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漫畫藝術奠基人物──豐子愷先生與香港文學的代表人物──小思老師一次超越時空的圖文交流。
‧ 作者明川精選豐子愷近九十篇的漫畫,按主題畫分成若干篇目,配以精彩的文字演繹,闡述畫家的弦外之音,同時聯繫當下的生活,讀來絕無隔膜。
「多少年來,對這本少作,依然有一種難言的偏愛。何況,引出這些文字的是豐子愷先生的漫畫,仍然滲透永恆的純樸與溫厚,靜靜如一泓碧翠,反照日月,萬物關情。我深知今夜故人不來,但我仍風中佇立,因為──我確信愛它的故人仍在世間。」──明川(小思老師)
作者簡介:
明川(盧瑋鑾),廣東番禺人,原名盧瑋鑾,另有筆名「小思」、「盧颿」等,香港近代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197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2002年退下教職,成立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並建立香港文學特藏。2003年獲香港教育學院第二屆「傑出教育家獎」,2010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2015年獲頒「終身成就獎」。著有《豐子愷漫畫選繹》、《承教小記》、《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香港文學散步》、《我思故鄉在》、《香港文化眾聲道(第一冊)》等。
豐子愷,浙江崇德人,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藝術教育家和翻譯家,同時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兒童文學大師。他是中國引進「漫畫」概念的第一人,其漫畫作品多以兒童為題材,富有童趣,並反映社會現實。著有《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譯有《初戀》、《獵人筆記》、《苦悶的象徵》、《源氏物語》等,另有《豐子愷漫畫全集》等作品。
章節試閱
作者跋
草青人遠,一流冷澗。……
這集子裡的文字,是一九七○年開始刊登在《中國學生周報》上的。那時曾有一宗心願:要把豐先生的每一幅漫畫配上文字。就這樣,每星期寫一篇,寫了兩年多。後來,因事忙停頓了,想不到這一停,從此便無法再有續寫的心情。也罷!就讓它這樣成集,刻記著那宗未完的心願,和那段時間內我的思想感情。
最後,更謝謝為此集子操心費時的許多朋友。
明川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再跋
二十年後重看這本書,心情十分矛盾,既覺得它很蒼老,又覺得它很稚嫩。
二十年來,香港變化很大,人的心思、感情也改變不少。讀者作者恐怕都已不慣這種迂迴婉轉的老筆法──在風中月下踱步沉思的日子,太古老!一切追求快速跳躍,講究即時效應,忘記過去,不想未來,憐取眼前人,也不過捕捉莫名的剎那快感,這是香港生活寫照。作為不離不棄的香港人,我已學會了從多種角度去衡量一切人和事,不覺間已懂配合都市節奏,調整了自己的感情。從好處看,可以說是成熟老練了,從壞處看,卻是天真不再。驀然回首,才驚覺自己的心境,曾經如此美麗過。正因這樣,多少年來,我對這本少作,依然有一種難言的偏愛。何況,引出這些文字的是豐子愷先生的漫畫,仍然滲透永恆的純樸與溫厚,靜靜如一泓碧翠,反照日月,萬物關情。也許,看慣舞動出格連環畫的人,會笑它的凝定姿態,但這並不妨礙畫家赤子之心的牽繫。
九十年代的都市人,誰還會愛它?
會不會?有人在公務之餘,春秋歲月裡,偶爾在風中月下踱一回方步?有人在極其世故的人事匆匆後,稍一回頭,看看曾經稚嫩而溫婉的面容?有人在對歡笑顏晃動中,突然記起最愛的憂傷眼神?或者,甚麼都不是,只是一次機緣巧合,它有一兩句話中了你的意。
為了這樣,我下定決心,讓它重現色相。三聯書店願意出版,並請得豐一吟女士題簽及書名,上好的紙,精美的印刷,熱心人的協助,成全了它。
我深知今夜故人不來,但我仍風中佇立,因為──我確信愛它的故人仍在世間。
一九九一年元月於香江
三跋
一晃二十五年,我總以為一九九一年寫的〈再跋〉已寫盡心中話了。
今回香港修訂第五版,編輯說改了封面,不如再寫一跋以記,遂應之。
重讀此書,翻到最後一畫一文,忽生感觸。
自二○一五年八月七日般咸道四株細葉榕牆樹被政府一夜間斬首後,我幾乎每週去看殘餘樹身一次。只見斷處綠葉蓬蓬,最初誤為本葉,頓覺果然「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息」。經香港大學詹志勇教授解釋:那是叫水橫枝,若生長進度良好,多年後可變成小樹,但石牆樹絕不會回復原狀。
水橫枝,雖嶺南名物,我卻一向並不留意。禁不住查一查典故。
原來「橫枝」乃佛家語。指非傳衣缽嫡系。語出《景德傳燈錄‧僧璨大師》。蘇軾詩:「叢林真百丈,法嗣有橫枝。」有注「禪宇之法嗣,而禪家旁出,謂之橫枝。」
再查魯迅行事:一九二七年他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四月十五日,國民黨派軍警到中山大學緝捕學生,魯迅出面勸校方保護學生無效,於四月二十一日正式向中大提出辭職,五月一日寫成〈《朝花夕拾》小引〉,文中忽然有小段水橫枝的描述。魯迅筆下,字裡行間自有玄機,前文後理,不容忽視。現抄錄如下:
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細讀幾回,彷彿有些聯想,也算離奇和蕪雜。
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息,生出的是水橫枝,再不是細葉榕了。
水橫枝就水橫枝吧!我仍把她看成是被斬大樹的一體。仍誠心默禱:生機不息。
明川
二○一六年四月六日
作者跋
草青人遠,一流冷澗。……
這集子裡的文字,是一九七○年開始刊登在《中國學生周報》上的。那時曾有一宗心願:要把豐先生的每一幅漫畫配上文字。就這樣,每星期寫一篇,寫了兩年多。後來,因事忙停頓了,想不到這一停,從此便無法再有續寫的心情。也罷!就讓它這樣成集,刻記著那宗未完的心願,和那段時間內我的思想感情。
最後,更謝謝為此集子操心費時的許多朋友。
明川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再跋
二十年後重看這本書,心情十分矛盾,既覺得它很蒼老,又覺得它很稚嫩。
二十年來,香港變化很大,人的心思、感情...
