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就是最棒的醫生!
跟著韓國名醫這樣做,感冒、發燒、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自然」就會好!韓國教保文庫、Yes24網路書店讀者★★★★好評見證!
不吃藥,養出孩子的自癒力!
發燒吃退燒藥、感冒吃感冒藥、過敏吃類固醇……一看到孩子有任何不舒服,媽媽們往往就緊張地立刻帶孩子看醫生、吃藥,希望盡快治好孩子的病痛,但有三十年行醫經驗的韓國權威中醫金孝珍認為,真正需要治療的其實是孩子因為誤用、濫用藥物而引起的「自然治癒功能麻痺症」!
孩子天生就有自然的治癒力,卻被過多的藥物壓抑住,造成怎麼吃藥都治不好。所以比起急著餵孩子吃藥,媽媽應該先觀察孩子究竟是真的不舒服,還只是「看起來不舒服」。金醫師在本書中便針對孩子的各種常見症狀,提供了簡易的家庭護理療法,例如孩子發燒時,可以用濕毛巾擦拭的自然退燒法;面對鼻炎和中耳炎,則可以觀察孩子的食慾和大小便,採取足浴或高溫蒸氣療法,其他無論是嘔吐、腹瀉或肚子痛、腸胃炎,金醫師都詳細列出判斷的標準和改善的方式,而像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棘手症狀,金醫師則是追溯疾病的起因,提供具體的改善做法。除此之外,金醫師也剖析了各種疫苗的優缺點,並教導父母如何製作孩子的副食品,讓孩子從小打造強健的消化系統。
在用藥普遍的現代社會,藥物往往成為父母的安慰劑,想要找回孩子的自癒力,就要讓孩子適當地吃、適當地運動,保持輕鬆的心情,提升免疫力,才能讓他們更強壯、更健康地成長!
作者簡介:
金孝珍
經營中醫診所長達三十年的資深中醫師。
家裡經營藥局,母親從小就灌輸她「用藥必須慎重再慎重,否則藥就會變成毒」的觀念,因此她連提神飲料都不曾喝過。
1987年自慶熙大學中醫學系畢業後,「怎麼做才能在使用最少藥物或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將病治好」成為她終生的行醫理念。她有四個孩子,每當孩子生病時,無論是退燒藥、消炎藥還是抗生素,都從來沒用過,而是靠孩子自己的免疫力讓身體自然痊癒。
她將老師無為堂先生的教誨「生病的地方雖然是身體,但疾病卻來自生活與心靈」銘記在心,問診時總是特別關注病患的生活與心理問題。金醫師並經常透過各種場合、演講與經營育兒部落格,將自身的知識與經驗跟所有媽媽分享,深獲韓國媽媽們的推崇與信賴。
「不用藥養孩子」部落格:cafe.naver.com/sahlimchildcare
譯者簡介:
楊琬茹
畢業於政治大學韓文系,現為兼職譯者。成為譯者一陣子後才發現,翻譯就是「自我放逐與自我督促」、「自我懷疑與自我肯定」的輪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就能有足夠的能力脫離這種矛盾迴圈,同時也感謝在翻譯這條路上提供協助的同儕與前輩。
●【真健康】官網:www.crown.tw/book/health
章節試閱
父母是最棒的醫生
有時我會在診所詢問患者:
「到目前為止,你曾經和自己的身體分開過嗎?」
如果沒有過靈魂出竅的經驗的話,這個問題應該不會有人回答「有」才對。
我們有時候會用「我和他相處的時間可久了」這句話來表現自己最懂對方,還有做生意的店家也常會用「第幾代」的方式來誇耀傳統。
我們的父母有父母,父母的父母也還有父母,換句話說,我們若把身為父母這件事和宣稱自己是創始店家的商家比較的話,我們都有著第三代、第五代這種幾乎連名片都無法出示完的悠遠傳統。
愈是以悠久的傳統為豪,就意味著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獨特能力;以食物店家來說的話,就代表有與生俱來的手藝。不過,由於我們的基因已經傳承太久了,久到連第幾代都計算不出來,而這也顯然意味著,我們成為父母所需要的能力都是與生俱來的。
