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 年開始,中國知名基督徒知識分子余杰與同伴致力於撰寫「基督與生命」訪談系列,希望以此呈現當代華人基督徒如同雲彩般的生命見證。《人是被光照的微塵》是這一系列中的第五卷(先前四卷在基文社出版),訪談對象包括來自中國、台灣、香港和北美的八名公共性的牧者、基督徒學者、基督徒社會活動家、基督徒文化藝術工作者等,展示這群信仰者在不同空間、不同領域、面對不同挑戰時,如何在公共領域中靠主得勝、持守真理、榮神益人。這些美好的生命見證,可以激勵同時代的信仰者鍥而不捨地奔跑天路,更可為新世紀的漢語公共神學開啟某種新的可能性。
本書記錄他們精彩的生命故事:
臺北禮賢會有福堂馮君藍牧師:用人物攝影展示基督教的人觀,阮義忠稱讚其作品為華人世界最優秀的人像攝影。
臺灣基督徒媒體人、人權活動家楊憲宏:牙醫師、記者與環保先驅,中國人權議題最勇敢的發聲者。
臺東布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白光勝牧師:殘障的身體,飛翔的靈魂,為布農部落建造一艘諾亞方舟。
橄欖華宣出版團隊總編輯金玉梅:從天下到橄欖,將出版業看作搶奪靈魂的戰場,引領台灣邁向美好社會。
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鳳崗:美國宗教社會學領域的頂尖學者,正告中國當局:和諧社會的根基是宗教信仰自由。
溫哥華華人基督教會盧維溢牧師:在世俗文化中堅持符合聖經原則的保守主義寫作,永遠不放棄翻轉文化的大使命。
中國基督徒學者張坦:從掌管一省宗教事務的官員到家庭教會的會友,柏格理和石門坎的發掘者。
中國武漢下上堂教會黃磊牧師:從從醫治人身體的外科醫生到拯救人靈魂的牧師,中國家庭教會浮出水面的代表人物。
作者簡介:
余杰
主後1973年生於四川成都。作家、政治評論家、歷史學者及人權捍衛者。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先後出版四十多部著作,美國紐約「公民勇氣奬」第一位華人得主。
2003年受洗成為基督徒,與妻子和其他弟兄姊妹一起創辦北京方舟教會。撰寫過多部關於基督信仰的著作,長篇小說《香草山》和評論集《我聽見斧頭開花》均榮獲華人基督教文藝創作的最高獎項「湯清基督教文藝獎」。
現居美國華府郊區,是張伯笠牧師創辦的豐收華夏基督教會的會友,妻子則是教會的全職傳道人。
阿信
主後1967年生於陝西渭南,198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化學系。1996年受洗歸入基督。
2005年到貴州,受感動寫作《用生命愛中國:柏格理傳》。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發後,熱心投入災區事工,並完成《有一種愛叫堅持:汶川地震志願者真實見證》一書。2013年,合譯作品《山雨:富能仁傳》及《客旅:瑞典宣教士在中國西部的生死傳奇》。2014年,創建「路加翻譯事工小組」,專注於翻譯外國傳教士傳記與教會歷史書籍。目前正在翻譯的有《戴德生的青少年時代》、《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蓋士利傳》、《席勝魔傳》、《雲南昭通第一位宣教士:湯瑪斯‧索恩傳》等。
現居中國四川成都,是秋雨之福教會的會友。
章節試閱
基督徒理應成為捍衛人權的先鋒
— 基督徒媒體人、人權活動家楊憲宏訪談
楊憲宏簡歷
1953 年生於臺灣彰化縣,資深媒體人、人權活動家,「臺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臺灣中央廣播電台第五屆常務董事兼《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節目主持人。
