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以及「樂生公車」的行動動員,甚至在網站發起「一百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不到二十四小時,就募集到超過二十萬的廣告費用,突破主流媒體的怠惰,提供更多公共討論的聲音。
除了自救會及社運團體的長期關注與經營,網際網路在這場運動中扮演重要的連繫與動員作用,也讓許多人對網路在社會運動中的功能充滿期待。2008年年底發生的「野草莓學運」更是把網路動員的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除了上述的功能,包括twitter在內的自媒體與社群媒體也正式進入台灣大型社會運動的領域,不過,更重要的是,群眾透過3G上網及Yahoo! Live,將社會運動的現場透過傳網路傳送到個人電腦,並且破天荒的進行全國各地靜坐現場的同步轉播。
二○一三年,網際網路則是把台灣社會運動推向另一個高峰。
即將退伍的大兵洪仲丘,在退役前幾天疑似遭到「虐死」的訊息傳來,不只社會嘩然,也引發二十五萬義勇鄉民組成的「白衫軍」,身穿白衣在洪仲丘告別式前一天齊聚凱道,送仲丘最後一程。人們不只因為洪仲丘枉死而哀悼,更是對迂腐的國防部及軍中人權屢遭踐踏,表達最大的憤怒!
二十五萬人上街抗議,是台灣近年來少見的非因政黨動員、非「政治」議題而走上街頭的最多人數,並且其中兩次大規模的群眾聚集都是以網際網路為主要動員媒介,甚至有人將此視為台灣版的「茉莉花革命」。洪仲丘事件不僅讓「素人」成為參與社運的主體,也出人意外的,以網路為主要討論及動員媒介的社會運動,竟然也能號召二十五萬人上街,許多人驚呼與盛讚網路的神奇,網際網路也被認為是改變社會的重要工具。
不過,更驚人的是,隔年發生的「太陽花運動」。
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以三十秒通過「兩岸服貿易協議」,人民占領立法院二十四天,引發國際關注,最後退回服貿協議。
在群眾占領立法院的當晚,電子媒體並沒有太多報導,不久後,就有民眾將一台iPad架在拖鞋上,透過無線網路進行現場直播,上百萬人即時透過網絡看到立法院內外的情況,並透過Facebook等社群媒體快速傳佈。一波波的群眾趕往立法院聲援,沒多久,兩側的青島東路及濟南路便擠滿人潮,上萬名群眾包圍立法院內外,警察成了夾心餅乾。大量的網民擠爆了wifi及3G的頻寬,沒多久便架起了WiMax,抒解頻寬不足的窘境。
許多對網絡技術的熟悉的「駭客」或一般民眾,投入直播的工作,計有十二個頻道分別在議場內外轉播,包含Youtube、Ustream、livehouse.in等網站上都能看到現場畫面,無法到場的民眾,不但能同步知曉抗議行動的實況,亦能隨時趕往現場支援。
熱心的群眾也在網路上成立「太陽花運動國際部」進行全球串聯,超過五十個城市的學生紛紛通過影像、文章、聲明、照片表達對占領行動的支持。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臉書專頁紛紛成立,幾乎占領了台灣大多數臉書使用者的塗鴨牆。
公民記者、網絡媒體,新聞傳播科系的學生秉持「媒體不報,我們來報」的精神,在現場進行采訪,不間斷地進行報導,讓民眾在被扭曲的新聞裡,有機會看清楚現場的面貌。網絡上有不同立場的懶人包,讓人民對服貿能有初略的了解,也有人把複雜的服貿議題用圖文或flash動畫重新梳理,以簡單的方式呈現對立兩造的意見與主張。
還有網民在公眾集資平台「FlyingV」發起募款,短短三小時就有三千六把二十一位網友捐款,募集了六百三十三萬台幣,他們買下《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的頭版半版廣告,以及紐約時報國際版及美國版的廣告版面。
在太陽花運動中,有多重形式的網絡在其中連結、運作,洪貞玲在《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一書中,依其當時各類網路媒體的提供內容、使用網路台,參與者、重要事蹟及影響作出區隔。
許多人早已對台灣主流媒體失望,選擇關掉電視,從網絡關注抗爭行動,各大社交平台成為傳播訊息的主要來源,包括Facebook、BBS等台灣民眾普遍使用的社交媒體,扮演著重要角色。