假如各位在繪畫、彈鋼琴或是製作某種東西上展現出與生俱來的天賦,那麼「做為父母的才能」就是比那些卓越的天賦還要更卓越、更長久的天生才能,因為那正是人類從最初到現在流傳最久的基因。
不管是來看診的人還是網路部落格上認識的人,若遇到的是爸爸媽媽們,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大聲斥責他們「拜託稍微理性一點~!」或是讓他們領悟到自己有多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久前診所曾經發生過一件荒謬的事情。一對父母帶著看起來很健康的孩子來到診所接受診治,臉上全被驚慌的神情籠罩著。
了解緣由之後,才知道他們在春節前去做了嬰幼兒的健康檢查,聽了醫生說孩子的狀態有點異常的診斷後,又追加做了好幾項檢查。檢查過程中,心電圖上顯示了心律不整及異常緊張的徵兆,醫生於是對孩子的母親說出:「這種情形的話,小孩子什麼時候死掉都不奇怪。」這有如晴天霹靂的宣告。
因為這件事情,媽媽一直沉浸在孩子不知何時會突然從眼前消失的不安感之中,就連年節到了,也沒有去婆家和娘家拜訪,整天以淚洗面,只顧著照看小孩。
於是我在把脈之前,先問了媽媽幾個簡單的問題。
「孩子在吃飯、睡覺、排泄上有什麼特別奇怪的地方嗎?」
「沒有,就我看來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孩子一直都有好好吃東西,大小便順暢,平常也都玩得很開心。」
「那麼曾經因為什麼特別的疾病住院治療過嗎?如果沒治療的話,曾經出現過什麼奇怪的症狀嗎?」
「我印象中都沒有,只是因為太好動了比較難管教而已。」
我接著說:
「媽媽,就算沒檢查也知道答案了,孩子沒有任何地方生病,拜託妳理性一點啊~!」
「醫生,妳都還沒診察怎麼會知道呢?」
「問問題就是一種診察了,我一點都不認識這孩子,我只是藉由向媽媽問問題,從媽媽那裡聽取關於孩子的情報,再分析那些訊息所代表的意義,提供妳醫療方面的判斷而已,媽媽若不說,我就只是個對孩子一無所知的人,而那個最了解孩子的媽媽剛剛已經親口說過孩子一直以來都很正常不是嗎?那麼就應該相信媽媽說的話才對啊,為什麼一定要耗費心力創造出沒有的病呢?」
事實上,那天打算要做檢查時,孩子就因為以前醫院造成的陰影(聽說自從在檢查耳朵時,被棉花棒輕輕戳一下之後就非常害怕醫院的檢查)而使勁地大哭大鬧著,反應激烈到令人束手無策。
孩子在大哭之後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現象,醫生馬上就說必須要檢查心臟功能,建議做心電圖檢查;接著為了做心電圖檢查而使用了睡眠誘導劑,但因為第一次沒效果所以還用了第二次;經過這些迂迴曲折的過程所得到的就是心律不整、心臟異常敏感緊張的檢查結果,而且還說這是罕見疾病之一,名為長QT症候群,是一種有可能會陷入昏迷或猝死的疾病。
泰然自若地聽著別人的故事時,應該都會覺得在當時的狀況下,就算檢查出異常結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吧?孩子當時充滿恐懼,而且還使用了兩倍的睡眠誘導劑……
在聽別人的故事時,可能會說出:「任誰在那種情況下檢查,結果一定是異常的啊!」奇妙的是,如果角色代換成自己的小孩,家長就會失去理性。「不安的父母」,無法期待他們能做出理性且合理的思考,這樣的障礙可真是一種大病啊。
就如同文章前面所說,「成為父母」的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因此若不能完全發揮這個能力,而且還因為父母這個身分無限放大自己的恐懼感,那就真的錯得太離譜了吧?
自從孩子出生後,父母就是最常和他在一起、最了解他、最能察覺他感受的人。身為全世界最了解自己小孩的專家,卻不能維持全面性的思考,反而把所有的判斷工作都交給瑣碎的檢查報告,那孩子還能依靠誰生活呢?