楊憲宏自臺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後,考入臺灣大學醫學研究所,1981 年取得生理學碩士的資格,旋即赴美,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專攻公共衛生碩士。在臺大唸研究所時,便在《民生報》擔任醫藥版編輯,後轉為專欄組記者;赴美學成歸國後,歷任《聯合報》採訪組副主任、《首都早報》副總編輯、《中時晚報》資深記者室主任、《人間雜誌》總編輯、《首都早報》副總編輯、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新聞部經理、三立影視總經理室總顧問、《Taiwan News》總編輯、臺灣數位資訊協會理事、法務部逐步廢除死刑研究推動小組成員。
作為基督徒和人權活動家,楊憲宏長期關注中國的人權和宗教自由狀況,在電臺節目中常與中國民主人權人士越洋對話,力促臺灣政府和民間聲援中國人權。2011 年5 月14 日,楊憲宏參與創設「臺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並出任首任理事長。他主張臺灣應用民主人權、自由法治來跟中國大陸交往,強調民主、人權、自由和法治是「臺灣唯一的籌碼」,並倡議「人權標準」應納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談判。
楊憲宏的主要著作有:《走過傷心地:一個記者的公害現場觀察筆記》、《公害政治學:楊憲宏臺灣環境筆記》、《羊入狼群:知識分子的原力與本懷》等。還曾參與多部電視紀錄片的策畫製作。曾獲「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吳三連獎報導文學類」等重要獎項。
採訪緣起
我在北京生活期間,常常接受楊憲宏的越洋電話訪問,有時候電話突然被切斷,再換其他電話,如此者反覆多次。楊憲宏告訴我,這是他採訪中國異議人士時經常遇到的情況,他已視之為家常便飯。
後來,我到臺灣訪問,有機會與楊憲宏會面,並到圓山的央廣總部接受他的採訪。在臺灣的知識分子中,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的人本來就不多,像楊憲宏這樣長期地、持之以恆地關注的人更少。因此,我們成了朋友。
楊憲宏是一位既可伏案寫作、下筆千言的作家和記者,也是一位奔走呼號、運籌帷幄的社會活動家。基督信仰是他關心人權和自由議題的動力,也是他生命中最深沉厚重的依託,即便在宗教信仰自由的臺灣,像他這樣在公共領域彰顯信仰的基督徒亦寥寥可數。所以,我便產生了訪問他的想法。
2013 年春,我第三次訪問臺灣,並有較長時間的停留。在此期間,我不僅再度赴央廣接受楊憲宏的訪問,也與他約定時間,在誠品書店的咖啡廳中跟他有一段長談。這一次,我與他位置發生了有趣的更替:我成了訪問者,他成了被訪問者;我提問,他回答。這是我們交往的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場景。此後,我們又多次通話和通電郵,補充新的觀點和材料,遂有此篇訪談。
從我媽媽的信仰到我自己的信仰
余杰:楊先生,你採訪過我很多次,今天輪到我來採訪你了。當然,你也接受過很多次訪問,不過,我訪問的重點在於信仰。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基督信仰的?跟你的家族有關嗎?
楊憲宏:是的,在我的家族中,從曾祖父、曾祖母那代人開始就是基督徒。我考察家族的歷史時發現,在十九世紀末,西方宣教士藍大衛來到彰化,跟我的曾祖父那一代人有了接觸,向他們傳福音,他們成了當地最早一批長老會會友。
當時,我們家是當地的一個大家族,開放家庭當作聚會場所,引起其他民間宗教團體的抗議,甚至有人到我家潑大便。可見,當時臺灣對於基督信仰相當排斥。
我查詢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檔案,發現我們家族與這個醫院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醫院的土地就是祖父、母他們捐助的,他們在逼迫中持守信仰,並熱心公益事業。