不容否認,網路技術使用簡便、容易操作,進入門檻比較低,某種程度的去中心化與相對隱匿特質也讓社會動員容易。然而,這樣的認定其實過於「科技樂觀主義」,忽略了網路科技與政商權力之間必要的鬥爭與辯證過程。
網際網路的確在社會運動的角色越來越顯注,但也經常被過度神話。但這並不是說,互聯網在社會運動中沒有作用,然而,議題本身強度與張力、荒謬的官僚系統、大眾媒體的推波助瀾,以及社會大眾的憤怒與恐懼,更重要的是社運團體本身平日的組織與協力,恐怕是社會運動能否有效動員的關鍵因素。
例如,「洪仲丘事件」發燒期間,大眾媒體二十四小時的大量播送與廉價正義,雖然未能讓民眾更了解事實真相與相關制度的陳腐與變革,但至少讓觀眾知道悲劇的發生,同時暴露了官僚系的腐敗,並激發民眾的同理與憤怒。
在台灣,絕大多數的男性都得服兵役,現在的軍隊管教雖不像過去那樣的嚴格,但「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仍然是部隊訓練的準則,也是退役軍人難以抹滅的記憶。對於當過兵的人來說,「洪仲丘」並不是特例,在他們的短暫軍旅生涯中,這樣的悲劇時有所聞或就在身邊。於是,對洪仲丘遭遇的不捨以及對軍隊管教的不滿交雜而生,悲憤地走上街頭控訴不義。
即使不曾當過兵的人也很清楚軍隊的管理邏輯,洪仲丘的死並不讓人意外。雖然他們未必親身經歷軍旅,但他們的孩子、男友、手足、朋友,也許正在當兵或即將入伍,軍隊的「恐怖」形像,讓人產生恐懼,他們憂心自己的親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洪仲丘」,於是,因為焦慮及恐懼,憤而走上街頭,希望為親友的軍中生活爭取安全之地。
憤怒、悲傷與恐懼是人們上街的重要因素,情感是人們是否願意起身抗議的重要動力,「洪仲丘事件」不僅挑起了人們的悲傷情緒,更讓積壓在心中已久的憤怒與恐懼找到了宣洩的出口,終於化成行動,起身抗議。
另外,還得歸功於國防部及軍檢系統的荒謬演出。「洪仲丘事件」像是個俗濫的八點檔連續劇,不斷高潮迭起,讓人罵聲連連。諸多證據與說詞不是憑空消失,就是前後不一,用謊言圓謊言不斷試探人民容忍的底限。而軍事檢察的辯護律師,有違中立原則。當然,幾乎不進入狀況的馬英九總統,進退失據的言行,更是讓人傻眼,各式官僚的劇情比「本土劇」精彩百倍,將人民的憤怒堆砌到最高點。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太陽花運動」中。
「反服貿」的聲音早就在民間響起,反對者不知辦過多少座談會、記者會表達憤怒之聲。但「張慶忠的30秒」,觸怒了對中國政策憂心、關切程序正義的年輕人,衝進立院,透過網路的直播與臉書動員,一瞬間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主流媒體幾乎卯足全力報導這場運動,無論支持或反對,事件本身的衝擊與精彩,對商業媒體來說就已是筆好生意。除了少數具敵意或不同立場的媒體,大多數的傳媒傾向支持或描述性的報導,甚至加入直播的行列,雖然報導焦點甚少放在服貿本身的討論,但卻成功地引起更多人關注。
不容否認,這場運動的展開,網路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議題及其中人物的荒謬,以及主流媒體的同聲「贊聲」亦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台灣社會這幾年來對於台灣政府及中國的不信任更是不容忽略的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能夠發起強大動員及持續力量的是來自各方專業與勢力的社運團體及學生組織,他們長期關注社會與彼此合作,才能撐起這場數十萬人參與的社會運動。
長期參與台灣社會運動的台灣農村陣線成員陳平軒,在一篇討論反國光石化與網際網路的論 文中就提到類似的看法(陳平軒,2011):
透過網路而聚集的人群,在其組成基礎上 是薄弱的,在其內在連帶上也是脆弱的;要為人們找到一個共同行動 的可能性,「面對面(face to face)」的過程是必要的。透過「面對面」,人 們認識到對方是個實在的人,知道對方長什麼樣子,感覺是否投契,對方不再只是一連串的文字或代號,而是和自己一樣的活生生的人。共同行動需要熟悉、需要信賴、需要共識,儘管網路也能夠擔負起一定程度的溝通功能,但終究不及人與人之間實體的連結。
●另類媒體即是行動