或許是聽了我的話之後稍微恢復理智了,之後他們向孩子充分說明了關於檢查的事情,讓他作好心理準備之後,在安定的狀態下重新接受了二十四小時的心電圖檢查,據說出來的結果顯示為十分正常。
我認為檢查結果會不同,是因為家長非常了解小孩的個性,事先將情況告知孩子,引導他保持心情平靜的關係。我要家長理性一點的訓斥,就等同於是我開立的處方箋了。
我有時候會半開玩笑地跟爸爸媽媽們說:
「這裡是診所,是診察和開處方的地方,這裡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教室的……拜託帶真的生病的孩子過來,雖然病歷表上寫的是小孩的名字,但真正的患者每次都是家長……我的天啊~」
因為若有人帶著孩子來接受診療,診間裡的情況與其說是在替小孩進行診察,不如說大多都是在替家長進行精神教育。
各位爸爸媽媽們。
大家都是天生的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並且愛著自己的孩子,我非常能理解大家心裡感到不安與動搖的原因。在孩子出生之前還沒察覺,但出生後卻發現他們是那麼貴重、那麼嬌小的存在,所以越是珍貴就越容易感到不安。
但是照顧小孩時若不看著他原有的真實面貌,而是想要為自己身為父母的不安感找出正當理由,那麼小孩就只能時時刻刻都當一名患者了。父母是比誰都還希望孩子健康長大的人,但卻因為自己不安的心理讓孩子變成一名患者,這種諷刺的現象是因為各位還沒發現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關係。不對,嚴格來說,各位無法發現自己的才能,其實是想要賺錢的人利用現在的醫療體系導致的。
領悟自己是天生的父母、相信孩子是生命的種子、用堅定的愛養育孩子,如此一來,比起這世界上所有的檢查儀器、比起任一個名醫,各位對自己的孩子而言就是最優秀的醫生與育兒專家。
發燒就是要等到它自然降溫
先說結論的話,只要想成發燒就是必須退燒就行了。發燒代表身體修練中的信號,是不能從中妨礙的,因此我們不必想辦法讓身體降溫,只要在等待它自然降溫的同時,採取安全的處置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只要理解「採取安全的處置」是什麼意思就行了。
除了頭腦以外,我們的身體就算發熱也不會有什麼大礙。腦袋就如同一臺 電腦,不僅僅只有硬體,也包含了軟體設備,溫度若升得太高,數據資料或系統就會發生錯誤,因此大家才會對於腦袋發燒這件事感到恐懼;也是這個緣故,才會有人說「發燒超過四十度的話大腦就會產生異常」。
如果除了腦袋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發燒是件恐怖的事情,那麼還有誰敢去三溫暖或汗蒸幕呢?再者,運動的話也會發熱,而排解熱度的方法就是出汗。
感冒時會發燒是因為身體在和病毒戰鬥,產生炎症時若不發熱的話就無法進行治療,肉也會腐爛。褥瘡的情形除了是因為傷口很嚴重以外,幾乎不發熱也是無法順利治癒的原因,皮肉也就會因此而潰爛。
癌症患者也不怎麼發燒,基本體力都被消耗殆盡的人當然就無法讓身體發熱了,而這正是必要的情況下必須發燒才能讓人放心的理由。
結論是,必要的時候一定得發燒,不發燒的話反而更危險,因此,我們應該關注的點在於,該怎麼做才不會讓腦袋受到持續發熱的身體影響。
就如同電腦一樣,真正的散熱方式並不是在電腦發熱時就突然把電源關閉,而是改善構造或改變位置,使電腦可以妥善釋放熱能。我們身體的退燒方式也是相同的,服用退燒藥等同於電腦一發熱就馬上把電源關掉或把插頭拔掉的行為,這樣的話電腦就會關機了對吧?如此一來就有可能發生故障,而且其危險性也常常對系統本身造成影響。
老實說,我常常看到因為強效的退燒治療而使腦部遭受損傷的案例,所以雖然不了解這個原理的人會對於發燒這件事感到害怕,我卻覺得退燒藥才是更恐怖的東西。燒得越是嚴重,退燒就應該更緩慢、更輕柔地進行才對,對高燒來說,強效的退燒藥就等於是可怕的毒藥。