我的祖父名叫楊木,跟賴和同屬一個詩社「應社」。我在《應社詩抄》中發現一張有詩社八個同仁的照片,其中就有祖父在裡面。與賴和一樣,祖父是醫生,也是當地的意見領袖。同時也是基督教傳播的先驅,他認為基督教對臺灣非常需要,臺灣是一個由逃難者組成的社會,逃難者身上根植著一種深深的不安的心態,需要基督信仰來安慰和憐憫。
再往上追溯家族的歷史,我們楊氏家族,曾在與陳家的械鬥中,整個家族都被滅族,只剩下一個女孩子,藏在水田沒有死亡。後來,她被葉家帶走,當作童養媳養大。生了孩子以後,葉家把最後一個男孩冠以楊姓,以便讓楊家傳承下去。後來,這一支楊家,絕不跟姓陳的通婚(因為是仇敵),也不能跟姓葉的通婚(因為是近親)。
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下,信仰顯得異常重要。如果唯讀中國的詩書,人們心中仍然覺得空虛。在時代的動盪不安中,臺灣沒有國家的觀念,只有家族的觀念,差不多算是一個氏族社
會。臺灣人沒有國可以治理,更不用說天下了。
余杰:新教傳教士到臺灣,比到中國大陸早兩百多年。你們家也算是傳教士在臺灣結出的最早的一批「果子」。
楊憲宏:我清楚地記得,小時候跟第二代的藍醫生(藍大弼)見過。他在臺灣長大,父親藍大衛希望他用醫療的方式傳道,等他成年後帶他回倫敦學習四年的醫學。那時,我祖父是彰化的名醫,他義務幫藍大衛出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等四年後藍大衛回來,再將醫院交給對方。可見,他們之間情深意重。
祖父開醫院時,若有病人沒有錢付診費和藥費,他就答應他們寫張欠條。年底,他派護士或會計,根據借條,一家家地去訪問,看他們有沒有辦法還錢。大部分都收不到錢,於是,過年的時候他就一把火把借據都燒掉了。過年前一個月,是祖父義診的時間。基於基督信仰中十一奉獻的觀念,他利用這段時間無償地為窮人提供服務。
當時,長輩都有穩定的宗教生活。父親和母親固定參加教會的禮拜,也有家庭的禮拜。家庭敬拜的形式,跟一般的禮拜差不多。禮拜是主日,除了主日之外,牧師也會在一個星期內安排時間,到一個個的家庭中探訪,並帶領全家敬拜。家庭敬拜的規模相對小,不一定有鋼琴,大家便清唱讚美詩,還有讀經、禱告等。
小時候,我印象最深的是過耶誕節,那一天我們這些孩子都可以晚睡、甚至可以不回家。一般是晚上十一點到教會集合,我們家有五個孩子,大姐、二姐、大哥、三姐,還有最小的我,我們排著隊,到處敲門,給鄉親們唱聖歌、報佳音。
還有一個深刻的童年記憶是,我的爸爸是醫生,同時很熱愛音樂。週末,他教我們五個孩子合唱德國、日本的讚美詩。我們家有一部手搖的留聲機,可以放黑色石英板的唱片。我們邊聽邊唱,有時候是我來搖動留聲機。
我們唱的大多都是聖歌,用台語唱。我母親是日本人,她用日語唱,她讀日文的聖經。大人讀聖經時,我也慢慢跟著讀,感覺到聖經中有一種巨大的力量。我學會了禱告,禱告真的很有用。大人跟我講,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的智慧能決定的,所有的都要交給上帝我在教會也上主日學課程,聽到幾乎所有的聖經故事。不過,雖然知道這些故事的來龍去脈,但並不明白故事背後的聖經真理。
……(未完)
基督徒理應成為捍衛人權的先鋒
— 基督徒媒體人、人權活動家楊憲宏訪談
楊憲宏簡歷
1953 年生於臺灣彰化縣,資深媒體人、人權活動家,「臺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臺灣中央廣播電台第五屆常務董事兼《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節目主持人。
楊憲宏自臺北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後,考入臺灣大學醫學研究所,1981 年取得生理學碩士的資格,旋即赴美,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專攻公共衛生碩士。在臺大唸研究所時,便在《民生報》擔任醫藥版編輯,後轉為專欄組記者;赴美學成歸國後,歷任《聯合報》採訪組副主任、《首都早報》副總...
作者序
序—余杰:誰開了瞎子的眼睛?誰扶起被壓下的人?
