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偉大的理論,都必須通過真實人生的驗證;
再難解的人性,在心理學實驗之下都昭然若揭!★「這是一本把學術研究生活化、普及化、沒有時效性、值得自己也不斷去實驗與實踐的書。這不但是一本心理學的科普書,也是一本能幫助自己做好情緒管理的書。」──畢竹筠
本書收錄了八十餘則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通過這些妙趣橫生的實驗讓讀者發現人們行為背後受到一些奇妙的心理規律所支配的;進而發現,生活中那麼多的道理都有據可依。
作者簡介:
田秋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目前任職於心理諮商機構。
畢竹筠
「優勢潛能發展中心」的諮詢分析師,多年擔任台北市私立華興中學家長「正向能量提升」讀書會的講師。是「跳痛作家」劉軒的三阿姨。在孩子潛能發展、情緒管理、親子溝通、心靈成長、成功經驗連結、思考與表達上都有創新獨到的見解和方法,幫助很多人走出困境。
個人部落格:快樂聊天室,http://happychattingroom.blogspot.tw/
粉絲專頁:優勢潛能發展中心(設立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畢竹筠
創造雙贏、多贏的局面
心理學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心理學家們試圖從精神、認知、行為、腦神經科學、醫學等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探討人的心理發展與狀態,然後作出理論,以運用在經營管理、教育培訓、情緒諮商、人際關係、健康保健、社會變革、政治運作等領域中。心理學派別很多,成立、研究、實驗的基本目的,就是期望能夠透過各種方法來了解人的心理變化軌跡,來認識自己、理解他人、調節情緒、提升教育與生活品質。
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學」三個字,馬上覺得是學術專有名詞,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看到相關的書籍又恐怕自己讀不懂而卻步。這一本書的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方法,把多年來各家各派所做的「經典心理學實驗」整理出來,讓讀者們知道從這些實驗中所證明出的「心理規律」是什麼,並且以「生活啟示」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可以從實驗與規律中省思與自我提升。讓讀者們因此會了解自己和他人所有言語、行為的背後都是有心理因素的。有很多事、很多話、很多動作,我們以為是自然而然就發生了,其實那些言語、行為都是受到不同心理規律所影響的。
我們每天的生活模式、言行舉止、情緒健康,都呈現出我們這個人的心理狀態,像「心情不好,身體就容易生病」、「心裡有委屈,一定要說出來」、「下班了,別把壞情緒帶回家」、「好情緒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心理實驗、有心理規律、有生活啟示,閱讀後會發現這些和我們的人生是息息相關的。情緒紓解了、困擾想開了、心情輕鬆了,健康、態度、說話的口氣都會不一樣,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我們自己和孩子的學習方式、努力過程、進步程度,都顯現出我們是否了解大腦的運作功能,進而影響著我們學習時的心理狀態,「你一次能記住多少事」、「學完知識,要趕緊複習」、「聽說讀寫,一樣也不能少」、「靈感靠等不靠催」,有心理實驗、有心理規律、有生活啟示,閱讀後會發現這些和我們以及孩子們的整體學習是息息相關的,方法用對了、障礙克服了、心情愉快了,自信、能力、學習態度都會不一樣,學習成果就展現出來了。
和這本書結緣是為了幫家長讀書會找書,想找一本內容豐富、容易閱讀、值得重複翻閱的心理學的書。找到之後我經常選用這本書,家長們很喜歡,他們可以從心理層面去認識自己、了解孩子、運用方法,使親子互動更為流暢;我也常推薦這本書給朋友,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自己、了解家人、了解朋友、了解同事,使人際關係更加圓融、處理事情更加順利。溝通是可以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出版社第一版的最後幾本書都在我這裡了,很高興知道要再版,在此推薦給大家,這是一本把學術研究生活化、普及化、沒有時效性、值得自己也不斷去實驗與實踐的書。這不但是一本心理學的科普書,也是一本能幫自己做好情緒管理的書。
名人推薦:推薦序/畢竹筠
創造雙贏、多贏的局面
心理學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心理學家們試圖從精神、認知、行為、腦神經科學、醫學等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探討人的心理發展與狀態,然後作出理論,以運用在經營管理、教育培訓、情緒諮商、人際關係、健康保健、社會變革、政治運作等領域中。心理學派別很多,成立、研究、實驗的基本目的,就是期望能夠透過各種方法來了解人的心理變化軌跡,來認識自己、理解他人、調節情緒、提升教育與生活品質。
很多人一聽到「心理學」三個字,馬上覺得是學術專有名詞,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看到相關的...