還有另一件必須了解的事情,若是太常使用退燒藥的話,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對退燒藥產生耐受性。在和病毒戰鬥的期間,因為突然有個叫退燒藥的傢伙跑進來,病毒就這樣打退堂鼓了,使得戰鬥無法順利進行下去,此時免疫系統就會想:「啊,原來這種程度沒辦法完成工作啊,下次要更努力才行了!」下一次就會發出更多的熱能。孩子一開始本來只燒到三十八度而已,之後卻燒到超過三十九、四十度,其中的理由就是因為之前使用了強力又能快速產生效果的退燒藥的關係。
一開始時,只使用溼毛巾擦拭可能無法快速發揮效果,這是因為孩子還沒熟悉怎麼跟病毒戰鬥,所以花的時間也會稍微多一點;但是嘗試過兩三次之後,他就會曉得如何迅速結束戰鬥了。當孩子體力不足時,若只幫他退燒,他也有可能無法在戰鬥中取得勝利,所以持續供給一些好消化的粥或是溫暖的茶是有助於孩子贏得勝利的。
了解這些的話,就可以知道孩子感冒並不是需要吃藥或去醫院的疾病了,而且感冒也不會演變成中耳炎或鼻炎,演變成腸胃炎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退燒藥只是媽媽為了讓心裡舒坦而餵孩子吃的,但過度使用卻反而不利於孩子免疫系統的成長。如果妳真的想成為一位養育健康孩子的媽媽,請務必要熟知自然退燒法。
把孩子放在一邊等待他自然退燒的過程中,必須由媽媽出手幫忙的症狀如下。
● 嘴巴總是很乾燥。
● 不玩樂,一直想睡覺。
● 身體外觀浮腫。
● 無法排便,有嚴重便秘而且身體發熱。
● 無法排尿或是排尿困難。
● 發燒了卻完全沒流汗。
● 體溫一直往上升高。
● 體溫在升高與下降間反反覆覆後,從某一刻開始就一直只升不降。
● 咳嗽突然變嚴重,體溫升高。
● 四肢冰冷,只有頭腦是發熱的。
● 孩子說耳朵痛,或突然像是被什麼刺到一樣大哭。
這種時候,請媽媽利用自然退燒法幫助孩子。現在開始就告訴大家自然退燒法有哪些。
孩子體溫再度升溫時全身上下都會變得很虛弱,所以必須小心留意,確實按照自然退燒法的方式執行。
近來大部分都是靠遠紅外線體溫計測量體溫的,但是靠儀器確認的體溫只是皮膚的溫度而已,如果用溼毛巾擦過再量一次的話,溫度就會像變魔術一樣往下降了。所以,為了能確認正確的體溫,請試著像下面這樣做。
● 用嘴唇碰觸發熱的部位。
● 用整個手掌緊緊抓住。
藉由嘴唇碰觸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得知體溫的差異,傳遞到嘴唇的溫度比嘴唇熱的話就是在發燒,沒有比嘴唇熱的話就是沒發燒,熱度與嘴唇相近的話就是低燒。
若用整個手掌緊緊抓住發熱的部位,就可以從內外感受到不同的熱感,如果只有外表有熱度時,在緊緊抓住的期間,熱度就會變得比剛開始抓住時還要低;如果熱感在內部的話,抓著的期間就會覺得變得更熱了。光用體溫計測量的體溫是無法得出這麼詳細的資訊的,所以不能只測量一個地方,很多部位都必須要確認過才行。
● 摸額頭。
● 摸手腳。
● 摸肚子和背。
摸額頭是為了觀察這個最基本的測量體溫部位,因為熱的本質就是往上跑,所以若說到發燒時,都是從額頭開始的。另外,只在皮膚的特定部位發熱的情形,例如:那個部位在發炎或是被蟲咬時、產生過敏症狀時,雖然依據根本的原因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對應方式,但原則上,只要是出現與熱相關的疾病或症狀時,額頭都是不能被排除在外的部位。
摸手腳是為了確認是否全身都在發燙的方法,如果從額頭到手腳都在發熱的話,就代表那是當下正在進行中的熱,全身發熱的理由就是因為熱正存在於身體裡。
而這也代表熱正往全身上下流動,在身體裡流動的熱若是被困住了就會變成一顆炸彈了對吧?但如果只是在身體裡流動的話,那就只是熱而已。流動的東西總會停止的,這也意味著不需要對此感到恐懼,只要找出最根本的問題並加以解決,不要讓熱像泉水一樣不斷湧出來就行了。就算熱還是繼續往外流動也沒關係,只要採取措施,不讓它傷及神經就好了。
如果額頭是發燙的,但手腳卻是冰冷的,這就表示熱並沒有傳遞到四肢,而是被困在身軀裡了。這種情況是不利的,熱沒有在流動而是被困住了,這樣就會形成一顆炸彈,那麼不管熱最後從何處爆發,都很可能會導致極大的損傷。所以這時比起降溫,更要緊的是必須趕快製造出可以讓熱釋放的洞口。