我很喜歡舊約《詩篇》中的一段經文:「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詩八3-5 節)人,多麼卑微,又多麼高貴!2003 年我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每當外部的黑暗和內心的黑暗如青銅或黑鐵般來襲,這段經文總是能給我安慰、給我勇氣和智慧,讓我走出死蔭的幽谷,迎見燦爛的陽光。
從2009 年開始,我與同伴致力於撰寫「基督與生命」訪談系列,希望以此呈現當代華人基督徒如同雲彩般的生命見證。《人是被光照的微塵》是這一系列中的第五卷,以來自中國、臺灣、香港和北美的八名有公共性的牧者、基督徒學者、基督徒社會活動家、基督徒文化藝術工作者為訪談對象,展示這群信仰者在不同空間、不同領域、面對不同挑戰時,如何在公共領域中靠主得勝、持守真理、榮神益人。這些美好的生命見證,可以激勵同時代的信仰者鍥而不捨地奔跑天路,更可為新世紀的漢語公共神學開啟某種新的可能性。
我們生活在「利維坦巨獸」肆虐的時代
聖經中說,基督徒是這個世上不配有的人,意謂基督徒的價值觀與世俗的價值觀格格不入。換言之,如果基督徒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活出真理與自由,就必然與世界發生衝突,尤其是與「巨獸利維坦」針鋒相對(和合本聖經中曾將利維坦譯為鰐魚,《約伯記》四十一章1 節中說:「你能用魚鉤釣上鱷魚嗎?能用繩子壓下牠的舌頭嗎?」此種翻譯並不準確。實際上,利維坦是一頭巨大的海獸。牠口中噴著火燄,鼻子冒出煙霧,擁有銳利的牙齒,身體好像包裹著鎧甲般堅固。牠在海洋之中尋找獵物,令四周生物聞之色變。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在《利維坦》一書中,用「利維坦」比喻強勢的國家權力)。
在中國,「利維坦巨獸」就是獨裁的中共政權。習近平上位之後,宗教迫害變本加厲。2015 年5 月,浙江發佈文件〈浙江省宗教建築規範(試行)〉,為拆毀教堂和十字架賦予合法性;11 月3 日,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赴「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辦公室調研講話,強調「狠下一條心,再幹五年」。浙江地方當局破壞了超過一千五百座教堂或十字架,數以千計保護教堂及十字架的基督徒受到人身傷害,地方公安羈押了二十多位牧師、基督徒及律師。
這一運動席捲了長期苟安的「三自」系統(即所謂的官方教會、愛國教會)。號稱中國最大教會的杭州市崇一堂在網站上直斥「法規褻瀆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也踐踏了國家法律尊重信仰自由的立法要求和立法精神」,主任牧師顧約瑟指出:「一年多來,我們與弟兄姊妹共同承受浙江教會經歷的試煉。」隨即,顧約瑟被杭州「三自」兩會發文免職,如此粗暴的行徑讓官方控制的金陵神學院的院長陳逸魯也忍不住評論說:「一個省的基督教協會會長,可以如此簡單地被強行撤除主任牧師職務,我們中國教會是什麼樣的教會體制呢?中國教會到底有沒有『自我』,基督教兩會將來的命運會如何?」然後,顧約瑟被捕且被革除牧師之聖職,成為文革以來官方教會中受到嚴厲迫害的、職務最高的人士。很多不同背景的牧者和基督徒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當局的全面逼迫,讓「三自」系統中良知尚存的牧師和信徒也向中共暴政說「不」了。
中國的宗教迫害並不侷限於浙江一省。2016 年1 月22日,貴州省貴陽市活石家庭教會的仰華牧師被當局以「涉嫌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批捕。一個普通牧師,怎麼會知道國家祕密呢?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在離開中國前夕,曾專程前去探訪活石教會,得到蘇天富牧師和仰華牧師的熱情接待。我與這兩位比我年輕好幾歲的、堅韌而熱忱的牧者朝夕相處了好幾天,認定中國教會未來的希望就在這群如春雨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基層牧者身上。稍後我完成了對蘇天富牧師的訪問,並收入第四卷訪談《大地上的麥子》之中。而本卷訪談的訪談對象之一、基督徒學者張坦,也是活石教會的會友。曾擔任掌管貴州一省宗教事務官員的張坦,在六四之後脫離體制,尋覓信仰多年,終於被上帝揀選成為基督徒。如今挺身而出,公開抗議中共新一輪的宗教迫害。
在香港,「利維坦巨獸」是將魔爪伸向香港的北京當局,以及中共在香港社會各界包括在基督教界安插的「地下黨」。香港的自由和法治傳統走向崩壞,許多教會向強權卑躬屈膝。在小圈子選舉特首的鬧劇中,有未經過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基督教界的十個席位。香港基督教更新機構總幹事胡志偉牧師(我對胡牧師的訪談收入第三卷訪談《萬縷神恩眷此生》之中),一度希望透過積極參與來改良體制,最後發現是竹籃打水:「教內選委選舉,我曾有兩屆埋身參與及觀察,原以為搞好選舉可提升民主質素,最後發現操作機制本身甚為不公平,教內無條件可以做好。現今我悔改,不再單純,寧願放棄十席,也好過做幫兇。」
