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倚賴藥物來治療精神疾病了嗎?那麼這本書你非讀不可!
為何營養分子是矯正大腦功能異常的最好藥物?
精神藥物問世半個世紀後,最新的外基因學及營養基因學終於給我們答案!
◆不可不知!營養失衡也會造成人體生理變化!
*血清素、多巴胺及其他重要的神經介質在大腦細胞持續地被製造出來,原始材料就是營養素,而這些營養素的體內濃度可能不正常。
*營養失衡可以改變基因表現,進而影響神經突觸中的神經傳導物質活性。
*抗氧化物的缺乏使大腦容易受到毒性重金屬的傷害。
*有些精神病症其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包含許多在大腦生化障礙上可能根本截然不同的疾病的總稱。
*最新的營養治療可以促進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正常化,療效上不輸給藥物。
◆是矯正失常還是更不正常?精神藥物OUT!
精神藥物通常只能控制症狀而非讓人康復,更何況還常有令人十分不適的副作用。所有的精神藥物對人體而言都是外來分子,進入身體所帶來的是另一個不正常,而不是矯正失常。最新的腦科學已經讓我們可以從分子生物學的觀點來了解精神疾病,並提供非藥物治療的可行方向,確實矯正大腦內的生化異常。
◆精神疾病的治療新方向,放下藥罐,感受營養療癒力!
.藥物其實「不正常」
所有的精神藥物對人體而言都是外來分子,進入人體後帶來的是另一個不正常,而非矯正失常!
.營養素治療,擺脫副作用
藥物治療幾乎不可能沒有副作用,使用自然物質調整營養素濃度,幫助病患精神健康不傷身。
.不可不知的救命營養素
銅、維生素B-6、鋅、葉酸、胺基酸、脂肪酸……
治療腦內失衡,就靠這些營養素!
.常見精神疾病通通有得醫
思覺失調、憂鬱、自閉症、ADHD、阿茲海默症……
本書針對最困擾現代人的精神疾病,提出營養生化療法與治療案例,治癒大腦迎接健康人生!
作者簡介:
威廉.威爾許 博士(Dr. William J. Walsh)
威爾許博士是國際知名的營養醫學專家。
他在過去30多年間發展出多種精神疾病的營養療法,得到世界各地醫師的認同與採用,並已發表超過兩百篇學術研究論文,同時擁有五個美國專利,也曾在美國精神科醫學會、美國國會、及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發表他的研究發現。
他目前也是伊利諾州非營利研究組織威爾許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指導來自澳洲、挪威等不同國家的許多醫師。
譯者簡介:
蘇聖傑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萬芳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華功能醫學會醫師
美國功能醫學會AFMCP結訓醫師
台灣營養精神研究學會醫師
譯作:
《醫生,我有可能不吃藥嗎?精神分裂症患者還不知道的自然療法》(Orthomolecular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美商麥格羅‧希爾出版)
《燃燒吧!油脂與毒素:B3的強效慢性疾病療癒臨床實錄》(Niacin, a Real Story,博思智庫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療癒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張立人醫師 西雅圖自然診所院長
鄭光男醫師 光能身心診所院長
歐忠儒博士 瀚仕功能醫學研究中心
蔡昇諭醫師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
蘇冠賓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審總序:新時代的治療方式,看見營養的力量◎蘇聖傑醫師
一個時代的開始
二十世紀前半,以佛洛伊德學派為代表的心理治療,主導了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例如,當時思覺失調就被認為是孩童時期創傷經驗所留下的潛意識衝突,又或者自閉症是由於父母的過度冷淡,所以藉由談話治療化解潛意識衝突,或將父母與孩子分離,在當時是「再合理也不過了」。
但是一九五二年的一個意外發現改變了歷史, 當時法國一家藥廠嘗試開發新的麻醉藥,研發過程中發現候選藥物chlopromazine(CPZ)對精神病患的激躁、幻聽、妄想有控制的效果,歷史上的第一個精神科藥物於是誕生。
