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近兩百年來科學史與最新的醫學研究,
橫跨老化生物學、遺傳學、腦病理學、神經科學、精神病學、人口學,
得獎科學作家應大師第一本全面解析老化與阿茲海默症的專書,
為現代人解開跨世紀醫學之謎,找出抵抗大腦退化的種種神祕機制,
預告重大的科學與醫學躍進如何到來!
你可以從這本書學到︰
‧為什麼從一篇短文竟然可以精準預測日後是否會失智?
‧為什麼北美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有三分之二是女性?
‧為什麼阿茲海默症患者聞不到花生醬?
‧為什麼雙語者比較不容易失智?
‧為什麼散步、拼圖,甚至看報可延緩失智?
‧為什麼老闆們中午應該讓員工關機睡覺?
‧為什麼多吃綠色蔬菜可保護大腦,吃水果卻沒幫助?
‧為什麼吃糖、吃含亞硝胺食物會提高失智風險?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阿茲海默症有哪些前兆?有哪些早期的檢測工具?
‧什麼是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它們怎麼攻擊我們的大腦?
‧神祕的腦力存量與認知存量哪裡來?又如何保護大腦不退化?
‧主管工作記憶的「46區」,為什麼會愈來愈不活躍?
‧哪些明星藥物試圖讓記憶缺陷逆轉、認知功能衰退減緩?
‧確定可遠離失智症的預防因子又有哪些?
◢ 現在的72歲等於未來的30歲
光是20世紀,我們的預期壽命就增加了25歲,已有研究指出,現在的72歲等於未來的30歲,2000年以後出生的人,有50%會活到100歲以上,只是現代人一想到長壽,已有不同的感受。
以往,談起老化,最擔心的是心臟病、肺炎等急性致命疾病,現在,大家反而更懼怕失智症這種慢性退化疾病,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約占失智症總人數的75%。如果我們活得夠久,我們都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嗎?
◢ 回不去的3秒
全球失智症人口正快速增加,根據最新研究報告,以每3秒新增一名病例的速度盛行﹔對抗這項疾病的花費與醫療照護費用已龐大如天文數字,卻還在無情擴增中。健康老化已不只是個人、家庭的功課,現在更是科學界、醫學界、生技界、衛福行政單位急於解開的難題。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是意外,關於老化這堂課,有些重要功課是我們必須及時學習的。
◢ 搶救記憶
知名科學作家應格朗,年過七十依舊活力十足,但他開始有一種急迫感,他想深入剖析這個現代科學最費解,卻也最受現代人關注的醫學問題。趁一切還來得及。
自從1906年德國心理學暨神經學家阿茲海默解剖一名過世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在顯微鏡下檢視,發現了兩種不尋常的特徵:沉積(現已知是β類澱粉蛋白斑塊)與深色纖維(Tau 蛋白糾結),往後一百多年,在科學家前仆後繼努力之下,失智症的神祕面紗逐漸揭開。但截至目前這個疾病一旦在大腦發作仍是一發不可收拾。
應格朗結合科學史與最新醫學研究,橫跨老化生物學、遺傳學、腦病理學、神經科學、精神病學、人口學,深入淺出的道出人類與阿茲海默症交手、尋求療法的故事,試圖找出抵抗大腦退化的種種神祕機制、哪些基因會導致早發性或晚發性阿茲海默症、哪些預防因子可增加我們的腦力存量、哪些認知活動可提高我們的概念密度,還有哪些重要食物群可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這本全面解析老化與失智症的專書,將幫助你了解切身相關的生命科學,及早改變以掌握老化的樣貌與速度。
作者簡介:
應格朗〈Jay Ingram〉
加拿大最知名的科學普及推廣者之一,獲獎無數,包括加拿大官佐勛章、加拿大研究院的「桑福德弗萊明獎」、加拿大皇家學會為促進公眾科學意識所設的「麥克尼爾獎章」、加拿大自然科學及工程研究委員會的「麥可史密斯獎」。
曾任加拿大Discovery頻道最受歡迎的科學節目「每日星球」的製作人暨主持人,自第一集起至2011年6月退休。加入Discovery頻道之前,在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主持全國科學節目「奇事和夸克」(Quirks & Quarks)。
應格朗除主持科學節目外,著有《打呵欠為什麼會傳染?》、《蚊子幹嘛老叮我?》、《為什麼一搔癢你就笑?》,以及《心靈劇場》(Theatre of the Mind)、《致命弱點》(Fatal Flaws)等暢銷書。
他已獲頒五個榮譽博士學位,並於2015年因本書榮獲美國醫學作家協會頒發「華特阿瓦雷茲獎」(Walter C. Alvarez Award)。
譯者簡介:
徐仕美
台灣大學植病所碩士,曾任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編輯、天下文化科學編輯,目前是自由譯者與特約編輯。譯有《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合譯)、《小學生圖解科學辭典》(合譯)及《發現科學:親近植物》。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獲美國醫學作家協會頒發「華特阿瓦雷茲獎」
★Amazon生物科學類、健康醫療類暢銷書