香港社會的危機,同時也是香港教會的危機,置身事外,不能獨善其身。蔡少琪牧師在臉書上大聲疾呼:「香港教會若不敢對中國強暴拆毀十字架發聲,在香港各種不公和極困擾的現象繼續沉默和缺席,我深深懼怕,香港教會的風骨和素質會走上中國五○年代和德國悲慘時代『怕強權、沒脊骨、失民心、被離棄』的滑坡。香港教會正面臨自1949 年中國解放以來最大的風骨危機和信心危機。」也就是說,香港教會不僅應當對本地政治事務發聲,也要關心中國的宗教自由議題,與中國受壓迫的弟兄姊妹一同受苦。
相較於中國和香港,臺灣的政治民主化初步實現,教會和基督徒一般不會受到「利維坦巨獸」的逼迫,但另外的試煉或誘惑隨即產生。2016 年,民進黨在大選中大獲全勝,長老教會總會給全體教會發出一封名為「對2016 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的信息」的信件,引發教會內外的置疑。身為長老教會牧師的盧俊義在《蘋果日報》發表題為「長老教會不能變成民進黨次團體」的文章,文章指出:「長老教會在這一百五十年來的宣教工作上,一直努力要與被壓迫者站在一起,並不是站在權勢者一邊,否則就談不上伸張正義。如今民進黨是國會強勢者,若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民進黨站在一起,那是違背《聖經》的教導,根本就不是基督教信仰應該有的態度。」教會若淪為與之政治立場相似或相近的政黨或政權的附庸,就喪失了先知的寶貴職分。
在北美和歐洲,華人基督徒和教會面對的「利維坦巨獸」,是世俗化的潮流和強勢的福利國家對個人自由的干涉。歐洲進入蔑視基督教價值觀的「後基督時代」,美國由清教徒創立的建國根基也遭到歐巴馬總統的嚴重破壞,基督信仰從「理所當然」變得「在眾人看為愚拙」,絕對的相對主義讓人們喪失了是非善惡的基本判斷。而生活在西方社會的華人基督徒,在經濟層面進入中產階級,很多華人教會於是變成了「中產階級俱樂部」,牧者思考的重心不是傳講真理,而是如何讓會友感覺更加舒適(更華美的教堂、更高級的音響影像、更可口的飯菜、更優質的兒童和青少年事工等等)。而作為少數族群,由於文化、語言和生活習慣的差異,華人基督徒很難融入西方主流社會,華人傳統文化中的劣質成分,如儒家的威權體制、狹隘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等,也悄然腐蝕乃至遮蔽聖經真理。
基督徒如何活出對抗「利維坦巨獸」的見證?
生活在同一時代、不同空間和環境中的華人基督徒,如何活出如神學家米高‧奇雲(Michael Kirwan)所說的「對抗利維坦巨獸的見證」?歐洲政治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默茨(Johann Baptist Metz),一直反對歐洲基督教「私人化」或「中產化」。他認為,當代基督教存在著三重障礙:第一,它被啟蒙運動所馴化;第二,神學無法適切地回應二戰大屠殺所引發的問題;第三,漠視第三世界的苦難遭遇。對於華人基督徒而言,更切實的議題是:如何回應仍然在進行中的共產黨在中國的極權統治和即將成為歷史的國民黨在臺灣的威權統治?近代以來的專制主義,包括國共兩黨效仿的蘇俄的列寧式政黨模式,以及東方文化中「兩千年皆秦制」式的皇權專制主義,都需要用作為世界觀和文明論的基督信仰去洗滌和更新。當然,也需要有先知式的基督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雞蛋碰高牆並最終將高牆撞出裂縫。比如,在上一卷訪談《大地上的麥子》中,北京家庭教會長老、人權活動家胡石根就是一位幾乎將牢底坐穿的基督徒,此前他因參與八九民主運動被關押十八年之久,而在完成那篇訪談兩年之後,他又在一場全國性的大搜捕中失去自由。
美國神學家霍倫巴赫指出:「當基督宗教信仰成為公共,它就應當有助於促進社會正義,並為建設公共善(公共財)作出貢獻。妨礙社會正義的信仰形式,無論是從神學還是從政治的立場上看,都是假的信仰。參與建設一個更正義的社會,才能給信徒一個更為真實的信仰。」華人教會和基督徒需要一次重大突破或飛躍,即信仰的公共化。這些在各個領域作出美好見證、對抗敵基督的「利維坦巨獸」的基督徒,正是信仰公共化的先行者。無論是處於爭取宗教信仰自由和各項基本人權的中國,還是在市場化和多元化的宗教競爭中的臺灣,以及世俗主義和享樂主義日漸侵蝕清教徒傳統的歐美,政治神學及其實踐,都必需解決如何建構「公義社會」的議題。