手腳冰冷是在消化不良或嚴重食滯時會顯現的症狀,食滯代表氣無法運行,所以導致手腳冰冷、熱也困在身體裡,於是額頭就有可能因此而發燙。如果只是單純的食滯,那麼熱度就會較微弱,同時伴有手腳冰冷的現象;若是發燒的同時再加上食滯的症狀,那麼就會手腳冰冷、額頭發燙。
肚子和背部是判斷熱是屬於全身型或局部型的標準,若是全身型的話,肚子和背一定都是燙的,若是局部型的話,肚子和背就會是普通體溫。比起只靠體溫計上顯示的數字判斷是高燒還低燒,藉由觸摸肚子和背部來判斷那是不是原發性發燒症狀會是更好的做法。
各式各樣的自然退燒法
用溼毛巾擦拭
這是在感冒發燒時會使用的主要方法,不論是不是全身都在發燒,只要頭部有熱度的話,從脖子到額頭都要細心地擦拭過才行。這時溼毛巾扮演的就是沾取水分的角色,沾溼的水會因為熱而蒸發,蒸發時帶走的熱度就會使溫度降低了。此時請記得避免吹到風,要用毛毯把身體好好包裹住。
自然退燒時,將塑膠和毛巾鋪在枕頭上會比較方便。
在熱度完全降溫前都要持續幫忙擦拭,大部分的情況都是第一次會花五到六小時的時間,但第二次就減為三到四小時,第三次時只要觀察就行了。把塑膠和毛巾鋪在枕頭上,是因為一直用溼毛巾擦拭的話,孩子可能會因為枕頭溼掉而發冷,而且一直換衣服也很不方便。
用蓮蓬頭在後腦勺淋水
這是在孩子哭著說鼻子塞住或耳朵痛時(鼻炎、中耳炎)使用的方法。媽媽以蹲坐的姿勢,把膝蓋當作支撐點,將孩子抱在懷中,一隻手撐著孩子的頭,另一隻手調整蓮蓬頭。
只要把水淋在後腦勺的部位就可以了,一分鐘就足夠了。要仔細調整蓮蓬頭的方向和水流量,注意不要讓水柱流進孩子的耳朵裡。
如果孩子正處於吵鬧的年紀,很難乖乖地躺著讓妳用溼毛巾幫他擦拭或放上溼毛巾,善用藥局裡賣的冰敷袋或涼蓆也是很方便的方式。
按摩
這是在手腳冰冷,只有腦袋發燙時使用的方法。
在躺著的孩子的腰側坐下,用像是在輕推的方式搓揉他的肚子,接著也要繼續按摩他的手腳。如果氣息可以順利往四肢運轉的話,熱就不會一窩蜂往腦袋跑,溫度也就會慢慢降低了。
若各地的支流都堵塞了,當然就會引發大洪水了。
熱也像水流一樣是會流動的,支流堵住的話主流就會氾濫成災,演變成高燒時將會引發痙攣,而按摩手腳的動作就具有引導熱的流動、疏通支流的效果。
足浴
這是在體溫沒有超過三十八‧五度,孩子還能玩樂、不拒絕吃飯時可以輕鬆排汗的方法。但是,如果孩子有便秘或處於高燒狀態的話,有可能會產生反效果。所以體溫超過三十九度時,用溼毛巾擦拭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做足浴的同時,若在頭部放上冷的溼毛巾、肚子放上溫暖的熱敷墊,會更快速有效。這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花費較少的力氣讓汗水排出的方法,把水盆和孩子的身體整個一起用毛毯包裹起來,也會更快發揮效果。
泡冷水
把腳踝泡進冷水裡的話,具有使往上衝的鬱熱之氣(氣和熱糾結在一起的情形)迅速下降的效果。
雖然藉由流汗降溫的方法也很好,但是當孩子因為長時間發燒而變得有氣無力,或是必須趕快讓體溫下降卻無法進行灌腸時,就可以運用這個方法。
餵食蓖麻油
每一小時餵一湯匙的量,持續餵食三到四小時的話體溫就會下降了。這有可能會引發腹瀉,也可能不會。
拉肚子的話就可以視為熱已經被完全消解了,這可以在因為便秘或吃太多而導致嚴重發燒時發揮效用。
灌腸
這對於急性過敏引發的炎症、蕁麻疹、全身高燒、膿痂疹等所有高燒現象都有效果,發生熱痙攣時也可以快速發揮效用。
特別是在排便不順,高燒狀態又持續不退時,儘管這不是生機解毒療法,也應該趕緊使用藥局販賣的灌腸藥誘導排便才行。
父母是最棒的醫生
有時我會在診所詢問患者:
「到目前為止,你曾經和自己的身體分開過嗎?」
如果沒有過靈魂出竅的經驗的話,這個問題應該不會有人回答「有」才對。
我們有時候會用「我和他相處的時間可久了」這句話來表現自己最懂對方,還有做生意的店家也常會用「第幾代」的方式來誇耀傳統。
我們的父母有父母,父母的父母也還有父母,換句話說,我們若把身為父母這件事和宣稱自己是創始店家的商家比較的話,我們都有著第三代、第五代這種幾乎連名片都無法出示完的悠遠傳統。
愈是以悠久的傳統為豪,就意味著有某種與生俱來的獨...