名人推薦: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賴德仁、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 伊佳奇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劉秀枝、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詹鼎正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 邱銘章、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陳亮恭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 鄧世雄
媒體推薦:
在這本前所未有的跨領域著述中,科學作家應格朗以巧妙靈活的文字解開科學從過去到現在的錯綜複雜內情。
―《自然》(Nature)
在這個令人入迷的阿茲海默症故事中,應格朗優雅的勾勒出這種深具破壞力的疾病的歷史,並且描寫多位致力於促進大眾理解的醫學研究者……應格朗以出色的敘事能力以及明快的文字,審視近代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一流的醫學寫作,使得這本歷史傑作不容錯過。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焦點書評
令人信服且旁徵博引的疾病歷史,也是當代研究的全面綜覽……讓人對於發現能夠解救患者的有效療法懷抱希望。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深具可讀性且內容豐富,這件作品值得強烈推薦給對醫學、科學研究或病理學有興趣的讀者。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焦點書評
應格朗的文風清新,把難以理解的神祕事物,變成引人入勝的作品,與古爾德和薩克斯同屬一脈,掌握高超技巧,將科學上的細節瑣事化為精采作品,連門外漢也會看得津津有味。
―加拿大《麥克林》(Maclean’s)雜誌
應格朗身兼資深科學作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能把活潑的寫作和不尋常的有趣科學融合在一起。
―《書單》(Booklist)雜誌
得獎紀錄:★獲美國醫學作家協會頒發「華特阿瓦雷茲獎」
★Amazon生物科學類、健康醫療類暢銷書名人推薦: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賴德仁、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 伊佳奇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劉秀枝、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詹鼎正
台大醫院神經部醫師 邱銘章、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陳亮恭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湯麗玉、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 鄧世雄媒體推薦:在這本前所未有的跨領域著述中,科學作家應格朗以巧妙靈活的文字解開科學從過去到現在的錯綜複雜內情。
―《自然》(Nature)
在這個令人入迷的阿...
章節試閱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1901年11月26日,在德國法蘭克福,一位年輕臨床醫師正在診視一位女性病人,病人五十一歲,入院之前的幾個月,她的行為愈來愈異常、錯亂。她開始妄想,對結褵二十八年的丈夫沒來由的大發醋意,記憶急遽衰退。這位女士叫做奧古絲特・戴特,醫師把這次診視做了詳細紀錄:
「你叫什麼名字?」「奧古絲特。」
「你姓什麼?」「奧古絲特。」
「你的丈夫叫什麼名字?」「我想是奧古絲特。」
「我是說你的丈夫?」「啊,我丈夫。」
奧古絲特的狀態時好時壞,她能夠正確說出鉛筆、日記和雪茄的名稱,但繼續詢問下去,卻可以發現她已經深度錯亂。
「我給你看的是什麼東西?」「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這很困難,不是嗎?」「好焦慮,好焦慮。」
有些東西她一開始說對了,可是很快又忘記。當吃到花椰菜和豬肉時,她把它們認作菠菜。醫師進一步詢問:
「現在是幾月?」「第十一個。」
「第十一個月份的名稱是什麼?」「最後一個,如果不是最後一個……」
「哪一個?」「我不知道。」
醫師注意到,除了不能正確說出東西的名稱,她閱讀的時候,會重複唸同一行三遍。即使她能夠認出各個字母,卻似乎不能理解自己在讀什麼,她唸單字時,會用不尋常的方式發重音。此外,她會突如其來的說:
「剛才有個小孩大叫,他在那裡嗎?」
她還時常說出一些短句,透露出這種退化是多麼折磨人,像是:
「我不要割自己。」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奧古絲特的退化絲毫沒有減緩跡象。最後,她說的話讓人聽不懂,只能發出大叫或低吟聲。生前最後一年,她幾乎維持沉默、凡事無動於衷,也不太活動。奧古絲特死於1906年4月,就在她五十六歲生日前不久。
要不是醫師鍥而不捨,這起病例很可能受到忽視,甚至根本沒人注意。這位醫師從未忘記奧古絲特,當奧古絲特的死訊傳來,他還要求研究病人的腦。這位醫師就是阿茲海默。
如今,他的名字與二十一世紀最令人害怕的疾病連在一起,但在那個年代,阿茲海默醫師並非受人矚目的風雲人物。