因為成本相對低廉,效果又比心理治療快而顯著,再加上分子生物學跟基因學的進展跟客觀佐證,學界對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的成因,便大幅地從心理觀點轉往生理觀點,二十世紀的後半便成了精神藥物學的天下,一九八七年上市的百憂解更是讓精神藥物變成「日常用品」。
現今,主流精神醫學雖然強調生物、心理、社會因子必須一起考量,但就實務上,生物治療往往是主軸,而藥物則是生物治療的基石。
一條走盡的路
由於治療並非是建立在對病理的完全瞭解下,甚至是反過來的,是因為CPZ 有效才去分析跟推論它為何有效。例如CPZ有阻斷多巴胺受器使得多巴胺活性下降的藥理現象,加上一些促進多巴胺活性的藥物會引發類似思覺失調的症狀,因此思覺失調的多巴胺假說基於此而認為:病症的病理機轉,就是大腦神經突觸的多巴胺活性的異常上升。但是
1. 多巴胺受器阻斷劑對症狀相似的不同病人療效不一,部分病人症狀得到不錯的控制,部分病人症狀相對改善,部分病人一點反應也沒有。但不管如何,很少病人能完全康復。
2. 多巴胺本身有許多功能,但藥物沒辦法選擇性的只去壓抑產生症狀的腦區,因此也會同時壓抑本來正常的腦區,造成各式各樣的副作用。
這意味著,雖然症狀相似,但每一個病人生理上真正的異常是有所不同的,不是一個多巴胺異常就可以解釋的,而使用藥物本身還得承受一些副作用,原先醫師們認為,藥物是目前最能有效控制症狀的方法,加上在藥物還沒問世之前,觀察到病人在沒有藥物的控制下,大腦皮質會加速退化,因此大部分的醫師會認為,症狀的控制可以避免將來大腦退化,並以此作為藥物使用的主要根據。
但是一九五二年至今,六十多年過去了,後續的追蹤研究結果似乎與預期有所不同,例如著名精神科期刊《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在二○一一年就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發現比起同樣生病但不吃藥的病人,吃藥的病人萎縮的比較快,這意味著,藥物本身雖然可以控制症狀,但長遠卻可能加速大腦皮質的萎縮。於是,用藥的正當性受到挑戰。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然而,在約莫在與CPZ 誕生相當的年代,加拿大精神科醫師亞伯拉.賀佛(Abram Hoffer, 1917-2009)就基於對糙皮症(pellegra)的敏銳觀察,發現該疾病的精神症狀表現與思覺失調幾乎無異,因此推斷思覺失調的成因之一,或許是慢性的維生素B3 缺乏,並對此進行研究,他陸續做過幾個雙盲實驗證實維生素B3 確有療效,由於CPZ 等抗精神病劑太過耀眼,賀佛的成果沒能吸引太多人的目光,僅有美國醫師卡爾.費佛(Carl Pfeiffer, 1908-1988)進一步研究並擴充費佛的想法,他認為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本質上是大腦營養失衡所引發的一種生化障礙,他做了大量的生化分析,例如在研究近兩萬個思覺失調病患後,將思覺失調分為組織胺過高、組織胺過低、及吡咯代謝障礙等分型,並據此給予營養治療,治療內容也有所擴充,不只是B3 等維生素,也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跟礦物質。他認為「每一個可以控制症狀的藥物,都有一個對應的營養素,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但是對當時的醫師而言,這與他們所認知的營養學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那個時候大部分醫師認為,人在營養元素的需求量上的並沒有太大差別,而一般飲食的含量就足以供身體使用,因此對費佛的看法也就抱持懷疑的態度。
然而維生素B1、B5 的發現者,美國生化學家羅傑.威廉斯(Roger J. Williams, 1893-1988)在一九六○年代發現,個體間在生化反應上存有許多差異,這使得每個人對特定營養素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需求低的可以輕易從飲食取得,而需求高的則可能就算飲食均衡,也難以滿足身體的需求,這個營養上的不足,並不會在一天兩天內造成明顯效應,但長期下來,結果就是各式各樣的疾病。
羅傑.威廉斯替整個營養治療提供了科學上的理論架構,不光是精神科,整個醫學都因此多了一個思考疾病的面向,這原本應該是革命性的發現,卻不為主流醫學所採納。
一條未走過的路
我們不禁會想,如果賀佛、費佛跟威廉斯的研究有被重視,並跟藥物治療互相搭配的話,是否才是現今醫學一直強調的整體醫療的真正體現,也就是在急性期有藥物可以控制症狀,但營養調整人體生理才能治療根本,藥物與營養並沒有衝突,都是治療的工具。然而藥物(藥廠)的強勢,將醫療體系推向一個過度診斷跟過度給藥的不健康生態。
