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中文字的故事與有趣的知識
你真的認識你天天要用到的字嗎?
中文字可沒有你想得這麼簡單!
每一個字的背後,都有專屬的故事。
一本淺顯、生動的文字故事書
中文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
中文是怎麼發明的?為什麼中文字分為六書?看不懂的字該怎麼念?怎麼寫字才會美?中文字怎麼詮釋外文?中文字與性別、生活、家庭、戰爭、生肖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另外還有有趣的錯別字、字諱與字謎的故事!
本書帶你一起翻開中文字的故事!
本書用簡單有趣的語言,搭配豐富有趣的歷史故事,清楚呈現文字的來源和演化過程,及其中深藏的精彩故事。
文字起源、造字法則、字謎、文字之禍、書寫、性別、十二生肖、數字,本書完整全面的解釋中文字,包括同時講述關於此字的有趣故事,是最具閱讀性的文字研究書。
作者簡介:
李梵
大陸文字工作者
章節試閱
〈中文字和避諱〉
杜甫詩中無「閑」字——家諱
今天的人,誰也不會一聽到別人說與父親名字相同的字就痛哭流涕,但在中國古代,這種事情卻屢見不鮮。
晉代有一個叫王忱的人,一次去看望桓玄。桓玄設酒招待他。王忱剛吃過一種叫五石散的藥,不能吃冷東西,就說:「請溫酒。」桓玄聽到這幾個字,竟痛哭不已,只因為他去世的父親名叫桓溫。
南朝殷均,為永興公主處做事,公主不怎麼喜歡他。每次召他進來都讓在座的人寫他父親的名,殷均則每次都放聲大哭,掩面而退。此外,南北朝時梁的謝舉、宋的趙葵、北宋時的趙南仲等等,也都是聞父名必哭之人。
今天的人,也都不會因某種食物、某種器物、某種職稱的名稱與父親的名字相同,就不去吃它、不去用它、不去就任它。而在古代中國,它與聞父名必哭一樣,也同樣是時有發生的事。如南朝范曄,因為父親名泰,便推辭太子詹事這一官職(「太」與「泰」同音)。唐朝李賀因為父親名晉,便終身不參加進士考試(「晉」與「進」同音)。袁德師因父親名高,便不吃糕這種食物(「高」與「糕」同音)。劉溫叟因父親名岳,便終身不聽音樂(「岳」與「樂」同音),並不到嵩山、華山遊玩(嵩山、華山,都在五岳之列)。徐積父因父親名石,平生不用石器,不踩石頭,遇到石橋,便讓人背著他跑過去。北宋呂希純因父親名公著,便不做著作郎(宋代職官)。
為什麼古人聽到與父親名字相同的字就哭?碰到其名稱與父親名字相同(包括音同)的食物、器物、官職就不吃、不用、不當,這都是起因於古代的家諱。
所謂家諱,就是在日常言談或行文用字時,要求迴避父祖以及所有長輩的名字。中國人的尊宗敬祖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不斷延續,從而滿足一種永生不滅的願望,並希望自己的家族出類拔萃,從而滿足一種家族的自豪感。在封建宗法制度的薰陶下,父祖被視為宗族或家族血統的象徵,因而人們將父祖奉若神明。這種強烈的尊宗敬祖觀念,滲透在中國人的各種習俗裡。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總喜歡打聽對方父母的職業、身分和地位。父母身分地位高、名聲好,別人感到羡慕,自己也感到自豪;父母的身分地位低,名聲不好,便會被人瞧不起,而自己也往往會蒙上一層自卑感。在日常糾紛中,人與人相罵,往往不限於攻擊對方本人,而且還要傷及對方的父母和祖宗。而人們同時對那些辱及祖宗父母的詈詞也恨之入骨。古人的避家諱,也同樣是尊宗敬祖觀念的反映。由於家諱體現了封建倫理道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得到封建禮法的承認。
由於家諱沒有國諱那樣神聖,人們的避家諱,只是在言語、著作當中,臨時避免用與父祖名相同的字。如司馬遷,父名談,在他所寫的《史記》中,改張孟談為張孟同,改趙談為趙同。李為,祖父名楚今,於是寫文章時都用茲字來代替今字。杜甫,父名閑,所以杜甫的詩中沒有一個閑字。蘇東坡,父名序,他為人作序便改用敘字。
一般來說,家諱只是親屬內部的事,不會因避諱而去改變地名、物名、官名等等固有的名稱,偶爾有個別人斗膽這樣做,那也是自恃有權有勢。如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二所說:「《梁書》:『張稷,字公喬,父名永,稷為新興、永甯二郡太守。郡犯私諱,遂改永寧為長寧。』以人臣私諱(即家諱)而改郡名,古今未有二也。」