阿茲海默檢視奧古絲特的腦袋時,揭露幾項異常跡象。首先是神經元數目大幅減少。其次,在這些神經細胞之間,有不尋常成分形成的深色沉積。第三,使用含銀染料進行染色後,能夠在看似正常的腦細胞中觀察到深色纖維。
這「鐵三角」到了今天仍是判斷這種疾病的三項主要特徵。
在阿茲海默醫師的時代,大家熟知伴隨老年而來的失智,一般認為是老化的常見現象,然而相同症狀卻出現在五十多歲的人身上,引起他的注意。
阿茲海默認為這是相當早發作的早發性失智,與老年才出現的典型失智不同。但他當時幾乎很難再做進一步的研究。之後的數十年,對於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理解增進不少,包括在1990年代中期發現會引起早發家族性阿茲海默症的三種基因(APP基因、早老素1基因、早老素2基因)。
這些基因會「引起」阿茲海默症,而不只是使人「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因為它們是顯性基因,意思是任何人只要遺傳到其中一種基因的一份,必定就會發病。
對於第二號病人約翰・F,阿茲海默的診斷筆記是這麼描述的,當時約翰才五十四歲:
遲鈍、心情還不錯、理解有困難。他一再重複問題,而非給答案,他只能做簡單的運算,但需要遲疑很久。請他指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時,他總是會猶豫。即使先跟他討論過膝蓋,他還是會把鑰匙說成膝蓋。給他火柴盒時,情況也是如此,問他用火柴盒可以做什麼,他拿到膝蓋上劃了一下。他對肥皂塊的反應也類似。要求他做其他事,例如打開門鎖或洗手,他會做出正確的回應,雖然非常緩慢,而且很勉強才能完成。
約翰在三年後過世,腦子被拿去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阿茲海默秉持一貫的謹慎作風,注意到約翰的腦中有數不清的斑塊,但他沒發現糾結。他認定奧古絲特的腦袋有三項很重要的特徵,但其中一項在約翰的腦袋中一點蹤影也沒有。是他漏掉了嗎?不,他沒有。
我們現在知道,有些阿茲海默症的病例會出現斑塊,但沒有糾結,那些是少數例子,而且通常涉及其他神經退化。
老化生物學,老年不必年老
水螅永生不死,要不是錢伯利,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這點。
他把水螅切成頭尾兩半,觀察幾天後驚訝的發現,水螅的頭端長成完整個體,而尾端長出頭來,也變成完整個體。
水螅做了什麼我們做不到的事?牠們能夠展現厲害的組織再生與繁殖技能,不斷製造新個體,就像樹木長出樹枝一般,永不停歇。我們的細胞做不到這樣的事。應該這麼說,我們身上唯一能夠這樣做的細胞是幹細胞。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的幹細胞愈來愈不活躍。但水螅的幹細胞卻能夠一直維持活性。即使水螅無法幫助我們永生不死,但至少能讓我們了解老化過程的新重點。
老化生物學是一門非常引人入勝的科學,從中獲致的任何發現,都被視為延長人類壽命的新希望。日本與德國的百歲人瑞帶有某種版本的FoxO基因,另一個效果良好的基因是Klotho基因。擁有這些基因,會讓你長壽又聰明。
美國作家史蒂芬斯相信,老化是由一千道創傷造成的,許多微小的缺陷、傷口或失敗的累積,甚至由此而生的心靈倦怠,都會拖累我們。如果可以延緩、防止或對抗這些傷害,我們或許可以多活好幾十年。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
免疫學之父梅契尼可夫深信,我們的身體會逐漸衰敗,甚至導致死亡,禍首就是腸道內的細菌。人類腸道內會產生毒素的細菌的累積情形,跟他鍾愛的吞噬作用引發的過度刺激程度,兩者間存在理論上的線性關係,然後吞噬作用會攻擊身體的許多組織,造成年老體衰。
梅契尼可夫提倡攝取酸乳、優酪乳及其他乳酸食品,以清除腸內病原菌,可說是引領當今益生菌風潮的先驅。他也預料到今天對於壽命延長提出的警告,他清楚表示,這並非只是關於老年期延長的問題,還要確保在壽命延長的同時,仍要維持健康、工作能力以及生產力。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卡雷爾,以組織培養細胞的實驗深受推崇,他能讓培養細胞持續存活好幾十年,他的研究中有個編號為725號的雞胚心臟組織活了三十四年之久,實在令人驚訝!人工培養的雞心細胞竟然活得比真的雞還要久,卡雷爾因而相信細胞有永生不死的潛力,一旦我們解開其中祕密,可望讓器官也能永生不死。
工程師庫茲韋爾也是一位未來學家,他預見未來將發生結合遺傳學、生物科技及奈米科技領域的革命,老化將臣服於這場革命。他認為未來只要做到三步驟,不只可延長壽命,實際上將帶領我們朝向永生不死。
第一步是全心接受目前的飲食與健康知識。他自己每天服用大約250種營養補充品,自認在過去十五年內並沒有衰老很多,雖然他已經快要七十歲了。第二步是運用先進的生物科技中止生病程序、逆轉老化。第三步比較遙遠,即便是他也這樣認為,大約發生在2045年,將會有奈米機器人在我們的身體內巡邏,確保一切運作良好。屆時我們就能活到永遠。
庫茲韋爾目前在Google工作,Google公司在2013下半年成立一家挑戰老化問題的新公司Calico。
老年學家德格瑞也是電腦科學家,一直提倡「掌控可忽略衰老」,他相信老化不只是疾病的風險因子,老化本身就是「病因」。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死亡,至今仍然沒有共識,但現在人類不只活得比以前更久,而且似乎看不到極限。自從1840年以來,人類預期壽命的年數每四年就增加一歲。光是二十世紀,預期壽命的年數已經增加25年!
我們愈來愈長壽。
如果活得夠久,我們都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嗎?