回頭來看,我們看到了過去單純使用藥物的不足,但這多少有點後見之明,因為醫學的真正最大突破是在這二十年左右,其中之一就是本書作者反覆提到的外基因學(epigenetics),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基因學聽過,那「外」基因學是什麼?當一九五三年華生跟克利克發現了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我們一度以為所有生命的祕密都將解開,可以找到疾病的編碼,找到那個醫師口中常常出現的生病原因:「體質」,但是在二○○二年,堪比登陸月球的人類基因定序計劃完成後,科學家很訝異地發現:
1. 我們的DNA 中僅百分之二帶有基因(可以轉譯出蛋白質),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八是不直接帶有訊息的(不能轉譯出蛋白質)。
2. 人類DNA 所含的基因數(約兩萬兩千)遠比原先預期的低,我們比雞(一萬六千七百三十六)多,但比葡萄(三萬零四百三十四)少,對!沒錯,比葡萄少。
3. DNA 外的結構跟生化變化,也就是外基因,會影響基因的開啓跟關閉,更重要的是它還有遺傳性(過去以為DNA 是唯一的遺傳材料)。
以上說明了,人類的DNA 就跟環境一樣,是動態的,並非是一本寫死的書。可變動的外基因可以調節不可變動的基因,使得我們的生理運作可以符合環境的需求,更進一步來說,我們的DNA 是會聆聽我們所處的環境,而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就是我們每天吃下肚子的東西,換言之,食物不只是熱量、營養,更重要的,是一種訊息。
本書常舉的例子就是外基因的甲基化,甲基就像是基因的鎖,乙醯基則像是鑰匙,甲基跟乙醯基在外基因上的競爭,影響了基因表現與否。甲基受甲基循環的調節,而甲基循環能否正常運作又依賴B6、B12 及葉酸的存在;乙醯基則受維生素B3 的調節。
就神經介質而言,負責製造多巴胺回收器的基因甲基化高於乙醯基化,結果就是停止製造回收器,因此多巴胺就氾濫,此時如果服用維生素B3 來增加乙醯基,就可以降低多巴胺,也就是跟抗精神病劑達到一樣的臨床效果,但卻沒有藥物的副作用,事隔五十多年,因為外基因學,賀佛的療法有了完整的學理基礎。
一個新的可能
當科學家們發現,原來調節DNA 最有效力的東西,就是營養素,我們終於了解兩千多年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說的:「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你的藥物就是你的食物」(Let foodbe thy medicine and medicine be thy food)背後的真知灼見。
個人從醫學院求學、醫學中心進行專科醫師訓練,到目前臨床工作十多年的時間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受病理學及藥物學的訓練,學症狀的控制,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控制了症狀後,原本應該與病人共同探究毒物暴露、人際關係、活動量、飲食、壓力等環境因子對細胞生理的影響,如此才能協助病人創造更健康的生活型態,換言之,藥物治療只是一個起點,但是目前的主流醫療卻停留在此。
個人在這三年來陸續參與了《醫師我有可能可以不吃藥嗎?精神分裂症患者還不知道的自然療法》(麥格羅希爾出版)及《燃燒吧!油脂與毒素:B3 的強效慢性疾病療癒臨床實錄》(博思智庫出版),加上本書,算是精神疾病營養治療的三部曲,本書作者威爾許博士繼承賀佛跟費佛醫師,沒有藥廠之類的資源,致力於精神疾病營養治療的研究近三十多年,並取得許多豐碩的結果,當譯者在二○一五年首次讀到本書的時候,一方面是興奮,一方面也感嘆自己過去視野的偏狹,也開始著手翻譯此書,因為個人認為醫師應該是一個教育者,一個資訊的傳播者,醫師有責任讓患者知道所有的訊息,特別是藥物之外的選擇。
希望這本書能打開一個新的可能,醫師能跳開藥物的框架,思考最新的外基因學及營養基因學(nutrigenomics)所隱含的意義,而病人們能得到更完整的照顧。
蘇聖傑 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萬芳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華功能醫學會醫師
美國功能醫學會AFMCP 結訓醫師
台灣營養精神研究學會醫師
名人推薦:療癒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張立人醫師 西雅圖自然診所院長
鄭光男醫師 光能身心診所院長
歐忠儒博士 瀚仕功能醫學研究中心
蔡昇諭醫師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