網路動員的社會運動有時像是百貨公司週年慶人潮,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且大多因應單一議題而生,若是社會議題沒有急迫性、荒謬性,或者其它人為因素,網路,至多只是訊息流動的平台,不易有太大社會動員的作用。
相反的,網路作為一種社會的反叛力量,並不能只是期待臨時性的網路行動,更要關注的是,有組織,並有明確政治與社會改革目標的另類/獨立媒體,對弱勢發聲、公共討論、社會改革的長期影響。
「另類媒體」通常處於非主流的邊緣位置,在不同的同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被冠以不同的名稱,並有不同的內涵意義。「另類媒體」有時被稱作「基進媒體」(radical media)或「草根媒體」(grassroots media)、「獨立媒體」(Independent Media),不僅只是為基進或另類觀點提供平台,也強調透過閱聽人或公眾自己的創造、生產和傳佈,促成更廣大的社會參與,開創另類的公共領域(alternative public sphere),也有人直接以「行動者媒體」(activist media)指涉另類媒體的基進性。Waltz指出,所謂的「另類媒體」有時只是表現形式上的「另類」,但傳佈的仍是主流價值,但「行動者媒體」的不同之處在於,鼓動閱聽眾採取實際行動,參與社會變革。Dowing以「基進媒體」的指稱來強化來稱呼另類媒體批判性與社會動能,他強調,基進媒體源生於政治與社會運動,並要對抗主流價值與權威。
最近幾年台灣社會常以「獨立媒體」形容這些相對具反叛性的媒體,但廣義來說,只要資金獨立、運作獨立,都能稱之為「獨立」媒體,然而媒體獨立未必「另類」,也可能反而靠近優勢的權力體系,複製主流的「政治」價值。
台灣在黨國體制的威權下,黨外雜誌、地下電台、報刊、錄影帶、民主台等另類媒體,企圖突破主流媒體網羅的運動,從未因為威權體制的解體而消滅(管中祥、張時健,2005)。而延續1980年代的路徑,透過新興科技及替代性媒介的另類/獨立媒體,至今仍為弱勢發聲的重要管道。在台灣,1995年開始,陸續有「南方電子報」、「苦勞網」、《環境資訊電子報》、「小地方新聞網」、「全球之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等另類網路媒體的出現,他們提供意見交換平台,讓弱勢者及志同道合的團體發聲,維持了一定的公共性與開放性,同時也在促進社會變革。
傳統上,另類媒體大多被認為扮演著非專業、非正式、非主流的補充性的角色,然而,這幾年的發展,卻不斷打破既有框架,不但越來越多的正式組織,專業表現也超過主流媒體,同時,有越來越多人投入另類/獨立媒體工作。在監督政府及鼓吹社會運動上也扮演起重要的角色。
台灣另類/獨立/公民媒體有著多樣類型的發展,整體而言,以報導公共議題、社會運動為主的另類/獨立/公民媒體,大致有四種主要的型態。
一、另類媒體「集團」:《立報》、《破報》、《四方報》。
這是由世新大學支持的另類媒體「集團」,雖稱「集團」,但規模並不大,卻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立報》是具批判思維的教育報,有大量篇幅的社會運動新聞以及評論;《破報》則是強調青年發聲,除了有各樣的文化活動訊息,也對主流的文化價值提出反思與批評;而《四方報》提供東南亞移民/移工發聲的管道,除了以該國語言(例如:越文、泰文)書寫當地新聞,也有大篇幅版面讓移民/移工暢所欲言,《四方報》也製播歌唱節目在有線電視及網路播出。
雖然世新大學在台灣立下大學創立另類媒體的範例,但在二○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世新大學創辦人,同時也是台灣《立報》創辦人成舍我先生忌日的前一天,台灣《立報》宣告重整與休刊四個月,而一直是台灣異議文化重要象徵的《破報》,也在毫無預警下宣布停刊。
《立報》社長魏瀚表示,由於報紙虧損,加上少子化等因素,學校決定把資源主力放在提升教學品質上。而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在和學生座談中,回應外界質疑《立報》及《破報》的存續問題,他略顯激動地說:我們是來辦學的,不是來辦報的。辦報是為了能夠支援我們教學,提供實習機會,增加學校的知名度、光彩,你如果發行只有六百份,我請問你們增加了什麼光彩?