作者序
香山亞黃序
子愷先生的散文很好,就是不曾為自己的漫畫寫過文字,也許他以為畫裡的意境,毋須文字說明吧。但意境的傳達,引起讀者共鳴時,其實也有相異之處的;不過這「相異」是二重奏,是和諧,不是衝突。
明川先生心儀子愷,讀他的畫,自然另有領悟更深的一面,於是他們的畫作與文字,相隔幾個年代,仍能氣息互相呼應;明川一字一句深深投入畫裡,子愷的天地越見敞闊了。
我們說子愷的畫,是沾著家鄉泥土芬芳的蘆葦,明川的文字,則好比是依在蘆葦上清晨的露珠。小冊子的每一頁是如此清朗,難得的是,畫與文字融洽處,並且為我們尋回一份失去的古樸感情。
古樸的感情,太遠。可喜如今又可展卷細嚼。
一九七五年八月
孫淡寧序
漫畫是大眾的語言,能突破時空,流傳永遠。
漫畫的價值,是給人以深透的影響力,而不是一剎那的感受。
在中國,豐子愷先生是最有影響力的漫畫家。
豐先生是位泥土味極濃的長者,愛國者、愛人,更愛小孩子、愛大自然、愛和平,總之,畫筆中的每一滴墨,都是濃得化不開的愛,我們欣賞他的漫畫,必須凝神透視畫中境界,才能瞭解他的用筆。
豐先生的漫畫,在抗戰期中發揮了很大的力量,初時,只是低沉帶些兒哀傷,如「停杯投筋不能食」和「五卅之歌」,只是寫出當時國人的憂慮和鬱悶。後來,抗戰在血淚中進行,豐先生開始用杯份筆觸控訴敵人瘋狂的屠殺,「轟炸」兩圖,就是其中之一。同時,更以革命先烈精神來鼓勵年輕一代;為國家、為民族,縱或有所犧牲,也毋須頹喪或恐懼。他告訴青年們:「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息,春來怒抽條,氣象何蓬勃。」中國是大樹,雖遭砍伐,也動不了她的根。
豐先生最疼愛小孩子,也最瞭解小孩子,他把小孩子的真和美留在紙上,給成人們追憶埋葬的童年,可能驀然記起:自己也曾有過純潔無邪的年代。
豐先生對貧富懸殊社會,懷有極深的反感,他經常描寫窮苦人家的生活,且認為貧窮對小孩子是最不公平的,其中有幅「貧民窟之冬」,是畫一個小小的孩子,穿著件大人的短棉襖,像一件大長袍,雙手吊在又寬又長的衣袖裡,這是最令人心酸的。還有一幅「再見」,畫著學校放學時情景,一個小孩子走進私家汽車,和另一個提著飯盒的小同學互道「再見」。他的意思是:愛與平等是人類的天性,造成階級觀念的成人,應該反省。
還有,我們必須認識:豐先生是一位尊重生命的哲人,他認為萬物都有生存的權利,殺生是違反人性的行為,他畫一幅開沙甸魚罐頭的畫,題為「開棺」,畫一頭將屠宰的牛,望著主人流淚,題為「告別」,這都能令人內心震撼。
附有明川小雯的《豐子愷漫畫選繹》即將付印,要我寫幾句話。我想說的話太多,且暫藉此幾百字,遙祝豐先生福壽康寧,永無災難!