章節試閱
「我就知道我做不成」──自我妨礙實驗──
【心理實驗】
心理研究者曾經找美國杜克大學的學生做被試者,讓學生做一些比較有難度的智力測驗題。被試者回答之後,研究者告訴被試者說:「你是目前為止得分最高的學生。」然後告訴他,下面還有題目要回答。但是在回答這些題之前要服用一些藥物,並告訴學生,一種藥是有助於智力活動的,而另一種則會阻礙智力活動。其實,這些所謂的藥物都是無害的安慰劑。
實驗結果是:大多數學生選擇吃後一種藥丸。
心理規律
研究者認為:多數學生選擇吃後一種藥丸的原因是,他們都想為下面答題可能出現的失敗留下藉口:即使題目答得不好,也可以歸因為是藥物影響;而如果答得好,更可說明自己的智力水準高。
由這個實驗,心理學提出了「自我妨礙」的概念。「自我妨礙」就是人們為自己製造障礙和藉口,以便在自己表現不佳的時候避免自責。
正如威廉‧詹姆斯在他的《心理學原理》所說的:「沒有嘗試就不會失敗;沒有失敗就不會有羞恥感。」自我妨礙行為,正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信心和自尊。
為什麼非要等到最後一天才交作業?──最後通牒實驗
【心理實驗】
曾有教育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小學生閱讀一篇課文。第一次不規定時間,全班學生用了八分鐘才完成。第二次規定五分鐘必須讀完,結果全班同學用不到五分鐘都讀完了。
心理規律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心理特點:對於不需要馬上完成的任務,習慣於在最後期限即將到來時才去努力完成。這種習慣反映了人類拖拉的傾向,即在從事一些活動時總覺得準備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況下,例如不允許繼續準備或已到了規定的時間,基本上也能完成任務。這叫做「最後通牒效應」。
【生活啟示】
一九九八到一九九九賽季,美國NBA球隊的老闆和球員圍繞著新合約,產生了巨大的衝突。這場勞資糾紛致使NBA一度停辦,球員和老闆們談判了將近六個月,彼此都損失了大筆的金錢。最終,資方下了「最後通牒」,才解決了衝突,促使雙方達成協定。
可以看出,如果沒有「最後通牒」的作用,這件事還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
生活中有許多類似的情況。劉小姐是一位市場活動主管,獨自負責公司的促銷活動。她做工作總是有這樣的特點:如果有五天時間來籌備活動,前四天她總是心不在焉;而到了第五天「大限逼近」,她才像像瘋了一樣聯絡商場、備貨、急聘促銷員,往往到了最後一秒鐘,她才搞定所有的事情,讓懸著的心放下。
那麼,人們為什麼做事喜歡拖拉呢?
許多拖拉者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認為在重大壓力之下會表現得更出色。許多人說:「我總是故意把事情拖延到最後一分鐘,因為我喜歡在壓力下工作。只有當截止日期臨近的時候,我才能夠達到最高的效率,那樣我就會花費更少時間,並產生更好的創意。我不會因為拖拉而受損失,反而會更高效!」
其實這是自欺欺人。心理專家指出,在壓力下人們的表現只會更差,而不會更好。著名作家金庸就曾表示,對自己在交稿壓力下產生的作品感到不滿,因為覺得那些作品沒有發揮出他應有的水準。
拖延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艾克森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輪在阿拉斯加觸礁,原油大量洩漏,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但艾克森公司卻遲遲沒有做出外界所期待的反應,以致引發了一場「反艾克森運動」,甚至驚動了當時的布希總統。艾克森公司形象嚴重受損。
優秀的工作者做事從不拖延。他們不會把今天該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完成,現在該打的電話拖延到一兩個小時後才打,這個月該完成的報表拖延到下個月,這個季度該達到的經營計劃要等到下個季度……在日常的工作中,他們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在上司交辦工作的時候,他們只有兩個回答,一個是「是的,我立刻去做」!另一個是「對不起,這件事我幹不了」!能做就立刻去做,不能做就立刻說出自己不能做。
要想避免拖延的習慣,我們需要在以下幾方面改變自己:
1.要學會面對不愉快的工作。其實,當你真正去做那些你原本認為很糟糕、很無聊的工作時,或許你能意外地發現一些樂趣。而「視而不見」的態度不但不會使它們消失,通常會讓問題變得更複雜。
2.把大工作分成許多小工作。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工作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你會發現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這會增強你的信心。
3.調整你的心情。將心情調整到有利狀態後,再去做你在一般狀態下不願意做的事。應該學會一種到兩種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它會讓你更有效率更有熱情地生活,並且克服拖延。
4.列出完成某事的好處。先列出做這件事帶來的好處,再列出因懶惰而拖延所引起的壞處。這種方式有助於產生做事的熱忱,而且,它還可以成為你衡量是否值得做一件事的標準。
5.獎勵自己。自我的認同是很重要的。在不斷地自我獎勵中,你會獲取自信和完成更困難任務的勇氣。同時你會發現,以前所拖延的任務不過是個紙老虎。
「我就知道我做不成」──自我妨礙實驗──
【心理實驗】
心理研究者曾經找美國杜克大學的學生做被試者,讓學生做一些比較有難度的智力測驗題。被試者回答之後,研究者告訴被試者說:「你是目前為止得分最高的學生。」然後告訴他,下面還有題目要回答。但是在回答這些題之前要服用一些藥物,並告訴學生,一種藥是有助於智力活動的,而另一種則會阻礙智力活動。其實,這些所謂的藥物都是無害的安慰劑。
實驗結果是:大多數學生選擇吃後一種藥丸。
心理規律
研究者認為:多數學生選擇吃後一種藥丸的原因是,他們都想為下面答題可能出現...