由於國家教育資源長期的不當配置,公、私立大學處於高度不對等的競爭關係,加上台灣高等教育近年受到少子化與教育商品化的衝擊,私人興學日益困難。依賴世新大學經費挹注的《立報》與《破報》自然成為校方財政考量下放棄的對象。
《立報》休刊、《破報》停刊的消息的傳出後,超過四千名校友連署,希望世新董事會能再三思破、立兩報的存續問題。並建議仿效英國《衛報》公共化的模式,以捐贈基金的方式讓台灣《立報》與《破報》徹底獨立,由專業人士監督與經營,成為真正的公共財。或者,持續以校務經費或募款方式維持《立報》與《破報》的運作,落實報紙作為社會公器的理想。
即使如此,世新校方最後仍堅持原有決策, 《立報》雖已復刊,但已失去原有的弱勢發聲與批判樣貌。台灣第一個另類媒體「集團」也幾近瓦解。
二、網路原生、集體作戰:苦勞網、《環境資訊電子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焦點事件。
苦勞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焦點事件站在相對左翼的立場,廣泛地報導台灣社會運動,苦勞網成立於一九九七年,定位為「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創辦人孫窮理於二○一四年十二月離開苦勞網,成立焦點事件,走向相較於苦勞網更強調議題的深度探索與資訊圖表的呈現。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成立於二○○七年,原為台灣「國科會」(今「科技部」)數位典藏計劃,成立八年,已累積超過2400則社運影音報導。二○一二年計劃結束,轉以公眾集資、小額募款方式維持運作,二○一四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計劃長久經營。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是以影音報導為主的另類媒體,影像採CC授權,開闢多樣社運專欄,並與亞洲多個另類媒體進行合作。
《環境資訊電子報》是以「環境專業」的網路媒體,主要內容在於蒐集國內外環境議題相關剪報,同時也進行環境新聞的報導,以作為環境資訊與環境運動的溝通平台。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則為馮小非等人繼莫拉克新聞網之後成立的網路媒體,同時也是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除了是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新聞網站,聘請專職記者進行專題報導,或由「公民寫手」農業相關文章,並且也進行農產品開發,建立小農平台。
上述的媒體關注勞工、環境、農業,以及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與弱勢議題,也較具組織性,大多為水平運作方式,重視內部決策的民主性,相較於主流媒體,這些組織中的新聞工作者獨立性較強,較不受到組織的約束,記者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並多以網路原生,以文字書寫,大量的圖片或深入的分析為媒體特色。
《蘋果日報》也在二○一四年一 月 十五 日宣布和「上下游」、「新頭殼」、「苦勞網」、「泛科學」、「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五家媒體合作,由蘋果日報提供即時新聞版面給這五家媒體發稿,不干預其內容,除了協助獨立媒體露出,也藉此填補網路即時新聞的龐大稿量需求,而這也是台灣的另類媒體首次「登陸」主流媒體。
(全文未完)
●台灣:百花齊放,暗藏危機
作者:管中祥
●媒體改革走到末路?