作者序
前言──親切的指南手冊,幸福滿滿的自然育兒法
大家好,我是家庭醫生金孝珍,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能夠透過這本書和大家結緣。
我是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名中醫,大學畢業後馬上就開設了診所,看診至今已經是第三十個年頭了,以最近的詞彙來說的話,就是已經當了三十年的在職媽媽了。目前正在大邱經營家庭中醫診所,也在Naver上經營一個名為「不用藥養孩子」的育兒部落格。
替人看診那麼久的我,沒有架設一個可以用作診療諮詢的網頁,反而設立了一個育兒部落格,而且內容還不是叫大家來診所找我,而是叫大家都不要來,是不是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在中醫裡,有個長期以來都沒有改變過的分類方式,也就是會根據能力將醫生分為上醫、中醫、下醫,就文字來看,如果身為一名醫生,應該都會想要成為「上醫」對吧?
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因為所謂「上醫」,並不是各位認知中的那種會伴隨著財富和名譽的名醫,有名的華陀三兄弟故事就和這有關聯。
周朝時曾有君王詢問華陀:
「聽說你們三兄弟全都精通於醫術,你覺得誰才是最厲害的名醫呢?世間的人都說身為老么的你醫術才是最好的。」
「我認為長兄是最厲害的上醫,二哥是中醫,而我只是下醫罷了。上醫能在疾病發作前就先發現並且預防;中醫是在病情初期就先處置,在變成大病之前就進行醫治;下醫則是遲至病灶全都顯現之後才加以治療。因為是在病情顯露、徘徊於生死之際時進行治療,能夠感受到顯著的效果,所以人們才會以為我很厲害。但如果探究細節,事實上我才是最愚鈍的下醫。」
因此,只要實力受到某種程度的認可,並且在下醫之間被排進「高手」的序位,那麼那個人就可以擁有金錢和名聲了。
但是,我想要成為上醫。想要成為上醫並不是因為我有崇高的道德意識,不貪求金錢和名聲,而是因為我經歷過太多痛苦的事情,現在的心裡已經變得坑坑巴巴的了,如果繼續面對這種狀況的話,我可能會因為罹患癌症或是心臟麻痺而死吧。
每一戶人家都是這樣的,當小孩不舒服了、染上大人的疾病了,甚至因為以前沒有的病症時常發作而使成長受阻,爸爸媽媽就會牽著他們的手來到診所,電視與報紙裡關於莫名生病或死亡的小孩的報導也總是多不勝數。
我一直以來都是靠著醫術養家活口的,所以我認為即使辛苦,也是時候該償還活到現在所積欠的債了。因此就算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得通,還是抱持著先試試看的想法,開始在網路上接受諮詢、提供資料,並告訴這些有緣的人們不要變成不明不白的病人。
結果,我創立的育兒部落格的回響比預料中還好,會員數量也迅速增加……現在甚至在積極研發具有預防效能的藥膳,去年也培育出了說要「成為家中孩子的第一站醫療機關」的第一期媽媽醫生。
這本書集結了在「不用藥養孩子」部落格裡的文章與補充說明,「不用藥養藥養孩子」裡的媽媽們說,經由想法上的改變,讓她們可以更輕鬆、更幸福地養育孩子,小朋友們也都變得更健康了,也因為如此,我才會鼓起勇氣,想將這種自然、幸福又健康的育兒方法介紹給更多人知道。