老化中的腦,神祕的46區
最常見的老化效應:清楚記得年輕時發生的遭遇,卻忘記三天前的事情;走進房間,卻想不起為了什麼進來;在購物中心停車場,忘了剛才把車停在哪裡﹔更嚴重的是,在掌握專業主題上也開始有困難。
把事情放在腦中,是工作記憶的功用,但你能塞進工作記憶區的事情有上限。
心理學家米勒在1950年代提出,任何時候我們大約能在工作記憶區裡保存七筆資訊。工作記憶像短期記憶,由三部分組成:「語音迴路」儲存聲音資訊,包括說話;「視覺空間寫生板」把剛才所見的影像暫時保留;「中央執行」監管並協調前兩者。語音迴路又進一步分成實際儲存聲音,以及維持記憶的複誦系統。沒有複誦,記憶會在幾秒後衰退、消失。因此你在聽到電話號碼之後常會複誦給自己聽。
面對技術含量較高的主題遭遇困難,代表工作記憶正逐漸變遲鈍。
工作記憶的多數內容會消逝,一部分會轉移到長期記憶,保存數十年之久。但記憶長期停駐,並不代表原始的記憶痕跡會原封不動的保留。你十歲那年的夏季湖畔記憶或許歷歷在目,但那段記憶不可能完全精確的保留。
記憶可以移植、排練、刷新,以及從其他方面變造,變得與最初的紀錄不同。時間愈久,記憶與原始事件的相似度愈低,雖然深刻部分可能會保存下來。
長期記憶可細分成情節記憶和語意記憶。
這兩種長期記憶非常不同,神經科學家陀芬曾與病人K.C.合作,這位病人在一場車禍中腦部受到嚴重傷害,他的情節記憶全部消失,但語意記憶保留下來。K.C.能夠告訴你如何到達他的小屋,卻記不得自己曾到過那裡﹔他能夠彈奏風琴,卻記不得如何學會。他記得車禍前學到的事實記憶,但不記得自己在這些情境中做了什麼。
他想不起個人過往,也無法想像未來。他腦中存放的,只有當下的事情。
K.C.腦中一個稱為「海馬迴」的部位遭遇重大損傷,海馬迴對於形成新記憶非常關鍵。
另一位著名病人是H.M.,他因癲癇發作備受折磨,醫生替他進行實驗性手術,切除他的海馬迴,使得他自1953年動手術之後到2008年過世這段期間,無法形成新記憶。與K.C.相反的是,H.M.確實記得自己參與過的事情,這顯示記憶可以怎麼切割開來。
記憶損壞跟健康老化過程中的記憶衰退,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精神學家葛雷迪進行一項前所未有的研究,清楚展現人變老時腦部的情形。
回想語意問題(關於一般知識問題)時,年輕人(大多是二十多歲的人)與老年人(六十多歲與七十多歲的人)腦部產生活動的區域大致相同。但到了自傳式記憶和情節記憶時,情況完全不同。老人組的腦部活動沒有限定在特定區域,而是分散開來的,好去召集那些在年輕大腦閒置部位的記憶。是的,就同一個人的腦來說,有些種類的記憶需要比其他記憶更廣泛的活動,而老年人的腦部活動比年輕人更廣泛。
年長大腦究竟發生什麼事情?這種腦部活化區域擴張的過程,代表有一種補償作用會去募集其他的腦部資源,這是年輕大腦不需要的。在一些測試情況下,這種補償能夠奏效:年長者有時候表現得跟年輕人一樣好,因為他們原本使用的神經迴路經過重新組合,形成範圍更廣的新連結。但這個過程有可能是大腦為了硬撐的一步險招,最後可能徒勞無功。結果是,年長者的記憶細節沒有像以前那麼豐富。
不幸的是,記憶不是唯一會隨年齡退化的心智功能。
老化的大腦在處理資訊時,需要較長的時間。年輕的時候很厲害,起碼腦袋動得很快,年長者在專注一項目標時,也比較難忽略干擾。令人驚訝的是,年長者會做出比較差的決策,尤其在考慮風險的時候。在實驗情境中,青少年與超過六十五歲的老年人都指望贏得二十元,雖然只有10%的機會能贏,而不是選擇穩賺十元的選項。
老化大腦的功能下降,其中原因究竟為何?
一個原因是腦容量逐漸萎縮,我們的腦確實會隨時間變小。但並非全部一起變小,有些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容易萎縮。例如前額葉皮質的容量每十年會減少5%,而且是自二十歲之後就開始減少!