二○一二年九月一日,近萬人走上街頭反對媒體壟斷,創下台灣媒體改革行動的人數最高紀錄。時序往前十八年的這一天,台灣報禁開放後的六年,五百多位記者及民眾擔心標榜「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的自立晚報轉手到親國民黨的財團「三重幫」後,會失去原有的「本土」、「批判」精神,走上街頭,要求新聞自主。
這是台灣新聞工作者第一次走上街頭,也是第一次為爭取「內部新聞自由」而走。
十八年後的九月一日,台灣解嚴二十五年,不只報禁解除,廣電媒體也早已開放,台灣...
推薦序
序一:以實際行動支持獨立媒體
作者: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過去二十多年來,亞洲華人政治文化圈的另類/獨立媒體風起雲湧,不斷在各自的土壤裡長出抗爭的花朵,積累在地的經驗,但也不斷相互借光,汲取養分。從台灣、香港、澳門到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各種另類/獨立媒體的實踐經驗一直在更新,也需要不斷被記錄,期能提供跨地域的交流和反思,並且開展相互協作和攜手並進的新路徑。
從敦誠等人所著的《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記錄》(一九九二)至今,非主流或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的嘗試,迭有佳作。
其中,中國大陸的「民間」創辦人翟明磊編著的《中國猛博》(二○○九),提供了在中國特殊政治環境和語境下的公民發聲突圍的寶貴紀錄。
由獨立媒體(香港)出版、林藹雲、葉蔭聰主編的《草根不盡:華語地區獨立媒體年報 (2008/09)》(二○○九),開啟華語地區獨立媒體的實踐紀錄,並於兩年後接著出版了葉蔭聰主編的《草根起義》(二○一一)。
而現在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同樣延續這樣的精神和努力,為華語地區獨立/另類媒體的實踐經驗提供紀錄和反思。距離上一本書(《草根起義》)出版以來,世界各地與華語地區都發生了不少新媒體、社交媒體和獨立/另類媒體在其中扮演要角的重大事件,包括北非和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運動」,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開始鬆動威權統治的政治反對運動。
這本由管中祥老師主編的專書,有助於吾人理解獨立/另類媒體在重大社會事件和公共議題/政策形塑過程的關鍵作用,也有助於全面且貼近在地社會脈絡地理解兩岸四地及馬來西亞獨立/另類媒體的生成和轉化過程,應是所有關心華人地區政治社會發展、有心想追求更好世界的人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恭喜這本書的出版,感謝這本書的出版,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讀到這本書。我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獨立/另類媒體的社會文化運動,以行動參與或是小額捐款支持它們能夠繼續走下去。獨立/另類媒體的生存和發展不僅攸關一個社會的未來,也是可以測量一個社會健康程度的晴雨計,因為獨立/另類媒體能走得越久、越遠,社會進步和民主多元的理想就更近。
序二:媒體就是社會與政治
作者:葉蔭聰 獨立媒體 (香港)創辦人、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大約二○○八年,「獨立媒體(香港)」第一次編輯及出版介紹華人社會的獨立媒體,出版了《草根不盡》,幾年後,我們再籌組出版《草根起義》。其實,單憑著林藹雲與我的綿力,是不可能完成的,過程中全賴眾多研究以至經營獨立媒體的區內朋友,其中有幾位甚至與他們發展較深入的合作及交流,而管中祥教授便是其中一位。而更幸運的是,在我們有點無以為繼下,他願意把這個想法延續下去,成了這本難得作品。
