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正確認識孩子漫不經心的行為
看起來很忙碌,卻凡事只做半套
無法遵循簡單指示或專注在一個主題上
解讀各種困擾孩子專注力的類型
在某領域無法專注,但在另一領域卻能高度專注
動作表現分心,但視覺空間表現很專注
同理心||舒緩孩子心中困擾的有效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能力難以應付的領域
過程,決定孩子專注或逃避
挫折感與逃避心態,讓孩子更容易分心
一個簡單的動作,便可立刻清楚專注力的過程
並非人人都擁有自然且自動的專注力
聚焦於外在反饋,而忽略了內在反饋的挑戰
02 聽覺與視覺處理困難而無法專注
因「聽覺語文處理困難」而漫不經心
襁褓時期:難以處理複雜節奏
學步期:遵從某些簡單指示的能力不足
兩歲至兩歲半:難以完成兩個連續的指示動作
幼兒園階段:無法一次理解太多指示
學齡階段:「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不足
因「字彙檢索困難」而難以專注
字彙檢索困難的孩子,很難進行雙向式溝通
因「視覺空間困難」而漫不經心
不同年齡、不同難題,回應方式也不一樣
視覺空間能力弱,可能聽覺語文能力強
優勢領域與劣勢領域會互相影響
不論貼上好或壞的標籤,都是過度評價
優勢與劣勢表現,會隨著課程難度而翻轉
任何優勢能力都需要其他能力的輔助,才能更提升
各種運動神經系統問題,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03 動作技能笨拙以致專注力不足
動作強度太強或太弱
動作組合安排技能不足
知覺動作能力不足
透過知覺動作能力,判斷孩子所遭遇的困難
精簡運動模式的部分要素,孩子比較能專注
練習順暢送出資訊,有助於專注力提升
動作排序範圍掌控越多,專注力越高
越是需要熟練的動作,孩子越容易分心
知覺動作困難的孩子,必須先將資訊分割
注意力受到干擾時,孩子便容易選擇逃避
動作強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於集中注意力
拉回孩子專注力的小技巧
堅定的聲調,可使漫不經心的孩子變專注
鮮活的影像,可吸引視覺遲鈍孩子的注意力
04 激勵各情緒發展階段的注意力
情緒與欲望:改變注意力的關鍵力量
行為互動作用結合高層次符號活動,有助注意力管理
「欲望持續」是誘發孩子注意力的利器
激勵每個情緒發展階段的注意力
情緒發展初期:手勢與動作是重要溝通方式
幫助孩子建立「情緒與欲望概念」
假扮角色有助孩子的欲望持續
透過遊戲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
情緒發展第二階段:培養情緒式思考能力
刺激孩子進行爭辯,可幫他訓練邏輯思考
情緒發展第三階段:對三角關係產生興趣
情緒發展第四階段:注意力的嚴厲挑戰
過度注意於細節,而無法專注於整體
引導孩子專注於大格局,也記住微差
孩子具備內在價值觀時,注意力便可維持更久
05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漫不經心
父母總是過度在意孩子的劣勢領域
聚焦於孩子的劣勢領域,會更傷害其注意力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漫不經心
修正孩子在各個階段中的劣勢領域
幫助孩子在各個階段熟練優勢領域
多用語文、少用表情與手勢的溝通方式
運用優勢技能提升在劣勢領域的專注力
感知資訊能力反應過度或不足而無法專注
06 總是心不在焉的小敏
我的孩子需要專業性的治療嗎?
接受治療前必須確定的重要因素
為孩子選擇最適當治療方式的準則
總是心不在焉的小敏
治療師與小敏的第一次面談
選擇忘記或逃避討厭的人事物
幫助她學會抗拒刻意的「忘記或逃避」
07 地板時間治療法:同理心、傾聽、放鬆
何謂「地板時間」
關懷氣氛,幫助孩子學習時更專注
爸爸與小敏的地板時間
同理心,解放注意力不足孩子的防衛心
媽媽與小敏的地板時間
沉溺於自己的想法而漫不經心
08 解決問題時間:鼓勵孩子的優勢領域
幫助孩子學習預期各種可能的困難
以角色扮演來預測孩子可能的行為
以同理心代替批評
將挑戰加以分割,以提高孩子注意力
化整為零,才能減輕孩子的挫折感
設定界限,協助孩子保持組織性與專注力
讓孩子樂在其中的解決原則
09 解決孩子漫不經心的6項原則
原則一 隨時觀察孩子的行為特性
多方面測試孩子的敏感性
了解孩子的動作強度與動作組合能力
原則二 務實的看待親子關係
做到勉強及格的程度,才可面面俱到
減少被浪費的時間,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
原則三 一切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協助孩子預先思考其敏感領域
實際的練習可助孩子更快速做出正確回應
陪孩子不斷練習,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原則四 以同理心看待孩子的困難
透過表情或動作表達對孩子的同理心
原則五 善用「獎勵」與「處罰」以強化效果
「獎勵」與「處罰」要平衡使用
鼓勵孩子挑戰困難,可培養其獨特人格
孩子也許有多面個性,父母須懂得因時制宜
正、負面特性,都可能因年齡不同而改變
每種特性都會有其輕鬆與困難的處境
父母也必須從孩子的特性中學習成長
原則六 循序漸進,按部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