中國的古書上有著入場多避人家諱的禮教。《後漢書‧馬援傳》馬援戒兄子書說:「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淮南子‧齊俗訓》說:「入其國者促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不犯禁而入,不迕逆而進。」明葉子奇《草木子》雜制篇說:「及入人家,皆先問其祖父諱,然後接談,冀無犯諱。」歷史上也曾有過一些避人家諱的楷模。如《南史‧王僧儒傳》說:晉賈弼撰姓氏簿狀,太保王宏好其書,「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
然而,時久人多,要做到在任何時候,都不犯任何與己交往的人的家諱,畢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像王宏這樣能極盡心思鑽研別人家譜,而「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的人畢竟是少數。古時人們對別人家諱的尊重,能夠嚴格實行的往往只限於直接稱呼對方父祖的時候,如稱台大人、尊大人。或者在「及入人家,先問父祖諱,然後接談」的短暫交談過程中,儘量使不出現與對方父祖名相同的字眼。至於其他時候,人們的避人家諱是不太嚴格、也難以做到嚴格的。人們有時會對某些人的家諱避得特別嚴格,這時往往是因為對方是有地位的人。
某人直接受到另一人的控制,特別是當此人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時,常常需要十分謹慎地敬避其家諱,以免得罪於他,而給自己小鞋穿。《北齊書‧杜弼傳》記載,東魏時,權臣高歡(後來的北齊高祖),父親名樹生。一次他的下屬官員辛子炎來問事,由於口音不準,把「暑」讀成了「樹」(暑與樹只是聲調上的差別),高歡大怒說:「你這個小人,竟不知避別人家諱。」便用木棍打他。杜弼在一旁看不過眼,上前勸道:「按照禮,二名不偏諱(即如果人名有兩個字,只涉及到其中一字不算犯諱),子炎的罪過可以寬恕吧!」高歡竟又轉過來大罵杜弼:「明明看到人家正在氣頭上,還在這裡牽經引禮,你給我出去!」這件事說明,為人臣者,如果怕得罪其主,不但要為他避家諱,而且還必須儘量地避得寬一些。
對有名望的人,人們也常常會小心翼翼地回避其父祖名。《茶餘客話》卷十二記載,鄂西林相公父名拜,他和他的子孫寫書信名貼,只用「頓首」,不寫拜字。由於他在本地名望很高。附近與他交往的朋友,在寫書信名時,也都不用拜字。
《北史》記載,熊安生初次見到徐之才、和士開二人(當時的社會名流),因徐父名雄,和父名安,所以自稱為「觸觸生」。意思是自己姓名的頭二兩字觸犯兩位貴人的家諱。
有時,朝廷也會為臣下避家諱而不惜改文換字。如宋人周密的《齊東野語》卷四記載:「後唐郭崇韜父名弘,以弘文館為崇文館。建隆間慕容彥釗、吳廷祚皆拜使相,而釗父名章,廷祚父名璋,朝廷改中書門下平章事為二品。紹興中沈守約、湯進之二丞相父皆名舉,於是改提舉書局為提領書局。此則朝廷為臣下避家諱也。
這種朝廷為臣下避家諱之事,歸根究底,也還是因為這些臣下有一定的身分地位(位居丞相)。皇帝深知,失去丞相的擁戴,畢竟會給自己造成麻煩,將機構或官職的名稱改動一下不費什麼事,卻可贏得丞相(有時,是兩位或三位)的耿耿忠心。
正因為在封建社會中,除了有權有勢的統治者外,一般是無法強制讓別人迴避自己的家諱的。所以,上文提到的桓玄等人,聽到別人使用與自己父親名字相同的字,只能以哭示孝。例如范曄等人,遇到其名稱與自己父祖名相同的某種食物、器物、職稱,就不吃、不用、不當,也因自己沒有權力去改變它們的名稱而讓大家去遵守,只能用這種消極的辦法自避家諱。
〈中文字和避諱〉
杜甫詩中無「閑」字——家諱
今天的人,誰也不會一聽到別人說與父親名字相同的字就痛哭流涕,但在中國古代,這種事情卻屢見不鮮。
晉代有一個叫王忱的人,一次去看望桓玄。桓玄設酒招待他。王忱剛吃過一種叫五石散的藥,不能吃冷東西,就說:「請溫酒。」桓玄聽到這幾個字,竟痛哭不已,只因為他去世的父親名叫桓溫。
南朝殷均,為永興公主處做事,公主不怎麼喜歡他。每次召他進來都讓在座的人寫他父親的名,殷均則每次都放聲大哭,掩面而退。此外,南北朝時梁的謝舉、宋的趙葵、北宋時的趙南仲等等,也都是聞父名...