蘇冠賓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及認知科學研究所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審總序:新時代的治療方式,看見營養的力量◎蘇聖傑醫師
一個時代的開始
二十世紀前半,以佛洛伊德學派為代表的心理治療,主導了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例如,當時思覺失調就被認為是孩童時期創傷經驗所留下的潛意識衝突,又或者自閉症是由於父母的過度冷淡,所以藉由談話治療化解潛意識衝...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精神疾病與生化個體差異性
導論
歷史告訴我們,盲從比無知更阻礙科學進展。天文學曾一度被地球中心說箝制 (Johann Becher)的鍊金術觀點(Phlogiston theory,即燃素理論)【註 1】,在被波以耳(Robert Boyle)推翻前也盛行了近一個世紀,約瑟夫.湯姆生(J.J. Thomson)的原子布丁理論,也使得人們在二十世紀初對原子核的構造產生誤解。
精神醫學也不例外。十七世紀時,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人生下來有如一塊白板(tabula rasa)【註 2】的想法,主導了人類對心靈的想法長達三百年之久。
洛克其實是重新演繹亞里斯多德的論述,也就是新生兒在誕生之時心靈都是空白,是爾後的生命經驗造就了每個人的性格及心智特質。這個想法被佛洛依德(Freud)、阿德勒(Adler)等人擴充後,進一步把憂鬱、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註 3】及其他精神疾病歸因到創傷經驗上,特別是兒童時期的創傷經驗。
這樣的想法導致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大行其道,並在二十世紀達到高峰。一九9○年代時,精神疾病的治療首選,是在精神分析師的躺椅上進行各種生命經驗的探討。這樣的思維主導了精神醫學界近六十年,有數百萬的病人宣稱受此療法幫助。然而這個療法十分耗時、昂貴,且效果往往有限甚至不存在。
一九七○年代時,白板理論被證明有根本性的錯誤,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出,我們與生俱來的內在傾向,會使我們發展出特定的個性與行為模式。
這個發現引發了精神醫學革命,於是,大腦底層的生物化學成為了新的焦點。
生物化學革命
精神醫學在一九五○到一九七○年代間,有為數不少設計良好的研究,用以檢視生命經驗對憂鬱、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舊稱躁鬱症)【註 4】、思覺失調(舊稱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影響。
研究顯示,有過情感或生理上的創傷、貧窮及不良的生活條件,會增加這些疾病發生的風險。然而,這一系列研究最令人訝異的是──精神疾病的最佳預測因子,是家族先前有沒有人罹患該疾病,而不是任何特定的生命經驗。
針對被分開領養的雙胞胎所進行的追蹤研究,顯示出人類與生俱來的傾向是無法用「白板理論」來解釋的。一九七○年代中期,學界開始認同多數精神疾病的形成,多涉及先天基因及後天生化的失衡,而使得大腦無法正常運作。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神醫學的研究者把研究的焦點從生命經驗轉移到神經介質、神經介質受器(receptor)【註 5】,以及大腦的分子生物學上。
很快地,學界就了解到大腦生化極度複雜,要能對精神疾病的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註 6】有清楚的了解,可能要花上好幾十年的時間。但是有無數的精神疾病患者急需治療,於是當時唯一已知、可以改變大腦運作的精神藥物,便成了治療的主流。
起初,藥物帶來曙光,許多病況嚴重的患者對治療產生反應。但不幸地,症狀僅有部分改善,且伴有嚴重的副作用。早期 的 藥 物, 包 含 Prolixin、Mellaril、Haldol、Thorazine,常有過度鎮定、個性改變、體重增加、性慾(Libido)【註 7】喪失等十分令人困擾的副作用。過去三十年間,有許多新的藥物陸續被研發出來,包含選擇性血清素回收阻斷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 註 8】 類的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註 9】,及第二代抗精神病劑。
然而,嚴重副作用依然不算罕見,未來是否會出現不具副作用的精神藥物,我們不敢抱太大的期待。