寫在《豐子愷漫畫選繹》出版前夕
話當年──再版代序(豐一吟)
為一幅幅漫畫撰文解釋,將照著出版,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形式。據撰文者本人說,是仿效我父親《護生畫集》的方法。但《護生畫集》是先有文,據文作畫並書寫;本書則相反,先有畫,據畫作文以解釋,倒也新穎別緻。
做這項工作,必須是對漫畫及其作者有過深刻研究才行。明川自幼即酷愛我父親的作品,一九七三年曾在日本作過有關我父親作品的專題演講。一九七五年上半年她與我父親通過信,並把從日本購得的我父親喜愛的畫家竹久夢二的畫冊《出帆》寄贈給他。父親深感喜悅,曾稱明川為「知音者」。明川在給父親的信中附了《門前溪一髮,我作五湖看》、《中庭樹老閱人多》圖文對照的二頁(見本書第十四─十五、十八─十九頁)。記得當時父親看了前一幅的解釋,點點頭說:「解釋得不錯啊!」看來他那時處世的心情是與這一畫一文的內容相合拍的,否則,很難設想在這漫長的八年中,他如何找到慰藉。
《選繹》問世時,孫淡寧女士(她是我大姐──漫畫中的阿寶──幼年時的朋友)還在序言中遙祝我父親福壽康寧,永無災難。這顯然是愛讀我父親作品的一切人的願望。可是噩耗來遲,其實他當時已經不在人世了。
今天《選繹》再版,明川要我寫幾句話作為紀念。我於漫畫、文學創作都是外行。我就記憶所及,引用了父親當年的這句評語,此外似乎就無須再由我這外行人來囉嗦一番了。
一九七九年九月於上海
香山亞黃序
子愷先生的散文很好,就是不曾為自己的漫畫寫過文字,也許他以為畫裡的意境,毋須文字說明吧。但意境的傳達,引起讀者共鳴時,其實也有相異之處的;不過這「相異」是二重奏,是和諧,不是衝突。
明川先生心儀子愷,讀他的畫,自然另有領悟更深的一面,於是他們的畫作與文字,相隔幾個年代,仍能氣息互相呼應;明川一字一句深深投入畫裡,子愷的天地越見敞闊了。
我們說子愷的畫,是沾著家鄉泥土芬芳的蘆葦,明川的文字,則好比是依在蘆葦上清晨的露珠。小冊子的每一頁是如此清朗,難得的是,畫與文字融洽處,並...
目錄
香山亞黃序
孫淡寧序
話當年──再版代序(豐一吟)
古詩今畫‧三十四篇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草草杯盤供語笑。昏昏燈火話平生
寒食近也。且住為佳
煨芋如拳勸客嘗
青山箇箇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門前溪一髮。我作五湖看
我見青山都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中庭樹老閱人多
溪加老婦閒無事。落日呼歸白鼻豚
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翠拂行人首
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首弄生綃白紈扇。扇手一時如玉
月上柳梢頭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幾人相憶在江樓
欄干私倚處。遙見月華生
綉簾一點月窺人
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臥看牽牛織女星
啣泥帶得落花歸
幸有我來山未孤
客來不用几席。共享千年樹根
一枝紅杏出牆來
有酒有酒。閒飲東牕
郎騎竹馬來
海棠軒外石欄邊。有風箏吹落
柳邊人歇待船歸
櫻桃豌豆分兒女。草草春風又一年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
努力借春華
唯有君家老松樹。春風來似未曾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
兒童相‧二十九篇
獨坐
開箱子
搬櫈‧脫鞋
小夢
「糖湯」
眠兒歌
十二歲與五歲
花生米不滿足
亡兒
被寫生的時候(瞻瞻三歲)
穿了爸爸的衣服
瞻瞻的夢 第一夜
瞻瞻的夢 第二夜
瞻瞻的夢 第三、第四夜
瞻瞻的腳踏車,瞻瞻的黃包車
Broken Heart
爸爸不在家的時候
爸爸還不來
軟軟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寶姊姊做媒人
我家之冬
嘗試
?!
罷工
快活的勞動者
受傷
爸爸耳朵裏一枝鉛筆
建築的起源
「要!」
小旅行
學生相‧八篇
靈肉戰爭
用功
某種教師
不易忘記的生字
大考期內
不平發洩處
除夜 其二
民間相‧一篇
春到人間
都市相‧兩篇
都市之音
除夜(今夜兩歲,明朝三歲。)
戰時相‧十五篇
戰地之春
擒賊先擒王
腰下防身劍 摩挲日幾回
擬隨斗柄獨迴天
國中生女盡如花
停杯投筋不能食
摧殘文化
轟炸 一
轟炸 二
倉皇
戰後
東鄰弔罷西鄰賀
五卅之歌
散沙團結,可以禦敵
大樹被斬伐。生機並不息。春來怒抽條。氣象何蓬勃
作者跋
再跋
三跋
香山亞黃序
孫淡寧序
話當年──再版代序(豐一吟)
古詩今畫‧三十四篇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草草杯盤供語笑。昏昏燈火話平生
寒食近也。且住為佳
煨芋如拳勸客嘗
青山箇箇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門前溪一髮。我作五湖看
我見青山都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中庭樹老閱人多
溪加老婦閒無事。落日呼歸白鼻豚
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翠拂行人首
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首弄生綃白紈扇。扇手一時如玉
月上柳梢頭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