有一項發現令人費解,負責形成新記憶海馬迴,衰退速度似乎不像前額葉那麼快,而且海馬迴的某些部分好像能夠一直保持幾近完整的狀態,不隨時間改變(這些部分正是阿茲海默症病人受創最嚴重的地方)。
還有一項關於海馬迴的觀察更令人驚訝,即使是超過九十歲的人,他們的海馬迴的樹突似乎仍然能夠再生,樹突是神經元接收外來神經衝動的手臂。
記憶普遍會衰退的原因,指向海馬迴的功能不足。整個海馬迴的容量每十年仍會小幅減少,雖然有些部分非常強韌。這種縮減在年輕的時候似乎不要緊,等到六十歲問題就來了,到了七十歲,海馬迴的容量每年會減少1%。
腦容量會隨時間萎縮,不論海馬迴或其他部位皆是如此,重點在於這是突觸消失造成的結果,並非由神經元死亡導致的。我們的大腦皮質(所謂的「思考腦」)每一秒會有一個神經元自然死亡!一天就有八萬六千多個神經元死去,這很「正常」。
所以問題不在細胞,而是突觸。突觸減少相當於神經元之間的溝通變少,還有另一個因素確實有影響,腦中充滿髓磷脂的白質也在萎縮,拖累溝通的效率。不過,老化大腦的退化,主因仍在突觸的減少。
突觸如何消失,究竟發生什麼事?在人類以及其他靈長目動物的腦袋,前半部有個特別的區域稱為「46區」,是工作記憶必需的區域。隨著時間過去,這個區域會愈來愈不活躍,這與細長形樹突棘的大幅減少相關,它們逐年衰減,會直接削弱工作記憶。
當神經元失去任何種類的樹突棘或突觸,它們變得更容易受到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失智症造成的變化影響。阿茲海默症最早的病理症狀就是突觸的減少,隨後是神經元的死亡。
大腦的反擊
有些人過世時腦部充滿阿茲海默症特有的病理變化,心智卻依然健全,瑪麗修女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但絕非第一人。1988年,卡茲曼帶領的團隊揭露,在沒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腦中,斑塊與糾結相當常見。
一篇又一篇的報告確認,更多的腦力存量與認知存量扮演重要角色,可抵抗斑塊與糾結的傷害。
腦力存量比較具體,腦容量較大的健壯腦含有較多的神經元,代表有較多的腦力存量,因此更能夠承受傷害。
認知存量則是由各種活動提供的損傷抵抗力,這些活動像是教育、運動及職能發展。這些活動以某種方式影響腦部結構,形成更廣闊的神經網路,或是更多樣化的迴路。
腦袋愈大,神經元愈多,即使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損失神經元,腦袋仍然能夠運作。有良好的證據支持,腦的大小以及神經元的數量確實能夠提供保護作用。
有一項在1990年代晚期發表的研究,測量將近七百人的頭圍,發現那些診斷出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往往頭比較小。頭最小的那20%,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80%頭較大的人的兩倍,在女性與男性都有這樣的情形。
認知存量包含的因子比較多樣化,具有明顯的療效,至少有些因子可能讓我們一生受益。
教育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項,大約有數十項研究已確認,學習的時間愈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愈低。在八年級或更早以前輟學的人,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念完中學的人兩倍,跟完成大學學業的人相比風險更高。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史登,研究593位六十歲以上民眾。除了教育之外,檢視更多因素,包括職業成就和各種休閒活動。
該研究把職業劃分為「低成就」(包含非技術人員、半技術人員或文書人員)及「高成就」(管理人員、商務人員、專業人員或技術人員)兩類。歸到低成就職業組的人,得到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提高到2.25倍。
休閒活動也有相同影響,調查中的民眾只要從事六項或更多休閒活動,失智風險會降低38%。這些活動非常廣泛,從編織、聽音樂到運動,或者散步、看電影、上教堂。並非這些活動都特別能夠刺激心智,也不是所有活動都能增強體能,個別活動的價值並沒有特別凸顯,但參與程度的影響更為明顯。
探討類似活動和教育的其他研究得出結論,如果我們把可以增加認知存量的所有因素加起來,能夠讓阿茲海默症風險降低將近50%。
有些研究出人意外,使用雙語有抵抗阿茲海默症的防護作用。但有一點必須留意:如果雙語程度只混到某個程度,似乎不夠格享有這種保護效果,這表示我在亞伯達大學修過的科技俄語課雖然拿到優等成績,但一點用處也沒有,至少就失智來說。
為何使用雙語能夠保護我們抵抗失智?使用雙語的人在運用腦部不同區域時更有效率,他們可以最快的速度來回切換。所以重要的並非第二語言,顯然是調集到的執行功能在發揮保護效果。
另一個令人意外的影響是嚴謹性。你愈常設定目標,愈有決心達成目標,你愈有效率、愈有組織、愈能貫徹到底、愈自律、愈可靠,你的人格特質愈偏向於嚴謹性,這種屬性很容易由心理測驗評估出來。如果你在嚴謹性的測驗獲得90百分等級,你的阿茲海默症風險比嚴謹性10百分等級的人減少了89%,至少根據修會研究追蹤將近1,000人超過二十年的結果。
比起對照組,阿茲海默症病人看更多電視,占了他們每天休閒活動時數的27%,而沒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只有18%。比起病例組,對照組每天多花半個小時從事社交或益智活動。每天多看一個小時的電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每多花一個小時進行益智活動,可以減少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請注意:許多休閒活動都牽涉到社交;維持活躍的社交網路,會隨著時間增進認知功能,這早就屢見不鮮。從那種意義來說,即使是一群人一起看電視也是有益的活動,總是勝過獨自一人看電視。