但是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其實我們可以利用身體及大腦本來就會使用的自然分子,使病患恢復至正常狀態,而不是使用對身體而言形同異物的藥物,因為異物在人體內往往會造成另一種異常。
感謝科學的飛快進展,使得我們對大腦的神經介質、神經介質受器,以及分子生物學有足夠了解,並足以催生新的療法。我們將有機會目睹費佛定律(Pfeiffer's Law)的實現:「每一個能夠解除病人症狀的藥劑,都有一個天然的物質可以達到一樣的功效。」
神經介質的誕生
人類的大腦極其複雜。每個成人平均約有一千億個神經細胞,而每一個神經細胞約有一千個神經突觸與其他神經細胞連接。每一個想法、動作及情緒,都涉及到大腦細胞間的訊息傳遞,而這些都需要神經介質。現在,科學家們普遍認同,大多數的精神疾病皆涉及神經介質的失衡或功能的改變。
一九七○年代,大多數的研究聚焦於那些被認為會主導大腦思考功能的少數幾種神經介質,如:低血清素與憂鬱有關;高正甲基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註 10】與焦慮有關;高多巴胺則與思覺失調有關。其他被廣泛研究的神經介質還包含了乙醯膽鹼、麩胺酸以及 γ- 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註11】。除此之外,過去五十年間,還有許多附加的神經介質陸續被發現,目前已知約有一百多種神經介質存在於人類大腦。
我們並非一出生就帶有這些神經介質。終其一生,大腦就像一個化學工廠,不停地製造血清素、多巴胺及其他神經介質。科學家目前已經找出製造神經介質的特定大腦區域,及其製造的生化步驟。
營養素的力量
我們常忘了神經介質合成所需的原始材料,如胺基酸(Amino acid)【註 12】、維生素(Vitamin)【註 13】、礦物質、及其他自然生化物質......,其實都是來自食物。
例如血清素是由色胺酸(tryptophan)【註 14】合成而來,且在合成的最後一個步驟需要維生素 B6 的參與;多巴胺可由兩種胺基酸合成,而其過程需要鐵及葉酸(Folate)【註 15】;正甲基腎上腺素是由多巴胺轉變而來,其中銅扮演了關鍵的催化角色;再一個例子,鋅與維生素 B6 在 GABA 的合成中,是不可或缺的。
若要有良好的心智健康,那麼在突觸中便需要有適當的神經介質活性。神經介質的再回收(Reuptake)【註 16】,是決定活性的關鍵因子,就像吸塵器吸走灰塵那樣,神經細胞在釋放神經介
質的同時也會開始回收它,而此回收過程是透過神經介質回收器(transporter proteins)【註 17】來完成的。
這個回收器是一種埋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Protein)【註18】,就像是神經介質專用的通道。值得注意的是,與神經介質的數量相較下,回收器的數量對神經突觸活性的影響,要來得大很多,大腦透過基因的表現持續地製造回收器,而製造速率會受特定營養素提升或者抑制,例如:DNA 甲基化(methylation,DNA與甲基結合增加)【註 19】是關閉基因製造回收器的主要機轉。
所以,若一個人有甲基化偏低的問題,便會導致回收器製造增加,而降低血清素活性(因為都被回收光了)及憂鬱傾向。
再舉另一個例子,甲基化偏高的人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回收器,而導致多巴胺在突觸內停留太久,造成焦慮及偏執的傾向。運用營養治療來調整甲基化程度,可以使突觸中的神經介質活性恢復正常。
許多基因及環境因子,都可能導致腦內營養失衡。假如大腦內用以合成神經介質的營養素過多或偏低,那麼精神或情緒失常就可能隨之發生。這樣的觀點,替憂鬱、焦慮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療帶來不同想法,也就是生化療法(Biochemical therapy)【註20】或營養療法。基本做法包含了透過血液、尿液或其他組織的檢查,來評估潛在的營養失衡,然後投與治療來矯正它。
第一章 精神疾病與生化個體差異性
導論
歷史告訴我們,盲從比無知更阻礙科學進展。天文學曾一度被地球中心說箝制 (Johann Becher)的鍊金術觀點(Phlogiston theory,即燃素理論)【註 1】,在被波以耳(Robert Boyle)推翻前也盛行了近一個世紀,約瑟夫.湯姆生(J.J. Thomson)的原子布丁理論,也使得人們在二十世紀初對原子核的構造產生誤解。
精神醫學也不例外。十七世紀時,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人生下來有如一塊白板(tabula rasa)【註 2】的想法,主導了人類對心靈的想法長達三百年之久。
洛克其實是重新演繹亞里斯多德...