在本卷訪談中,我們看到一群基督徒用生命實踐「信仰何以公共」:布農族出身且身體殘障的白光勝牧師,克服原住民和殘障人士的雙重劣勢,唸完神學之後,回到臺東老家,創建布農文教基金會,帶領數百名部落同胞開墾荒地,營建生態農莊,保存民族文化,實現永續發展,真的是如主禱文所說「讓主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橄欖出版的金玉梅總編輯,既是樹林國語禮拜堂一位充滿愛心的師母,又以文化出版為傳福音的管道,在出版業市場日益萎縮的不利的外部環境中,為著趙天恩牧師所倡導的「文化基督化」的願景而不懈努力,她也堅信,愛讀書愛思考的基督徒,讀書思考風氣濃鬱的教會,必然能夠影響社會的走向;武漢家庭教會的黃磊牧師,放棄受人尊敬、收入豐厚的外科醫生的職業,也放棄移民澳洲的計劃,從醫治人的身體轉而拯救人的靈魂,不僅牧養教會,而且組織「中國基督徒愛心行動」,積極參與四川地震救災工作,統籌安排數百家中國家庭教會,並建立中國首家「愛心食物銀行」;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系終身教授楊鳳崗,將信仰融會貫通於學術研究之中,創建「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成為美國公立大學中惟一一個專門研究中國教會的學術機構,他的學術成果倍受美國學界矚目,而且突破所謂「學術中立」的限制,為遭受中國政府迫害的教會和基督徒發聲⋯⋯他們的工作場域各不相同,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各不相同,但他們謙卑地從上帝那裡領受獨特的異象與使命,他們的信仰、工作與生活正如聖經所說,「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上帝確實讓我們「在各樣的事上」而不是「在一樣的事上」彰顯我們是基督的門徒。我們不能只在教會中才是基督徒、只在禮拜天才是基督徒,我們必須在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在職場和家庭中,彰顯「因真理得自由」的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是被光照的微塵
今天的華人教會,需要忠心的牧者,也需要具有堅定信仰和敬虔生活的基督徒藝術家、作家、詩人以及在各個領域貢獻出卓越作品的創作者。換言之,基督徒作家,水準豈能低於非基督徒作家呢?基督徒畫家,水準豈能低於非基督徒畫家呢?基督徒音樂家,水準豈能低於非基督徒音樂家呢?
本卷訪談的對象之一,是兼有藝術家身分的馮君藍牧師。馮君藍既是一位父親或大哥式的、溫柔謙和的牧師(他不是不苟言笑、讓人退避三舍的「傳統牧師」,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親切地叫他「阿藍哥」),他也是一位基於信仰而創作的世界級攝影師。他的數個系列的攝影作品「微塵聖像」、「自然園丁」、「肢體」、「靜物」與「草介」等,或者借助聖經中的故事人物,以辯證擺盪在神魔之間的人性;或者在於申論人作為自然照護者的天命;或者申論人在社會中作為一個整全身體上的不同肢體,各司其職彼此成全的和諧狀態。臺灣前輩攝影師阮義忠如此評價馮君藍的作品:「這是近年來我在華人攝影圈所見過最好的肖像攝影,只有最無雜念的心思,且攝影者與被攝者彼此極為信任,才能有這樣純潔自在的作品,每個人本具的靈性突破了
現實的籓籬,浮現在容顏上。」
馮君藍牧師在一次創作談中說,他在創作時有一個很深的感觸,「人是被光照的微塵」,人卑微如塵土,卻被上帝光照,因具備上帝之形象與氣息,而無比尊貴。這是馮君藍所有作品的主題,也是本卷訪談錄中每一個受訪者的主題,更是整部聖經的主題。比如,媒體人和人權活動家楊憲宏,不僅為臺灣的民主、新聞自由、環保、公共衛生等議題作出重大貢獻,還創辦民間組織「臺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竭盡所能地幫助中國的民主人權人士,他固然是獨派,卻不像某些狹隘的獨派那樣對中國的一切漠不關心,而是如聖經教導的那樣以「愛人如己」之心對待外邦的中國人;比如,張坦原本可以憑藉個人的才華,在官場和商場青雲直上、呼風喚雨,卻被在貴州石門坎奉獻一生的宣教士伯格理的精神所感召,轉而研究石門坎並撰寫了第一部關於石門坎的著作《「窄門」前的石門坎》,繼而被身邊基督徒的生命所吸引,在辦公室開辦「尼哥底母查經班」,最終痛哭流涕地受洗歸主;再比如,不願在中共的奴役下生活的盧維溢,從香港移居加拿大,放棄工程師優厚的工作,從頭攻讀神學成為牧師,一邊牧養一家華人教會,一邊關注加拿大的政治社會議題,不因為自己是移民和少數族裔就自我封閉,在媒體上發表大量評論文章,以基於聖經的古典自由主義原則,批判以「政治正確」自居的福利國家和左派理論,體現了「順從神,而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之大智大勇。
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被光照的微塵,但我們有幸參與上帝偉大的拯救計劃。誠如《詩篇》中所說:「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他守誠實,直到永遠。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願這本訪談錄中的生命見證,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靈,讓更多在「正午的黑暗」中尋找光明的人們,找到生命中真正的「大光」。
余杰
2016 年1 月28 日
維吉尼亞蓋城不默齋
序—余杰:誰開了瞎子的眼睛?誰扶起被壓下的人?