作者序
前 言/田 秋
談到心理學,不少人會覺得這個詞很專業,給人有距離感,其實仔細想想,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與心理學息息相關。心理學不僅是我們生活的調味品,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學的科學領域已深入到每個人的生命之中,哪裡有人,哪裡就會有心理學。
心理學這門神奇的學科,可以讓你理解世間萬象的本質,看透人生的真諦。也許你想學習心理學知識,但是大部頭的教材卻讓你望而生畏;也許你想瞭解心理學實驗,但是資料、符號和公式卻讓你只能退避三舍;也許你想找到一本讓你在輕鬆閱讀中瞭解心理學知識、洞察近現代心理學發展軌跡,揭示人類行為背後心理秘密的書,那麼,本書正符合你的需要。
本書是一本心理學知識的通俗趣味讀物,收錄了四十多個最著名的關於心理學研究的實驗,涉及心理學的各個方面。透過這些妙趣橫生的實驗,你會知道,人們行為背後是受到一些奇妙的心理規律所支配的;你也會發現,生活中那麼多的道理都是有據可依的。
閱讀本書,既可以得到心理的愉悅,瞭解到心理學基本知識,理解各種心理現象,也可以品味到許多生活的道理。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你能將這些心理學法則銘記於心,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提高智慧、激發潛能、洞察人性、影響他人等方面,做到更加遊刃有餘,心想事成。
前 言/田 秋
談到心理學,不少人會覺得這個詞很專業,給人有距離感,其實仔細想想,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與心理學息息相關。心理學不僅是我們生活的調味品,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學的科學領域已深入到每個人的生命之中,哪裡有人,哪裡就會有心理學。
心理學這門神奇的學科,可以讓你理解世間萬象的本質,看透人生的真諦。也許你想學習心理學知識,但是大部頭的教材卻讓你望而生畏;也許你想瞭解心理學實驗,但是資料、符號和公式卻讓你只能退避三舍;也許你想找到一本讓你在輕鬆閱讀中瞭解心理學知識、洞察近現...
目錄
心情篇
1.心情不好,身體就容易得病──壞情緒實驗
2.心裡有委屈,一定要說出來──宣洩實驗
3.愛,從皮膚傳到心裡──皮膚饑餓實驗
4.嚐嚐「酸葡萄」和「甜檸檬」吧!──自我安慰實驗
5.下班了,別把壞情緒帶回家──情緒感染實驗
6.沒有那麼多人注意你──探照燈效應實驗
7.連續殺人案的背後──挫折實驗
8.手邊有刀,就更容易殺人──武器效應實驗
9.表情可以左右你的心情──具身化效應實驗
10.是什麼誘發你吃過多的食物?──進食實驗
11.別以為大學生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期望與失望實驗
12.肚子痛的時候,你高興得起來嗎?──生物狀態實驗
13.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裝修房子?──環境實驗
14.為什麼一看到麥當勞就開心?──條件反射實驗
15.好情緒能營造工作高效率──心情影響行為實驗
16.SARS期間,為何沒得病也鬱悶?──感覺剝奪實驗
17.水能洗掉內心的罪惡嗎?──水心理實驗
智慧篇
1.開車時為何不能打手機?──注意選擇性實驗
2.你一次能記住多少事?──記憶組塊實驗
3.學完知識,要趕緊鞏固──及時溫習實驗
4.聽、說、讀、寫,一樣也不能少──感官協同實驗
5.靈感靠「等」不靠「催」──醞釀靈感實驗
6.說一說,理解就更深了──思維外化實驗
7.為何看外國電影能促進學外語?──自我參照效應實驗
8.「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思維框架實驗
9.何必一下子做到底──紫格尼克效應實驗
10.試吃的口味越多越好嗎?──選擇適度實驗
11.你能想出迴紋針有幾種用途?──工具的刻板印象實驗
12.你的眼睛經常會欺騙你──有限理性實驗