這本書是為了時間不夠用的在職媽媽們、看著孩子卻茫然無措或是感到自責的媽媽們而寫成的入門書,希望大家能多加關注,並藉由這個緣分,讓育兒對您來說不再是件痛苦沉重的事情,而能以更輕鬆、幸福的方式面對。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我們的孩子服用了太多藥物而使抗生素發生不了作用」、「抗藥性細菌很可怕」等說詞而感到莫名恐懼,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當中找出一條可以積極預防、自然療癒的道路。
祝福讀著這段文字的各位、以及各位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
二○一六年四月,於診所 家庭醫生金孝珍
前言──親切的指南手冊,幸福滿滿的自然育兒法
大家好,我是家庭醫生金孝珍,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能夠透過這本書和大家結緣。
我是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名中醫,大學畢業後馬上就開設了診所,看診至今已經是第三十個年頭了,以最近的詞彙來說的話,就是已經當了三十年的在職媽媽了。目前正在大邱經營家庭中醫診所,也在Naver上經營一個名為「不用藥養孩子」的育兒部落格。
替人看診那麼久的我,沒有架設一個可以用作診療諮詢的網頁,反而設立了一個育兒部落格,而且內容還不是叫大家來診所找我,而是叫大家都不要來,是不是總覺得哪...
目錄
開始之前──養出四個健康寶寶的秘訣
第一章 妳的孩子是神的禮物
所謂的「不用藥養孩子」
育兒和治療是不同的
比治病更重要的事情
自然治療法真的比用藥養小孩簡單嗎?
不舒服和看起來不舒服是兩回事
種子要迸裂破碎後才能變成樹木
孩子時常過敏和產生異位性皮膚炎的真正原因
給看著病懨懨的孩子而感到自責的媽媽們
第二章 父母就是最棒的醫生
孩子發燒的話就會感到害怕恐懼嗎?
醫療的陷阱,檢查結果與數字
孩子今天也在依靠抗生素度日嗎?
不能代替孩子受苦嗎?
父母是最棒的醫生
什麼是感冒?
從鼻炎到氣喘的新見解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的新見解
第三章 一邊生病一邊長大的孩子們
發燒就是要等到它自然降溫
面對鼻炎和中耳炎的簡單處置法
扁桃腺炎的家庭護理療法
氣喘是無法用藥物治療的
面對不同類型嘔吐的處理方式
棘手的腹痛,該如何處理才好呢?
面對腸胃炎和腹瀉的簡單處置法
異位性皮膚炎必須顯露出來才能痊癒
消除與適應過敏的方法 184
痙攣,別驚慌,請你這麼做 190
第四章 養出能夠戰勝病魔的強壯孩子
妳讀過疫苗說明書嗎?
打造健全的消化器官,取決於斷奶期
各階段副食品的小撇步
各種副食品材料、料理方法的特徵和意義
了解消化狀態,各月齡大便的判讀準則
餵食保健食品,必須要有準則
利用自然育兒法來增強免疫力才是正解
比起治療,更應該關心如何預防吧?
一定要和微生物結成同盟
自然育兒的大原則
當醫生三十年、當媽媽二十七年的結論
結語 歡迎各位來到「不用藥養孩子」!
開始之前──養出四個健康寶寶的秘訣
第一章 妳的孩子是神的禮物
所謂的「不用藥養孩子」
育兒和治療是不同的
比治病更重要的事情
自然治療法真的比用藥養小孩簡單嗎?
不舒服和看起來不舒服是兩回事
種子要迸裂破碎後才能變成樹木
孩子時常過敏和產生異位性皮膚炎的真正原因
給看著病懨懨的孩子而感到自責的媽媽們
第二章 父母就是最棒的醫生
孩子發燒的話就會感到害怕恐懼嗎?
醫療的陷阱,檢查結果與數字
孩子今天也在依靠抗生素度日嗎?
不能代替孩子受苦嗎?
父母是最棒的醫生
什麼是感冒?
從鼻...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