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以開車做比喻,本書可以讓你更明白汽車的結構及機轉、更懂得如何選車,上路時碰到各種問題,也會知道該如何應變。
──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定價:NT$ 350
本商品已絕版
這是第一本由CBT實務工作者探討ACT模式,並將ACT融合至CBT的書。讀者不需要檢核CBT或ACT的假說和信念。CBT及ACT的組合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整合模式,而非荒謬的組合。這本書的ACT或CBT極少評論孰是孰非,而是相互了解,甚至相互合作。
本書幫助ACT實務工作者在理論與實務上整合CBT及ACT,超越形式技巧,進入功能的世界,並且進一步具備創新能力,以最有效、彈性的方式,幫助個案過著更有生命力的生活。
我們相信CBT及ACT實務工作者的相似處多於相異處。其中最大的相似處可能是對價值觀的看法。將ACT的方法與傳統的CBT整合是非常可行的。本書相當有價值之處,在於幫助讀者看到這些努力,並且讓你:
確認你在治療中使用的治療歷程
認知你在治療中過度重視及過度不重視的治療歷程
大大擴張你在治療中可使用的ACT及CBT理論上相合的技巧清單
擴張你創造新練習及隱喻的能力,以便在治療中使用
作者簡介:
約瑟夫.西亞諾契(Joseph V. Ciarrochi)
澳洲天主教大學正向心理學及教育研究所教授。他所發表的科學期刊論文已逾百篇,並有許多書籍出版。這些書籍涵括了日常生活的情緒智商、正念、接受及正向心理學。
安‧貝莉(Ann Bailey)
安‧貝莉碩士,資深臨床實務工作者及督導,曾因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及焦慮症的接受與承諾治療獲得公共心理衛生服務獎章。她的治療模式融合了接受與承諾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辯證行為治療。已參與合著四本ACT書籍。.
譯者簡介:
張本聖
現職: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經歷: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諮商心理組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東吳大學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台北榮總精神部臨床心理師、台北張老師中心專任張老師
學歷:美國艾默利大學心理學博士、密西根州立大學諮商碩士
專長領域:變態心理學、心理病理學、心理衡鑑、臨床心理治療、諮商理論與技術、情緒管理
我的諮商及心理治療經驗正好跟著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演化。21歲〜30歲,從義務張老師、專任張老師至台北榮總時期,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一波(後效管理、系統減敏法等)運用於心理諮商及治療;30歲〜60歲,從台北市立療養院、東吳諮商中心至東吳心理學系,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做為心理諮商、治療及教學的基礎。61歲開始,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三波(接受與承諾治療)進行心理諮商、治療及研究。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所使用的介入策略是相容的,只是哲學觀有差異。前兩波著重於病因的探討及症狀的減輕,第三波著重功能的增進。希望我自己、我的學生們及個案們的功能都能經由ACT而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名人推薦:
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以開車做比喻,本書可以讓你更明白汽車的結構及機轉、更懂得如何選車,上路時碰到各種問題,也會知道該如何應變。
──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定價:NT$ 350
本商品已絕版
這是第一本由CBT實務工作者探討ACT模式,並將ACT融合至CBT的書。讀者不需要檢核CBT或ACT的假說和信念。CBT及ACT的組合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整合模式,而非荒謬的組合。這本書的ACT或CBT極少評論孰是孰非,而是相互了解,甚至相互合作。
本書幫助ACT實務工作者在理論與實務上整合CBT及ACT,超越形式技巧,進入功能的世界,並且進一步具備創新能力,以最有效、彈性的方式,幫助個案過著更有生命力的生活。
我們相信CBT及ACT實務工作者的相似處多於相異處。其中最大的相似處可能是對價值觀的看法。將ACT的方法與傳統的CBT整合是非常可行的。本書相當有價值之處,在於幫助讀者看到這些努力,並且讓你:
確認你在治療中使用的治療歷程
認知你在治療中過度重視及過度不重視的治療歷程
大大擴張你在治療中可使用的ACT及CBT理論上相合的技巧清單
擴張你創造新練習及隱喻的能力,以便在治療中使用
作者簡介:
約瑟夫.西亞諾契(Joseph V. Ciarrochi)
澳洲天主教大學正向心理學及教育研究所教授。他所發表的科學期刊論文已逾百篇,並有許多書籍出版。這些書籍涵括了日常生活的情緒智商、正念、接受及正向心理學。
安‧貝莉(Ann Bailey)
安‧貝莉碩士,資深臨床實務工作者及督導,曾因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及焦慮症的接受與承諾治療獲得公共心理衛生服務獎章。她的治療模式融合了接受與承諾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辯證行為治療。已參與合著四本ACT書籍。.
譯者簡介:
張本聖
現職: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經歷: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諮商心理組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東吳大學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台北榮總精神部臨床心理師、台北張老師中心專任張老師
學歷:美國艾默利大學心理學博士、密西根州立大學諮商碩士
專長領域:變態心理學、心理病理學、心理衡鑑、臨床心理治療、諮商理論與技術、情緒管理
我的諮商及心理治療經驗正好跟著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演化。21歲〜30歲,從義務張老師、專任張老師至台北榮總時期,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一波(後效管理、系統減敏法等)運用於心理諮商及治療;30歲〜60歲,從台北市立療養院、東吳諮商中心至東吳心理學系,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做為心理諮商、治療及教學的基礎。61歲開始,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三波(接受與承諾治療)進行心理諮商、治療及研究。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所使用的介入策略是相容的,只是哲學觀有差異。前兩波著重於病因的探討及症狀的減輕,第三波著重功能的增進。希望我自己、我的學生們及個案們的功能都能經由ACT而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名人推薦:
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以開車做比喻,本書可以讓你更明白汽車的結構及機轉、更懂得如何選車,上路時碰到各種問題,也會知道該如何應變。
──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