我很喜歡舊約《詩篇》中的一段經文:「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詩八3-5 節)人,多麼卑微,又多麼高貴!2003 年我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每當外部的黑暗和內心的黑暗如青銅或黑鐵般來襲,這段經文總是能給我安慰、給我勇氣和智慧,讓我走出死蔭的幽谷,迎見燦爛的陽光。
從2009 年開始,我與同伴致力於撰寫「基督與生命」訪談系列,希望以此呈現當代華人...
目錄
序:誰開了瞎子的眼睛?誰扶起被壓下的人?/余杰
第 1 章 我們都是日光之下的微塵
—臺北禮賢會有福堂馮君藍牧師訪談
在牧師家庭中沉默地長大的孩子
在破碎的人生中尋求整全性的信仰
藝術家的敏感與牧者的心腸如何平衡?
用人物攝影展示基督教的人觀
第 2 章 基督徒理應成為捍衛人權的先鋒
—基督徒媒體人、人權活動家楊憲宏訪談
從我媽媽的信仰到我自己的信仰
醫生、記者與環保先驅
有異象的基督徒和有使命感的報人
究竟誰在「為人民服務」?
為什麼臺灣人要關心中國的人權議題?
第 3 章 上帝眷顧我們原住民
—布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白光勝牧師訪談
上帝為什麼讓我身體殘疾?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勝過珍珠
是麻煩製造者,還是希望工程師?
建造布農部落,就像建造諾亞方舟
第 4 章 出版業是搶奪靈魂的戰場
—橄欖華宣出版團隊總編輯金玉梅訪談
我很慶幸沒有趕上那個鐘鳴鼎食的時代
以優質的新聞引領臺灣邁向美好社會
文化出版是基督徒建造「山上之城」的使命之一
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師母」
第 5 章 和諧社會的根基是宗教信仰自由
—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鳳崗訪談
在六四後的絕望中走向基督信仰
「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學術之路
為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發聲
中國教會將在未來中國社會扮演何種角色?
第 6 章 牧者為什麼要撰寫社會評論?
—溫哥華華人基督教會主任牧師盧維溢訪談
「六四」的精神震盪是全職奉獻的轉捩點
牧者以愛和真理帶領教會前行
在世俗文化中堅持保守主義的寫作
永遠不放棄翻轉文化的「大使命」
第 7 章 從崇拜柏格理到順服上帝
—《「窄門」前的石門坎》作者張坦訪談
第 8 章 從醫治身體到拯救靈魂
—武漢下上堂教會黃磊牧師訪談
童年的恐懼和外科醫生的繁華
信主的傳奇和傳福音的恩賜
靈命的成長和「下上堂教會」的建立
愛人如己:災區事工、食物銀行、發起全國基督徒獻血日
序:誰開了瞎子的眼睛?誰扶起被壓下的人?/余杰
第 1 章 我們都是日光之下的微塵
—臺北禮賢會有福堂馮君藍牧師訪談
在牧師家庭中沉默地長大的孩子
在破碎的人生中尋求整全性的信仰
藝術家的敏感與牧者的心腸如何平衡?
用人物攝影展示基督教的人觀
第 2 章 基督徒理應成為捍衛人權的先鋒
—基督徒媒體人、人權活動家楊憲宏訪談
從我媽媽的信仰到我自己的信仰
醫生、記者與環保先驅
有異象的基督徒和有使命感的報人
究竟誰在「為人民服務」?
為什麼臺灣人要關心中國的人權議題?
第 3 章 上帝眷顧我們原住民
—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