讓心智保持在活躍狀態,能夠讓認知功能退化較晚發生;另一項研究表明,多動腦似乎可以減少乙型類澱粉蛋白的累積。這些研究相當有說服力。
要點似乎是,能夠刺激心智的活動,特別是在年輕時進行的心智活動,可能在我們的一生中發揮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用。
但這要如何做到?這些活動到底對腦部有什麼實際的具體影響?人腦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說人腦能夠長出新的樹突、形成新的迴路、發展出神經元連結。之前,大家以為,人腦一旦發育成熟就無法長出新的神經元,現存神經元已經失去分裂、生長的能力。如今我們知道,成人的腦能夠透過「神經新生」過程製造出新的神經元。
2000年,倫敦的一群科學家揭露,與對照組的駕駛相較之下,經驗豐富的倫敦計程車司機海馬迴比較大。18 特別是海馬迴的右後部分異常的大。科學家的結論非常直截了當,計程車司機對於倫敦地理的專精,以及擁有百科全書般的淵博知識,使得腦部的該部位變大。然而,發生這種變化的代價是,這些計程車司機海馬迴的前部比對照組小。
這項研究甚至顯示,這種海馬迴較大的結果,並不是由於想當計程車司機的人天生有較大的右海馬迴。因為海馬迴右後部大小與司機的年資相關,研究者得出結論,這些計程車司機的海馬迴不是一開始就很大,而是隨著時間增大的。
這項研究精彩的展現出,為了完成要求所需的大腦能力,能夠反應在實質組織上。這些結果並沒有提及隨著年齡而增加的認知能力,卻暗示教育及心智挑戰性高的職業可能對於腦的其他部位有類似的影響。
多倫多大學的羅札諾和他的團隊也在無意間發現,腦部深層刺激術能夠促進記憶。他們原本是要把電極植入一個單身病人的腦中,病人有肥胖的困擾,嘗試控制體重好幾次,都以失敗收場。
但電流一打開時,立即發生意想不到的事,因為病人開始報告年輕時經歷到的場景的詳細記憶。不知怎麼的,下視丘似乎與記憶中心產生連結,特別是海馬迴,雖然手術並沒有動到海馬迴。
腦部深層刺激術會是阿茲海默症的下一個確定療法嗎?即便羅札諾也不這麼認為。但這項發現讓一些人開始思考,阿茲海默症可能是一種「神經迴路病」(circuitopathy)。只是人腦的哪個部位才是刺激的目標?腦部深層刺激術在帕金森氏症有顯著的療效,帕金森氏症病人腦部受損最嚴重的部位是黑質,但治療用的電極是植入在還沒有極度損壞的下游腦區。相同的分析也可能適用於阿茲海默症。
(摘自本書第二章、第七章、第十一章)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1901年11月26日,在德國法蘭克福,一位年輕臨床醫師正在診視一位女性病人,病人五十一歲,入院之前的幾個月,她的行為愈來愈異常、錯亂。她開始妄想,對結褵二十八年的丈夫沒來由的大發醋意,記憶急遽衰退。這位女士叫做奧古絲特・戴特,醫師把這次診視做了詳細紀錄:
「你叫什麼名字?」「奧古絲特。」
「你姓什麼?」「奧古絲特。」
「你的丈夫叫什麼名字?」「我想是奧古絲特。」
「我是說你的丈夫?」「啊,我丈夫。」
奧古絲特的狀態時好時壞,她能夠正確說出鉛筆、日記和雪茄的名稱,但繼續詢問下去...
推薦序
【推薦序】一場搶救記憶戰爭/劉秀枝(作者為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台灣人口急遽老化,有若「銀髮海嘯」,伴隨而來的是各種老化相關疾病,其中神經退化性疾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對社會帶來的衝擊最大。的確,50、60歲的朋友相聚聊天時,發現很多人的長輩(父母、公婆或岳父母)都有失智症狀,輕重不一,照顧需求不同,但都同樣帶來生活、經濟和情緒上的困擾,同時也不免擔心自己將來是否也會失智。
本書作者應格朗在大學時主修微生物,是加拿大知名的科普作家及電視科學節目的主持人,以其生動幽默的文筆(譯筆流暢當然也有功勞),加上嚴謹的閱讀和文獻查證,融會貫通後,像在講故事般,寫出這本精采且容易閱讀的老化與阿茲海默症的自然史,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本書內容豐富,從阿茲海默醫師在1901年發現他的第一位阿茲海默症病人「奧古絲特」開始,這一百多年來學術界對老化和阿茲海默症看法的演變,以及學者專家之間的互動,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尤其後面這30年我身歷其中,感受特深,例如鋁「真是鋁惹的禍?」與動情素「男女有別」所扮演的角色(顯示醫界也有趕流行和一窩蜂的傾向)、美國修女研究的重要意涵以及藥物臨床試驗的前仆後繼等等,令人忍不住想一直讀下去。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這個章節中,當時還很年輕的阿茲海默醫師與51歲的女性病人奧古絲特的對話與後續追蹤的過程令人感觸良深,如此忠實的詳細記錄與後人的精心保存,就是醫學進步的重要推手。這個病例記錄讓我們了解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其中奧古絲特的一句話「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尤其牽動人心。醫學其實就是靠病人的疾病症狀、醫師的解析判斷、實驗室的檢查以及各種治療嘗試所累積出來的知識和經驗,而病人最初的臨床表現最為重要,如果敘述不對,就會走錯方向,很感激當初奧古絲特的話語被完整保留,成為教學經典。