回過頭來看,我們誤打誤撞,預視了一個新興領域,甚至可以說是一股政治力量。然而,我們當初歸之為「獨立媒體」的對象及其發展,卻日益越出原來的定義及想像。事實上,這個現象一開始時我們便注意了,愈來愈多的媒體其「獨立性」愈來愈複雜,按任何標準都難以說明清楚,例如,有跟商業模式混合的(例如香港近年興起眾多的網媒),有跟政治組織緊密聯繫的(如澳門的《愛瞞日報》),即使非營利的也有眾多不容易歸類的財政來源(例如台灣的「上下游」)。姑且可以稱之為另類,但它們與主流媒體的關係,也不是「獨立」二字可以概括,例如台灣的《蘋果日報》也與台灣好幾家獨立網絡媒體合作。而更複雜的是,有些具有獨立媒體性格或功能的實踐,根本難以用昔日媒體機構來理解,例如,中國大陸由於中共黨政機關嚴密監控媒體,愈來愈難以獨立於政府的身分辦媒體,許多個人以「自媒體」形成,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如微訊微博等,登記公眾號與平台,而且經常被刪,又努力重生,生生不息,把「媒體」二字還原為最基本的意義──中介。
因此,稱之為獨立媒體也好,或另類媒體也好,這些新興力量所構成的社會關係,以至政治參與,也許才是我們最值得注意的。例如,在公民社會及自由民主制度相對齊全的台灣,有較多從新聞專業轉化出來的公民媒體或獨立媒體,以非黨派非營利的公民組織現身,甚至有些得到公部門的支持。然而,其他地方,這些媒體的冒現,其實與當地的反對政治運動密不可分,無論是我熟悉的香港,或是近年反對政治足以挑戰威權的執政黨的馬來西亞,又或者是昔日政治氣氛相對平靜的澳門,亦是如此。至於台灣,太陽花運動當然是新興媒體的推力,而中國大陸發展成原子化、彈性及脆弱旳自媒體,亦跟整個中國大陸的政治環境變化有關。因此,與其說本書幾位作者在介紹獨立媒體的發展,倒不如說是透過媒體的發展去講述這幾個社會近年的政治變動。
值得一提的是,跟媒體相關的政治變動,有一個面向不能不談,而這本文集的文章偶有碰到,卻沒有更深入討論。過往,提起獨立或另類媒體,人們總想起那些左翼及反對派的媒體,具有強烈的異見性質,總是認為是推動民主化,或朝著更深層的民主改革推進。然而,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仇恨言論、排外情緒或種族主義,以至部份新右翼團體亦借助這股風潮而起,包括新興的亞洲民主國家,又或者是尚在民主化艱難前進的地區,亦看到這個現象。我比較熟悉的有香港的右翼本主義,或中國大陸親官方的網絡民族主義,也許,日後這個計劃能更多地介紹及討論這個議題。
不同地方的政治變動,有著相異的軌跡及脈絡,因此,看著這些文章,可能會令讀者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看著幾個互不連繫的星球生態。然而,這並非事實,它們之間有不少人際互動,互相學習的可能,只是,更具體的比較及連結,促進跨地的認識及實踐,可能難以用一本文集來完成。正如以往出版一樣,期待這本書只是一個開端,能開出往後更多的合作與互動。
序一:以實際行動支持獨立媒體
作者:羅世宏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過去二十多年來,亞洲華人政治文化圈的另類/獨立媒體風起雲湧,不斷在各自的土壤裡長出抗爭的花朵,積累在地的經驗,但也不斷相互借光,汲取養分。從台灣、香港、澳門到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各種另類/獨立媒體的實踐經驗一直在更新,也需要不斷被記錄,期能提供跨地域的交流和反思,並且開展相互協作和攜手並進的新路徑。
從敦誠等人所著的《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記錄》(一九九二)至今,非主流或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的嘗試,迭有佳作。
其中...
作者序
代序:讓異議持續發聲!