目錄
第一章 中文字的起源
▎字聲:文字是語言的延伸 ﹍﹍ 6
▎擺擺弄弄:八卦與中文字 ﹍﹍ 7
▎摸摸結結:結繩起源說 ﹍﹍ 10
▎刻刻劃劃:刻契起源說 ﹍﹍ 12
▎中文字神造:倉頡造字的傳說 ﹍﹍ 13
▎考古:撩起中文字起源神秘面紗 ﹍﹍ 15
▎文字的源頭:圖畫記事 ﹍﹍ 18
▎文字與圖畫的界限 ﹍﹍ 23
第二章 中文字的造字法則
▎何為「六書」 ﹍﹍ 26
▎許慎和《說文解字》 ﹍﹍ 27
▎畫鳥為何不點睛——象形字 ﹍﹍ 31
▎指點所示——指事字 ﹍﹍ 35
▎拉郎相配——會意字 ﹍﹍ 37
▎會意字如何會意 ﹍﹍ 39
▎秀才識字認半邊——形聲字 ﹍﹍ 43
▎他人做嫁衣裳——轉注字 ﹍﹍ 53
▎假作真時假亦真——假借字 ﹍﹍ 54
▎形聲制的確立 ﹍﹍ 58
第三章 中文字的字體演變
▎中文字字體演變的規律 ﹍﹍ 64
▎字體的演變和中文字結構的變化 ﹍﹍ 65
▎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 67
▎吃藥吃出來的考古大發現——發現甲骨文的故事 ﹍﹍ 68
▎近現代學者對甲骨文的研究 ﹍﹍ 71
▎金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字 ﹍﹍ 72
▎篆書:與秦始皇相關連的文字 ﹍﹍ 74
▎隸書:古今中文字的分水嶺 ﹍﹍ 78
▎草書:速寫的字體 ﹍﹍ 80
▎楷書:中文字字體的楷模 ﹍﹍ 84
▎行書:亦楷亦草的中間體 ﹍﹍ 85
第四章 「望字生義」的是和非
▎字形和字義 ﹍﹍ 88
▎字義和部首 ﹍﹍ 90
▎部首.偏旁.部件 ﹍﹍ 91
▎中文字的字素分析 ﹍﹍ 95
▎中文字的辨析和古書的閱讀 ﹍﹍ 97
第五章 無矩不成方
▎中文字的筆畫 ﹍﹍ 102
▎中文字的筆順 ﹍﹍ 104
▎中文字的間架結構 ﹍﹍ 106
▎歷代楷書名家簡介 ﹍﹍ 114
第六章 糾正錯別字
▎糾正寫錯別字的方法 ﹍﹍ 117
▎糾正讀錯字的方法 ﹍﹍ 122
▎錯別字趣話 ﹍﹍ 123
第七章 異文化的使者
▎傳統的翻譯方式 ﹍﹍ 130
▎「雪茄」和「茄子」——音譯拼寫的一般原則 ﹍﹍ 131
▎地名、人名和專用字的翻譯 ﹍﹍ 133
▎日語中文字文化的倒灌 ﹍﹍ 134
▎外來字翻譯佳作欣賞 ﹍﹍ 137
第八章 中文字與姓名
▎從「姓」字看姓的起源 ﹍﹍ 140
▎姓氏的由來 ﹍﹍ 142
▎姓氏中文字的拆裝 ﹍﹍ 147
▎中文姓氏知多少 ﹍﹍ 149
▎「貴」姓之貴貴在哪裡 ﹍﹍ 150
▎取名的藝術 ﹍﹍ 153
▎古人的名、字、號 ﹍﹍ 153
▎古人取名的規律性 ﹍﹍ 154
▎姓名趣話 ﹍﹍ 155
第九章 從中文字看古代家庭倫理觀
▎嚴「父」慈「母」 ﹍﹍ 158
▎「男」尊「女」卑 ﹍﹍ 160
▎「夫」唱「婦」隨 ﹍﹍ 162
▎老人為何三條腿 ﹍﹍ 163
▎兒「孫」滿堂 ﹍﹍ 164
▎光宗耀「祖」 ﹍﹍ 165
第十章 古中文字:一幅原始生民圖
▎布「衣」暖身——從「衣」字看原始的衣著 ﹍﹍ 166