目錄
編審總序:新時代的治療方式,看見營養的力量◎蘇聖傑醫師
推薦序一:營養的力量◎歐忠儒博士
推薦序二:藥物輔以營養素,精神疾病治療新方向◎蔡昇諭醫師
推薦序三:二十一世紀的醫療保健,絕不能缺少整合性的模式◎蘇冠賓教授
免責聲明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精神疾病與生化個體差異性
關鍵營養素的失衡可以影響大腦的生化運作及心智狀態,而每個人在營養需求及生化特性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使得每個病患的需求都有所不同
第二章 大腦化學入門課
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生化學在過去兩百多年間有很驚人的進展,使我們得以了解神經元的結構以及跟大腦運作時的化學變化
第三章 心智健康的關鍵:營養素
許多營養素與心智健康的維持有很大的關聯,因此每一種生化失衡都可以透過營養治療矯正,而無須動用到精神藥物
第四章 外基因學與精神健康
許多精神疾病是在環境因子影響下,造成基因顯現錯誤所引發的。外基因學的進展給我們營養治療的方向,讓我們有可能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治療精神疾病
第五章 思覺失調
早在古埃及的文獻裡,就記載了思覺失調,但數千年來,我們對這個疾病所知依然有限。嚴格來說,思覺失調是一個泛稱,包含的是一群表現相似,但本質上可能截然不同的精神疾病。
第六章 憂鬱
我們發現憂鬱症患者的生化檢驗結果與一般人有所不同,並逐漸把憂鬱症病患人分爲五個主要的生化分型,不同的生化分型有其各自獨特的症狀呈現、個人特質及生理特徵
第七章 自閉症
自閉症跟遺傳有關,在同卵雙生的情況下,一人發病,那麼另一個人也很有可能會生病──但不是百分之百。這意味著此病其實受到了環境的影響
第八章 行爲障礙及過動暨注意力缺失症候群
大部分行爲不當的孩童是因爲體內生化失衡,使得他們容易發展出行爲問題,雖外在環境不佳會使其惡化,但問題的根源往往是大腦的生化失衡
第九章 阿茲海默症
雖然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不明,但我們知道基因與外基因扮演相當的角色。阿茲海默症有兩種分型,而這些分型都有各自的基因連結
第十章 營養治療的臨床指引
我們即將進入一個醫學的新紀元,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是給予大腦需要的物質來恢復其功能,而不再是施加外來物質(藥物),在生物化學的進步下,營養治療的效果將會更加精準跟提升
參考書目
名詞解釋
附錄A 甲基化
附錄B 氧化壓力
附錄C 金屬硫蛋白
附錄D 臨床資源
關於作者
編審總序:新時代的治療方式,看見營養的力量◎蘇聖傑醫師
推薦序一:營養的力量◎歐忠儒博士
推薦序二:藥物輔以營養素,精神疾病治療新方向◎蔡昇諭醫師
推薦序三:二十一世紀的醫療保健,絕不能缺少整合性的模式◎蘇冠賓教授
免責聲明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精神疾病與生化個體差異性
關鍵營養素的失衡可以影響大腦的生化運作及心智狀態,而每個人在營養需求及生化特性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使得每個病患的需求都有所不同
第二章 大腦化學入門課
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生化學在過去兩百多年間有很驚人的進展,使我們得以了解神經元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