作者:管中祥 「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二○○八年,和葉蔭聰、林靄雲在「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和平東路辦公室第一次見面,那裡也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第一個辦公室。聰頭說,希望能找馬來西亞、台灣、中國、香港的朋友合寫一本「中文獨立媒體年報」。
我沒有太多考慮一口答應。一方面和自己的研究興趣及社會參與有關,另一方面,近年來華人傳播史一直缺乏有系統的整理,另類/獨立媒體這類「刺客列傳」的鄉野歷史,更少受到關注。
藉此機會,那年年底,「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邀請幾位作者在台北及嘉義中正大學舉辦研討會,接著,在「獨立媒體(香港)」的召集下,陸續出版《草根不盡──華語地區獨立媒體年報 2008/09》 (二○○九)、《草根起義:從虛擬到真實》(二○一一)。這兩本書紀錄華人地區另類發展的歷史及行動,也建立華人另類媒體工作者知識與經驗交流的知識平台。出版距今已近五年,亞洲華人地區政治社會與媒體生態亦有所改變,在「浩然基金會」的支持下,「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接力出版這本《光影游擊最前線──華人獨立媒體觀察》,可算是華人另類/獨立系列書籍的第三本。
雖然本書將這些「非主流」的媒體稱為「獨立媒體」,也是華人地區對於許多新興媒體的普遍稱呼,但我比較偏好以「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來強調與期待這類媒體應有的獨立與進步性,因為,「獨立」本來就是新聞媒體存在的基本要件,其實沒什麼好誇口的。
「另類」(alterntive)有另一種選擇的意思,但若只是這樣,「另類媒體」也不過只是一般市場區隔的概念,並沒有什麼了不起。除了獨立 、另種選擇,「另類媒體」更該具有挑戰,甚至改造社會的基進性,並且站在主流媒體所依恃的政商權力的對立面,提供另一套社會思維與行動。
另類媒體也強調「媒體行動主義(media activism)」,他們會有自己的立場,不會以主流社會的新聞專業主義作為工作的依歸,因為,傳統新聞專業主義往往鞏固了既有的價值與政體,限制了人們對世界的理解,與另類媒體所要求的社會改革目的未必相容。另類媒體工作者是社會運動的一分子,和其他投入社會運動的人具有同樣的位置,並非只是單純旁觀的報導者或紀錄者,相反的,另類媒體/另類媒體工作者是報導者,也是「行動者」。
但這並不是指另類媒體擁有「腳踏兩條船」的雙重身分,在抗爭現場一下子是抗爭者、一會兒又是報導者,占盡好處,卻逃避責任。這樣作不但有違作為報導者應有的份際,更是對自己、對媒體、對運動的公信力造成永久傷害。
這裡所說的「行動」是指,另類媒體的存在就該是「社會運動」,他要翻轉及挑戰的,不只是提供異議性的內容,促成社會行動,另類媒體本身就是媒體改革運動,從內容到組織,都要改變資本主義的運作模式,以及傳統媒體專業主義的主流價值。
另類媒體是要站在主流價值與政體的對立面,透過報導、論辯、行動促成公共討論與社會改革;在組織運作上,不同於中央集權、科層分工的主流媒體,強調內部民主、平行對等、共享共決的組織型態,甚至盡可能降低內部薪資的差異;在財政上,資金來源多樣化、公開透明,公眾集資為主要收入來源,不依賴少數股東及廣告,「獲利」不為股東所有,而是投入勞動生產的必要支出。換句話說,另類媒體不只是其內容是否關切弱勢發聲或具進步性,並要強調財政獨立、運作公開、內部民主、資源共享等價值,本身就是社會改變、文化發展和民主化的重要機制。不但要提供另類的批判之聲,更是要建立有別主流媒體運作方式的另類範例。也就是要挑戰來來自國家及資本的媒體壟斷,塑造一個在社會、文化及經濟上更公平的整體環境,並讓公眾不再只是傳媒市場框架下的消費者,而是具有行動力量的主體。
上述對於「另類媒體」的定義及期待似乎過於理想與嚴苛,一方面每個地區的政經結構與媒 體生態大不相同,有些地方,媒體只要能夠「獨立」恐怕就已相當「另類」,甚至在某些情況必須和政治反對力量及資本同盟,無法用相同標準看待不同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非主流媒體的形態十分豐富,不同地區的養份與困境也會發展出不同形態的「另類」或「獨立」媒體,特別是網際網路普及後,不僅讓「另類」/「獨立」媒體在網路的發展更為多樣,網路本身也成了重要的社會動員基地。