從阿茲海默醫師在奧古絲特大腦裡發現類澱粉斑塊和tau蛋白糾結以來,這兩種大腦病變孰輕孰重,一直讓專家學者在國際會議和醫學期刊中互相較量。本書中對此爭議的來龍去脈有詳盡且深入淺出的說明,並且提到有人開玩笑說,「這場衝突類似宗教之間的良性競爭,一方是相信tau的『道家』(Tauist),一方是相信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的『浸信會教徒』(BApitst)。」
作者今年70歲,其母親、阿姨和岳父都罹患失智症,因此在「我會得到阿茲海默症嗎?」章節中,有很中肯的闡述。經過了一百多年,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疾病過程及大腦病變充分了解,對其基因突變有長足進展,雖不能治癒,但有藥物可以延緩,而且許多藥物還在積極研發中,讓人一再懷抱希望、失望、再企盼。
然而,雖然知道有許多危險和保護因子,卻無法做到完全預防,但人人都可努力延遲失智的發生,因此作者的一段話深得我心:「即使到最後發現鋁對阿茲海默症的病情發展有任何作用,這種作用不會大過我曾提及的許多因素,包括教育、腦的大小、嚴謹性人格、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肥胖、體適能、刺激心智能力的工作,以及其他更多因素。」讓我們共勉之。
【推薦序】一場搶救記憶戰爭/劉秀枝(作者為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台灣人口急遽老化,有若「銀髮海嘯」,伴隨而來的是各種老化相關疾病,其中神經退化性疾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對社會帶來的衝擊最大。的確,50、60歲的朋友相聚聊天時,發現很多人的長輩(父母、公婆或岳父母)都有失智症狀,輕重不一,照顧需求不同,但都同樣帶來生活、經濟和情緒上的困擾,同時也不免擔心自己將來是否也會失智。
本書作者應格朗在大學時主修微生物,是加拿大知名的科普作家及電視科學節目的主持人,以其生動幽默的文筆(譯筆...
作者序
【前言】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偶然在《神經學》期刊看到一篇社論〈媽媽與我〉,竟忘了自己原本在找什麼,社論中提到一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腦袋可能出現代謝異常,就像阿茲海默症病人一樣,但父親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就沒有這種情況。我們的粒線體(有「細胞的發電廠」之稱)遺傳自母親,研究者因而確信,阿茲海默症是種粒線體疾病。
這是很好的科學推論,但對我來說,意義不止於此。
這個論述觸及我的痛處,我母親晚年久病在床,據說她有阿茲海默症,雖然沒有做病理解剖。現在看來,我似乎有得到同樣病症的風險。
除了母親,最親近的阿姨也陸續到達病程發展的各個查核點,像是忘記吃飯;不知如何使用分格藥盒,即使上面標示了星期幾,因為她會忘記今天是星期二;剛搬到療養院時常走失,我們太晚才讓她入院,不過就算我們想早一點,她應該也會大聲抗議。最後,就連她的幽默感都蕩然無存。我的岳父衰退得更快,但進程差不多。
什麼因素導致阿茲海默症?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嗎?又如何對抗?我想要詳細剖析這個疾病,從科學報導角度更深入思考。
就像許多醫學謎題,阿茲海默症的科學相當複雜,而且極為獨特。這種疾病讓病患經歷情感的流逝,還嚴重威脅醫療照護體系,由於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日益增加(以不到四秒就新增一名病患的速度盛行),這兩種因素結合起來,為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帶來極大壓力,大家都期盼能趕快找出治療方法。
阿茲海默症被視為「二十一世紀的瘟疫」。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在失智症中在65%至75%之間。從健康照護的觀點來看,單是數字就使得阿茲海默症成為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直到1970年代中期,阿茲海默症才被當作一種疾病,而非伴隨年老而來的自然現象。自那時起,我們開始關注這個疾病,同時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齡年代。
此刻,阿茲海默症的照護花費,正無情的持續增加中。過去一百七十五年來人類預期壽命持續增加,而且勢不可擋。
回顧以前對老化和死亡的想法,天才科學家錢伯利的「永生不死」水螅實驗開啟了老化生物學的研究。
回到阿茲海默醫師的實驗室,他在戴特(第一位確診病人)腦中觀察到的現象,那些可以區別正常老化大腦與失智大腦的關鍵差異,就是所謂的「斑塊」和「糾結」,至今仍是阿茲海默症的診斷基礎,這些病徵也主導了現今對於這項疾病的思維。
「修女研究」大幅增進我們對於阿茲海默症的了解。這項研究獲得一項非常驚人的結果:從那些修女二十多歲時所寫的短文,就能預測她們六十多年後是否會得到阿茲海默症,準確度高的嚇人。
阿茲海默症一旦開始在腦部蔓延,情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從修女研究中發現有一種可以抵抗大腦退化的機制,稱為「腦力存量」。那是種神祕的東西,可以保護某些人遠離失智。
可能影響腦力存量的因素有哪些?這串名單仍在持續增加中。
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程度,有幾項新興的研究顯示,在某些地方,特別是歐洲,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
我們全籠罩在阿茲海默症的陰影之下,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罹患這種疾病的機率,以及萬一真的生病,有什麼療法可以選擇。