13.自己擲的骰子就比別人更準嗎?──控制錯覺實驗
潛能篇
1.砌磚,還是蓋大教堂?──成就動機實驗
2.馬拉松冠軍的秘密──可見目標實驗
3.「我就知道我做不成」──自我妨礙實驗
4.朋友當了官,為何就疏遠你?──角色認同實驗
5.有人在場,你會更來勁嗎?──社會促進實驗
6.我們90%的行為都是習慣──習慣實驗
7.怎樣促使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普雷馬克實驗
8.新兵投彈為什麼會投到自己身邊?──恐懼實驗
9.選定了,就別再患得患失──職務評估實驗
10.為什麼非要等到最後一天才交作業?──最後通牒實驗
11.「放長線釣大魚」的耐心──延宕滿足實驗
12.為什麼有的人容易自暴自棄?──習得性無助實驗
13.憑藉想像,也可以增加熟練度──想像投籃實驗
14.我怎麼總是懷才不遇呢?──拔高自己實驗
控制篇
1.誰說小官不是官?──尊重需求實驗
2.為何成功者要感謝貴人?──互惠實驗
3.麥可死了,歌迷為何自殺?──光環效應實驗
4.權力必須受到相對制約──權力膨脹實驗
5.騙子為何要靠椿腳?──從眾實驗
6.周圍人是你的「染缸」──鄰近效應實驗
7.為何非法組織會有人相信?──權威效應實驗
8.你的名氣價值百萬──名人效應實驗
9.和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個人空間實驗
10.挑不出毛病的人不可愛──小缺點實驗
11.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競爭優勢效應實驗
12.最初打下烙印,最後留下餘韻──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實驗
13.胖子較樂觀而瘦子小心眼嗎?──刻板印象實驗
14.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叛逆心理實驗
15.「我還能用誰的心去體會?」──投射效應實驗
16.當柯林頓摸鼻子──身體語言實驗
17.流言的心理暗示效應──傳播扭曲實驗
18.當心破壞行為的「星星之火」──破窗效應實驗
19.路見不平,是否出手?──冷漠旁觀實驗
20.誰規定「男兒有淚不輕彈」?──性別角色實驗
21.飯店裝修成什麼顏色生意好?──色彩實驗
影響篇
1.說你OK,你就真的得第一──心理暗示實驗
2.「你一定會有出息」──羅森塔爾實驗
3.「那個喜歡我的人很可愛……」──互悅實驗
4.漲薪資了,為什麼員工還要走?──德西實驗
5.「您穿上試試,不買也沒關係」──登門檻效應實驗
6.老王賣瓜還是自暴家醜?──單面和雙面宣傳實驗
7.煽情,還是不煽情?──情感與理性宣傳實驗
8.業績不理想,差在哪裡?──回饋效應實驗
9.「中獎了要請客哦!」──好心情實驗
10.說了不做,自打嘴巴──承諾效應實驗
11.怎樣把敵人變成朋友?──凝聚力實驗
12.為什麼人們能接受不斷高漲的房價?──大小刺激實驗
13.寧讓人驚喜,不讓人失望──欲揚先抑實驗
14.人管人不如制度管人──團隊公約實驗
15.為何生產效率提高了?──社會懈怠實驗
16.給員工一點自主性──自主控制實驗
17.倫敦奧運英國屢創佳績──主場優勢實驗
18.搬走會議室的椅子──站著開會實驗
19.夫妻臉是怎麼形成的?──變色龍實驗
20.談戀愛,就帶她去玩雲霄飛車──危橋約會實驗
心情篇
1.心情不好,身體就容易得病──壞情緒實驗
2.心裡有委屈,一定要說出來──宣洩實驗
3.愛,從皮膚傳到心裡──皮膚饑餓實驗
4.嚐嚐「酸葡萄」和「甜檸檬」吧!──自我安慰實驗
5.下班了,別把壞情緒帶回家──情緒感染實驗
6.沒有那麼多人注意你──探照燈效應實驗
7.連續殺人案的背後──挫折實驗
8.手邊有刀,就更容易殺人──武器效應實驗
9.表情可以左右你的心情──具身化效應實驗
10.是什麼誘發你吃過多的食物?──進食實驗
11.別以為大學生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期望與失望實驗
12.肚子痛的時候,你高興得起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