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洪子偉

評價
10收藏
19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484 NT$ 5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65 358
其他二手價
52 285
圖書館借閱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集結國內外十二位跨領域學者最新研究
戰後七十年來第一本日治時期臺灣的哲學專書


日治時期,臺灣在文化上不同於日本,政治上又不歸屬中國
只有透過現實世界與抽象理論之間的辯證,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
以存有問題出發,思索早期臺灣哲學的時代精神


臺灣當代哲學的誕生,始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浪潮。當時臺灣正面臨殖民同化的生存危機,早期哲學家所關心的是:若臺灣在文化上不同於日本,政治上又不歸屬中國,那它到底是什麼?他們思想的共通特徵是「存在交涉」——透過現實世界與抽象理論之間的反覆辯證,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現況。以存有問題出發,正是早期臺灣哲學的時代精神。

然而,哲學始於懷疑,常體現於對既有價值體系的批判。故而早期哲學所遭遇的困挫,多來自當權者的壓迫。除了在日本皇民化與戰時體制下受到壓制,在後來的兩蔣威權統治下更是禁忌,終而造成本土哲學的斷裂。為使先哲思想不致沒於荒蔓,本書的出版正是為了稍微填補這一段思想史上的空白。

本書以專家而非專題的方式編輯,讓讀者了解臺灣早期哲學家的理論之外,也能對其人與所處時代背景有較清楚認識。本書共收錄十一篇文章。除第一章導論,其餘十章則是國內外十二位學者針對臺灣九位哲學家的研究:包括李春生在基督教觀點下的儒家詮釋、林茂生的陽明研究與殖民政策下的教育哲學理想、洪耀勳的實存概念與真理辯證、林秋梧的左翼佛學、張深切的孔學批判、陳紹馨的社會哲學理論、廖文奎從祖國派到臺灣民族獨立的認同轉變、郭明昆以西方人類學方法探討傳統經學與家族稱謂,以及黃金穗從研究數理邏輯到創辦《新新》來思索臺灣文化前途的歷程。

作者簡介:

編者
洪子偉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心理學哲學、語言哲學與早期臺灣哲學。

作者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林義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
祝若穎(國立清華大學學習評鑑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高君和(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
張政遠(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
張峰賓(東吳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黃崇修(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葉純芳(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橋本秀美(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准教授)
嚴瑋泓(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