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傳播公民權的落實有了較大的空間,也成了公民新聞、獨立報導的土壤。同樣的,網際網路也讓具批判性的另類媒體找到了實踐的重要渠道,不論這些團體其目的是在於社區培力、報導公民新聞、推動社會改革、批判資本主義,甚至採取對抗行動,也不論其生產的內容是文字、影像、甚至是表演藝術,有趣的是,網際網路幾乎成了共同的傳播管道。當另類媒體與網際網路結盟,不但使社會的進步,更便於在人民的互動形式與參與中構成,也對商業媒體的單向流動特質,扮演著對抗性的力量。
特別是對向來資源貧乏的社會運動行動者來說,網路除了可以快速推廣理念,也作為組織者連繫與溝通中介,並且召喚公眾行動。因而,網路不再只是傳統中規中矩、理性討論的公共領域,更像游擊戰扮演著突襲、動員、顛覆,甚至是革命的關鍵角色。
一九九四年墨西哥薩帕塔(Zapatistas)游擊隊反軍事鎮壓,成了網路動員政治革命的先驅,一九九九年西雅圖的「反全球化」行動,更聚集了數十、上百萬各式各樣反對派群眾,不只在網上聲援 ,更親臨現場。而北非和中東等地的「茉莉花革命」,也挑戰了這些國家既有政治權力與體制。當然,這樣的力量,也在亞洲不同華人國家或地區同步展現。
最近幾年,不同地區的地華人社會公民運動紛紛再起,在主流媒體日益資本化、去政治化的今日,網際網路、社群媒體、獨立/另類媒體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補充了主流媒體的不足,理解社運動的重要媒介,並能動員群眾公共參與,引導議題,改變社會,甚至是許多人平日最主要的閱讀媒材。不過,因政經環境及媒體生態的差異,不同地區的獨立/另類媒體也發展出不同形貌、動能、限制與問題。
這些新的趨勢,需要進一步的紀錄、整理、分析,探究與反思。於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邀請了不同地區關切華人另類/獨立媒體發展的經營者、學者,甚至是行動者:莊迪彭(馬來西亞)、梁家權(香港)、方可成(中國)、王曉晞(澳門)、管中祥(台灣)共同完成《光影游擊最前線──華人獨立媒體觀察》這本書,不但紀錄、分享不同華人地區另類/獨立媒體的運作、發展、困境與突圍,也試圖補足華人新聞傳播史上嚴重被忽略的一頁。
這本書的完成必須感謝浩然基金會的支持,因為出版一本書對依賴公眾捐款維持運作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莊迪彭、王曉晞、方可成、梁家權、葉蔭聰、羅世宏等人參與寫作,是這本書能夠出版的最重要基礎。當然,更要感謝的是,「獨立媒體(香港)」六年前擔起這系列書籍的先聲,也讓我們有機會接力下去,讓異議持續發聲!
代序:讓異議持續發聲!
作者:管中祥 「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二○○八年,和葉蔭聰、林靄雲在「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和平東路辦公室第一次見面,那裡也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第一個辦公室。聰頭說,希望能找馬來西亞、台灣、中國、香港的朋友合寫一本「中文獨立媒體年報」。
我沒有太多考慮一口答應。一方面和自己的研究興趣及社會參與有關,另一方面,近年來華人傳播史一直缺乏有系統的整理,另類/獨立媒體這類「刺客列傳」的鄉野歷史,更少受到關注。
藉此機會,那年年底,「公...
目錄
代序:讓異議持續發聲! /管中祥
序一:以實際行動支持獨立媒體 /羅世宏
序二:媒體就是社會與政治文 /葉蔭聰
澳門:挑戰禁令,突破重圍 /王曉晞
馬來西亞:曙光乍見,暗夜驟臨 / 莊迪彭
台灣:百花齊放,暗藏危機 /管中祥
中國:步步失守,艱難探索 /方可成
香港:政治高壓,百變叢生 /梁家權
代序:讓異議持續發聲! /管中祥
序一:以實際行動支持獨立媒體 /羅世宏
序二:媒體就是社會與政治文 /葉蔭聰
澳門:挑戰禁令,突破重圍 /王曉晞
馬來西亞:曙光乍見,暗夜驟臨 / 莊迪彭
台灣:百花齊放,暗藏危機 /管中祥
中國:步步失守,艱難探索 /方可成
香港:政治高壓,百變叢生 /梁家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