▎民以「食」為天——說「食」 ﹍﹍ 167
▎安得廣廈千萬間——談「住」 ﹍﹍ 167
▎多歧路,今安在——論「行」 ﹍﹍ 168
▎「死」無「葬」身之地 ﹍﹍ 170
第十一章 中文字與戰爭
▎窮「兵」黷「武」 ﹍﹍ 172
▎大動干「戈」 ﹍﹍ 174
▎投筆從「戎」 ﹍﹍ 175
▎「戒」備森嚴 ﹍﹍ 176
▎南「征」北「伐」 ﹍﹍ 177
▎「軍」威浩蕩 ﹍﹍ 179
第十二章 中文字和十二生肖
▎碩「鼠」 ﹍﹍ 181
▎「牛」氣沖天 ﹍﹍ 183
▎「虎」口拔牙 ﹍﹍ 184
▎狡「兔」三窟 ﹍﹍ 186
▎「龍」的傳人 ﹍﹍ 188
▎強龍難壓地頭「蛇」 ﹍﹍ 190
▎老「馬」識途 ﹍﹍ 192
▎亡「羊」補牢 ﹍﹍ 194
▎「猴」性十足 ﹍﹍ 196
▎「雞」鳴狗盜 ﹍﹍ 197
▎「狗」不嫌家貧 ﹍﹍ 199
▎「豬」頭三牲 ﹍﹍ 201
第十三章 文字之禍
▎一個「殊」字觸犯了朱元璋 ﹍﹍ 204
▎誤「皇」為「王」丟官 ﹍﹍ 206
▎「雍正砍頭」 ﹍﹍ 208
第十四章 中文字和避諱
▎從老莊到老「嚴」——國諱 ﹍﹍ 215
▎杜甫詩中無「閑」字——家諱 ﹍﹍ 217
▎邱姓的耳朵——聖諱 ﹍﹍ 220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官諱 ﹍﹍ 222
▎再無人取名的「檜」字——惡人諱 ﹍﹍ 224
▎筆畫或字體變動 ﹍﹍ 225
▎改字法 ﹍﹍ 226
▎使用「曲語」 ﹍﹍ 227
▎避諱趣話 ﹍﹍ 232
第十五章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遊戲
▎燈謎:一種神奇的寓教於樂活動 ﹍﹍ 235
▎燈謎的「文義」性——燈謎與謎語的差別 ﹍﹍ 236
▎燈謎的源流 ﹍﹍ 238
▎燈謎的猜解技巧 ﹍﹍ 242
▎古代字謎故事 ﹍﹍ 251
▎特色謎語欣賞 ﹍﹍ 259
▎析字聯 ﹍﹍ 260
第十六章 中文字與數
▎漫談「○」﹍﹍ 270
▎「一」字不簡單 ﹍﹍ 273
▎略知一「二」 ﹍﹍ 276
▎說「三」 ﹍﹍ 278
▎道「四」 ﹍﹍ 281
▎「百」無聊賴 ﹍﹍ 282
▎「千」金市骨 ﹍﹍ 283
▎「萬」變不離其宗 ﹍﹍ 284
▎中國商人的「價目析字語」 ﹍﹍ 287
▎中文字與「干支」 ﹍﹍ 287
第一章 中文字的起源
▎字聲:文字是語言的延伸 ﹍﹍ 6
▎擺擺弄弄:八卦與中文字 ﹍﹍ 7
▎摸摸結結:結繩起源說 ﹍﹍ 10
▎刻刻劃劃:刻契起源說 ﹍﹍ 12
▎中文字神造:倉頡造字的傳說 ﹍﹍ 13
▎考古:撩起中文字起源神秘面紗 ﹍﹍ 15
▎文字的源頭:圖畫記事 ﹍﹍ 18
▎文字與圖畫的界限 ﹍﹍ 23
第二章 中文字的造字法則
▎何為「六書」 ﹍﹍ 26
▎許慎和《說文解字》 ﹍﹍ 27
▎畫鳥為何不點睛——象形字 ﹍﹍ 31
▎指點所示——指事字 ﹍﹍ 35
▎拉郎相配——會意字 ﹍﹍ 37
▎會意字如何會意 ﹍﹍ 39
▎秀才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