現在已知有些基因對早發性或晚發性阿茲海默症非常關鍵,還有更多基因等著發布。也有一些基因將帶來希望,可能由此發現預防方法。此刻有許多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然而到現在為止,大部分都沒有達到預期成果。
每項失敗試驗至少產生了新資訊,這也是醫學進步的方式。
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女性與男性比例大約是二比一,女性比較長壽占大部分原因,其他尚未釐清的影響或許與大腦男女有別相關。其中一項原因可能是女性荷爾蒙動情素,動情素過去被認為能夠使女性在更年期與之後維持認知功能健康,但現在專家一般認為它的好處很有限。
還記得曾有一陣子發生「鋁恐慌」,這種源自1980和1990年代流行的想法,認為鋁會導致阿茲海默症,所有的鋁製廚具應該馬上扔掉。但後續科學研究並沒有一致結論,大部分科學家已拋棄這個看法。
這種流行趨勢是很好的例子,說明科學也有起有落。
所有失智症病例有些微不同,但大多有同樣的情況,也就是有不良蛋白質在腦中不同部位累積(很詭異的是,這與狂牛症的普里昂蛋白不謀而合)。
出現在關島的神祕失智症,是令人費解的科學問題。那是飲食中的毒素引起的嗎?這些極高劑量的毒素是由於吃下蝙蝠造成的嗎?研究仍在進行中。
有能讓人遠離失智症的食物嗎?雖然食物種類太多,證據繁雜又貧乏。但有兩種食物很值得注意:印度的阿茲海默症罹患率極低,薑黃是主因;另外有確切的證據顯示,飲食中的大量糖分會有不良影響。後面這項證據如今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核心,甚至有些人把阿茲海默症稱為第三型糖尿病。
今天,在你想到老化這件事的時候,不可能擺脫阿茲海默症的陰影。發現DNA結構的華森(James Watson)公布他的基因組密碼時,特地略過一組阿茲海默症基因,因為他不想知道自己得到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有多高。當時他79歲。
對抗這項疾病或是照護病人的花費已經到達天文數字,但費用仍持續增加,危及人類的未來。今天,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有10%受到阿茲海默症的影響;八十五歲以上的人,幾乎有50%受到連累。
我希望你們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對這個盤據我們內心的疾病有更普遍、更深入的了解。尤其對需擔負重任照顧深受阿茲海默症所苦的人,更多的了解可能會有幫助。
就在我看了〈媽媽與我〉這篇文章之後不久,很幸運看到另一篇論文,標題是〈雙親特別長壽與罹患阿茲海默症及記憶衰退的低風險之間的關聯〉。喔,這讓我為之一振!
我的媽媽雖然失智,但過世時享壽94歲,我爸的則是差一個月就98歲時離世。在這項研究中,超過85歲就視為特別長壽,我因此進入安全區?這樣想,確實把事情看得太簡化,因為這只是其中兩個風險因子,這類因子沒有上百個,也有數十個。
但我的經驗說明一點:在二十一世紀,我們一邊注意時鐘,一邊注意阿茲海默症,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面對老化。
【前言】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偶然在《神經學》期刊看到一篇社論〈媽媽與我〉,竟忘了自己原本在找什麼,社論中提到一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腦袋可能出現代謝異常,就像阿茲海默症病人一樣,但父親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就沒有這種情況。我們的粒線體(有「細胞的發電廠」之稱)遺傳自母親,研究者因而確信,阿茲海默症是種粒線體疾病。
這是很好的科學推論,但對我來說,意義不止於此。
這個論述觸及我的痛處,我母親晚年久病在床,據說她有阿茲海默症,雖然沒有做病理解剖。現在看來,我似乎有得到同樣...
目錄
推薦序
一場搶救記憶戰爭 劉秀枝
揭開阿茲海默症的神祕面紗 伊佳奇
科學與歷史的結合 詹鼎正
從年輕就要開始預防 賴德仁
前言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第1章 正視老化,或恐懼老化
第2章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第3章 阿茲海默症一直與我們同在?
第4章 史威夫特與老年失智
第5章 老化生物學
第6章 生命的長度
第7章 老化中的腦
第8章 斑塊與糾結
第9章 我只有在晚上才退休
第10章 致命的進展
第11章 大腦的反擊
第12章 不再盛行?
第13章 我會得阿茲海默症嗎?
第14章 候選療法出線,優勝者尚未出現
第15章 男女有別
第16章 真是鋁惹的禍?
第17章 失智的許多面向
第18章 你住哪裡,你吃什麼?
第19章 下一步是什麼?解開健康老化的祕密
推薦序
一場搶救記憶戰爭 劉秀枝
揭開阿茲海默症的神祕面紗 伊佳奇
科學與歷史的結合 詹鼎正
從年輕就要開始預防 賴德仁
前言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第1章 正視老化,或恐懼老化
第2章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第3章 阿茲海默症一直與我們同在?
第4章 史威夫特與老年失智
第5章 老化生物學
第6章 生命的長度
第7章 老化中的腦
第8章 斑塊與糾結
第9章 我只有在晚上才退休
第10章 致命的進展
第11章 大腦的反擊
第12章 不再盛行?
第13章 我會得阿茲海默症嗎?
第14章 候選療法出線,優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